让个性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个性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
作者:张丽丹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做到因材施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目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个性;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07-01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改进教学方法成了热点,各种新颖的教学模式迅速地被推广普及,诸如"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化"、"综合性"教学方法,另有"三疑三探"、"二七一"等模式,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老师们也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研究层出不穷的新方法、新理念中。

仿佛一不留神就会赶不上课改的步伐。

我个人认为,大部分老师的学习是在模仿、跟风,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那么,语文老师怎样在课改浪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树立自己鲜明的个性呢?我结合自己十几年做语文教师的经历,谈几点看法。

1.让语文课保持"语文味"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学方法改变了不少,但很多令人担忧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语文课上突出表现为"语文味"正在逐步退化,课件展示、小组讨论、师生互动,探究质疑等环节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很多老师为了留给学生更多活动的空间,达到精讲、引领的效果,不敢讲,致使语文课成了歌曲欣赏、画面展示、学生活动的大舞台。

这样的设计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实是很低效的。

对于语文,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这一解释,是将语文定位于口头与书面这两种"语言"范畴的,我自己也认为,语文是极重要极美的学科,在语文的海洋里,学生阅读、欣赏、感悟、沉醉,恰如其分的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幸福的事情!我至今还记得,在我小学的教室里,坐在矮矮的土凳上,听语文老师朗读"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她浅浅的笑容,温柔的声音,给我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忆。

我就是从那时起,爱上了朗诵,爱上了诗爱上了语文。

我想,无论课程标准怎样改,语文都是让学生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妙处,一切的教学手段永远都只是辅助,永远都不能掩盖语言文字的光芒。

我们学习郭风的散文《长江》,绝不能只让学生欣赏长江的地理风貌,那和地理各有什么区别!我们学习贾祖璋的《花儿问什么这样红》,也绝不可在物理知识上大做文章,以至于喧宾夺主。

语文就是语文,处处放射的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固守语文的特质,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是语文老师共同的责任。

2.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教师自身要先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出口成章,旁征博引,收放自如,学生自然会因崇拜而心生热爱,对每一节课都充满期待。

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张口即来的古诗词,中外近现代名著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崇拜的文学家,要使语文课充满语文味,恐怕很难。

钻研古典文学,是提高自身语文素养的一条捷径,因为古典文学经过了几百上千年的大浪淘沙,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其内涵,都是后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我特别崇拜语文特级教师赵谦翔老师,他的"绿色语文"让我着迷,他在语文的园地里得心应手,花开遍地,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荣誉暴发户"。

我想,最主要的要归功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他说:"诵诗、品诗、写诗、教诗,从'诗内诗'到'诗外诗'----口诵心悟,朝吟暮赏,日熏月陶,怡然自得。

他的才情激发了学生的才气,他的学生个个是写诗、填词、作文的能手,他们在课堂上填的词,连听课老师都自叹弗如。

语文老师除了"专"外最好还是杂家,要不断吸收新的知识,了解新的动态,特别是学生喜爱的一些青年作家的作品,如韩寒、郭敬明、满舟等。

你可以不喜欢,但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会与学生形成知识上的代沟,以至最终影响课堂的"味"。

3.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实现个性化教学
自然界没有两片无安全相同的树叶,人的个性也一样。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才会欣赏到风格各异的美,而且,只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尊敬。

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首先要了解自己,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实,只要我们是真诚的,从内心关心学生成长的,有一点小特长,学生会很容易满足。

我比较喜欢朗诵,在语文课上,将适合自己特点的诗,我总是自己朗诵,不用朗诵带,也不用网上提供的现成资料,同时,现身说法,给同学们讲自己的处理技巧。

另外我还经常给同学们朗诵自己喜爱的课外诗篇,像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舒婷的《致橡树》,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

每到这样的时候,学生就特别兴奋,也特别专注。

我们有些老师或者歌声悠扬,或者语言幽默,声音甜美,阅历丰富,亦或者诗词功底深厚……不要拘谨,不要吝惜,把它充分的展示给我们的学生,让学生从老师身上感受到更多语文的气息。

其次,结合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语文这片园地里,有许多优秀的前辈,赵谦翔、余映潮、李镇西、王君等等。

他们都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

赵谦翔老师有着深厚的古文学功底,并且笔耕不辍,学生因仰慕他而热爱语文。

他还把诗的种子撒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以春雨般的滋润使其生根、发芽、开出艳丽的花朵。

他的语文课是丰富的、轻松的、健康的、诗意的、才气纵横的。

我曾听过余映潮老师讲《听听那冷雨》,他没有使用任何多媒体课件,没有精彩的朗读,也不是很激情,但是,他的问题设计得巧妙极了,是解一题而知全篇的,是引领学生积极去思考的,是平中见奇的。

他娓娓道来,逐步深入,他平缓的语调像一条神奇的金线,把你带到文章的深处,并沿途欣赏曲径通幽处的魅力。

李镇西老师课内课外皆语文,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悟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
力,鼓励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和对外交际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

王君老师性格活泼、语言风趣、坦荡率真、善解人意。

天生具备受学生欢迎的素质,他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引人注目,皆因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语文教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扬学生个性激活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14胡玉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