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经验及教训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出口商品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由于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较低,质量高且竞争力强,经常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惩罚措施。
本文将探讨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并分析对策。
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在进入其他国家市场时,被其他国家认定为以不公正的低价销售,并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罚的行为。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偏低。
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经济规模大的优势,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的竞争力很强。
这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也引起了其他国家企业的不满和抱怨。
提高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通过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中国出口商品更具竞争力。
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技术产品,提高整体竞争力。
加强质量监管和产品认证。
加大对出口商品的质量检测和认证力度,提高产品的合规性和可信度。
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和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处理贸易纠纷,提高国际市场的声誉和形象。
加强国际合作和谈判。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贸易规则的制定,建立更加公正和透明的贸易体系。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的进展,为中国出口商品提供更加稳定和公正的市场环境。
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通过提高国内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优化,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中国经济由重工业向创新型经济发展,减少对低附加值出口商品的依赖,降低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的风险。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寻找解决的对策。
通过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质量监管和认证、加强国际合作和谈判以及加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减少遭受反倾销的风险。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时有发生。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为保护本国产业利益,通过对进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征收反倾销税来限制和打击进口商品的倾销行为。
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等。
这些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原因主要包括: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低廉、中国出口商品占据了其国内市场份额、中国企业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等。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给中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困扰。
一方面,中国出口商品遭受反倾销调查后,进口国可能会对其商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会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甚至可能使一些企业难以生存。
反倾销调查的持续时间较长,这使得中国出口企业在面临反倾销调查期间的销售压力和市场不稳定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针对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中国政府可以加强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减轻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调查期间的经济压力,提高企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政府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商,争取进口国在反倾销调查中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中国企业可以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企业可以加强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通过技术进步来提升竞争力,减少对价格的依赖。
企业还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降低在反倾销调查中受到的冲击。
中国政府还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组织的制定和改革,争取更加公正和平等的贸易环境。
中国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减少贸易壁垒,降低反倾销调查的发生频率和影响。
中国还可以推动建立多边和区域贸易机制,如自由贸易区和共同市场,实现更加有利于中国出口企业的贸易环境。
在国内方面,中国政府可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质量监管,提高中国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营诚信,减少反倾销调查的触发。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反倾销问题。
本文首先介绍了反倾销的定义和原因,指出其背后的经济和政治考量。
随后分析了中国出口商品所面临的具体反倾销问题及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企业利润和竞争力的影响。
接着提出了针对反倾销措施的应对策略,包括改善产品质量、提高技术含量等。
最后探讨了国际合作与解决途径,强调了多边贸易体制对于解决反倾销问题的重要性。
总结了当前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问题的严重性,展望了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应对反倾销挑战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产品附加值等建议。
【关键词】中国出口商品,反倾销,问题,对策分析,定义,原因,影响,应对策略,国际合作,解决途径,总结,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反倾销压力。
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一种贸易救济手段,用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商品涉及领域广泛,包括钢铁、化工、家电等多个行业。
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激烈化,中国的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问题日益增多,给中国企业造成了严重的贸易壁垒和损失。
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不仅在于出口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中国政府和企业需要认真应对这一问题,通过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来应对反倾销措施,维护中国的贸易利益和国际地位。
国际合作也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国需要与其他国家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下,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问题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才能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保护中国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经济发展。
1.2 问题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日益凸显。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及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案件逐渐增多,给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这不仅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发展,也对我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之一是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随着全球经济竞争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关税壁垒等。
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往往针对我国出口的钢铁、纺织品、电子产品等行业,使得我国的出口产品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其次,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原因还包括我国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容易成为贸易救济的对象。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存在价格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触发了反倾销调查。
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出口产品容易成为反倾销的目标。
针对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反倾销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公正、透明和非歧视性的国际贸易规则。
我国应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贸易协议的谈判和制定,争取在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
其次,我国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从而减少反倾销的风险。
再次,加强对出口市场的调研和风险评估,提前预判可能面临的反倾销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通过提前了解目标市场的贸易保护政策和法规,了解国际市场的贸易状况等,避免冒险行为,减少反倾销的风险。
此外,还需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形成合力。
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参与和支持,进行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反倾销的挑战。
最后,我国政府可以加大对受到反倾销调查的企业的支持力度。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其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反倾销是指进口国政府或产业代表对进口商品的价格进行调查,并且对一国出口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加以限制,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外国商品的影响。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质量不达标、价格竞争不利、产能过剩等因素。
本文将围绕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产品质量不达标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质量不达标。
中国制造产品在过去以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而著称,但在产品的设计与质量上往往存在不足。
这使得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难以获得认可,也容易导致贸易摩擦。
2.价格竞争不利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另一个原因是价格竞争不利。
由于中国生产企业往往采用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不足。
一些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使得中国产品价格受到人为干预。
3.产能过剩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产能过剩,也是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原因之一。
过剩的产能使得生产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采取“倾销”策略,以求稳定市场份额,而这往往成为进口国政府对中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理由。
二、对策分析1.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为了解决中国出口商品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质量检测标准,确保出口商品的质量达到国际标准。
2.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品牌建设在面对价格竞争不利的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应该加强对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与品牌建设。
通过提高产品的设计创新和技术含量,改善产品的档次和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溢价能力。
企业应该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优化产业结构,化解产能过剩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中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淘汰力度,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越来越严峻。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全球近4,000起反倾销案件中,涉及中国的就超过1,000起,成为全球最高。
这些案件多集中在钢铁、太阳能电池板、电子产品等行业,对企业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反倾销的定义及原因、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倾销是指一国出口商品到另一国,被后者认为价格过低或价格补贴过多,威胁到本国同类商品的正常销售,因而采取一定措施保护本国企业的措施。
反倾销通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征关税、征收反倾销税、执行最低限价等。
反倾销的原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国内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在某些行业,国际市场上的一些主要生产国家通过出口商品估值低廉的方式,占领市场份额,严重影响到国内相关行业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
此外,一些进口国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也会采取反倾销政策,以减轻本国就业和产业的压力。
对中国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大量的反倾销调查导致中国企业面临巨大的反倾销税,这对企业的生产、出口和投资带来了严重影响。
例如,美国2018年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开展反倾销行动,导致至少30家中国企业被制裁。
这些贸易壁垒对中国相关行业的出口额造成冲击,也对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的税收收入等方面造成负面影响。
为应对这样的情况,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加强和完善了反倾销工作。
政府设立了反倾销调查组,实施反倾销调查,申诉机制等,并加强了监管力度。
其次,支持企业加强自身质量管理和技术创新能力。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提高核心技术的政策。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贸易通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扩宽出口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总之,反倾销是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面对反倾销的主动防范、有理应对和有效促进,是一个需要逐步完善的任务。
中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和统筹协调,推进多边贸易政策,积极寻找新的贸易伙伴和市场,以减少贸易壁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反倾销实践报告心得体会
一、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
然而,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反倾销实践,力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人有幸参与了一次反倾销实践,现将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反倾销实践背景某年我国某出口企业向美国出口某产品,由于产品价格低于美国同类产品,美国某行业协会向美国商务部提出反倾销申请。
美国商务部经过调查,初步裁定该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决定对我国出口的该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反倾销实践,力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反倾销实践过程1. 收集证据我国政府和企业首先收集了大量关于倾销行为的证据,包括出口产品价格、成本、市场份额等数据。
同时,还收集了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成本、市场份额等数据,以证明我国出口产品不存在倾销行为。
2. 应诉准备在收集证据的基础上,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准备应诉材料,包括答辩状、证据材料、专家意见等。
同时,加强与美国的沟通,争取在谈判中取得有利地位。
3. 应诉答辩在反倾销调查过程中,我国政府和企业积极参与答辩,就倾销行为、损害、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阐述。
在答辩过程中,我国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争取降低反倾销税税率。
4. 谈判争取有利结果在答辩过程中,我国政府和企业与美国商务部进行谈判,争取降低反倾销税税率。
经过多次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税税率从原来的较高水平降至较低水平。
四、反倾销实践心得体会1. 反倾销实践的重要性反倾销实践对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反倾销实践,我国企业可以了解国际市场规则,提高应对反倾销调查的能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2. 政府与企业协同作战在反倾销实践中,政府与企业的协同作战至关重要。
政府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应对反倾销调查;企业则积极参与,提供相关证据和意见。
关于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关于我国应对反倾销的几点思考与建议引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贸易关系日益紧密。
然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导致各国普遍采取反倾销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利益。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反倾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为应对反倾销的挑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加强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应对反倾销需要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转型升级。
首先,我们应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支持力度,以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
同时,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从而降低外国商品的替代性。
此外,我们应关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
做好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工作,帮助职工适应新的产业环境,减少反倾销对就业岗位的影响。
2.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反倾销是对中国企业产品的市场审查,一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国企业由于技术创新不足而受到倾销调查的限制。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科研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企业提供稳定的创新环境。
3. 维护贸易平衡,加强国际协调反倾销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往往会导致贸易摩擦的升级,对国际贸易秩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协调,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维护贸易平衡和公平竞争。
同时,我国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加强市场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的力度,使自身贸易畅通无阻,有效抵御反倾销措施的影响。
4. 改革完善反倾销制度我国反倾销制度需要不断改革和完善。
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帮助,提高企业对反倾销制度的认知和理解。
其次,需要提高反倾销调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确保公正裁决,避免滥用反倾销措施。
此外,还要加强对倾销调查机构的监督,防止其过度扩大调查范围和滥用调查权力。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2023-10-30contents •引言•近五年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成果和挑战•未来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和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常见贸易保护措施,但近年来中国频繁遭受反倾销调查和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应对措施,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挑战,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研究目的通过对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探讨反倾销对中国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02近五年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反倾销的定义和特点反倾销定义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对出口国的产品采取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以抵制出口国在价格上的不公平竞争,保护国内市场和产业。
反倾销特点反倾销具有明显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是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它具有灵活性、隐蔽性、有效性等特点,容易被滥用。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现状分析反倾销税率一些国家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导致中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反倾销的影响反倾销不仅对中国出口造成影响,还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贸易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反倾销案例数量近五年内,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例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钢铁、化工、纺织等领域。
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出口贸易受到冲击反倾销导致中国产品在进口国市场上销售受阻,出口贸易受到冲击。
国内产业发展受阻反倾销导致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受阻,企业面临生存压力。
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反倾销导致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紧张,国际贸易环境恶化。
03中国应对反倾销的措施政府层面的应对措施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收集和分析国际市场信息,及时发现和预警反倾销风险,为企业提供指导。
加强对外交涉政府积极开展对外交涉,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商,争取公平的贸易环境。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
本文将从问题的本质、造成问题的原因和中国对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要解析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必须了解反倾销的定义。
反倾销是指当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以远低于其市场价的价格销往其他国家,对进口国的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时,进口国政府会对这些出口商品作出限制和征收额外反倾销税。
反倾销措施往往会带来贸易争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
造成中国遭遇反倾销的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较低,受到许多国家的贸易壁垒的打压。
第二,中国的出口商品大量涌入国际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市场竞争。
中国的某些出口商品存在品质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给其他国家的产业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四,中国的出口商品中存在过量产能和补贴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以上原因综合起来,导致了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
针对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
中国可以加强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中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合理利用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避免通过单边行动来解决问题。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推动国际贸易规则的改革和更新,减少不合理的贸易壁垒。
中国还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挑战,其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包括价格竞争、品质问题和知识产权等。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产品质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合作与谈判以及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技术创新等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和产业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逐步提升。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企业的不断壮大,中国出口商品也越来越受到了国际市场的关注。
然而,在出口商品中,中国也常常遭遇到反倾销的问题,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
本文将对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政治及经济压力反倾销往往会在国家之间产生贸易争端,这种争端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压力。
在一些国家政界和贸易界中,反倾销往往被认为是维护本国企业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进口商品实施反倾销措施,能够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外来竞争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口商品遇到反倾销的问题往往是由于国际政治和经济背景所致。
2、技术封锁另外一种原因是技术封锁。
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很多产品的技术含量都十分高,并且技术难度也很大。
对于国外的一些厂商来说,如果想要掌握这种技术并生产同类产品,需要经过很多年的研发和实践,花费也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一些企业可能会通过反倾销的方式来达到技术封锁的目的,防止中国出口商品对它们的市场产生威胁。
3、贸易玩弄还有一种情况是贸易玩弄。
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有很多企业会通过低价出售产品来获取市场和订单。
对于国外的企业来说,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出现不公平竞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选择对中国出口商品进行反倾销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1、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首先,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应该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来避免反倾销的问题。
在中国出口贸易中,有很多企业会通过低价出售产品来获取市场和订单。
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市场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国家的企业也会通过类似的方式来进行竞争,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会加剧。
因此,提高产品价格和质量,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是应对反倾销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2、积极应对贸易争端另外,中国也应该在国际贸易争端中保持冷静,积极应对反倾销的问题。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和贸易救济调查。
反倾销调查成为中国出口商品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面对这一问题,中国必须深刻认识反倾销调查的风险和挑战,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对策,从而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维护国际贸易秩序的公平和公正。
1. 反倾销调查的背景反倾销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对进口商品采取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
它是通过对进口商品的价格、销售额等一系列进行调查和比较,最终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并决定是否征收反倾销税或设定最低限价等措施。
随着中国商品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出口商品成为了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2. 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反倾销调查给中国出口商品带来了严重的贸易壁垒和经济损失。
一方面,受到反倾销调查影响的中国出口商品将面临缴纳高额的反倾销税,使得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下降。
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部分企业倒闭破产。
反倾销调查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1. 提高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反倾销调查的风险,中国出口企业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管理。
企业应加强对国际贸易法规的学习和了解,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合规风险防范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减少依赖低价竞争,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
2. 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中国出口企业应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市场。
加强与国外客户的沟通和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降低因反倾销调查而带来的经济损失。
3. 加强国际贸易法律意识和反倾销调查应对能力中国出口企业应加强对国际贸易法律的学习和了解,提升自身反倾销调查的应对能力。
在面临反倾销调查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积极应对调查和辩护,争取较为公正的调查结果。
入世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状况及应对措施
入世后我国遭遇反倾销的状况及应对措施摘要: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已跃居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与此同时,国外与我国问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反倾销已严重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本文分析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反倾销;政府;企业中图分类号:1774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6)11创新版-0009―02一、我国面临反倾销的状况我国自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
外贸进出口总额快速增长。
2004年至2005年已连续两年突破1万亿美元,仅2005年进出口总额就达14221亿美元,外贸顺差达1018.8亿美元。
成为继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
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不安,一种以“中国威胁论”为借口,打压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措施”频繁出现。
按照WTO的统计,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调查国,同时也是反倾销最多的受害国,我国企业对外贸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国外反倾销主要有以下特点:1.反倾销诉讼的次数增多,提请反倾销诉讼的国家增多。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已发生400多起对华反倾销案,居全球之首。
仅2005年前11个月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了52起贸易调查。
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请反倾销的国家也由以欧美国家为主扩展到众多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有墨西哥、印度、阿根廷、智利、巴西、秘鲁、土耳其、泰国、韩国、南非等。
2.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
据WTO的数据统计,包含铁、钢及铅等金属是受反倾销最多的商品,其次为化学品和塑料。
近年来,西方国家对我反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只要危害到或将要危害到本国竞争力差的产业的产品,都可列为倾销产品的范围。
涉及鞋类、电工刀、打火机、泊漆刷、自行车、铅笔、抽屉滑轨、箱包、树脂餐具、不锈钢餐具、刹车盘、电缆绳、彩电以及化工原料和农产品等多种商品。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概述反倾销是指一国采取措施限制进口国出口商品的贸易行为,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近年来,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本文将探讨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及中国的应对措施。
近五年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情况近五年来,中国面临了一系列反倾销调查和案件。
这些调查和案件主要涉及钢铁、太阳能产业、化工品和纺织品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钢铁行业中国钢铁行业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者和出口国之一。
然而,由于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影响,中国的钢铁行业在近年来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钢铁产品进行了大规模的反倾销调查,限制了中国钢铁产品的出口。
太阳能产业太阳能产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面临严重反倾销调查的领域之一。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组件加征高额关税,限制了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出口。
这对中国太阳能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化工品中国的化工品行业也面临了一些反倾销案件。
近年来,美国、欧盟和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某些化工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纺织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之一,但近年来也面临着反倾销调查。
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的纺织品产品发起了反倾销调查,限制了这些产品的出口。
中国的应对措施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和案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并维护贸易利益。
1. 增强国内产业竞争力中国政府鼓励本国产业提高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国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反倾销挑战。
2. 调整贸易结构中国政府推动结构调整,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加大对内需市场的开拓力度。
通过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中国可以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降低遭受反倾销调查的风险。
3. 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自贸协定,推动多边贸易体系的发展,以保护自身利益和维护国际贸易秩序。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货源国之一。
然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反倾销。
倾销是指企业出售产品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或者低于在本国出售产品的价格,在国际贸易中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
反倾销是指其他国家对中国倾销产品进行的惩罚性关税。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措施主要来自美国、欧盟、印度、巴西等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需要采取措施应对反倾销的威胁。
一、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1. 减少出口收入目前,中国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在世界上排名第一,主要包括纺织品、电子产品、钢铁制品、化工产品等。
如果这些商品遭受反倾销,中国的出口收入将受到影响,导致减少外汇储备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2. 扰乱行业发展反倾销能够扰乱出口行业的发展节奏,导致出口商失去市场优势,客户转向其他国家的出口商,而中国的出口行业将逐步失去市场竞争力。
3. 影响就业和经济发展中国出口行业的发展一直是重要的经济支柱,反倾销对出口行业的死亡将导致失业人数的增加,降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反倾销的应对措施1. 争取贸易伙伴的理解和支持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
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以便在遭受反倾销打击时,有足够的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而不至于垮掉。
3. 调整出口结构中国在出口方面依赖单一的市场,而把出口市场分散化可能是一项有效的政策。
中国应该加强面向新兴市场的出口,如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市场在进口方面仍然相对开放。
通过扩大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可以降低对某些市场的依赖和对某些商品的依赖。
4. 加强对反倾销工作的研究和规划反倾销是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反倾销问题,并进行长远规划,并制定在国际贸易中应对反倾销的战略和策略。
同时,中国应该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有力的反倾销战略体系,以应对反倾销的问题。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对策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对策1. 简介反倾销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采取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以防止本国产业受到不公平的竞争伤害。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进口国之一,由于其出口规模巨大以及对某些行业的竞争优势,中国经常成为其他国家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中国遭受反倾销的特征和应对策略。
2. 反倾销的特征2.1 外部压力中国作为全球产业链重要的一环,其出口商品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钢铁、化工、纺织品等。
由于中国的生产成本较低和规模优势,其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导致其他国家的国内产业受到冲击,从而引发反倾销调查。
2.2 不公平竞争指控中国的反倾销案例中,常常涉及对中国企业使用补贴、倾销和知识产权侵权等不公平竞争方式的指控。
这些指控声称中国的出口商品价格低于其成本,或者中国政府通过提供低成本贷款、减免税收等方式支持本国企业,从而导致其他国家的企业无法与之竞争。
2.3 动态变化反倾销调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利益相关方。
中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涉及多个国家和不同行业,调查的具体内容和方式都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需要及时应对。
3. 对策3.1 深入了解贸易规则中国应加强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了解和应用,以便更好地应对反倾销调查。
这包括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程序的熟悉,以及对各个国家反倾销立法和实践的研究。
3.2 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中国企业应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增加竞争力。
通过增加产品差异化和高附加值特性,可以避免直接与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价格竞争。
3.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应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这需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和执法机构,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知识产权意识培训。
3.4 改善外贸经营环境中国应努力改善外贸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这包括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贸易壁垒,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务。
3.5 积极争取合作与对话机会中国应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和对话机制,与其他国家建立互信与合作的关系。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被其他国家或地区以倾销的方式进行竞争,对本国产业造成不正当竞争的损害,从而采取相应的反倾销措施。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十分突出。
本文将从反倾销的原因、对中国出口商品造成的影响以及中国的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反倾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外国厂商通过倾销的手段将商品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售到中国市场,破坏了中国本土产业的正常竞争秩序。
中国出口商品在全球市场上具有价格竞争力,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采取反倾销措施也是一种手段。
一些国家认为中国采取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例如汇率操纵等,导致中国出口商品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
反倾销措施对中国出口商品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反倾销措施使得中国出口商品面临更高的关税和限制性措施,导致商品进入其他国家的成本上升,减少了出口的利润空间。
反倾销措施也会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直接的竞争压力,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产生不利影响。
反倾销措施还可能引发贸易争端,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双边关系。
针对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中国可以积极应对反倾销调查,加强与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推动对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解释和应用。
中国可以加强与进口国的沟通和合作,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贸易争端,避免采取过激的对抗性措施。
中国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通过技术升级、创新和质量提升等方式,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减少对价格竞争的依赖。
中国还可以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做好应对准备。
中国还可以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改革,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减少被反倾销的可能性。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中国需要通过加强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加强与进口国的沟通和合作,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加强监测和预警机制以及加强国内市场的开放和改革等措施,应对反倾销带来的影响,维护自身的贸易利益。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一直存在。
反倾销是指一个国家在其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进口商品价格低于本国生产同类商品的成本价格,并且对本国的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因此采取反倾销措施保护本国市场。
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规模经济优势,使得其生产成本比其他国家低廉。
这也导致了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较低,容易被其他国家指责为倾销。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如纺织品、家电等。
这些产业在全球市场上竞争激烈,容易受到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产业不受竞争的侵害。
这些措施也被其他国家视为不公平贸易行为,并进行反倾销调查。
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避免出现价格偏低的倾销行为。
加强国际贸易的规范性。
中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组织,秉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共同制定和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消除贸易壁垒和不公平贸易行为。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协商。
中国可以积极与其他国家进行沟通和对话,解释自身出口商品价格的合理性和竞争力,消除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质疑和反倾销行为。
中国可以继续推进国内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降低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风险。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外交手段、贸易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手段来解决。
通过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强化国际贸易规范、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协商以及推进国内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有效应对和解决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中国出口商品面临反倾销的背景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遭遇反倾销的情况愈发严重。
主要是由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低廉和出口规模庞大,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一些国家对中国商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限制中国商品进入其市场。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也对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强对反倾销政策的了解,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化解这种风险。
1.2 反倾销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救济措施,其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一种体现。
当中国出口商品受到反倾销的限制时,将会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影响。
反倾销措施会使得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受到影响,导致市场竞争能力减弱。
由于反倾销措施往往导致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这将使得中国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进而影响中国的出口贸易额和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
反倾销措施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较大挑战。
由于反倾销调查的程序繁琐,时间长、成本高,一旦中国出口企业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影响,将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和经营风险。
受到反倾销限制的中国企业可能需要调整自身生产和出口策略,寻求新的市场和竞争优势,这对中国出口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挑战。
反倾销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中国政府和相关产业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反倾销挑战,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反倾销调查的程序与规定反倾销调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商品涉嫌倾销进行的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倾销行为,并决定是否对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反倾销调查通常由进口国的贸易部门或相关机构负责进行,并根据国际贸易规则和相关法律程序进行。
反倾销调查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立案调查、调查公告、调查问卷、现场调查、立案审查和最终裁定。
立案调查阶段主要是贸易部门接受申诉,并进行初步调查,确定是否需要展开正式调查。
调查公告阶段贸易部门会发布公告,征集相关证据和意见,并向涉事企业发放调查问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倾销调查的经验及教训
反倾销(Anti-Dumping)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
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
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一成员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遵守三个条件:首先,确定存在倾销的事实;第二,确定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的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第三,确定倾销和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反倾销一向是美、欧狙击中国产品的利器,比如世贸组织秘书处在2007年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仍然是受到反倾销调查“最频繁”的国家。
对反倾销,西方国家的一般做法是:(1)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而在单一的反倾销调查中大量和随机使用替代国,从而十分容易认定我国出口产品存在倾销;(2)一般允许我国涉案企业申请个别待遇(欧盟)或单独税率(美国);(3)一般对中国出口产品不进行反补贴调查。
然而,在反倾销的基础上,美国于2006年开始对中国的产品适用反补贴税法,即对同一产品同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铜版纸案是美国第一次对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并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的案件。
此后,2007年和2008年,“双反”俨然成为美国产业界又一“新”的贸易救济方式,而中国产品腹背受敌,处境困窘。
一、美国对华发起双反调查概况
2006年10 月31 日,美国新页纸业集团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的铜版纸向DOC(以下简称DOC)申请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2006年11月20日,DOC对中国的铜版纸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2006年12月15日,美国ITC(以下简称ITC)做出存在实质性损害和损害威胁的肯定性初裁。
2007年3月29日和5月29日,DOC分别对铜版纸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初裁,2007年10月17日,又分别做出反补贴和反倾销终裁,决定对源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7.40%—44.25%的反补贴税和21.12%—99.65%的反倾销税。
不过,2007年12月6日,美国ITC作出了倾销和补贴的否定性损害终裁:原产于中国、印度尼西亚和韩国的铜版纸未对美国国内产业构成实质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也未对美国国内产业的建立产生实质阻碍。
这样,铜版纸案似乎“化干戈为玉帛”,中国企业和政府赢得了胜利,出口企业不必交纳反倾销和反补贴税,并获得退还的临时反倾销及反补贴抵押金。
但铜版纸案仅仅是个案的胜利,事实上,该案开创了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发起反补贴调查的先河,接踵而至的是DOC与ITC对其他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所进行的高频率双反调查。
二、唤环形焊接碳素钢管调查
环状焊接碳素钢管(Circular Welded Carbon Quality Steel Pipe)案。
2007年6月7日,美国联合钢管和管道公司(Allied Tube & Conduit Corp.)、伊普斯科钢管公司(IPSCO Inc.)、西北管道公
司(Northwest Pipe Company)、沙龙管道公司(Sharon Tube Co.)、西部钢管和管道公司(Western Tube & Conduit Corp.)、韦特兰德钢管公司(Wheatland Tube Company)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共同向DOC和美国ITC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07年6月27日,DOC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2007年7月23日,在ITC作出补贴、倾销损害的肯定性初裁后,DOC相继作出存在补贴、倾销的肯定性初裁与终裁,2008年7月1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作出损害的肯定性终裁,认定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倾销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DOC2008年7月22日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令,对中国企业征收69.20-85.0的反倾销税和29.62%-616.83%的反补贴税,本案成为美国首起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的案件。
三、低克重热敏纸(lightweight thermal paper)案。
2007年9月19日,美国低克重热敏纸生产商阿普莱顿纸业公司(Appleton Papers, Inc.)向DOC提出申请,要求对进口自中国、德国和韩国的低克重热敏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07年10月29日,DOC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低克重热敏纸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2008年9月25日,DOC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肯定性终裁,裁定中国涉案企业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19.77%至115.29%,并获得补贴率为0.57到137.25的补贴。
11月17日,ITC作出反倾销反补贴肯定性损害终裁,认定原产于中国的低克重热敏纸的倾销和补贴行
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
近期,DOC将根据ITC的终裁结果,对我国涉案产品发布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的法令。
四、未加工橡胶磁(Raw Flexible Magnets)案。
2007年10月11日,应美国麦格拉姆公司(Magnum Magnetics)公司的申请,DOC对原产于中国的未加工橡胶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2008年7月2日,DOC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裁定中国的涉案企业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倾销幅度为105.00%至185.28 %,补贴率为109.95%。
8月25日,ITC作出反倾销反补贴肯定性损害终裁,认定原产于中国的未加工橡胶磁的倾销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威胁。
9月17日,DOC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发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令。
这些案件的共同的特点是:第一,DOC及ITC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启动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而非发起单一的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
第二,DOC及ITC摒弃了对非市场经济国家不适用反补贴法的做法,而正式对原产于中国的产品采取反补贴措施。
第三,DOC在反补贴调查中,以市场经济方法对待中国产品,而在同时进行的反倾销调查中,又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寻找替代国计算涉案产品的倾销幅度,导致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关税畸高。
比如,在前述的亚硝酸钠案中,中国所有的涉案企业面临的是190.74%反倾销税以及169.01%的反补贴税。
第四、DOC认定的我国政府提供的补贴项目大同小异,
主要有:所得税收优惠、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增值税退税等在应对反倾销反补贴时的经验不外乎这么几条:1、积极应诉,据理抗辩,占领国际市场份额;2、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挂帅,主持整个工作;3、组成专门的(起)应诉工作小组并配备专门的人员(宝钢有22个部门,110余人参与反倾销工作);4、对不同案例的研判,即根据案例的实际情况,分别将主攻方向定在倾销抗辩或损害抗辩;5、事先对总体应诉方案的制定,过好“调查问卷定调关”,为检查打下基础;6、参加模拟核查人员的培训;7、对律师选聘标准要求高,如律师事务所在所在国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知名度、从事反倾销的经验及胜率显著、从事反倾销承办律师须具备法律和财务融一身的技能、在中国有办事处且承办选题最好是华人,既熟悉所在国国情又熟悉中国国情、既懂中国法律又懂所在国法律(外语一定要流利)。
他们认为,只要把这几条落到实处了,在面对别国的反倾销调查时,才能依法有理有利地与对方玩“博弈”的游戏,为企业赢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