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2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调查了解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生物反应器及其优点。
3.了解仿生在实际生活、社会中的应用。
4.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1.在调查中培养学生的提咨询、交际、书写能力,专门是提咨询技巧。
2.激发学生热爱生物科学,并立志在生物反应器及仿生学方面钻研、创新,有所成就。
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动物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养成爱护动物,爱护动物,好好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良好品质。
2.通过本章学习,树立今后在生物反应器,仿生学方面有所建树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生物反应器、仿生。
●教学难点1.仿生。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谈话法、例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鸭肉可食用,鸭绒可做羽绒服。
鹿茸、虎骨、麝香、蝎毒、蛇毒、蜈蚣、龟、鳖、鱼肝油差不多上用动物入药的。
毛皮可制皮衣、皮鞋、羊绒大衣。
马拉车,牛耕地。
鸡鸭鱼肉,生猛海鲜。
牛奶可饮,牛肉可吃。
有供人观赏的老虎、狮子、猴子、孔雀、老鹰、狗熊、狐狸。
确信同学们的调查结果,夸奖鼓舞他们的探究精神、合作精神。
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整理板书:1.动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行、用等物品。
2.动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3.动物在畜牧业生产方面的作用。
4.动物在我国经济进展等方面的作用。
另外,大伙儿还要明白,有些动物对人类是有害的,你们能举些例子吗?〔学生活动〕讨论,举例。
苍蝇能够传播痢疾,蚊子能够传播乙型脑炎、疟疾病。
带有狂犬病毒的狗能够传播狂犬病。
老鼠能传播鼠疫。
同学们举得例子都专门好,对人类有害的动物我们就要消灭它,多注意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发生。
除此之外,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动物还有什么作用呢?请大伙儿把收集的资料整理一下,找几位同学介绍你把握的生物成果知识。
中国科学家曾溢滔和黄淑帖通过大量试验,成功地把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牛的受精卵中,并将那个受精卵发育成的胚胎,植入母牛的体内,结果产下了一只小母牛,取名滔滔。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第一课时)班级:204班时间:2008年9月12日授课者:李柳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第一课时的内容。
前两节分别介绍了水中和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因此本节是前面内容的自然延续,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全面了解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适应性。
本课时主要通过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概括出鸟适于飞行的主要特征。
在此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去认识昆虫的特征就更为方便了,某些教学环节方面为下一课时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面两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尤其是确立了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围绕“生物适应环境”这一主线展开鸟类特征的探究,凭借学生原有的对鸟类的认识已经可以解决一些探究问题,如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等。
正是有此生活经验,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一方面出于学生的好胜心,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鸟的形态结构、生理行为的观察与探究,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能力目标:a通过对各种鸟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b、通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鸟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形成爱鸟、护鸟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1、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实施探究活动。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以鸟类飞翔的诗句引入课堂,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建立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说出其他有关鸟类飞翔的诗词。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通用3篇)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计课题:空中飞行的动物——昆虫教学目标:1、能例举多种昆虫名称,熟悉肯定数目的昆虫。
2、知道昆虫的主要特征,理解昆虫特征与环境相适应。
知道生物与环境是不行分割的整体。
3、知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熟悉一些常见的节肢动物。
4、了解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并增加同学对有益昆虫的爱护意识和对有害昆虫的防控意识。
5、了解生物多样性,培育同学爱护动物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归纳昆虫的特点。
2、识别常见昆虫的翅。
教学设计思路:1、本节课从美如画面的诗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让同学乐观参加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仆人。
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力量、思索力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提高同学的科学素养。
2、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找诞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明白生物与环境的统一性。
3、通过了解昆虫的多样性,以及对昆虫特征上升到节肢动物特征的学习,使同学学会分析生物的特别性与普遍性,学会分析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培育同学归纳总结的力量。
4、让同学了解昆虫与人类、自然的关系,引导同学从课堂理论走向生活实践,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5、尽量利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指导方式,激发同学的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努力完成新课标下师生双方新角色的转变。
6、通过学习中的分组活动,培育同学学会与人共处、合作互助的力量。
课前预备:同学——搜集有关昆虫的学问。
老师——实物展现台,蝗虫形态图。
教学活动设计:学习内容同学活动老师活动设计意图a新课引入背诵唐诗,指出其中的生物及其所属类群。
提问,评价由诗歌引入,既激发爱好又体现学科间的相互渗透。
b新课昆虫——动物界中的大家族一,例举昆虫名单:分组争论,小组提交一份昆虫名单。
提问,启发,分发答题纸,要求同学写出自己所了解的昆虫名称。
从身边的常识性学问入手,激发爱好,提高同学的参加乐观性。
倾听评价,要求留意非昆虫。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二、教学重点:1、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使学生能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特征。
2、通过对各种鸟类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能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1、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鹌鹑,解剖刀,解剖剪,解剖盘。
五、教学方法:谈话式、演示式、探索实验式、启发式六、教学用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能在较生活在水圈、岩石圈的动物可以跨越更大的空间,扩大生存范围,那么这些动物具有哪些特征来适应飞行呢?能在有无脊椎动物里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鸟和极少数哺乳动物——蝙蝠。
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鸟类又有哪些特点与它的飞翔生活相适应。
(一)鸟的分类地位全世界现有鸟类约156科9600余种。
我国有81个科(占51.9%)1186个种(占13%)就鸟的种类而言,巴西有20xx种,秘鲁有1678种,哥伦比亚有1567种,我国紧接其后名列第四。
我国不仅鸟的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珍贵的特产种类。
如:鸳鸯、相思鸟,还有产于陕西、河北的褐马鸡,西南的锦鸡,台湾省的黑长尾雉和蓝腹鹇,产于我国中部的长尾雉、东南部的白颈长尾雉,还有黄腹角雉和绿尾红雉等等。
有一些鸟类如丹顶鹤和黑颈鹤虽不是我国特产,但主要产于我国境内。
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平胸总目,如鸵鸟,其翼已失去了飞行能力,只能助跑,起到平衡作用;第二类,企鹅总目,如帝企鹅,其翼特化成了鳍足,用以滑雪和划水;第三类,突胸总目,如鹌鹑鸟,能用两翼飞行在空中,现存的大多数鸟类都属于此目。
初中生物空中飞翔的动物教案

初二年级生物学科教学设计第 五 单元第三 节《空中飞翔的动物》 第 1 课时(总第7课时)主备教师: 执教教师:(一)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
3.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特点”的探究活动二、预习重点:鸟类主要特征;完成“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三、预习任务:1.自学探究中的“鸟适于飞行的特点”(1)参照教材中的提示,对鸟的实物或模型、图片、骨骼模型进行认真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分析鸟在体形、飞行器官、肌肉特点和骨骼特点方面有哪些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2)分析教材中的资料,思考鸟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2.根据上面的探究,归纳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
四、预习诊断:鸟类的体表被覆_______,前肢特化成______,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身体内有_______,体温__________。
( 二)课堂实施课堂实施基本流程为:预习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系统总结集体设计个人修订预习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精讲点拨1、点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2、点拨重点、难点:1) 鸟在体形、飞行器官、肌肉特点和骨骼特点方面有哪些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
2) 鸟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各有什么特点。
拓展延伸(1)气囊除了能辅助呼吸外,对于飞行来说,还有什么作用?(2)飞行对于鸟的生活有何意义?系统总结:(三)课堂限时作业课题:空中飞翔的动物1班级:姓名:成绩:1.下列除了哪项以外,其余都说明家鸽的外型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 A.全身被覆羽毛 B.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尾和四肢 C.体型呈流线型 D.前肢特化成翼,生有几排大型正羽3.双重呼吸是指每呼吸一次( ) A.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B.吸气时在肺里、呼气时在气囊里进行气体交换 C.在气囊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 D.吸气时在气囊里、呼气时在肺里进行气体交换4.家鸽最发达的肌肉是( ) A.颈部肌肉 B.胸部肌肉 C.后肢肌肉 D.两翼肌肉 5.下列哪项不是家鸽体内产生热量多的原因( ) A.食量大,消化能力强 B.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 C.呼吸作用旺盛 D.体表被覆羽毛6、鸟类排便频繁原因是( )A.直肠短,不贮存粪便B.小肠短,不贮存粪便C.消化不完全D.小肠、直肠都很发达,消化快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气囊,主要作用是( )A.增加浮力B.降低比重C.辅助呼吸D.直接进行气体交换8.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减轻体重,增加浮力C.散失热量,降低体温D.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9、右图是家鸽体内气囊的分布示意图,请分析回答:⑴给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1 ;2 ; 3⑵用箭头和数字表示出家鸽飞行时吸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 ;呼气过程气体流动的方向 。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案

新理念教育一对一个性化学案三、昆虫适于陆地飞行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1)具有减少水分散失的结构特征:外部具有不透水的外骨骼,内部排泄系统中马氏管的排泄物主要是尿酸晶体,有效地降低了水分的散失。
(2)具有减小阻力和质量的结构特征:身体呈纺锤形,体重与体表面积之比最小。
(3)具有足够的能量供应:昆虫的食量大,食物成分所含热效高,肌肉发达,多为气管网呼吸,并具有气囊特征,能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为充分地进行有氧呼吸获取能量提供了条件。
(4)具有陆地和空中生活的运动器官:昆虫三对足和两对翅,足有不同的类型,有步行足、跳跃足、挖掘足等多种适应陆地生活的类型,翅具有飞行、保护和平衡的作用。
(5)具有适应陆地和空中生活的发达的感觉器官:昆虫的头部有一对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有一对复眼,是视觉器官。
有的昆虫还具有仅能感光、不能辨认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单眼及具有触角和味觉作用的触须,如蝗虫。
四、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一)外部观察(1)体形:流线型(2)羽毛:正羽,具有飞行作用。
绒羽,具有保温作用。
纤羽,具有触角作用。
(二)内部观察(1)运动系统:胸肌发达,骨骼愈合程度高,薄而中空,坚固而质轻。
(2)呼吸系统:肺和气囊,可进行双重呼吸,有利于飞行时充分获取能量。
(3)消化系统:具有嗉囊,胃分腺胃和肌胃,盲肠短,有利于消化食物和排便以减轻体重。
(4)循环系统:心脏的相对大小在脊椎动物中占首位,具有完全分隔开的四腔,血流迅速,有利于飞行时迅速运输养料和废物并减轻体重。
五、观察昆虫(一)观察昆虫的翅与分类(1)前翅为革质,后翅为膜质,属直翅目。
如蝗虫、蚱蜢(2)前后翅都为膜质,属膜翅目。
如蜜蜂、赤眼蜂(3)前翅为蛸翅,后翅为膜质,属蛸翅目。
如金龟子,七星瓢虫(4)前后翅都为磷翅,属鳞翅目。
如蝴蝶、家蚕(5)前翅为膜质,后翅呈平衡棒状。
如蝇,蚊子(三)观察蝗虫(1)外部形态结构头部:具有触角,单眼和复眼,具有感觉功能,还具有咀嚼式口器。
空中飞行的生物教案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东莞市虎门三中黄清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能力目标1.过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鸟的资料”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和具有善于搜集和积累课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观看有关鸟类行为的录像资料,引发学生确立热爱自己父母的美好的情感态度。
2.过观看有关鸟类迁徙行为的录像资料,使学生确立战胜困难,坚韧不拔的个性特征。
【重点和难点】:1.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的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
【课前准备】:教师:(1)活鸟,每组一只。
(2)鸟类形态结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或教学软件。
(3)体温计,每组一只。
学生准备:搜集鸟类的骨骼。
【教学策略】探究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课时分配】: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课件展示:各种鸟展翅高飞的画面师:鸟儿在天空能自由自在地翱翔,这一直是人类梦想的事情。
为什么鸟类能在天空中翱翔呢?生:因为他们有翅膀。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像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还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鸟类究竟有什么适应飞行的特点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问题。
教师播放关于鸟类飞翔、觅食、玩耍等行为的录像资料或光盘,并组织学生观看。
师:在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在草原、灌丛、水面、树林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鸟的踪迹。
鸟是一种能飞行的动物,但是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飞呢?生:不是。
师:例如?生:企鹅、鸵鸟、鸡、鸭等。
师:但大部分的鸟类都能飞行,这些飞翔能力能使它们能从一个地方飞到另一个地方,大家想想,这有什么好处?生:可以扩大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殖后代。
师:迁徙的鸟类能从北到南,寻找食物丰富的地方越冬。
这些鸟类的飞翔能力非常强,为什么鸟类有这么强的飞翔能力呢?[板书]:鸟适于飞行的特点师:当我们存在一个问题不能解决时,我们就需要想尽各种方法来解决它。
1.3空中飞行的动物(2)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型生物日导学稿
班级组名姓名编号日期
课题: 5.1.3 空中飞行的动物(2)设计者:
一、学习目标:1、阐明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2、概述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预习导航:预习课本24-25
三、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日日清】
1、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D翅和足
2、下列有关昆虫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B、有三对足,能爬行或飞行
C、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D、运动能力不强
3、下列动物具有外骨骼的是()
A、蛔虫
B、蚯蚓
C、蝗虫
D、河蚌
4、下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图,据图回答:
(1)它的身体分为[ ] 、[ ] 、[ ] 。
(2)体表的外骨骼的作用是。
(3)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蝗虫,它的体色通常是色,这对蝗虫的生活意义是。
(4)蝗虫共有对足,其中适于跳跃的是发达的[ ] 。
(5)蝗虫的翅共对,是它的器官。
5、在无脊椎动物中,只有才能飞,这对于它、和
等有利。
6、昆虫的翅和鸟翼的结构是不一样的,但在飞行中都具有、、
的特点,有利于煽动空气,产生动力。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8)

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人教版初二上)(8)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1.学习目标(1)能讲出本节的知识要点:「外飛特点=流线型的体型,体袈披覆羽毛,前胶变为翼晋骼;礬而坚固肌戌’胸肌发达'呼眼’身俸内育肺却气囊体温;髙而15定I乌纲的主宴特征j 胸部:三对民*二对翅\昆曳v腹部I体表有夕卜骨關其他节屣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椿征I两栖动物的主英特征(2)能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看与摸索〃。
(3)能举例讲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过多种环境。
2.实例引路例1 蜘蛛、蜈蚣、虾、蟹的共同点在什么地点?分析这四种动物尽管有专门大差不,但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因此它们的特点确实是它们的共同点。
答案躯体差不多上由专门多体节构成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例2 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缘故,下面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鸟的食量大,消化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较多B.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结构C.有羽毛的爱护D.鸟有迁徙的习性分析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将字里行间的意思总结升华,此题课本尽管没给直截了当的答案,但在各小段的内容中已涉及到。
前一节的内容中有提到恒温动物的概念及缘故,因而你只要认真摸索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D。
例3请将以下的动物与它的类不对应相连。
蟾蜍鳄鱼爬行动物乌龟两栖动物青蛙分析一种动物,到底属于哪个门、纲,要紧不是依照它的生活环境,而是依照它的结构特点。
在结构特点中,既要依照成体的结构特点,又要依照幼体的结构特点。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同时营水陆两栖生活,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二、自我评估1.鸟类与其他各类动物最要紧的区不是()。
①体表有羽毛②前肢变为翼③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④心脏四腔⑤体温恒定⑥卵生,体内受精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2.鸟类的要紧特占: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鸟类的呼吸专门,每呼吸一次,就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进行了两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2

学生:我发分节的。
教师:很好,再细看看,它们还有哪些共同特征?
学生:我觉得它们都有口器。
教师:没错,还有吗?好,你请坐,××你说。
学生:噢,老师,我明白了。它们的足不是长在胸部,而是长满了全身,它们没有翅膀,身体都是由一节一节的体节构成的。对吗?老师?
教师:身体由体节构成这对了,可是足不是长满全身,你坐下再仔细看看蝎子和蜘蛛。谁还能再说说?×××,你说说你的观点好吗?
……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有多种说法或答案,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把学生引进正确答案的“陷阱”。最终使学生能概述总结出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集各种昆虫的翅,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奇妙与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态度。
2.通过两栖动物的总结概述,使学生认同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确立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重点
1.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小结本章内容。
难点
1.比较昆虫与鸟类的翅有何异同。
5.通过对鸟翅与昆虫翅的观察与比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通过学生对生活经验的体验和经验再现,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概括、总结能力。
7.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小结,使学生形成总结回顾所学知识的巩固复习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通过设疑引学,示例讨论、分析理解,答疑解惑、卫生保健等环节,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课题
课型
使用者
上课时间
“空中飞行的动物”的教学设计方案

第三小组实验:
实施:折两个相同的纸飞机,把其中一个飞机的机翼全剪去,在相同的条件下放飞。
结果:剪掉机翼的纸飞机在空中不能良好飞行,而且很快就落到了地上,而另一只纸飞机飞行较好,重复做,结果相同。
第四小组实验:
实施:折两个相同的纸飞机,把其中一个飞机一侧的机翼剪去一半,在相同的条件下放飞。
3.学生虽然对鸟类比较熟悉,但是对它们的某些结构和生理特点如何适于空中飞行还不甚明确,如“气囊”这一学生平时很少接触的结构。因此,开展探究学习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4.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要么是用于克服重力(减少体重或比重);要么是用于减少空气阻力;要么是要为飞行提供持久动力。这三种力也是所有物体要在空中进行持续飞行时必须解决的。这种知识的多样性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出假设提供了方便
(鸟的体型为流线型适于飞行;鸟的胸肌发达与鸟的飞行生活相适应;鸟的飞行主要靠翅膀,鸟身体的重量与飞行的距离有关;鸟的两翼对称与飞行有关;两翼外侧上翘的飞行姿势使鸟飞得更平稳;鸟的喙都是尖的,这有利于它们的飞行生活;鸟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飞行;鸟的骨骼中空,减轻了身体的重量,有利于鸟的飞行;鸟翼上羽毛的排列有利于鸟的飞行;鸟在飞行时尾巴起到平衡作用……)
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绝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看着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常常令人向往不已,被诗人赞叹,被画家瞩目。鸟为什么会飞呢?它的哪些结构特点与它的飞行生活相适应呢?
教师播放鸟飞行的视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鸟为什么会飞呢)观看视频。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
相互协作,开展探究活动
各小组通过交流、协作、实验、分析等活动开展探究,获得实验结果,验证自己小组提出的假设。
(八年级生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2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2八年级生物教案空中飞行的动物教学目标: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重点和难点:“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课前准备: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课时分配:两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鸟类在蓝天上飞翔……;昆虫在花丛和树林间飞舞……;我听到了鸟的叫声……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生:鸟类有翅膀,是飞翔器官。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象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生:不能,不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
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
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标本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体表(被覆羽毛、裸露)。
体形呈(细长形、流线形)。
家鸽的躯干呈___形。
家鸽的前肢变为___,生有几排大型___,是__器官。
后肢有__趾,__趾向前,__趾向后。
尾部生有大型__,飞翔中起__作用。
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
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会飞不起来的。
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生: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的正羽是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它们在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8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鸟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2、探究: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昆虫其他环境中的动物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中飞行的动物教案2
八年级生物教案
空中飞行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阐明鸟、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概述鸟类、节肢动物主要特征;
2•尝试独立完成鸟适于飞行的特点”的探究活动和对昆虫翅的观察与思考”
3•举例说出动物的生活可能跨越多种环境。
重点和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探究活动的设计及实施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鸟类在空中飞行的图片、录像片;蝗虫的图片;
学生:搜集描写鸟类的诗句;观察、调查当地常见鸟类并做记录;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师:在录像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鸟类在蓝天上飞翔……;昆虫在花丛和树林间飞舞……;我听到了鸟的叫声……
师:鸟类能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为什么呢?
生:鸟类有翅膀,是飞翔器官。
师:如果给人安上两个翅膀,人能象鸟类一样在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吗?
生:不能,不要解决许多问题。
师:下面请各小组参照课本制定探究鸟飞行的特点”的探究计划。
生:分组讨论制定探究计划并互相交流补充完善。
师:请同学们根据家鸽的标本观察来完成自己的探究计划。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
体表(被覆羽毛、裸露)。
体形呈(细长形、流线形)。
家鸽的躯干呈—――形。
家鸽的前肢变为,生有几排大型,是――器官。
后肢有趾,趾向前,趾向后。
尾部生有大型,飞翔中起作用。
师:你们观察鸟的体形是怎样的?你们能联想到些什么呢?
生:鸟的体形呈流线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师:鸟类的体表被覆着什么?有何意义?
生:被覆羽毛,有保温的、有与飞行有关的。
如果没有羽毛,鸟类会飞不起来的。
师:将鸟的翅膀展开,你们能识别出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吗?它们在结构上和排列上有何特点?
生:羽片平整、羽轴很明显的正羽是与飞行有关的羽毛,它们在排列在翅和尾部上,是彼此重叠的,展开时呈扇形,这样就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便于扇动空气而飞行。
8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鸟
1、认识各种鸟类及与环境适应的特点
2、探究: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
占J、、、
昆虫
其他环境中的动物
1、观察各种鸟类的飞行姿态,思考其生活习性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2、思考并想像鸟类为什么具有这么强的飞行能力。
3、列举自己最熟悉的一种鸟,描述它的生活习性。
讨论:
1•体形与飞翔
2•翅膀与飞翔
3.体重与飞翔
4•动力的产生与飞翔
5•探究的内容: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适于飞行的特点?
作出假设:(各小组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选择一种鸟类作为观察的对象,制定探究的计划,交流补充
实施计划:(课上分组探究)
结论:鸟类的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身体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
1、观察几种昆虫的翅,思考:昆虫的翅与鸟的翼是不同的,但就飞行来说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2、观察蝗虫图片:身体分为几部分?体表覆盖着什么?有何意义?蝗虫运动器官是什么?长在身体的哪些部位?同学间进行交流。
3、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列举实例并认识到:许多动物的活动并不局限于水中、陆地或空中,而是跨越多种环境。
播放录像片《翅膀下的故事》,展示鸟类的飞翔情景。
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家鸽标本。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交流。
3•引导学生提出想探究的问题。
巡视、组织小组间的计划交流、完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