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讲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4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4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
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 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 组成了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生物措施 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 采用工程和___________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人工制造表土 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
植被恢复系统 等措施,使矿区废弃地的生态系统得以恢复。 _______________
和有氧呼吸。植物池中各种生物组成群落,植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 一营养级。植物池中生物获得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 太阳能。 答案:(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2)群落 一 生产者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Fra bibliotek物位于第
于 所固定的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
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
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解析:厌氧沉淀池中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兼氧池中微生物进行无氧
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作物秸秆用来生产食用菌和饲料;饲料喂养家禽; 人、畜粪尿作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液用于水产养殖业;沼渣为蔬菜施 肥和喂养畜禽。从而达到了物质利用的良性循环,缓解了农村“三 料”的缺乏问题,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同时一些加工品和农产品可 以输出到市场出售。因此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小题通关]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多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C.我国西北大量种植杨树防护林导致“灰色长城”的原因是违背了物种多样 性原理的结果 D.我们应尽量避免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答案】B
2.图1是某村子里的生态农业示意图,图2为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流程 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相比,是一类_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
(2) 从 生 态 学 角 度 分 析 , 人 们 建 立 图 示 农 业 生 态 系 统 的 主 要 目 的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生态农业主要借鉴了“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________________原理。与此密切相关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3)图2中的①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该生态系 统所要遵循的主要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 两个即可)。
第4讲 生态工程
[最新考纲]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
1.生态工程的一个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 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三个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生态经济的一个原则:“循环经济”。 4.生态工程的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 协 调 与 平 衡 原 理 : 处 理 好 生 物 与 环 境 的 协 调 与 平 衡 , 需 要 考 虑 环 境 承 载 力。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四讲 生态工程(选修3)
第四讲 生态工程
知识点一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2.基本原理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类型
实例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窦店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生态工 程 甘肃陇南“ 九子登科 ”治理模式
大__区__域__生__态__系__统__恢__复__工程
(√ )
(6)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追求
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 )
(7)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
环境容纳量
(√ )
(8)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治理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时,需选择符合
要求的植物,这遵循了生态工程的系统整体性原理
(× )
(9)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使食物链延长,
消耗能量环节增多,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 )
2.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实例叙述的正误
(1)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
经济效益
(×)
(2)我国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属于大区域生
态系统恢复工程
(√ )
(3)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
生搬硬套
(√ )
提示:甲图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乙图体现 的是整体性原理。
(2)以下几种情况分别能体现哪种生态工程原理? ①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 ②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 ③引种考虑适应环境。 ④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 提示: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协调 与平衡原理;④整体性原理。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四生态工程课件选修3高三选修3生物课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四生态工程课件选修3高三选修3生物课件
• (2)鱼等水生生物的排泄物及未被利用的有机物和底泥,其中
一部分经过____分_解__者__(或__微_生__物__)的__分__解__作用后可作为肥料,返 回桑基,培育桑树。
• (_3_)_建_多_立_级_该(_或_人_充_工分__生)_利_态用__系_,统提的高目能的量是的实利现用对率能。量与的种植单一作物
• 3.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 4.概念的理解 • (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 •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 (3)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2/9/2021
命题突破
• 1.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中,错误的是( )
的农田相比,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___较_强____。
12/9/2021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1)粪便
是未被生物同化的能量,故某一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是 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蚕沙中的能量是生产者的能量。(2)有 机物经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转化为无机物,被植物利用。(3) 人工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 利用率。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物种的丰富度,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较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复杂,故自我 调节能力较强。
•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
__系__统_内__部__不_同__组__分_之__间__的_结__构_______________,通过改变和优 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另外,系统各组分之 间要有适当的____比_例__关__系__,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 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 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专题4生态工程

由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可知,单纯红壤PAHs含量527,红壤+污 泥PAHs含量是1079,红壤+7%生物炭污泥PAHs含量是765, 黑麦草的PAHs含量分别是401、651、428,都有所升高,仅对
比红壤+污泥 PAHs 数据和红壤+ 7%生物炭污泥 PAHs 数据可
以发现生物炭能够吸附污泥中的PAHs,从而降低PAHs污染的 风险,污水处理后的无机物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符合生态工 程的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 无废弃物农 物质循环 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 业 影响 “三北”防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 护林建设中 生态系统 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 的问题,珊 的稳定性 稳定性,提高系统的 瑚礁生态系 生产力 统的生物多 样性问题
3.基本原理 循环往复、分层 (1)物质________ 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
分级利用。
多样性 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 (2) 物种 ________ 抵抗力稳定性 较高的 _____________。
(3) 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需要考虑 ____________。
(4) 整 体 性 原 理 : 进 行 生 态 工 程 建 设 时 , 不 但 要 考 虑 自然生态系统 __________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 __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 系统学 和________ 工程学 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 (5)________
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
________,但生物质炭的输入___________,从而降低PAHs污
染的风险。由此可见,生物质炭有望用作污泥改良剂,促进污 泥的推广应用。污泥的应用符合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 答案 升高 (1) 有氧呼吸 ATP (2) 无机营养物质含量丰富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能够吸附污泥中的PAHs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4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案 1-4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第4讲生态工程(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知识点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基本原理1.概念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①________、②________,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③________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④________,从而促进⑤________和⑥______的和谐发展2.生态工程和生态经济(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自然界⑦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⑧________的同步发展(2)生态工程的特点⑨________;多效益;⑩________(3)生态经济通过实行“生态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⑪____________,而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生态工程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⑫________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2)物种多样性原理⑬________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⑭________(4)整体性原理人类处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到⑮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⑯________________原理和⑰____________原理看一看: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应遵循什么原理?4.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实验的启示:使我们认识到⑱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2)发展前景:我们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即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⑲____________效益的结合议一议:发展农村综合型生态工程应注意什么问题?自我校对:①修复②重建③传统生产方式④生产力⑤人类社会⑥自然环境⑦物质循环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⑨少消耗⑩可持续⑪废弃物的资源化⑫分层分级⑬物种繁多而复杂⑭环境承载力⑮经济和社会⑯结构决定功能⑰系统整体性⑱与自然和谐共处⑲经济、社会看一看:①物种多样性原理;②协调与平衡原理;③整体性原理。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4讲 生态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解析:沼气池的建立使物质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 能量的多级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故 A 正确;建 立不同的生态工程时,要因地制宜,图中的生态工程模 式是以水田为主,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故 C 正 确;此农业生态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 善系统功能的效果,故 D 正确;该生态系统通过调整食 物链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的是能量利用率,而 没有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故 B 错误。
答案:B
2.(2015· 东城区模拟)如图是我国南方比较常见 的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考虑人工投入的情况下,流经该生态系 统的总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是__________。 人们将蚕 沙(蚕的粪便)投入鱼塘, 被鱼等水生生物食用, 蚕沙 中所含的能量主要属于第________营养级。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项目 理论基础 意义 可避免环境污染 及其对系统稳定 和发展的影响 实例 无废弃 物农业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再生原理
“三北”防护 生物多样性程度 林建设中的问 物种多样 生态系统 高,可提高系统的 题,珊瑚礁生 性原理 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提 态系统的生物 高系统的生产力 多样性问题
解析:(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厌氧微生 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 的需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 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 机物分解。(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 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 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 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
答案:A
4.[双选]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如图)采用人造 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土、 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 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4讲 生态工程课时作业(选修3)-人教版高三选修3生物试题

第4讲生态工程一、选择题1.(2015年某某普通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与系统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D.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答案】C【解析】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减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与传统的生产模式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高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2015年海淀区期中考试)我国南方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不包括( ) A.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B.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C.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D.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答案】B【解析】系统的能量始终不断地输入和输出,保持动态平衡,A正确;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单向不循环的,所以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但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物质循环再生是系统设计遵循的原理之一,C正确;增加了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遵循整体性原理,D正确。

3.下列关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②该生态工程运用了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③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④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①正确;小流域治理模式是我国农民和技术人员的创举,它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及工程学等原理,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该生态工程没有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②错误;该生态工程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③正确;该生态工程做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④正确。

人教版 高考 生物一轮复习教案---选修3第4讲 生态工程

人教版 高考 生物一轮复习教案---选修3第4讲 生态工程

第4讲生态工程1.“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这种生态工程模式遵循的生态学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和平衡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无废弃物农业”主要模式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从而实现废物资源化,其原理在于“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

答案C2.“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B.城市环境生态工程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解析为了控制荒漠化的发展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森林或草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的生态工程,如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等。

答案C3.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解析该图是人工生态系统图,利用生物学原理设置的生态农业;在该系统内,葡萄、蔬菜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通过食物链把能量传给人、猪等生物,同时为了提高能量和物质利用率,猪粪流进沼气池,沼渣喂养蚯蚓、蝇蛆,施入农田等,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没有改变,蚯蚓等能促进物质循环,但不能使能量循环流动。

答案B4.生态农业是一个在生态上自我维持的农业生产系统,其特点是在保持和改善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不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求得最大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大提高了B.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的抵抗力稳定性高C.生态农业设计的指导原则是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D.生态农业属于人工生态系统,对病虫害一般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解析生态农业中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复杂了,但食物链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A选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生态工程课件(选修3)高三选修3生物课件_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讲生态工程课件(选修3)高三选修3生物课件_1

我恢复力,节省投资
(√ )
Hale Waihona Puke 12/9/20212.如图是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图,下列对桑基鱼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需要不断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 D.其中鱼的摄入量来自蚕和猪的同化量
12/9/2021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使用,A 错误; 桑基鱼塘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传 递效率,B 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所以需 要不断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C 正确;鱼的摄入量来自蚕和猪 的粪便,而粪便不属于蚕和猪的同化量,D 错误。 答案:C
(√)
(5) 依据协调与平衡原理,进行引种工程时,应考虑被引物种与
环境的关系
(√ )
12/9/2021
基础微点全练
(6) 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
其生态功能
(√)
(7) 建立不同的生态工程要依据不同的原理,因地制宜,不能
生搬硬套
(√)
(8)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强大自
12/9/2021
解析
(2)该系统工程的核心之一是沼气池,沼气的制作如图 1 所示。 ①在图 1 中标出箭头,表示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循环。 ②如果将图 1 中“无机物—农田”这一环节去掉,对生态农业 系统有何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生态农场中存在如图 2 所示的物质循环过程,据图分 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4)据生态工程中的物种多样性这一原理,有人认为生态农业 建设中,食物链越长越好。请你结合所学有关生态工程原理, 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四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四 生态工程 新人教版选修3
的规律,还要考虑到经__济__和__社__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5)__系__统__学__和__工__程__学__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
统整体性原理。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连线)
①—b ②—c ③—a ④—e ⑤—f ⑥—d
[能力排查·试一试] 一、理解能力
判断下列有关生态工程叙述的正误。
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 平衡原

生物与环境的 协调与平衡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 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
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问 题、过度放牧等
Hale Waihona Puke 整体性 原理社会、经济、 自然构成复合
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 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 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学 和工程 学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 定功能原理: 分布式优于集 中式和环式
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 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2.几种典型生态工程原理归纳 (1)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交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物种多样 性原理。 (2)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协调与平衡原理。 (3)引种考虑适应环境——协调与平衡原理。 (4)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既考虑种树又考虑人类的生活问题——整 体性原理。
3.基本原理 (1)物质_循__环__再__生_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_循__环__往__复_分层分级利
用。
(2)物种_多__样__性___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_抵__抗__力__稳_。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
_环__境__承__载_。力 (4)整体性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__然__生__态__系__统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一 般 来 说 , 生 态 工 程 的 主 要 任 务 是 对 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 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ppt课件
解析:(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厌氧微生 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 的需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 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 机物分解。(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 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 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 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 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 的太阳能。
物质循环 再生原理、
整体性原 理、物种多
样性原理
小流域综 合治理生 态工程
小流域 的水土
流失
整体性原 理、协调 与平衡原理
对策
建立综 合发展 型生态
工程
运用多种 原理,应 用多种措 施综合治理
案例
窦店村以 沼气工程 为中心的 生态工程
甘肃陇南 县“九子
登科” 模式
ppt课件
大区域生 态系统 恢复工程
ppt课件
解析:(1)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可将有机 物转化为无机物,供生产者利用。在群落次生演 替过程中,土壤中原有的植物种子或繁殖体增加 了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物种数。图示 t1→t3 阶 段,植物物种数增加,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增强。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竞争加 剧。(2)人工林的建设和园林景观的构建,既改善 了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主要体 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多样性问题
ppt课件
协调 与平
衡 原理
整体 性原

系统 学和 工程 学原

生物与环 境的协调 与平衡
生物数量不超 过环境承载力,
可避免系统的 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 养化问题、 过度放牧等
社会、经济、 自然构成复
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 系,保障系统的
平衡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 自然系统与社 会、经济系统的
关系问题
[考纲考频] 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Ⅱ)(3 年 5 考) 2.生态工程的实例(Ⅰ)(3 年 2 考)
ppt课件
1.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 (1)传统经济: ①方式:大量使用 化肥、农药、机械 的农业 生产方式。 ②特点:不注重 生态环境 的保护、 经济 的 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2)生态经济: ①方式:实现了 原料→产品→原料→产品 的生 产体系,实现了 废弃物资源化 的循环经济。 ②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 持续 。
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
系统的生产力。
ppt课件
答案:(1)有氧和无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 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ppt课件
生态工程的类型比较
类型
问题
原理
农村综合 发展型生 态工程
资源 有限, 人多 地少
系统的结构
决定功能原 理:分布式 优于集中式
改善和优化系统 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和环式
ppt课件
3.生态工程的实例与所用原理[连线]
ppt课件
角度 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考查生态工程所遵循
的基本原理
1.(2014·重庆高考)为治理某废弃采石场的生态 环境,对其进行了公园化建设。
(1)对其进行整理和覆土,并选择适生植物进行人 工造林,不同恢复时期的植物物种数如图所示。t0→t1, 植物残体及凋落物中的有机物被生态系统中的
____________转化为无机物,使土壤条件得到改善; 同时由于人工林土壤中存在________,导致群落中植 物物种数增加;t1→t3,人工林抵抗力稳定性的变化是 ________;群落中植物物种数逐渐增加,物种之间 ________加剧。
ppt课件
(2)通过人工林建设和园林景观构建,既改善了生 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主要体现了生 态工程的________________原理。
ppt课件
答案:(1)分解者 种子或繁殖体 增强 竞争 (2)整体性
ppt课件
2.(2011·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 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 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 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 灌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 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ppt课件
(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作为一
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
平衡,分层、分级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并增加生物
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
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
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4)生态工程对恢复
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工程
湿地生态 恢复工程
矿区废弃 地的生态 恢复工程
城市环境 生态工程
土地荒 漠化
湿地的 缩小 和破坏
矿区生 态环境 的破坏
环境 污染
协调 与平 衡原 理、 整体 性原 理 系统 学和 工程 学原理 协调与 平衡原 理、整 体性原 理等
退耕还林还草、 植树造林等
控制污染、 退耕还湖
修复土地、 恢复植被
城市绿化、污水 净化、废弃物处 理、合理布局等
ppt课件
“三北”防护林退 耕还林还草工程
ppt课件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项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 及其对系统稳定 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 物农业
物种多样 性原理
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 高,可提高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提 高系统的生产力
“三北”防护 林建设中的问 题,珊瑚礁生 态系统的生物
ppt课件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 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选填“生态 系统”“群落”或“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 中,植物位于第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 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 与平衡、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