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扩区方案的主要内容
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
邵武市产城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方案为支持邵武市加快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探索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服务全省城镇化事业,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为目标,以产业与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为主线,以园区升级行动、城区融合行动和旅游区建设行动等“三区行动”为抓手,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区聚拢、产业活动向园区集中、城市功能向园区拓展,构建要素匹配、功能齐备、服务完善的“产业-城市”空间复合体,形成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口集聚协调统一、互促共进的积极态势。
推动规划建设、人口管理、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关键领域改革,建成“生态美、百姓富”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二)发展目标推动邵武市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依城促产的产城融合发展新格局。
— 1 —--到2015年,“三区行动”进展顺利,产城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协调,林产加工、纺织服装和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生物、食品和旅游等新兴产业培育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城四翼”城市框架初步形成,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得到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进一步提高。
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市域总人口达到30万人,市区人口达到1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6:48:36。
人口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体制机制等各类改革试点工作初显成效。
--到2020年,“三区行动”阶段性完成,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基本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与城市空间布局高度一致,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工业壮大做强,旅游业成为重要增长极,主要产业园区的城市功能基本完备,“一城四翼”城区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面覆盖新城区,中心城区人口承载力显著提高。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0.23•【字号】龙政综[2008]311号•【施行日期】2008.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龙政综〔2008〕3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经研究,现将《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十月二十三日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5号)和《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闽国土资综〔2008〕263号),为了确保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一、龙岩市开发区(工业园区)简况龙岩市经国家核准的省级开发区(工业园区)共8个,面积1107公顷。
其中省级开发区2个,面积500公顷;省级工业园区6个,面积607公顷。
作为城镇发展和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我市省级开发区在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
现各工业园区正朝着“产业集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功能配套、设施完善、集约用地”的方向发展。
二、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导思想、目的和依据(一)指导思想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着力改变开发区外延扩大、用地粗放的局面,建立集约高效的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地模式,促进开发区(工业园区)低效用地挖潜,提高开发区(工业园区)用地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开发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与长效机制,增强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
经济技术开发区方案
(3)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支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4.公共服务优化
(1)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企业和居民需求。
(2)加强经开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宜居宜业环境。
(3)提高政务服务效能,简化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多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
3.绿色发展
-严格执行环保法规,确保新引进项目符合环保要求。
-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生态建设,提升绿化水平,构建生态廊道。
4.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和机构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举办国际性展会和论坛,提升经开区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战略定位
1.产业发展高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引领者。
3.生态宜居示范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优质的生态宜居区。
4.开放合作窗口:发挥区位优势,扩大对外开放,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本方案旨在为经开区发展提供全面、科学、可行的指导,具体实施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为经开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
经济技术开发区方案
一、前言
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载体,承担着推动产业升级、引领科技创新、促进就业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任。本方案旨在结合国家宏观政策和地方实际,为经开区制定一套全面、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以实现经开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1.15•【字号】新政办发〔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的通知新政办发〔2021〕2号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1月1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自治区级园区建设管理,规范园区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工作,进一步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结合自治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园区为各地(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向自治区人民政府申报,并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以工业为主的产业(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以下简称为自治区级园区)。
第三条自治区级园区的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必须认真做好规划和选址工作,应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有关行业规划等要求,不得选在国家公园、自然公园、国家和自治区重要湿地以及依法设立的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或法律、法规禁止开发的其他区域。
第四条自治区级园区的设立、调区扩区和退出应当遵循科学规划、生态优先、布局集中、用地集约、错位发展、安全第一的原则,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类型,按照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要求有序推进,原则上每个县(市、区)的园区不超过1家。
第五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级园区可以按照“一园多区”的模式规划建设和管理,园区区块总数不超过3块。
工业厂房园区运营方案范文
工业厂房园区运营方案范文一、背景和意义工业厂房园区是一个集聚了大量工业企业的区域,通常包括厂房、办公楼、停车场等设施。
园区运营方案是为了规划、管理和运营这些园区,提高企业在园区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优化园区内各项服务和配套设施,实现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共享资源,从而提高整个园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园区规划和布局1. 园区规划(1)合理布局:根据园区的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合理布局厂房、办公楼、绿化带、停车场等区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环境。
(2)灵活扩容: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园区的可扩容计划,确保园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2. 环保设施(1)污水处理:建立园区内的污水处理设施,实现污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2)垃圾分类:设立垃圾分类点和垃圾处理站,引导园区内企业进行垃圾分类,以减少园区的垃圾产生量和提高回收利用率。
3. 绿化和美化(1)绿化带:园区内设置绿化带和公共花园,增加园区的绿色面积,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员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2)标志性建筑:在园区内建设一些标志性建筑,加强园区的形象和品牌效应,增加园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三、园区管理和服务1. 日常管理(1)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园区内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园区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2)公共设施维护:对园区内的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2. 服务配套(1)供水和供电: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稳定的供水和供电,以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2)网络和通讯:提供高速网络和通讯设施,满足企业在园区内的信息化需求。
(3)物流和仓储:建设园区内的物流和仓储设施,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3. 营销推广(1)宣传推广:通过互联网、展会和媒体等渠道,宣传园区的优势和特色,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园区。
(2)招商引资: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园区,提升园区的产业水平和经济效益。
2022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2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点击查看更多:20**年经济工作会议讲话材料区委经济工作会讲话: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区20**年经济工作,讨论分析当前形势,支配部署今年经济工作。
随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仔细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依据区委常委会讨论意见,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20**年经济工作回顾20**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收获之年,也是也是各项事业持续求进、硕果累累的一年。
一年来,面对冗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难繁重的进展任务,区委、区政府团结带着全区干部群众,持续求进、克难攻坚,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经济社会进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
固定资产投资XX 亿元,增长XX%;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XX亿元,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增长XX%,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一是调中求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XX:XX:XX,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奉献率到达XX%,对财政奉献率到达XX%。
特色商业区在全省考核排名中位居第三,荣获全省XX强特色商业区称号。
产业集聚区实现增加值XX亿元,完成各项税收XX亿元,从业人员到达XX万人。
二是投资拉动,项目建设稳步推动。
把上项目、扩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有力抓手,42个产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XX亿元,占年度投资的XX%。
新十中、北大附中二期等5个新建项目和中棉一期、永泰丽苑等XX个续建项目竣工投用,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基本完工,圆满完成了我区承当的XX个标段XX公里河道建设任务,打赢了水利项目建设这场硬仗,充分呈现了全区干部勇挑重担、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水生态景观初步显现,全区群众共享兴水之利。
工作方案: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为提升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增强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基本思路。
按照“五规”(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计划、城市总体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计划、生态环境计划和区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计划)合一、四集一转(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产城互动的基本要求,以集群、创新、智慧、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实施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创新发展工程,着力提升集群集聚、承接转移、节约集约水平,着力增强创新发展、基础配套、要素保障和服务管理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集聚区持续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
(二)发展目标。
集群竞争优势更加凸显,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总量规模。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万亿元,增长12%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超过5万亿元,增长10%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 万亿元,增长15注右。
集聚发展。
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20个,千亿元以上的达到5个;二星级及以上的产业集聚区超过45个,其中三星级及以上的达到10个左右。
集群培育。
依托产业集聚区,全省形成14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省辖市形成1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节约集约。
投资强度和产出强度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1%左右,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取得明显成效。
吸纳就业。
全部从业人员超过450万人,新增20万人以上。
二、重点任务(一)推动产业产品结构升级。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XX行动纲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1.突出发展优势产品。
实施“十百千”技术改造升级工程,重点依托产业集聚区骨干企业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建设10个试点示范类项目、100个创新引领类项目和1000个传统技改类项目,开发一批升级换代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
工业园区扩容提升工程方案
工业园区扩容提升工程方案一、方案目标工业园区扩容提升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对现有园区进行扩容和提升,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提高园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园区产业的升级转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和发展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1、增加园区产能:通过扩大园区规模,增加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提高园区的生产能力,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产能需求。
2、提升园区功能:通过优化园区布局和规划,提高园区的产业密度和产业集聚效应,打造园区的核心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
3、改善环境条件:通过加强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园区的环境设施,提高园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4、推动产业转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动园区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推动园区产业的升级。
二、现状分析1、园区规模:目前园区面积为XXX平方米,已经基本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求,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
2、园区设施:园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在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提高。
3、园区环境:园区环境卫生和治安情况良好,但在绿化、管网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以满足企业生产和生活需求。
4、园区产能:虽然园区招商引资较为成功,但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提高产能利用率。
5、园区企业:园区内的企业类型较为单一,缺乏主导产业支持,需要引进更多的高端制造和科技服务企业。
三、扩容提升方案设计1、园区规划:根据园区现有的资源和空间状况,设计合理的园区规划,通过拆迁、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园区规模。
2、园区设施提升: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进行提升,建设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满足园区企业生产和发展需求。
3、园区环境改善:加大园区绿化工作,完善管网建设,改善园区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园区的环境质量。
4、园区产能提升: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提高园区产能利用率,确保园区产能的合理利用和增长。
5、园区企业引进:通过政策扶持和引导,吸引更多的高端制造和科技服务企业进驻园区,增加园区内的产业类型和产业支持力度。
石家庄产业功能区规划方案
石家庄产业功能区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石家庄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已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石家庄市政府决定制定石家庄产业功能区规划方案,以引导产业发展,打造石家庄市为现代化产业强市。
二、规划目标1. 制定石家庄产业功能区规划,完善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石家庄市整体经济效益;3. 加强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4.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三、规划重点1. 发展现代制造业优化石家庄市制造业布局,引导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转型升级。
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提高石家庄市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 建设智能科技园区建设智能科技园区,集聚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企业。
提供高端人才培训和科研条件,吸引优秀人才来石家庄市创新创业。
通过智能科技园区的建设,推动石家庄市经济转型升级。
3.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
引入优质文化创意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制作等咨询服务。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提升石家庄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优质农产品品牌。
引导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5. 建设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现代服务业园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服务业发展。
培育金融、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产业集群,提高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
引入各类服务业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产品。
四、规划措施1. 完善政策支持加大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为优秀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利的政务服务。
2. 加强人才引进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力度,吸引高端人才来石家庄市创新创业。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0〕32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集聚区用地提质增效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豫政〔2020〕32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管委会、各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产业集聚区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源头管控(一)严格规划管理。
各地政府要依据本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现阶段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下同),组织产业集聚区管理机构、自然资源部门科学编制产业集聚区国土空间规划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核同意后由本级政府批准实施;要合理确定产业集聚区用地规模、结构、布局以及各类设施配建标准,不得突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不得规划建设宽马路、大广场、大绿地等形象工程。
产业集聚区相关规划的空间布局应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以发展工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其工业、仓储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0%。
严控产业集聚区工业用地改变用途,不得以编制产业集聚区各类规划为由减少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工业用地总量。
严格规划实施评估,实际使用各类建设用地未达到规划总面积70%的产业集聚区,原则上不得扩区。
(二)引导工业项目入区。
推行“按规招商”,确保招商引资项目符合规划。
除选址有特殊要求的,新建工业项目应全部进入产业集聚区,严格按照约定的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以及用水、用电、用能等控制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及分期建设时序,鼓励带规划设计方案供应土地。
产业园策划方案
产业园策划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园在各地相继兴起。
产业园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具有集聚产业资源、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本方案拟在市区规划建设一座高科技产业园,旨在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二、产业园规划及布局2.1 产业定位本产业园旨在打造一流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聚焦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和新能源等前沿领域。
通过引进优秀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园的协同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2 园区规模本产业园计划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可容纳100家以上的高科技企业。
园区规划以功能区和绿化区相结合,将园区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商的创新创业基地。
2.3 功能区划分本产业园将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办公区、生产区、研发区、展示区和配套区。
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3.1 办公区办公区将提供高品质的办公场所,配置先进的办公设施和服务。
为企业提供优良的办公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入驻园区。
2.3.2 生产区生产区将提供灵活的生产车间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和发展。
2.3.3 研发区研发区将提供专业的研发设施和平台,吸引高水平的研发人才和科研机构。
促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2.3.4 展示区展示区将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场所,为企业提供展示产品和技术的机会。
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与合作。
2.3.5 配套区配套区将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配套设施,提升企业员工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满意度。
2.4 绿化和环保本产业园将注重绿化和环保建设,园区内将建设休闲绿地、景观湖泊和绿道。
通过科学规划,促进生态保护,提高环境质量。
三、招商引资计划本产业园将积极引进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团队,促进产业的快速发展。
招商引资计划如下:1.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知名企业入驻园区。
最新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精品
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年省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专项工作方案的通知》(政〔〕32号)精神,为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和建设任务,全面加快我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步伐,推进提速增效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把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中心工作和综合性举措,作为“六加一攻坚战”的基本平台和着力点,按照“三规合一”、“四集一转”、“产城互动”的发展要求,努力在壮大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招商力度、产城互动发展、提升要素平台五个方面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典型示范创建,强力推进我市产业集聚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前列。
(二)发展目标。
年,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全年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48%,其中工业投资490亿元、服务业投资40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70亿元(其中用于租售的标准化厂房投资11亿元);实现企业(单位)营业收入超过3300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600亿元。
产业集群快速壮大,产业特色更加鲜明,产业结构和集约节约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年底在全省180家产业集聚区考核排序中,我市“一中心五组团”县(市、区)的13家产业集聚区要进入全省前60名,“四支撑”县的产业集聚区要进入全省前100名。
上半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和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市确保进前两名;全年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观摩评比,力争排第一名。
(各产业集聚区年度目标见附件1)产业集聚水平加快提升。
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9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220个以上),其中新开工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3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130个以上);年要形成2个总收入超500亿元(市石化产业集聚区、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1个400-500亿元(县产业集聚区)、1个300-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2个200-300亿元(县产业集聚区、市洛新产业集聚区)、6个100-200亿元(市洛龙产业集聚区、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工业产业集聚区、伊洛产业集聚区、县产业集聚区、市产业集聚区)的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规划方案
产业园区规划简介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园区”的时代。
产业园区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1、发展阶段:要素群群集阶段2、产业聚集动力:低成本导向,由于优惠政策的吸引及生产要素的低成本,导致人才、技术培训、资本的滑入,但要素低效串配置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优惠的税收政策4、园区功能:加工型,单一的产品制造、加工5、与城市发展的空间关系:基本脱离(点对点式)6、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7、主要的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8、产业空间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
可称之为“工业产品贸易区”,其增值手段主要是“贸易链”,即通过与区内外、国内外的贸易交换获取附加值10、代表园区:我国一些发展水平信偏低的产业园区目前尚处于这一阶段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1、发展阶段:产业主导阶段2、产业聚集动力:产业链导向。
各种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形成稳定的主导产业和具有上、中、下游结构特征的产业链,具有较好的产业支撑与配套条件3、产业发展需求因素:一定的配套服务和研发能力,这时期企业主要依靠外部科学结构和大学的支撑,因园区内企业自身能力较弱4、园区功能:以产品制造为主5、与城市发展关系:相对脱离(串联式)6、核心驱动力:由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外力”的驱动7、主要产业类型: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8、产业空间的形态:纯产业区,在空间上呈现沿交通轴线布局,单个企业或同类企业聚集9、园区增值方式:人们对园区主要活动的关注顺序是:贸-工-技。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低碳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低碳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8.25•【字号】•【施行日期】2012.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珠海市低碳试点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现将《珠海市低碳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发展和改革局反映。
珠海市人民政府2012年8月25日珠海市低碳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为做好广东省低碳城市试点工作,探索具有珠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开展低碳城市和低碳县(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础条件(一)自然生态禀赋优良。
珠海拥有浪漫的海滨风光和优美的生态资源。
全市陆域面积1711.2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123.2平方公里,是珠三角海洋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岛屿最多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以优美的环境和清新的空气闻名中外。
珠海地处珠江出海口,市域范围内水道遍布、山水相间、陆岛相望,拥有丰富的红树林、水松林、近岸滩涂等自然资源,具备较强的碳汇能力。
全市活立木蓄积总量为241301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28.8%。
全市自然生态保护区面积达222.32平方公里,占城市土地总面积的13.07%。
红树林面积达755公顷,是华南地区最大的同类生态保护区。
珠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11.62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600~2500小时,光能、风能资源丰富。
连续十二年获评广东省环保考核优秀,连续五年实现污染减排目标,是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曾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经济社会发展向好。
2011年珠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03.24亿元,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中排第11名。
优化区域布局实施方案
优化区域布局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区域布局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优化区域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地政府和规划部门的重要任务。
二、问题分析。
1.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些地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存在着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问题。
2.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存在着产业过剩和产业空心化的问题。
3.城乡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过度扩张,农村资源匮乏,人口外流严重。
三、优化区域布局的实施方案。
1.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规模,遏制城市蔓延。
2.优化产业布局结构,通过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引导产业向资源丰富、环境容忍、交通便利的地区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吸引城市人口返乡创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实施方案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是优化区域布局的重点,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历史、地理、文化等特点,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科学布局城市功能区。
2.难点,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优化区域布局的难点,需要克服城乡差距大、资源配置不均衡、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实施方案的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加强政策引导,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资源向优势地区集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2.加强规划设计,加强规划设计,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规模,遏制城市蔓延。
3.加强统筹协调,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六、结语。
优化区域布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扩展园区规划建设方案
扩展园区规划建设方案背景介绍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园区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由于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出现了快速扩建园区的情况。
因此,如何规划园区的建设,成为了各地政府和园区企业面临的难题。
目标与需求扩建园区的目标是为了加强地方经济竞争力,吸引和聚集各类产业,提高当地综合服务水平,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规划要科学,让园区利用合理,灵活多样,满足不同产业的需求,促进园区内企业的发展。
•建筑要求可持续发展,要符合节能、环保、资源节约等原则,建设绿色生态园区。
•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包括电力、供水、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配套服务水平。
规划建设方案为满足需求,本园区规划建设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园区总体规划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和扩建需求,确定园区规划用地、产业布局、交通路网、绿化景观等。
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结合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产业集聚区、公共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内产业链的衔接和协调发展。
2. 建筑设计以适应当地气候、生态环境和人文特色为基础,要求建筑外观、功能配置、绿化景观等要和谐统一,满足工作、生活、休闲等多样需求。
要根据不同产业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定制化的园区建筑模式,满足企业需求,引导企业做好园区企业形象。
3. 基础设施建设一流的园区必须有一流的基础设施,例如立体交通系统、供水、供气、通讯等配套设施。
在供电和供水方面,需考虑到发展规模,并接受环保检查。
交通要“快、捷、便、绿”,通过修建交通枢纽,提供市民和企业便利的出行环境。
在通讯建设方面,需加强宽带网络建设,进一步带动各类服务业发展。
预期效果本园区规划的建设方案,将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力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预期效果如下:•以企业为导向,促进园区内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打造生态绿色的园区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综合服务水平。
紫东核心区的两个规划方案
紫东核心区的两个规划方案导言紫东核心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被誉为珠三角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迅猛,该核心区近年来面临着快速扩张和土地资源紧缺的挑战。
为了合理规划和优化核心区的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质量,佛山市政府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对这两个规划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方案一:生态优先型规划方案方案简介生态优先型规划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首要目标,注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
该方案将核心区划分为三个片区:生态保护区、产业集聚区和城市功能区。
其中,生态保护区占地面积最大,主要保留现有的湿地、山体和林地等自然资源。
产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城市功能区作为紫东核心区的主要居住和商业区,注重提升居住品质和商业配套设施。
优点1.保护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和保护措施有助于保护核心区的珍稀动植物和生态系统。
2.节约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土地占用。
3.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利用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提升居住品质:城市功能区注重居住品质的提升,建设精细化的社区和完善的公共设施。
缺点1.经济发展压力:相比其他方案,生态优先型规划方案可能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
2.产业区规模受限:产业集聚区的规模受限于生态保护区的要求,可能影响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密度。
方案二:经济优先型规划方案方案简介经济优先型规划方案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注重产业发展和资金回报。
该方案将核心区划分为两个片区:工业区和城市发展区。
工业区主要发展传统制造业和重工业,利用紫东区已有的工业基础和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城市发展区作为核心区的商业中心和居住区,注重商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居住区域的规划。
优点1.经济发展动力:经济优先型规划方案有助于推动核心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的
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
为切实做好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规模调整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工作,为集聚区发展创造良好用地条件,现将产业集聚区完善布局和规模调整方案的有关要求及主要内容明确如下。
一、有关要求
1. 产业集聚区用地规模增加的,其发展区、控制区内审批用地量一般须超过其面积的1/3,否则,原则上不允许增加规模。
2. 集聚区规模的增加要适度,要与土地规划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相适应,增量规模的50%至少不能低于1/3的用地应有规划建设用地指标。
通过增减挂钩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拆旧区必须落实到相关乡级土地规划图上。
3. 产业集聚区范围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河流等大面积非城镇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已批准的增减挂钩项目用地所占用的规划指标可扣除出去,调剂到其他地方,继续作为规划指标布局使用;集聚区内的村庄等现状建设用地不再覆盖规划指标,但应计入集聚区总规模,以避免规划指标、现状建设用地和挂钩周转指标的叠加,实现指标的高效使用。
4. 产业集聚区布局或规模调整要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二调”成果对接工作同步进行,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上图入库,实现无缝衔接。
涉及报国务院审批8个市中心城
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不予调整。
5. 调整方案对接的时间安排:3月17日—23日,各产业集聚区按有关要求形成调整方案;3月25日—31日,省国土资源厅按要求分批次对产业集聚区布局完善和规模调整方案进行对接审查。
二、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
1. 产业集聚区用地基本状况,包括建成区、发展区和控制区面积,已使用土地面积(含已上报的违法用地面积),调整的主要原因。
2. 扩区的总规模,扩大发展区或控制区的各自规模,调整后的“三区”面积;所需规划建设用地指标解决办法;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如涉及调整到何处。
3. 集聚区中扣除铁路、高速公路、河流、增减挂钩建新区、高压走廊等大面积难以利用土地的情况及各自面积。
4. 规模增加是否涉及省辖市中心城区(报国务院审批的郑州等8个省辖市除外)或县城(县级市市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等。
5. 通过增减挂钩方式保障用地的控制区,其相应的拆旧区具体位置和面积。
6. 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
对于只调整规划布局、不涉及增加规模的,应说明调整的原因和区位,调整前后“三区”规模结构是否有增减,调整是否涉及基本农田,并附调整前后的中心城区或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