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终极最全版)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180491fd0a79563d1e7203.png)
有机物性质总结一、脂肪烃1、烷烃(1)物理性质:①状态:在室温下,含有1~4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气体;常温下,含有5~8个碳原子的烷烃为液体;含有8~16个碳原子的烷烃可以为固体,也可以为液体;含有17个碳原子以上的正烷烃为固体。
②密度:烷烃的密度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增大,这也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密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而密度变化很小。
且均小于水的密度。
③熔点、沸点:同类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熔点和沸点越高;碳原子个数相同时,支链越多,熔点和沸点就越低。
④溶解性:可溶于非极性溶剂如四氯化碳、烃类化合物中,不溶于极性溶剂,如水中。
(2)化学性质:(以甲烷为例)①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燃烧)②取代反应:CH4+Cl2→(光照)CH3Cl(气体)+HClCH3Cl+Cl2→(光照)CH2Cl2(油状物)+HClCH2Cl2+Cl2→(光照)CHCl3(油状物)+HClCHCl3+Cl2→(光照)CCl4(油状物)+HCl2、烯烃(1)物理性质:C2~C4烯烃为气体;C5~C18为易挥发液体;C19以上固体。
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沸点和密度升高。
相同碳原子个数的烷烃和烯烃,烯烃沸点比烷烃高(2)化学性质:(以乙烯为例)①氧化反应:1、CH2═CH2+3O2→2CO2+2H2O(燃烧)2、使酸性高猛酸钾溶液褪色。
②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 CH2═CH2+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制氯乙烷) CH2═CH2+H2O—催化剂、170℃→CH3CH2OH(制酒精)③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 (制聚乙烯)3、炔烃(1)物理性质:炔烃的熔沸点低、密度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也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发生递变。
(2)化学性质:(以乙炔为例)①氧化反应:1、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条件:点燃)2、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完整版)有机物性质总结
![(完整版)有机物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254b70a65ce0508763213ef.png)
C8H18+C8H16
C8H18
加热
C4H10+C4H8
C4H10
加热
C2H6+C2H4
或C4H10
加热
CH4+C3H6
2.
(n+1)H2O
附:热裂化和催化裂化:
热裂化:直接加热裂化
催化裂化:催化剂裂化(质量高)
裂解:用石油和石油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的分子 的烃断裂为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的液态烃的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
【复习】乙烯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2. ⑴ 与溴水加成:CH2==CH2+Br2>CH2Br—CH2Br(1,2—二溴乙烷(无色液体))
(工业上酒精的制备方法)
【总结】乙烯的加成反应说明了乙烯的双键的不饱和性
3.氧化反应:
(1)常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占燃
(2)乙烯的燃烧:C2H4+ 302八"八、2CO2+2H2O
燃烧通式:CnH2n+3n02
2
3.加聚反应:
催化剂
n CH2==CH—CH3催化^t- [CH2—CH]n
咼温咼压
I
CH3
聚丙烯
三•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CH2==CH—CH==CH2+2Br2>CH2—CH—CH—CH2
II II
BrBr BrBr
1,2,3,4—四溴丁烷
CH2==CH—CH==CH2+Br2>CH2—CH==CH—CH2(1,4加成)——为主
与新制Cu(OH)2悬浊液混合产生降蓝色生成物 多羟基 能使指示剂变色 羧基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2bb2850aa2161479171128a1.png)
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甲烷和烷烃:1.燃烧 2.取代 3.裂解
乙烯和烯烃:1.氧化:(燃烧;被氧化剂氧化) 2.加成 3.加聚 4.二烯烃加成和加聚乙炔和炔烃:1.氧化:(燃烧;被氧化剂氧化) 2.加成
苯:1.燃烧 2.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3.加成
苯的同系物:1.氧化:(燃烧;被KMnO4氧化) 2.取代(卤代、硝化、磺化) 3.加成卤代烃:1.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2.消去反应
乙醇和醇类:1.与钠反应 2.与氢卤酸反应 3.分子内脱水 4.分子间脱水
5.燃烧、催化氧化
6.酯化反应
苯酚:1.弱酸性(与NaOH、Na2CO3溶液反应)2.与钠反应 3.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4. 取代(卤代、硝化)
5.氧化
6.加成(加氢)
醛和醛类:1.氧化反应(燃烧、银镜反应、与Cu(OH)2反应、与强氧化剂反应)
2.还原反应(加氢)或加成反应
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与Cu(OH)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的特殊性
酮的还原反应(加氢)或加成反应
乙酸与羧酸:1.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2.酯化反应
酯:水解反应(分酸性条件与碱性条件)。
高中化学有机性质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有机性质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c12f3d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5.png)
高中化学有机性质归纳总结高中化学课程中,有机化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物的性质、结构和反应规律,是理解有机物世界的关键。
本文将对高中化学中的有机性质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有机化学知识。
一、有机物的组成有机物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含有氧、氮、卤素等元素。
碳原子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能够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二、有机物的燃烧性质有机物的燃烧是指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有机物的燃烧通常伴随着明亮的火焰和剧烈的放热反应。
三、有机物的稳定性有机物的稳定性取决于分子内部键的稳定性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有机物中碳碳单键较稳定,而碳碳双键和三键较不稳定。
此外,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范德华力等也会影响有机物的稳定性。
四、有机物的溶解性有机物的溶解性与其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相关。
通常,极性有机物更容易溶解于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有机物则更容易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五、有机物的酸碱性质有机物的酸碱性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功能团上。
以碳原子为中心的羧基(-COOH)是典型的有机酸,而氨基(-NH2)则是典型的有机碱。
酸碱性的强弱取决于功能团的稳定性和其在溶液中的离解程度。
六、有机物的氧化还原性质有机物的氧化还原性质主要体现在它们与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反应中。
通常,含有较多碳氢键的有机物易于被氧化,而含有较多氧官能团的有机物易于被还原。
七、有机物的脱水和水解反应有机物中醇、酚和羧酸等官能团可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双键或酯的结构。
相反,醚和酯等化合物可以通过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醇、酚或羧酸。
八、有机物的酯化反应酸和醇反应可以产生酯。
酯化反应通常需要催化剂的存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九、有机物的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在取代反应中,有机物中的一个官能团会被另一个官能团取代,从而改变其性质和结构。
总结:高中化学的有机性质包括有机物的组成、燃烧性质、稳定性、溶解性、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质、脱水和水解反应、酯化反应以及取代反应。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a3109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3.png)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一、烃类:
1、烷烃:
由单一的碳链和氢原子组成的构成,是饱和的有机化合物,只有单键,没有明显双键,极易析出极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在常温下可析出单质,不溶于水,碱下析出,常
ch2cl2 中溶解,能形成极性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碳链构型的不同,烷烃的化学性质有
一定差异,如丁烷小容易溶于水,而较大碳链烷烃如环氧戊烷,极不易溶于水。
2、烯烃:
具有环状碳链的有机物,由于对电子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在常温下大部分烯烃是
含有稳定非极性的碳-碳双键,但易析出极性。
它们大部分是不溶于水,形成极少量的分
子间相互作用,但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
二、醛类:
由醛基与醇基所组成的有机物,具有特殊的δ+醛δ-醇化合物结构,多用于有机化
学的合成。
醇以存在着一个极性空间的形式存在于有机溶剂中,它们极易与水反应,形成盐,破坏极性空间,有其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和无色的现象,所以可以极易溶于水中,但不
溶于有机的溶剂。
三、酯类:
具有羟基组成碳官能团的有机物,主要由酯基和其它某种有机物组成,具有极性碳-
羰基极性空间,可与有机溶剂混合溶解或共溶,但极不溶于水,因为在水中形成羰基,使
得酯类极难溶于水中,但与碱质有相当大的溶解度,具有一定的把水离子弱化的作用,因此,它们主要用于各种特殊目的。
高二化学有机第二节 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高二化学有机第二节 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9cd827fdc281e53a5902ff6f.png)
有机第二节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有机物的物理性质1、溶解性。
有机物一般都难溶于水,但如果含有亲水的基团,例如、、,将会导致有机物溶解性增强,而且亲水基所占比例越大,该有机物就越易溶于水。
2、密度:烃的密度都比水要。
3、熔沸点:直链烷烃碳原子数为气体,常温为气体的烷烃有种,烷烃如果连接了卤素,羟基等官能团,将会导致密度和熔沸点都增大。
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知识点一:烃的化学通性----都可以燃烧----氧化反应(一)烃的燃烧及其计算1、烷烃在点燃条件可以燃烧,燃烧的通式为2.某气态烷烃20 mL,完全燃烧时,正好消耗同温同压下的氧气100 mL,该烃的化学式是()A.C2H6B.C3H8C.C4H10D.C5H12思考:在120O C下,将某烃充分燃烧后,恢复原温度和压强,气体体积不变则,如果该烃是烷烃则化学式为:如果该烃为烯烃,则化学式为:3.将a mol氢气和b mol乙烯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使它们部分反应生成c mol乙烷,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A.(3b+0.5a) mol B.(4b+0.5a) mol C.(3b+1.5a) mol D.无法判断重要题型4、某烃0.1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3.2g CO2、7.2gH2O,则该烃的分子式为5、某有机物A 3.0 g,完全燃烧后生成3.6 g水和3.36 L CO2(标准状况),已知该有机物的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30,①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6、0.94 g某有机物在纯氧中充分燃烧,可生成CO2 2.64 g,H2O 0.54 g,消耗O2 2.24 g。
又知此有机物的式量为氢气的47倍,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7、将乙烯和甲烷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是混合气体体积的 2.4倍,则甲烷和乙烯的体积比是()A、1:2B、2:1C、2:3D、3:28、实验室测得乙烯和氧气混合气体密度是氢气的14.5倍, 可知其中乙烯的体积分数为()A.25%B.27.6%C.72.4%D.75%9、将0.2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标准状况)和7.2g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有甲烷B、一定有乙烯C、一定没有甲烷D、一定没有乙烯10、0.1mol两种气态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到0.16 mol CO2和3.6 g水。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68fdb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cf.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元素为主要组成的化合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下面将对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性质有机化合物在氧气存在下燃烧时,会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甲烷(CH4)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CH4 + 2O2 → CO2 + 2H2O二、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质1. 醇的酸碱性:醇具有一定的酸碱性,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例如,乙醇(C2H5OH)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可以生成乙醇钠(C2H5ONa)和水:C2H5OH + NaOH → C2H5ONa + H2O2. 脂肪酸的酸碱性:脂肪酸是一类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酸性。
它们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例如,戊酸(C4H8O2)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可以生成戊酸钠(C4H7O2Na)和水:C4H8O2 + NaOH → C4H7O2Na + H2O三、有机化合物的酯化反应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合物的一类重要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酸和醇可以反应生成酯。
例如,乙酸(CH3COOH)和乙醇(C2H5OH)在硫酸存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H3COOC2H5)和水:CH3COOH + C2H5OH → CH3COOC2H5 + H2O四、有机化合物的醛和酮的氧化反应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的重要功能团,它们可以发生氧化反应。
例如,乙醛(CH3CHO)在氧气存在下氧化生成乙酸(CH3COOH):2CH3CHO + O2 → 2CH3COOH五、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烃类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基团取代。
例如,乙烷(C2H6)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乙烷(C2H5Cl):C2H6 + Cl2 → C2H5Cl + HCl六、有机化合物的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中的烯烃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烯烃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28816230722192e4536f6a1.png)
有机化学重要化学性质1.甲烷的取代反应 CH 4+Cl2 CH 3Cl +HCl 2.乙烯的加成反应 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3.乙烯的加聚反应 n CH 2=CH 2 催化剂 △ 4.乙炔的加成反应HC≡CH +Br2Br -CH =CH -Br 1,2-二溴乙烯Br -CH =CH -Br+Br 2CHBr 2-CHBr 2 1,1,2,2-四溴乙烷 5.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6.苯与硝酸的取代反应7.苯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8.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取代反应)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NaBr 9.溴乙烷的消去反应 CH 3CH 2Br + NaOH CH 2=CH 2 ↑+NaBr+H 2O 10.乙醇的置换反应 2CH 3CH 2OH + 2Na2CH 3CH 2ONa + H 2↑ 11.乙醇的消去反应 CH 3CH 2OH 浓硫酸170℃ CH 2=CH 2↑+H 2O12.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 2H 2O 13.乙醇的酯化反应 (取代反应)CH 3CH 2OH + CH 3COOH CH 3COOCH 2CH 3 + H 2O14.乙醛的还原反应(加成反应) CH 3CHO +H 2 CH 3CH 2OH15.乙醛的氧化反应(①催化氧化)2CH 3CHO +O 2 2CH 3COOH16.乙醛的氧化反应(②银镜反应)CH 3CHO +2Ag(NH 3)2OH CH 3COONH 4 + H 2O+2Ag ↓+3NH 317.乙醛的氧化反应(③与新制的Cu(OH)2 )CH 3CHO+NaOH+2Cu(OH)2 CH 3COONa + Cu 2O+3H 2O18.乙酸的酸性(复分解反应) CH 3COOH+NaHCO 3CH 3COONa +H 2O +CO 2↑19.乙酸的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CH 3COOH + 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 + H 2O20.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酸性,取代反应)CH 3COOCH 2CH 3 +H 2O CH 3COOH + CH 3CH 2OH 21.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碱性,取代反应)CH 3COOCH 2CH 3 +NaOH CH 3COONa + CH 3CH 2OH22.苯酚的酸性(①复分解反应)23..苯酚的酸性(②复分解反应)24.苯酚的取代反应25.乳酸的缩聚反应 光照CH 2CH 2[]n+Br 2Br HBr +FeBr 3NO 2HO -NO H 2O ++H 2+3环己烷H 2O △ 乙醇 △Cu/Ag △浓硫酸 加热催化剂 △ 催化剂 △△ △ 浓硫酸 加热 稀硫酸加热 △ ++ONa OH H 2O +ONa +CO 2H 2NaHCO 3+++OH OH Br Br HBr Br 233三溴苯酚HO CH CH 3COOHn n H O CH CH 3CO OH [](n-1)H 2O +↓。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3ab5bdfd0a79563c1e72fa.png)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一、烷烃1、在光照条件下,可与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HX X X H C n n +−→−+++12n n 222H C 光2、在空气或氧气中点燃,发生氧化反应....。
烷烃燃烧通式为: O H n O n H C n n 22222)1(nCO213++−−→−+++点燃二、 烯烃1、氧化反应a. 乙烯易燃烧,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O 2H CO2322222+−−→−+=点燃O CHCH※ 注意:①点燃前需验纯。
②当温度高于100摄氏度时,乙烯燃烧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变。
b. 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因此可用酸性KMnO 4溶液鉴别4CH 和42H C ,但不能用KMnO 4溶液除去乙烯,因为与其反应时有2CO 生成。
2、加成反应乙烯能跟溴水、卤素单质)(X 2、氢气、水、卤化氢、氰化氢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r r r CHCHB CH B CH B 22222—−→−+=(常温下使溴水褪色)因此可用溴水鉴别4CH 和42H C 。
(用溴水可除甲烷中混有的乙烯) 3、加聚反应三、苯1、取代反应a. 与2Br 反应在3FeBr 催化作用下,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说明苯具有烷烃的性质。
溴苯的密度比谁大,化学方程式为 。
b.与3HNO 反应(硝化反应)。
.在浓42SO H 作用下,苯在50℃—60℃时与浓硝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
反应在水浴中进行。
c.磺化反应:2、加成反应(苯又能与22C l H 或分别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说明苯具有烯烃的性质)。
3、氧化反应①苯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带有浓烟的火焰。
O 6H CO 1215222266+−−→−+点燃O H C②苯不能使酸性4O KM n 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由此可知苯在化学性质上与烯烃有很大差别。
四、苯的同系物1、都能燃烧..,燃烧时发出明亮的带浓烟的火焰,其燃烧通式为:C n H 2n-6+233-n O 2−−→−点燃nCO 2+(n-3)H 2O 2、都能与卤素单质(X 2)、硝酸、硫酸等发生取代反应.... 3、都能与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4、苯的同系物与苯在化学性质上的不同之处:a.由于侧链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的同系物的苯环上氢原子的活性增强,发生的取代反应有所不同。
有机物化学性质全总结(硬货)
![有机物化学性质全总结(硬货)](https://img.taocdn.com/s3/m/122f10c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8.png)
有机物化学性质全总结(硬货)概述一、烷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3、分解反应二、烯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聚合反应三、炔烃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2、氧化反应;3、聚合反应四、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加成反应;3、氧化反应五、卤代烃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消去反应六、醇和酚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钠反应;2、取代反应;3、消去反应;4、氧化反应;5、酚羟基反应;6、酚苯环上的反应七、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2、还原反应;3、羟醛缩合反应八、羧酸和酯的化学性质1、酸性;2、酯化反应;3、α-H的取代反应一、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反应,在特定条件(有机化学的学习要特别注意反应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1、取代反应2、氧化反应3、裂化和裂解大分子烷烃通过高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小分子烷烃、烯烃以及氢气。
二、烯烃的化学性质碳碳双键C=C是烯烃的官能团,烯烃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容易发生加成、氧化还原,聚合:1、加成反应(1)1,2-加成A、丙烯和溴单质加成B、丙烯和溴化氢加成(马氏规则:H越多,越加H)(2)1,4-加成【注意】:发生1,2-加成或1,4-加成,取决于反应条件,一般低温倾向于发生1,2-加成,高温倾向于发生1,4-加成。
由此可见,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会生成不同的产物,因此要特别注意反应的条件,记准,记对!(3)环加成2、氧化反应(1)燃烧反应(2)高锰酸钾氧化书写步骤:A、碳碳双键断开变碳氧双键;B、双键碳上的氢原子变羟基。
(3)臭氧氧化只进行高锰酸钾氧化的第一步,C=C双键断裂变碳氧双键。
3、聚合反应4、烯烃的顺反异构两个双键碳原子上都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就会有顺反异构。
顺式结构:两个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同一侧。
反式结构:两个相同原子或原子团在双键两侧。
三、炔烃的化学性质炔烃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具有活泼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炔烃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卤素单质、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8eb25b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76.png)
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研究有机物理化学性质的重要内容之一。
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具有复杂多样的性质。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有机化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物理性质1. 熔点和沸点: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通常较低。
这是因为有机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分子间距较大,容易发生相变。
同时,不同有机化合物的熔点和沸点也受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影响。
2. 溶解性: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高。
这是因为有机化合物通常是非极性或弱极性分子,与有机溶剂有较好的相容性。
但在水等极性溶剂中溶解度较低。
3. 密度:有机化合物的密度通常较小。
这是因为有机物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其分子体积较大。
二、化学性质1. 燃烧性:有机化合物一般易燃。
这是因为有机物中含有丰富的化学键能,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进行燃烧反应,释放大量的热能。
2. 氧化还原性:有机化合物可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醛或酮可被还原为醇,醇可以被氧化为醛或酮。
3. 加成反应:有机化合物常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烯烃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卤代烃。
4. 反应活性:不同的有机化合物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
例如,芳香烃由于环上的共轭结构稳定,不容易发生加成或氧化反应。
三、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其分子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分子结构的不同会导致性质的差异。
例如,同分子式的不同衍生物可能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如分子大小、分子间作用力、立体构型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总结起来,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由其分子结构和组成决定的。
通过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也能更好地应用于有机合成、药物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开发中。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化学发展的基石之一。
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含化学方程式)
![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含化学方程式)](https://img.taocdn.com/s3/m/7cae26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5.png)
各类有机物的性质一、烷烃(C n H 2n+2)1、取代反应:RH + X 2RX + HX 2、燃烧3、受热分解:CH 4 C + 2H 2,C 8H 18 C 4H 10 + C 4H 8二、烯烃(C n H 2n )1、 加成反应:—C=C —+ HX — —CH —C —X(HX :HCl 、HBr 、HCN 、HOH 等)—C=C — + X 2 —C —C — (X 2:Cl 2、Br 2、I 2、(CN)2等)X X2、 加聚反应:n —C=C —催化剂 △[ C —C ]n3、 氧化反应:①燃烧 ;②KMnO 4溶液褪色 三、炔烃(C n H 2n-2) X X1、加成反应:—CC — + X 2 → —C=C —X X—C C — + 2X 2 → —C —C — X X2、 氧化反应:①燃烧 ;②KMnO 4溶液褪色 *3、加聚反应:nCHCH催化剂 △[ CH=CH ] n (聚乙炔)四、苯及其同系物(C n H 2n-6)1、取代反应:与X2、HO —NO 2等发生苯环上的取代+Br 2催化剂Br+HBrH ++HO NO 2NO 22OH ++HO NO 2NO 22OCH 3CH 3NO 2O 2N3(T .N .T )3H +CH 3Cl 2CH 2Cl+Cl2、加成反应:催化剂23H + CH 3催化剂23H +CH 3()3、 氧化反应:①燃烧②苯的同系物能使KMnO 4溶液褪色(支链受苯环影响而变的活泼) 五、卤代烃1、碱性条件下水解:ROH + NaX光高温催化剂催化剂一定条件2、消除反应:+O+C C H XNaOH2H +C C NaX六、醇 饱和一元醇(C n H 2n+1OH )1、与Na 等活泼金属反应:2ROH + 2Na → 2RONa + H 2↑2、催化氧化:2RCH 2OH + O 2 催化剂 △ 2RCHO + 2H 2O 2R-CHOH + O 2催化剂 △2 R-C-R ’ + 2H 2OR ’ O 3、消去反应: —C —C —浓硫酸 170℃-C=C — + H 2O(分子内脱水) H OH 4、 酯化反应:ROH + R ’-C-OR浓硫酸 △R ’-C-OR + H 2O5、 分子间脱水:2ROH浓硫酸 △R —O -R + H 2O七、酚(石炭酸) (醚) 1、氧化: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显粉红色2、弱酸性:O+H+OH+2O +H OHNaOHNaO+2O +H OHNaOCO 2+NaHCO 33、取代反应:Br33H ++OHBr 2OHBrBrBr用于苯酚的定性、定量检定4、显色反应:酚类物质可与FeCl 3溶液作用,溶液变紫色5、苯环上的加成:23H +OH OH八、醛(C n H 2n O ) RCHO1、还原反应(加成反应):RCHO + H 2催化剂 △RCH 2OH2、氧化反应:银镜反应:RCHO + 2Ag(NH 3)2OH△RCOONH 4 + 2Ag ↓ + 3NH 3 + H 2O与新制Cu(OH)2悬浊液(斐林试剂)反应:RCHO+2Cu(OH)2→RCOOH+Cu 2O+2H 2O催化氧化:2RCHO + O 2催化剂 △2RCOOH九、羧酸(C n H 2n O 2) RCOOH1、弱酸性:RCOOHRCOO - + H + 随着碳原子数增多,酸性减弱,溶解度减小。
(完整版)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终极最全版)
![(完整版)有机物的化学性质(终极最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291b558bd63186bdebbc79.png)
《有机化学基础》总结(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断键部位小结——预测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1、双键(C=C,C=O)、三键2、极性键:极性键极性越强越易断(共价键的极性)3、不同基团的相互影响(官能团相邻碳上的氢)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烷烃1、取代反应:注意:(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发生爆炸)。
②反应物:纯卤素单质气体,如甲烷通入溴水中不反应。
③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因此产物是5种物质的混合物。
1 mol H被取代,需要1mol Cl2,认为1个Cl2分子能取代2个H原子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n2n+2222C H+O nCO+n+1H O3n+12−−−→点燃3、裂化反应:注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
(二)烯烃1、加成反应:烯烃可与H2、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如:反应物与烯烃R—CH=CH2反应的方程式溴水,卤素单质(X2)R—CH=CH2+Br2—→R—CH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氢气(H2)R—CH=CH2+H2∆−−−−→催化剂R—CH2—CH3水(H2O)R—CH=CH2+H—OH−−−−−→催化剂加热,加压R—CH—CH3或R—CH2—CH2OH氯化氢(HCl)R—CH=CH2+HCl∆−−−−→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l氰化氢(HCN)R—CH=CH2+HCN∆−−−−→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NOHClCN2、氧化反应(1)将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直至消失。
5CH 2=CH 2+12KMnO 4+18H 2SO 4→10CO 2↑+6K 2SO 4+12MnSO 4+28H 2O 注意: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 4。
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 4拓展:烯烃与KMnO 4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 2。
有机物性质总结
![有机物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843e0c0b4e767f5acfcee6.png)
有机物化学性质总结官能团与Na或K反应放出H2: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与NaOH溶液反应酚羟基、羧基、酯基、C-X键与 Na2CO3 溶液反应酚羟基(不产生CO2)、羧基(产生CO2)与NaHCO3溶液反应羧基与H2发生加成反应(即能被还原)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酮羰基、苯环不易与 H2 发生加成反应羧基、酯基能与H2O、HX、X2 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醛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或使溴水因反应而褪色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能被氧化(发生还原反应)醛基、醇羟基、酚羟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发生水解反应酯基、C-X键、酰胺键发生加聚反应碳碳双键与新制Cu(OH)2 悬浊液混合产生降蓝色生成物多羟基能使指示剂变色羧基使溴水褪色且有白色沉淀酚羟基遇FeCI3溶液显紫色酚羟基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苯的同系物使I2变蓝淀粉使浓硝酸变黄蛋白质12.有机物溶解性规律根据相似相溶规则,有机物常见官能团中,醇羟基、羧基、磺酸基、酮羰基等为亲水基团,硝基、酯基、C-X键等为憎水基团。
当有机物中碳原子数较少且亲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易溶于水;当有机物中憎水基团占主导地位时,物质一般难溶于水。
常见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烃、卤代烃、酯、淀粉、纤维素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CCI4、溴乙烷、溴苯、硝基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苯、酯类、烃【复习】甲烷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跟强酸、强碱不反应。
2.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与强氧化剂反应,3.不能使溴水褪色(既不发生取代反应,也不发生加成反应)。
4.取代反应——卤代反应:CH4 + Cl2光−CH3Cl + HCl−→CH3Cl + Cl2光−CH2Cl2 + HCl−→CH2Cl2 + Cl2光−CHCl3 + HCl−→CHCl3 + Cl2光−CCl4 + HCl−→【现象】1.黄绿色逐渐褪去2.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3.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生成5.氧化反应:① 纯净的甲烷可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火焰为明亮的蓝色,无黑烟CH 4 + 2O 2 点燃 CO 2 + 2H 2O② 不纯的甲烷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检验纯度。
初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be009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a.png)
初中化学有机物知识点梳理一、有机物的基本特征1.有机物是由碳元素为主要组成元素的化合物。
大多数有机物也含有氢元素,还有一些有机物中含有氧、氮、硫等元素。
2.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常见有机物为无色、无味、无臭、易挥发的液体或固体。
3.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有机物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可以进行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反应。
4.有机物通常可以在常温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二、有机物的分类1.饱和烃:由碳和氢组成,中间没有双键或三键,如烷烃。
2.不饱和烃:含有双键或三键,如烯烃和炔烃。
3.环烃:由环状结构构成,如环烷烃、环烯烃和环炔烃。
4.芳香烃:苯环结构,如苯、甲苯等。
5.醇:含有羟基(-OH)的有机物,如乙醇、甲醇等。
6.醛:含有醛基(-CHO)的有机物,如甲醛。
7.酮:含有酮基(-CO-)的有机物,如丙酮。
8.酸:含有羧基(-COOH)的有机物,如乙酸。
9.醚:含有氧原子连接两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如乙醚。
10.脂肪酸:一种特殊的羧基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物。
三、有机物的制备1.醇的制备:通过酵母发酵糖类物质得到乙醇。
2.醛的制备: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或氧化烷烃得到醛。
3.酮的制备:通过酸催化的酮的合成反应得到酮。
4.酸的制备:通过碱催化的羧酸合成反应或氧化醛得到酸。
5.醚的制备:通过醇的脱水得到醚。
6.脂肪酸的制备:通过植物油或动物脂肪中的三酸甘油酯水解得到脂肪酸。
四、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1.有机物可以用来制备醇类消毒剂,如乙醇可以用于消毒和杀菌。
2.有机物可以用来制备酮类溶剂,如丙酮可以用作溶剂来溶解有机物。
3.有机物可以用来制备酸类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和增香。
4.有机物可以用来制备化妆品和香水,如酒精可以用于制备香水。
5.有机物可以用来制备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阿司匹林等。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有机物的基本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学习有机化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有机物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理解有机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制备和应用,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
有机物性质归纳
![有机物性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6ad538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f.png)
有机物性质归纳有机物是由碳和氢以及其他一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在生物体内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机物的性质多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本文将对有机物的性质进行归纳,方便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化学知识。
1. 物理性质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溶解性、熔点和沸点等。
其中,颜色和气味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感知的有机物性质。
有机物的颜色可以因其分子结构而有所不同。
一些有机物呈现出鲜艳的颜色,如染料和色素,而另一些则是无色或者白色的,如乙醇和蔗糖。
有机物的气味也因其分子结构而异。
有些有机物具有芳香气味,如香水和挥发油,而另一些则具有刺激性或难闻的气味,如苯酚和胆固醇。
溶解性是有机物的重要物理性质之一。
某些有机物可以溶解于水中,如醇类和酚类化合物,而另一些则不溶解于水,如烃类和脂肪类化合物。
有机物的熔点和沸点与其分子量、分子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相关。
通常情况下,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具有高熔点和高沸点,而分子量较小的有机物则具有低熔点和低沸点。
2. 燃烧性质有机物的燃烧性质与其分子结构中的碳、氢和氧元素有关。
一般来说,有机物可以在氧气的存在下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有机物的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热能。
不同的有机物燃烧时产生的热能大小也不同,与其分子结构和氧含量有关。
有机物的燃烧还可以产生光和烟雾。
一些有机物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明亮的火焰,并且伴随着黑色的烟雾,如木材和煤炭。
3. 化学性质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聚合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这些性质主要是由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
一些有机物具有酸性或碱性。
酸性有机物在水溶液中会释放出氢离子,碱性有机物则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酸碱性的判断可以通过检验有机物在水中的pH值来确定。
有机物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氧化反应是指有机物失去电子,而还原反应是指有机物获得电子。
这些反应可以产生新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更新】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总结
![【更新】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3d15b70a26925c52cc5bf79.png)
(1)、加成反应:(只与H2加成)(加H还原)CH3CHO + H2CH3CH2OH
+ H2+ 2H2+ 2H2
(2)、氧化反应:①燃烧:2C2H4O + O22CO2+ 4H2O C7H6O + 8O27CO2+ 3H2O
2C2H2O2+ O24CO2+ 2H2O CH2O + O2CO2+ H2O
(4)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
常温下:2HCOOH + Cu(OH)22HCOO-+ Cu2++ 2H2O,反应后使蓝色悬浊液变成蓝色溶液。
加热时:HCOOH+2Cu(OH)2Cu2O↓+CO2↑+3H2O,反应后使蓝色悬浊液消失,生成红色沉淀。
特别提示:①可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2)一元醇与多元羧酸 Nhomakorabea酯化反应:
乙二酸+乙醇
+ 2HOC2H5+ 2H2O
(3)一元羧酸与多元醇的酯化反应:
①乙酸+乙二醇2CH3COOH +
②硝酸+甘油+ 3HNO3+3H2O
③硬脂酸+甘油3C17H35COOH + +3H2O +
④油酸+甘油3C17H33COOH + +3H2O +
(4)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酯化反应:
2C2H5OH + 2Na 2C2H5ONa + 2H2↑
现象:(与水:浮(ρNa<ρH2O)游(产生气体)熔(放热)响(剧烈)红(产生碱))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bec2a24afe04a1b171de44.png)
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烃)化学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烃的衍性物)化学性质总结有机化合物(烃的衍生物)化学性质总结物理性质小结:1、常温下为气体的有:烃[Cx HY]:当x≤4时;卤代烃:只有一氯甲烷[CH3Cl]。
以上均为无色难溶于水。
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CH2O],无色易溶于水。
均为无色气体。
2、常温下为液体的有:烃[Cx HY]:当x>4时。
卤代烃:除一氯甲烷外卤代烃。
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除CH2O(甲醛)外低级衍生物。
硝基苯。
溴苯。
一般无色,油状,易挥发,比水的密度小(硝基苯、溴苯、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
卤代烃:除CH3Cl为气体外其余常见的卤代烃为油状液体。
难溶于水。
3、常温下为固体的有:饱和高级脂肪酸、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油脂)、高级脂肪酸盐、所有糖类、所有高分子化合物、肽、三溴苯酚、三硝基苯酚、三硝基甲苯等均为固体。
(所有的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定是混合物)1、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3、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4、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 4、C 2H 6、C 3H 8;烯烃:C 2H 4;炔烃:C 2H 2;氯代烃:CH 3Cl 、CH 2Cl 2、CHCl 3、CCl 4、C 2H 5Cl ;醇:CH 4O ;醛:CH 2O 、C 2H 4O ;酸:CH 2O 2。
5、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6、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 2=CHCOOH)及其酯(CH 3CH=CHCOOCH 3)、油酸甘油酯等。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汇总(精华版)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汇总(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0e7a815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78.png)
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汇总(精华版)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汇总(精华版)————————————————————————————————作者:————————————————————————————————日期:2类别及通式代表物官能团断键部位反应类型反应试剂反应条件生成产物反应方程式备注烷烃C n H2n+2甲烷CH4无C---H 取代反应(纯)X2 光照卤代烷.CH4 + Cl2 CH3Cl + HCl 不宜制取物质C---C裂化反应无催化剂/△小烷小烯C16H34 C8H18 + C8H16 提高汽油产量裂解反应无高温小烷小烯C8H18C4H10 + C4H8 制取化工原料气态烯烃C4H10C2H6 + C2H4烯烃C n H2n乙烯CH2=CH2C=C C==C加成反应H2 催化剂/△烷烃CH2=CH2 + H2 CH3-CH3 烯与烷转化Br2(CCl4)无卤代烷CH2=CH2 + Br2CH2Br-CH2Br 鉴别与分离HX 催化剂/△卤代烷CH2=CH2 + HX CH3-CH2X 制取一卤代烷H2O 催化剂/△醇CH2=CH2 + H2O CH3-CH2OH 工业制乙醇氧化反应KMnO4(H+)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烯烃鉴别加聚反应无引发剂高聚物产物为混合物二烯烃C n H2n-2 1、3-丁二烯C=C C==C加成反应Br2(CCl4)无卤代烷1、4加成主要产物1、2加成次要产物氧化反应KMnO4(H+)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用于鉴别加聚反应无引发剂高聚物1、4加成炔烃C n H2n-2乙炔CH≡CH-C≡C- C≡C加成反应Br2(CCl4)无卤代烷部分加成完全加成H2 催化剂/△乙烯部分加成乙烷完全加成H2O 催化剂/△乙醛乙炔水化生乙醛氧化反应KMnO4(H+) 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用于鉴别加聚反应无催化剂/△苯三分子聚合生苯无引发剂聚乙炔生成高聚物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催化剂/△高温高温光nCH2=CH2引发剂CH2=CH-CH=CH2 + Br2CH2Br-CH=CH-CH2BrCH2=CH-CH=CH2 + Br2CH2Br-CHBr-CH=CH2nCH2=CH-CH=CH2CH2-CH=CH-CH2引发剂[CH CH + Br2 CHBr =CHBrCH CH + 2Br2 CHBr2 -CHBr2CH CH + H2 CH2=CH2催化剂催化剂CH CH +2H2 CH3-CH3CH CH + H2O CH3-CHO催化剂CH CH3 催化剂CH CHn 引发剂[ ]nCH=CH3类别及通式代表物官能团断键部位反应类型反应试剂反应条件生成产物反应方程式备注苯及苯的烷基同系物C n H2n-6 C6H6C---H 取代反应纯X2FeX3 卤代烃注: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基础》总结(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断键部位小结——预测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类型1、双键(C=C,C=O)、三键2、极性键:极性键极性越强越易断(共价键的极性)3、不同基团的相互影响(官能团相邻碳上的氢)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一)烷烃1、取代反应:注意:①反应条件:光照(室温下,在暗处不发生反应,但不能用强光直接照射,否则会发生爆炸)。
②反应物:纯卤素单质气体,如甲烷通入溴水中不反应。
③反应不会停留在某一步,因此产物是5种物质的混合物。
1 mol H被取代,需要1mol Cl2,认为1个Cl2分子能取代2个H原子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2、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n2n+2222C H+O nCO+n+1H O3n+12−−−→点燃3、裂化反应:注意:环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
(二)烯烃1、加成反应:烯烃可与H2、X2、HX、H2O等发生加成反应,如:反应物与烯烃R—CH=CH2反应的方程式溴水,卤素单质(X2)R—CH=CH2+Br2—→R—CHBr—CH2Br(常温下使溴水褪色)氢气(H2)R—CH=CH2+H2∆−−−−→催化剂R—CH2—CH3水(H2O)R—CH=CH2+H—OH−−−−−→催化剂加热,加压R—CH—CH3或R—CH2—CH2OH氯化氢(HCl)R—CH=CH2+HCl∆−−−−→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lOHCl氰化氢(HCN)R—CH=CH2+HCN∆−−−−→催化剂R—CH—CH3或R—CH2—CH2CN2、氧化反应(1)将烯烃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会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直至消失。
5CH2=CH2+12KMnO4+18H2SO4→10CO2↑+6K2SO4+12MnSO4+28H2O注意: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
分离甲烷和乙烯不用酸性KMnO4拓展:烯烃与KMnO4的反应:在中性或碱性的高锰酸钾溶液中, 烯烃被氧化成二元醇,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O2。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烯烃中碳碳双键完全断裂,CH2=基被氧化成CO2,RCH=基被氧化成羧酸,基被氧化成酮。
高锰酸钾被还原成Mn2+。
(2)催化氧化:在催化剂作用下,烯烃可直接被氧气氧化。
如:2CH2=CH2+O2−−−−→催化剂△2CH3CHO(3)可燃性:烯烃都可燃烧,由于其分子中的含碳量较高,所以在燃烧时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3、加聚反应:单烯烃加聚的通式为拓展:二烯烃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2、加聚反应(三)炔烃1、乙炔的氧化反应(1)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乙炔的可燃性:2C2H2+5O2−−−→燃烧4CO2+2H2O2、加成反应乙炔可与H2、HX、X2(卤素单质)、H2O等发生加成反应。
如:HC≡CH+2H2−−−−→催化剂△CH3CH3HC≡CH+H2O−−−−→催化剂△CH3CHO3、加聚反应(在聚乙炔中掺入某些物质,就有导电性,聚乙炔又叫导电塑料)(四)芳香烃CN注意:重要化学键为独特的大π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易取代 (1) 卤代:(2)硝化:2、难氧化:不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但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2PhH+15O 2−−−→点燃12CO 2+6H 2O 3、加成注意:苯与溴水、卤化氢、水等不反应,苯乙烯与氢气加成,碳碳双键比苯环更易加成。
拓展:苯的同系物的性质:“甲基活化它的的邻、对位” 对比下列反应:(1)取代反应——甲基将苯环活化(2)氧化反应——苯环将甲基活化而甲烷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另:加成反应——苯的同系物还能在分子里的苯环上发生加成反应。
如:(五)卤代烃 化学键断裂部位:1、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C 2H 5—Br+H —OH NaOH −−−−→△C 2H 5—OH+HBr 或C 2H 5—Br+NaOH 2H O−−−→△C 2H 5—OH+NaBr 2、消去反应(也叫消除反应)注意:卤代烷在KOH 或NaOH 等强碱的醇溶液中加热,分子中脱去一分子卤化氢生成烯烃的反应叫做消除反应。
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主要是卤素原子与相邻含氢较少的碳原子上的氢一起结合成卤化氢脱去。
如果相邻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六)醇化学键断裂部位:注意:羟基的活泼性:羧酸>苯酚>水>醇1、与金属Na 的取代:C 2H 5OH+2Na→2C 2H 5ONa+H 2↑ 注意:可以通过醇和生成H 2的物质的量之比判断醇中含有羟基的个数: 醇:H 2 2:1→一元醇 1:1→二元醇 2:3→三元醇2、乙醇与HX 反应:CH 3CH 2OH+HBr H +−−−→△CH 3CH 2Br+H 2O 3、脱水:(1)分子脱水:消去反应(2)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C 2H 5OH+H —OC 2H 5140C ︒−−−−→浓硫酸C 2H 5—OC 2H 5+H 2O 4、氧化——催化氧化注意:①机理:去掉的氢原子为羟基中的氢原子和羟基所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②羟基位于主链链端被氧化生成相应醛;如果羟基不在主链链端,则被催化氧化为酮。
即:③从上述反应机理看,催化剂不是不参加化学反应,只是在反应前后质量及化学性质不变。
④是由下面两个反应合并而来:22Cu+O2CuO−−→△33CH CHO+Cu Cu+CH CHOH OH−−→拓展:(1)伯醇(—OH在伯碳——首位碳上),去氢氧化为醛(2)仲醇(—OH在仲碳-中间碳上),去氢氧化为酮(3)叔醇(连接—OH的叔碳原子上没有H),则不能去氢氧化。
连接-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H, 才发生去氢氧化(催化氧化)注意:①羟基碳上有氢的醇才能被氧化②醇还能与酸性KMnO4溶液或酸性K2Cr2O7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为乙酸。
若:CBA22OO−→−−→−则A 一定含伯醇③醇的氧化反应规律: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叔醇难被氧化。
5、酯化反应24H SO3323232CH COOH+CH CH OH CH COOCH CH+H O−−−−→←−−−−浓△(七)苯酚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上的H比醇羟基上的H活泼。
1、弱酸性:(石炭酸)(1)和金属Na反应(2)和碱(NaOH)反应(3)和Na2CO3反应Na2CO3→注意:①②醇和苯酚具有相同官能团——羟基,但醇不能电离出H+,而苯酚则表现出弱酸性,说明苯环使羟基活化。
2、取代反应(1)苯酚可以与浓溴水发生反应:注意:①溴只能取代羟基的邻位、对位上的氢②1mol可以和3mol Br2反应,此反应可以作为为苯酚的定性和定量检验。
③溴水必须为浓溴水,否则生成的三溴苯酚会溶于剩余的苯酚中,看不到白色沉淀。
④在苯酚分子中,由于-OH的影响,使苯环活化,比苯易发生取代反应;由于苯环的影响,使-OH活化,比醇中-OH易电离出H+,表现出弱酸性。
⑤由于三溴苯酚易溶于苯,因此不能用加溴水过滤的方法除去苯中含有的苯酚。
(2)苯酚可以与乙酸酐发生反应3、显色反应:苯酚遇到FeCl3溶液显紫色,发生反应6C6H5OH+Fe3+→[Fe(C6H5O)6]3—+6H+注意:①此为特征反应,可以检验苯酚,反之检验Fe3+。
②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类似于Fe3+与SCN—的显色反应。
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使溶液呈紫色,而不是生成紫色沉淀。
4、加成反应:苯酚中含有苯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H2发生加成反应。
5、氧化反应:(1)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而显粉红色。
(2)苯酚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
6、缩聚反应:制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八)醛、酮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注意:(1)C =O 和C =C 不同,C =O 不能和溴水、氢卤酸发生加成。
(2)羧基和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2、氧化反应 (1)和弱氧化剂反应①和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乙醛和银氨溶液:CH 3CHO+2Ag(NH 3)2OH −−→△CH 3COONH 4+2Ag↓+3NH 3+H 2O 甲醛和银氨溶液:HCHO+4Ag(NH 3)2OH −−→△(NH 4)2CO 3+4Ag ↓+6NH 3+2H 2O ②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甲醛:2NaOH+HCHO+4Cu(OH)2−−→△Na 2CO 3+2Cu 2O↓+6H 2O 乙醛:NaOH+CH 3CHO+2Cu(OH)2−−→△CH 3COONa+Cu 2O↓+3H 2O 注意: ①醛基的检验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反应原理 R-CHO+2Ag(NH 3)2OH −−→△RCOONH 4+3NH 3↑+2Ag↓+H 2OR-CHO+2C u (O H )2+NaOH −−→△RCOONa+Cu 2O↓+3H 2O反应现象 产生光亮银镜 产生红色沉淀量的关系 R-CHO ~2AgHCHO ~4AgR-CHO ~2Cu(OH)2~Cu 2O HCHO ~4Cu(OH)2~2Cu 2O注意事项 (1)此反应需要碱性环境:[Ag(NH 3)2]++2H +=Ag ++2NH 4+(2)银镜溶液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3)水浴加热,不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4)银镜可用稀HNO 3浸泡洗涤除去(1)新制Cu(OH)2悬浊液要随用随配、不可久置; (2)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所用NaOH 必须过量,保证碱性环境。
否则C u (O H )2不存在(3)反应液必须直接加热煮沸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mL2%的AgNO 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实验室配置银氨溶液,应防止加入过量浓氨水,否则易生成易爆炸的叠氮化银,试剂本身也失去灵敏性。
配置好的银氨溶液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叠氮化银,易发生危险。
向溶液里逐滴滴加氨水首先析出AgOH :AgNO 3+NH 3·H2O==AgOH↓+NH 4NO 3 2AgOH+2NH 3·H 2O=2Ag(NH 3)2OH+2H 2O若酸性溶液:2Ag(NH 3)2OH+3HCl→AgCl↓+2NH 4Cl+H 2O③氢氧化铜的制法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 溶液2mL ,滴入2%的CuSO 4溶液4~6滴,得到新制的氢氧化铜。
配制新制Cu(OH)2反应实验注意:配置新制Cu(OH)2时,NaOH 必须过量;将混合液加热至沸腾才有明显的砖红色沉淀生成。
(2)催化氧化(3)燃烧2CH 3CHO+5O 2−−−→点燃4CO 2+4H 2O (4)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KMnO 4溶液和溴水褪色拓展:羟醛缩合反应(2011高考突破点)在稀碱催化下,含α- H 的醛发生分子间的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这类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β-羟基醛在加热下很容易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注意:羟醛缩合反应的几点说明: (1)不含α-H 的醛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2)如果使用两种不同的含有α-H 的醛,则可得到4种羟醛缩合产物的混合物;(3)如果一个含α-H 的醛和另一个不含α-H 的醛反应,则可得到收率好的单一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