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感官教具操作
蒙氏感官教具操作分享资料

2.触觉教具 (1)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 (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4)神秘带(实体认识感觉,凭触摸分辨物体大小,形状,重量等) 3.听觉教具(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听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4.味觉教具: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5.嗅觉教具: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 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
16
操作过程
感官展示一水平排列 1、铺好工作毯,介绍要做棕色梯的工作。 2、握住最细的棕色梯,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将棕色梯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最细的几 根用三指捏,搬用两端的方式,最粗的几块采用一手托底,一手扶的方式) 3、用视觉选取最粗的棕色梯放在孩子正前方。 4、在从剩余的棕色梯中选取最粗的一块,放在最粗的棕色梯前方。 5、按照一样的方法将棕色梯一一摆好,平铺成楼梯状。 6、询问孩子:“你看它象什么?” 7、做三阶段教学法(1)命名:分别拿起最粗与最细的棕色梯,边摸边说:“这是粗的,请重复粗的 ,”。(2)辨别:老师说“请问粗的在哪儿?请问细的在哪儿?(3)记忆重新:老师手指到组或细 棕色梯问幼儿:”请问这是什么?” (可用小球从上到下滑动,听声音不同辨别排序正确和错误)
6
10、基本提示后,增加求知欲和动作兴趣 11、提示后给幼儿操作机会,教师在旁观察 12、改正幼儿错误必须谨慎行事 13、幼儿有自由选择反复操作的权利和不工作的权利,不要勉强 14、幼儿提示问题要适当、认真、正确的回答 15、工作结束时应提示收拾整理方法 16、蒙氏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允许儿童所需的时间和进度节奏 来工作,因为这样就是接纳儿童
2
感官教育三阶段教学法: 命名(第一阶段):建立物体和和名称之间的联合关系,如:
幼儿园蒙氏教育感官区第一级别教具操作说明

棕色梯
2.5岁及~3.5岁
粉红塔
4、尺寸差异的视觉区辨能力
5、提供自主动作的教育
数学性心智的间接准备
积高排列、水平排列、垂直积高排列
纸上作业
4、最细的棕色梯
视觉不协调
长棒
3岁——4岁
棕色梯
1、尺寸大小差异的视觉区辨力
2、数学性心智的间接预备
幼儿园蒙氏教育感官区教具操作说明
工作名称
适用年龄
经验准备
目标
演示
后续活动
错误控制
语言
学术备注
带座插圆柱体
2.5岁及~3岁
1、发展与区辨与尺寸大小有关的视觉
2、写字的间接预备
3、自主动作的精致化。
圆柱找圆穴:
圆穴找圆柱:
两组及以上一起工作。
纸上作业。
1、视觉不协调
机械性错误控制
D组是美国蒙特梭利协会根据第三组延伸创造的,其他三组是蒙特梭利手粉红塔的其实创造的。
适用年龄
经验准备
目标
演示
后续活动
错误控制
语言
学术备注
指尖敏感化
2.5岁——3.5岁
通过泡水软化手指上的角质层,让触感更明显。
粗细板
2.5岁——3.5岁
指尖敏感化
1.物体触感的触觉感官发展
2.轻轻碰触的肌肉控制
写字的前置预备
粗糙的、光滑的
味觉瓶
3.5岁——5岁
3、协助孩子发展味觉及味觉的精致化。
将味觉体现独立出来,让孩子能对四种主要味道产生主要知觉。
音筒
3.5岁——5岁
协助孩子发展与听觉有关的区辨能力。
蒙氏教育中感官区三指捏课程教案

蒙氏教育中感官区三指捏课程教案1. 课程目标•培养幼儿精细运动能力和手指灵敏度•培养幼儿对不同材质的触感和形状的感知能力•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培养幼儿注意力和集中力2. 教学准备•材料:各种材质的小球或小物品(棉花球、橡皮球、塑料球等)•教具:托盘、彩色纸、编织篮子、放大镜•桌椅布置:准备工作台或儿童专用桌椅,保持整洁有序3. 教学步骤3.1 引导观察•让幼儿端坐在桌前,展示各种材质的小球或小物品。
•引导幼儿用手触摸和抓取不同的小球,感受材质的差异,并描述触感特征。
3.2 比较和分类•将不同材质的小球分为两类,例如软硬两类或粘性非粘性两类。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归类的原因,例如“这个球软软的,那个球硬硬的”。
•将同类小球放在编织篮子中,并在篮子上贴上相应的彩色纸标签。
3.3 手指捏动作练习•鼓励幼儿用三指(拇指、食指和中指)捏起小球。
•引导幼儿用三指捏住小球,并练习轻轻地向上提起和放下小球。
3.4 探究不同形状和大小•提供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小球,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并比较。
•引导幼儿用手指摸索小球的形状和表面特征,例如圆形、方形、光滑、凹凸等。
3.5 创意活动•鼓励幼儿利用课上学到的知识,使用小球进行创意活动,如拼图、堆叠或画画等。
3.6 活动总结•回顾课堂学习内容,让幼儿分享有趣的观察和发现。
•引导幼儿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表达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4. 教学延伸•在教室的其他区域设置触摸材料的活动台,包括沙子、水泥、橡皮泥等。
•提供更多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材料,例如积木、磁力球等,让幼儿进行触摸和探索。
•引导幼儿进行更复杂的比较和分类,如按照材料的温度、颜色或弹性进行归类。
5.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注意力集中情况。
•评估幼儿在课堂上对材质感知、比较和分类的能力表现。
•通过幼儿的创意活动和课堂回顾,评估幼儿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6. 注意事项•检查教具和材料的安全性,确保幼儿使用时不会受伤。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二项式

5. 再拿起第二层的里蓝色的正方形,放过来使其成一个正方体。
6.我把第二层的放完了,教师用手触摸盒子里的第二层,它是平的,请幼儿进行触摸。我再来放第一层。
(二)教师示范在桌面上进行建构第一层。
1.同样的方法进行在桌面上进行建构第一层
2.教师打开盒盖,把盒子的两面打开,打开的一面面对着自己,另一面在右侧。
3.盒盖放在打开的两面的中间。
二.教师示范工作的方法。
(一)教师示范取第一层的方法。
1.教师从盒子里取下一个蓝色的正方形,放在桌子上。
2.再从盒子里取下一个蓝色的正方形后面的黑色的长方形,放在桌子上。
3.再从盒子里取下一个蓝色的正方形左边的黑色的长方形,放在桌子上。
3.再从盒子里取下一个蓝色的正方形左边的黑色的长方形,放在桌子上。
4.再从盒子里取下一个红色的正方形,放在桌子上。(把取下来的这一层放在一起)
5.教师用手触摸盒子里的第二层,它是平的,请幼儿进行触摸。
6.我们把第一层的取出来了,我们再来取第二层。
(二)教师示范取第二层的方法。
1.方法同取第一层的方法。
4. 再拿起第二层的里红色的正方形右边的黑色的长方形,放在红色的正方形的右边。
5. 再拿起第二层的里蓝色的正方形,放过来使其成一个正方体。
6.我把第二层的放完了,教师用手触摸盒子里的第二层,它是平的,请幼儿进行触摸。我再来放第一层。
(二)教师示范在桌面上进行建构第一层。
1.同样的方法进行在桌面上进行建构第一层
五.请幼儿进行工作。
六.送回工作用具。
二项式的平方分解:
1.邀请幼儿进行工作,将用具都放在桌子上方。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与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三、带插座圆柱体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彩色圆柱体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五、长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六、色板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与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与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小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二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三、布盒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四、温觉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五、温觉瓶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与)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氏三项式教案

蒙氏三项式教案活动名称.:蒙氏感官—三项式教具构成:漆红、蓝、黑三色的木制立方体及长方体共个,放在木箱里。
木箱两侧面下边装铰链以便利打开。
木箱盖漆上和箱内立体上面相同的颜色。
还有,本教具可作为计算体积的三项式公式的代数教具来使用。
教育直接目的:培养视觉对三次元的辩别能力。
教育间接目的:培养数学思考能力。
操作方法:1、引导小朋友,介绍教具架上三项式的小立方箱子。
2、准备桌子,把教具慢慢地端到桌子上。
3、老师坐在小朋友右侧。
4、老师拿起箱盖,盖子表面向上,放在木箱旁边。
指示小朋友从上面往下看,箱中立体的表面和盖子上的摸样式相同的。
、打开箱子两侧面,指出看到的侧面图形和箱盖左右旋转90度后的模样相同。
6、将立体一个一个取出。
按上层、中层、下层分开放置。
7、将立体放回箱里,现放下层的立体,箱子角落先放进红色立方体,然后依次放红黑色长方体放进去时立方体侧面的颜色应与箱盖图形摸样的一边相同。
、上层依相同方法叠在下层下面。
、放完后,再与箱盖的图形摸样比较,以确定放得是否正确。
每一个立体同方向相接的面,其颜色、大小均须相等。
10、小朋友练习。
后在把教具放回原位。
适用年龄:3-5岁活动与延伸:找出颜色、大小相同的立体排列之后,再和其余的立体作比较。
错误控制:与箱盖的图样不同,或不能整齐的将立体放进箱中。
实验幼儿园专用活动时间:2012年9月3日活动名称:洗手活动准备:洗手桌洗手液洗手盆水壶水桶擦手巾擦桌布直接目的:学习独立及照顾自己。
间接目的:秩序感、清洁感及顺序感的培养。
适应年龄:2—4岁操作过程:一、线上活动:1、音乐走线2、线上游戏:“我有一双手“二、集体展示活动:1、介绍工作邀请孩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项如何洗手的工作。
2、工作展示:1)2)3)4)5)6)7) 水壶取水,放在洗手盆前方;把水壶里的水倒出一半至吸收盆中;双手轮流浸湿,取洗手液来回揉搓直至起泡;仔细搓洗双手、手心、手背和每一根手指;把手放入洗手盆中,洗掉泡沫;拿擦手巾把手擦干;收拾整理。
蒙氏感官类教具操作方法

蒙氏感官类教具操作方法蒙氏感官类教具是一种针对幼儿感官发展的教具,主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幼儿认识和感知外界事物。
下面将针对蒙氏感官类教具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一、视觉类教具1. 彩色扣板:幼儿可以用手指按压彩色钮扣,观察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可以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握住钮扣的边缘,然后用力按下,按钮就会弹起,形成凸起的形状,使幼儿触摸到不同的形状,并通过视觉来学习颜色。
2. 彩色几何图形拼板:将图形拼板拿出来并摆放在一张平坦的桌子上,让幼儿自由选择并观察图形的颜色和形状。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触摸图形的边缘,感受到各种几何形状的差异。
3. 彩色极速塔:让幼儿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极速塔,并将它们堆叠在一起。
通过观察和操作,幼儿可以学习不同颜色的概念、大小、平衡和空间关系等。
二、听觉类教具1. 乐音铃:把乐音铃摆放在一张平坦的桌子上,让幼儿轻轻碰触铃体,听到声音的变化。
然后,让幼儿用手指或不同的物体轻轻敲击铃体,观察和触摸到声音和振动的不同。
2. 梯度声音鉴别盒:将声音鉴别盒打开,让幼儿触摸或轻轻摇晃盒子,听到声音的差异。
然后,逐渐减小声音的大小,让幼儿通过听觉的感知来辨别声音的变化。
三、触觉类教具1. 不同材质的触摸板:使用不同材质的触摸板,如木质、纸质、布质等,并让幼儿用手指触摸不同的表面,感受到不同材质的触感。
可以用手指轻轻滑动、按压或揉捏触摸板,引导幼儿探索和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2. 绒球感觉盒:将绒球感觉盒打开,让幼儿将手插入盒子中,感受到绒球的柔软和绒毛的触感。
可以通过揉捏、搓弄、抚摩等动作,帮助幼儿探索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绒球。
四、嗅觉类教具1. 香料感觉盒:将香料感觉盒打开,让幼儿闻到不同的香味。
可以逐一呈现每种香料,并引导幼儿用鼻子闻一闻,尝试辨别不同的香味。
2. 花类嗅觉材料:使用各种花类的花瓣和花朵,让幼儿触摸和闻到它们散发出来的芬芳气味。
可以将花瓣放入小袋子中,然后让幼儿用鼻子嗅一嗅,体验花的香味。
蒙特梭利感官教具操作步骤

教具操作步骤一、粉红塔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把粉红塔最小的放置于手心盖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个粉红塔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小到大将粉红塔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粉红塔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大”和“小”(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大的粉红塔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老师重点提示:每个粉红块以2边对齐的方式堆叠成塔,进行物归原位二、棕色梯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将最细的棕色梯双手握住,搬运到工作毯上(示范教具搬运模式)4、从第二根棕色梯开始,以三指~五指拿的方式从细到粗将棕色梯搬运到工作毯上,按水平方向依序排列(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5、搬运完成后,老师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棕色梯和孩子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6、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粗的棕色梯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老师提示用三指抓的方式将带插座圆柱体依序由粗到细拿出来放在工作毯上(最细的圆柱体如果无法站立,可以水平呈放)5、指示孩子看到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的排列方式,反之是由细到粗排列的方式6、教导孩子将带插座圆柱体由粗到细放置原位示范二:1、取出最“粗”的和最“细”的带插座圆柱体,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粗”和“细”2、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以三指~五指抓的方式将彩色圆柱体拿出来散放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5、教师提示:从里面找出最粗的把它拿出来,依序由粗到细按水平方向排列在工作毯上6、将彩色圆柱体由粗到细依序放回教具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以三指拿的方式从短到长将长棒搬运到工作毯上散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搬运,并作提示)4、询问孩子找出最长的长棒,依序从最长的排到最短的5、指示孩子看到长棒由短的到长的排列方式6、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长”和“短”(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7、老师示范或指示孩子由最长的长棒开始搬运回教具柜的位子,物归原位色板Ⅰ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摆放,并作提示)5、取出一块色板找出和它一样颜色的,完成后进行检查6、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色板Ⅲ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取出色板Ⅲ盒内一组颜色的色板,按水平方向散放在工作毯上5、依次找出最深的颜色排放(老师在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6、指示孩子看到色板的颜色由“最深”的到“最浅”的排列方式7、将色板依次放回色板盒内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七、几何图形橱几何嵌图组示范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上下移动几何拼图的位置5、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7、将几何图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四边形橱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放置在工作毯上5、再用二指依顺时针方向触摸几何图形框6、用同样的方法,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序完成其他的四边形图形7、将四边形放回原位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八、几何立体组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现在进行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球体,转动球体,让孩子看到球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球体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蛋形体,转动蛋形体,让孩子看到蛋形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蛋形体5、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分辨这2种几何立体组的名称6、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椭圆体,转动椭圆体,让孩子看到椭圆体滚动,然后命名——这是椭圆体7、把椭圆体和蛋形体进行比较,观察他们的差异性8、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柱体,转动圆柱体,让孩子看到圆柱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柱体9、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圆锥体,转动圆锥体,让孩子看到圆锥体滚动,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圆锥体10、现在进行不会滚动的几何立体组,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柱,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柱11、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三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三角锥12、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四角锥,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四角锥13、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立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立方体14、从几何立体神秘篮中取出长方体,说明它的特征,然后命名——这是长方体1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九、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盒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最后用灰色的完整三角形检查其余的大三角形是不是一样大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大六边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颜色、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6、、按分类好的形状一一进行组合7、全部完成后检查一遍,组合的是否正确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蓝色三角形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工作毯上4、把教具从教具盒里拿出散放在工作毯上5、把一样形状的分类放在一起,告知孩子图形名称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比较高哪一个比较矮,先把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高的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放回二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矮的一层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三项式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序把第一层的立方块拿出来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再按照原样把它们从盖子上移到桌上5、用同样的方法拿出第二层和第三层并移到桌上6、完成后检查一下,然后提问孩子,哪一个是最高的哪一个是最矮的,先把最高的放回去7、依序把最高的第三层立方块放在盖子上相应的位置,然后放回三项式盒内8、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二层和第一层按顺序放回盒内9、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听觉筒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声音一样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听一遍原先的声音,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听觉筒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把2种颜色的味觉瓶分别拿出来排列成八字形,一组为操作组,一组为对照组5、找出一样味道的放在一起,每找一次都需要再尝一遍原先的味道做确认,直到找对为止6、最后检查全部味觉瓶是否都正确配对好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布盒中的不同布料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布料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触摸,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触摸温觉板找出一样的(老师从旁协助)5、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6、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操作步骤: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温觉瓶水平方式排放在桌上5、老师双手握住温觉瓶,感受后告诉孩子这是冰的,让孩子也感受一下,然后配上“冰的”字卡6、用同样的方式完成剩下的3个温觉瓶,分别是冷的、温的、热的7、用三阶段教学法让孩子辨别4个温觉瓶8、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十六、重量板操作步骤:示范一: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依次取出重量板中的不同材质的板进行掂量,感受一下它们的区别(老师示范后可以邀请孩子参和)5、老师取出不同材质的重量板让孩子进行分别哪一个比较重5、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示范二:1、邀请孩子工作并说明教具名称2、带领孩子到教具位置取教具3、示范教具搬运模式并放在桌上4、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哪一个比较重(老师从旁协助)5、请孩子带上眼罩将眼睛蒙起来,用手掂量重量板找出一样重的(老师从旁协助)6、取下眼罩检查一下是否都找对了7、工作完成后提示孩子,如果你还想做这份工作就请继续,如果不想我们就把它物归原位。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

蒙氏教具操作说明1.搬运工作用的地毯、地毯的卷起和展开教具是工作的地毯。
(一)搬运工作用的地毯准备工作将卷好的地毯垂直放置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
基本操作1.蹲下并用双手握住地毯筒的上部。
2.拿着地毯,慢慢站起来。
3.站在原地。
然后把地毯拿好。
4.地毯与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
5.以这种方式将地毯搬到地毯架上。
6.保持地毯直立,轻轻放入地毯架。
不要铺地毯。
兴趣点竖直地搬运地毯。
错误控制1.取地毯时,请将其松开或掉落。
2.认识人或事物。
直接目的1.学会正确地搬运地毯。
2.提高调整运动方向的能力。
(二)地毯的卷起和展开基本操作(展开的方法)1.搬来一张卷起的地毯,放下。
2.蹲在卷起的地毯前。
3.双手放在地毯的左右三分之一处,拇指放在地毯下面,用其他手指握住。
4.用两手慢慢地把地毯摊开。
5.身体向后退,直到地毯完全展开。
基本操作(表面外滚法)1。
蹲在展开的地毯前。
2.将右手的四个手指放在地毯下面,拇指放在地毯上。
左手是一样的。
3.轻轻抬起地毯,将其向内弯曲,使其卷曲。
4.卷起后,左右手交替向前压紧继续卷。
5.仔细检查两侧是否卷得整齐。
兴趣点地毯的两端对齐。
错误控制两端都不整齐,也没有完全展开。
直接目的1.练习手眼的协调动作。
2.训练手指的动作。
注意事项1.您也可以在中练习地毯表面的滚动方法。
2.当地毯太大时,可以由两个人展开和卷起。
3.地毯材料应适合儿童使用。
2.用海绵移水教具的组成1.两个相同的碗,左边一个碗盛有水,右边的是空的。
2.一块长方形海绵。
3.一个托盘。
基本操作1.告诉孩子他将演示“海绵移动水”的动作。
2.邀请孩子一起工作,确定孩子可以看清楚示范动作,没有其它干扰。
3.双手握住干海绵,给幼儿示范如何用力挤压海绵,可以配合语言提示:“挤、放。
”4.用右手握住海绵,将其放入盛水的碗中,等待海绵吸水。
5.双手握住海绵,将其从水中拉出,稍微停顿,然后排空水滴。
6.将海绵移到空碗上,用双手挤压海绵,然后将水挤压到空碗中。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

蒙氏感官教具教案蒙特梭利教育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创造有益的学习环境,帮助儿童发展自我,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蒙特梭利教育法的核心是通过感官体验来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蒙特梭利教育法,蒙特梭利教育法提出了一系列感官教具,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蒙特梭利感官教具,帮助儿童发展感官,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
同时,本教案还旨在帮助儿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大小、形状和颜色等。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儿童将能够:1. 通过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体验,掌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属性。
2. 认识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3. 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判断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视觉感官教具:颜色板、颜色环、颜色棒、颜色塔、颜色盒、几何图形盘、几何图形锁、几何图形板、几何图形塔等。
2. 触觉感官教具:触觉板、触觉球、触觉袋、触觉棒、触觉盒等。
3. 听觉感官教具:声音盒、语音材料、音乐教具等。
4. 嗅觉感官教具:嗅觉瓶、嗅觉袋等。
5. 味觉感官教具:味觉杯、味觉盒等。
三、教学过程1. 视觉感官教具(1) 颜色板颜色板是一种用来教授颜色的教具。
它由一系列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的颜色,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儿童观察颜色板上的不同颜色,并让他们尝试命名和描述每一种颜色。
教师还可以让儿童将颜色板上的颜色与其他颜色教具进行比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颜色的概念。
(2) 几何图形盘几何图形盘是一种用来教授几何图形的教具。
它由一系列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组成,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并能够正确地命名和描述它们。
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儿童观察几何图形盘上的不同几何图形,并让他们尝试命名和描述每一种几何图形。
蒙氏教具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蒙氏教具及其具体操作方法
蒙氏教具那可真是宝贝啊!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大门。
先说说感官教具吧!比如色板,那一块块鲜艳的颜色,就像彩虹糖一样诱人。
操作方法超简单,让孩子把相同颜色的色板放在一起,这能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色彩分辨能力。
嘿,你想想,这是不是就像在玩一场色彩大冒险?注意事项呢,就是要让孩子轻拿轻放,别把色板弄破了。
安全性杠杠的,都是环保材料做的,不用担心会伤到孩子。
稳定性也不错,不会轻易散架。
这种教具在幼儿园和家庭都能用,优势就是能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辨颜色。
比如说,我家小侄子用了色板之后,现在走在路上看到各种颜色都能准确地说出来,可棒了!
再看看数学教具,像纺锤棒箱。
哇塞,这简直就是数学小魔法师的道具。
把纺锤棒放到对应的数字格子里,孩子一下子就明白数与量的关系了。
操作的时候要耐心引导孩子,别着急。
这东西安全得很,没有尖锐的边角。
稳定性也没得说,不会东倒西歪。
可以用在幼儿园的数学课上,优势就是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形象。
就好比,以前孩子觉得数学是个大怪兽,现在有了纺锤棒箱,数学就变成了可爱的小宠物。
我朋友家孩子的幼儿园就用这个教具,孩子们学数学的兴趣可高了。
蒙氏教具真的超赞!它们就像一群小精灵,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助力。
无论是培养观察力、专注力,还是学习数学、语言,蒙氏教具都能发挥大作用。
所以,还等什么呢?赶紧让蒙氏教具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吧!我的观点结论是:蒙氏教具是孩子成长的好帮手,值得大家去使用和推广。
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

11种蒙氏数学教具的使用方法2011-08-18 01:34:00| 分类:幼师培训|字号订阅蒙特梭利数学教具系列之——纺锤棒箱一、教具构成:45根纺锤棒,纺锤棒箱(两个样式相同的木箱各分为5格,印有数字,一个箱子印0-4,一个箱子印5-9)。
二、教育目的:1、练习数量与数字的配对2、理解“0”的概念3、数序的感知4、为学习十位数作准备三、教具操作:1、介绍教具,纺锤棒箱端放,安0-9的顺序并排一起,放有纺锤棒的整理箱放在纺锤棒箱的右下方2、引导幼儿按顺序认读纺锤棒箱中1-9的数字。
3、家长指着纺锤棒箱中写有1的格子读“1”,然后右手从整理箱中取出1根纺锤棒放在左手心,两手握住棒的中间将棒垂直竖起向幼儿展示,并同时说明:这是1。
说完将棒放进纺锤棒箱中写有1的空格中。
4、同样展示2之后,引导幼儿以此方法依次操作3-9纺锤棒。
5、操作结束后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纺锤棒箱的每个格子中都有纺锤棒吗?“0”的格子里没有纺锤棒?为什么没有?6、家长小结,“0”就是没有,一个都没有就是表示0,所以0的格子不能放纺锤棒,它应该是空的。
带幼儿读“0”。
蒙氏数学教具之——数字与筹码一、教育玩具配置1、圆形红色筹码55个2、1-10的数字卡片10张(或1-10的活动数字字形)3、文字卡片“奇数”、“偶数”各五张二、主要学习目标:1、数字和数量相结合的概念,以及数字的关系;2、认识10以内的奇数与偶数。
3、10以内的基本运算4、认识数的大小三、活动提示1、筹码和数字的对应a)从盒中取出1……10的数字从盒中取出来,请孩子按数的顺序横向排列且互相间留有一定间距;b)指着‘1’,请宝宝拿出相应数量的筹码放在数字卡的下方;c)依次方法,请幼儿取和‘2’一样多的筹码,放在‘2’下方分开排列,横向对齐,中间留一指宽间距;d)以同样方法做筹码和数卡‘3’的对应的排列。
排第三个筹码时,要另起一排,并放在上排两个筹码的下方,与上排左边的筹码垂直对齐;e)请幼儿按以上方法做余下的筹码与数卡间的对应排列。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要领

蒙台梭利感官教具的操作要领一、视觉教具—粉红塔教具构成1、由10个粉红色的木制立方体构成,立方体的各边长度从10cm到1cm递减。
最大的立方体体积为100cm³,最小的立方体仅1cm³2、工作毯一块。
适用年龄与日常生活练习并行,两岁半以上。
基本操作1、介绍粉红塔,准备工作毯。
2、从粉红塔基座上拿取粉红塔,并示范粉红塔的拿法。
用五指从塔顶抓拿最小的立方体,至于手心,再将其余的立方体一一拿到工作毯上,手势是呈现虎口捏住立方块,拿取较大的立方体时可用两手托住底面搬运。
10个立方体不依顺序散置在工作毯上。
3、老师坐在孩子的右边。
4、示范立方体的垒塔的方法。
先选出最大的立方体,放在老师和孩子之间,再让孩子去比较其他的立方体,选出次大的,将它放到最大的立方体之上。
5、按照顺序依次垒高,一直垒到最小的立方体为止。
6、搭完后,请幼儿从塔顶以及它的四周欣赏欣赏粉红塔的整体的协调感。
7、问孩子:“要不要做做看?”让孩子清楚地看到塔的变化活动变化1——同棱垒高(1)将立方体的两面以其夹角对齐,垂直向上积高。
(2)将1cm³的小立方体依次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排列,比较每个立方体之间的差别。
变化2将10个立方体水平排列,最大的一块在左边。
变化3可以排列成螺旋状及玫瑰花状。
延伸活动1、记忆练习。
2、蒙上眼罩。
3、基础卡片。
4、合作操作。
5、用三段式教学法进行大小的名称练习。
二、红棒(长棒)教具构成1、由10根红色的木制长方形棒构成,棒长从10cm至100cm,每根相差10cm,每根的横断面均为 2.5cm×2.5cm。
2、工作毯1——2块适用年龄两岁半以上基本操作1、引导孩子,介绍长棒并准备工作毯。
2、示范长棒的拿法。
两手握住最短长棒的两端,轻轻放在工作毯上。
按同样方法顺次一根一根地拿其他长棒。
稍长的棒要握其稍内侧,并竖起来拿,以防碰到其他小朋友。
10根长棒不依顺序散置于工作毯上,但其左端要沿工作毯的左端对齐。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

蒙氏(蒙台梭利教具)教案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以意大利儿科医生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命名的教育方法,她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教具被称为蒙氏教育(Montessori Method)和蒙台梭利教具(Montessori Materials)。
蒙氏教育注重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以及发展他们的感官和运动技能。
以下是一份蒙氏教具的教案。
课题:蒙氏教具-感官教材之触觉目标:帮助儿童发展触觉感官,提高触觉敏感度教具准备:-蒙台梭利触觉楞板-盲人拼图-不同材质的各种物品如(丝绸、木料、橡胶、钢、塑料、布料等)教学步骤:1.引入活动:-引导学生回忆触觉是感官的一种,并询问学生触觉的作用。
-简要介绍触觉教学材料,并告诉学生将要进行的触觉感知实验。
2.实践活动:-将不同材质的物品分别放在触觉楞板的孔洞中。
-学生依次将手指伸入孔洞中,感受材质的特征,并说出感受。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材质之间的差异,例如柔软、粗糙、光滑等,并让他们说出感受的词语。
3.盲人拼图活动:-给学生发放盲人拼图,并解释这是一种通过触摸来识别和整理形状的游戏。
-学生根据形状和材质将拼图件正确地放入底板上。
-引导学生赞赏不同形状和材质之间的差异,并进行相应的讨论。
4.温故知新:-回顾整个活动,引导学生总结触觉是如何通过触摸感知材质和形状的。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触觉时要注意细节,并关注不同材质和形状的感觉。
5.结束活动:-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观察结果,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触觉体验。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不同触觉感受,例如摸不同的纸张或接触不同的材质。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将通过自主的触摸和感知来提高他们的感官觉知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扩展。
蒙台梭利教具的使用能够帮助儿童在感官发展和认知能力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及操作方法

蒙特梭利18件感官教具简介1.插座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四岁半基本提示:配对,序列,可戴上眼罩让孩子配对,用手指触摸,探测圆穴的深浅与圆柱的大小。
错误控制:每个圆柱只能嵌入相合的圆穴。
直接目的:培养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间接目的:作为写字前的预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作握笔的准备练习)。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对应,顺序)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2.粉红塔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和日常生活练习并行,但须先具有插座圆柱体充分练习经验,可以与棕色梯组合进行练习。
错误控制:在视觉上塔的外形显不协调直接目的:透过视觉正确地获得对三度空间差异变化的知觉。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学习立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育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3.棕色梯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可与粉红塔合并使用。
错误控制:排列后的长方体在视觉上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平面及立体的差异有充分的认识。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培养专注的观察力。
学习长方体的概念及数学教具的间接预备(理解十进位的准备教具)。
培养逻辑思考能力(顺序性)。
4.长棒适用年龄:二岁半----六岁基本提示:练习长棒的排列方式,观察每根长棒间的差异,改变排列方式的序列练习。
错误控制:视觉上发现长短有明显不协调。
直接目的: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异有正确的了解。
间接目的:发展手眼及肌肉的动作协调。
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等的直接预备教具)。
5.彩色圆柱体适用年龄:二岁半----五岁基本提示:尝试各种排列方式,辨别颜色对应归位,两合以上圆柱同时做垂直和水平的练习。
错误控制:圆柱规则的渐次性。
直接目的:培养视觉上对大小识别概念的再确认。
间接目的: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堆高时精神的抑制力及敏锐的观察力与注意力。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温觉板

(6)将软木塞放在桌子的左上角
(7)同样的方法,教师依次命名:玻璃,铁片,大理石,毛毡,木板,并用用手腕去触摸碰触,感受它们的温觉
温觉板 配对 :
1、教师邀请幼儿进行工作。
介绍用具示范取用具,请幼儿选择一个取到不干扰人的桌面区。
将所有温觉板取出散放在桌子右侧。
教师带领幼儿做指尖敏感化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
工作名称
WORK NAME
温觉板
教具
MATERIALS
1.一个有6个分格的木质盒子,2个木质长方形板5cm x5cm,2个铁质长方形板5cm x5cm,2个毡质长方形板5cm x5cm,2个石质长方形板5cm x5cm,2个软木塞质长方形板5cm x5cm,,2个玻璃石质长方形板5cm x5cm
2、如果无法取得以上材质,可以瓷砖等来代替
3、眼罩
进行以下练习(后续活动)
目的
PURPOSES
1.提升温觉板接收(区辨的精致化)
2.觉知不同的物质由于作用在温度上会有明显差异
工作前准备
温觉瓶
年龄
3.5岁
演示
PRESENTATION
温觉板 :
1、教师邀请幼儿进行工作。
介绍用具示范取用具,请幼儿选择一个取到不干扰人的桌面区。
2、不同建筑材料的材质
语言
LANGUAGE
记忆游戏
学术备注
PED.NOTES
温觉瓶的区辨能力会在每天的工作经验积累能力会越来越上升。
将控制组的5块温觉板取出散放在桌子右侧。
教师带领幼儿做指尖敏感化
2、 教师示范操作、命名:
(1)取一个软木塞放于桌上。命名“这块温觉板是软木塞”
幼儿园蒙氏感官教育工作手册——几何学立体

ERROR CONTROL
视觉错误控制
后续活动POLLOWNG EXERCISES
立体几何 立体分解:
1、教师整理准备用具:
教师将所有的立体取放在工作毯右侧,投影板放在右侧
2、教师示范工作的方法:
(1)球体的架构:
教师取出圆形投影板,询问:这是什么形状的投影板?
将圆形投影板放在工作毯上,
教师取球体,询问:这是什么立体?
3、同样的方法,示范其他立体的架构并总结:
椭圆体是由许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圆形平面架构而成的。
卵形体是由许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的圆形平面架构而成的。
长方体是有1个长方形平面······4个长方形平面和1个正方形平面、2个正方形平面架构而成的。
圆柱体是由1个圆形平面、2个圆形平面和1个长方形曲面架构而成的。
再使用手指翻动圆锥体,
询问幼儿:圆锥体可以翻动么?幼儿的回答不纠正
介绍:圆锥体是可以滚动的。
3、转交工作,请幼儿蓝布上试试看其他立体
哪些可以滚动?
哪些可以翻动?
哪些即可以翻动又可以滚动?
4、幼儿尝试将所有的立体进行移动后,教师介入测评:
请你取球体,请问你取的是什么立体?
它是可以滚动的还是可以翻动的?
(2)教师同样的方法询问并记录正方体的分解。
画一个正方体,加两撇,等于号后面,再画6个正方形
教师指纸上的图画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正方形的平面架构而成的。
(3)教师将询问工作毯上其余的立体,幼儿查看后告知,教师画出其余立体
(4)转交工作请幼儿自己尝试观察记录立体的分解架构
记忆游戏
MEMORIAL GAME
将蓝布铺在工作毯子中间,介绍:这块蓝布四面都缝了边。
2、教师示范如何移动立体。
蒙氏感官教具操作精编版共51页文档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蒙氏感官教具操作精编版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方法
1.取工作毯确定工作范围。
2.用右手从教具柜取下最小的立方体,放到左手的手心,两手相 扣送至上作毯上,以同样的方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运至工作毯上 散放。
3.找出最大的粉红塔,放于丁作毯中央,再找出次大的放在它的 上面,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建塔,建塔时一手扶住塔顶,另一只手 摸塔的两则是否对齐,要求旁边所留间隔必须相等。
1、事先决定工作地点(桌子、工作毯) 2、个别指导时教师坐在幼儿右边 3、为使幼儿集中注意力,重点地方重点强调,提示操作方法 4、要使幼儿理解教师的提示和操作分解 5、提示时要发音准确,语言得当,简单明了 6、提示时从到至尾,一切动作要稳重 7、提示中要注意幼儿表情 8、提示时让幼儿触摸教具 9、提示幼儿要使幼儿注意到错误控制
构成三角形
教具构成:5盒建构三角形一长方形盒1、长方形盒2、三角形盒、大六边形盒、 小六边形盒 教具目的: 1、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 2、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 3、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4、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 5、为数学学习打基础。
三角形盒的练习
教具构成:灰色等边三角形1个、绿色直角三角形2个、黄色等腰 三角形3个、红色等边三角形4个 教学目的: 1、知道三角形之间的组合变化; 2、培养逻辑思考的能力
操作过程
a、将三角形散放在工作毯上,按颜色分类,灰绿黄红依次摆放从 左到右 b、按形状分类,在相同颜色的三角形中找出大小相同形状相同 完全一致的三角形摆放在一起,按从左到右顺序 c、一只手按图形,另一只手二指触摸黑色指引线,并将分好类的 图形依次拼成三角形 d、用第一个正三角形进行订正,与其他三角形进行比较,并说 这是一样的,全部订正完成后可说它们都是一样的 f、总结:两个绿色直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三角形 三个等腰钝角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三角形 四个三角形可拼成一个正三角形
感官教具特色及基本要求
1、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过程 2、由具体到抽象的学习内容 3、操作过程具有错误控制 4、独立性的学习,每次示范只有一个目的性 5、教具具有美感和吸引力,发展探索及学习的欲望,与数学学 习有密切关联 6、每件教具学习有间接预备性 7、教具适合幼儿尺寸大小及重量
教师操作感官教具的要求
第四层:从正五边形到正十边形的正多边形6个(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正七边 形、正八边形、正九边形、正十边形各一个)
第五层:和第二层抽屉不同的四边形,如平行四边形、及梯形一共4个(平行四 边形2个、等腰梯形1个、不等边梯形1个)
第六层:和第一层抽屉的圆形相异的曲线圆形4个(卵形、椭圆形、花菱形、 曲线三角形各一个)另再加一枚锐角不等边三角形。
蒙台梭利感官教育-为学习数学做准备
什么是感觉教育? 通过视听嗅味触觉外界刺激,传递给大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
b、由具体到抽象,由近到远
因人施教原则:根据儿童的自身特点,进行个别化教育
自我教育原则: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 觉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需要、能力去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 作、自我矫正,努力把握自己所处的环境
6.结束后,为了了解儿童掌握的程度,可请幼儿在剩余的立方体 中再找出最大与最小的。
7.工作结束后,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送回教具柜。
棕色梯
教具构成:边长为10cm的十个棕色长方体组成 目的 直接目的:通过视觉的辨别了解物体的粗细。 间接目的: 1、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及专注力。 2、发展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 3、增强手眼协调能力。 4、为书写做间接准备。
色板
色板Ⅰ的练习(3—6岁) 教具构成:红黄蓝三色的色板各两块共6块 目的: 直接目的:认知红黄蓝三种颜色 间接目的:训练幼儿视觉,通过配对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分辨颜色的能力,为颜色的组合及对比做准备 配对练习:a、展示二指,涌而至捏边拿的方法将色斑散放在工作 毯上,横排红黄蓝,竖排散放 b、用二指捏边展示,并说下面我们找到跟它一样的颜色,与竖 排一一比较,并进行配对,左右手二指捏边拿起并说一样的,吧 它们放在一起,收起一组后,进行三阶段教学法(色板可以摆成 不同的图形如:小花等)
插座圆柱体
圆柱体四组(A.B.C.D)每组各有10个圆柱体 A组:属一次元变化,粗细不变、高度渐减、由高到低。(高低) B组:属二次元变化,高度不变、粗细渐变、由粗到细。(粗细) C组:属三次元变化,粗细和高度同时渐减,由大到小。(大小) D组:属三次元变化逆比例,由粗而低到细而高
目的: a、手眼协调能力及三指捏动作 b、辨别高低、大小、粗细、长短的视觉记忆 c、培养发展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学习分辨三度空间的概念 d、逻辑、思考、对应、顺序的能力 e、培养视觉敏锐的观察力 f、间接的为数学准备 g、写前的握笔长期准备工作
记忆重新(第三阶段):名称及概念的建立及对物体的记忆, 如:“这是怎样的?”
三阶段式教学的优点
1、明确向幼儿介绍物体名称和特征 2、了解幼儿对名称和特征的印象 3、能够理解检查判断幼儿的学习效果 4、认识对比的特征,如:大小、粗细、胖瘦、长短、高低等 5、同时进行分类、配对、排序的操作,以奠定逻辑思考能力, 增进语文能力,培养比较、分析、辨别、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6、能与幼儿生活经验相结合,能留给幼儿创造变化的空间
操作过程
感官展示一水平排列 1、铺好工作毯,介绍要做棕色梯的工作。 2、握住最细的棕色梯,按照由细到粗的顺序将棕色梯一一取到工作毯上散放工作毯的右侧(最细的几 根用三指捏,搬用两端的方式,最粗的几块采用一手托底,一手扶的方式) 3、用视觉选取最粗的棕色梯放在孩子正前方。 4、在从剩余的棕色梯中选取最粗的一块,放在最粗的棕色梯前方。 5、按照一样的方法将棕色梯一一摆好,平铺成楼梯状。 6、询问孩子:“你看它象什么?” 7、做三阶段教学法(1)命名:分别拿起最粗与最细的棕色梯,边摸边说:“这是粗的,请重复粗 的,”。(2)辨别:老师说“请问粗的在哪儿?请问细的在哪儿?(3)记忆重新:老师手指到组或 细棕色梯问幼儿:”请问这是什么?” (可用小球从上到下滑动,听声音不同辨别排序正确和错误)
粉红塔
工作前经验:已有操作圆柱体插座经验或者2岁半以上的幼儿。 构成:10个粉红色立方体 目的 1.认识物体的大小,培养幼儿的逻辑思考能力。 2.训练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肌肉运动的控制能力,培养积木式精 神的意志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和能力。 3.通过视觉正确获得数学概念上固有等差变化,了解递增及递减 的关系
2.触觉教具 (1)触觉板(体验物体表面的粗糙与光滑) (2)温觉板(触模温度的感觉) (3)重量板(大小相同及不同、拈重量) (4)神秘带(实体认识感觉,凭触摸分辨物体大小,形状,重量等) 3.听觉教具(训练孩子听力、强弱练习):听音筒(训练听力强弱) 4.味觉教具:如味觉瓶(感受酸、甜、苦、辣、咸) 5.嗅觉教具:如嗅觉筒(生活中有味道的食品、香油、醋,感官教育教具在操作 中强调分类、配对、秩序)
感官教育内容的划分
1.视觉教育教具(通过视觉练习,使孩子掌握形状、面积、体积。视觉教具里有:) (1)插座圆柱体(高低粗细大小的比较组合) (2)粉红塔(认识大小等差) (3)棕色梯(认识宽窄) (4)长棒(认识长短、数量的等差) (5)彩色圆柱体(颜色识别、高低粗细组合) (6)色板(颜色的种类、色调的明暗度、颜色搭配) (7)几何图形相嵌板(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8)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种类、组合) (9)几何立体组 (10)几何嵌板
长棒
教具构成:由10根从10CM-100CM的红长棒组成 目的: 直接目的 透过视觉的辨别,在知觉上对长度的差别有正确的了 解。 间接目的 发展手、眼与肌肉的协调性。隐含长度测定概念的教具。 数学教育(量、基本运算、十进位)的直接准备教具。
操作方法
从短到长依次取长棒,一次取一根,双手握住长棒的两端,当取 稍长的长棒时双手竖握。 由长到短依次用二指触摸并进行排序,惯用手沿边感知由长到短, 用最短的一根由下至上并进行订正,找到最长和最短的长棒,认 知长的、短的,进行三阶段式教学。
注:前三层配有卡片
教育目的: 直接目的:有肌肉和触觉的联合帮助视觉认识平面几何图形。 间接目的:1、发展手、眼协调。 2、手部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3、注意力及观察力的加强。 4、读书、写字的预备练习。 5、进入平面几何学的预备。 6、作为学立体几何的前引。
操作方法
取下示范橱,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且图形的下边有对应的颜 色。 1、右手三指抓起圆形,左手两指触摸其边缘,并把圆形放在相应的下 方。用同样的方法把正方形、三角形取出并放好。 2、用右手触摸框架上圆形的边框,再用三指抓把圆形放回相应的图形 边框内,用双手触摸订正。正方形、三角形的方法相同。 3、再用三阶段教学法教会幼儿三个图形的名称。 第二步:分别详细讲解每一盒,方法同示范盒 第三步:前三层与卡片配对 四:其他层操作同示范橱。
10、基本提示后,增加求知欲和动作兴趣 11、提示后给幼儿操作机会,教师在旁观察 12、改正幼儿错误必须谨慎行事 13、幼儿有自由选择反复操作的权利和不工作的权利,不要勉强 14、幼儿提示问题要适当、认真、正确的回答 15、工作结束时应提示收拾整理方法 16、蒙氏教师要有耐心和爱心,允许儿童所需的时间和进度节奏 来工作,因为这样就是接纳儿童
几何拼图橱
教具构成:
六个图形嵌板抽屉的木橱,连木框的示范匣,及一个小架子里放三组图形卡片。
第一层:直径由10cm以1cm缩小的圆形6个。
第二层:正方形的横边自10cm以1cm缩小的四边形6个。(正方形1个,长方形5 个)
第三层:边长及角度各异的三角形6个(正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钝角等腰 三角形、锐角等腰三角形、直角不等边三角形、钝角不等边三角形各一个)
4.造塔结束后,欣赏一下正体的协调感,取最小的立方体稍做展 示,并从第一个台阶开始逐一向上对比。(前三个要做到动作分解)
5.将粉红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取下,散放于工作毯上,并找出 最大与最小的,做三阶段教学法(1)命名:分别拿起最大与最 小的粉红塔,边摸边说:“这是大的,请重复大的,”。(2) 辨别:老师说“请问大的在哪儿?请问小的在哪儿?(3)记忆 重新:老师手指到大或小粉红塔问幼儿:”请问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