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第一课时-暮江吟教学目标: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知诗人,解诗题,导入新课。

1、古代有一位诗人,他写的诗通俗易懂,每次写完诗后,他总要读给隔壁的老是奶听,一遍遍地读,一遍遍地改,直到老奶奶听懂为止,哪位同学知道这个诗人是谁。

(白居易)(白居易(公元772—公元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邦(今陕西渭南)人。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

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

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一首风景诗(板书《暮江吟》。

)2、看到这个诗题,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吟”又是什么意思呢?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吟,古代一种诗体。

3、白居易在傍晚的江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美景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暮江吟》。

二、读诗,了解诗意。

1、自由朗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停顿。

2、检测读。

字正腔圆、停顿正确。

谁愿意把你的体会读出来?3、(再抽生读)读完整首诗,你看到了什么?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边板书:残阳铺水中、江瑟瑟红、露似真珠、月似弓。

边讲解诗句,指导朗读。

三、品诗,体会意境。

1、默读诗文,体会诗意。

(1)齐读“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通过抓关键词“铺”、“瑟瑟”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诗的意境。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9、巨人的花园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

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一、粗读感知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 朗读本段。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教案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包含《观潮》、《走月亮》、《繁星》三篇课文。

本单元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热爱。

同时,本单元的课文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诗歌和散文有一定的鉴赏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把握作者情感方面仍有困难。

此外,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以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美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词语、句子的积累和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课文朗读录音:邀请学生或教师朗读课文,制作成录音文件。

3.学习资料: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以便进行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课文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色、家庭亲情和友情。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涉及到的内容有《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旨在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感受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此外,本单元还涉及到一些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以及对课文内容的大意梳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在阅读过程中,仍存在对生字词的认读困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度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神话故事的文化背景和寓意可能了解不多,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单元的生字词。

2.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能够体会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文学素养。

4.通过对神话故事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人文内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对课文内容的大意梳理。

3.神话故事的文化背景和寓意的学习。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

2.生字词卡片。

3.PPT或黑板。

4.相关神话故事的文化背景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或黑板,展示本单元的神话故事标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单元的生字词,让学生自主认读和理解。

老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老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故事大意。

4.巩固(10分钟)老师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对错误较多的部分进行重点讲解和巩固。

5.拓展(10分钟)老师介绍与本单元神话故事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导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寓意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原始备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原始备课

科目语文总第 28节编制教师向红科目语文总第29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班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 30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 31 节编制教师向红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32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科目语文总第 33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34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科目语文总第 35 节编制教师向红授课教师四年级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 36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授课教师四年级班科目语文总第 37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科目语文总第 38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金慈实验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科目语文总第 39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授课教师四年级科目语文总第 40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授课教师四年级班第三单元测试卷科目语文总第 41-42 节编制教师陈新菊授课教师四年级班(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一、联系上下文,根据拼音写字词。

(8分)1.经过bǐ jiào(),我决定xuǎn zé()粉色来装修我的wòshì()。

2.qiáo(),这nèn yè()在墙上铺得那么jūn yún(),没有chónɡ dié()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kònɡ xì()。

二、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8分)1.梅雪争春未肯降.(xiánɡ jiànɡ),骚人阁笔费评章。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xiánɡ jiànɡ)人才。

3.我行走在弯弯曲.(qū qǔ)曲的小路上,听着悦耳的歌曲.(qū qǔ),心情格外舒畅。

三、找出下列每组词语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1.操场战领浪费文章()2.舒适牢固经叶住宅()3.临时地址优良叶丙()4.牢固枯委庐山优良()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踩影子》,熟练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b. 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并能回答相关问题。

c. 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d.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绘画或其他形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a. 采用整体感知、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利用图片、图表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课文内容。

c. 运用个别指导、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踩影子》的朗读和理解。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课文的朗读流畅度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电子白板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b.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图表。

c. 相关的教学课件或动画。

2. 学生准备:a. 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b. 笔、纸、绘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本次备课将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步骤一:导入a. 使用图片或图表呈现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引导学生思考:在阳光明媚的早晨,你是否也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影子?请大家分享一下。

步骤二:朗读与理解a. 分角色朗读课文《踩影子》,并进行多次朗读。

b. 小组讨论:课文讲了什么故事?主人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c. 阅读理解:回答课文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步骤三:语音语调训练a.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重点关注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b. 模仿老师或录音中的朗读,注意语速、语调和停顿。

c. 组织听力游戏,让学生通过辨别语音语调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步骤四:绘画表达a. 提供绘画材料,要求学生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影子的样子。

b. 学生展示并描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使用适当的形容词来表达。

c.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备课和实施,我发现学生在课前对影子的认知较为模糊,但经过活动的引导和朗读的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围绕“人与自然”。

内容包括了《大自然的语言》、《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三篇课文,以及一个“语文园地”环节。

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的多样性,探索生物的奥秘,并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感受。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并运用新词汇和句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词汇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大自然的语言”、“爬山虎的脚”等课文中出现的专业词汇。

2. 文本解析:《蝙蝠和雷达》一文,需要学生理解科学原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

3. 写作表达:指导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出来。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课文相关的音频、视频资料。

- 实物展示:爬山虎、蝙蝠等模型或图片。

- 学习单:用于学生记录重点内容和感想。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 朗读《大自然的语言》,讨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语言的表现力。

- 观察《爬山虎的脚》,学习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 探讨《蝙蝠和雷达》中的科学原理,理解仿生学的应用。

3. 实践与讨论: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自然现象,并分享观察心得。

4. 总结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每篇课文的主题、关键词汇和主要观点,以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强化记忆和理解。

作业设计- 个人作业:写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身边的自然现象。

- 小组作业:每组选择一个自然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三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四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五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六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七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八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目录第一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单元内容总述1.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中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了解景物引发的联想和不同感受。

(2)教学时应通过重复有豪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研究并应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风景时的感受。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放置内容教学要点时1观潮本课描写了钱塘大潮的壮美。

重点是感受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

21.通过初读—课教学建议研读—熟读的程序引导学生体味钱塘江大潮的景观之奇。

2.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1进入课文情境。

2走月亮本课描写了阿妈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下散步的美妙情景,重点是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现代诗二首本课描述了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心爱,重点是通过有豪情的朗读课体裁会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感情。

4*繁星本课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

重点是研究并应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研究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表现对美妙生活的向往。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3单元全部教案(教材分析+教学反思+作业设计)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 )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语文园地本次语文园地的主要内容1. 引导学生在回顾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

2.分组讨论交流。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意思。

11 蟋蟀的住宅课题:蟋蟀的住宅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 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蟋、蟀、宅” 等 12 个生字,会写“宅、临、选” 等14 个字。

正确读写“住宅、隐蔽”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 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体验用拟人、生动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学会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描述。

教学重点1 .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2. 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验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来表达具体的事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 认识会写本课生字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1 . 多媒体课件2. 有关蟋蟀的文字、图片资料和资料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昆虫的世界非常奇妙。

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

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

部编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doc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主备人:* * *一、单元教材分析围绕本组专题,教材选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并安排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

安排童话单元的原因:引导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学情分析: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

因此,本组的教学应有总结、提升的性质,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二、本单元学习目标是什么?1.认识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正确读写本单元的词语。

2.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

三、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是什么?1、认读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述的画面、情境,感受童话中人物的形象,品味童话故事中优美的语言。

3、懂得童话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从故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与感染。

4、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四、本单元语言训练点体会童话语言: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注意心理活动的变化。

巨人的话(生气的、训斥的、疑惑的、醒悟的)鸟(依依惜别、不舍、焦急的)树(依依惜别、留恋的)树根、门、小女孩小木偶(笑嘻嘻的、可怜巴巴的、痛苦的)熊警官(凶巴巴的)小红狐(亲热、假惺惺的)……-------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语言,通过朗读来指导学生学习童话内容,以此来体会人物形象、心理,并为后面单元写、续编童话做准备。

具体如下:1、如何教学《巨人的花园》?这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经阅读过的童话故事。

1、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运用已获得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等方法感悟童话所提示的道理,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部编版四语上三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四语上三单元单元备课

部编版四语上三单元单元备课《部编版四语上三单元单元备课:一场奇妙的语文之旅》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就像探险家一样,走进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这可是一个超级有趣的单元呢!这个单元里有好多故事呀。

就像打开了一个装满宝藏的盒子,每一篇课文都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先来说说《古诗三首》吧。

这三首古诗就像三位来自古代的好朋友,带着我们穿越时空。

比如说《暮江吟》,那里面描写的景色,就像是一幅绝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开。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哇,我读到这句的时候,就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江边,看着那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被染成了红色,这简直比我见过的最漂亮的画还要美呢!还有《题西林壁》,苏轼就像一个智慧的长者,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山,样子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我们看一个魔方,从不同的面看,颜色和图案都不同呀。

我们在生活中不也是这样吗?很多事情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可能就会很片面。

那《雪梅》呢,雪和梅就像两个小仙子在争奇斗艳,到底是雪更白还是梅更香呢?诗人说各有千秋,这就像我们和小伙伴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谁也不比谁差呀。

再看看《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

爬山虎可真是个神奇的植物!它的脚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爪子。

我仿佛看到爬山虎在墙上努力攀爬的样子,它就像一个小勇士,一步一步地向着高处进发。

作者把爬山虎写得那么详细,就好像他把爬山虎当成了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仔细地观察着它的一举一动。

我在想,要是我也能像作者一样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那我是不是也能写出这么棒的文章呢?我跟同桌还讨论过呢。

同桌说:“我觉得爬山虎肯定很有毅力,它不停地长脚,不停地往上爬,我们做事情要是有它这种精神就好了。

”我特别赞同,就说:“是呀,我们有时候做数学题,遇到一点困难就不想做了,要是像爬山虎一样坚持,肯定能把难题都解决呢。

”还有《蟋蟀的住宅》,蟋蟀可真是个了不起的建筑师!它的住宅就像一座精致的小城堡。

我就纳闷儿了,这么小的蟋蟀怎么能建造出这么完美的住宅呢?它得花多少心思呀!我和同学们一起讨论的时候,有个同学说:“蟋蟀肯定是个完美主义者,它的住宅又干净又舒适,还有很多小通道,就像我们住的房子一样功能齐全。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处处留心,连续观察”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组成。

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让学生进行细致、仔细地描写,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对事物的描写。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1)能引导学生根据细致观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通过阅读,感受古诗三首的自然美和语言美。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感受植物的无穷魅力,增加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学习并运用观察方法描写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9.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师生齐背《草》)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板书:《暮江吟》)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学习《暮江吟》,学会本诗生字.②理解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了解此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2.能力目标:①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②能背诵,默写全诗.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此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复习学过的古诗,预习本课,了解诗人教师准备:课件,诗签[教法]①诵读法——反复朗读,把握语言特色.②提问法——逐步引导,逐渐深入.③点拨法——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流程(课前)导入激趣(看图猜,背古诗)一.感受美,进入美的环境1.解题.师问:诗题交代了些什么生答:交代了时间(暮——傍晚),地点(江边)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3.感知诗文,欣赏试吟.①指名读.②检查对三个生字"瑟,残,吟"的认读情况.③生教读.二.赏析美,展示美的画面(一)介绍"挑战赛"规则.(二)第一关:"看美景,说其意"1.在观察讨论中领悟一番诗中有哪些景物你认为什么景物最美为什么(教师适时点拨)2.汇报交流.第二关:"找字词,解其意"1.请同学们把重点的字词和不理解字词找出来,同桌或上下位解决,不能解决再提出.(1)小组领读(2)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个字或哪一句(分组交流)(3)解答疑问.3.再读,领悟诗意4.抓住重点字词"可怜"等进行小结5.生想象画面,复述诗意:傍晚( )夜晚( )天上( )地上( )三.诵读美,想象美的意境第三关:"悟情感,读其意"欣赏古诗重要的是进入诗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白居易,谁来吟吟这首诗.1.师吟生想象画面.(配乐)2.生挑战:表演吟诵3.全班背诵4.师结合板书小结四.创作美,获得美的延伸第四关:"写美景,创其意"1.小练笔(课后任选一题完成):(1)见课件(2)见诗签2.教师总结.3.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作业.(2)默写全诗.[板书设计]暮江吟白居易残——→月阳→美江——→露水《题西林壁》教案教学目标:1.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 体会两首诗表达的异同.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以及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 激情导入.1. 板书-----庐山庐山,我们并不陌生,根据我们以前看到的或学过的有关庐山的文章,说说庐山给你们留下的怎样的印象?谁来说说?2.学生汇报.3.师:是的,庐山不仅水美.雾美.山也美.自古享有(板书)“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教案)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展开,包括《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三篇课文。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现象,感受自然的魅力,同时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复述课文,并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

2. 把握课文的主旨,如《瀑布》中瀑布的壮观景象,《风娃娃》中风娃娃的环保行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 课堂练习: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 课文《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3. 重点词语:大自然的语言、瀑布、风娃娃、环保等。

4. 课文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作文,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教学难点在以上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包括理解上的困难、技能掌握的挑战或情感态度的障碍。

正确识别和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包含了《观潮》、《走月亮》、《精卫填海》和《麻雀》等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既有民间传说,又有动物故事,既有自然景观,又有家庭亲情。

这些文章风格各异,既有生动的描绘,又有深刻的寓意,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本的把握和情感的体会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较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可能还理解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

在写作方面,学生已经能够运用基本的句式和语法,但是还需要在词汇的运用和篇章的结构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体会文章的情感。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简单的写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自我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情感。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寓意的理解,以及写作中词汇的运用和篇章的结构的设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大意和情感。

2.读书指导法: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写作实践法:教师可以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写作素材:准备一些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在写作时有所启发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引起学生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兴趣。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三首本次课我们将研究三首古诗:《暮江吟》、《题西林壁》和《雪梅》。

第一课时-___教学目标:1、学会“吟”、“瑟”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采用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4、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采用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想象诗句描述的景象,感受诗人表达的对明月和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诗人___和他的诗歌,板书《暮江吟》。

二、了解诗意1、自由朗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读出自己的体会。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检测读。

字正腔圆、停顿正确。

谁愿意把你的体会读出来?3、读完整首诗,结合学生所描绘的景象,边板书:残阳铺水中、___、露似真珠、月似弓。

边讲解诗句,指导朗读。

三、体会意境1、默读诗文,体会诗意。

2、通过抓关键词“铺”、“瑟瑟”等,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体会古诗的意境。

3、引导学生想象自己漫步在江边,欣赏美景,感受诗人对大自然和明月的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灵活多样的研究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的意境。

五、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背诵本课研究的古诗,感受古诗的魅力。

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几个研究任务:自读古诗并勾出不认识的字,纠正读音,范读古诗并讲读法,以及注意停顿。

老师也让学生组成小组自学,解释古诗时使用拆分法,并教授了如何解释整首诗的方法。

学生完成了任务后,老师组织了学生交流研究成果,并解答了学生的问题。

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观看庐山的风光,找出片子中的山峰和山岭,并让学生朗诵古诗,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一遍诗。

生:(跟着老师一起读)雪花似锦,梅花如粉。

二者相映,更显妩媚。

___虽好,各有千秋。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包括《古诗两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我要的是葫芦》、《在牛肚子里旅行》、《灰雀》和《父亲、树林和鸟》七篇文章。

这些文章内容丰富,既有古诗、又有童话故事,还有描写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文章。

这些文章在语言表达、情感传递和思想教育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理解和欣赏简单的古诗和散文。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词语和表达方式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此外,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珍惜亲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难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交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秋天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三单元,来看看秋天有哪些有趣的事物。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连续观察”,包含了三篇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古诗三首》。

其中,《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以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和动物为观察对象,描写了事物的特点和变化,展现了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古诗三首》则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景物,与主题相呼应。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与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相承接,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连续观察。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编排了两篇课文,以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展现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此外,“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进行迁移运用。

本单元的作要求是“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在之前的研究中,学生已经了解了日记的一般格式,并初步养成了写日记的惯。

本单元帮助学生进一步培养进行连续观察、写观察日记的能力。

为此,编排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帮助学生完成观察日记的写作。

其中,“资料袋”帮助学生养成连续观察并进行记录的惯,“阅读链接”则引导学生了解观察日记的内容和写法。

二、单元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要通过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细致的观察。

细致观察是连续观察的基础,也是描写准确生动的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加强整合,灵活研究。

例如,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篇章页上的导语和“交流平台”中的泡泡,明确表达和观察的紧密联系;在课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细致观察的重要性;在课后,可以利用“资料袋”“阅读链接”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2.通过阅读古诗,感受自然之美和语言之美,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

3.理解古诗所传达的哲理,如观察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万物都有优缺点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等古诗,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包含了本单元的生字词、重点句子、段落和篇章。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与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自然、关注环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童话故事,又有科普文章,还有描写自然景色的美文。

此外,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本单元的主题“自然与环境”,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但在阅读理解、写作和表达能力上,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对于长句子、难词汇的理解仍有一定困难;在写作和表达方面,部分学生存在思路不清晰、语言能力弱的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理解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意义;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字词的掌握、重点句子和段落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难点:对于长句子、难词汇的理解,以及写作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单元相关的课件,包括生字词、重点句子、段落和篇章等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以便进行拓展阅读。

3.黑板:提前准备好黑板,以便进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本单元的主题“自然与环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内容,为新课的复习做好铺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四)总结
四、学习古诗《雪梅》
(一)看图片、赏雪梅
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
(二)读古诗、诵雪梅
1.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
师: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
2.认读标拼音的字。
3.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
4.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
三、我会理解。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变幻莫测 不同角度观察
教学
措施
1.要通过体会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细致的观察。细致观察是连续观察的
是描写准确生动的前提。感受细致观察要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体会,不能抽象地讲
要充分利用教材已有资源,加强整合,灵活学习。课前,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篇章页上
语和“交流平台”中的泡泡,明确表达和观察的紧密联系;课中,引导学生从准确生动的表达中感受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课后,利用“资料袋“阅读链接”等,指导学生进行致观察并做好记录。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 《口语交际》
习作:写观察日记语文园地三
教材
简析
本单元以“观察”为主题,包含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习作:写观察日记”和“ 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本单元所选的三篇文章,就是通过文本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调动不
2.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
3.解诗题,知作者
4.抓字眼,明诗意
5.多诵读,悟诗情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
3.理解题意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学习古诗《题西林壁》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教学难点:
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初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1.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4.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进行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5.积累与秋天有关的谚语。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通过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进行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第二,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受连续性观察。连续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
它强调在观察积累中有所发现。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既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之所以写得准确生动,是因为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知道作者是怎样进行连续观察的。还要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在课外进行实地观察学写观察日记,感受事物的变化过程,体会观察的乐趣,养成连续观察的习惯。
2.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3.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
2.学习会写字
“暮、吟”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7.指导朗读三、四两句。
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
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四、配乐朗读,升华情感指导1.配乐朗读。
2.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写在西林寺上的一首诗。
同感官来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变化。本单元的习作是写观察日记,写一写你在认
真观察后发现的事物的特点及变化。叙述时要做到语言精练。“语文园地”通过
交流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通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意思
的不同;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积累有关气候的谚语。
教学
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生字,会写32个词语。
(三)品诗句,悟道理。
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
1.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
2.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
3.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
4. 一起说诗意。
5.悟道理。
课堂检测
一、比一比,组词语。
锋( ) 阁 ( ) 章( )
峰( ) 阔( ) 障( )
二、读诗句,理解词语。
可怜—— 真珠—— 缘——
课时
安排
《古诗三首》 2课时
《爬山虎的脚》 2课时
《蟋蟀的住宅》 2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观察日记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课题
9 古诗三首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所含的哲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