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关系嵌入_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

网络关系嵌入_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
网络关系嵌入_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

2014年10月第28卷第5期

旅游科学

T ouris m S cie nce

Oct.,2014

Vol.28,No.5

中图分类号F 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75(2014)-05-0068-11

网络关系嵌入、创新扩散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

姚云浩

高启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北京100193)

要:

作为服务业创新的重要分支,旅游业创新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企业创新绩效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还很缺乏。本文以嵌入性理论为切入点,构建

了旅游企业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四川剑门蜀道核心景区(剑门关)周边旅游企业为样本,运用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关系嵌入性如何通过创新扩散来影响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旅游企业网络的强关系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间互惠程度和关系的持久性与创新绩效正相关,创新扩散在旅游企业关系嵌入和创新绩效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网络关系嵌入;创新扩散;创新绩效;旅游企业

收稿日期:2014-03-03;修订日期:2014-08-10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官产学合作研发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3YJ012)。作者简介:姚云浩(1988-),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业创新、

经济发展与创新管理,E-mail :yunhaoyao@126.com 。高启杰(1963-),男,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

发展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经济发展与创新管理。

旅游业创新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一直以来却被工业技术创新研究所

掩盖(王君正,吴贵生,2008)。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旅游创新研究将沿着聚合(converging )与发散(diverging )两条主线进行(Hjalager ,2010;宋慧林,宋海岩,

2013),一是靠近主流传统工业创新的发展轨迹,学习传统创新研究的研究假设和方法以促使旅游研究者在主流创新学术界找到一席之地;二是强调旅游创新的特殊性,即采用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等跨学科方法扩大旅游创新的研究视角。经济社会学视角下“嵌入性”理论认为,旅游企业的创新活动嵌入在企业的关系网络之中,旅游企业的网络关系特征将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运用嵌入性理论来解释网络关系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是推动旅游业创新聚合与发散研究的一个很好的理论切入点。

但网络关系嵌入性具体是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何,尚未获得一致结论。第一类观点认为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Larson ,1992;Moran ,2005;谢洪明,等,

2012);第二类观点认为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呈反向关系(Granovetter ,

1973);第三类观点认为关系嵌入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 型关系DOI:10.16323/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198741.html,ki.lykx.2014.05.007

(Uzzi,1996);第四类观点则认为两者之间因情境因素不同而关系不同(Gargiulo,et al.,2009;Andreas,et al.,2010;潘松挺,郑亚莉,2011)。可见,关系嵌入性究竟给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影响,还存在“关系嵌入性悖论”,而形成悖论的原因可归结为对关系嵌入性内涵与外延界定的不同,以及情境因素的差异,如产业环境、网络类型、发展阶段等,关系嵌入性的研究仍有欠缺(Barden,2007;许冠南,2008),本文则尝试在旅游产业内部,打开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黑箱。

旅游企业关系网络建立的核心目的在于节约交易成本,共享市场信息和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价值链以满足游客对“整体旅游产品”“一段完美旅游体验”的需要,这不仅需要非解码的、复杂知识转移的强联结通道,也需要对最新信息获取的弱联结通道。目前,学者们对旅游企业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首先,对旅游企业网络关系主体的考察还不全面,例如仅以单项的旅游酒店、旅行社为主体进行创新研究,很少将旅游企业整体关系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其次,旅游企业创新是如何发生的,其形成和影响机制还不清晰,鲜有从经济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视角进行深入探讨;再次,对旅游企业创新研究缺乏定量分析,而过度依赖定性案例分析将使旅游创新的政策建议缺乏普遍性。鉴于此,本文从创新扩散的视角,探讨网络关系嵌入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机制,并对四川剑门蜀道核心景区剑门关周边的旅游企业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旅游企业的创新发展有所启发。

1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1.1网络关系嵌入

网络关系嵌入最早由Granovetter(1973)提出,其强调网络成员彼此间的互动过程,特别是网络中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对该成员的影响,并按个体间情感强度、互惠程度等将关系联结程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指出网络中的弱关系比强关系有更好的信息传播效果,而频繁互动的强关系所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大部分是冗余的。Uzzi(1997)认为关系嵌入强调交易成员间的信任关系。Rindfleisch和Moorman (2001)则将关系嵌入性定义为伙伴间互惠程度及其亲密性,并分析了其与知识获取和使用间的正向关系。作为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的重要机制,关系嵌入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创新行为,是造成企业绩效差异的重要原因(Andersson,et al.,2002)。旅游产业各行业企业间虽然没有如工业制造业似的贸易联系,但其关系紧密程度却也很深,旅游行业彼此间相互依赖,形成了“唇亡齿寒”的利益共同体(冯卫红,2011),任何一个旅游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会影响整体旅游产品的质量,影响旅游者对目的地的感知,最终影响其他旅游行业的经营绩效。结合前人研究,本文将旅游企业网络关系嵌入分为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和网络持久度三方面,分别用网络成员接触的频繁程度,彼此间的互惠程度以及关系的持久性来测量。

1.2创新扩散

创新扩散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旅游企业创新扩散有助于区域内旅游企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熊彼特认为创新扩散实际上是一种模仿行为(Schumpeter,

1934);Rogers(1995)在熊彼特的基础上对扩散的研究史和原理等做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创新扩散的关键因素;Lee等人(2010)则认为创新扩散是新知识、新技术在组织成员间的传播和学习活动。从创新扩散的一般理论来看,创新扩散的结构由扩散源、扩散中介、信息、创新接受者4个要素构成,创新扩散注重知识空间的传播和转移过程,具有时空性、非线性动态演化性等特征。当一家旅游企业实施了新的旅游创新行为并获得了一定的绩效,必然带动其他旅游企业的创新跟进,模仿创新是旅游企业创新传导机制的重要体现,而正式和非正式的传播渠道,如企业市场联盟、技术合作与交流、人才流动等,将促进旅游知识或信息在企业网络间创造、储存、运输和应用。当前,创新扩散理论已逐步将研究对象从宏观领域转移至企业网络的中观层面,旅游企业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的获取、消化与吸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创新产品/服务以及创新绩效的产生。

1.3旅游企业创新

旅游企业创新与传统工业企业或高科技技术企业的创新不同,如旅游产品主要表现为“软”创新,创新成果易于传播和模仿,“供-需”互动是重要的创新来源,政府也是创新的主体等。其创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5种(姚云浩,高启杰,2014):(1)旅游产品/服务创新,这类创新强调旅游者的直接感知,如旅游景区增设新的娱乐活动和设施,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旅游饭店改进烹饪方法,使用清洁技术,采用环保建筑,改善基础设施等;(2)过程创新,这类创新强调旅游产品/服务生产后台的改进和完善,如通信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景区游客量控制技术的引入等;(3)营销创新,这类创新强调旅游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方式的改变,如大量旅游搜索网站的出现(如携程网、艺龙网、蚂蜂窝等),提高了旅游者的自助服务能力,变革了旅游企业与游客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加深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识;(4)管理创新,这类创新不仅强调企业内部的组织变革,如企业培育团队精神,改变员工管理办法,还强调政府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政策变化,如让当地社区的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决策;(5)制度创新,这类创新强调改变组织的规则与制度,如特许经营制度的引入、各国假期政策的变化等。可见,旅游企业创新本身具有多维度性,对其绩效的评价也应当是多维度的。

1.4研究假设

旅游目的地的企业涉及旅游景区、餐饮企业、住宿企业、娱乐企业、交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每一类旅游企业各司其职,且同一类型的企业因为等级和规模不同,其旅游功能与客源定位也有差异,因此旅游目的地企业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分工体系。同时,行业间由于共享旅游资源,共享客源,共享旅游基础设施,共享旅游供应商,共享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等,从而形成了彼此合作的关系网络。可以说,旅游目的地企业为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产品与服务而形成了专业化分工与合作的网络,旅游企业间形成了稳定的竞合关系。旅游企业间关系网络的建立能促进创新知识的共享以及共同问题的分担与解决,提升彼此间的互惠和信任水平,以使旅游企业成员实现协同创新进而提高企业创新绩效。

而网络关系嵌入性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主要从网络关系强度、互惠程度、

关系持久性三方面进行衡量。李志刚等(2007)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企业所嵌入的网络联系强度、互惠性、稳定性等因素都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影响;魏江和郑小勇(2010)强调关系嵌入强度对组织渐进性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均有影响;郑海涛(2012)发现企业网络强度、互惠度等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Elisa(2013)发现智利葡萄酒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凝聚效应(包括互惠和转移)和企业弱知识基础的并存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正式层级网络。而旅游企业的关系联盟建立不仅能进行业务推荐,实现企业间交叉营销,还能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能见度(Novelli,et al.,2006)。一般来说,企业间网络关系越强,平等互惠程度越高,关系越持久,就越能减少企业对环境变迁的不确定感,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就能够快速在成员之间共享,进而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网络关系强度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b:网络关系互惠性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网络关系持久性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网络嵌入程度越高,成员间信任和资源共享的程度就越高,技术创新扩散的效果就越好,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魏露露和王文平(2006)在研究中发现,社会网络中节点间的频繁交往有利于技术知识在网络间的传播;蒋天颖,孙伟(2012)也强调关系嵌入强度将正向影响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而创新扩散中的扩散环境和扩散速度对创新绩效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赵忠华,2012)。可见,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企业网络中,强关系、较高的互惠性和持久性有利于缩短旅游企业间的“社会距离”,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减少信息失真以及扩大信息来源以提高创新知识的传播和扩散速度,从而提高旅游企业的创新绩效。据此,本文提出:H2a:创新扩散在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2b:创新扩散在网络关系互惠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H2c:创新扩散在网络关系持久性与创新绩效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在旅游经济不断变换的当今时代,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已成为旅游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知识和信息获取的效率决定了旅游企业的创新效率。一般认为,技术知识的传播在地理边界内更为有效,成员间具有相似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地理位置的接近与紧密的分工合作必定带来新知识的快速传播和扩散(Rogers,1995)。旅游企业创新扩散的渠道有很多,如旅游企业间通过客源市场共享、旅游资源与品牌共建带来新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区域旅游人才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带来了创新知识的“弥散”,等等。从创新扩散的过程来看,旅游企业关系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创新扩散的渠道,即关系网络是旅游企业创新知识的获取渠道(Elisa,2013),而创新扩散的广度、深度和速度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众多研究表明创新扩散对于企业创新绩效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赵忠华,2012;陈旭升,徐晨鹏,2013)。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创新扩散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得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模型框架(见图1)。

图1网络关系嵌入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论模型

2研究设计

2.1数据与样本

本文样本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以剑门蜀道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剑门关为旅游目的地,探讨景区周边旅游企业的网络关系、创新扩散行为及其绩效。选取的原因在于:剑门关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内,是剑阁县经济发展的支柱,2010至2012年剑阁县的旅游产业区位熵分别为:1.22、1.37和1.71①,旅游产业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剑阁县的各类旅游中小企业(含微型企业)②就有785家,其中住宿260家、餐饮320家、购物点(纪念品/土特产)100家,相关旅行社(含市县两级)13家,以及其他旅游企业近100家,整个旅游产业链完整,横向和纵向分工协作明显;同时,剑门关旅游产业主体(企业和政府)注重创新,通过产品/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来提高剑门关的旅游质量,具有一定的创新绩效。本次调研按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各行业数量分布),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112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7.5%。所有问卷均由企业中层及其以上的管理者填写,以保证问卷质量,同时,样本企业规模、类型等特征符合我国旅游目的地周边企业聚集的现状,其部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样本企业特征描述

成立时间

类别数量(百分比)

年营业额

类别数量(百分比)

企业类型

类别数量(百分比)

2000年以前13(14.0%)≤50万35(37.6%)住宿企业31(33.3%)2001 2004年14(15.0%)51万 100万13(14.0%)购物企业21(22.6%)2005 2008年12(12.9%)101万 500万29(31.2%)餐饮企业18(19.4%)2009 2013年54(58.1%)501万 1000万6(6.5%)旅行社11(11.8%)

>1000万10(10.7%)娱乐业7(7.5%)

景点经营及其他5(5.4%)

2.2变量测量

本研究涉及变量主要包括网络关系嵌入性、创新扩散和创新绩效,采用李克特

①②根据产值区位熵的计算公式,剑阁县旅游收入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Q=(剑阁县旅游收入/剑阁县

国内生产总值)/(四川省旅游收入/四川省国内生产总值),Q越大表示旅游产业的专业化水平越高,集聚程度越高。

微型企业标准参见《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2011);具体数据由剑阁县旅游局提供。

5点量表来测量主要变量。

(1)网络关系嵌入。结合Granovetter(1973)、兰建平(2008)、王家宝(2011)等的测量方法,本文将网络关系嵌入分为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网络关系持久度3个方面。网络强度和网络互惠性的测量都包含了:本地区的上游旅游企业(如旅游批发商)、旅游链上其他企业(吃住行游购娱)、同类企业、下游旅游企业(或消费者)、金融机构、政府机构、旅游行业协会、其他机构(中介、高校/科研机构等)8种网络关系。网络强度以接触的频繁程度来衡量,得分为8种联系得分的平均值;网络互惠程度包含两个问题,即“上游企业对贵企业很重要”“贵企业对上游企业很重要”,算法为将两题得分求平均值后,减去两题相减后的绝对值;网络关系持久度则以“相对于市/县内同行业企业而言,贵企业关系网络持续时间很长”来衡量。

(2)创新扩散。结合赵忠华(2012),蒋天颖和孙伟(2012)对创新扩散的研究,将旅游企业创新扩散分为扩散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三方面。具体测量指标包括“获得新知识/技术的来源很广泛”“很前沿”“理解、消化、吸收与运用的速度很快”等5条语句(见表2)。

(3)创新绩效。综合王兆峰(2009)、郭丕斌等(2013)等人的研究成果,根据旅游企业创新的特点和方式,设置了6条测量语句(见表2),将旅游企业创新绩效分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前者强调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创新、管理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后者强调企业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绩效。

(4)控制变量。为控制其他因素对网络关系、创新扩散和创新绩效三者关系的影响,选取行业性质、人员总数、年营业额作为控制变量。

2.3数据检验与分析

本文采用Cronbach’sα系数来进行信度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的系数值均在0.8以上,而Item-Total相关系数均在0.6以上,表示量表内部显示了很好的一致性,研究整体信度较高。同时,对数据的效度分析表明,各变量因子合成的KMO值均大于0.7,解释的总方差均大于70%,表明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各变量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见表2。

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及pearson相关系数见表3。旅游企业创新绩效与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创新扩散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初步表明模型和假设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适合进一步检验各变量间的内在关系。

3研究结果与讨论

根据之前建立的理论框架和假设,本文对各变量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模型1分析了作为控制变量的行业类型、人员数量和年营业额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发现控制变量在回归分析中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其对企业创新绩效没有充分的解释能力。模型2、3、4分析了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5分析了创新扩散中介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6、7、8分别分析了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自变量和创新扩散中介变量对创新绩效因变量的影响。

表2量表信度和效度检验

变量测项Item-

Total

Cronbach’s

a

KMO

可解释的

方差百分比

网络关系嵌入网络强度.778

网络互惠程度.659

网络关系持久度.650

.805.70176.247%

创新扩散贵企业获得新知识/技术的来源很广泛.959

贵企业获得的新知识/技术都很前沿,对工作实践有很

大的帮助

.971

贵企业理解新知识/技术的速度很快.985

贵企业消化、吸收新知识/技术的速度很快.981

贵企业运用新知识/技术的速度很快.981

.992.90796.856%

创新过程绩效贵企业经常推出新的产品/服务.711

贵企业常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来提

高企业效益

.860

贵企业对游客需求或市场潮流的把握比同行更好.830

.897

创新结果绩效贵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710

贵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提高了社会效益.847

贵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有良好的生态效益.779

.884

0.74973.667%

表3样本均值、标准差及pearson相关系数

平均值标准差12345678

1.行业性质3.021.521

2.人员总数1.851.21-.1411

3.年营业额2.391.34-.278**.705**1

4.关系强度3.80.73-.250*.168.231*1

5.互惠程度2.541.31-.282**.365**.415**.690**1

6.关系持久度3.721.18-.305**.222*.248*.682**.556**1

7.创新扩散3.541.23-.407**.144.221*.638**.363**.564**1

8.创新绩效3.910.84-.317**.313**.326**.806**.621**.730**723**1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4回归分析结果

变量

创新绩效

模型1模型2模型3模型4模型5模型6模型7模型8

关系强度0.750**0.559**

互惠程度0.547**0.391**

关系持久度0.666**0.444**创新扩散0.687**0.335**0.588**0.460**行业类型-0.257-0.104-0.152-0.1510.001-0.0170.0390.033人员数量0.1920.1670.1020.2850.180.1670.1170.13

年营业额0.120.007-0.015-0.1510.0490.001-0.0370.032 F6.53249.29115.59528.74928.98252.38637.02740.16

R20.180.6910.4150.5660.5680.7510.680.698调整后的R20.1530.6770.3880.5470.5490.7360.6620.68注:**表示p<0.001。

在模型1的基础上我们加入了网络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自变量,分别构建了模型2、模型3和模型4,可以发现,旅游企业的网络关系嵌入性三大维度对创新绩效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当旅游企业间网络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和持久度增强时,旅游企业的创新绩效将显著提升,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50、0.547、0.666(p均小于0.001),H1a、H1b、H1c得到有效验证。模型5分析了创新扩散中介变量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知识/技术创新扩散的提高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β=0.687,p<0.001),H3得到了验证。

为了检验创新扩散的中介作用,我们分别将网络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自变量与创新扩散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模型6、模型7和模型8。可知,中介变量的加入使网络关系强度、互惠程度、关系持久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有所降低,回归系数分别由原来的0.750降为0.559,0.547降为0.391,0.666降为0.444,模型解释度分别从67.7%增至73.6%,38.8%增至66.2%,54.7%增至68%,结果显示创新扩散在网络关系嵌入对创新绩效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H2a、H2b、H2c得到了验证。

总体而言,上述分析结果全面支持了本文提出的网络关系嵌入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机制模型。在网络嵌入性对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作用关系中,旅游企业与本地区的上游、同类、下游企业,以及旅游链上其他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旅游行业协会和其他机构(中介、高校/科研机构等)间建立的网络关系强度越大、互惠程度越高、关系越持久就越有利于旅游企业的过程和结果创新绩效。这一结果印证了Larson(1992)、Uzzi(1997)等人认为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的论断,而与Granovetter的弱关系理论相反。同时,创新扩散在网络关系嵌入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网络关系嵌入的增加将增强复杂知识或信息的传递,促使新知识和技术快速被吸收和应用,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这一结论加深了旅游企业网络关系嵌入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的理解,丰富了旅游企业创新的研究视角。

4结论与建议

研究表明,(1)旅游企业间形成的强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间关系的互惠程度和持久性与创新绩效正相关,旅游企业间的关系网络有助于信息和资源的频繁交换,节约双方交易成本,提升企业创新绩效;(2)创新扩散在旅游企业网络关系嵌入和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关系网络的形成有利于减少企业对环境变迁的不稳定感,加快新知识/技术的传播和共享并内化为企业的创新行为,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3)创新扩散有利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新知识或技术扩散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有利于旅游企业快速掌握最新市场信息和动向,进而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通过不断改变经营模式,提升营销水平等途径来提升创新绩效。可见,企业网络中的“与谁联结”及联结程度如何都决定了企业创新知识的来源与扩散,而创新扩散的广度、深度与速度不仅会影响旅游企业创新知识的吸取与生产,也会造成不同企业创新绩效的差异。

本研究结论对旅游企业创新管理具有以下3点实践启示。第一,建立和维护优质的关系网络是旅游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旅游企业需要构建企业竞合关系网络,与地域内其他旅游企业建立多层次的有效且持续的关系作用机制,例如加强企业间对外联合营销的能力以实现品牌共建,通过企业间相互控股来实现客源共享等;通过市场信息与人员交流、配套合作等频繁的互动联系来增强企业间的关系强度、互惠程度以及持久性,以适应市场、知识等信息的快速发展。第二,旅游企业需要提高创新扩散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不断提高对外部知识的获取、消化、吸收和应用的能力。企业除了通过关系网络来获取创新来源外,还需要通过关注产业和市场结构的变化、企业程序的自身需要等途径来扩大创新来源,把握创新机遇以提高企业绩效。第三,旅游目的地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区域旅游创新氛围的形成,推动各种显性与隐性知识的传播和扩散以提升区域旅游经济的创新发展实力。如建立各种中介信息机构,组织多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活动为旅游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搭建平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措施以鼓励旅游企业间的联盟和跨区域发展等。

本文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之处:首先,行业是网络关系嵌入与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一个重要情境变量,情境因素又是“关系嵌入性悖论”的原因之一,但鉴于分行业数据获取的复杂性,本次研究暂未考虑旅游行业层面的分类变量;其次,本文“网络关系嵌入有助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结论是在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目的地的旅游企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而如果针对的是对发达地区的旅游企业,则可能会由于环境变量的差异产生不同的结论,旅游企业网络的“关系嵌入性悖论”黑箱仍有待研究者进一步去打开。

参考文献:

[1]陈旭升,徐晨鹏.装备制造业知识扩散绩效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19):123-125.[2]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35.

[3]郭丕斌,王霞,周喜君.旅游服务创新影响因素研究[J].技术经济,2013(1):14-18,84.[4]蒋天颖,孙伟.关系嵌入强度、知识吸收能力与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扩散[J].情报杂志,2012(10):201-207.

[5]兰建平.集群嵌入性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6]李志刚,汤书昆,梁晓艳,赵林捷.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4):777-782.

[7]潘松挺,郑亚莉.网络关系强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基于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1(11):1736-1743.

[8]宋慧林,宋海岩.国外旅游创新研究评述[J].旅游科学,2013(2):1-13.

[9]王家宝.关系嵌入性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10]王君正,吴贵生.我国旅游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以云南旅游业为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73-80,88.

[11]王兆峰.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D].武汉:中南大学,2009.

[12]魏江,郑小勇.关系嵌入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中介性调节效应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168-180.[13]魏露露,王文平.产业集群中小团体网络结构对技术扩散的影响[C].第八届中国管理科

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14]谢洪明,赵华锋,张霞蓉.网络关系嵌入与管理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基于知识流入的视角[J].技术经济,2012(5):18-23.

[15]许冠南.关系嵌入性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6]姚云浩,高启杰.结构嵌入、集体学习与旅游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6-53.

[17]赵忠华.技术创新扩散为中间变量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特征提升创新绩效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6):37-40.

[18]郑海涛.产业集群网络结构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研究[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62.

[19]Andreas B E,Simon J B,Paul T(2010).How can clusters sustain performance?The role of network strength,network openness,an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J].Research Policy,(39),239-253.

[20]Andersson U,Forsgren M,Holm U(2002).The strategic impact of external networks:subsidiary 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development 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l,23(11),979-996.

[21]Barden J Q(2007).Disentangling the influences of leaders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n interorganizational ex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mal,50(6),1440-1461.

[22]Elisa G(2013).Network dynamics in regional clusters:Evidence from Chile[J].Research Policy,4,1-14.

[23]Gargiulo M,Ertug G,Galunie C(2009).The two faces of control:network closure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among knowledge worker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54(2),299-333.[24]Granovetter M(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6),1360-1380.

[25]Hjalager A M(2010).A review of innovation research in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31(1),1-12.

[26]Larson A(1992).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s:A study of the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37),76-104.

[27]Lee M,Kim K,Cho Y(2010).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new product diffus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77(5),796-802.

[28]Moran P(2005).Structural vs.relational embeddedness:Social capital and managerial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6(12),1129-1151.

[29]Novelli M,Schmitz B,Spencer T(2006).Networks,clusters and innovation in tourism:A UK experience[J].Tourism Management,27,1141-1152.

[30]Rindfleisch A,Moorman C(2001).The acquisi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formation in new product alliances:A strength-of-ties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rketing,65(4),1-18.

[31]Rogers E M(1995).Diffusion of Innovation[M].New York:The Free Press.

[32]Shumpeter J(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33]Uzzi B(1996).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J].Ameriean SociologicalReview,61(4),674-698.

[34]Uzzi B(1997).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2:35-67.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of Network,Innovation Diffusion and Tourism Enterpris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YAO Yunhao,GAO Qijie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Development Studies,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100193,China)Abstract:As an important sector of service innovation studies,tourism innovation studies are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few studies of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and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tourism enterprises are done.From embeddedness theory perspective,this paper built a theoretical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of tourism enterprises,and did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enterprises at Jianmen by using regression models 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It is found that:A strong relationship in tourism enterprise network is conductive to impro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s;the reciprocal degree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he duration of relationship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s with innovation diffusion playing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Key words:network relational embeddedness;innovation diffusion;innovation performance;tourism enterprise

(责任编辑:车婷婷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上接第67页)

A Multiple Case Study on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Relationships:A Grounded Theory Method

GAO Jing1,JIAO Yongbing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Hangzhou310012,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ingbo31501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ories of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s and 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ing,this study developed a conceptual model of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 through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ourists’online comments by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The conceptual model includes three dimensions,that is,driving factors,quality dimensions and influence of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formation of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 is driven by situational factors,destination cognitive image,destination personality and tourist perceived value.Quality of the relationship can be indicated by tourist satisfaction and destination attachment.Behavioral loyalty is the final influence of 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 on tourist behavior.Based on the above results,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further the practice of destination brand management.

Key words:brand relationship;tourist-destination brand relationship;destination brand;grounded theory

(责任编辑:梁保尔)

旅游管理创新论文

试谈面向境外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对外旅游信息传播失误是导致境外游客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跨度大、目的地停留时间短、参观名胜数量少,旅游购物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的主要原因。认为推行以旅游区划为基础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主张改变将少数重点城市作为中国象征的传统思路,分区域成系统地推介我国各地的旅游资源集群,特别是吸引力强的世界遗产集群;同时建议挖掘旅游资源与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建立游客激励系统,拓宽整合传播途径。论文关键词:旅游信息传播;旅游区划;世界遗产;游客激励系统目前,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很不平衡.孙春华提到的7个研究方向畸罩“,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站受关注程度最高,相关研究成果也最多(约占总量的40%)。而面向游客的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只占19%,而且相关研究往往还只是探讨技术手段的应用途径。 马耀峰等的研究表明:由于境外观光客进行的是大尺度的空间旅游,因而他们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区域跨度大、参观名胜数量少,但级别高、旅游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马耀峰等将这些特点归结为跨国旅游者的固有特征。但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面向境外旅游信息传播的失误所致。 一、中国旅游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1)需要改变原有以管理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徐马陵提出必 须围绕为游客提供服务建立一套新的企业运营模式,以更好地为信息化服务作支持。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董培南主任指出:截至到目前,金旅工程的“三网一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面向游客的信息服务还远未完善。近年来,自助跨国旅游成为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最方便最流行的旅游方式,旅游者纷纷涌向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选择自助游的游客由于没有导游带团,对于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等不够系统化,未能与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系统有机地结合。 (2)中国旅行社进行国际旅游信息推介时,大都选择开价高、路程长的旅游路线,相对于其他亚洲周边国家,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较低…。例如根据1999日本人海外旅行的总体统计,日本人到中国的旅游费用平均数为19,2万日元,与到东南亚的20.9万日元相比较,总数的差距虽然不大,但其中到中国的旅游参加费平均为12,9万日元,比到东南亚为12,1万日元要高;而相对购物费用则比该地区都要低(中国为4,1万日元,东南亚为55万日元)。也就是说,到中国旅游的入境游客必须付出相当大比例的费用(67%)用于旅游必须费用上,缺少多余经费去做其他消费。 (3)未能重视旅游商品的信息传播,旅游购物所占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这种现象不仅与我国旅行社向外推荐的线路长,参加费用大,购物费用减少有关,同时也受到我国对旅游商品信息传播不够的负面影响。入境旅游者对当地文化通常不熟悉、不了解,因此,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都必 须伴随着信息传播与文化教育的过程而展开。 (4)未将旅游营销与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古今中外,旅游观光都是了解和传播目的地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据调查,英、美、日、德、等国的旅游者均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旨在通过自身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的再塑造。而我国对旅游业的重视还只是仅仅从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着眼,尚未能将其提高到增强“国家魅力”的战略高度,未能把接待每个外国游客的机会看作传播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

旅游企业管理概述--管理的原理(DOC48页)

第-章旅游企业管理概述 【引言】 1978年,我国旅游企业伴随改革开放而破冰启航,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尝试建立经济核算制和岗位责任制。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半岛集团接管北京建国饭店,开创了合资合作酒店之先河,创造了饭店效益的奇迹,并在全国旅游企业中推广,该集团所倡导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熟的管理模式受到国人关注。随后,中国的旅游企业在体制改革、集团化重组、核心竞争力打造等方面一步步前行,如今,我国的旅游企业如同驶入大海的帆船,与实力雄厚的“航母”(国际上大的旅游企业)共同搏击。毋庸置疑,我国的旅游企业在发展中还将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学习目标】 ①认识旅游企业的性质与类型; ②掌握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内容与意义; ③理解旅游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 【教学建议】 ①讲授为主; ②旅游企业案例介绍; ③概念与原理分析; ④学习思考与讨论。 第一节旅游企业的类型与特点 一、旅游企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企业的概念和类型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现代企业有多种不同的类型,有的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企

业,如制造业、与米掘相关的企业;有的是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如商业、贸易企业;有的是从事金融和保险业务的企业,如银行、保险公司;还有许多从事信息、咨询和劳务服务的企业,如旅游企业等。 (二)什么是旅游企业 由以上企业的定义,可以发现旅游企业属于工商类企业,是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它是利用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为旅游者提供观赏和愉悦性的产品和经历,从事相关旅游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三)旅游企业的性质 1.一般企业的共性 旅游企业作为企业的具体类型,具有一般企业的共性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企业作为企业,自然要生产产品,需要建立相关的生产销售系统,有原材料采购、加工到商品出售的过程,其中,消费者的需要是旅游企业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基本依据。 (2)正常的组织运作是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因此,旅游企业要实现企业的目标,就必须建立起有效运作的管理体系,包括计划、质量、财务、安全、人事等全方位的管理系统与相应的规章制度。 (3)旅游企业的核心是人,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也是人。对于以提供劳务服务为主的企业,如何发挥企业中人的积极主动性,尤为重要,旅游企业必须通过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对该问题加以解决和保证。 (4)旅游企业的经营需要依靠一定的物资资源和设施设备。与一般企业相似,旅游企业的资源和设施设备状况决定了旅游企业的类型与规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先进程度。 2.旅游企业的特性 旅游企业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除具备以上企业的一般共性外,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

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 0 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区域旅游创新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和西方类似的研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基于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本文揭示了中国旅游业创新的发展方向,并对21世纪旅游业发展中的创新作了总结。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旅游 旅游业作为一款高度集成的工业,受到各种限制,并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不仅是个别地区,个别企业、还有旅游产业链系统,只有在旅游企业的旅游产业链的基础上进行行业合作,才会找到一个生存的席位。作为现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旅游业虽然发展

迅速,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经济和文化和旅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旅游管理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摆在旅游企业管理面前的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所以,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研究旅游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企业管理发展创新水平提高,有着重大意义。 1.研究现状 因为旅游学科是一门新的学科,虽然国内旅游企业在管理上做了许多创新,学科体系到目前为止还不成熟,因此,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20世纪以来,针对此方面的国内研究才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管理创新的重要性。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仍然是比较少,在目前的这些研究结果中,主要集中在研究的概念、理念研究较多,而在其他方面是明显不足的,因此研

究相对缺乏系统性。研究方法也主要是传统的研究方法,现代科技管理创新模式研究是罕见的。定性研究一些问题,定量研究就相对较少,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也相对缺乏。具体到基于服务的旅游企业,如何激发创新的理念,如何克服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旅游企业在管理创新中如何灵活地运用创新理念,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好好的思考。 2.旅游企业发展创新趋势 2.1实现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已经遍布社会的各个行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型,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社会该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旅游竞争; 2 )要成功使用信息技术,管理和组织的创新是旅游企业必须做的改变;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策划书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策划书 现代旅游行业的竞争愈发的激烈起来,各种旅游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这是对每一家旅游公司的强有力的竞争,在如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取得竞争的胜利,这就是公司的营销策略的问题了。 现在旅游公司不仅仅是在现实中扩大宣传,在网络上上扩大宣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喜欢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网络中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的有效丰富了,所以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成为很重要的公司宣传的一环。 旅游网络营销以it技术手段为基础,驱动了旅游营销发生彻底的变革。它集传媒与交易场所于一身,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旅游营销活动,因而赋予旅游营销组合以崭新的内涵。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网络营销应推行下列营销组合策略: 1、旅游促销策略 旅游网络促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互动式传播功能,借助丰富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旅游企业和产品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促销宣传。其主要做法: 开展网络公关 组织网上旅游爱好者沙龙和旅游俱乐部,广纳会员,不断举行丰富多彩的网上联谊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宣传旅游企业文

化和旅游产品,培养旅游爱好,以加深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印象,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 网络广告促销 在网上进行广告促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发布各种规范的旅游企业与旅游产品信息,通过形、影、声、色等立体形象构成的旅游产品橱窗展现在上网客户的面前;二是以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的卡通片促销。 虚拟网游促销 吸引客户参加虚拟网上旅游,让客户通过网游感受旅游产品魅力,感受旅游企业的形象。 2、推行旅游产品形象策略 旅游产品的特点是其产销同地、主体无形,旅游者在购买前是触摸不到旅游产品实体的。旅游网络营销虽然不能改变旅游产品的这个本质属性,但是却能赋予旅游产品独特的形态一一虚拟产品形象。因此,在旅游企业或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网络营销中,首推旅游产品形象策略。 旅游产品形象策略是充分利用旅游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将旅游产品的虚拟形象立体化、仿真化地在旅游网站上展示出来,可使旅游消费者在网络空间中看到旅游产品的形象,认识旅游产品的价值,甚至可以通过虚拟网络旅游感受旅游产品的魅力。 为了使旅游产品形象能够定位在旅游者的心中,应利用旅游网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 一、引言 近年来,创新及创业的发展受到高度注重。从大学生创业“50万元以下的注册资本可分期到位”到国家及各省市级创业扶持政策层层推出,全民创业已成为必然趋势。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国家发布了各种优 惠政策实行鼓励,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支出加计费用化等,都大力促动了科技创新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策略。不过如何确定能够带来符合期望产出的有效投入成为企业不 得不解决的难题。通过实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能够更好地判断出 何为有效的投入、何为无效的浪费,从而更好地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 战略。在系统的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下,企业才能较为准确地评估 创新绩效,这极大地协助了企业提升创新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有助 于企业选择合适的经营战略和有效的资源配置。现如今,企业技术创 新绩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已不再局限于财务指标,还引入了大量的非 财务指标,但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定量化过程中掺杂了过多的主观性因素,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偏差、企业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 财务评价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基础的地位仍是不可撼动的。所 以基于财务视角来研究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准确把握和客观 评价技术创新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财务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绩 效评价方法实行系统的综述。 二、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内涵 (一)技术创新。创新一词来源于ShcumpeetrJ.A.的《经济发展理论》,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之后Shcumpeetr提出创新概念是指在生产体系中将生产条件和 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从而获得潜在的利润。对于技术创新的 概念界定一直存有较多争议。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MueserR.在搜 集大量相关论文并实行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后,得到了一个较为简洁准 确的表述:当一种新思想和非连续的技术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发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管理的探索

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企业管理的探索 全域旅游全面铺开,为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快速调整旅游企业的管理思路,以适应当前形式的变化,成为了企业所需要面对的新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旅游企业管理当前的基本特点,分析全域旅游背景下对旅游企业管理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如何创新企业旅游的管理。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旅游所涉及的各方面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景点旅游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我国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为我国旅游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旅游企业要在此取得持续发展,就需要将全域旅游的理念贯彻到企业管理的体系中,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为游客带来的服务质量及游客满意度,促使管理工作的创新。 一、目前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时代的进步促使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的不断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一是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文化,每个成功的企业基本都有着属于自身的企业文化,用自身的文化去感染員工,凝聚员工,让员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二是关注员工的内心,一个好的企业不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得了解员工的内心,让员工感受到自身与企业是一体的,通过给予员工一定的晋升空间以及权利让员工

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及创新服务;三是加强获取重要信息的渠道,正所谓掌握第一手资源才能在竞争中享有自主权。 二、全域旅游对企业旅游管理的影响 (一)旅游产品设计理念更为细致 全域旅游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资源实现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如今,随着旅游者对全域旅游这一理念的逐步认识,传统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固有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他们更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多样的旅游方式和需求,这也为旅游企业的开发者增加了更多的灵活元素,在未来的设计中也会将这些灵活元素考虑在旅游产品中,让旅游产品设计的更为细致。 (二)旅游产品涉及的范围更为全面化----涵盖的领域 在全域旅游中,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这也要求旅游者在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积极了解旅客心理,同时提前与产品目的地相关部门、商家有良好的沟通,共同致力提升游客的旅游质量。 (三)旅游企业管理方式更为人本化 旅游企业要想在竞争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每一个员工都是一个独立的知识体,他们在企业的发展中相互合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这就要

旅游企业跨文化管理

第一章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及跨文化 1.文化的定义。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一系列规范和准则,以及在这种规范和准则约束下的人们的态度行为,是人们一代代传下来的对于存在价值和行动的共识。 文化就是人们生活方式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2文化的比喻。 洋葱比喻:分为三层:1表层文化,是指我们平时能观察到的东西。给人们强烈的冲击,让人感受到文化的存在和力量,比如异域风情。 2中层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 3核心文化是一个社会共同的关于人为什么存在的假设,它触及该社会中最根深蒂固、最不容易质疑的东西。比如人与生俱来的权利,人存在的价值,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设计一个社会文化理念的东西。 3.文化的特征:功能性规范行为产生,阐释预见行为。 习得性人们通过一代一代的后天的学习、模仿以及经验总结来获得。 承继性世世代代不断积淀而累积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社会遗传因子。 共享性象征性结构性适应性变迁性 4.管理的文化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职能,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的传统里,以及政府的政治制度中。由于管理学家对管理影响的角度不同,大致形成了三种主要观点: 一普遍适用论。认为文化差异不重要,管理活动及其限制因素在世界各地都一样,管理就是管理。 二经济论管理点。不大考虑文化因素,认为一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水品才是决定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影响整个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最大力量。 三文化论观点。国际企业经理人员应该把他们的信念和价值观带到他们的企业活动中,并据以行事,力求适应当地的习惯和做法。强调概念文化之间的差异,有时甚至夸张到超出实际差异的地步,有两个极端:我行我素力求一致。 5.管理与文化的关系。 管理是一种文化,管理文化是指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管理风貌,它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具有强烈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文化也是一种管理。之一种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手段。表现在:企业文化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培养员工形成企业意识;企业文化师培训员工,增加凝聚力的良好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改革创新,实现战略发展的思想基础,有助于提高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 6. 文化模式。文化模式与管理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模式形成发展演化的方式及规律影响着管理模式的发展。文化模式是指文化的内聚和整合形成的一种风格、一种理想、一种心理和行为的模式。 文化模式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模式的多样性。美国文化模式鼓励个人主义和个性自由发展,管理上强调个人能力和作用,突出个人权利和责任,保证个人能力发展。日本管理模式:年功序列工资制、终身雇佣制、票议决策制、企业工会管理模式——四大支柱。 7. 跨文化维度分析。1克拉克洪与斯特罗贝尔的六大价值取向理论。不同文化中的人面对这六大问题的观念、价值取向和解决方法就能体现这些群体的文化特征。帮助我们理解品是观察到的文化差异现象。对人性的看法人们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行动取向空间观念时间观念 2 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四大因素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

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论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一.引述 在不确定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变革成功的同时保持已有优势,即同时具有探索与开发的双元能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在维持现有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新能力。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和开发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正是企业这种双元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们与企业的事前战略目标更密切相关,不但体现出企业对新知识和新机会的不断探索,还更多地体现出企业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驾驭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主动适应性,而不仅仅是事后对创新成果的感知。同时,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在基本的行为适应方式上体现了创新活动的特征及企业绩效的来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两种性质不同、具有明显绩效差异的组织活动,它们对组织资源形成了竞争。如何协调和平衡这两种创新方式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二.企业绩效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成熟市场经济中评价企业绩效的主要方法,在国内外经过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典范。研究内容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即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形成了各种绩效评价的观点;二是对企业绩效的评价方法,基于不同观点形成了企业绩效的评价框架。企业绩效评价理论国外企业绩效的评价理论研究己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根据理论研究的内容不同,具体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成本评价理论阶段。该理论研究的是早期的一种简单将本求利思想,企业绩效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企业主服务。 二是财务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始于20世纪初,通过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对企业财务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最著名的是杜邦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它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企业财务绩效评价系统研究的深化,使财务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完善。在这一阶段,企业绩效评价主要为企业经营者服务。 三是价值评价理论阶段。这种理论由日本松下公司首先创立,20世纪初,日本松下公司提出了“剩余收益”绩效评价方法,使剩余收益取代投资收益率成为一种主要业绩评价指标。最终形成了经济增加值评价法(EV A),作为一种有效的企业绩效衡量指标方法,EV A为企业绩效评价提供了全新的理念。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上市公司的企业股东服务。 四是综合评价阶段。这种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源于韩国,该国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国有企业实施年度绩效评价。到90年代初,美国卡普兰和诺顿平衡计分卡的诞生丰富了综合评价的内涵,完善了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方法,使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一阶段的理论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1.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 Christopher(2001)等明确指出:“市场营销策略的最终目的的确是为了赢得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客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企业需要对构成整个经营环境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更加广泛地定义和关注。包括供应商、企业员工、对企业经营有影响的机构或个人、分销商,以及与企业有战略伙伴关系的其他企业在内的构成企业经营大环境的多重市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赢得和留住目标客户的能力。” 测量企业绩效的方法有很多,如V enkatramanandRamanujam(1986)通过归纳整理,将企业绩效的测量方法具体分为:财务绩效、事业绩效和组织效能。此外,在针对市场导向的研究中,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方案

浅谈旅游行业的网络营销策略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但是旅游行业是对服务要求很高的行业,由于旅游线路、客房等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服务成为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国家旅游局副局长顾朝曦就指出,中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由规模到效益,由数量到质量,由粗放到精细,由国内到国际的产业提升阶段,而要实现由旅游大国到旅游强国的成功跨越,就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新颖的拓展理念来推动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SEMtime对旅游行业的劣势分析: 1、网络竞争意识不强,企业对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很多旅游企业不重视网络营销业务,仍守着传统的营销方式停滞不前。 2、网络营销旅游产品单一,存在网络资源浪费。目前多数的旅游网站只是把网络视为介绍企业和旅游路线的工具,只是把传统的旅游产品刮到了网上,并没有针对互联网营销的特点开发和设计新产品,不仅使得营销的效果有限,也浪费了一个很好的获取客户信息,获取竞争优势的途径。 3、旅游企业内外信息系统没有整合集成。互联网结合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将使企业真正成为以顾客为中心、快速反应的营销机器,然而目前由于旅游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尚未完善,经常会产生信息孤岛现象。 总体上我国旅游业网络信息服务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信息服务瓶颈的制约还相当严重。我国旅游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下面两个方面:首先,基础设施应用差,网上信息更新较慢,很多旅游景点没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只是在各类网站上链接了几个网页,旅游者无法及时获悉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交流。其次是网络服务能力较弱,旅游企业网络服务尚处于被动状态,没有有效抓住访客。 因此,如何利用新的营销方式,更有效的接触潜在客户、传达信息和实施客户服务?这个成了旅游行业最关注的问题。 互联网络正在改变着旅游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服务方式,旅游企业只有适时而变,才能免遭淘汰。基于互联网的网络营销是一种划时代的营销方式,是传统企业融入知识经济的管理工具和思维方法,对此旅游企业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SEMtime针对旅游行业的劣势、不足提出了大略的网络营销改革步骤,供你参考:第一阶段:部分业务电子化。第二阶段:电子销售/预订阶段。第三阶段:全面信息化阶段。 在制定具体的网络营销策略的时候,需要具体考虑一下方面: 1、个性化营销方式 2、目标定位 3、网站信息内容确定 4、客户定位 5、盈利模式设定 6、网络预定流程设定 7、客户付款方式设定 8、网络广告促销计划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营销策略 1、网站服务品牌推广策略 2、网络营销吸引策略 您可以通过登录https://www.360docs.net/doc/2211198741.html,咨询相关业务及合作。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现代旅游业转型及业态创新 张文建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随着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旅游业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虽然呈多样化特征,但旅游业态的创新过程却有其内在机理:它应包括市场创新、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流通渠道创新、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现代旅游业的功能拓展及新增长点主要反映在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咨询旅游、培训旅游、考察旅游、疗养旅游和修学旅游等领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 旅游业态 创新机理 转型与拓展 一、现代旅游业的转型及功能拓展 我国旅游业作为服务业中颇具生机和潜力的产业,30年来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跻身于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我国旅游经济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正在积极进行,现代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和新业态正在不断产生。由此,我们对旅游业的本质特征以及产业体系格局有了新的认识,即旅游业是包含生产性服务、消费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的综合型产业。长期以来,旅游业的消费性服务特征已经被广泛认知,但人们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的认识却较为欠缺。目前,国内外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是对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领域及功能拓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界较少将生产性服务理论纳入旅游研究的领域中来,对此缺乏深入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描述,特别是联系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研究更为薄弱。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破解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新课题。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发展旅游业,除了在获取国家外汇收入、提高国际形象等宏观战略取向外,更多的是基于旅游业提供的是一种面向大众的消费性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思考。旅游业不仅能够直接拉动内需,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更是因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很好地消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当时生产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可以说当时发展旅游业,更多的是从解放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进行的,更多的是为了较好地满足广大民众生活和社会公共事业的需要。在入世以后,经过近十年来进一步扩大开放格局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特别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加快,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日趋繁荣,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益明显。作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旅游业,在引领市场化最终消费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的同时,其生产性服务功能也日益凸显出来,最直接表现是旅游业的服务对象由一般消费者扩大到了生产者,由个人扩大到了企业。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是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旅游业的生产性服务特征或生产性服务功能由此得以鲜明的呈现,并成为工业化后期未来一个时段旅游业新的增长态势。这是我们对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对其本质特征最新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一阶段,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从对生产关系的释放 175

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管理级组织架构

xx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某某旅游景区管理级组织架构

一、公司经营管理架构 根据公司的功能特点,为保障景区的正常运行,加强公司内部责任制管理,做到科学、规范、标准、程序化,本着职责明确、责任清楚的原则,对管理架构采取直线职能型架构模式,拟设立4大中心,18个一级管理部门。其中4大中心为:景区管理中心、品牌运营中心、财务管理中心、行政管理中心; ●景区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7个一级部门分别为:游客服务部、工程保障部(在施工期间直接向董事长负责,管理期内向总裁助理负责)、商务管理部、安全保卫部、表演部、酒店管理部、环卫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品牌运营中心 暂定下划6个一级部门分别为:宣传策划部、美术视觉部、旅行社部、营销渠道资源管理部、课题研究部、专项活动部。二级部及领班级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执行总裁(总裁助理协管)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财务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1个一级部门财务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行政管理中心 暂定下划3个一级部门行政部、人力资源部、经营采购部。二级部的设置将根据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予以搭建,各各部门的工作直接向董事长负责。(公司管理架构图附后)。 二、各中心、部门工作职责 ●执行总裁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组织实施执行董事会的决议。 2)负责执行公司章程,对董事会负责并不定期向董事会报告。 3)负责组织和制定年度经营、发展、财务、人事、劳资、福利等计划,报董事会批准实行, 主持制订公司年度经营预、决算报告。 4)负责根据董事长的授权,代表公司对外签署合同和协议。负责定期向董事会提交经营计 划工作报告、财务状况报告等。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本文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双创)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真正将国家自主创新战略转换为企业的创新战略和创新产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决定了国家创新战略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目前我国处于创新贫乏期,高资本投入、高能源消耗、低产出效率、低劳动力资本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模式难以为继。在此背景下,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绩效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怎样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对推动我国企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相关性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文献的回顾,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和组织支持感作为调节变量,通过实地调研,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本土化设计问卷,收集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和Excel2013等工具进行数据样本的描述性统计、信度效度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以及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和组织支持感的调节效应检验等实证研究来分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总共包含六章内容:绪论、相关概念和理论、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假设与实证分析、结论以及对策建议。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四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显著性程度有差别。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心理资本能够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两者中具有调节作用。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这些对策建议对企业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能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 1.旅游企业:是利用各种资源,从事旅游服务经营活动的、营利性的、独立的经济实体,是企业的一种特殊类型。 2.旅游企业管理的概念(意义):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旅游经济活动的最佳目标而进行的、包括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活动。 3.SWOT模型分析基本含义: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企业外部的机会、威胁 4.旅游企业计划的基本含义:指旅游企业以市场调查为依据,通过科学的预测,权衡客观的需求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旅游企业要达到的具体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途径。 5.员工招聘的概念:是指在旅游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职位空缺计划,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寻找个确定工作候选人,以充足的质量和数量来满足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的过程 6.企业文化的含义:旅游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旅游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传统等等。 7.旅游企业危机:指影响并扰乱旅游企业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 8.旅游企业产品质量的含义:是指旅游产品过程和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征总和 9.旅游企业战略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企业为谋求长期生存与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企业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长远的,系统的和全局的谋划。 10.旅游促销的概念:就是通过与市场进行信息沟通,来赢得顾客的注意、了解和购买兴趣,为旅游企业及其产品树立良好形象,从而促进销售。 11.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管理就是对企业战略的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方案,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12.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本质是劳动能力(2)这一能力要能对财富的创造起贡献性作用,成为财富形成的来源(3)这一能力还要能够被组织所利用。 二、简答: 1.旅游企业的共性:(1)产品生产过程的相似性(2)必要的组织保障(3)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4)对物资资源和设施设备的依赖性 2.旅游企业的功能:(1)文化娱乐功能(2)休闲度假功能(3)服务示范功能(4)关联带动功能(5)平衡国际收支功能 3.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特点:(1)综合性(2)复杂性(3)区域性(4)季节性(5)政治性 4.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1)技术技能(2)人际技能(3)概念技能 5.泰罗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1)制定科学的工作标准(工作定额原理)(2)主张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以工作挑选工人)(3)制订标准化的操作方法(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5)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实行管理的“例外原则” 6.对泰罗的评价:主要贡献:(1)将管理确立为科学(2)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管理上 主要缺陷:(1)将人看成是赚钱的机器(2)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3)侧重于生产一线上的管理

旅游规划创新的5个方向

旅游规划创新的5个方向 关键词:旅游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期,旅游业发展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围绕实现两大战略目标,旅游业如何转型升级、旅游业变革创新如何实现重点突破、市场主体如何培育壮大?孙子兵法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由此可见旅游规划和旅游规划创新的重要性。其创新应以“创新机制、激活资源、彰显特色、实现跨越”为导向,在创模式、创新品、创融合、创效益、创和谐等五创方面,花气力、动脑筋、下功夫。 一、旅游规划——创模式。 规划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必须创出差异,这也是规划所面临的最大困难,如果没有差异,形不成特色,这样的规划是立不住的。所谓旅游新模式是指对景区如何具有前瞻性的运作。好的旅游模式应该能够回答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几个经典问题: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认为什么对他们最有价值?我们在这个生意中 如何赚钱?我们如何才能以合适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价值?旅游新 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成功对现有旅游模式的要素加以改变,最终提高景区在为顾客提供价值方面有更好的业绩表现,创出一个中国新时期的、新旅游的发展模式。近年来兴起的度假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会展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购物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时尚旅游、低碳旅游、体育旅游、森林旅游、

名山旅游、江河湖泊旅游、温泉旅游、洞穴旅游、主题公园旅游、乡村旅游、科普旅游、海洋旅游、滨海旅游、红色旅游、湿地旅游、古镇旅游、古村落旅游、养生保健旅游、美食旅游、峡谷旅游、名人故里旅游、影视旅游、邮轮游艇旅游、采摘旅游、漂流旅游、瀑布旅游、遗产旅游、徒步探险旅游、高尔夫旅游、滑雪旅游、垂钓旅游、农家乐旅游、组合旅游、套餐旅游等旅游类型,使我国旅游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态势。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新、更独特的旅游模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同时也不是轻易而举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通过积极的探索,艰难的筛选,辛勤的科研,才可能出类拔萃,脱颖而出。 二、旅游规划——创新品。 旅游规划,其根本动机就在于使旅游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其动力就在于创新。而创新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现创新,一般可以从市场和资源两方面入手,这就是所谓的市场与产品双引擎。旅游开发之初至本世纪初这个阶段,主要是以资源为导向,有什么资源,我们就开发什么,如果地方没有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难度很大。但是,随着创意产业的兴起,产品是可以造出来,而资源依然可以被造出来。只要产品有新意,能吸引人,市场是能够被吸引过来的。因为产品导向重归为市旅游开发的主流。 怎样使旅游产品的推陈出新?有几个根本的问题要注意:一是要特点,至少是在目标市场内、在一定时间内有特点;二是要

旅游企业管理(完整版)

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企业管理 第一篇: 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k9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1、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定特征? 2、什么是系统?构成系统的三个必备条件? 3、旅游信息的定义及其构成要素。 4、信息系统的组成: 5、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6、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影响: 7、从特点和功能角度比较internet和intranet。 8、简述并绘图说明网络的拓扑结构形式。 9、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的的概念。 10、数据通信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1 1、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1 2、规划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时完成可行性报告要考虑哪些因素或问题? 1 3、举例说明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过程。

4、比较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方法: 。 1 5、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1 6、系统开发方法: 原型法的优缺点。 1 7、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及特点。 1 8、旅游电子商务的优势及前景。 1 9、我国推动旅游电子商务发展的重点。 20、如何看待电子商务给旅行社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2 1、考察软件可靠性的几个因素。 2 2、信息系统安全的概念,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 2 3、电脑病毒的特点? 2 4、预防病毒的防御方法。

5、用结构图表示出一个五星级旅游饭店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2 6、举例设计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2 7、什么是虚拟现实技术,其特点是什么? 2 8、举例说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作用。 2 9、地理信息系统在旅游地管理中有哪些应用。 30、你认为旅游地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哪些子系统? 3 1、简述旅游汽车公司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块设计。 3 2、查阅资料比较国内外对旅游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差异。 3 3、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应用现状及前景。 3 4、保证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的策略与措施? 3 5、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类型有哪些? 3 6、评价一个旅行社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有哪些?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策划书(完整版)

策划编号:YT-FS-7472-70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策划书 (完整版) Develop Detailed Rules Based On Expected Needs And Issues. And Make A Written Plan For The Links To Be Carried Out T o Ensure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旅游行业网络营销策划书(完整版) 备注:该策划书文本主要根据预期的需求和问题为中心,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步骤。并对将要进行的环节进行书面的计划,以对每个步骤详细分析,确保方案的顺利执行。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现代旅游行业的竞争愈发的激烈起来,各种旅游 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这是对每一家旅游公司 的强有力的竞争,在如何在竞争中占得先机,取得竞 争的胜利,这就是公司的营销策略的问题了。 现在旅游公司不仅仅是在现实中扩大宣传,在网 络上上扩大宣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营销策略。随着 时代的不断进步,喜欢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网 络中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的有效丰富了,所以旅游行 业网络营销成为很重要的公司宣传的一环。 旅游网络营销以it技术手段为基础,驱动了旅游 营销发生彻底的变革。它集传媒与交易场所于一身, 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旅游营销活动,因而赋予旅游营 销组合以崭新的内涵。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

网络营销应推行下列营销组合策略: 1、旅游促销策略 旅游网络促销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互动式传播功能,借助丰富的网络传播方式进行旅游企业和产品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促销宣传。其主要做法: (1)开展网络公关 组织网上旅游爱好者沙龙和旅游俱乐部,广纳会员,不断举行丰富多彩的网上联谊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宣传旅游企业文化和旅游产品,培养旅游爱好,以加深旅游者对旅游企业的印象,激发旅游者的消费欲望。 (2)网络广告促销 在网上进行广告促销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直接发布各种规范的旅游企业与旅游产品信息,通过形、影、声、色等立体形象构成的旅游产品橱窗展现在上网客户的面前;二是以知识性、信息性、趣味性的卡通片促销。 (3)虚拟网游促销

浅析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浅析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徐彩 (贵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摘要: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企业是社会的主体,研究金融创新对微观企业的影响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提出解决策略,为我国企业在金融创新背景下快速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关键字:金融创新;企业绩效;影响;策略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金融创新飞速发展,同时伴随产生的还有大量的金融工具,这些金融工具也得到了具体的运用。金融创新不仅能够调节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还能够拉动经济的增长;同时,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改变了企业所处的金融市场环境。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之一,成为支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创新不仅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也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和效益,并为之带来新的改变。本文从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分析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宏观机理和微观机制,探寻现代企业利用金融创新提高自身绩效的方法,以期我国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下去。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国内外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起源于熊彼得时代,但一直以来都没有统一的解释。从宏观层面上看,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的全部发展史。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金融创新的历史悠久,不仅包括金融发展的每一件重要的事项,还包括货币的发展史;第二,金融创新的内容丰富,例如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等。从中观层面上看,金融中介功能的发展比如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等。这些创新包括将已有的产品、技术和制度直接应用过程中创新或者重新发明创造,改造的过程中降低这些金融机构的成本和风险。从微观层面上看,随着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标志着金融创新微观层面的出现。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有四种形式:第一,以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为代表的风险管理型创新;第二,增强流动型创新是将原来的金融工具的变现能力和转换性能都加强;第三,信用创新型创新是创新出以分散风险为目的的信用违约互换等;第四,股权创造型创新是将债权转换为股权的金融创新工具。 二、金融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一)金融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新变化 (1)金融创新使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转变。金融创新改变企业生存的金融市场环境,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管理经营模式。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要选择合适的金融创新产品组合,防范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2)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使企业财务政策发生新变化。一方面,企业利用金融创新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平衡企业的财务杠杆,增强企业的财务弹性,增加流动资产的比重;另一方面,使用金融创新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代替企业通过减少股利发放等方式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金融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新利益 (1)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资金问题。金融市场不仅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地方,还是企业进行融资筹资资金的主要场所。金融创新为企业带来新的金融创新工具例如可转换公司债券, 企业利用这些金融工具进行融资,并且通过一定时期把创新工具转化为其他形式比如说普通股之类来获得收益,降低融资成本。企业投资者可以通过转换金融工具,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调节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比重。 (2)提高企业的投资水平。企业生存的目的就是获得收益最大化,所以企业选择投资 对象的时候考虑的主要问题是选择报酬高风险小的产品进行投资。一方面,金融创新可以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