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混凝土配合比验证_记录

合集下载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十六、混凝土开盘鉴定记录
(一)资料表格样例
(二)相关要求
为了验证混凝土的实际质量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实际生产时,对首次使用的用于承重结构及抗渗防水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

采用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开盘鉴定,共同认定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组成材料是否与现场施工所用材料相符,以及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是否满足有关规范的规定。

开始搅拌时,每个单位工程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至少留置一组28d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采用预拌混凝土的,应按批量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供应单位自行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开盘鉴定,并应至少留置一组28d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开盘鉴定应使用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侧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验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验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验证水泥混凝土配合比
目录
01 确定混凝土试配强度 0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
试验
02 配合比计算
05 水泥混凝土试件制

03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试验
试验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11
验证配合比 计算
根据施工单位配合比计算试拌所需量
试拌水泥混凝土0.03m³,各种材料用量(kg)
水胶比
验完毕过程中,不要风吹日晒,必要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拌 合 2.1拌和时保持室温20℃±5℃ 步骤 2.2拌合物的总量至少应比所需量高20%以上。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的精确
度:集料为±1%,水、水泥、掺合料和外加剂为±0.5%
2.3粗集料、细集料均以干燥状态为基准,计算用水量时扣除粗集料、细集料的含水量。
0.42
水泥
10.32
细集料
23.64
粗集料
32.64

5.1
外加剂
0.1215
矿粉
/
粉煤灰
1.83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试验
试验依据: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30-2005

0 1.材料
1.1所有材料均应符合有关要求,拌和前材料应放置在温度20℃±5℃的室内。

1 1.2为防止粗集料的离析,可将集料按不同的粒径分开,使用时再按一定比例混合。试样从抽取至试
振捣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后不得留有孔洞。用刮刀刮去多余混凝土,在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试件抹面与试模边缘高低差不得超过0.5mm。
②坍落度大于25mm且小于70mm时,用标准振动台成型。将试模放在振动台上夹牢,防止试模自由
“多”:表示用镘刀抹拌合物表面时,一两次即可使拌合物表面平整无蜂窝;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报告

AC-20沥青混凝土
沥青路面生产配合比验证
一、概述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结合规范及生产配合比,对我项目使用的AC-20沥青混凝土进行生产配合比进行验证。

二、生产配合比验证
2019年10月20日在洛川沥青混凝土拌合站进行了拌和楼试拌工作。

试拌采用4.6%的油石比进行拌合,并对所拌制沥青混合料取样检测级配、油石比,试验结果见表-1;室内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见表-2。

表-1 沥青混合料的筛分试验结果
表-2 试拌混合料马歇尔体积指标汇总
室内马歇尔试验结果表明,试拌混合料马歇尔试验体积指标均能满足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

五、生产配合比设计结论
工地试验室以目标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设计的结论为基础,监理工程师全过程参与和指导了327国道洛川县土基至黄陵二级公路改建工程A2标AC-20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验证工作;通过室内马歇尔试验验证了生产配合比和最佳油石比,并对拌和楼试拌混合料进行了取样检验,同时对拌和楼运转情况进行了考察,通过上述工作,得出了以下结论:1)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流程完整,生产配合比验证马歇尔各项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试拌结果马歇尔体积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级配能满足生产控制范围;分析与试拌结果计量稳定。

3)根据生产配合比试拌检测结果,确定以4.6%的油石比进行试验段铺筑。

试验段铺筑可采用以下矿料比例。

AC-20生产配合比设计矿料比例
附:1、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2、压实度检测报告。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与说明

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与说明一.计算依据: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J55-20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二.材料来源:1.水泥:采用萍乡中材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材”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2.碎石:采用上栗县金山镇南华采石场生产的碎石。

碎石按19~31.5mm :9.5~19mm :4.75~9.5mm = 30% :55% :15%比例掺配成符合规范的连续级配碎石。

3.砂:采用湖南平江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2.72。

4.水:饮用水。

5.坍落度为30~50mm,砂率为39%三.计算步骤:1、确定5.0Mpa配制强度F cf,o=K F cf,o,K=1.15×5.0=5.75Mpa2、计算水灰比(w/c)W/C=1.5684/( F cf,o+1.0079-0.3987F CEf)=1.5684/(5.75+1.0079-0.3987×7.4)=1.5684/(6.7579-2.95038)=0.41 取W/C=0.393、计算单位用水量(Mwo)Mwo=104.97+3.09H+11.27×C/W+0.61ßS=104.97+3.09×3+11.27/0.39+0.61×30=161 kg4、计算单位水泥用量(Mco)Mco=Mw0/(W/C)=161/0.39=413kg5、计算砂石材料单位用量(Mso,Mgo)采用重量法计算:假定砼2420kg/m3Mso+Mgo=2420-161-413=1846砂率为39%Mso=1846×39%=720kg/m3Mgo=1846-720=1126 kg/m36、确定理论配合比为:水:161kg、水泥:413kg、砂:720kg、碎石:1126kg7、确定调试后的配合比采用理论配合比配制砼,调试坍落度、和易性,得最佳每立方米砼配合比为:1:0.39:1.74:2.73比例为:水泥用量砂用量碎石用量水用量413 720 1126 161比例: 1 :1.74 :2.73 :0.39四.以上计算的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另外分别按增加和减小水灰比0.03及保持砂率基本不变进行试拌,对其拌和物和易性分别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并分别将拌和物制做试块,标准养护,进行7天和28天的抗弯拉强度检验,详见下表:五.根据经济合理,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的原则,拟定用试验编号为2的配合比为路面用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经28天强度检测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检测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检测方案

混凝土配合比和砂浆配合比检测方案1、混凝土配合比验证(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验证。

(2)检测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3)取样频率:原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每种强度等级的配比要进行一次验证检验。

(4)检测方法:首先依据委托方所要验证的配合比设计单和检测参数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水泥、掺合料、砂、石、外加剂)用量,之后用电子秤称量各原材料质量后,倾倒于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内进行搅拌,待搅拌120s后,制备成混凝土拌合物,依据《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测量其表观密度和坍落度,并成型混凝土力学试块和抗渗试块(配合比有抗渗等级要求时),在实验室环境下养护24h后拆模置于标准养护室(湿度≥95%,温度为20℃±2℃)内进行养护,待养护至7d和28d时,依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测试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对于有抗渗等级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同时依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进行抗渗试验。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设计依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3)检测依据:《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1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16《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2009(4)设计和检测方法:a.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资料:明确配合比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如强度、工作性、耐久性等;明确所用原材料的品质及技术性能指标,如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密度等,砂的细度模数及级配,石子种类、最大粒径及级配,掺合料品种和活性,外加剂种类和减水率。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原始记录

出厂编号 报告编号
生产单位 砂
细度模数
种类 报告编号
生产单位 石
公称粒径
种类 报告编号

种类
外加剂(一)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外加剂(二)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掺合料(一)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掺合料(二)
生产单位 型号
种类 报告编号
设备名称及编号
验证配合比
成型时间
材料名称
水泥
环境条 温度
温度

湿度

复核:
成型日 期
7d检测日期
荷载(kN)
强度(MPa)
28d检 平均值 测日期 (MPa)
试验:
平均值 (MPa)
****有限公司
XX.XX/XXXX
记录编号: 样品名称 样品状态
检测依据和方法
设计强度等级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试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 环境条件 温度 ℃ 湿度 %
设计坍落度(mm级
试验日期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页码:第 页 共 页
养护方法
拌合方法
二、原材料
水泥
生产单位 品种等级

件 湿度

坍落度
和易性
(mm) 粘聚性 保水性
材料用量 (kg/m³)
配合比 (质量比)
容量筒 设备名称及编号
体积 容量筒质量
表观密 (L)
(g)
度试验



容量筒+混凝土质量(g)
外加剂 外加剂 掺合料 掺合料 (一) (二) (一) (二)
表观密度
平均值 (kg/m3)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查记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查记录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查记录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道路建设中常用的一种路面结构,其具有施工简便、修补容易、使用性能较好等优点。

为了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进行严格的检查。

下面是一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查记录,供参考。

检查时间:2024年3月1日检查地点:XX路一、路面底层检查1.检查底层土质: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检查时使用撬棒对土质进行穿刺,确认土质坚实,无松软、空鼓等现象。

2.检查底层平整度:使用水平仪测量底层平整度,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时应随机选取不少于10个测点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二、路面铺设前准备检查1.检查刨平度:使用设备对底层进行刨平,检查刨平度是否满足要求。

需检查刨平结果是否均匀平整,无高低差异。

2.检查路面基层含水率:采集路面基层土壤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含水率测试。

测试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3.检查路面基层密实度:采用静载重法进行密实度检测,要求达到设计要求。

三、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检查1.检查混凝土配合比:查阅混凝土配比记录,确认混凝土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2.检查沥青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沥青温度,确保在施工温度范围内。

3.检查沥青喷洒均匀度:观察喷洒沥青的均匀度,确保沥青均匀覆盖路面,并无滴流现象。

4.检查碾压质量:观察碾压机工作状态,确认碾压过程中的速度、温度等参数符合要求。

检查碾压后路面的紧实度和平整度,无脱盖、变形等现象。

四、路面养护检查1.检查热胶施工质量:观察热胶施工是否均匀,边缘是否平整,无漏胶、虚胶等现象。

2.检查路面附属设施安装质量:检查护栏、标线等附属设施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无松动、倾斜等问题。

3.检查路面排水情况:检查路面排水系统的设置是否合理,确保正常排水,无积水、渗漏等问题。

总结:本次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检查中,整体施工质量较好,基层平整度、沥青喷洒均匀度、碾压质量等均符合设计要求。

在后续施工中,需继续加强热胶施工和附属设施安装的质量控制,确保路面的维护和使用质量。

1-1-9砼-12_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9砼-12_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2345678910
1第7.3.1条12345678910
1第7.3.2条2第7.3.3条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
√见配合比设计
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见检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首次开盘质量拌制前砂、石含水率、施工配合比规范规定

监理(建设)单

验收结论。

主控项目:全部合格 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要求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分包单位
主控项目一般项目 --规范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分包项目 经 理 --1.1.9砼-1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验收部位项目经理施工班组长4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
和工作性等进行的配合比设计专业工长
收记录
4-1轴室外台阶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记录


要求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作者:————————————————————————————————日期:B.1.5混凝土浇筑报审表工程名称:编号:B.1.5-致:(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部位的钢筋、模板、水电安装和预埋件等工作,并已经项目监理机构的验收合格。

□土建工序质量报审表(B.1.4 ,,)□安装工序质量报审表(B.1.4 ,,)□施工方案报审表(B.0.1 )□现混凝土浇筑准备工作已就绪,申请于月日时至月日时浇筑混凝土,请予以批准。

混凝土生产单位混凝土设计坍落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预计浇筑量混凝土质保资料编号施工值班负责人施工项目经理部(章):项目经理(签字)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施工项目经理部签收人姓名及时间审查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土建)(签字):年月日专业监理工程师(安装)(签字):年月日审核意见:□同意。

□不同意。

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签字):年月日注:1、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提出本报审表,未获批准不得擅自浇筑混凝土。

2、安装等工序如是平行发包的,则其工序报审栏的编号由项目监理机构补填。

3、如现场自拌混凝土,还应提供原材料使用报审表及人、料、机准备情况。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B.1.4工程质量报验表工程名称:编号:B.1.4 -致:(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工作,经自检合格,请予以验收。

附件:□隐蔽工程质量检验资料□□检验批质量检验资料□□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资料□□测量放线资料施工项目经理部(章):项目经理:年月日项目监理机构签收人姓名及时间施工项目经理部签收人姓名及时间监理验收及平行检验情况:1、收到施工单位自检资料和验收记录表共页,该项报验内容系第次报验。

检查人(签字):年月日监理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可进行后续施工。

□验收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应于月日前整改完毕自检合格后重新报验。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沥青混凝土标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标准实验方法,对沥青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检测,包括其物理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以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采用某品牌沥青,集料为碎石、砂、矿粉等。

2. 实验仪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马歇尔试验仪、车辙试验仪、冻融劈裂试验仪、孔隙率测试仪等。

3. 其他材料:标准砂、矿粉、水、油石比等。

三、实验方法1. 马歇尔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马歇尔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2. 车辙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车辙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3. 冻融劈裂试验: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4. 孔隙率测试: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进行孔隙率测试,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四、实验步骤1. 拌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沥青、集料、矿粉等材料进行拌和,确保混合料均匀。

2. 马歇尔试验: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

b. 测试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等指标。

3. 车辙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在规定温度下,用车辙试验仪进行车辙试验。

c.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

4. 冻融劈裂试验:a. 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铺设。

b. 将铺设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冻融处理。

c. 进行冻融劈裂试验,测试沥青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5. 孔隙率测试:a. 取一定量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按照试验要求进行孔隙率测试。

b. 测试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马歇尔试验结果:- 密度:2.41g/cm³- 稳定度:6.5kN- 流值:28mm结果分析: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和流值均符合规范要求。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

c15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对于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全面的回答。

首先,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2. 原材料的检测结果,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3.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4.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结果;5. 混凝土收缩性能检测结果;6. 其他特殊性能检测结果等。

针对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回答: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是指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设计出适合工程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

这一部分的检测报告会详细列出设计要求,并对比实际检测结果,评估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原材料的检测结果,混凝土的性能与原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中会包括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的检测结果。

这些检测结果将包括原材料的化学成分、颗粒分布、含水率等数据,以评估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

3.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结果,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是评价混凝土强度的重要指标,检测报告会详细列出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评价。

4. 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结果,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寿命,检测报告中会包括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检测结果,如渗透深度、渗透系数等数据。

5. 混凝土收缩性能检测结果,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产生收缩,检测报告会包括混凝土收缩性能的检测结果,评估混凝土的收缩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6. 其他特殊性能检测结果,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还可能包括其他特殊性能的检测结果,如抗冻性能、耐久性能等。

总之,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是评估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混凝土配合比检测报告的全面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混凝土工程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工程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
7.2。3条
混凝土中氧化物、碱的含量控制
混凝土中氧化物的碱的总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果设计规定》GB5001的设计要求
4
7。2。4条
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用规定.
NO94H020102(□□□□□□)□□A
工程名称
检验部分
施工单位
分包单位
总包项目
经 理
分包项目
经 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 长
施工执行批准名称表编号
验收项目及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意见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主控项目
5
6。1.10条
模板及其支架设计
除焊接封闭环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弯钩形式下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包单位
总包项目
经 理
分包项目
经 理
专业工长
(施工员)
施工班组 长
施工执行批准名称表编号
验收项目及要求
施工单位检验意见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主控项目
4
6.2.14条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帮助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区段的长为1。3L。(L为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最小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搭接接头.
3
6。1.14条
受力钢筋长度尺寸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配合比

检验报告委托单位:市大东建筑总公司检测项目: 4.5Mpa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日期:2014年7月18日中心实验室名称:呼伦贝尔市公路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地址: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扎兰屯路71号邮编:021008:(0470)3998512水泥混凝土路面抗弯拉强度4.5MPa配合比设计书一、材料说明:原材料: 水泥采用海拉尔蒙西复合硅酸盐(P.C 32.5)水泥;砂采用海拉尔河砂场中砂,细度模数为 2.87,表观密度为2.496g/cm3;碎石采用哈克南碎石场( 4.75-31.5mm)合成级配,其中:碎石10-20mm 掺量为40%,20-40mm 掺量为60%;水采用自来水;原材料检测详见试验报告。

编制依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JTGF30-2003及《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JTGD40-2002,设计抗折强度 4.5Mpa中等交通。

二、计算水泥混凝土配制强度(fc)1)fc=fr/1-1.04cv+ts=4.5/1-1.04ⅹ0.15+0.46ⅹ8%=5.12MpaFc-配制28 天弯拉强度的均值(Mpa)Fr-设计弯拉强度标准值(Mpa)cv-按表取值0.15s-无资料的情况下取值8%t- 按表取值0.462)水灰比(W/C)的计算W/C=1.5684/(fc+1.0097-0.3595fs)= 0.44 Fs-水泥实测28 天抗折强度(Mpa)3)查表确定砂率(βs )=34%4)确定单位用水量(mwo)根据施工条件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10―50mm查表mwo =170 kg/m35)确定单位水泥用量(mco)C0=(c/w)wo=170/0.44=386 kg/m36)计算粗集料用量(mgo)、细集料用量(mso)将上面的计算结果带入式中mco+mwo+mso+ mgo=2450βs=mso÷(mso+ mgo)×100砂(mso)用量为644 kg/m3,碎石(mgo)用量1250 kg/m3;(1)初步配合比为:水泥:碎石:砂=386:1250:644:=1:3.24:1.67水灰比=0.4 4(2)调整工作性,提出基准配合比1)计算水泥混凝土试拌材料用量:按初步配合比试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30 L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86ⅹ0.03= 11.58 kg水=170ⅹ0.03=5.1kg砂=644ⅹ0.03= 19.32 kg碎石=1250ⅹ0.03= 37.50 kg2)调整工作性按初步配合比拌制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测定其粘聚性,保水性,坍落度。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模板)
2、石子产地针片状含量% 压碎指标%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最大粒径mm
3、掺和料产地名称规格掺量% 取代方式超量系数
4、外加剂产地名称规格掺量%
5、混凝土塌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拌和方式振捣方法





名 称

水 泥
1.砂
1.石
1.掺合料
1.外加剂
水灰比
抗压强度(MPa)
达到强度标准值%
材料用量(kg/m3)
混凝土验证配合比试验报告共 页 第 页
有见证送检报告编号:
见证人单位
见证人
试验单位
XXXXXXXXXX
有限公司
(印章复印无效)
委托单位
送检日期
工程名称
试验日期
工程部位
报告日期
强度等级
抗渗等级
抗折等级
试验依据
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泥产地厂名牌号品种、强度等级28天预测强度MPa
1、砂子产地表观密度kg/m3堆积密度kg/m3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
7d
比 例
28d
备 注
1.表内粗线框内栏目的内容由委托单位提供,其真实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2.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
3.如对检测结果有异议,请于报告日期起15日内提出,逾期视为认可检测结果。
4.原配合比编号:
批准人: 审核人: 主要试验人:

生产配合比验证

生产配合比验证

安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No.3合同段AC-25C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验证报告==================================================安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3合同段已完成AC-25C型沥青混合料下面层生产配合比验证,兹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依据主要技术规范、试验规程1.1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1.2 JT 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1.3 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1.4《安徽省安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C)型施工指导意见》二.必须进行完善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下面层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由马歇尔试验设计、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检验组成。

2、热拌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遵照下列步骤进行:(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a、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从施工现场分别取各类矿料进行筛分,用计算机或图解计算各矿料的用量,使合成的矿质混合料级配符合表一的范围。

本计算应反复进行,使矿质混合料级配曲线应接近一条顺滑的曲线。

b、确定沥青的最佳油石比。

用计算确定的矿料组成和《安徽省安景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下面层(AC-25C)型施工指导意见》推荐的油石比范围,按0.4%间隔变化,取五个不同的油石比,用实验室小型拌和机拌制沥青混合料,制备五组马歇尔试件。

测定试件的密度、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分别绘制各项指标的曲线。

取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1、稳定度最大值的油石比a2、饱和度中值a3和空隙率范围中值的油石比a4,按下式取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最佳油石比初始值OAC1。

OAC1=(a1+ a2+ a3+ a4)/4求出能满足沥青混凝土各项标准的最大油石比OAC max和最小油石比OAC min,按下式取中值OAC2。

OAC2=(OAC max+OAC min)/2如果最佳油石比的初始值OAC1在OAC max和OAC min之间,则认为设计结果是可行的,可取OAC1和OAC2的中值作为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OAC,并结合气候特点论证地取用,其对应的试件空隙率在3.5%~4.5%范围内。

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

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一、前言混凝土路面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机场、停车场等场所,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凝土路面的水泥砂浆配合比对于混凝土路面的性能和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对于提升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的基本概念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是指水泥、砂、石料和水的比例。

不同的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耐磨性和抗裂性等性能。

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工程要求和现场材料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三、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的制定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混凝土的性能、材料的特性、现场环境等。

以下是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标准的具体制定要求。

1.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结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综合考虑。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需要考虑道路的使用情况、交通量和车速等因素。

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和交通量,确定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2. 砂、石料等材料的选用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的设计需要结合实际材料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

砂、石料等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其粒径、形状、含泥量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水泥用量的确定水泥用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砂、石料等材料的特性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

水泥用量的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因此,水泥用量的确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 水灰比的确定水灰比是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中一个重要的参数。

水灰比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确定合适的水灰比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水泥用量以及环境温度等因素。

5. 抗裂措施的设计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龟裂现象,因此需要在混凝土路面水泥砂浆配合比设计中加入抗裂措施。

常用的抗裂措施包括添加增强剂、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混凝土的细部结构等。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说明

混凝土配合比验证说明:
该混凝土配合比与上次C50混凝土配合比相比,除水泥由原辽宁山水工源P.O42.5水泥改换为大连小野田P.52.5R水泥外,其他材料均无变化。

根据近阶段对原材料的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其质量稳定,其中砂石、水泥、外加剂、矿粉、粉煤灰及水均采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第三方见证试验)试验数据计算。

由于该混凝土在设计上对耐久性有要求,所以我们对承包人的相关耐久性试验验证进行了全过程见证。

验证结果表明该理论配合比满足配制强度要求(63.8≥59.9MPa),塌落度195mm满足施工性能,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满足要求(4.01×104>3.45×104),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检测中心
中朝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第二驻地办工地试验室
2012-7-2。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

砂浆配合比试配验证原始记录实验目的:验证砂浆的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验砂浆的强度和工作性能。

实验仪器和材料:1.混凝土试验台2.细骨料、粗骨料3.水泥4.砂浆试验块模具5.砂浆试验块抗压测试机实验步骤:1.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确定砂浆的配合比。

假设配合比为1:3:0.4(水泥:砂:水)。

2.配制原材料按照设计配合比计算所需材料的比例并称量。

以水泥为例,根据配合比,计算出所需水泥的质量。

在配料车间称量并储存所需水泥。

3.混合材料将所需的砂子、水泥和水按照配合比放入混合槽中,使用搅拌器搅拌混合,直至材料均匀。

4.搅拌砂浆将混合好的砂浆倒入试验块模具中,用棒搅拌砂浆,使其排除气泡,并保证砂浆均匀填充模具。

5.敲击释放气泡在砂浆模具上轻轻敲击,以释放砂浆中的气泡,并确保砂浆填充密实。

6.养护将填充好砂浆的试验块模具放入养护室进行养护,确保砂浆的养护时间符合规定。

7.抗压测试在砂浆试验块养护期满后,将试验块取出,并进行抗压测试。

将试验块放入抗压测试机中,逐渐增加载荷,直至试验块发生破坏。

记录试验块的破坏载荷。

8.结果分析根据抗压测试结果,计算砂浆的抗压强度,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根据实验结果,评估砂浆的质量和工作性能。

实验注意事项:1.材料称量准确,避免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搅拌时间和强度要均匀,以确保砂浆的质量。

3.试验块模具应清洁干燥,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4.养护条件符合规定,保证砂浆的充分保养。

5.在进行抗压测试时,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记录,计算出砂浆的抗压强度为XMPa(兆帕)。

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发现砂浆的抗压强度(或工作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结论:根据配合比试配验证的原始记录和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砂浆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砂浆具有满足使用要求的强度和工作性能的结论。

附加说明:本次试验只是简单验证,对于实际施工中的砂浆配合比验证,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以及具体施工方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建设有限公司
贵州省都匀至安顺高速公路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检测记录表
试验室名称:
记录 编号:
工程部位/用途
合同号
试验依据
JTG E30-2005
样品编号
样品描述
样品名称
试验条件
试验日期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混凝土种类
养护条件
样品 编号
制件日期
设计 强度 (MPa
)
龄 试验日期 期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支座 间
跨度 (mm)
截面 截面 宽度 高度 (mm) (mm)
极限 荷载 (kN)
断裂面 是否位
于 加荷点
抗弯拉 抗弯拉 强度 强度测 测值 定值 (MPa) (MPa)
换算成 标准试 件抗弯 拉强度
7
28
28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