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解读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解读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教学仪器,是生物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考的热点内容之一,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学好生物的必要条件。
为帮助同学们较快地掌握其使用方法,特结合2009年中考试题,对相关操作方法进行归纳,供同学们参考。
1各结构的使用方法各结构的名称及作用如下:⑴镜座:稳定镜身。
⑵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件。
⑶镜臂:握镜的部件。
⑷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
⑸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⑹遮光器:贴在载物台下方的能动的圆盘,叫遮光器。
其上有大小不同的圆孔,称为光圈。
转动遮光器,可选择不同的光圈对准通光孔,需要强光时,选用大光圈,需要弱光时,选用小光圈。
⑺反光镜:是载物台下方的一个可以朝任意方向转动的盘子,能将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光线强时用,一面是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⑻镜头: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目镜与物镜两种,有放大的作用。
观察时,接近人眼睛的镜头是目镜,上面标有5×或10×的字样,表示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5倍或10倍。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是物镜,上面标有10×或40×的字样,表示该物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或40倍。
⑼转换器:可以转动的圆盘,上面安装物镜。
⑽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
⑾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小。
例1(09福州)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固定装片用到的结构是()A.粗准焦螺旋B.压片夹C.反光镜D.细准焦螺旋解析:要将装片固定在载物台上,应该用压片夹固定,而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是用来调节透镜与玻片标本的距离,反光镜是用来调节光线的。
正确答案为B。
例2(09荆州)在用显微镜观察时,在镜筒缓缓下降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粗准焦螺旋的使用。
正确答案为“顺时针”。
2光线的调节方法当显微镜视野很暗以至于影响观察时,首先考虑到是否有人或物体挡住了光源,周围环境是否光亮,如果排除以上因素,则要考虑与显微镜的视野亮暗程度有关的结构:光圈和反光镜。
显微镜物镜和目镜成像认识

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观察物体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显微镜各个部位名称及应用

显微镜各个部位名称及应用显微镜是一种用于放大细微物体的光学仪器,主要由光学系统和机械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显微镜的各个部位名称和应用。
1. 物镜系统:物镜位于显微镜的下方,是放大被观察物体的最重要的镜头。
物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4倍、10倍、20倍、40倍、60倍等。
物镜有多种类型,如消色差物镜、高倍物镜、超大视场物镜等。
通过调节物镜可以改变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从而观察到更加清晰的细节。
2. 目镜系统:目镜位于显微镜的上方,是用于观察物体的部分。
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为10倍。
通过目镜可以放大物镜所放大的图像,使观察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被观察物体的细节。
3. 照明系统:照明系统用于照亮被观察物体,让其发出光线。
照明系统一般包括光源、准直器、聚光器等部分。
常见的光源有白炽灯和LED灯。
准直器和聚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方向和强度,确保被观察物体能够被充分照亮。
4. 细动系统:细动系统包括调焦机构和样品移动平台。
调焦机构用于调节物镜和目镜的距离,从而改变焦距,使被观察物体能够被聚焦。
样品移动平台用于移动被观察物体,以便于观察不同位置的细节。
5. 显示系统:显示系统用于显示被观察物体的图像。
一般使用电子显示器或照相机来观察和记录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
通过显示系统,可以实时观察和记录被观察物体的细节,便于后续分析和研究。
显微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重要仪器。
具体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学研究:显微镜可以放大细胞和细胞器的图像,从而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显微镜,可以研究细胞的形态、组织结构、代谢过程等。
2. 病理学研究: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组织和细胞的异常变化,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疾病。
病理学家经常使用显微镜来观察肿瘤组织、病理标本等。
3. 材料科学研究:显微镜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质。
材料科学家经常使用显微镜来观察金属、陶瓷、聚合物等材料的晶格、晶粒大小和形态等。
显微镜_百度百科

首页 自然 文化 地理 历史 生活 社会 艺术 人物 经济 科学 体育 红楼梦
欧冠 核心用户
显微镜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显微镜 英文名称:
microscope 定义:
■仪器简介显微镜是人类各个时期最伟大的发明物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
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
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可能是一个叫做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利珀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但并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
后来有两个人开始在科学上使用显微镜。第一个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他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一种昆虫后,第一次对它的复眼进行了描述。第二个是荷兰亚麻织品商人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年-1723年),他自己学会了磨制透镜。他第一次描述了许多肉眼所看不见的微小植物和动物。
(4)检验金相表面的晶粒状况。
(5)检验工件加工表面的情况。
(6)检测微小工件的尺寸或轮廓是否与标准片相符。
偏光显微镜 偏光显微镜是用于研究所谓透明与不透明各向异性材料的一种显微镜。凡具有双折射的物质,在偏光显微镜下就能分辨的清楚,当然这些物质也可用染色法来进行观察,但有些则不可能,而必须利用偏光显微镜。
Kepler(克卜勒):提议复合式显微镜的制作方式。
1665年
Hooke(胡克):「细胞」名词的由来便由虎克利用复合式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上的微小气孔而得来的。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使用及保养一、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材料,掌握显微镜的保养措施。
二、用具和材料显微镜、擦镜纸或小绸布、二甲苯、任意一种植物切片或临时装片。
三、方法步骤(一)显微镜的结构:通常使用的生物显微镜,其结构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现说明如下:1. 机械部分(1)镜座:即显微镜最下面的马蹄形部分,用以固定和支持镜体。
(2)镜柱:直立于镜座上的短柱,与镜臂相连。
(3)镜臂:取放或移动显微镜时手握的部位,一般呈弓形,也称执手。
(4)倾斜关节:镜柱与镜臂相连的关节,用于调节显微镜的倾斜度,以便于观察。
观察临时装片时,不要倾斜,以防玻片上的水流出,一般观察时,倾斜度不宜超过30°,以免显微镜因倾斜跌倒。
(5)载物台:位于显微镜中部,载标本制片的方形或圆形平台。
中央有一圆孔,既通光孔,光线即由此孔通过,台上两侧有用以固定制片的推进器。
(6)镜筒:为一金属圆筒,连接在镜臂上,下接转换盘。
(7)物镜转换盘:可以任意转动,上面安装有3—4个物镜,使用时根据需要可更换放大倍数不同的接物镜。
(8)焦螺旋:装在镜臂上部两旁,通过转动,调节焦距,有大小两对,大的叫粗准焦螺旋,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0mm,小的是细准焦螺旋,每转动一周可使镜筒升降1mm。
2. 光学部分(1)目镜:装于镜筒上端,上面刻有号码,表示放大的倍数。
“5×、16×”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2)物镜:安装在转换盘的螺旋孔上,一般有三个物镜:即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物镜下端的镜孔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大。
(3)聚光器:在载物台下,由透镜组成,可以聚集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照明玻片标本,聚光器下装有光圈,推动其上的小柄可使光圈任意开大或任意缩小,以调节光线强弱。
(4)反光镜:在聚光器下,安在镜臂下端可前后左右随意移动的一个镜片,通过它把光线反射到聚光器上面,凹面反射的光较强。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知识点归纳(新版)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课标链接】1.观察和识别动物体的细胞结构,说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4.模仿制作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5.分析说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6.解释细胞是怎样构成生物体的7.识别动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知识框架图】【知识要点】 【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光学显微镜重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显微镜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能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光圈和反光镜;能调节镜筒升降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能转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2、物像的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⑴、取镜安放,⑵、对光,⑶、放置玻片标本,⑷、观察,⑸、收放。
4、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要注意: 生物体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临时装片的制作细胞的生活 细胞的分裂、分化练习使用显微镜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即上下颠倒,左右互换)。
不可用手去接触镜头,避免污损镜头。
也不可将镜头浸入水中。
擦拭要用擦镜纸。
【知识点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基本结构①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还能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
②细胞质———细胞质内含有许多与各种生命活动有关的微细结构。
活细胞的细胞质具有流动性,有利于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③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核内含有与生物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物质——遗传物质。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叶绿体———能够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液泡———含有细胞液,储存营养物质。
3.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第四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物 像 偏 左 下 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 方向,玻片向什么 方向移动
3、观察物体及像的圆周运动
●
●
● ●7 ●
●
●
● 7
7
7
4.有关倍数的问题
(1)放大倍数=目镜x物镜 (2)显微镜放大的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 (3)放大倍数变大 视野中细胞数目变 少 扩大 4 倍 有两种情况: 10x10 10x40 8 2 细胞单行排列 除以扩大的倍数(4) 4 64 细胞均匀分布 除以扩大的倍数的平方(42)
(二、三)安放装片观察 • 1、先在载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观察。找到 物像后移到视野中央。观察到是图像是什 么? • 思考: 观察“胖”、bpdq、XYZ、上、下等字看 到的是什么结果?
1、倒立放大的物像:上下左右相反
如下图经显微镜放大后得到:
胖
将原物体旋转180°即可。
胖 胖
2、玻片的移动与物像的移动关系
讨论
• • • • •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对材料有何要求?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怎样计算? 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像有什么变化? 4、玻片移动与物像移动的关系如何? 5、若观察物体沿逆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物像会怎样运动?
讨论
• 5、在显微镜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什么? 对光时要保证哪几个结构在一条直线上? • 6、如何判断物像中的污点在哪里? • 7、收镜时应该如何操作?
目镜
粗准焦螺旋
镜筒 镜头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物镜 载物台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臂
镜柱
镜座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短
长
目镜与物镜的比较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生物导学案)

北城英才学校导学案课题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主备人学习目标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预习(自学导引)个案补充基础过关1.在图片的空白处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2.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1)取拿与安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2)对光(四转一看分别是指什么?)(3)安放装片(4)观察(三转是指什么?两看分别看什么地方?)(5)整理和存放(若物镜、目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______轻轻擦拭干净)3.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_______,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的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放大倍数和______放大倍数的______。
能力提升1. 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太弱,应选用( )。
A. 大光圈、凹面镜B. 小光圈、凹面镜C. 大光圈、平面镜D. 小光圈、平面镜2. 取显微镜的正确方法( )。
A. 两手托镜B. 两手握镜臂C. 右手提着镜臂D.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3. 显微镜最主要的部件是( )。
A. 镜筒和镜座B. 目镜和物镜C. 反光镜和光圈D. 镜筒和载物台4. 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 )。
A. 调节光线的强弱B. 调节放大倍数C. 调出更清晰的物像D. 使镜筒快速上升5. 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 ) 移动。
A. 右上方B. 左上方C. 右下方D. 左下方6. 一台显微镜,它有三个目镜分别是5X、10X、15X,两个物镜分别是10X、40X,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小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 )。
A. 50、400B. 100、200C. 50、600D. 400、6007. 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
①对光②观察③整理和存放④安放装片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①④②③D. ④①②③拓展运用尝试完成课本15页思考与练习1.2题学后反思。
显微镜使用知识

显微镜使用知识显微镜的认识1、目镜盖:保护目镜,以免将灰尘、油污、尖锐物件进入目镜,操作镜片,影响观察。
2、目镜:观察物体之用。
如有油污、灰尘等,可用镜头纸沾上乙醇,做圆圈状清洗。
千万不能用手去触摸镜片。
3、调焦手轮:用手轮来调整镜筒的上下位置,以便得到清晰的聚集来观察物体。
4、反光镜:有两种光源:a 可用反光镜借助自然光源或灯光的折射,将光束从载物台中心的通光孔中通过,并通过角度的变动来获得自己满意的光强度,使观察物更清晰。
B 装上电池,将灯泡向上,调节光源至满意的效果。
5、载物台:是用来置放所观察物体的。
载物台上的两个金属压片是用来固定载玻片的。
6、镜座:取下底垫就可以更换电池,注意电池的正、负极。
7、转盘:轻轻的用手旋转转盘,听到清晰的“咔嗒”声,则表示定位准确。
转盘上有三个物镜,通过变换物镜的倍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放大倍数,以便清晰地观察物体。
建议:先用最小的倍数的物镜来观察,然后逐步放大倍率。
显微镜的附件:1、塑胶瓶:可放置做实验所需的物品。
如海盐、虾卵、染色剂、胶水等。
2、孵卵盒:用来孵化虾卵或当培养皿。
3、标签盒和盖片盒:存放空白标签和盖片。
是为你动手做标本的。
4、标本载片:先学会观察这些标本。
5、空白载片:你可以用身边熟悉的东西做标本观察。
6、吸管:吸取染色剂之用。
7、蝴蝶标本: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可以看到蝴蝶的角须、足、鳞粉等。
8、滤色盘:将滤色盘安装在载物台的下面,转动滤色盘,可变换红、黄、蓝三种不同的颜色来分别观察物体的奇异变色现象。
1、取镜和安装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检查一下物镜和目镜。
2、对光转动转盘,使低倍率物镜对准通光孔。
调整光源,使光线通过通光孔,达到最好的效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或自制一个字母装片。
A、从报纸或书刊上剪下一个字母;B、将字母放在干净的空白载片上;C、用吸管吸水后挤上一滴水;D、将透明盖玻片取出,盖在滴水后的纸片上;E、置于压片下,将其移放到载台小孔中央。
走进生物学实验室++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走进生物学实验室一、写出下图单筒式光学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1.放大作用:()----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是实现物象第一次放大的镜头;()是实现物象第二次放大的镜头;显微镜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和物镜放大倍数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越( ),细胞数越( ),视野越(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 ),细胞数越( ),视野越( ) 2.调节作用:()--------上升下降镜筒幅度大()--------上升下降镜筒幅度小3.调光作用:光线强时:用()光圈、()面镜光线弱时:用()光圈、()面镜4.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物镜时需转动()。
二、显微镜使用遵循先用()观察再用()观察的顺序1.选择目镜:选取放大倍数较()的目镜(5×或10×)。
2.选择物镜:选取放大倍数较()的物镜(10×)。
因为这时显微镜下能观察到的视野比较(),便于找到观察目标。
3.对光:使低倍()、()【填结构名称】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看到视野是()的,说明对光成功。
4.制作、放置装片:从报纸上剪下一个汉字,用少量清水蘸湿,使它呈________状态。
将这个汉字纸片放到载玻片中央,盖上________,制成临时装片(报纸上的汉字纸片相当于生物体某种结构的薄切片)。
将临时装片放到载物台上,并用________压住,移动装片,使汉字纸片位于通光孔的________。
5.粗调节:先顺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时,先从显微镜的一侧注视着________,使物镜缓慢________并靠近装片,注意不要压到盖玻片。
再通过目镜观察,逆时针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________,直到看清物像。
6.细调节:调节(),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
7.实验完毕后,应该先把显微镜擦拭干净(如需擦拭镜头,必须使用________);然后转动装换器,使________偏离通光孔,再将________缓慢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入显微镜箱。
初中生物所有的实验知识点

实验1显微镜的使用目的要求:1、识别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和作用2、初步学会规范操作显微镜3、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1、方法步骤:1取镜2放镜3安装目镜与物镜认识显微镜的构造1、认识显微镜的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2、仔细观察目镜和物镜的特点3、转粗、细后观察镜筒位置变化4、转动反光镜,辨别两面的区别5、观察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显微镜的使用:1、对光A转粗升B转转换器低镜对准通光孔C转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D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知道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1、安放装片2、观察A从侧面注视物镜2毫米处B左。
缓缓上升C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象移动方向3、整理和存放A实验结束后,先提升镜筒,取下装片。
B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干净如果目镜和物镜弄湿或弄脏,用擦镜纸擦干净C最低竖立D原处讨论:1、显微镜构造中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过程主要包括哪些步骤?3、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象与装片上的实物相比,在大小、形状等方面有什么不同?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目的要求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细胞的结构2、初步学会画细胞的结构材料用具:显微镜、稀碘液、生理盐水、清水、消毒牙签,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洋葱方法步骤:根据下面提供的两组实验,分组(或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实验结束后交流实验结果和体会1、制作临时装片2、观察细胞结构A观察视野内参照图找细胞及各部分结构B画图并标注名称讨论1、制作临时装片大致分为哪几个步骤?2、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比较他们的异同。
3。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目的要求:通过观察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认识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材料用具:草履虫培养液,牛肉汁、食盐、载玻片、吸管、放大镜等方法步骤1、在洁净的载玻片左侧A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虫的活动2、在载玻片右侧B处滴一滴牛肉汁,用吸管划通A、B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3、在牛肉汁外侧边缘放数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1 练习使用显微镜

。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
。
(4)若所用显微镜,配有一个目镜C(10×)和两个物镜A(10×)、B(40×),对
光时,应选用的物镜是
。(填字母)
(5)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
使物像清晰。
答案 (1)④ ② 400 (2)③ ⑦ 反光镜 (3)① 转换器 (4)A (5)细准焦螺旋
答案 A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栏目索引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 1.(2018安徽宣城中考)在显微镜结构中,与放大物像相关的是 ( ) A.目镜 B.反光镜 C.遮光器 D.准焦螺旋 答案 A 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 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2017海南中考)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 ( ) A.目镜 B.反光镜 C.转换器 D.光圈 答案 B 显微镜的反光镜能够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外 界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遮光器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 作用,上有大小光圈。外界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栏目索引
解析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若所用显微镜的[④]目镜放大倍数为10×,[②]物镜放大倍数为40×,则物 像被放大了400(倍)。(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③]遮光器和[⑦]反光镜,光 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3)转换器上 安装的是不同倍数的物镜;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 节[①]转换器。(4)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5)细准焦螺旋的作用除了 可以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如果视野中物 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实验报告

用柔软纱布清洁载物台等机械部分,然后将显微镜放回柜内或镜箱中。
六、注意事项
1.学生使用显微镜固定镜号、位置,填写使用卡,本学期一直使用本台显微镜。
2.不准擅自拆卸显微镜的任何部件,以免损坏
3.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
下列公式表示:
NA=n·sinα
式中NA=数值孔径;n=介质折射率;α=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即镜口角的半数。
因此,光线投射到物镜的角度愈大,显微镜的效能就愈大(图Ⅲ-5),该角
度的大小决定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同时,α的理论限度为90°,sin90°=1,
故以空气为介质时(n=1),数值孔径不能超过1,如以香柏油为介质时,则n
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的物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
(4mm,40—45×)和油镜(1.8 mm,95—100×)三种。油镜通常标有黑圈或
红圈,也有的以“OI(oil immer-sion)字样表示,它是三者中放大倍数最大的。
根据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可使被检物体放大1000—2 000多倍。从图Ⅲ-3
式中λ=光波波长。
我们肉眼所能感受的光波平均长度为0.55μm,假如数值孔径为0.65的
高倍物镜,它能辨别两点之间的距离为0.42μm。而在0.42μm以下的两点之
间的距离就分辨不出,即使用倍数更大的目镜,使显微镜的总放大率增加,也仍
然分辨不出。只有改用数值孔径更大的物镜,增加其分辨力才行。例如用数值孔
不同的情况下调节使用。
转换器(no sepiece)为两个金属碟所合成的一个转盘,其上装3—4个物
镜,可使每个物镜通过镜筒与目镜构成一个放大系统。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学生实验报告【范本模板】

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被观察的标本正对通光孔。装片的两端用压片夹压住。
4、观察
从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端接近装片为止。然后用眼注视目镜内,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能看清物象为止。如不清晰,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5、收镜
结果结论
1、放大倍数=×(的放大倍数)
2、像的移动与玻片的运动方向(相同、相反)
3、放大倍数越大,则物象越、亮度越、细胞数目越、观察范围越.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
显微镜主要由机械部分和两部分组成。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柱、镜臂、镜筒、载物台、转换器、细准焦螺旋和等;光学部分包括:反光镜、、等。
二、用低倍镜观察
1、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的位置。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正对通光孔。睁开双眼,用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并转动,直到目镜内看到一个圆形的光屏
顺河中学学生实验报告
科目生物实验名称: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年(班)级:填报告人:实验日期:
同组实验人:指导教师:
目标
要求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及成像原理。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适用及维护方法。
实验
原理
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透镜的放大物象作用原理
器材
及药品
显微镜、固定装片2个、擦镜纸等
方
法
步骤ຫໍສະໝຸດ 一、认识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