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过程(公开课)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高中地理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掌握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3. 能够解释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教学难点:运用减数分裂理论解释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概念解释与意义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并讲解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重要影响。

教师可以使用实际案例或图表来说明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2. 原理与过程分析(20分钟)教师详细解释减数分裂的原理与过程,并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减数分裂现象的产生原因,以及人类活动对减数分裂的影响。

3. 地理环境与资源影响解释(3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影响。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减数分裂如何影响区域的气候和交通,如何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等。

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对地理环境与资源的利弊,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 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例如减数分裂在中国某个地区的影响,或者其他国家的减数分裂现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搜集相关数据与资料。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观点与结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辩论。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减数分裂的意义与后果进行讨论。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减数分裂是否可以通过人类的活动来减缓或逆转,以及如何对减数分裂进行有效管理与调控。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关于减数分裂的调研报告,内容包括调研对象、调研方法、数据分析与结论。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调研地点或案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的过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减数分裂的定义和过程;2.掌握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3.能够运用减数分裂解决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问题。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定义和过程;2.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

教学难点:1.运用减数分裂解决减法运算问题。

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练习纸;2.一组小纸片。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减法的知识。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减数分裂吗?减数分裂在减法运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步骤二:讲解减数分裂的定义和过程(15分钟)1.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请一两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2.导入减数分裂的定义:减数分裂是指将一个减法运算中的减数分解成两个部分,使得计算更简便的一种运算方法。

3.通过示例展示减数分裂的过程:例:用减数分裂的方法计算47-18解:首先将减数18分成10和8两部分,得到:47-10-8然后首先计算47-10=37,再将37-8=29,所以47-18=29步骤三:练习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15分钟)1.给学生发放小纸片。

2.让学生在小纸片上写下一个减法运算题,然后使用减数分裂的方法计算答案,并将步骤写在小纸片上。

3.让学生互相交换小纸片,分析对方的步骤是否正确,并进行讨论。

步骤四:课堂练习(20分钟)1.出示一些减法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减数分裂的方法计算答案,并在黑板上展示计算的步骤。

2.让学生按照步骤计算答案,并在自己的练习纸上写下使用减数分裂的过程。

步骤五: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总结减数分裂的关键步骤,并将其写在黑板上。

2.请一位学生进行概括性的总结,然后进行讨论。

步骤六:拓展练习(20分钟)1.出示一些稍微复杂一点的减法运算题目,要求学生使用减数分裂的方法解答,并在黑板上展示步骤。

2.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纸上进行拓展练习,并相互检查答案。

步骤七: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未完成的题目,并写下使用减数分裂的过程。

减数分裂公开课 ppt课件

减数分裂公开课 ppt课件
变形
4个2种精子(染色体数:n)
【课堂练习】
根据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行为变化, 回答下列过程各发
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间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减Ⅰ前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6.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3、四分体:联会后的在每一个对四同分源体上染又色不在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叫染色做体四上分的染体色单
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比如a与b或b’ 。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导致形成不同种类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DNA分子。
【课堂小结】 精子的形成过程: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精 原 细 复制 胞 滋长
初级 精母 细胞
联会 分离、组合
次级 精母 细胞
分裂
精 变形 细
单体分开 胞
精 子
1个
1个
2个
4个
4个
思考:1、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实质是_同__源__染__色__体__分__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实质是___姐_妹__染__色__单__体__分__离__。
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以哺乳动物为例) 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从哪里来的?
(一)精子形成的过程
形成部位: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 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 胞——精原细胞,每 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都与体细胞相同。
减数分裂公开课

减数分裂(公开课)

减数分裂(公开课)
一条来自母方。 a与a’,b与b’是姐妹 染色单体。
3、四分体:联会后的在每一个对四同分源体上染又色不在 体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叫染色做体四上分的染体色单
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比如a与b或b’ 。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整理版ppt
10
导致形成不同种类配子,产生可遗传变异。
整理版ppt
23
【当堂反馈】
(2014江苏卷)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甲、丙、;丁
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 甲、丁

整理版ppt
24
生的时期: 1.染色体复制发生在:
减Ⅰ间期
2.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 减Ⅰ前期
3.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Ⅰ后期 减Ⅱ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Ⅰ分裂完成时
6.DNA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Ⅱ分裂完成时
整理版ppt
21
【课堂练习】
1.图中有染色体 4 条, 染色单体 8 条, DNA分子 8 个; 四分体 2 个; 同源染色体 2 对,分别是 A和B;C和D
4、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的交换现象。
整理版ppt
11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整理版ppt
12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公开课

减数分裂(第一课时)公开课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次级精母 细胞
一个初级精母 细胞分裂成为 两个次级精母 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的着丝点 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成为两条染色体, 分别向细胞 两级移动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初级 精母 细胞
每条染色体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Biblioteka 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2.过程:
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的生殖细胞)

精子
同源染色体: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精子
(来自 父方)
卵细胞
(来自 母方)
受精
受精卵

综2.1减数分裂(第一课时公开课)J

综2.1减数分裂(第一课时公开课)J
1与2、
3与4
1与3、1与4、 2与3、2与4
1 2 3 4
形态: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来源:
在减Ⅰ前期要两两配对,减Ⅰ后期分离 行为: 性染色体的形状和大小不相同,但一条来 特例: XY 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的前 期要配对,仍属于同源染色体
?为什么初级精母细胞中会有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同源染色体?
? ?
2、在睾丸中所有精原细胞都是进行减数分裂吗? 部分进行有丝分裂,部分进行减数分裂 3、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需要复制吗? 复制了几次?细胞分裂了几次?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P16 1、发生的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发生的时期: 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3、发生的器官: 高等生物的有性生殖器官 4、结 5、特 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 一半 。 点: 染色体在整个分裂过程中只复制 一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二次,
1个初级精 减Ⅰ前期 母细胞
减Ⅰ中期
减Ⅰ后期
2个次级 精母细胞
小结:
体细胞
有丝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1个精原细胞
间期:细胞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 次分裂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2个次级精母细胞(均质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4.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
4.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5.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基础训练:
1、联会发生在( B ) A.精原细胞 C.次级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动画全过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减数分裂动画全过程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第73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第74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第99页
同源染色体分离
返回 与有丝分裂比较 继续
第100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第101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第103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第104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第94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 同源染色体 分离
◎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染色体 数目减半
第95页
◎ 精原细胞体积 增大,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
◎ 同源染色体联 会, 四分体出现
◎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减数分裂过程(公开课)-PPT

减数分裂过程(公开课)-PPT

次大家好级精母细胞
18
小组讨论:
1、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细胞的 特征。 2、比较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 异同点。
大家好
19
减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无染间期色和体同散 染色体的 着丝点分裂,姐 减数分裂结
源乱染色的体排的列 着丝点排列 妹染色单离, 束,形成四
有在丝细分胞裂中 在赤道板上 分别向两极移动 个精细胞。 有
大家好
5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大家好
同源染色体:①形 态、大小一般都相 同。长度和着丝点 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染 色体。一般用不同 的颜色来表示
同源染色 体联会, 形成四分 体
6
大家好
7
大家好
8
大家好
9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大家好
大家好
错误
2
一、精子的形成
1.形成部位:睾丸
精原细胞
大家好
3

精子的形成过程
数 第 一
间 期


前期 中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 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大家好
末期 精细胞
精子 4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4→4 DNA:4 → 8
精原细胞 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 体积增大



大家好
20

精子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

减数分裂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减数分裂这一生物学概念。

教材选用为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增殖,第二节减数分裂。

内容主要包括减数分裂的定义、过程、特点以及减数分裂在生殖过程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及减数分裂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组漫画,让学生了解减数分裂在人类生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概念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定义,解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3. 过程讲解:详细讲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包括减数分裂的四个阶段:减数分裂前期、减数分裂中期、减数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末期。

5. 例题讲解:分析减数分裂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如杂交水稻的培育。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7. 减数分裂的意义:讲解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如基因重组、遗传多样性等。

8. 板书设计:列出减数分裂的过程、特点及意义。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减数分裂的过程。

(2)列举两个减数分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讨论:减数分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2. 答案:(1)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前期、减数分裂中期、减数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末期。

(2)应用实例:杂交水稻的培育、生物育种等。

(3)减数分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基因重组、增加遗传多样性等。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讲清楚了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学生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拓展延伸: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减数分裂在其他生物(如动物、植物)中的特点和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

• (多选)图(O)表示某精子,下列属于该 精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图是 ( )
• 右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A.第二极体 B.卵原细胞 •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 讨论人体精巢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及染色体组 成情况? • 1、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 2、初级精母细胞: • 3、次级精母细胞:
2
2
2
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细胞分裂图相的分析判断方法 (以二倍体为例)
第 一 看 染 色 体 数 目 奇数 减II 无同源 染色体 第 三 看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减II 出现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同源染色体着丝点 位于赤道板两侧
偶数
第 二 看 有 无 同 源 染 色 体
有丝 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检索表
双数
单数 两两配对 大小不一 有 无 有 有 同 源染色 体 无 联会 四分体 减 1
同源 染色 体行 为
中央
分离

有丝分裂 减数 第二 次分 裂
细胞分裂图相的分析判断
5、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构建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模型 材料:纸板、红色和黑色毛线、双面胶、剪刀 要求: 1.假设体细胞染色体2n=4条,即2对同源染色体; 2.一对同源染色体用等长的红色和黑色毛线表示, 提供红色(3~4cm和5~6cm)和黑色毛线3~4cm 和5~6cm若干。(红色和黑色表示不同的亲本) 3.着丝点用打结或交叉表示,鼓励自行设计。 4.时间:15分钟以内完成。 5.组内自评:每人5分,组内可评2人5分,其余以 0.5分拉开差距记分。
减 I
有同源 染色体
无上述同源染色 体的特殊行为
有丝 分裂
• 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 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 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图 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图2中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 2中___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 (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_条 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 该细胞处于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_期,其产 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公开课教案

减数分裂公开课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4•阐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重要性。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同物质的规律性,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⑶能力方面1.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2.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3 )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1)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3)观察蝗虫精母细胞的减数分裂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述法、比较法四、教学课时:3五、教具:课件C2C 染色体 精原复制 细胞 * DNA 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 裂完成。

提问:把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刚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以及初级 精母细胞相比,有何变化?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 轻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 带上重要的物质 -------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 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

总结:现在,我们再重复回顾一遍精子的形成过程 (板书总结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成着丝点分裂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 单体分开 精 变形 细胞-(自由组合)精母染色体2N N精母分离4C 4C2C 2CFTL-TI—【强调】:1 •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期。

2 •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一次分裂时期,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3 •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一分为二,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

第2课 时 细 的 成 程 卵 胞 形 过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讲述: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 卵巢中形成的,其过程与精 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但也有区别。

(示卵细胞形成过程图,并随讲授内容完成板书)策一[史分裂个卵原细腕一 1个初级舸母细膻 (染色体亘制)1亍扱体1个枚级卵母细胞第—出另裂1个极体丿 1亍卵细胞细胞的染 色体数目 与次级精 母细胞相 同,比初 级精母细 胞减少一 半°)师生共同总结反馈效果反馈效果比较分析 精子和卵 细胞形成 过程的异 同,温故 知新4.2个。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

初中生物减数分裂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2. 掌握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数分裂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3.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4. 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 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2.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比较。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基本概念、过程和特点。

2. 归纳法:让学生观察和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

3.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深入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4.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问题引入减数分裂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减数分裂的定义、过程和特点,结合图片或动画进行示范。

3. 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下的减数分裂观察实验,并引导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规律。

4. 归纳总结: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归纳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并记录在课堂笔记中。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减数分裂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6. 练巩固:设计一些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回顾:对减数分裂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引导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用于讲解减数分裂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 显微镜:用于减数分裂观察实验。

3. 实验材料:包括显微镜载玻片、染色剂等。

4. 影音资料:用于引入和展示减数分裂的例子或动画。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和特点的观察记录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2. 讨论参与: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3. 练成绩:通过练题的答题情况来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

减数分裂(公开课)课件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
间期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
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末期Ⅰ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无同源染色体;中期Ⅱ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 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末期Ⅱ 细胞质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
子细胞类型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子细胞包 括卵细胞和极体(雌性),以及精细 胞(雄性)。
遗传学特点
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使得遗 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实现减半传递。 同时,通过随机组合和交叉互换,增 加了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中作用
1 2
促进遗传多样性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随机组合和交叉互换,使得后 代具有不同的遗传组合,增加了种群的遗传多样 性。
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
数据记录
详细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包括 细胞形态、数量变化等。
结果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组别之间的 差异,探讨减数分裂的规律。
实验报告撰写
将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整理成完整的实 验报告,以便交流和分享。
THANKS
感谢观看

01
CATALOGUE
减数分裂基本概念与意义
定义及生物学意义
定义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其特点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性。同时,通过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增加了配子的 多样性,增强了后代的适应性。

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公开课使用)

一轮复习减数分裂(公开课使用)
选择错误的( C )
有丝
减数
受精
有丝
A.a阶段为有丝分裂,b阶段为减数分裂 B.L→M点所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相等的 D.MN段发生了核DNA含编量辑p的pt 加倍
复习总结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3、四分体的含义? 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非同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卵子的种类有( 1 ) 一条雌性沙皮犬可产生卵子的种类( 2^)39
编辑ppt
父本
产生2^39种 不同精子
母本
产生2^39种 卵细胞
产生配子过程中,出现了基因的重组,
精卵又随机进行结合
所以“哥四个”染色体组成(基因型)
编辑ppt
两两相同的 概率很低
沙皮犬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会 发生变化,其核DNA含量发生变化吗(学生画图)?
请大家观察一母同胞的哥四个 是否存在差别?编辑ppt
沙皮犬个体发育起始于一个(受精卵 )
受精卵又是由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的
编辑ppt
雄性沙皮犬形成精子的过程
睾丸
精原细胞
有丝分裂
更多的精原细胞
精细胞
39对
减数分裂
编辑ppt
减I 前期 ①

1
③ ④
⑤ ⑥2 3⑦Fra bibliotek⑧4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 1和3、1和4、2和3、2和4 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②、③和④、⑤和⑥、⑦和⑧ 四分体: ①②③④、 ⑤⑥⑦⑧ 染色体组: 2个染色编辑体ppt组
①② ③ ④
思考:交叉互换发生的范围
编辑ppt

减数分裂(公开课)

减数分裂(公开课)

C、三男一女
D、完全一样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表示减 数分裂的阶段是______________,表示受精作用的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经过艰辛万苦的旅行, 突破种种障碍的精子终 于与卵子相遇 。
精子用尾部拍打驱动进 入卵子。当受精卵在子 宫着床时你可能会有些 感觉,就是轻微的出血 现象。
2
配 子
果蝇
受精卵
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 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 条来自母方,能配对的两条染 色体
B bA a
四分体
联会
Aa Bb
同源染色体:
A与a,B与b
非同源染色体: AB、Ab,aB、ab
1对 同源染色体 = 2个染色体 = 4个染色单体 = 4个DNA = 1个四分体
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 3 )图 C 处于_________期,此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它分裂后得到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___。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间期 前期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DNA
2n 4n
4n
4n
4n
2n
2n
2n 2n n
第2 章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授课:
学校
教学目标
1 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发生范围、位置、 实质和结果)
2 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染 色体行为变化。
3 学会区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形。
1 1、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知识 回顾
亲代染色体经过复制,精确地平均 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保持生物 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减数分裂的过程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的过程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的过程[学习目标] 1.阐述减数分裂的概念。

2.区分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等概念。

(重点)3.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重、难点)4.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重点)知识点1减数分裂的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的概念2.同源染色体与非同源染色体(1)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不相同,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进行配对的染色体。

3.联会和四分体(1)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2)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知识点2精子的形成过程请仔细阅读教材第16~19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场所及细胞名称的变化(1)场所: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2.精子的形成过程(1)精细胞的形成过程(2)精细胞变形形成精子。

知识点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形成场所哺乳动物的卵细胞是在卵巢中形成的。

卵巢内部有许多发育程度不同的卵泡,位于卵泡中央的一个细胞就是卵细胞。

每个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卵原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4.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

要点一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数目的判断方法1.确定染色体数(1)若以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图示形式出现,可根据“着丝点数=染色体数”来确定。

(2)若已知体细胞染色体数,判断其他各时期染色体数。

有丝分裂只有后期染色体暂时加倍,其他各时期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

若是减数分裂,则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与体细胞染色体数一致,减数第一次分裂之后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暂时加倍)。

2.确定染色单体数(1)染色单体出现在复制后,着丝点分开前这段时期,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2。

(2)在DNA复制前和着丝点分裂后的时期,染色单体数为零。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减数分裂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课时。

本节内容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如细胞学、染色体和有丝分裂的基础之上,并与第一章孟德尔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密切相关,因此,其在模块二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通过对减数分裂的学习,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方式、实质和意义产生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加深对前面所学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积极探索创设一个可以让学生在其中自由探究和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且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以学生进行主动思维、参与并且活动、同时经历一个从具体的动手实践和不断创新到知识的归纳和升华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二)过程与方法1、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四、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就已经掌握了细胞、染色体、有丝分裂、有性生殖等相关知识,这为本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学生在学习本节时还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教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公开课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教材分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这一课题是在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不仅是第二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整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生殖类型知识为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

(2)举例说明精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4)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能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减数分裂概念和过程。

这是生殖细胞形成的基础,又是遗传和变异和细胞学基础。

2、教学难点: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以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其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规律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初学者对此缺乏感性认识,较难抓住本质。

四、学情分析高一级学生,生物基础较薄弱,课文阅读和读图分析能力较低,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学生对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已有一定知识基础以此作为新知识的桥梁,让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抓住减数分裂的本质,通过图像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

五、教材处理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1个课时学习减数分裂概念和精子的形成过程。

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六、教学方法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 4、8

2.下列关于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四分体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B.每一个四分体包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 染色单体 C.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四分体时期 D.经过复制的同源染色体都能形成四分体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B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减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无染间期色和体同散 染色体的 着丝点分裂,姐 减数分裂结 源乱染色的体排的列 着丝点排列 妹染色单离, 束,形成四 有在丝细分胞裂中 在赤道板上 分别向两极移动 个精细胞。 有 丝 分 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数 第




分 裂
前期 中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 末期
人教版必修二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一课时 精子的形成)
学校:云南省保山腾冲市第五中学
授课教师:张赟
教学目标:
1、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 及图解。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提高识图能力。
3、通过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 所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了解生命是运动 的有规律的。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末期 精细胞
精子
巩固新知
(1)A图表示 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 中 时期;B图 表示 有丝分裂 分裂的 中 时期;C图表示 减数第二次 分裂 的 中 时期。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 A、B 。
பைடு நூலகம்
(3)含有四分体的是图 A

(4)图A细胞内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 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形成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D )
A.第一次分裂中期 B.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二次分裂中期 D.第二次分裂后期
课后作业 在笔记本上画出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图解
谢谢!
46
46
? (减有数丝分分裂裂)
精 子
2436
受精
2436
卵 细 胞
4962 受精卵
发育
4962 新个体
错误
一、精子的形成
1.形成部位:睾丸
精原细胞

精子的形成过程
数 第




分 裂
前期 中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后期 末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末期 精细胞
染色体:4 →4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NA: 8 →8
①同源染色 体联会,形 成四分体
初级精母细胞
②四分体中非 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发生交叉 互换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染色体:4 →4 DNA:8 →8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四分体) 排列 在赤道板上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染色体:4 →4 DNA:8 →8
精子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染色体:4→4 DNA:4 → 8
精原细胞 染色体复制 初级精母细胞 体积增大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①形 态、大小一般都相 同。长度和着丝点 位置相同 ②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的染 色体。一般用不同 的颜色来表示
同源染色 体联会, 形成四分 体
四分体中非姐妹 染色单体之间发生 交叉互换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 由组合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染色体:4→ 2 DNA:8 → 4
初级精母细胞
形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细 胞中染色体数 目减半,无同 源染色体。
次级精母细胞
小组讨论:
1、总结减数第二次分裂各时期细胞的 特征。 2、比较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的 异同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