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是对圆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圆的定义、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圆的应用等。
教材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的基本知识,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和整理,使学生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实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对圆的性质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复习和整理圆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举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3.学具:学生自带的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圆的定义、性质、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帮助学生对圆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作者特地准备了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5篇,期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鉴戒学习!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公道购物问题的进程。
2.了解公道购物的意义,能自己做出购物方案,并对方案的公道性作出充分的说明。
3.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购物体会。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会理财,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公道的说明。
教学难点:能对自己设计的理财方案作出公道的说明。
教学进程:教学进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扩大销售量,常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利用商家的促销手段,学会公道购物呢?二、促销问题(一)视察情境图,先了解方便面的三种包装和一袋的价格,运算出其他两种包装的价格写在书上,再了解三个商店的优待条件。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问题。
板书:学会购物师:同学们打开书第80页,看方便面促销问题,认真视察上面的图,说说你们从图上都发觉了哪些信息?师:一袋方便面1.5元,5袋一包的多少钱?24袋一箱的多少钱?师:三家商店都买这种方便面,他们推出了不同的优待条件。
看图,说一说甲、乙、丙三个店的优待条件各是什么?生:我发觉甲店是“买一包送一袋,买一箱送一包。
”乙店是打九折优待;丙店是购物到达30元就可以打八折优待。
(二)提出:不运算,判定买一袋方便面去哪家商店合适的问题,学生发表意见后,再讨论“买2袋、3袋呢?”“买几袋才能享受甲店的优待条件?”师:作为消费者,买同样的东西肯定愿意买便宜的,也就是少花钱。
同学们不运算,你能判定出买1袋方便面去哪家店合适吗?生:在乙店合适,由于买一袋在甲店、丙店都得不到优待。
师:那买2袋、3袋呢?生:买2袋、3袋也不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教学构想:1.设计与观察相结合。
设计是头脑中积累一定素材后的创造,没有图案的积累,很难设计出好的图案,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形成的图案,并说说这些图案的特点是什么。
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设计。
在设计初期,由简单到复杂,由模仿到创造,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己风格的图案设计。
2.设计与计算机相结合。
有些图案在方格纸上设计会影响图案的美观,有的甚至难以设计,利用计算机进行图案设计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同时利用计算机设计图案为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因此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设计。
3.设计与欣赏相结合。
在班上举办“我是未来设计师”图案设计展览,在相互欣赏中感受图形的美,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欣赏图案1.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依依展示各种图案,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欣赏。
随后,学生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收集的图案,再次欣赏。
学生在欣赏时眼里流露出赞叹之神。
2.观察这些图案是怎样得到的。
生1:这块桌布中的图案是利用长方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生2:这块丝巾的图案是利用一朵菊花通过平移得到的。
生3:我这件毛衣上的图案是利用三角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生4:教室窗帘的图案是把小卡通人通过平移得到的。
……3.欣赏了这么多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生1:一个字“美”。
生2:他们都是通过平移和旋转得到的图案。
生3:欣赏了这些图案,现在我也想设计了。
师:真聪明,不但欣赏了它的形,还观察到了它的本质。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放飞思想去设计开谁的图案创作得最有特色。
【通过欣赏,学生初步体验了运用平移,旋转,在设计图案中的乐趣,同时激活了他们创作的】二、动手设计,深化对平移,旋转的认识。
1.在正方形纸上设计基本图案(要求其中有一至两个基本几何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在纸上绘制你喜欢的花边图案。
2.用一块硬纸片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平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对于设计2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通过设计,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把数学知识与美术,计算机等学科的知识有机结合,从而设计出心中最美丽的图案】三、展示作品,体验设计乐趣。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我的口吻,详细描述一份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圆的周长》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打算用教材中的第101页至第103页的内容,来讲解圆的周长。
其中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个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我会把计算圆的周长和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圆周率的引入和计算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会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展示圆的周长的动画和图片。
同时,我也会让学生准备直尺、圆规和计算器,以便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比如车轮的周长,然后我会讲解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接着,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以巩固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然后,我会引入圆周率的概念,并讲解它与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计算练习,以加深他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上面会有圆的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圆周率的概念和公式。
七、作业设计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圆的周长的练习题,包括计算题和应用题。
我会确保这些题目能够全面覆盖我在课堂上所讲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我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我是否达成了我的教学目标,以及我的学生是否掌握了圆的周长的知识。
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比如查阅一些有关圆周率的资料,或者尝试解决一些更高级的圆的周长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对圆的周长知识的兴趣,这是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如何有效地讲解圆周率的引入和计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是我教学的难点。
如何设计作业,以确保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是我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归纳总结一. 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画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圆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圆的相关知识,部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圆,理解圆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基本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会用圆规和直尺画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圆的画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圆规、直尺、铅笔等绘图工具。
3.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圆形物体,如硬币、圆桌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想知道关于圆的哪些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对圆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圆的定义、圆心、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是圆形,加深学生对圆的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圆,并让学生互相观察、讨论,总结画圆的方法和技巧。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4.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可以包括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与圆相关的问题,如:圆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一个不规则圆的面积?让学生分组讨论,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的整理和复习。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圆的位置和圆的画法。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圆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公式,但部分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仍然存在困难。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圆的相关知识。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圆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圆规、直尺、课件等。
2.学具:练习本、圆规、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
提问:什么是圆?圆有哪些特征?2.呈现(10分钟)呈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
提问:圆的周长怎样计算?圆的面积怎样计算?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圆形物体,测量其周长和面积,并记录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汇报测量结果,并讲解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师总结,强调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为10米,求花坛的周长和面积。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 圆-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圆的相关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要素、圆的性质以及与圆相关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定义,能够画圆并标出圆的要素。
2.了解圆的性质,包括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
3.能够应用圆的性质解决简单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重点1.理解圆的定义,能够画出圆。
2.掌握圆的性质,包括直径、半径、圆心等。
3.能够灵活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四、教学难点1.理解圆的性质,特别是对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的把握。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相关内容。
2.黑板、彩色粉笔。
3.学生练习册。
4.圆规、圆规线。
六、教学内容及流程安排1. 圆的定义•圆是平面上到一个固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个固定点称为圆心,到圆心距离称为半径。
•教师用黑板示意图画一个圆,引导学生理解圆的定义。
2. 圆的要素•圆的要素包括圆心、直径和半径。
•讲解并区分圆心、直径和半径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3. 圆的性质•圆心: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相等。
•直径:过圆心的直线叫做直径,直径是圆的最长线段。
•半径:直径的一半称为半径。
•以此为基础,讲解圆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圆的计算•利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举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
七、课堂练习1.请学生用圆规和圆规线画一个圆。
2.让学生计算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
3.布置作业:练习册P.25-26。
八、板书设计•圆的定义•圆的要素•圆的性质九、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圆的定义、要素和性质方面做了详细讲解,但在课堂练习环节可以适当增加互动性。
下节课需要更多互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5单元圆-教材分析》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对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还不够清楚,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纸:准备一份包含各类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的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例如:已知分数1/4和3/5,求它们的和乘以2的结果。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解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顺序和法则,让学生明白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期间,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解题思路。
4.巩固(10分钟)教师继续让学生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和法则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圆的面积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5单元第5课时,主要内容是圆的面积。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并应用这些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圆的模型、计算器和一些实际的圆形的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圆形的物品,让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他们能否计算出这个圆的面积。
2. 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会利用教具和学具,向同学们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会给同学们一些例题,让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并掌握这些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之后,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
4. 作业布置:我会给同学们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我会利用板书,清晰地展示计算步骤,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面积。
圆的直径:10cm答案:圆的面积为78.5平方厘米。
2. 题目:一个圆的半径是8cm,求这个圆的面积。
答案:这个圆的面积为200.96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同学会遇到一些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五单元《圆》教案教学计划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5单元第五单元《圆》教案教学计
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圆的定义,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
2.掌握圆的常见性质,如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圆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圆的定义和性质。
2.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教案、板书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作业本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个圆形物体,引入圆的概念。
2. 讲解:介绍圆的定义、圆心、直径、半径的概念,并绘制相关示意图。
3. 活动:让学生自己绘制一个圆,并找出其中的圆心、直径、半径。
第二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测验。
2. 讲解:教授圆的常见性质,如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课时
1. 梳理:总结圆的相关概念和性质,强化学生的记忆。
2.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作为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主要是围绕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展开,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丰富
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圆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圆的知识。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以上为本单元教案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圆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圆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圆的认识。
我们将会学习圆的定义、特点、直径、半径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例了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大家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圆的定义和性质,难点是理解圆的直径和半径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圆形教具和一些实际物品,如硬币、瓶盖等,让大家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圆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拿出一个硬币,让大家观察硬币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硬币是一个圆形。
2. 圆的定义:我会给出圆的定义,即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叫做圆。
3. 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会解释直径和半径的概念,直径是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半径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4. 实例讲解:我会用实际的硬币和瓶盖等物品,让大家观察和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半径,加深大家对圆的性质的理解。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大家测量身边的物品的直径和半径,巩固所学知识。
6. 圆的应用:我会给大家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让大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圆的定义:所有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的图形圆的直径:通过圆心,两端在圆上的线段圆的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七、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测量身边的一个圆形物品,记录下它的直径和半径。
答案:例如,我测量了一个硬币,直径是2厘米,半径是1厘米。
2. 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答案:假设圆的直径是10厘米,那么周长是31.4厘米,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圆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家在实例测量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色。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四课时环形的面积∣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四课时环形的面积∣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1. 学习环形的定义及其面积计算公式。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环形的定义,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环形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环形面积的计算过程中,如何从环形中分离出相应的部分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环形物体,如轮胎、地球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物体,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形状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讲解环形的定义,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环形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环形。
3. 环形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环形的面积。
让学生尝试将环形分割成若干个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
然后,讲解如何从这些图形中提取关键信息,计算出环形的面积。
4.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环形面积的计算实例,让学生跟随步骤一起计算,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环形面积的计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6. 实践应用: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可以用环形面积计算的实例,并尝试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环形的面积 = 外圆面积内圆面积七、作业设计(1)外圆直径为10cm,内圆直径为6cm的环形。
(2)外圆直径为14cm,内圆直径为10cm的环形。
2.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可以用环形面积计算的实例,并尝试解答。
答案:(1)外圆半径为5cm,内圆半径为3cm,环形面积为39.27cm²。
(2)外圆半径为7cm,内圆半径为5cm,环形面积为61.54cm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实践应用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3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目标,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预习书18页内容,尝试回答书上的问题2、找一找其中的变量,想一想它们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有怎样的关系?3、仔细看书,看看哪些关系能够用式子表示?二、课堂展示活动一:观察并回答。
1、下表是小明的体重变化情况。
观察表中所反映的内容,搞清楚表中所涉及的量是哪两个量?观察后请回答。
2、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3、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小结:小明的体重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2—6岁和6---10岁是体重的增长高峰。
说明这两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
4、体重一直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吗?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体重和年龄是一组相关联的量。
体重的增长是随着人的生长规律而确定的。
1、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适当控制自己的体重。
活动二: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观察书上统计图:1、图中所反映的两个变化的量是哪两个?2、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同桌两人观察并思考,得出结论后,记录在书上,然后再在全班汇报说明。
3、一天中,骆驼的体温是多少?最低是多少?4、一天中,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5、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前一天8时的体温有什么关系?6、骆驼的体温有什么变化变化的规律吗?活动三:某地的一位学生发现蟋蟀叫的次数与气温之间有如下的近似关系。
1、蟋蟀1分叫的次数除以7再加3,所得的结果与当时的气温值差不多。
2、如果用 t 表示蟋蟀每分叫的次数,你能用公式表示这个近似关系吗?请你写出这个关系式,全班展示,交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确定起跑线》人教版
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分层
作业
A B
板书
设计
确定起跑线
教学
后记
1、两个半圆形跑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圆。
2、各条跑道直道长度相同。
3、每圈跑道的长度等于两个半圆形跑道合成的圆的周长加上两个直道的长度。
看书P76页最后一图:
学生分别计算各条跑道的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两个半圆形跑道的周长以及跑道的全长。从而计算出相邻跑道长度之差,确定每一条跑道的起跑线。(由于每一条跑道宽1.25m,所以相邻两条跑道,外圈跑道的直径等于里圈跑道的直径加2.5m)
意图
10
15
30
43
45
一、提出研究问题。(出示运动场运动员图片)
各条跑道的起跑线应该向差多少米?
二、收集数据
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确数据是通过测量获取的。
直跑道的长度是85.96m,第一条半圆形跑道的直径为72.6m,每一条跑道宽1.25m。
三、分析数据
四、得出结论
怎样不用计算出每条跑道的长度,就知道它们相差多少米?(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差是2.5π)
五、课外延伸
200m跑道如何确定起跑线?
小组讨论:田径场400m跑道,为什么运动员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终点相同,但每条跑道的长度不同,如果在同一条跑道上,外圈的同学跑的距离长,所以外圈跑道的起跑线位置应该往前移。)
看课本75页了解400m跑道的结果以及各部分的数据。
学生对于获取的数据进
课题
确定起跑线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
学
目
标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圆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性质。
–熟练掌握圆的直径、半径、圆心、弧、弦等基本概念。
–能够灵活运用圆的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巩固和提高对圆的理解。
–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难点•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
三、教学内容1. 圆的基本概念复习•圆的定义。
•圆的直径、半径、圆心等概念。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 圆的性质复习•圆的圆周角性质。
•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复习前几节课的知识,和学生一起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教学展开•引入新概念:圆的弧长和扇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讲解相关的公式和定理。
•给学生一些例题进行实际操作,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练习与巩固•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特别是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4. 知识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探究圆和其他几何图形的关系。
五、教学反馈1. 个别辅导•对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弥补知识点上的漏洞。
2. 组织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互相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3. 性质检测•组织一次性质检测,检验学生对圆的相关性质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与总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圆整理和复习》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直线》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直线》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直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用尺和直尺画直线;
3. 学会用直尺量直线的长度。
教学重点
1. 掌握直线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使用尺和直尺画直线;
3. 能够使用直尺测量直线的长度。
教学准备
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教学投影仪和屏幕;
3. 白板和白板标记笔;
4. 尺子和直尺。
教学过程
1. 引入: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张直线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对
直线的特点进行描述。
2. 讲解直线的定义和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直线是由
无限多个点连成的,没有弯曲和拐角的。
3. 示范画直线:老师用尺和直尺在白板上画一条直线,学生跟
随操作,在自己的练纸上画一条直线。
4. 练画直线:学生分组互相交换练纸,互相批改画的直线是否
符合直线的特点。
5. 讲解直线的长度测量:教师使用直尺测量刚才画的直线的长度,并解释直尺的刻度和单位。
6. 练测量直线的长度:学生用直尺测量自己练纸上画的直线的
长度,并记录下来。
7. 复总结:回顾直线的定义、特点和测量直线长度的方法。
教学评价
1. 观察学生在练中的表现,看是否能正确使用尺和直尺画直线;
2. 检查学生所画直线是否符合直线的特点;
3. 检查学生测量直线长度的准确性。
拓展活动
1. 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的直线,并观察其特点;
2. 讨论直线在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
参考资料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四则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和法则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
2.采用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和提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投影仪和幻灯片。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苹果的几分之几?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呈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和法则。
例如:计算1/2 + 1/3 * 1/4。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让学生完成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教案——空间与图形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圆的特征,能够熟练地画圆、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圆的认识2.圆的周长3.圆的面积4.圆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如三角形、四边形等。
(2)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圆形物体,如风扇、灯罩等,引发学生对圆的关注。
2.圆的认识(1)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画图等方式,感受圆的特征。
(2)讲解圆的定义、圆的各部分名称,如圆心、半径、直径等。
3.圆的周长(1)讲解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π约等于3.14,r为圆的半径。
(2)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方法,求出一些圆形物体的周长。
(3)引导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车轮的周长等。
4.圆的面积(1)讲解圆的面积公式:S=πr²,其中π约等于3.14,r为圆的半径。
(2)让学生通过剪贴、拼接等方法,将圆转化为三角形或正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3)引导学生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圆形物体的面积,如圆桌、圆形花园等。
5.圆的运用(1)讲解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车轮、钟表表盘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课堂小结(2)强调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课后作业(1)让学生画出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并计算其周长和面积。
(2)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记录下它们的半径、周长和面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圆的特征、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最少,占全部图书的( )%。
(3)文艺书和科技书共占全部图书的( )%。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课 题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C部分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作业
设计
板书
设计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统计图的作用,发展统计概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个人修补
自主
学习
出示教材60页练一练第一题的三幅图,能从图中读出那些信息?
自学
检测
一、 如果要将下列的具体事例制成统计图,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
1、大华股票股价2014年各月涨落情况I的统计。( )
单元教学重点
1、能读懂扇形统计图 2、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3、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能从分组表示数据的图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单元教学难点
1、能根据需要,正确选择统计图表示数据。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单元课时划分
扇形统计图…………………………… 2课时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会读统计图。教难点知道绘制扇形统计图的步骤,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分配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会读统计图。
2、会自己绘制统计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个人修补
自主
学习
课件出示教材57页笑笑家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说说图中百分数的意义?
自学检测
1.扇形统计图是用( )表示总数,用( )的面积表示各部分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2、某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各分数档人数情况的统计。 ( )
合作
探究
师:比较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师生共同探究得出: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第五单元教学教案
主备人:
单元主要教学内容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选择、身高的情况、身高的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发挥统计观念。 2、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 3、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 4、能读懂简单的统计表,能通过报纸、杂志等媒体中的数据或统计图表获得有用的信息。
1、校图书室周一至周五借书量的统计。
2、病房护士要统计一位新病人一昼夜的体温情况。
3、某位学生在第一学期各单元数学测验成绩的统计。
合作
探究
学过程: 自主观察,发现问题
(1)知识回顾: 用统计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形象、直观。常见的统计图有( )、( )、( )三种。
(2)请你打开教材第59页,仔细观察书中呈现的三种统计图。 思考:从每幅图中,你分别获取哪些数学信息
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个人修补
自主
学习
1、说说我们学过那些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2、 我们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运用比较合适呢?比一比谁学得最好。
自学
检测
1、如果要将下列的具体事例制成统计图,你会选择什么统计图?
合作
探究
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
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
完成课后的“说一说”。
(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读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
(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汇报计算结果订正。学生发言、交流。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计算,订正
统计图的选择………………………… 2课时
身高的情况……………………………2课时
身高的变化……………………………2课时
练习四…………………………………1课时
课 题
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得有效的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渗透健康饮食的教育。
项目 存银行 买学习资料 买玩具 买零食 其他
百分比 30% 40% 10% 5% 15%
(1)从上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2)你觉得哪种统计图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同学们压岁钱的使用情况?请你把他绘制出来?
2、师生探究
讨论得出扇形统计图能比较直观地反映同学们的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达标
检测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3)从条形统计图中我知道了:第24-30界奥运会( )。
(4)从折现统计图我看出了:第24-30界奥运会( )。 从扇形统计图中我发现了:
(5)第29届奥运会( )。 把你的想法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达标
检测
1、折线统计图表示( ),扇形统计图表示( ),条形统计图表示( )。
A 数量的多少 B 数量的多少和增减变化情况
个人修补
自主
学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一题妙想家各项支出统计图,学生看图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一眼从图中可以看出什么?
自学
检测
1.说一说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2.妙想家上月总支出3000元,那么购买衣服花费了多少钱?
合作
探究
1、小组合作
课件出示 春节期间同学们都要收到不少的压岁钱,小明对同学们的压岁钱“想怎么用”进行了调查统计。下面是对采访结果的统计:
达标
检测
看课本58页练一练第一题,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图中或得了哪些信息?
2、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作业
设计
依据练一练1、(1)绘制自己家的各项支出情况统计图。
板书
设计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解释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
2、根据已知信息会画扇形统计图。
教 学 过 程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