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教案《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

教案: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第一章:关爱他人1.1 学习目标: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1.2 教学内容:讲述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
1.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爱他人的故事,如“盲人过马路”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Step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举例说明。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帮助他人。
第二章:助人为乐2.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主动帮助他人。
2.2 教学内容:讲述助人为乐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2.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助人为乐的故事,如“小猴子摘香蕉”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帮助他人的关注。
Step 2:情景模拟设置一个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帮助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助人为乐的品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帮助他人。
第三章:尊重他人3.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不同。
3.2 教学内容:讲述尊重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
3.3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尊重他人的故事,如“小猪佩奇和朋友们”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他人的关注。
Step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举例说明。
Step 3:分享心得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尊重他人的心得体会。
Step 4: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尊重他人。
第四章:合作共赢4.1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共赢的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
道德讲堂《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精品课件

助人为乐阳光少年--蔺钿鑫
蔺[lìn]钿[tián]鑫同学,是罗城学区常丰小学五年 级班的一名学生。蔺钿鑫同学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蔺钿鑫同学心地善良。在学校,她对待同学,总爱伸 出援手,真诚付出,助人为乐。班级有一个让所有老 师都感到头疼的学生,他不仅学习不好,还不讲卫生 ,还经常迟到,同学们大多不愿与他同桌。她主动要 求和他同桌,每当他犯毛病时,她就耐心开导,没想 到,没过多久该同学的毛病还真改掉不少,学习有了 进步、也不迟到了,还讲究卫生了。老师同学们都觉 得奇怪。后来她说出了一句让大家都佩服的话:“我 一直把同桌当作好伙伴,只有同桌把我当成他的朋友 后,我讲的话他才听得进去。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 他当然听话了,自然有进步了”。当老师夸奖她时, 她总会说:“我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
活动一:自我反省
1、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吗?” 2、 “我有没有做过好事?” 3、“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有 没有及时伸出缓助之手?” 4、“我是否不计回报的帮助过别人 ?” 5、“我是否从帮助别人中得到快乐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世界充满爱》
轻轻地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共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孝顺女孩孟佩杰背着养母上大 学,她边上学边照顾养母。
一家三口帮老爷爷推轮椅。
下雨天,女孩为小男孩撑伞。
小英背着小红去看医生。
小东扶着行动不方便 的小刚下楼梯。
自愿者看望孤寡老人并帮 老人穿衣服。
同 学 们 为 阿 姨 的 自 行 车 打 气 。
道德讲堂教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3月)道德讲堂活动建设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行”等环节, 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 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营造“讲道德, 做好人, 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二、准备工作:1. 制作幻灯片、正能量传递卡。
2. 搜集: 道德短片、歌曲以及相关国学内容。
3.结合学校实际, 制作道德活动的视频。
4. 道德模范的邀请工作。
三、具体流程:(一)课前: 播放“道德片段”视频(二)开场白:同学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金渡镇华侨初级中学道德讲堂。
人们常说: 道德是石, 能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 能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 能照亮人生之路;道德在哪儿?在你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上。
在拥有一份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的美好情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正是: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一共分“唱一首好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善举”等七个规定环节。
(三)第一环节: 唱一首好歌1. 过渡: 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好歌”。
2. 唱歌:《三德歌》(四)第二环节: 看一部短片1. 过渡:是啊, 人人有爱心, 相见满面春, 我们的生活因为爱充满阳光, 充满希望。
有这样一位老人, 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爱”的内涵。
他, 叫谢亮, 一名普普通通的北京老人。
他每天做着同一件事——义务指路。
请看短片《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2. 播放短片(五)第三环节: 诵一段经典1. 过渡:雪中送炭见真情, 助人为乐献爱心。
这一指就是12年呐。
今天, 谢亮爷爷依然坚持着, 只是身后多了许多“小谢亮”, 多了许多“指路牌”。
这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的递增, 更是道德的传递啊!此情此景, 怎不令人动容呢?我们骄傲, 我们自豪, 我们生在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里, 我们感之中。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心理健康课教案设计.doc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方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1.2.通过体验残疾人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的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
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
3.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感受到,接受帮助与帮助别人都是幸福的,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
二、教学准备:1.课件、音乐2.准备体验的道具:障碍物、红领巾、桌子、卡片。
三、教学过程:1、暖身2、活动体验——角色扮演(盲人、断脚者、独臂者、聋哑者)A、无人帮助时的体验:★盲人过路人数:3人/组请3个组体验摸到桌子结束(采访活动的同学:在行进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觉?容易吗?你害怕吗?)(采访观看的同学:看到他们的艰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想法?)★单手系红领巾人数:10人站中间围圈面向同学(采访活动同学:平时很简单的事情,大家却很费力,还不能完成,活动中,你的感受是什么呢?)(采访观看的同学:看到他们,你在想什么?)★单脚跳,捡拾东西人数:3人从讲台处出发,跳到中间,捡拾地上的粉笔头,脚不能粘地(采访活动者和观看者)小结过渡:面对这样的朋友,大家都想伸出援助之手。
那我们就试着来帮帮他们吧!B、助人体验:★扶着盲人过路6人 3个盲人 3个帮助者第一组:蒙上眼睛,在同学牵引下,穿越障碍第二组:蒙上眼睛,转5圈后,帮助者只能通过语言帮助回到座位。
(采访被助者和助人者感受)小结过渡:同学们都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帮助了别人,自己很能干,我们内心是很快乐的。
那么,在我们周围会遇到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们愿意更多地去帮助他们,让自己收获更多的快乐吗?3、讨论助人方法:★我们身边有一些朋友,因为身体有缺陷,生活中会有很多不便,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那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他们呢?PPT出示:他(她)看不见____________他(她)没有了手_____________他(她)不能说话________________他(她)不能行走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给每个组发一张爱心助人卡,请各组按照卡上的要求,展开讨论,最后用简单的语言总结并写在上面。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第一章:理解帮助与快乐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帮助别人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学生认识到通过帮助他人可以获得快乐。
1.2 教学内容讲解帮助与快乐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帮助别人可以带来快乐。
分享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帮助他人的积极影响。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帮助他人的经历,并讨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短剧表演来展示帮助他人和获得快乐的关系。
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鼓励他们主动去帮助他人。
引导学生理解通过帮助他人可以提升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2.2 教学内容讲解乐于助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这种品质。
分享一些培养乐于助人习惯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并分享自己的计划和目标。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需要帮助的人和乐于助人的人,通过短剧表演来展示如何主动帮助他人。
第三章:学会倾听和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需求和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支持。
3.2 教学内容讲解倾听和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需求。
分享一些倾听和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倾听他人需求的经历,并讨论如何更好地理解和关心他人。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需要倾听和支持的人和倾听者,通过短剧表演来展示如何有效地倾听和理解他人。
第四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共同帮助他人,实现更大的社会价值。
4.2 教学内容讲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帮助效果。
分享一些团队合作的方法和技巧。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团队合作帮助他人的经历,并讨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第一篇: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成都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课例集》学习心理辅导专题呵护心灵——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成都市新都区高宁小学许云玉设计意图:帮助别人是人际交往中良好的行为。
本课教材旨在通过案例、故事、活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验、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树立乐于帮助他人的意识,学习恰当的助人方法。
活动目标:1、使学生感受到助人的快乐,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2、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助人方法,并初步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让学生学会恰当的助人方法。
适用年级及课时:小学一、二、三年级。
1课时活动准备:1、教师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小雯变了》。
2、教师通过访谈,调查本班学生中间发生的助人故事。
3、教师使用多媒体活动过程:一、活动引入(5分钟)暖身游戏:当我们在一起。
大家一起唱:当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你对着我笑嘻嘻,我对着你笑哈哈,当我们同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游戏规则:教师带领学生唱歌(可以播放录音,也可按照自己的曲调唱)。
当歌曲中出现“我们”时,双手交叠放在胸前,出现“在一起”时,相互握手;出现“笑嘻嘻”时,抿嘴而笑,向左右的同学点头致意,不能露出牙齿;出现“笑哈哈”时,要张大嘴巴做出大笑的样子。
此游戏与活动主题相关联,大家在歌声中一起做一些规定的动作,可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彼此的关系,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从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支持。
二、主题活动1、心理聚焦(5分钟)该板块旨在让学生感受需要帮助的人的情绪。
教材中的两幅图呈现了导致小雯发生变化的原因,即父母离婚(情感上受到伤害)和母亲下岗(家庭经济困难)。
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情景剧《小雯变了》;课上,教师应让学生仔细看图,体会小雯的情绪变化,再让学生表演情景剧《小雯变了》,感受并表现小雯的状态,如哭泣、不爱说话、独自发呆、学习成绩下降等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体会小雯的心情。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思品课)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大竹县实验小学:王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的,帮助别人更会带来很多快乐。
2、学会帮助别人的简单技巧,懂得快乐是帮助别人的最好回报。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尝试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并体验愉悦的心理感受,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在学习、生活中帮助别人为自己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1.事先让学生以自由组合方式分组。
2.制作课件。
下载公益广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歌曲《爱的人间》。
3.激励奖品:快乐币【学具准备】1、一支红色水彩笔、一支铅笔。
2、黄色卡纸剪的5个小圆圈。
【教学方法】1、谈话沟通法2、情境再现法【教学设想】一、情景再现导入课题;二、触摸文本:1、小雯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有困难,大家帮”的道理。
2、结合插图讲故事“助人是快乐的秘诀”;3.看视频公益广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感悟怎么帮别人;三、回归生活:小组交流再指名讲述“我的爱心之旅”,再播放一组图片配歌曲《爱的人间》,让爱心升级;动手做一做“快乐币”,储蓄快乐。
四、总结:送教师寄语,说小结语。
【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导入导入语:同学们,《生活、生命与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将化身为“心灵呵护者”,和你们一起奏响生命快乐的乐章。
心灵视窗:512大地震,我们捐钱、捐物,玉树大地震,我们又慷慨解囊,支援灾区。
有的同学家庭并不富裕,却拿出了自己所有的压岁钱、零花钱。
同学们的爱心就像潮水一样不断涌向灾区人民的心里。
同时播放为汶川和为玉树捐款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请同学结合自身谈感受。
生答,师总结:请打开书翻到11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美好世界!揭示课题——《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二、触摸文本1.心灵聚焦:看小雯的故事,音乐响起,感悟“有困难,大家帮”的道理。
提问:怎样帮助她快乐起来呢?你能当一当“快乐医生”,给小雯开出“快乐处方”吗?生答:提问:看到小雯又变得开心了,同学们你们的心情如何呢?生1、看到小雯快乐,我心里就像吃了蜜糖,甜滋滋的。
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2.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意识,养成优秀社会习惯;3.能自觉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内容1.了解“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德故事;2.讨论和探究“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意义;3.角色扮演,让幼儿从情境中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4.情感体验活动,让幼儿互相帮助,体验和分享快乐;5.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认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1.导入:老师播放相关改编版故事《种树》,并简单介绍故事情节。
2.学习:引导幼儿大声朗读故事中的“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句话,并简单解释它的含义。
3.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帮助别人的行为,并引导幼儿探究帮助别人的意义。
第二课时:情境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1.角色扮演:老师邀请幼儿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位困难儿童。
幼儿们扮演爱心人士,给予他们帮助,并亲身体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感受。
2.情境讨论:在角色扮演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
第三课时:分享快乐1.情感体验活动:老师邀请幼儿们分成小组,进行“互助体验”活动。
每个小组的成员互相给对方画画、讲故事等,让幼儿们从中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2.情感分享: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引导幼儿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感受,让幼儿们更多地体验到快乐,并同情他人的点滴。
第四课时:感恩卡片1.制作活动:老师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张卡纸,幼儿可以用自己的想法、文字、画图等形式,制作感恩卡片,表达对亲人和朋友的感激之情。
2.打印感恩卡片:蔓藤思教育印刷厂可以协助老师把幼儿们的感恩卡片打印出来,让幼儿们把卡片送给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通过此次教学,幼儿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能够逐渐培养出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同时养成了一些优秀的社会习惯。
第五课《我助人,我快乐》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助人任务,体验助人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内容紧密联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助人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五课《我助人,我快乐》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其具备乐于助人的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需求,主动关爱他人。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助人实践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助人技巧,创造性解决问题。
5.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通过反思助人经历,提升自我成长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助人的意义和价值,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助人技巧,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助人,我快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帮助别人或得到别人帮助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助人的奥秘。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听得比较认真,但对于助人技巧这一难点,有的学生还是显得有些迷茫。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这一部分多下功夫,通过更多实例和互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助人技巧。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冀教版

6.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
-社会责任: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民意识: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7.帮助他人的快乐与收获
-快乐来源: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得到他人的感激与认可。
-收获:培养良好品质、提高沟通能力、增进人际关系、提升自身价值。
展示一些关于帮助他人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简短介绍帮助他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帮助他人的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帮助他人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意义。
过程:
讲解帮助他人的定义,包括其主要表现和形式。
详细介绍帮助他人的组成部分和意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或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帮助他人的实际应用和作用。
3.帮助他人的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帮助他人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帮助他人的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帮助他人的多样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帮助他人的理念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可能面临以下困难和挑战:(1)理解帮助他人的深层意义,将助人为乐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2)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处理人际关系;(3)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坚持帮助他人。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互动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他们的品德素养。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引导学生体验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讨论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分享个人经历。
2. 学习如何主动帮助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帮助他人的计划,并实施。
4. 分享帮助他人的感受,讨论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经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角色扮演:模拟帮助他人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帮助他人的计划,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帮助他人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和视频,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准备小组活动的材料和工具,帮助学生实施帮助他人的计划。
3. 准备记录学生表现的工具,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2. 通过学生的反思和分享,了解学生对帮助他人的认识和感受。
3.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和成长。
六、教学活动:1. 开场讨论: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理解和经历。
2. 观看案例视频:播放一部关于帮助他人的案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和快乐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帮助他人,并分享计划。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帮助他人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关爱他人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分享与反思: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经历,引导学生反思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七、教学活动: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社区或学校中可以进行哪些帮助他人的活动,并制定实施计划。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第一章:理解帮助与快乐的关系1.1 讨论帮助他人的意义1.2 理解帮助他人如何带来快乐1.3 分享个人经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感受1.4 小组讨论:如何将帮助他人融入日常生活第二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心态2.1 学习乐于助人的重要性2.2 探讨乐于助人如何塑造积极人格2.3 小组活动:分享乐于助人的故事,互相激励2.4 家庭作业:记录一周内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分享给同学第三章:帮助他人的技巧与方法3.1 学习倾听和沟通技巧,理解他人需求3.2 探讨如何在不伤害他人的前提下提供帮助3.3 角色扮演:模拟帮助他人的场景,提高实践能力3.4 小组讨论:如何处理帮助他人时遇到的困难与挑战第四章:关爱身边的人4.1 学习关爱家人、朋友和同学的重要性4.2 探讨如何关爱身边的人,提供实际帮助4.3 家庭作业:为家人或朋友提供一次帮助,记录感受4.4 小组分享:交流关爱身边的人的经历,共同成长第五章:参与公益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5.1 了解公益活动的意义和价值5.2 学习如何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5.3 实践作业:选择一次公益活动参与,记录体验和感悟5.4 小组讨论:分享公益活动经历,传递社会正能量第六章:探索帮助他人的多种方式6.1 讨论帮助他人的不同形式,如物质帮助、心理支持等6.2 学习如何评估他人的需求,提供恰当的帮助6.3 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帮助计划,针对一个社区问题或个人需求6.4 家庭作业:实施帮助计划,记录过程和结果第七章:克服助人的难点与挑战7.1 分析助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如拒绝、误解等7.2 探讨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保持助人的热情和信心7.3 角色扮演:模拟解决助人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应对能力7.4 小组讨论:分享克服助人难点的心得,互相学习第八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8.1 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与他人合作8.2 探讨团队合作在助人过程中的应用,如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8.3 小组活动:参与一个团队合作项目,体验合作带来的效果8.4 家庭作业:反思团队合作经历,总结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和成长第九章:理解感恩的重要性9.1 学习感恩的意义,以及如何表达对他人帮助的感激9.2 探讨感恩如何让我们更愿意帮助他人,形成良性循环9.3 小组活动:分享感恩的故事,互相启发9.4 家庭作业:记录一周内自己感恩的时刻,分享给同学第十章:规划个人成长路径10.1 反思个人在助人过程中的成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10.2 学习如何持续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和影响力10.3 小组活动:共同探讨个人成长路径,互相支持10.4 家庭作业: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持续关注和调整第十一章: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1.1 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社会责任11.2 探讨公民意识在助人过程中的体现11.3 小组活动:分析社会问题,讨论个人如何承担社会责任11.4 家庭作业:参与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观察和反思社会责任的实践第十二章:网络环境下的助人行为12.1 探讨网络环境如何影响助人行为12.2 学习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有效帮助的技巧12.3 小组活动:创建一个网络互助小组,实践网络助人行为12.4 家庭作业:记录网络助人经历,评估效果并分享经验第十三章:跨文化助人经验13.1 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帮助他人的方式和意义13.2 探讨跨文化交流在助人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13.3 小组活动:模拟跨文化交流助人场景,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13.4 家庭作业:选择一个跨文化助人项目参与,记录感受和收获第十四章:长期助人关系的建立与维护14.1 讨论建立长期助人关系的意义和价值14.2 学习如何在助人过程中维持长期的关系14.3 角色扮演:模拟长期助人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提升实践能力14.4 家庭作业:选择一个长期助人关系,记录关键事件和成长第十五章:总结与展望15.1 回顾整个课程,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技能15.2 探讨如何将所学应用于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15.3 小组活动:制定一个持续助人计划,展望未来15.4 家庭作业:持续记录和反思助人经历,不断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社会教案”,包括帮助与快乐的关系、乐于助人的心态培养、帮助他人的技巧与方法、关爱身边的人以及参与公益活动等内容。
活动课《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

活动课《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资阳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秀教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资阳市雁江区祥符镇松树小学吴婷辅导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助人是快乐的“秘诀”,激发学生乐于助人的意识。
2、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并学会怎样去帮助别人,初步培养乐于助人的习惯。
辅导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帮助别人的基础上。
难点: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并学会怎样去帮助别人。
辅导时间:40分钟辅导建议:辅导中采用游戏、讲故事、唱歌、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学会怎样去帮助别人,从而获得快乐的道理。
辅导过程:一:活动导入游戏:全班同学齐唱《世界需要热心肠》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不管是植物、动物还是人类,都需要我们伸出爱心之手,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其快乐无比;你对着我笑嘻嘻,我对着你笑哈哈,当我们同在一起,在一起,其快乐无比。
二:主题活动师:有的同学说帮助别人就是一种付出,是需要条件的。
只有你有钱或有能力时,才有帮助别人的资本。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盲人与灯的故事吧。
(故事很简单,在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有个姓周的老盲人,他每次黑夜出门时总是一手打个灯笼,一手不停地用盲杖探着前面的路。
行人认为他的行为不可理解。
终于有人忍不住了,问道:“你这样打着灯笼行走,自己又看不到前面的路,岂不是浪费灯油吗,”老盲人答道:“先生你错了~我在暗夜里打着灯笼不但能照亮我自己,让行人知道我是一个瞎子,而且也能照亮过往的行人。
”)师: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帮助别人是不需要条件的)(一)心理聚焦小雯是一个一向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可现在她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爸爸离开了她和妈妈。
可是祸不单行,不久后,妈妈又下岗了,家里的生活更困难了。
小雯的妈妈成天唉声叹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给小雯讲故事了,忧郁渐渐吞没了小雯的笑脸,阳光渐渐从小雯的脸上消失了。
请同学表演情景剧《小雯变了》,体会小雯的心情及情绪变化(难过、愁眉苦展)。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幼儿园大班社会优秀教案详案《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设计思路:现在的儿童是21世纪真正的主人,他们应有良好的社会品质,尊敬老人是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每一个人都应遵循,特别在幼儿阶段,教师就应注重幼儿社会品质方面的培养,本活动穿插了故事,通过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幼儿知道了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虽然故事只是作为帮助幼儿理解孝敬老人这种行为的一个引子,这个故事中所说的小青鱼帮虾公公实现了一个心愿,其实,已在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从小就应该爱父母尊敬老人。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
以猜谜引起幼儿的兴趣,又极具情趣性,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激发了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
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青鱼尊敬老人的情感。
2、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
活动准备:录音机、故事磁带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题。
1、出谜面:一座七彩桥,白云上面架,平时不见面,雨后才见它。
2、从谜面及生活经验中了解彩虹的七彩和拱形的特点。
3、组织讨论:你觉得哪些东西像彩虹?有一只虾,它长的很特别,他也很喜欢帮助老人,那他帮助了谁?请小朋友一起来听听吧!二、听故事、理解内容1、倾听一遍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讲了些什么?故事里的七彩虾是谁?2、再次倾听故事。
故事里小青鱼帮助了谁?虾公公躺在小青鱼的背上,看到了什么?怎么说的?小青鱼怎么回答的?3、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虾公公会把彩虹当作七彩虾呢?(引导幼儿根据虾和彩虹的拱形特点来分析。
)小青鱼看到虾公公伤心地样子,心里怎么想?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小青鱼帮助别人后心里会怎么样呢?(很开心、很快乐……)4、结合实际,拓展到生活你愿意做小青鱼吗?愿意和他一样去帮助别人吗?你在生活中是怎么去做的?是如何去帮助别人的?谁来和我们分享一下故事:七彩虾虾公公已经很老了,它游不动,只能躺在河底。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别人”是一种正面的行为,可以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同学间的互助与合作。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并体验到快乐。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用具、小组分组表、奖励卡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知识背景调研表、笔记本。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对“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思考和讨论。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帮助过他人的经历,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在帮助他人时的感受。
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解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内涵。
解释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快乐,还能够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团队意识。
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景描写,深入浅出地讲解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该理念的重要性。
步骤三:小组合作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并发放小组分组表。
每个小组从小组成员中选择一位“帮助之星”,要求他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负责调查同学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过他人,并记录下具体的事例。
每个小组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出一件同学间互相帮助的事情,并形成小组展示。
展示含有两个部分,一是小组成员分享帮助他人的具体事例,二是帮助之星总结各组员的感想和收获。
在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可针对展示进行提问和评价,全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
步骤四: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1.为什么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2.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场景中可以帮助别人?3.帮助别人还有哪些价值和意义?步骤五:教学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帮助他人的重要性以及这种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快乐。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用心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

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
1.2 教学内容:引入主题:讨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分享个人经历:讲述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和感受。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帮助他人的经历,并讨论帮助他人的意义。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帮助他人的场景。
第二章:理解帮助他人的意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帮助他人是一种快乐的行为。
培养学生对他人困境的同理心。
2.2 教学内容:讨论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
学习同理心: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2.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讲述一个关于帮助他人的感人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帮助他人的快乐感受和同理心的表现。
第三章: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的习惯。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3.2 教学内容:学习积极主动帮助他人的态度。
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如帮助同学、清洁教室等。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并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
实践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一项帮助他人的小任务,如帮助清洁教室。
第四章:学会有效帮助他人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有效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学习有效帮助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实施。
4.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关于有效帮助他人的案例,讨论其中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帮助他人。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持续帮助他人的意识。
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帮助他人的意义、乐于助人的品质和有效帮助他人的方法。
反思和行动计划: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持续帮助他人。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回顾课程内容,分享自己的行动计划和感悟。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帮助他人我快乐》教案

河北版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学设计〔援助他人我愉快〕教案〔援助他人我愉快〕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课活动主要通过用游戏、小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切身体验到残疾人的不易,懂得应当援助有困难的同学;接着让同学们认识一些残疾人和老人专用设施,教育他们保护这些设施;还通过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使同学们接受一些典范教育,激发他们产生乐于援助别人的感情。
再通过课后去福利院、老人院等慰问的形式,让学生切实体验到援助别的愉快。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助人为乐是对人友爱的表现。
2.了解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全国助残日,农历九月初九为全国敬老日。
〔二〕能力目标乐于援助别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援助别人给自己所带来的愉悦感情。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乐于援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乐于援助残疾人和老年人。
教学方法商量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游戏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仪等课时安排2~3个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课前打算〕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与残疾人相关的资料。
2.让学生搜集班里乐于助人的事迹。
〔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我们下面做一个模拟游戏好吗?学生:〔略〕〔让同学们闭着眼镜走一段路;用一只手系鞋带;用一条腿走路;不说话,用手势表达清楚一件事情等。
就是让学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
〕老师:大家做完这些游戏,有什么感受呢?残疾人在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最需要什么呢?大家商量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老师: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残疾人学习或生活是非常的不简单。
他们需要我们的理解关心和援助,对不对啊?学生:〔略〕老师:所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应该援助类似这些有困难的人。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过渡〕〔讲授新课〕一、小故事:一个都不能少〔板书〕老师:同学们,翻开课本第二十四页,我们看一看图中说了一个什么故事,然后把自己对故事的理解,给同学们说一说。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大班社会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引言社会课程始终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在幼儿教育的初期阶段中,许多小朋友还无法很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不用说了解如何合作、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
因此,我们开展这一社会课程活动,旨在帮助幼儿们学会关心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借此通过自身行动获得快乐。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与关注。
2.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引导帮助他人的行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的行为主要还是自我为中心的,难以像我们一样考虑别人的感受。
因此,这里我们主要让幼儿通过主动帮助他人体验他人感受,并从中体会到快乐。
我们将通过以下内容来达到教学目标:观摩影片观看有关孩子之间的合作与帮助的视频让幼儿们了解,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关心他人、合作与帮助他人。
通过观摩影片,引导孩子了解和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以及如何帮助别人获得快乐。
绘本阅读接下来,我们阅读《大森林中的小动物》。
这本绘本小朋友们很熟悉,我们往往读来听故事。
但这次不同!本讲故事教材如何体验,怎样练习,不让这次阅读流于普通。
•语言表达方面:帮助孩子们与叙述内容建立起联系;•语音语调方面:让孩子掌握音量、语调、语速等方面的表情;•故事情绪方面:引导孩子体会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绪表现。
实践活动我们将在教室、操场等不同环境中设置情景,要求小朋友们在活动中主动帮助他人,包括帮助老师、帮助其他小朋友,例如:我要拉手等活动内容。
其中,我们将通过以下情景来引导幼儿体验他人感受:1.教室中放有玩具,女孩因为玩具掉落到难以取到的地方,可以要求另一个男孩子来帮忙;2.操场上有一只未能爬上登山绳的小狗,可以要求另一位男孩子来帮忙。
总之,通过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在近距离与他人交流互动的情况下逐渐体验到帮助他人带来的成就感、自豪感和快乐感。
教学反思这一节社会课程活动深受小朋友们的欢迎,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其中。
他们通过互相帮助,在活动中得到了快乐,同时也能感受到帮助别人的成就感。
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教案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沿滩第二小学刘娜设计意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条件越发优越,孩子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都被电脑、手机所充斥着。
思想被金钱观,个人主义所包围着,亲情,友情,邻里情越来越淡薄,所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要从娃娃抓起。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感悟,在实践中践行“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教学目标1所在。
2课时:123问道:”僧人更不解了,问道:“既然你什么也看不见,你为什么还要挑一盏灯笼呢?”盲人说:“我听说,黑夜如果没有灯,那么大家都和我一样什么也看不见,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
”僧人感叹道:“原来你是为别人照明啊!”盲人回答说:“不是,我也是为我自己!”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
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
”僧人顿悟: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4、教师设问,孩子们愿意像盲人一样点灯照亮别人更照亮自己吗?5、板书课题:13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二、主题活动(一)心理聚焦1、教师课件依次出示三张图片①同学借学习用具给同桌②两个小朋友帮助老人推车③学校开展爱心捐书2、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如:谁帮助谁做什么?得到帮助的人会说什么?3、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帮助别人后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
4、分享:教师课件出示本班学生相互帮助的,学生参加公益活动的图片。
123451我一只_______________。
”珍珍看见小伙伴正在玩“到北极去探险”的游戏。
珍妮又撕下一片花瓣,很快,她_________________。
珍珍穿着夏天的衣裙,北极冰天雪地,多冷呀!珍妮赶忙说:“快让我_________________。
”她又在院子里了。
……珍珍很快用掉了六片花瓣,但得到的快乐很开就消失了。
珍珍想,这最后一片怎么用呢?忽然,珍珍看见一个双腿有病的小男孩不能站起来走路,就撕下最后一片花瓣说:“让这小男孩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3月)
道
德
讲
堂
活
动
建
设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通过“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行”等环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
二、准备工作:
1.制作幻灯片、正能量传递卡。
2.搜集:道德短片、歌曲以及相关国学内容。
3.结合学校实际,制作道德活动的视频。
4.道德模范的邀请工作。
三、具体流程:
(一)课前:播放“道德片段”视频
(二)开场白:
同学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金渡镇华侨初级中学道德讲堂。
人们常说:道德是石,能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能照亮人生之路;道德在哪儿?在你我所做的每一件小事上。
在拥有一份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美好情本期道德讲堂的主题正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一共分“唱一首好歌、看一部短片、诵一段经典、讲一个故事、谈一番感悟、送一份吉祥、行一个善举”等七个规定环节。
(三)第一环节:唱一首好歌
1.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个环节“唱一首好歌”。
2.唱歌:《三德歌》
(四)第二环节:看一部短片
1.过渡:
是啊,人人有爱心,相见满面春,我们的生活因为爱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有这样一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演绎着“爱”的内涵。
他,叫谢亮,一名普普通通的北京老人。
他每天做着同一件事——义务指路。
请看短片《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2.播放短片
(五)第三环节:诵一段经典
1.过渡:
雪中送炭见真情,助人为乐献爱心。
这一指就是12年呐。
今天,谢亮爷爷依然坚持着,只是身后多了许多“小谢亮”,多了许多“指路牌”。
这变化的不仅仅是数字的递增,更是道德的传递啊!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动容呢?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生在一个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里,我们感之中。
身上流淌着的是浸染着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的思
想精髓的血液。
大思想家孔子说过“夫(fú)仁者,己欲
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诵一段经典
2.出示语录、明理
夫(f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学生跟读一篇)。
3.出示原文,讲解背景材料:
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一个有爱心的人,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就应该去帮助别人。
(出示明理句子明理:一个有爱心的人,自己有能力,就应该去帮助别人。
)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雍也》这一篇里。
《论语·雍也》大概讲的是在两千多年前,有一天,大思想家孔子在给弟子讲学。
其中有一位弟子——子贡,问:“如果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他们,怎么样?可以算是有爱心的人吗?”孔子说:“岂止是有爱心的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这样的君王都难以做到呢。
至于有爱心的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凡事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而推己及人,这样就可以成为一名有爱心的人了。
”“夫(fú)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句话要体现的仁爱精神,也就是刚才短片中谢亮爷爷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精神。
4.原文诵读。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故事,品悟其中的道德精髓。
有请领诵者。
(六)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1.过渡: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人:他拥有博大的胸怀,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勤劳智慧,淋漓尽致地体现着仁爱的道德品质。
他,叫吴岩兴,是我们绍兴市越城区塔山街道花园社区的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
下面进入第四环节:讲一个故事。
讲的就是吴岩兴爷爷的真实事迹。
2.学生讲述故事
3.宣读颁奖词,引出吴爷爷
一条热线,一座风雨无阻的桥梁,这一头是一个退伍老兵依旧草绿的满腔情怀,那一头是千家万户的困难和烦恼。
今天,我们荣幸的请到了敬爱的吴岩兴爷爷,掌声有请。
(请少先队员献红领巾、鲜花等)下面我们热烈欢迎吴爷爷给我们讲话。
(七)第五环节:谈一番感悟
1.过渡:感谢您亲临现场,给我们带来生动而难忘的一课。
请吴爷爷先下去休息一下。
同学们,吴爷爷那颗无私奉献、真诚服务的心,真美;那份勤劳高尚、守望相助的品质,真亮。
老师希望你们能接过这把“助人为乐”的星星之火,把温暖和快乐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经过前四个环节
的学习,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呢?让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一番感悟
2.说一说前四个环节带给你的体验、收获?
3.回顾“传递正能量,文明在北小”道德主题活动。
我们学校在??月份就发起了“传递正能量,文明在北小”的道德主题活动。
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我们时刻在行动,乐于助人的画面数不胜数。
下面让我们跟着镜头,一起回顾在我们班开展的那些“传递正能量”的活动情况。
(播放PPT)(八)第六环节:送一份吉祥
过渡:为他人扫一次地、擦一次窗;为他人倒一杯水、捶一次背;为他人拾一张废纸、让一次座。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折射出的却是一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
(九)第七环节:行一个善举
过渡:同学们,我们的这节道德讲堂接近尾声,但是道德的传承、发扬是不会停止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唱响道德的旋律,共同唱响文明的乐谱,让点滴善举成为我们的一笔财富,一份见证,一道永恒的美丽。
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同学们,本期学校道德讲堂到此结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我们下期再见!
“道德讲堂”活动记录表
单位名称:高要区金渡镇华侨初级中学
——金渡镇华侨初级中学道德讲堂活动总结“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这句公益广告语,相信大家是不会陌生的了。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我们去帮助别人,别人得到了快乐,自己也因为别人的快乐而有一种幸福的感觉。
??
什么是快乐?《汉语辞典》的解释是:“使人感到幸福与满意”。
生活中的你我他,谁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难题与困惑?诚如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
我记得《读者》杂志上有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帮助他人好比自己只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兜里的两块糖,同时也能让自己品味到从未品味到的甜蜜。
其实,快乐和幸福,就像阳光一样无所不在。
一个人,无论身处怎样的境遇,只要他怀揣着两块糖,一块慷慨地赠人,一块留下自己慢慢品尝,就自有真实的快乐如泉水涌来,自有绵绵的幸福飘逸在生活当中。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为什么不让自己快乐地生活呢?我们给予他人的帮助就像一个接力棒,你传递给他人,他人传递给另外一个人,这样快乐就会传递到更多人那里。
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族里,我们就能接触很多需要帮助、需要关爱的人。
人喜欢被他人关心的感觉。
我们遇到难题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
??
人生其实是很公平的,你付出多少,就会用不同的方式得到回报。
你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同在一片蓝天下,只要我们心中时刻想着他人,大家互助互爱,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这个大家庭也会更加和睦!??助人为乐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为何不把这种美德发扬下去呢?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是多么愉悦的事情。
附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