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说课稿正式版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女娲补天说课稿1文章选入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一、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等词语。
二、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三、学习女娲为了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要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
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则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具体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思路:一、设疑导入、初读课文我采取让学生观察图画,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把学生带进观察画面的情景中。
上课开始后,我首先出示《女娲补天》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有一个人,有一些云,天上有个洞等。
我再接着引导:看了这幅图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可能会问:这个人是谁?她在干什么?天上为什么有个洞?我在学生的提问中引出课题:这个人是女娲(板书“女娲”)她在补天(板书“补天”)。
在出示课题后,我再引导学生提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问:女娲是谁?她为什么要补天?她把天补好了吗……以下整堂课的教学则是在解决这一个个的问题中完成。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力求在教学中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所以安排了让学生充分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这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学生进入了探究问题的情景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初读课文。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在阅读前我提出初读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勾出新词,与同学合作理解词语意思;2、边读边标记课文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合集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合集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第1篇】《女娲补天》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常常会引起我们美好的遐想。
编者旨在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如果有条件的话再找一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来读一读。
那么面对《女娲补天》这样一篇课文我该怎样设计阅读教学呢?关于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故事性强,学生在没有讲课前就已经饶有兴趣地阅读过。
甚至有的孩子还零零星星从家长口中听过。
但是根据我们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教材编者的要求,我对文本的解读,我感觉又是比较难讲的。
难于理解的课文需要老师引领着去克服一个个理解上的困难,但是越是简单的课文好像不需要讲解,所以更不好讲解。
但是经过慎重思考,我认为要从这篇课文中上出深度广度,上出新感觉。
那就深入地解读文本。
课文重点写了天塌一大块的情景,目的是在阅读中感受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人类在天塌以后的不幸可怜,和女娲为人类担忧着急,从而去救助人类。
因此我们对天塌后的可怕感受越震撼,对人类命运的苦难和无助越深,就越能理解女娲补天的意义。
所以这里是一处需要重点处理的内容。
然后女娲补天过程中找、炼的内容非常重要,我们要从中挖掘出女娲的不怕困难,争分夺秒救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品质。
于是我确定了这两处内容中的重点语句为教学重点。
逐步突破。
而补天成功则是为了感受成功的神奇和有趣,我做了次重点处理。
过于教学过程设计。
首先,我确定从“补”入手,感受天塌了一大块的可怕。
在此过程中,我先借助生活资源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我们都是“补”什么?然后老师开玩笑说如果我要是补天,大家会不会感觉很惊奇?从而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认识女娲,认知神话。
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开启课文的学习。
按照学生质疑内容我们确定从天塌了一大块先来感受可怕的情形,学生越感受到可怕才能引出女娲补天的必要性重要性。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一、说教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它选自《淮南子·览冥训》。
这篇课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苍生,熔炼五色石补天的神话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既传达了女娲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精神,也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灾害的勇敢面对和积极克服。
本文在课文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古代神话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探索的兴趣。
3.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表达能力。
本文在课文中的地位:作为一篇神话故事,它是小学语文课程中的一部分,既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补天,熔炼五色石,最终成功拯救了苍生的故事。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下: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神话故事的寓意。
(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女娲为拯救苍生而付出的努力,培养勇敢、担当的品质。
(2)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3)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科学探索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理解神话故事的寓意。
(3)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表达。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理解女娲补天的意义和价值。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引言概述:《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故事,讲述了女娲创造人类并修补天空的传说。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也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内容和意义。
一、女娲创造人类1.1 人类的起源:女娲使用黄土创造了人类的形象,赋予了他们生命。
1.2 人类的特征:女娲将自己的智慧和善良注入人类,使他们具备了思量和情感的能力。
1.3 人类与自然:女娲教导人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
二、天空的破裂2.1 天空的意义:天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神话中神灵居住的地方。
2.2 灾难的发生:天空破裂导致洪水泛滥、瘟疫蔓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3 人类的困境:天空破裂后,人类无法获得太阳和月亮的光明,生活在黑暗中,生存环境恶劣。
三、女娲补天的努力3.1 寻觅材料:女娲寻觅五色石、大补丸等材料,准备修补天空。
3.2 动用智慧:女娲运用自己的智慧,利用五彩石和大补丸修补天空,恢复了光明。
3.3 克服难点:女娲面对难点和挑战,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成功修复了天空。
四、故事的意义和传承4.1 女性力量的展示:女娲是一个象征着女性智慧和勇气的形象,展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4.2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女娲补天的故事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4.3 中华民族的智慧:女娲补天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总结:《女娲补天》是一则富有深意的神话故事,通过女娲创造人类和修补天空的形象,传递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女性力量的展示以及中华民族的智慧等重要价值观。
这个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精神财富,也激发了人们对于生命、自然和文化的思量与探索。
《女娲补天》说课稿11篇
《女娲补天》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稿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娲补天》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女娲补天》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女娲补天》是六年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女娲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读懂女娲补天的过程。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 感受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以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因为本文是一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因而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目标本讲主要以教材《女娲补天》为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人物描写和寓意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教材内容教材《女娲补天》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熔化五色石补天的故事。
内容包括女娲神话的起源、女娲的形象描写、补天的过程以及寓意等。
3. 教材特点教材《女娲补天》是一则中国传统神话故事,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通过讲解这一故事,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二、说教法1.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教材《女娲补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2. 教学方法- 讲述法:通过连贯的口头表述,向学生介绍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寓意。
- 图片展示法:利用图片和图表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三、说学情1. 学生特点本课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神话故事的兴趣较高,但理解力和想象力还较弱,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
2.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复杂的神话故事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本课在讲解中应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结合图示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四、说过程1. 复启示通过提问学生关于神话故事的一些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内容,为教学铺垫。
2. 内容讲解- 介绍女娲神话的起源和女娲的形象描写,让学生对女娲的形象有一个初步认识。
- 讲解补天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补天的意义和目的。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女娲补天的场景。
- 分析故事背后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女娲补天的意义和价值。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让他们自由表达对女娲补天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引导和点评。
五、说导练通过设计一些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和活动,让学生巩固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六、说课后1. 课堂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改进的方向。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最新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最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5课的课文,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则故事。
课文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遭受水灾的人们,不畏艰险,炼五彩石,补天裂缝,从而挽救了苍生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充满了想象力和神话色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于神话故事也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细节、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把握写作手法等方面仍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神话故事的魅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提取课文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女娲勇敢、善良、无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神话故事的特点。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作者情感,把握写作手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神话故事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采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女娲勇敢、善良、无私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女娲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神话故事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知神话故事的特点。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取课文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5.品读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领会神话故事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第【1】篇〗第二课时一、说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词,抽读、开火车读、齐读。
2、口头填空:课文讲了(什么时候),天空(怎么样),女娲。
(做了什么)二、说精读课文,释疑解惑。
1、小组合作,拿出自己在课后写出的困惑或提出的问题交流讨论,选出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在班上汇报。
2、各组汇报选出的问题,师随机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贴在黑板上,准备全班讨论。
3、研读,解惑。
(1)学习第一自然段,解决问题:女娲是什么人?她为什么要补天?a、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这一段中能知道哪个问题的答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b、在班上汇报交流,师相机出示“远远的天空……许多人在水里挣扎”一段话,引导学生朗读,抓住重点词“塌、黑黑的大窟窿、深沟、熊熊大火、到处是洪水、挣扎”,来体会人们面临的灾难之可怕。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解决问题:女娲是如何补天的?a、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至四自然段。
b、引导生想象人们处境之可怕,对比普通人和女娲看到此种情景后产生的不同心理与态度(害怕、退缩和善良、勇敢)抓住“难过、冒着生命危险”等词体会女娲的可贵品质。
师相机板书:善良勇敢。
c、交流使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师相机指导朗读。
d、指导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在反复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与她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找出补天过程中表示女娲动作的词语并板书。
e、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女娲补天》片段,生边看边听老师读课文,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和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说说自己的体会。
三、说总结延伸。
1、师:同学们,天边美丽的彩霞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虽然仅仅是个传说,但我们应该感谢古人,因为有了这个神话,我们看到彩霞时才能产生这么一种美丽的联想,学完课文,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呢?生谈。
2、师:这么美丽神奇的故事,请你们回去跟身边的人讲讲吧。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
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说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说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录音机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生:有。
师: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连老师都不知道。
不过老师也看到了一个悲惨的状况,那是在2006年5月27日那天,印尼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5800人在地震中丧生,34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33000人受伤,3倒塌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各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30页,老师非常想把这个故事再一次读给大家,你们欢迎吗?生:欢迎。
师: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配乐朗读)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一、引言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故事,讲述了女娲用石块补天的传奇故事。
本次说课将以《女娲补天》为主题,通过讲述故事情节、分析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话文化,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
二、故事情节女娲补天的故事发生在远古时期,天空中的柱子断裂,天地失去了联系。
为了拯救人类和世界,女娲决定补天。
她用五色石块制作了五彩神石,然后将这些神石放在断裂的天柱上,使天地重新连接起来。
女娲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带来了和平和稳定。
三、文化内涵1. 女娲: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女神,被尊奉为人类的始祖。
她代表着智慧、勇气和母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崇尚女性力量和平等性别观念的象征。
2. 五彩神石:五彩神石代表着多样性和和谐。
中国古代文化中,五彩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它们象征着天地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四、教学活动设计1. 阅读故事:让学生阅读《女娲补天》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分析文化内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女娲和五彩神石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3. 想象绘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女娲补天的场景图,并在图上标注女娲和五彩神石的形象。
4. 制作手工:引导学生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五彩神石模型,让学生亲手体验女娲补天的过程。
5. 表演剧本: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编写并表演女娲补天的剧本,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化自信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女娲补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故事阅读:让学生阅读《女娲补天》的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3. 分析文化内涵: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女娲和五彩神石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女娲补天说课稿
女娲补天说课稿引言概述: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重要故事,讲述了女娲创造人类后,天地间的灾难和混乱。
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决定亲自补天,修复破碎的天空。
本文将以女娲补天为主题,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详细阐述。
一、女娲创造人类1.1 人类的起源女娲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她使用黄土塑造了人类的形象,赋予了人类智慧和生命力。
1.2 女娲的伟大贡献女娲的创造人类是为了弥补天地间的空虚,让人类在世界中生存和繁衍。
1.3 人类的特性女娲赋予人类智慧、情感和创造力,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发展出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社会。
二、天地灾难和混乱2.1 天地破碎在女娲创造人类后不久,天地发生了剧烈的震荡,导致天空破碎,地动山摇。
2.2 神兽的失控天空破碎后,原本守护天地秩序的神兽们失去了控制,开始肆意破坏和伤害人类。
2.3 人类的苦难天地灾难和神兽的失控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人们生活在恐惧和绝望之中。
三、女娲决定补天3.1 女娲的勇气面对天地的灾难和人类的苦难,女娲决定勇敢地面对挑战,亲自补天。
3.2 补天的意义女娲补天不仅仅是修复破碎的天空,更是为了恢复天地秩序,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3 女娲的决心女娲发誓要尽全力补天,为了人类的未来,她愿意付出一切努力和牺牲。
四、女娲的补天过程4.1 寻找补天石女娲踏上了寻找补天石的旅程,她穿越山川河流,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找到了能够修复天空的神奇石头。
4.2 补天的仪式女娲在山巅上展开了补天的仪式,她运用神力将补天石嵌入破碎的天空中,一点点修复着天空的裂痕。
4.3 补天的成果经过女娲的不懈努力,天空逐渐恢复了原本的辉煌,神兽们也重新回归秩序,人类的苦难逐渐减轻。
五、女娲的伟大意义5.1 女娲的教诲女娲通过补天的行动,教导人类要勇敢面对困难,用智慧和勇气去改变自己和世界。
5.2 女娲的人文精神女娲创造人类、补天救世的事迹体现了女娲的人文精神,她关心人类的命运和幸福,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024年《女娲补天》的说课稿
2024年《女娲补天》的说课稿《女娲补天》的说课稿1一、说教材《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流传千年,讲的是天突然塌了块,出现了一个大窟窿,地上山洪爆发,大火熊熊,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历经千辛万苦,炼就五彩石,冒着生命危险将天上的窟窿补好的故事。
这篇课文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也能从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说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体会、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是教学难点。
三、说流程基于这样的文本解读和目标拟订,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整个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一)、旁征博引,渐入情境孩子对于故事总是充满喜爱之情,因此我就以“你喜欢的故事”来启动学生的听讲期待,顺着谈话的浓厚兴致,谈谈学生耳熟能详的那些神话故事,如《牛郎织女》《盘古开天》《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
使学生对“神话”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出示女娲补天的故事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以唤起阅读期待。
教师再以优美的语言描述引领学生进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女娲补天》。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识字方法,检查朗读情况,随机理解词语。
3、读完课文后交流: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这一块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书不读熟不开讲”,更何况这是三年级的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是感悟课文的前提和基础。
这里采用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自由读、同桌互相读、互相检查纠正、指名读以纠正错误。
2023年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
2023年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范文(精选5篇)小学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1一、说设计理念备课时,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三年级段的教学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人物形象,培育丰富的想象力,增加复述故事的实力,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激发阅读爱好。
二、说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急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英勇、和善的品质以及不怕危急、甘于奉献的精神。
编者将这篇课文放在以“神话、传闻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中,其意图有个方面:一是了解神话传闻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挽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急、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说学情学生大都喜爱神话故事,前面已经熟读了课文,对这一奇妙的故事有了初步了解,加之通过上学期的《盘古开天地》和阅读课外神话,对“神话”已有了肯定的感性相识。
在此基础上来学习,学生就能体会到女娲的献身精神,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想象是多么丰富。
四、说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详细学情,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急,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体会女娲为了挽救人类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2、培育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实力,积累美丽词句。
3、感受神话故事的奇妙。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挽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急、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奇妙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来完成教学。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复习生字导入新课,这样为学生读通顺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做铺垫。
其次环节,启发质疑,整体感知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读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找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缘由?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补天的过程?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内容。
第三环节,品读体会灾难的可怕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第2自然段的语句来体会灾难的可怕,为体会女娲的和善英勇做铺垫。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第【1】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我将从教材理解、教学策略、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这四大版快来阐述。
【教材理解】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八单元,主题为“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学习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积累生动的语言,感受古人丰富的想像,从而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女娲补天》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是讲女娲为了拯救处于危难时期的人们,不管自身的安危奋力补天的古代神话故事。
学习这篇课文一要引导学生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要引导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要引导学生复述这个神话的故事大意。
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体会其精神,并能简单复述;而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则是教学难点。
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习。
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细读课文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及过程,体会其奉献精神。
第二课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在回顾全课的基础上简单复述课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随文理解“”等词语。
2、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通过学习,感受女娲看到人类遭到解难时的难过之情。
4、通过了解补天过程,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我将用五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一、激趣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认字,整体感知全文。
三,默读课文,寻找补天原因。
四,第四版块,细读课文,初感女娲形象。
五,了解过程,感悟女娲精神。
小学语文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doc
小学语文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
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三部分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第八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两个: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可以说这一单元的内容突出了整合。
在这一单元的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
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
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做好了准备。
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
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
单元内容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为了突出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实际及年段学习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体会、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课文学习的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是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采用了启发、探究等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说课稿第1篇】《女娲补天》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编者将这篇课文放在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中,其意图有个方面: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它是一篇精读课文,我把它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解决“女娲是谁”和“为什么要补天”这两个问题;第二课时解决“女娲怎样补天”这个问题。
二、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女娲形象,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天塌地裂”时的可怕情景,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三、教学重点:寻找女娲补天的原因,体会“天塌地裂”时的可怕情景。
四、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1、谈话导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
(板书:女娲)关于女娲的动人故事有好几个,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就是《女娲补天》。
(板书:女娲补天)2、揭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适时板书问题)〖教学意图〗首先我根据学生喜欢神话故事的特点,设计谈话导入新课,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初步感受神话故事的有趣、神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渗透其中。
其次是揭题质疑,我们知道,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课堂教学应点燃学生求索的火花,鼓励学生在质疑问难中主动探究,主动发展。
所以导入课题后师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借机梳理问题(1)女娲是谁呢?(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调动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3篇)
女娲补天说课稿(精选 3 篇)女娲补天说课稿 1一、结合实际说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wei)险把天补好了。
三年级学生感性认识比较强,思维空间广泛,喜欢畅想,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会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浅,在对阅读理解文本、体味内涵上,还缺少一些必要的方法。
因此,我把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文本的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依据教材说目标夯实基础知识教学,多层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不懈追求。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我在本节课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和初步学会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文本,体味女娲不畏艰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并能较流畅地复述故事。
三、斗胆实践说流程故事离不开人物,人物才是故事的灵魂。
本篇课文中的主人公女娲,是一个充满奇妙力量,更是一位具有博大爱心、不畏艰难的神。
学生也乐于了解这样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将本课教学思路定位在理解人物形象这一条线上,安排以下几个环节:1、联系教材,揭题导入,唤出“神”。
导入新课时,联系本单元前面的两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读过或者听过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说出神话故事中的人物,教师小结人物共同的特点——“神”,并板书出来,牵出本节课的线。
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堂的第一锤就要敲在学生的心扉上。
这样开课,在唤出“神”的同时,也唤起了藏在孩子内心深处强烈的阅读期待,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自主合作,初读感知,走近“神” 。
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了整体了解,现在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首先,我就开门见山提出本节课需要解决的总问题:女娲是一个什么样“神”?但这个问题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有较大艰难,为此,我有层次地设计了两个问题。
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描写女娲的词句,想一想:女娲为什么会这样做?小组内充分交流,合作探讨后,全班汇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1)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一篇神话故事,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这篇故事主要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炼石补天的感人故事。
通过这篇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女娲,以及她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材安排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韵味,体会女娲的伟大的母爱和高尚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表达方法的理解还需进一步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提升他们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领悟女娲无私奉献、勇敢担当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神话文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语、句子,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领悟女娲无私奉献、勇敢担当的精神。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朗读感悟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神话故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勾画出生字词,感知女娲的形象。
3.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学习心得。
4.朗读感悟:学生齐读、分组读、个体读,感受神话故事的韵味,体会女娲的伟大。
5.品词析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解释寓意,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说课稿(2)
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15《女娲补天》说课稿 (2)一. 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女娲补天的故事。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神话传说,感受女娲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他们对神话故事充满好奇,善于想象和创造。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一些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结构产生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女娲补天的故事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可能缺乏深入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女娲补天的插图,引导学生回顾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感受故事的魅力。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分享自己的看法。
4.讲解重点: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女娲的勇敢和智慧,感受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补天》说课稿
刘伟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
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教学流程、教学效果这几部分进行说课。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一、说教材。
《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这是以“神话、传说故事”为主题的第八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有两个: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可以说这一单元的内容突出了整合。
在这一单元的导语中指明了学习的途径。
在第一篇课文后布置了课外收集的任务。
完成了这一任务,也为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做好了准备。
在第四篇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写感受。
目的是继续加深学生对专题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这样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落实。
单元内容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说学生。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
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
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
特别是我班的学生,不但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自主学中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发表自己独特见解,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且,在合作学习方面已具备了一定能力,能够在相互交流探讨中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实际及年段学习的要求。
我计划两课时授完本课,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初步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体会天塌下来后给人类造成的重大灾难,明白女为什么要救人类的原因。
4、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说重点、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目标中指出,要关心作品中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在学法指导中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加强情感体验。
结合三年级学生实际,我确定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
2、通过“塌下”和“挣扎”两个词理解,体会女娲拯救人类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与探究、自主与合作等教学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
文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因此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教学中围绕:女娲为什么补天?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参与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
改变以往重文本、轻情感,重灌输,轻体验的传统语文教学模式。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
课前安排学生预习,要求:
1、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了解课文大致意思,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这样做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
(二)、由图入手,揭题释题。
1、用美丽的图画再次吸引学生,并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与神秘色彩,由此引出对课题的理解和课文的学习
2、引导学生读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借机梳理问题(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么补天?(3)女娲补天的结果是什么?)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质疑的学习习惯。
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检查预习。
1、字词读音。
方式:小组接力读,不正确的教读,全班齐读。
2、五位学生合作读课文。
同时提出对倾听学生的要求,让听的学生有事可做。
3、评价交流。
(四)、用心品读,细致感悟。
1、自读课文,了解女娲补天的原因。
2、紧紧抓住“塌下”感悟体会天塌了以后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
其中我插入隆隆的雷声,让学生对天塌下的境况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在此处我又进行文中识字,加深对“塌”的理解,写字时让学习伙伴相互检查,相互促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学生与小伙伴交往的能力,同时避免了学生集中识字的疲劳。
3、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挣扎的“挣”,然后抓住“挣扎”一词,说读想象人们当时的生活境况,进一步感受人们生活的悲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救人类的原因。
(五)、总结,拓展。
一节课教学的结束决不是给学习活动画上句号。
相反地,应该让学生有所思考。
因此,抛出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
女娲怎么拯救这些人的?
女娲怎么补天?
女娲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女娲补天的结果怎么样?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学习的延伸,对下节有所期待。
六、教学反思。
1、读中悟情,“读”贯穿始终,抓住重点词句来读,读出感受。
读出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痛苦挣扎的悲惨景象。
2、师生合作,激发想象,感受神话魅力。
在教学第一节时,我采用了引读、师生分句读,小组赛读,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朗读氛围。
同时通过让学生闭目想象,感受人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悲惨景象。
3、我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课堂上驾御能力不强、很多地方处理的不够灵活、教师的评价语很不到位。
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要学习和加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