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评课纪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规律评课纪录

湘辉:这一节课,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少了一点浮躁,少了一点花哨,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应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它符合学校常规模式下的教学。芳老师做的这节课, 充分体现了数学是数学活动这一理念,并且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享受学习,在活动中乐于思考,在操作中感受、体验,很好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原则。

颜思湘:芳老师本节课为学生选取了“感知规律一认识规律一探究规律一创造规律”的学习方式,定位非常准确,可见芳老师对教材的认识和把握是很到位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轻松愉悅的课堂氛围,芳老师在课堂伊始时设计了互动游戏一一猜一猜老师从百宝箱中抽出的花朵的颜色。这就是需要学生探索的规律。

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的最佳状态,从开始的随意猜测转变为遵循花朵颜色的规律进行推断。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自我探索.体验和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芳老师这节课较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这与她合理的选择学习方式是分不开的。

王进: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伯尔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弄清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是教师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当学生对什么是“有规律的排列”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芳老师出示了教学主题图,为学

生提供了“花朵.彩旗、灯笼、小朋友”四种有规律的事物,让学生

自己观察.发现、描述图上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又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学生从同桌互说到全班交流、汇报,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

收获,在共同交流中分享学习成果。

琼英:对于规律的探讨,芳老师采用感知规律一认识规律一探究规律一创造规律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容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我们看到,芳老师给学生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观察.

对比.分析、概括、描述;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交,。芳老师选择让学生互说自己用学具摆出来的规律、互检对方用

彩笔涂出来的规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与人的合作,加深了

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另一个角度荻得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数学能力

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黄燕玉: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一堂课上下来常会有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发现芳老师只让学生推断有规律事物的后边的一个图形.颜色等,我认为在这里可以扩展到让学生说一说,如果在这些事物的前面加一个该是什么图形或颜色,能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事物时有多个角度和方向。其次我认为“倾听”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技能之一,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可以洞悉学生的心感受。

芳老师在本节课中有几次听得不够认真,没能及时更正学生的错误, 希望她今后不断提高自己倾听的能力。

乘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纪录

罗红: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把“游乐

园”设计为本节课的一条主线,用这情境串起了整节课的容,为学生

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愿意合作交流,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积

极主动地去探索。

肖湘:在教学中善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为切入口进行有效的教学。在课堂中让学生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老师在出示了

12个3用加法计算后,怎么办?然后教师适时介入乘法计算。学生

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让学生参与

经历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了解新知产生的由来,既有利于学生掌握

和理解知识,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琼英:教师在课堂上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提炼数学模型,并能运用这个数学模型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 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师生互动中提炼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运算可以用乘法表示”。在摆图形的过程中列出乘法算式,然后出示乘法算式。

徐梅香:教师在教学中很注重自己的评价语言。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评价往往都是一闪而过,但虞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

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和利用课堂动态生成因素,对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进行提升,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究,才可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逐步精彩起来。

段伟平:合理设计练习导练.强化新知。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

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第一层次练习让学生看图写岀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算,并能正确写出乘法算式。形式上多种多样,生动有趣,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 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 进而形成技能。第二层次练习组织学生将部分可以改写和部分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练习,分层练习,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提高。

湘辉: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前提出的那几个学习目标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由新课开始想学什么到结束时回忆总结学会什么,这种做法,对整课的教学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髙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平均分评课纪录

王进: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让学生通过

动手操作,引出四种分竹笋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竹笋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

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分两份同样多, 通过教师的板演及讲解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黄燕玉: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 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湘辉: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学具,摆

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段伟平: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

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

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毎份的数量是

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

步优化分法。

罗红: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

肖湘:练习题的最后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理解

题意就更好了。

琼英:感觉整课堂一开始气氛比较活跃,教师也很有激情,但到

了后十分钟,这种激情似乎有些回落了。如果教师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平均分”的事例,让学生说一说为

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不是。这样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使课堂再推进又一个高潮

颜思湘:老师创设游戏“分奖品"这一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让学生在快乐中体会到怎么分公平,也就是同样多,无形中渗透了新知,为后面的探究积累了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