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态学汇报---园林植物在湿地修复中的应用62页PPT
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ppt课件
原产墨西哥。
和木兰的杂交种
49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
八角金盘
八仙花 又名绣球、紫阳花,为
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
50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
中粗型:中等叶片、枝干,具有适当密度的植物(过渡作用) 细质型:小叶片,微小脆弱的小枝,整齐密集
51
第四节 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 鸡爪槭
又名:鸡爪枫,属械 树科、械树属,落叶
13
仙湖高山榕 邓小平手植树 1992
14
鸡蛋花:夹竹桃科
15
大叶榕:桑科
16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
杀菌能力强的植物
紫薇、广玉兰、木槿、楝树、大叶桉、蓝桉、茉 莉、女贞、丁香、悬铃木、石榴、枣树、枇杷、 石楠、火棘、麻叶绣球、枸桔、垂柳、栾树、臭 椿
17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
二、改善城市小气候 (一)调节气温,缓解“热岛效应”
38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三)控制视线
1、引导视线 2、抑制视线
39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2.障景
40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2.障景
41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三、控制私密性
利用阻挡人们视线高度的植物,进行所限区域的围合 私密控制与障景的区别:
前者围合并分割一个独立的空间,从而封闭了所有出入空间的 视线。
32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③全封闭空间 人处于区域范围内,四周均被大中小型植物围合,相当荫蔽,无方向
性,近景感染力加强,容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若封闭程度极高,空间 方向性消失,将具有极强的隐秘性和隔离感。
33
第三节 园林植物的建造功能
植物生态学汇报园林植物在治理水污染中的应用ppt课件
水生植物对于湿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吸收利用、吸附和富集作用;②氧的传输作用;③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④维持系统的稳定;⑤有机物的积累作用。另外,水生植物还具有美观可欣赏性、可以通过收割回收以达到一定经济效益、可作为介质所受污染程度的指示物、有助于酶在湿地系统的扩展等作用。 人工湿地具有以下特点: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好,具有较强的氮、磷处理能力,运行维护管理方便,管理水平不高,并能和稳定塘联合用于高纯度废水处理或者废水三级处理。 作为 20 世纪 7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生态系统,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应用范围主要集中在褐煤热解、 油砂废水、 矿山废水、 奶品加工、 食品工业、 造纸废水、 烃类废水 和垃圾场渗滤液 [81]净化处理等方面。
植物直接吸收的污染物包括两大类:(1) 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2) 对水生生物有毒害作用 的某些重金属和有机物。
植物吸收作用
微生物辅助降解
1】水生植物本身的吸收作用非常有限,单纯依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作用取得的营养物去除份额不超过 10%氮的去除,尽管有植物的吸收,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仍是主要的去除机制(约 40%~92%) 2】淹没于水中的水生植物的茎和叶形成的生物膜,为大量的光合细菌、藻类和原生微生物等在植物组织上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空间,埋藏于土壤中的根和根区也为微生物的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物理活动表面,植物根系也是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的沉积场所。 3】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通气组织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或大气中的氧气输送至根系,扩散到周围缺氧的环境中,在植物根区的还原态介质中形成氧化态的微环境。此区域促进了好氧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其中好氧生物膜对氧的利用使离根毛较远的区域呈现缺氧状态,更远的区域则完全厌氧,此区域适于厌氧微生物群落的生存,进行反硝化和有机物的厌氧降解。根系也可以作为微生物附着的良好的界面,植物的根系还可分泌一些有机物并促进微生物的代谢,从而间接地提高了进化率。
湿地生态恢复ppt
-
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加强洄游鱼类洄游路线的动态监测,保护珍稀鱼类的栖息 地。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展养殖业,保护天然鱼类资源。 制定合理的捕捞措施,严禁酷渔滥捕。 制定科学合理的鄱阳湖采砂规划,确定可采区、可采期、
禁采区和禁采期。 保护水产种质资源。
-
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湿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在调节气候与水文情势、净 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资源等方 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因此,对湿地进行生态恢复研究时,应充分考虑湿地 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尽管湿地有着如此多的功能和价值,但由于对其缺乏足 够的认识,过去人们大多将湿地视为荒地,是开发与拓 荒的对象,对它只是索取,而缺乏有效的保护。
-
恢复整治方略
1. 重视湿地蓄洪能力的恢复 2. 指定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的湿地管理政策 3. 协调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 4. 加大技术和资金投入,科学规划湿地资源环境
-
-
感谢观看!
-
湿地生态恢复
报告人:马馥清 129044286 满家春 129044287
目录
-
湿地
湿地公约(拉姆塞尔公约)
湿地是不问其为自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 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 水水体者,包括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
-
-
-
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
-
严禁对鸟类资源破坏较大的生产活动。 鸟类栖息地修复。 加强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 发展特色生态旅游,建立人鸟和谐共处关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例介绍
生态工程课程湿地生态与湿地恢复课件
湿地的分布与特点
总结词
全球湿地的分布广泛,但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 影响,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受到威胁。
详细描述
全球湿地的分布广泛,几乎涵盖了所有气候带和地形 类型。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湿地 面积不断减少,生态功能受到威胁。人类活动如围垦 、城市化、工农业污染等是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的主要 原因。此外,气候变化也导致了部分湿地的消失和退 化。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需要加强对湿地的保 护和管理,促进湿地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
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
介绍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流程 ,包括功能分区、生态恢复、景观营造等方 面。
湿地公园的管理体制
分析湿地公园管理体制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建立科 学高效的管理体制的途径和措施。
湿地公园的运营模式
探讨湿地公园的运营模式,包括资金来源、 经营方式、利益分配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 展的建议。
培养人才
加强湿地恢复领域的人才培养,为未来的研 究和管理工作提供人才支持。
在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中广泛应 用,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 物多样性保护等。
01
湿地恢复案例分析
国际湿地恢复案例
国际湿地恢复案例
总结词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湿地恢 复项目
该项目通过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成 功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生 物多样性,为全球湿地恢复提供了借 鉴经验。
详细描述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流域湿地恢 复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国际湿地恢复案 例。该项目针对湿地的退化和生态环 境问题,采取了综合治理和生态恢复 措施,包括植被恢复、水文调节、土 壤修复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湿 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生物 多样性得到了提高,为全球湿地恢复 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3-27T14:45:36.2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作者:戴健[导读] 摘要:经过反复的研究证实植物通过自身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等多种功能的发挥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价值与生态修复效果十分突出。
昆明龙慧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摘要:经过反复的研究证实植物通过自身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等多种功能的发挥可以有效降低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生态价值与生态修复效果十分突出。
而目前我国水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威胁水体健康与饮用水安全,面对这样的情况,结合植物修复的特点通过植物修复对水环境生态进行恢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为此,文章分析了植物修复在水环境生态修复中的具体应用,以便为植物修复的实践操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植物修复;水环境;生态修复植物修复是目前实现生态环境绿色环保发展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生态修复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利用植物在我国生态环境修复中应用还处于实践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实践与探究,保障植物自身的功能与效益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减少损失与不良影响,利用植物尽快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修复。
文章主要是针对水环境生态修复,对植物修复的应用进行了探究。
一、植物修复概述植物修复是指植物通过忍耐以及超量积累某种对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的化学元素,利用这些元素以及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微生物体系吸收、清除、过滤污染物质,这项技术的发现,使植物的生态效益以及生态价值有了更充分的发挥,我国目前也不断对其广泛应用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可能性进行探究,并也展开了一些实践,证明植物通过发挥其根滤、降解、稳定、挥发、吸收等功能,能够净化土壤,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质的含量,从而减少污染物质的扩散,实现净化环境的目的。
这项技术是目前十分有潜力的绿色技术,而水环境生态修复的内涵顾名思义,通过在水环境中种植水生植物,通过其积聚的有机物以及无机物处理水环境的污染物质,并与水环境中微生物形成一个共生体,有效消除其中的污染物[1]。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王坤(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生态分院,云南昆明650031)摘要:为解决自然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系统和谐发展,本文对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优势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入手探讨了应用园林植物修复生态环境的策略和可行性,提出以低成本的形式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园林植物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以期为环境保护人员修复生态环境提供部分可用性参考建议。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态修复;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X1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2)12-0100-030引言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指通过生态技术或是生态工程对当地已经退化或消失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或重现,使其在线退化前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当地自有的生态环境,恢复自然环境的正向循环,实现自然环境的自主优化。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当中起到了改善水质、修复当地食物链、丰富物种多样性的作用,使当地的生态环境更加稳定,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存空间更加优质。
1社会发展面临的多种生态环境破坏问题1.1湿地生态的破坏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湿地开发的早期未能认识到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重要性,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大面积围垦造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等。
随着湿地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加剧,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包括湿地水质下降,湿地淤泥沉积较为严重,给湿地内部植物和动物的生存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城市污水不合理排放导致湿地水质遭到污染,湿地面积的缩小让湿地自身的水质净化能力下降,水体出现轻度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吸收水体内氧气含量,致使鱼类因缺氧而大面积死亡;随着湿地面积的不断缩减,湿地内部的植物类型不断下降,一些水生植物因湿地环境遭到破坏而消失,湿地内部植物种类呈现单一化倾向[1]。
1.2道路径流污染在城市环境中,道路径流是城市地标径流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城市地表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城市道路在径流污染中流出的污染物含量占据地表径流总体污染物含量的40豫~80%,道路径流的污染物含量较高,污染物来源较为复杂,各种金属元素和化学物质是污染的主要来源。
湿地生态恢复 PPT
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概念及目标
湿地恢复 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 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湿地生态恢复的总体目标 采用适当的生物、生态及工程技术,逐步恢复退化湿地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达到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持续 状态。 但对于不同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其侧重点和要求也会有 所不同。总体而言,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目标和要求如下:
统的恢复要求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相平衡。
工程治理 生物治理 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 退化湿地恢复的策略 退化湿地恢复的技术
退耕还湿工程 兴建保护区水源补给工程 水质改善工程
湿地生境恢复
实例介绍
一、鄱阳湖湿地生态修复
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以鸟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1)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 (2)恢复湿地良好的水状况,一是恢复湿地的水文条
件;二是通过污染控制,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
(3)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 肥力。
(4)增加物种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5)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
自我维持能力。
(6)恢复湿地景观,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 (7)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湿地生态系
以植物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湿地植被修复与恢复。鄱阳湖湿地植被对于维护浅湖 、湖滩、沼泽生态性功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加强湿地植被监测。 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确保鄱阳湖区生物安全。
以鱼类资源为主的湿地保护和修复措施
植物生态学汇报---园林植物在湿地修复中的应用
贡湖湾湿地公园
湖滨湿地植被生态修复
浮叶和沉水植物带
在 湖 滨 湿 地 高 程2. 0 m以上水域,尤其是高程 2. 5 m 以上的重点区域,通过 逐步恢复和优化配置浮叶植物进行植被修复。
沉水植被的恢复重建是水环境深度治理和生态恢复的核心,因此,沉水植被恢复重建 区的总体原则是: 先改善环境,后恢复沉水植物,营造一个稳定的草型湖滨生态系统。
贡湖湾湿地公园
水生植物配置模式
贡湖湾湿地公园
总结
贡湖湾湖滨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运用恢复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及生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 与技术,科学设定生态修复与重建目标,充分利用退圩还湖区域的地形地貌,通过对湖滨 湿地不同功能区与植被的生态修复,使湖滨岸带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可 能地恢复到原有的或更高的水平,重塑了湖滨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方法
环境改善法
对一些导致植被退化的关键环境要素加以改善,如改善底泥、水源控制与 水质净化、水位调节以及对有害生物防控等方法改善环境状况,促使植被完成 恢复与重建。
这种恢复方法在环境得以改善后,植被自我修复,但恢复的强度较弱、速度缓慢, 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植被已经遭到严重破坏甚至是灭绝的湿地而言,这种方法进行植被恢复和重建 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可以作为湿地植被恢复的前期工作。
贡湖湾湿地公园
湖滨湿地植被生态修复
乔灌草生态堤
在湖滨湿地局部不具备全演替系列植被营建的区域,通过营造生态林乔灌草生态 护堤,选择耐水湿的速生树种进行带状布置,地表上种植结缕草属草皮,建立适合立 地条件的乔灌草相结合的植物生态堤。
植被在湿地修复中的应用
之一 , 湿地保护在 生态强省建设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 由于工农业 生产 、 化肥农 药和除草剂的使 用 , 加之道 路、 电力、 水利等工程 建设 , 导致湿地生物 多样性持续下降、 食物链断裂、 驳岸 固化及功能不断退化。 如何恢复退化的 湿地功 能, 湿地修复是其主要 措施 , 而最重要 、 最常用的技 术就是植被修 复。本文全面阐述植被在湿地水质修复 、 食
安徽 林 业科技 , 2 0 1 3 , 3 9 ( 2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植被在湿地修 复 中的应用
周 小 春
( 安徽 省 自然保 护 管理 站 , 合肥 2 3 0 0 0 1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1 5 2 ( 2 0 1 3 ) 0 2 — 0 0 1 1 - 0 4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Ve g e t a t i o n i n We t l a n d Re s t o r a t i o n Z H0U Xi a o - c h u n
( A n h u i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Ma n a g e m e n t S t a t i o n ,H e f e i 2 3 0 0 0 1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T h e we t l a n d i s t h e u n i q u e mu t i — f u n c t i o n a l e c o s y s t e m o n t h e e a r t h .I t i s t h e e c o l o g i c a l l a n d s c a p e wi t h t h e ic r h e s t
湿地的保护与恢复 PPT
了人 这类 种活 地动 质大 过大 程加
速
(1)自然原因(时间漫长)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 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②全球变暖,气候暖干化
(2)人类活动:(时间短暂)
——极大地加速湖沼消亡过程
①破坏植被,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 泥沙
红树林 藏牦牛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我国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 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
(1)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2)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 (3)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4)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
美 丽 的 三 江 湿 地
时使原化(源(, 水 理 污1、2))经质,水分净冬砂得环原洪石到境理化季蓄、净与示污气洪土化经意水温等壤。济图、低过人效。。调;滤工益节植、潜显气物植流著物湿,候枯的地所、萎密建以保,集设具护浅吸成有生层收本广物潜、及泛多水植运的物行应样结根管用性冰际理前、,微费景美影生 用 。化响物低下环净活,图境化动且为等符潜、效多合流涵果种生湿养。作态地水用学净,
(1)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 答案 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 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 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 (2)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答案 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 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 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 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纳木错
扎龙沼泽
红海滩
生态恢复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运用
生态恢复在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中的运用摘要:近年来,湿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湿地公园应运而生,其在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湿地文化与科普教育、休闲娱乐活动等方面发挥着多重作用。
本文以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湿地公园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丰富湿地生态多样性、再现自然优美的湿地景观的原则出发,提出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建设对策,在满足湿地公园生态功能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展现湿地景观效果。
关键词:生态恢复;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营造策略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园,包括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科普教育和旅游功能。
它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科学研究场所,还可以为人们提供生态旅游,合理保护和管理湿地区域。
在湿地环境中,根据环境中植物的习性,满足各类植物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发挥植物的形状、颜色和自然美,创造出丰富、美丽、适宜、强大的自然植被湿地景观。
1.湿地公园园林绿化现状问题1.1土壤水质盐碱度较高不利于植物生长通过实地调查、样品采集和样品测试,可以发现部分湿地公园水质含盐量较高,土壤为盐碱土。
土壤EC值已远远超过种植土壤标准规定的限值,水质污染严重。
主要原因是这类公园位于近海地区,且周围有污水等污染物排放。
部分湿地公园在植物空间布局、分区建设、节点特色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协调。
存在脱节现象,难以产生联动活力,无法实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此外,公园绿化缺乏节点和变化,缺乏基础设施,活动场所不够多样化。
1.2景观植物缺乏生态特征和层次性,景观间缺乏紧密联系通过对湿地公园现状的调查,发现部分湿地公园现有河岸主要为土质护岸,不能涵养水土,影响周边生态环境。
公园周边景观缺乏沟通,内部资源众多但分散。
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需要改善。
同时,湿地公园也缺乏与当地城市其他公园的联系,具体体现在功能差异和植物绿化美化不足。
如何通过绿化改造满足湿地公园景观的生态需求,建立连续的滨河景观生态廊道,提高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和与其他公园的联动性,是绿化改造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2-05T02:28:05.378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5期作者:何淑兴[导读]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何淑兴深圳坤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518001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
但是在城市化进程当中,缺乏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规划,导致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这极大的影响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园林植物在生态系统当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一方面能够美化环境,另一方面能够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
对此,要重视园林植物,发挥出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作用。
本文就对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园林植物;生态修复;应用引言生态修复主要是通过自然生态当中的植物对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的一种技术,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有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环境能够形成良性循环。
园林植物在生态修复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改善水质,修复生态链,发挥出物种多样性的作用,还能够使该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环境更加稳定,使社会与自然能够可持续发展。
1社会发展中造成的生态问题1.1湿地生态我国土地辽阔,人口资源也比较多。
在对湿地开发的过程当中并未认识到湿地对于自然环境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导致在开发的过程当中对湿地生态造成了严重破坏。
湿地造成破坏之后对于人类也造成了一定影响,例如水质下降、淤泥严重、对于湿地的自然生态链也造成了严重破坏。
随着湿地面积的不断减小,无法发挥出湿地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使得大量藻类开始繁衍,鱼类因缺氧而死亡,湿地内部的植物种类不断下降,一些水生植物因缺乏湿地的供养而消失。
1.2径流污染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对于道路径流造成严重污染,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城市道路的径流污染中污染物含量占据地表径流总体污染物的一半以上[1]。
其中污染物的种类比较复杂,这些复杂的污染物随着地表径流会进入到下游水体当中,随后通过蒸发会渗透到土壤当中,给下游的水资源和土壤带来严重的污染,严重威胁到人们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