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途径(通路)
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 →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 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 神经(节前纤维) →睫状神经 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 两侧瞳孔缩小。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损伤:
瞳孔对光反射
患侧瞳孔
一侧视神经损伤: 直接(-) 间接(+) 一侧动眼神经损伤:直接(-) 间接(-)
健侧瞳孔
⒈皮质—新纹状体—背侧丘脑—皮质环路
大脑额、顶、枕、颞叶 皮质细胞 尾状核、壳 苍白球 背侧丘脑腹前核、 腹外侧核
⒉ 新纹状体—黑质环路
黑质细胞变性→多巴胺产生减少→纹状体 内多巴胺水平下降→震颤麻痹(Parkinson’s disease, PD):肌张力增高、运动过少症候群, 表现为肌肉僵硬、步态迟缓、表情呆板、肢体远 端特别是手在静止时发生震颤。
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一、感觉(上行)传导通路
传导通路: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与感受 器和效应器之间在中枢内的联系通路。 各种感受器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 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传至中枢, 经过中继后,到达大脑皮质或小脑产生感觉的 路径。
㈠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本体感觉(深感觉):指肌、腱、关节等 运动器官本身在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包 括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
⒈ 躯干、四肢浅感觉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组成
躯干、四 周围支 肢皮肤浅 经脊神经 感受器

脊神经节
中枢支 痛温觉纤维经后根外侧部 ② 粗触、压觉纤维经后根内侧部 脊髓后角固有核 进入脊髓上升1-2节段 痛温觉纤维经白质前连合 交叉组成脊髓丘脑侧束 丘脑中央辐射 大脑皮质中央后 回中、上部、中 经内囊后肢
㈡锥体外系
指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所有传导通 路。是一个复杂的、涉及脑内许多结构的机能系统。 锥体外系的纤维最后经红核、网状结构等中继,通过 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等,下行终止于脑神经运动 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主要功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 调整体态姿势、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活动等。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运动功能上是互相依赖不可 分割的一个整体,只有在锥体外系保持肌张力稳定协 调的前提下,锥体系才能完成各种精确的随意运动。
和中央旁小叶。
内侧丘系交叉下方损伤:患者闭眼时不能确定 损伤同侧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方向,出现躯体的 倾斜、摇晃甚至跌倒,也不能辨别物体的性状、 纹理粗细和两点间距离等。 内侧丘系交叉上方损伤:上述症状发生在对侧。
⒉ 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由两级神经元组成, 为传入至小脑的本体感 觉。
㈡浅感觉传导通路 浅感觉:指皮肤和口、鼻腔粘膜内等处的痛、 温、触、压感受器接受的感觉。其中躯干、四 肢的精细触觉随同上述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传导。
⒉ 头面部浅感觉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
头面部皮肤、 周围支 口鼻腔粘膜 经三叉神 ① 经各分支 三叉神经节 浅感受器
中枢支 经三叉神经感觉根进入桥脑

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 三叉神经桥脑核(触压)
延髓和脑桥内交叉 组成三叉丘系上升 丘脑中央辐射 大脑皮质中 央后回下部 经内囊后肢

丘脑腹后内侧核
㈢ 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 对光反射通路 ⒈ 视觉传导通路 三级神经元组成
视觉感 视锥细胞 受器 视杆细胞
中枢支

周围支

双极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 节细胞 (视网膜鼻侧半纤维交叉) →视束 (视网膜颞侧半纤维不交叉) →视束

视辐射 经内囊后肢
外侧膝状体
距状沟两侧 枕叶皮质 (视区)
上丘→顶盖脊髓束→ 视束中少数纤维→上丘臂→ 脊髓:完成视觉反射 顶盖前区:瞳孔对光反射
精细触觉:辨别物体的纹理粗细、性状和 两点间距离等的感觉。
⒈ 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 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肌、肌腱、 本体感觉感受器 躯干、 关节、骨膜 四肢 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
中枢支 ① 经后根内侧部 经脊神经 ② 入脊髓后索组 脊神经节 成薄束、楔束 延髓薄束核、 楔束核 大脑皮质中央后 内弓状纤维 丘脑中央辐射 回、前回中上部 经内囊后肢 ③ 交叉后组成 内侧丘系 丘脑腹后外侧核 周围支
㈠锥体系
主要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尤其是高度精细的 技巧性随意运动,由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中枢中的 锥体细胞,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终止于脊髓 前角运动细胞的纤维束称之为皮质脊髓束,而终止于 脑干中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 下运动神经元:为脑神经运动核细胞和脊髓前角 运动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参与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
直接(+) 间接(-) 直接(+) 间接(+)
㈢ 听觉传导通路
螺旋器
周围支

蜗(螺旋)神经节 中枢支 蜗神经
(部分纤维交叉形成 斜方体至对侧)外侧 丘系 (部分纤维不交叉在同 侧上升)外侧丘系

蜗神经核

下丘臂 下丘核
颞横回皮 ④ 经内囊后肢 质(听区) 内侧膝状体
听辐射
下丘核发纤维→上丘核→顶盖脊髓束→脊髓前角细胞:完 成听觉反射。
⒉ 皮质核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核束 经内囊膝 中央前回下1/3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脑干内不同平面分出 至同侧、对侧 动眼神经核、滑车 神经核、展神经核、 三叉神经核、面神 经核上部、疑核、 副神经脊髓核 眼外肌、咀嚼 肌、眼裂以上 表情肌、咽喉 肌、胸锁乳突 肌、斜方肌
桥脑、延脑分出 至对侧 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
⒈ 皮质脊髓束
上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束 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外 侧、桥脑基底部、延脑锥体 中央前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皮质 下运动神经元 ×皮质脊髓侧束 锥体交叉
躯干四肢骨骼肌
皮质脊髓前束× 脊髓内逐节交叉 脊髓前角细胞
皮质脊髓前束中 有一部分纤维始终不 交叉而止于同侧脊髓 前角细胞,主要支配 躯干肌。 一侧皮质脊髓束 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 要引起对侧上、下肢 瘫痪,而躯干肌运动 不受明显影响。
尾状核、壳病变:肌张力过低和运动过多 症候群,表现为运动过多、过快、肢体做无规律 的不随意的舞蹈样动作即舞蹈症(Huntington disease, HD)。
⒊ 皮质—桥脑—小脑—皮质环路
额桥束 大脑皮质 顶枕颞桥束
× 桥脑的桥脑核→小 脑中脚→小脑新皮 质→结合臂 × 背侧丘脑腹外 侧核、腹前核 红核 红核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细胞
See you next time!
二、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 加工、整合后,发出指令沿传出纤维直接或经过 中继至脑干或脊髓运动神经元,再经传出神经到 达效应器,引起效应的路径称之为运动传导通路。 大脑皮质对于躯体运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两条路径实现的,两者在机能 上互相协调、互相依赖,从而共同完成人体各项 复杂的随意运动。
视野:眼球固定向前平视时,所能看到的空 间范围称之。 中心视野:黄斑处视网膜所感受到的空间 范围。 周边视野:黄斑周围视网膜所感受的空间 范围。 视野物体投射到视网膜的物像呈上、下倒 置,左右反置。
⒉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瞳孔对光反射:光照一侧瞳孔,引起双侧瞳 孔缩小的反应称之。 光照侧瞳孔缩小的反应称直接对光反射, 而未照到侧的瞳孔缩小反应称之为间接对光 反射。
眼裂以下表情 肌、舌肌
一侧皮质核束受损时,可致对侧眼裂以下 表情肌、舌肌瘫痪,称之为核上瘫。
面神经
核上瘫 病灶对侧鼻唇沟消 失、口角低垂向病 灶侧偏斜、流涎、 不能作鼓腮、露齿 等动作 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 瘫痪:额纹消失、 眼不能闭、口角下 垂歪向健侧、鼻唇 沟消失等
舌下神经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 向病灶对侧, 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 偏向病灶侧, 舌肌萎缩
粗触、压觉纤维不交叉或经白 ③ 质前连合交叉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丘脑腹后外侧核
央旁小叶后部
延脑中部以上,脊髓丘 脑前束与侧束合并成一束, 统称为脊髓丘系(脊髓丘 脑束)。 脊髓内肿瘤压迫一侧脊 髓丘脑侧束时:痛、温觉 障碍首先出现在对侧躯体上半部,逐渐波及下半部。 脊髓外肿瘤压迫:感觉障碍的顺序与上述相反。
Bye-by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