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马克思主义试卷A
国开电大2024年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2024年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C解析: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得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答案:B解析: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而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
答案:A解析: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答案:D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答案:C解析: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体系,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
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二、简答题答案: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答案: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A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课程考核《马克思主义史》课程试题【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这一成果为马克思实现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基础?( C )A、《德法年鉴》B、《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C、《黑格尔法哲学批判》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5.哪本著作标志着伯恩斯坦与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决裂?(C)A、《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B、崩溃论和殖民政策C、《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D、《礁石》6.战时国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的根本区别在于什么问题?(D)A、前者实行余粮收集制,后者实行粮食税制。
B、前者实行工业全面国有化,后者实行部分国家资本主义。
C、前者禁止私人贸易,后者允许相当程度的自由贸易。
D、前者试图越过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者主张利用资本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7.下列不是苏联模式在政治方面的体现的是哪一项?(D)A、一党制B、高度集权,以党代政C、大量使用行政强制手段D、国家成为经济活动主体8.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形成的标志是什么?(A)A、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发表。
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现。
C、“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
D、生态主义社会主义的产生。
9.首先把俄国十月革命介绍到中国并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 B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李达 D.毛泽东西南大学课程考核(试题【A】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是( C )A.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解决所有制问题 C.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4个小题,共20分。
1.请简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
答案:马克思一生贡献众多,主要有两大理论贡献:一是创立唯物史观,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是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pptx
.能动性:实践是一种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过程.人类在实践中不仅遵循自然规 律和社会规律•还通过自身的智然和创造力•积极改造自然和社会.
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体和直观的形式 理解对象、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的看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这一观点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 特别是毛泽东,他在£论持久战3中强调了人的“自觉的能动性”,即思想和行动的统一性,
实践的基本内通
2024年春期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试卷A参考答案
2024年国索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蓦本夙理低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 试卷A
一、的述■(本・共1小■,每小・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 的第一个文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 出:“从的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法点是:对对思、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 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论持久战 2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椰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 日‘自觉的能动性‘,地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为克思之前的唯物主义者,如费尔巴哈,虽然也生调物质 第•
国开2023春《马原》(试卷A)大作业终考任务:,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篇
国家开放大学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大作业终考任务: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2篇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答题要求:1.本门课程共有三套题,请选择其中的一套试卷且只能选择一套试卷作答。
2.考生答题完毕后,可点击保存。
在提交前可反复修改并保存。
考生一旦提交后,不能再进行修改。
3.考生请在答题框内录入试题答案,不能复制黏贴,不能以附件形式提交试卷。
4.答题要做到论述严谨、语句通顺,最重要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材料,进行深入分析,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1:(1710字)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把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篇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顽强奋斗、辉煌功绩充分展现了创造智慧和磅礴伟力。
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把自然资源改造成为社会财富,劳动者必须掌握适当的工具,进行艰苦的劳动。
劳动群众不断地积累经验,改进工具,提高生产力水平,从而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质财富归根到底都是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共同产物。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脑力劳动在创造物质成果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从而使知识分子的作用越来越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机读卡上涂黑正确选项的序号。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社会发展规律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历史观是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班级_____学号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P3A、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P12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C,P25A、人和自然的关系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物质和运动的关系5、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C,P25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6.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P28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7.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P37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8.“沉舟侧半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P41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的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P61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P61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12.“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P44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13.实践的主体是B,P56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所有的人D、人的意识14 、实践的客体是D,P56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客观物质世界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进入人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15、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是C,P67A、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16.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C,P92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的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17、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P86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8、上层建筑是指D,P93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19、社会形态是B,P97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20、社会革命根源于D,P106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1、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D,P134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P140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价值量不同2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C,P151A、生产过剩的危机B、生产不足的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24、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P147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动资本25、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其中立法权属于A,P154A、国会B、总统C、最高法院D、最高检察院26、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是A,P191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7、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实质上又是一个B,P103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28、“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P228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29、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D,P235A、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按劳分配D、实现共产主义30、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P207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进行阶级斗争C、进行经济体制改革D、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包括ABC,P8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美国实用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P3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联系的基本特点有BCD,P35-36A、必然性B、客观性C、普遍性D、多样性4、价值的特性包括ABCD,P71-72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5、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BCD,P89A、生产资料所有制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劳动者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ACD,P40-41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7、感性认识包括的三种基本形式有ACD,P61A、感觉B、判断C、知觉D、表象8、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ABC,P86A、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人的社会思想9、商品的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CD,P129A、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B、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D、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10.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P91/92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简答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主要表现P49-50答案要点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简答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34答案要点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简答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方面P204答案要点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四、论述题每小题16分,要点6分,论述10分,共32分1.试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P172-174答案要点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三是金融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谈谈如何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P16-20答案要点1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2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022年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3、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 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实践是指()A.个人的生活活动B. 一切有利于自己的活动C.人有目的的.达到真理性的认识活动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6、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7、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国家政权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民问题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A.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B.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10、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13、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A.从根本上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没有改变劳动者受剥削的地位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16、中国汉语“危机”一词,涵义是危难与机会的结合,在哲学上是要求我们看问题应该坚持( )A.相对主义观点B.辩证法观点C.对立统一观点D.折衷论观点1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18、唯物主义的共同特点()A.一元论哲学B.决定论哲学C.坚持物质第一性D.能动的反映论19、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A.长期的历史过程B.隐蔽的历史过程C.曲折的历史过程D.复杂的历史过程20、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21、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写在选择题后面的答题卡内。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阶级斗争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没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认识和实践统一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运动和静止统一的观点4.唯物主义认为,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来考察,物质的唯一特征是A.本质的可知性B.本原的统一性C.形态的多样性D.客观实在性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6.科学证明,人脑是A.思维的源泉B.思维的产物C.思维的器官D.思维的对象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的普遍联系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8.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9.主要矛盾是指A.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B.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C.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D.能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10.事物的质是指A.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B.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C.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D.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11肯定方面是A.事物中的矛盾的次要方面B.事物中的积极方面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D.事物之日趋发展壮大的方面12.唯物辩证法认为,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是A.事物经过两次否定重新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B.甲变乙、乙变丙、丙变丁……的无穷发展C.事物经过两次否定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否定的过程D.事物在原有基础上的周而复始的循环13.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能动反映论与直观反映论D.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14.客观真理是指A.永恒真理B.真理中包含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C.对客观事物的反映D.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15.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16.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是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生产工具17.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技能B.科学技术C.生产管理D.生产工具18.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C.统治阶级的思想D.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思想19.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社会意识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D.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20.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A.血缘关系B.法律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大学专业试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试卷(A )考试类型:补 考 / 开 卷 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 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 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2、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 C 辩证法理论 D 唯物史观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 产品的分配形式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反映( )的历史观A 唯物主义B 宿命论C 唯意志论D 循环论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
这说明( ) A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B 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 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程D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 变是世界的本质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D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8、唐代诗人杜牧诗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这其中蕴含的哲理是( )A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B 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的C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D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9、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 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 1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 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 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C 政治思想、艺术、语言学D 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1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 对立统一规律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3、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 )。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思考题答案
国外马克思主义概论思考题答案绪论1.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2.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3.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意义?第一编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流派第一章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1.如何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2.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3.西方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演变的?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是什么?5.卢卡奇是如何分析物化和阶级意识的?6.卢卡奇的总体性和主客体辩证法是什么意思?7.柯尔施为什么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8.柯尔施是如何区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的?9.如何理解葛兰西的实践哲学?10.葛兰西是如何分析文化领导权的?第二章法兰克福学派1.法兰克福学派是如何产生的?2.法兰克福学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社会批判理论经历了几代?他们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4.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启蒙精神的?5.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工具理性的?6.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是如何批判文化工业的?7.哈贝马斯是怎样理解公共领域与民主的关系的?8.哈贝马斯是如何分析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的?9.哈贝马斯是如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10.如何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第三章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1.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如何让产生的?2.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基本特点?3.赖希是怎样论证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4.如何理解赖希的性革命?5.弗洛姆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共同前提是什么?6.弗洛姆的规范人道主义包含什么样的内容?7.马尔库塞是如何利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的?8.马尔库塞是如何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第四章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1.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样的基本特点?3.德拉-沃尔佩是如何论述社会主义和自由的关系的?4.德拉-沃尔佩的科学辩证法包含什么内容?5.科莱蒂是如何分析物质辩证法的?6.科莱蒂的真正的唯物主义包括什么原理?7.科莱蒂是怎样阐释生产关系理论的?第五章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1.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产生的?2.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有哪些主要特点?3.列斐伏尔是怎样改造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的?4.试评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学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开卷A卷)课程代码及课序号:HUM154-(0-10)学号:姓名:成绩:班级:课序号:任课教师: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社会存在和生活方式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实践方式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思维方式的关系问题2.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人们只能认识现象,不能认识本质(D)认识是消极被动的反映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在于()(A)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B)是对物质的自发猜测(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D)不懂得一般和个别的辩证法4.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
它们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5.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先进还是落后的根本标志是()(A)看它实行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B)看它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的发展(C)看它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D)看它对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高还是低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顶峰(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继续发展的新起点(C)马克思主义哲学穷尽了一切真理(D)马克思主义哲学已成为“科学之科学”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联系和发展的规律(D)质量互变规律8.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之间()(A)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的关系(B)相互对立和相互统一的关系(C)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的关系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A)生产不足的危机(B)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C)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D)生产过剩的危机10.在商品电视机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电视机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电视机数量和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A)电视机数量增加,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增大(B)电视机数量增加,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减少(C)电视机数量不变,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增大(D)电视机数量增加,每台电视机的价值量不变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得分1.下列科学发现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的有()(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D)细胞学说2.真理具有相对性。
2022秋国家开放大学思政课终结性大作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1395国家开放大学2022年秋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A(开卷)论述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认识又包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00分)答: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直接反映外部世界,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人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
所以,感性认识虽然是生动的、形象的,但是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因而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
感性认识是通过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相互联系的形式获取事物表面的和初步的认识。
感性认识是人的意识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的基本形式。
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片面性与主观性的特点。
是为开展理性认识提供思维素材的初级认识形式;二、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认识形式。
理性认识通过概念、推理和判断等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对事物展开本质及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与客观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高级认识形式;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提供思维的素材(认识论中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卷及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适用年级专业:2008级各专业试卷说明: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考生应将最佳选项选择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考卷类型统一涂填[A];答题卡右侧黑色条码及其上下空白处不得有任何涂写,否则读卡机无法读取答题卡数据。
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C )。
A.资产阶级B.地主阶级C.无产阶级D.农民阶级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三个思想资源,其中包括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还有(D )。
A.科学社会主义B.西方哲学C.古希腊哲学D.德国古典哲学3.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C )。
A.工人罢工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D.阶级斗争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5.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A )。
A.实事求是B.与时俱进C.唯物主义D解放思想6.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7.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劳动B.物质C.人脑D.自然界8.世界的统一性在于(C )。
A.它的存在性B.它是运动的C.它的物质性D.它是普遍联系的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D )。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C.要注意分析矛盾的普遍性D.要注意分析矛盾的特殊性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
A.联系B.发展C.联系和发展D.矛盾11.“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这是一种(B )。
A.朴素唯物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机械唯心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12.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C )。
2024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终考大作业及答案
2024春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终考大作业及答案・、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衣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毛泽东在C论持久战》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日'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J清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字数不少于1200字参考答案:对实践的理解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核心概念,是理解世界和人类活动方式的关键,马克思在《关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也对实践的能动性进行了强调,进一步丰富了对实践的理解。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实践的本质、特点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实戕的本质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它不同「•动物的本能活动,而是人类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它们对对软、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没有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
这意味若,实践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途径,更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手段。
在实践中,人们通过感性活动去接触、认识世界,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同时,人们又根据这些认识,通过实践活动去改造世界,使世界发生符合人类需要的变化<1这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就是实践的本质所在.二、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它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国外马克思主义试卷A
许昌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名称:国外马克思主义试卷类型:A卷使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使用年级:2008级本科一、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正确的在试卷相应位置划“T”,错误的划“F”。
每小题1分,共20分)1. 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2. 人的数字化、主体的客体化和人的原子化是科尔施论述的理性化时代人的物化的基本表现形式。
()3. 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机问题。
()4. 葛兰西认为,在西方社会,国家就是一切,它的本质特征是暴力和强权。
()5. 葛兰西最有影响的理论是以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两个核心范畴为基本内涵的西方革命理论。
()6. 布洛赫的全部哲学都是围绕希望哲学建立起来的。
()7. 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具体的乌托邦。
()8. 法兰克福学派不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9.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10. 阿多诺认为,“第一自然的灾难”集中反映了统一性哲学的后果()。
11. “否定的辩证法”一词的发明权属于阿多诺。
()12.马尔库塞被誉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13. 《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被视为马尔库塞分析批判现代人异化状况的三部曲。
()14.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
()15. 哈贝马斯的出发点是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根本区别。
()16. 批判现代性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17. 在哈贝马斯看来,普遍语用学就是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
()18. 萨特所理解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人类学。
()19. 阿尔都塞强调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性。
()20.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哲学这一科学理论表现为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中的横线上,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昌学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名称:国外马克思主义试卷类型:A卷
使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使用年级:2008级本科
一、判断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正确的在试卷相应位置划“T”,错误的划“F”。
每
小题1分,共20分)
1. 卢卡奇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
2. 人的数字化、主体的客体化和人的原子化是科尔施论述的理性化时代人的物化的基本表现形式。
()
3. 科尔施在《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危机问题。
()
4. 葛兰西认为,在西方社会,国家就是一切,它的本质特征是暴力和强权。
()
5. 葛兰西最有影响的理论是以市民社会和文化领导权两个核心范畴为基本内涵的西方革命理论。
()
6. 布洛赫的全部哲学都是围绕希望哲学建立起来的。
()
7. 布洛赫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具体的乌托邦。
()
8. 法兰克福学派不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
9. 霍克海默与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创始人。
()
10. 阿多诺认为,“第一自然的灾难”集中反映了统一性哲学的后果()。
11. “否定的辩证法”一词的发明权属于阿多诺。
()
12.马尔库塞被誉为“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
13. 《逃避自由》、《自为的人》、《健全的社会》被视为马尔库塞分析批判现代人异化状况的三部曲。
()
14. 弗洛姆认为,人的生存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重占有的”生存方式和“重生存的”生存方式。
()
15. 哈贝马斯的出发点是劳动和相互作用之间的根本区别。
()
16. 批判现代性是哈贝马斯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
17. 在哈贝马斯看来,普遍语用学就是关于交往的一般理论。
()
18. 萨特所理解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历史人类学。
()
19. 阿尔都塞强调马克思的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重要性。
()
20. 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哲学这一科学理论表现为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中的
横线上,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等核心范畴搭起了卢卡奇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
A. 异化
B. 总体性
C. 主客体的统一
D. 阶级意识
2. 科尔施大学毕业后的学术和社会活动生涯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A. 1911—1919年,前马克思主义时期
B. 1920—1926年,在德国共产党内部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事政治活动和理论活动时期
C. 1926—1961年,脱离共产主义运动,独立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时期
D. 1926—1961年,从事反对共产主义运动的活动时期
3. 葛兰西所理解的市民社会主要包括。
A.政党、工会、学校、教会等民间社会组织所代表的社会舆论领域
B.报刊、杂志、新闻媒介、学术团体等所代表的意识形态领域
C.政治国家领域
D.生产领域
4. 关于霍克海默,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是法兰克福大学首任社会研究所所长 B.明确把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概括为批判理论
C.提出社会研究所的任务是建立一种社会哲学 D.认为哲学的社会功能在于批判现存
5. 阿多诺认为,非同一性的具体内涵有。
A.坚持差异和异质性 B.强调个别性和特殊性
C.强调非概念性 D.反基础主义
6. 弗洛姆所阐述的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基本类型。
A.接受型性格倾向 B.剥削型性格倾向
C.囤积性性格倾向 D.市场型性格倾向
7. 哈贝马斯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A.技术理性批判是他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B.以主体间性和对话为核心的交往行为理论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
C.生活世界理论和商谈伦理学是交往行为理论在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两个维度上的展开
D.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其思想的落脚点
8. 萨特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论包括。
A.科学抽象法 B.中介方法
C.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D.前进—回溯方法
9. 结构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征是。
A.强调整体性和层次性 B.强调时间性
C.强调非个体性 D.强调非历史性
10. 阿尔都塞所理解的实践包括。
A.精神实践 B.政治实践
C.意识形态实践 D.理论实践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根据需要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卢卡奇所揭示的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基本内涵。
2. 简述葛兰西实践哲学的基本思想。
3. 如何理解《启蒙的辩证法》所揭示的启蒙精神的异化现象?
4. 简述哈贝马斯“以兴趣为导向的认识论”的基本内容。
四、论述题:(根据所学知识对下列问题展开论述。
本题20分)
1. 试述科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