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论文
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思考
2015年8月上旬刊关于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思考李霞(榆林职业技术学院神木校区陕西神木719300)【摘要】《大学语文》是现代高校的一门基础文化课程,对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其他专业知识的学习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逐渐出现边缘化的现象。
本文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积极探讨了改进《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策略,希望对改善《大学语文》的尴尬境地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46-01一、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原因1.对《大学语文》的认识不够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忽视了《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重要性,导致这些基础课程的地位降低,课时减少,教学效果较差。
而且目前缺乏对高职院校基础课程的强制要求,紧张的《大学语文》教学课时使语文教学的教学时间不足,甚至有些学校仅仅把它作为一门选修课来执行教学计划。
2.《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存在分歧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稳定的课程定位,普遍存在教学随意性的现象。
例如有些高职院校侧重培养大学生的古典文学阅读能力,有些则强化大学生的文学写作能力,还有些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质培养能力。
《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分歧直接导致课程的开设、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对大学生长期完整的教育。
3.教学手段陈旧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甚至取消,直接影响着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稳定性,造成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差,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从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大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较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问题的对策1.明确高职大学语文定位对《大学语文》课程的科学定位和正确认识是解决其边缘化问题的首要条件。
浅谈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
浅谈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边缘化”问题概要:新世纪以来古代文学遇到了很多问题,一度出现了“边缘化”态势,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说明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依旧拥有足够的生命力,并没有完全与现代社会脱节,而对于古代文学研究的重新定位,更像是对于促进学科发展的一次演习。
在新的形式下,古代文学研究应重新定位,构建符合现代所需的学科体系。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科状态也不容乐观,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由曾经的中心学科逐渐成为了“边缘化”的学科。
而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文化学术体系正在不断改变,处在其中的古代文学研究系统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改变并脱离“边缘化”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这是每一个古代文学研究者都应该着手去解决的严峻考验。
一、古代文学研究的困境和与“边缘化”问题目前,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困境主要包括研究萎缩以及“边缘化”两个问题,古代文学研究萎缩主要变小在研究队伍建设后继乏力,而古代文学研究“边缘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已经从以前的学科中心地位下降到了边缘的地位。
有一些学者认为,自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已经开始逐渐呈现出萎缩的姿态,而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地位更是逐渐向社会精神的边缘化过度,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科自身的低迷,古代文学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并不能与现代社会良好的结合在一起,而另一方面,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兄弟学科发展迅速,古代文学的发展脚步过慢也是引起古代文学研究困境的原因之一。
就学科地位而言,如今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并没有参与到当代的文化当中,因此边缘化的地位在所难免。
近年来,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并没有积极关注对于人生的关怀等内容,对于古代文学的理论已经阐释并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使得古代文学的意义产生确实,因此,古代文学想要走出困境,需要与现实人生做到良好的结合。
二、新世纪古代文学研究的重新定位于发展方向如今,面对我国古代文学研究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我国的古代文学研究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文学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论文
文学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论文一、文学边缘化探析当今文坛,文学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标志是:文学阅读人数锐减,文学期刊举步维艰,文学经典遭遇恶意调侃,文学研究浮躁庸俗。
曾经作为“武器”“轻骑兵”“代言人”在中国现代社会历次变革运动中风光无限的文学,何至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的边缘化是命该如此,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正常现象,因为过去把文学的地位抬得太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科学技术必须优先发展,以往被不适当地拔高了的文学艺术向后站一站、边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话,文学边缘化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就外部原因来说主要有两点。
第一,市场经济的商品消费导致文学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物体都可以变成商品,物物交换刺激着人们的消费观,使物质追求压倒精神追求成为社会观念的主流,文学也被商品化,成为消费产品。
这样,文学传播不再是传统深度式的文化思想交流,而是现代快餐式的文化产品流通,缺少了思想内蕴和艺术性的理性审视,光凭感性的流行色彩来消费文学,文学被异化为商品代名词的同时,也加速了自身危机。
怪不得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边缘化’实质是文学性的危机,即: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的策动下,虽然文学的某种形式与名义仍然存在,但其‘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
”第二,视像化时代的图像霸权导致文学边缘化。
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手段的结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字阅读的“读图时代”。
首先是摄影技术的发明,出现了光学图像,接着是电视的发明,出现了电子图像,最后是微型电脑的发明,出现了数码图像。
尤其是数码图像,其制作能力之强,复制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清晰程度之高,互动性之深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知世界和欣赏文学的传统模式。
据统计,现代读者在业余时间里大都是看画报、看电视、看网络视频,这些精心制作的图像借助它们的视觉优势使人们在感官上赏心悦目,迷醉其中,很少有人费神费脑阅读文学作品,那些自觉捍卫“文字魅力”的人显得“物以稀为贵”。
大学语文如何走出“边缘化”的困境
大学 语 文 陷入 “ 缘化 ” 困境 , 边 的 固然 与社 会 大 环境有 关 , 是不 可否认 , 主要 的原 因是语 文教 学 但 最 体制 的局 限。
3 教学 内容缺 乏新 鲜。各 高校 对大 学语 文 的教 、
学要 求更是 五花八 门 , 不一而 足 : 有着 力 于语 言技 巧 的提 高 , 有重 在 灌输 文 学史 知 识 , 介 绍 名家 名 篇 。 有
开 ; 学语 文 教师 也 以该课 程 缺乏 专业 性 , 能如 专 大 不 业课 有 明确 的研究 方 向 , 出学术 成果 而 纷纷 转 岗 , 难 即使 在岗从事 大学 语文 教学 ,有 的教 师上 课 随意性 强 , 的甚 至敷 衍 了事 , 用 心教 学 ; 生 更 是 把 更 有 不 学 多的 时间精力 放在 英语 和专业 课 的学 习上 ,大 学语 文成 为选 修课 后 , 上 可不 上 , 可 于是 文 科 生不 屑 学 , 理 科 生不想学 。不 少高 校对 大学语 文抱 有 漠视 的态
类课程 和其他 专业 课 与大学语 文争 课 的局面 。大学
语 文正 陷入 “ 边缘 化 ” 的困境 。 二 、 制弊 端— — “ 缘化” 体 边 的罪魁 祸首
文通 识课 ? 大学 语文课 程 定位 问题不 解决 , 面提 到 前
的种 种压力 和尴尬 就不 容易 解决 , 大学 语 文 的“ 边缘 化 ” 困境就 难 以摆脱 。 的
大学语 文作 为我 国高 校普遍 开 设 的一 门公 共基 础课 程 , 二十多 年来 在大学 语文 同仁们 的努力下 , 曾 受 到大学 生和 整个社 会 的欢迎 ,大 学语文 教学 也 曾 取得 可 喜的成 绩 。 近年来 , 但 大学语 文课 程则 遭遇 了 前 所未 有 的压 力和 尴尬 。大学语 文 因为 既缺 乏政治 思 想课 的权威 性 ,也没有 外语 四 、六级 考试 那样 的 “ 尚方宝 剑 ” 有 的高校正 以“ , 大学人 文” 代 “ 取 大学语
大学语文边缘化,母语教育的失落
大学语文边缘化,母语教育的失落文/桑林杏世界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人生有多长,语文就有多长。
语文最重要的教育,除了表达之外,是阅读,一个社会要形成阅读的风气,一个民族要形成阅读经典的风气,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有发展。
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观念的转变需要制度上的保障,也必须由相应的制度安排来体现。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母语教育课程纳入面向全体本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上保证课时和师资的必要投入,改变母语教育和外语教育极不平衡的不正常状态。
推进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提升母语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必须元化,同时兼顾道德教化、审美教育、人格塑造、文化传承、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等多项任务。
这种多元化的目标定位使大学语文无法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集中在母语能力的核心要素上,导致教学难以脱离中学语文教学的模式,与学生对大学教育的预期形成落差,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在通识教育领域内,高校不但有条件而且实际上已经有了更细的课程分化,可以而且应该以完整的课程体系来综合解决素质教育问题。
参与、师生互动、相互讨论为主要特征。
这种教师指导下的类似于“学习兴趣小组”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对有关课题的探索过程和母语教育过程融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探求真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思维和写作的训练。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专题性的阅读和课堂讨论,锻炼了对问题的梳理、界定、分析、证明、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在将认识成果转化为书面表达的过程中,锻炼了组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语言能力。
与中学语文教育相比,这无疑是更高层次上的母语教育。
这样的。
浅谈院校语文教学的边缘化
浅谈院校语文教学的边缘化一、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边缘化问题从整体上看,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在日常的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没有树立起正确的语文学习意识,加上多数的高职院校对于语文教学安排不足,没有对语文教学计划进行及时的更新以及优化,在高职院校整体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科学的设置语文课程,多数高职院校只在一年级的时候开设语文课程,之后的学习就忽视了语文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开设语文课程的时候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没有根据学生的学生实际科学的安排语文教学计划,设置的语文教学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数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偏难。
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认为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东西在日后的工作以及生活中使用不上,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也就不会投入相应的经历。
加上许多高职院校在安排语言类课程的时候表现出了“重英语轻汉语”、“重技能轻人文素养”的倾向,影响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
二、解决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边缘化问题的措施(一)完善高职院校语文评价体系为了引起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应当从评级体系的角度完善语文的评价能力,不仅要要求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而且要在多个角度考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改善高职院校考察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统模式。
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所设置的语文课程应当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提高学生的语文功底,使得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获益匪浅,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从提高学生语文书写能力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在设置的时候应当注意规范学生的日常书写能力以及语法用词技巧,尤其是随着电子输入法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的书写能力以及拼写能力大大下降,为了改掉学生的这一缺点,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应当注意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以及字迹潦草的现象,提高学生的书写表达能力;从提高学生文字分析以及运用能力的角度出发,文字运用能力是高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此在进行语文教学训练的时候应当注意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以及信息反馈能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对文字信息有识别能力以及分析利用的能力,为之后高职院校学生的工作、交际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文学边缘化
面对文学今日某种程度的边缘化现象,我们的作家和文论家们大可不必听信德里达、米勒等学者对其末日的预测和宣告,倒是应当认真冷静地反思一下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症结所在,严肃考量一下自己应负的责任及可能拿出和施行的应对举措。
这首先就需要对文学之为文学的特殊本质有一个准确清晰的认识。
从学理上讲,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如果只是用语言来形象地描绘物质的大千世界,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那么毫无疑问,所谓文学就是“间接的艺术”。
文学若非具有自己的特殊对象或内容,即一个为色彩、声音等物质手段不能进入、无以呈现的特殊世界,一个只向语言敞开并以语言为家的独特天地,那么它再精制而巧魅,亦不过是像旅游指南、商品广告一样的手段性的东西,是人们“得象”、“得音”、得其背后实质即可抛弃或忘却的“言”,而不可能与真正的视听艺术相媲美。
那么,这样一个别有洞天的非物质的世界是否存在?回答是肯定的。
那就是被泰戈尔称作比大海和天空更浩瀚的“人的心灵世界”和“历史的广阔天空”。
由人的知、情、意构筑的心灵世界即无声无色无形无像无嗅无味,它只有语言能够进入,从而是仅仅存在于语言之上和通过语言才能传达。
“语言是存在的家”,其实以语言为家的只能是人的心灵世界,以及心灵世界背后的广大历史内蕴。
克拉考尔说:小说“作为一种文字的作品,它因而能够直接提出和深入内心生活的世界——从情绪到观念,从心理冲突到思想论争。
实际上,一切小说都侧重于表现内心的发展或存在状态。
小说的世界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连续,这种连续现在常常有某种非电影所能掌握的元素,因为这些元素并不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
”文学以“不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的人之内在心灵世界为对象或内容,而其它艺术恰恰是以“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的外在感性世界为对象或内容。
不同的艺术各有属于自己的一方独特领地,有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固有不同的研究对象,所以它们在价值论上无高低优劣可比性,没有任何一者可能取代它者。
因而,只要人类不失去心灵世界,不失去伟大心灵对于伟大时代的深刻观照,文学就永远不会终结和消亡。
大学语文被指成高四语文 边缘化现状亟待破解
大学语文被指成高四语文边缘化现状亟待破解近日,湖北武汉一所重点高校的德语系老师在批阅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将国家领导人的新年贺词翻译成德文时,几乎没有一个学生能做到准确无误。
他对记者说,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汉语,特别是成语的词义。
他说,德语是比较难学的外国语言之一,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好,学起德语来并不十分困难,可由于学生汉语基础比较薄弱,他在德语教学中往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普及汉语知识。
无独有偶,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的大学生小周,参加完六级英语考试后,向记者发出感叹,若汉语学习也实行四、六级考试就好了,这个喜欢读台湾作家作品的文艺女青年,在校园看到错别字就特别不舒服。
小周讲到,在大学课堂上一个常见的场景是,老师口若悬河,学生在记笔记中,往往会传出“××字怎么写”的声音,要不就是掏出手机查一下再继续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语文素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步入社会后在工作上的发展。
江汉油田新闻中心负责人徐木君说,企业定编后,政工部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企业对外宣传、文化建设方面面临断层,一些在岗的理科生几乎不能动笔写出条理清晰、表达明确的文章。
中交二航局党工部负责人陈同尧也有同样的感受,他对记者讲到,他们局一年有三百多个优良项目完工,可只有10%左右的项目经理能完整地从技术、管理层面上对工程进行总结。
项目经理能干不能总结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
在武汉多所高校,大学本科该不该加强语文教育,汉语要不要进行四、六级考试,成为热点话题。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大学语文课一直饱受非议。
不少受访者认为,进入大学后,理科生对于语文的接触相对文科生要少,他们更偏向于专业知识。
与此同时,大学语文在整个大学的学习中所占比例是语数外三门中最少的,基本只在大一会有课,其中学习的大部分为文言文。
由于课时太少,有些教材甚至直接从高中教材中选取部分篇章。
当代文学的边缘化刍议
当代文学的边缘化刍议文学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比拟的。
一方面,文学创作给了无数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的目标;而另一方面,文学所创作出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又一个时代,一代又一代人。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狄更斯的《双城记》在时代的基础上甚至超越了种族与地域,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文学的作用已经不如当初那样明显,其被人抛诸脑后,明显的“边缘化”使得文学在社会领域方面的影响力日渐式微。
因此,我将结合当代的社会实际来与读者综合地谈一谈当代文学的“边缘化”现状,并且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标签:当代文学边缘化分析影响一、引言有学者曾经这样总结搞文学创作的人群:一是对文学满怀热情与希望,一头扎进了文学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但是由于没有耀眼的作品,其逐渐被社会所淡忘;另一种则是一心想要跨进文学,但是其世界观、价值观与文学界的主流格格不入,最终所不被接纳,但是却又在另一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前一种人,客观地来说是有一点悲哀的,而第二种人却有点幸灾乐祸,难免会有一点“幸亏”的心理。
无论是哪一种人,都反映了当代社会对于文学的不重视,甚至是轻蔑。
当一些人认识到眼前的人是搞文学创作的,除了心中有一种“靠笔杆子吃饭的”的感觉,再无其他。
二、文学古今作用分析在古代,文学的作用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前文说道,不管是创作者还是阅读者,文学给他们带来的影响都是无可比拟的。
举例来说,我国的古代文豪数不胜数,韩愈、苏轼……,且不问其政治生涯与个人主张如何,就单单文学给其带来的“财富”就是不可计数的:各种名誉、荣誉加身,使得其名满天下,而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各种思想也给世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不管是胸中郁闷时所发的“牢骚”,还是壯志未酬时的“悲叹”,都给了古今研究者无限的联想。
而在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经济压力不断增加,由于文学作品带来的财富不如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所带来的财富多,而文学从业者也很难从文学中获得足够的社会地位。
新社会环境下大学语文的边缘化问题与反思
工作表现 出了极大的担忧 。 本文对新社会环境下大学语文 的边 缘化问题进行 了分析与反思 , 提 出了一些有利的建议 。 关近年来, 大 学 语 文被 边 缘 化 的 问题 十 分 的严 重 , 出现 了大 学语文靠边站的现象 , 并且这种现象 日益突出, 使得许 多的学 生 失 去 了对 大 学 语 文 学 习 的兴 趣 。大 学 语 文 教材 中 的作 品都 是有着独特魅力的经典之 作,字里行间渗透着作 者所表达 的 人文精神 ,大学语文被边缘化必然使得很多的学生不再学 习 大学语文 , 将会使得人文精神 的传承 出现断层, 这不是我们想 看到 的, 所 以, 分 析 大 学 语 文 边缘 化 的 问题 , 并进 行 反 思是 十 分重 要 的 。 1 大 学 语 文 边缘 化 问题 1 . 1 教 学 方 法 老套 大学语文 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 的要求 , 还 是原来 老套 的教学方法 , 上课 方式过于单一 , 内容 不丰 富, 教师在授 课 时将 语 文 知 识 强 加 给学 生 , 学 生只 能被 动 的 接 受 , 没 经 过仔 细 的 思考 、 分析, 根 本 就 掌 握 不 了 学 习 的语 文 知 识 。教 学 时 还 是 采 用 学 生早 已厌 烦 的 教 学 方法 , 难 以吸 引学 生 的 注 意 力 , 调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 , 课堂上教师只顾着 自己讲解 , 没 有 留 给 学 生 充足 的 思考 时 间 ,无 法 对 所 学 的文 章 进 行 深 入 理 解、 探索 , 不能够抒发 自己的真知灼见 , 下课得不到巩固, 这就 使得学生学习的知 识很肤浅 , 达 不到理想 的教学效果。 1 . 2没有创新性 大学语文的课程过 于保 守,教师在教学中不敢打破传统 的守 旧思 想 , 进 行 大 胆 的创 新 。大 学语 文 教 师 的资 历 不 够 , 学 术 水 平 比较低 , 知 识 构 架不 完 善 , 缺 乏对 新 社 会 环 境发 展 方 向 的把 握 能 力 , 在 进 行 语 文 考试 的 改革 创 新 上 , 不 敢 突 破 自己 , 打 破 旧制 , 使 得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得 不 到 长足 的进 步 。 1 _ 3 教 学教材繁杂 大 学 语 文 的 学 习十 分 的快 速 , 对 于 文 章 过 一遍 就 完 事 了 , 没进行深入理解和 再探索 , 总觉得手 中的教材 十分 的少 , 满足 不 了快 速 教 学 的需 求 ,使 得许 多 的大 学 语 文 教 材 版 本 十分 的 繁杂 , 更新较 快。许 多专家希望教育部门能够解决这一 问题 , 将大学语文教材进行统一,选择 高质量 的教材作为统一使用 的版 本 。呼 声 很 高 , 却得不到有效解决, 至 今 大 学 语 文 教材 版 本 还 是十 分 的繁 杂 。
让语文更有生命力——从语文教育“边缘化”谈起
曾说 : “ 教师的教育工作的最后结果如何 ,不是今天或明天
就 能看 到 的 ,而是 需要 经过 很 长时 间才 见分 晓 的。你 所做
开始到 生命 结束 都是 一 直在 学 习中 。语 文课 程作 为母语 教 学, 其 重要 性是 不 言而喻 的 , 从 小 学开始 就是 一 门非 常重要 的主课 , 在 各 个 学龄 阶段 都有 开设 。 而近 年来 , 在教 学减 负、 外语 “ 热” 等 舆论 喧 嚣背景 下 , 语 文似 乎在 逐 渐 淡 出人们 的 视 线 。2 0 1 2 年, 中国人 民 大学将语 文从 必修课 转 为选修课 , 理 由是 学生 对这 门课 的 兴趣 在逐 渐 减 少。一 时间 , “ 语 文 边
文教学 的 “ 主旋 律 ” 。 教 师讲课 只 注重 考试 的知识 点 、 答题的 技巧 以及 检 查 背诵 情 况 , 课 堂 变 得枯 燥 、 无 味 。失 去 了 “ 色
等专业性强的学科相 比,语文课就真的有点像主持人说的
“ 鸡肋” 了。 游 文丽 ( 吉安 市第八 中 学) : 刘校 长 说 的 也 同样 在 我们 身边发 生 了。 因为在 应试 教育 环境 下 , 学校 、 家长 和学 生都
和 学 生的 目的 。
彩” 的语文教育, 也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 赖丽红( 吉安市第二 中学) : 是呀。 曾经的语文课程和语 文课堂教学是多么的魅力无限。 课文中深邃的思想、 生动的 形象、 精巧的构思、 连珠的妙语 , 课堂上活跃 的教学气氛 、 精
彩 的师 生对话 甚至 激烈 的争 论都 给 师生 带来 无尽 的美 的享
作为历史常态的文学边缘化及其当代处境
作为历史常态的文学边缘化及其当代处境*◎张俊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经历了一个从文化光谱中心向边缘位移的过程。
文学处于社会文化与生活中心是非常态,而文学边缘化才是社会历史常态。
尽管如此,当代文学的边缘化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与成因。
首先,文学作为边缘性的人文学科,在现代学科体制内的理论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不能为文学的权威性提供有效辩护。
其次,商业消费文化语境中,大众文化对文学的市场空间形成了严重挤压。
其三,电子信息时代视听文化的复兴严重动摇着书写文化的霸权地位,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学必然走向衰落。
最后,现代性时间催迫与工具理性泛滥,闲暇成为奢侈品,现代人正在丧失文学深度阅读的重要前提。
尽管当代文学的边缘化已不可避免,但文学话语方式在当代大众文化中的扩散(文学的泛化),或将给文学带来新的生机。
关键词文学边缘化大众文化视觉文化消费文化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9)01-0076-10一、当代文学的边缘化这里所谓文学,指的是以语言形式审美为核心价值取向的话语艺术活动,其典型形态即通常所谓的“纯文学”或“雅文学”。
改革开放40年来,文学经历了一个从文化光谱中心向边缘位移的过程。
尤其是从精英主义立场界定的纯文学在近半个世纪来的持续边缘化,已是不容置疑的文学史事实。
今天大家已经看到,不仅文学的社会功能严重萎缩,文学的审美功能也前所未有地被削弱了。
尽管学术界仍然有人反对“文学边缘化”这一提法,但在我看来,这种罔顾事实的理论观点无异于掩耳盗铃,纯粹是在制造一种自欺欺人的文学中心主义知识幻觉或学科神话。
而与此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则是20世纪末甚嚣尘上的“文学终结论”。
“文学终结论”是伴随当代文学的边缘化而产生的一种理论反思现象。
这一观点至少可以上溯至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1967),尔后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柯南(Alvin B.Kernan)、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等也从不同角度阐述过类似观点。
纯文学边缘化话题作文《纯文学的边缘化乃是一种必然》
纯文学边缘化话题作文《纯文学的边缘化乃是一种必然》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尽管残雪早已是纯文学圈内的知名作家,但大多数国人对残雪的名字并不熟悉。
她的作品有人说晦涩难懂,有人说思想深刻。
有记者问她如何看待纯文学的边缘化问题,残雪回答:纯文学边缘化是好事,让真正的作家静下心来,深入探索。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你给残雪写一封信,谈一谈你对纯文学边缘化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话题,符合高中生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纯文学的边缘化乃是一种必然尊敬的残雪作家:你好!有记者问你如何看待纯文学的边缘化问题,你说:纯文学边缘化是好事,让真正的作家静下心来,深入探索。
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
我喜欢文学,我对文学的发展有一个自己的基本的判断:在一个非政治化世俗社会的文学版图中,通俗文学应该是文学的主体。
我觉得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不需要予以解释。
承认这一点并不意味着否认精英文学、严肃文学的价值,我也否认不了。
现在有很多人怀念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纯文学书籍和刊物动辄发行几十万册甚至上百万册,但那是特殊历史文化条件的产物。
文革结束后,长期的压抑和精神生活的单调使人们的文化需求以火山喷发的形式瞬间呈现出来,形成文化热。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现在进入消费社会,人们的阅读选择和趣味必定会日趋多元和分化,这也要求文学必须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空间。
通俗文学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益得到读者的喜爱和重视。
实际上,就是在文化发展几乎停滞的文革时期,地下流行的很多读物实际上就是通俗甚至类型文学,比如《一双绣花鞋》、《梅花党》等等,尽管现在看来这类作品的品质很一般。
现在有很多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对诸如畅销书、通俗类型文学十分抵触,我觉得我们应该面对现实,尊重读者的选择和多样化的文学需求。
我对文学并不悲观,甚至是纯文学都会永远有自己的读者,至于通俗类型文学,它们在本土基本属于尚未开发的处女地,至于金庸、古龙、琼瑶,他们都产生于港台地区的特殊土壤。
怎样改变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现状论文
如何改变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的现状【摘要】目前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已陷入一种边缘化的境地,学生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没有太多兴趣。
如何改变高职大学语文的边缘化问题是本文打算探讨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行动导向型教学法高职大学语文边缘化教材考核方法一、高职大语文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教育形式,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占据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实用型人才成了各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与这一任务相匹配的就是各高职院校都在致力于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置。
相形之下,高职语文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语文课程的开设率为零;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开设语文课程当做是执行教学计划的“填空课”或“替补课”,语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并常常处于随时可能被“砍掉”的、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此外,高职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大多使用以鉴赏为目的设计的教材,或直接将本科院校的大学语文教材照搬使用,很少顾及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未能考虑如何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严重脱离实际,貌似崇高却不切合实际。
另外,教师基本采取传统课堂传授方式灌输,学生基本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不愿意学,教师也不愿意下工夫去钻研教学,致使语文课程学生不爱听,或者是被边缘化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高职教育的要求,让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亟需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进行改革。
二、具体应对措施(一)编写适合学生的《大学语文》教材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但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可谓课程的“形象代言人”,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实现。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
教材编撰首要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以何种最有效的方式呈现最有价值的知识”。
公共课大学语文教材首要探讨、回答的问题即“哪些知识对高职学生最有价值”。
理工科高校中《大学语文》教育边缘化的对策研究
以南 昌航 空大学 为例 ,大学语 文》课 的考 核一般 分为 《
平时成绩 和期 终成绩 两部分 。而平 时成绩 可 由教师对 平时 布置 的作业批 改 、上课 回答 问题情 况和平 时上课 考勤 等决 定, 而决定期 终成绩 的考 试多 由选择 、 空 、 填 默写 、 阅读 和作 文等题型组 成 。这 些考核 内容 和办法 同中学 基本相 同 , 和大 环境下 的大学教育相 背离 。此外 , 多数题 目来源 于课 文后 的 评析及教 师上课 时 的讲 述 .老 师在 考试之 前也会 给学 生划 重点 , 致使考试 只是 考查 了学生 的记忆 能力 , 并不 能真 正考
更 少 了 。学 校 教 学 方 法 的 主体 是 教 师 , 师 的教 学 观 念 和 素 教
( ) 三 学生对《 学语 文》 大 教育 的忽视 。
通 过 对 多 数 工 科 院 校 考 察 , 解 到 这 些 状 况 : 生 上 课 了 学
完全是 靠学校 和老师考 勤纪 律来 约束 , 听课懒 散 、 文化 素质 低, 导致 作文 无话 可写 , 全无 文采 章 法可 言 . 全 回到 了 中 完 小学水平 , 课堂上教 师侃侃而谈 。 学生无 动于衷 。 _ 3
藏 大 学 语 文 教 材 达 到 14 种 ,用 于 现 在 大 学 语 文 教 学 的 教 02 材 在 10 以上 ” [ 0种 。
对 于工科类 院校 , 大部分学 生重视 自己的专业 学 习 . 同 时 学校 开设 的与 人文 素质教 育 相关 的课 程 就只 有《 学语 大 文 》 但是现在 的大学语文本 身就存在着人 文缺失 , 很明显 。 … 大学语 文不能担 此重任 。在教 学 内容上人 文的缺失 , 它包括 教材 内容 、 法论指导 、 方 价值判断 、 规范概念等 。古 文在其 中 所 占比例最 大 , 材存在 着很 多不足 : 教 一是 过 于强调政 治 因 素 ; 是偏 重 于儒家 思想 ; 二 三是 内容 枯燥 乏 味 、 文重 复率 选 高; 四是读物类 型的广泛性 不够 、 知识 面窄 。在方法论 指导 、 价值 判断 、规范概念 等方面 能给予 学生人 文 引导 的内容就
走出“边缘化”误区 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
走出“边缘化”误区提高字词教学有效性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字词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仍然存在一些“边缘化”误区,导致字词教学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本文将就如何走出“边缘化”误区,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边缘化”误区1. 忽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因为更加关注文言文阅读、作文表达等内容,而忽视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字词教学只是繁琐的机械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没有太大帮助,因此在教学中只是进行“应付”式的教学,或者干脆不重视字词教学。
2. 重复单一的教学手段在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背诵、默写等机械性训练,忽视了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他们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习惯和接受能力,使得字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 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些教师在字词教学中,只依赖于课本上的字词,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和实际应用的联系。
他们往往只是停留在知识点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导致学生对字词教学的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
以上这些“边缘化”误区,严重影响了字词教学的有效性,使得学生的语文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办法,提高字词教学的效果。
二、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字词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于提高字词教学的有效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字词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字词教学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字词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3. 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字词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字词的魅力和实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论文
一、文学边缘化探析
当今文坛,文学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主要标志是:文学阅读人数锐减,文学期刊举步维艰,文学经典遭遇恶意调侃,文学研究浮躁庸俗。
曾经作为“武器”“轻骑兵”“代言人”在中国现代社会历次变革运动中风光无限的文学,何至于此?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的边缘化是命该如此,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正常现象,因为过去把文学的地位抬得太高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科学技术必须优先发展,以往被不适当地拔高了的文学艺术向后站一站、边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分析的话,文学边缘化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
就外部原因来说主要有两点。
第一,市场经济的商品消费导致文学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物体都可以变成商品,物物交换刺激着人们的消费观,使物质追求压倒精神追求成为社会观念的主流,文学也被商品化,成为消费产品。
这样,文学传播不再是传统深度式的文化思想交流,而是现代快餐式的文化产品流通,缺少了思想内蕴和艺术性的理性审视,光凭感性的流行色彩来消费文学,文学被异化为商品代名词的同时,也加速了自身危机。
怪不得有研究者认为,“‘文学边缘化’实质是文学性的危机,即:在市场化与消费主义的策动下,虽然文学的某种形式与名义仍然存在,但其‘文学性’已经在整体性的娱乐化中被消解或转化了。
”第二,视像化时代的图像霸权导致文学边缘化。
现代传媒与高科技手段的结合,使人类进入了一个有别于传统文字阅读的“读图时代”。
首先是摄影技术的发明,出现了光学图像,接着是电视的发明,出现了电子图像,最后是微型电脑的发明,出现了数码图像。
尤其是数码图像,其制作能力之强,复制数量之多,传播速度之快,清晰程度之高,互动性之深入,改变了人们以往认知世界和欣赏文学的传统模式。
据统计,现代读者在业余时间里大都是看画报、看电视、看网络视频,这些精心制作的图像借助它们的视觉优势使人们在感官上赏心悦目,迷醉其中,很少有人费神费脑阅读文学作品,那些自觉捍卫“文字魅力”的人显得“物以稀为贵”。
就文学内部原因来说,文学自身的非功利审美性导致文学边缘化;文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在于非功利性,与其他意志形态的区别在于审美性。
文学创作和欣赏其实是一种
审美活动,正如前苏联文学理论家阿•布洛夫说:“艺术引起人的一种我们称之为审美的状态,而根据艺术家本人证实,艺术创作本身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这种状态,没有它,艺术作品无论如何不可能被创造出来。
”作家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观照,创造出一个充满真善美品格的艺术世界,读者通过文字阅读、想象、再度创造、把握住作家的情感和美的意蕴,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与愉悦。
文学非功利审美性既是文学的优点也是缺点,优点是有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人文素质,发挥特有的美育功能,缺点是不利于人们直接去实践应用和创造物质财富,不如自然科学那样实用便利。
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文学自身劣势暴露无遗,原有的本性、旨趣、功能通常会发生根本性逆转:由张扬审美理想、呼唤自由、批判现实转向媚俗堕落、哗众取宠、追求功利。
这样的年代,文学不再神圣崇高,而是稗官野史,遭人亵渎轻视。
二、文学边缘化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文学边缘化意味着以文学作品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教学难免遭受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教师教学的知识工具化和学生学习的实用功利化。
美育是大学语文独特魅力之所在,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意思是实施美育首先用诗歌来激化人的志向,再用礼来促进人的自立成长,最后通过音乐来完善理想人格。
这说明文学对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格、理想智慧等方面有着难以估量的基础作用。
但是随着实用主义的盛行,工具技能的强调,一些大学语文教师误以为多讲些理论知识有助于大学生未来的就业竞争,从而把大学语文当作一种知识工具来看待,忽略了课文的审美属性。
课堂上张嘴就是这个理论那个观点,闭嘴就是这个空前那个绝后,课堂成了“满堂灌”“填鸭式”的知识教学。
原本鲜活的审美欣赏和情感体验淹没在理论知识的泡沫中,大学生情操不仅得不到陶冶,反而会钝化。
难怪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颇有感触地说:“有些学生刚上大学的时候还挺有灵气,有悟性,但训练了几年,似乎占有一些理论,但文学的想象力和悟性反而减少了,离文学也远了。
”如果说知识工具化主要是教师的教学状况而言,那么学生学习的日益实用功利化也是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就业竞争的压力下,功利性阅读和学习,成了大学生的普遍心态。
很少有大学生能够保持一份平和的心境,将读书当作陶冶性情,享受艺术之美的方式,而更多把学习作为一
种寻求更高社会身份与经济地位的“敲门砖”。
在大学校园里,复习外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占据着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考研、考公务员是学生学习的理想目标。
语文课堂上学生昏昏欲睡,呵欠连连,考证辅导班上则是耳、眼、手三箭齐发,有板有眼做笔记。
学校周围的书店里,各类考试用书热销到断货,而文学作品堆放在角落里,备受冷遇。
无论是教师教学的知识工具化还是学生学习的实用功利化,都毫无疑问表明文学已经失去了昔日“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身份地位,大学语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处境。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途径
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门学科能否继续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面对文学日益边缘化所造成的冲击,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施。
1.转变教育观念,发挥美育作用
改革首先是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活动。
传统语文教学是以课本知识的传授为重点,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教育由学科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以社会服务为宗旨,注重课程与社会市场需要的联系,这一转变更是加深了人们对审美教育的忽略。
正如有学者说:“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
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
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市场化了。
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的工厂,大学与社会间的保持清静思维的距离也消失了。
”在这里“清静思维”隐含的意思就是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重视美育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明辨是非、辨别美丑,防止现实世界急功近利思想的侵蚀。
基于此,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情况下进行语文教学,发挥美育作用是关键。
2.挖掘思想内涵,注重人文情怀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崇高理想的培养、人格的熏陶、良好习惯的养成、视野的拓展、创新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长久以来,人文教育一直被许多教育家看作是智慧启蒙、理想开发的教育和大学永
恒的使命,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指出:人文教育追求的是心智上的卓越,受到完备的人文教育会使人“拥有受过教养的心智,精致的品位,正直、公平和冷静的头脑,以及生活行动中的高贵而又有理性的姿态……所有这些,都是一种博大知识的固有性质。
它们正是一所大学的目标。
”可见,与美育一样,人文教育对克服当代大学生浮躁功利心理、精神危机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讲授课文时,挖掘人文思想,注重人文情怀也是教学的关键。
3.更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
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面对浩如烟海的各类文学作品以及庞杂繁多的教学资料,而且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该怎样讲、讲什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自身的专长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这样可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避免天马行空式的授课方式,防止顾此失彼,无的放矢。
优化教学设计要把握好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也就是说既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多向交流,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调动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键在于设疑,教师善于提出问题诱导学生思考。
伴随着一个个有意义、有价值、有创新、有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激发出来,思维空间就会不断拓展,内心的浮躁功利就会被日渐趋增的求知欲望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