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述评
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述评
不均 , 国家教 育 投 入 偏 向于 高校 较 多 的地 区 。根 据
我 国高等 教 育 入 学 机 会 公 平 的 财 政 政 策 进 行 了研 究 , 出合 理 分配 高等 教育 资 源 , 提 提高 资源 利用 率 的 建 议 。] [ 陈洋 波从 国家 对 高 等教 育 投 资 存 在 不平 衡 9
等教育的总体规模和相对规模 的差异、 区域问就学
机会 差异 。由于历 史原 因 和地 区经 济 、 化 的发 展 文
差异 , 各地 区高 校分布 不均 。从 数量 上看 , 国高校 我
主要分 布在 经济 、 文化 较 发达 的地 区 , 而西 部边 远少
平 具有社 会性 , 教育 公平 受制 于许 多社会 因素 , 只有
起 点公 平 的保 证 , 是过 程公 平和结 果公 平 的实现 , 还
总 的来 说 , 学者 们认 为教 育公 平 是 指 每个 社 会 成员在 享受 公共 教育 资源 时受 到 的公 正 和平 等 的对 待 。教育公 平分 外 部公 平 和 内部公 平 , 外部 公 平 包 括教 育机会 均 等 、 育 权 利 平 等 、 际转 换 机 遇 均 教 代
行 。[ ]
平 、 程设置 公平 、 育评价 公平 等 。 课 教
二 、 于我 国高 等教 育公 平现状 的研 究 关
学 者陈 勇志 、 云 洲提 出效 用 主义 公 平 观 。他 邓
们 应用 西方经 济学 中三种典 型公平 观来分 析教 育公
新 世 纪 以来 , 学术 界 关 于我 国高 等教 育公 平 现 状 分 析很 多 , 中主要 有两 方面 , 其 一是 由于高等教 育 区域 分布差 异 、 经济 文 化 条件 差 异 带 来 的各 地 区高
当代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
当代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是当代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公平,希望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而,在现实中,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
本文将从教育资源分配、教育机会均等和优质教育的普及等方面探讨当代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问题。
教育资源分配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公平的不均衡。
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材匮乏的问题。
这种差距不仅使得学生在学术上的机会不平等,也影响到了他们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此,为了实现教育公平,有必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机会的均等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无论其出身、性别、地域等因素。
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例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孩子由于交通不便、家庭经济状况等原因,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性别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女性在某些地区或家庭可能会面临着受教育机会有限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该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积极推动教育机会的均等,确保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
优质教育的普及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之一。
优质教育的普及意味着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无论其背景如何。
然而,目前仍存在着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问题。
一些名校或重点学校拥有更好的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但入学难度也较大,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进入。
相比之下,一些农村地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则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优质教育的普及,应加大对教师培训和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同时推动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向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倾斜。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剖析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及其治理路径剖析作者:刘晓峰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1期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出现了十分明显的范式变迁,从既往的效率理性范式转变为市场选择范式,而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又逐渐形成高等教育公平范式。
其中,高等教育公平范式旨在在教育领域形成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个层面相互均衡的体制,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建立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
文章将研究重点放在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方面,并针对性提出治理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政策;范式;治理路径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1-0013-02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实质就是制度问题,这是因为很多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存在,是相关政策或者制度缺失导致的。
因此,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教育不公平问题,可以将其归纳为政策和制度的问题。
而这方面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也可以通过政策活动或者利用相应的制度创新进行解决。
一、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基本制度架构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其实就是制度上的问题,但是相关制度的架构与资源之间又紧密相关,因此想要对高等教育的公平政策范式进行分析,就必须在对高等教育资源禀赋理解的基础上进行[1]。
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准公共产品,这种属性使得想要维系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其在制度的设计上要与其他的产品和服务存在明显差别。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其资源提供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单纯依赖国家,这种性质就决定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必须做到公平。
而想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一方面是要减少市场因素带来的不完善性,确保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2];另外一方面就需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通过采取政策干预的方式确保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制度建立。
这样就衍生出我国高等教育想要实现公平,就需要明确高等教育供给者、消费者、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存在的短途问责机制、长途问责机制将三者联系起来,并构建起了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的基础。
高等教育公平性
高等教育公平性高等教育公平性是指所有适龄的学生都可以接受到公平、平等的高等教育机会,不论其出身、经济状况、性别、种族等因素。
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合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并讨论高等教育公平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政府角度政府在确保高等教育公平性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财政拨款,建立更多的大学与高等教育机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避免出现地域性的教育差距。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高等教育公平性的目标和原则,并建立监督机制,防止各类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例如,可以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对高等教育机构的招生和录取过程进行监督,确保招生过程的公开透明,杜绝腐败现象。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设立专项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那些有能力但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付高额学费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助学活动,建立更多的合作项目,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机会。
二、学校角度高等教育机构作为教育的承担者,也应承担起保障公平性的责任。
首先,学校应公正、透明地制定招生政策,并对招生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录取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学校可以采取面试、文化课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定,避免仅凭一次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唯一标准。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设立特殊录取计划或专项招生计划,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机会。
同时,学校还可以配备更多的专职辅导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成绩和发展潜力。
三、社会角度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社会应该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关注。
社会各界可以设立专项基金,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公平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公平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随着教育的普及发展,公平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共识和需求。
庞大的教育体系虽然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但也孕育了一系列问题。
目前,公平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依然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缺乏均等教育资源;平等的教育机会依然是令数百万学生面临的困境;高校及其招生制度在公平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争议;同时,公平教育对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
一、缺乏均等教育资源均等的教育资源是公平教育的基础。
然而,在中国,教育资源及其分配依然存在坚实的障碍。
较为明显的是,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及其分配格局极不均衡,以致于在互联网时代,仍然有大量城乡学生难以获得公正、平等的教育资源。
二、平等的教育机会依然是令数百万学生面临的困境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8年度高校招生人数为938.74万人,而考生人数则为1092.22人。
可见,考生总数远远超过了高校招生人数的四分之一。
这样庞大的人数直接导致了高校招收率较低和很多优秀的高中应届毕业生无法进入重点大学的事实。
于是,无论工作还是深造,人们越来越趋向于负面的看待现实,以至于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三、高校及其招生制度在公平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争议虽然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公平教育,但是高校及其招生制度仍然在公平教育方面存在许多的争议。
部分学校在招生时,将区域作为基础,而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则面对更大的竞争困境。
此外,许多人认为,高校招生过程过于关注“硬实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导致了许多学生的特长无法被充分发挥和展示。
四、公平教育对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教育系统是公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教师来说,公平教育不仅仅是让他们教授公正均等的知识,同时也是需要对教育行业进行规范和监督。
对于家长来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家长们也需要更加重视公平教育,并且全力支持孩子接受公平均等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公平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
高等教育公平性
高等教育公平性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促进社会公平、推动个人成长和实现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阶段,其公平性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性是指所有公民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不受性别、种族、经济状况等因素的歧视。
具体来说,高等教育公平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入学机会公平:所有学生在高考等选拔考试中应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不受地域、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2. 教育过程公平:学生在校期间应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保障,不因个人背景差异而受到不公平待遇。
3. 就业与发展公平: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应享有平等的竞争机会,不因学历、专业等因素受到歧视。
二、高等教育公平性的现状与挑战1. 地区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极不平衡。
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校数量多、质量高,而欠发达地区则相对匮乏。
这导致了地区间的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
2. 家庭背景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升学机会,而贫困家庭的学生则面临更大的困难。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3. 专业选择与就业前景的关联度:部分热门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吸引了大量学生报考;而一些冷门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差,导致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境。
三、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对策建议1. 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同时,鼓励高校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2. 完善资助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此外,还可以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高等教育是一个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保障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对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资源分配、机会公平、就业与社会流动等多个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与平等问题。
资源分配方面,高等教育的公平意味着在资金、设施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和公正分配。
然而,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精英大学的资源相对丰富,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优质的师资力量,而普通高校的资源相对有限。
这种差距导致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另一方面,城乡差距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多,而农村地区的高等教育机会相对匮乏。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公平性,我们需要加大对普通高校的投入,缩小高等教育资源的差距,并加强城乡教育发展的平衡。
在机会公平方面,高等教育应该给予每个人平等的机会。
然而,由于家庭背景、地域差异等因素的存在,一些学生在升学的机会面前并不平等。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贫困家庭的学生则可能面临升学机会的缺乏。
此外,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也导致了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教育扶贫的力度,为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提供资助和补助,同时加强教育资源的流动,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
高等教育的公平还体现在就业与社会流动方面。
目前社会对高学历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就业市场对不同高校毕业生的看重度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不均等。
一些名校毕业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高薪工作,而其他学校的毕业生则可能面临就业困难。
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我们应该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各类高校毕业生的公平评价,避免片面偏重名校背景。
总结起来,高等教育的公平与平等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
我们应该着力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机会公平缺失以及对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看重度不同等问题。
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
高等教育公平性问题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石。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内涵、现状及解决策略。
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内涵高等教育公平性是指所有公民在享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机会上的平等。
这包括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
公平的教育环境能够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其潜力的平台,促进社会整体的进步。
高等教育公平性的现状入学机会的不公平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普及,但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学生在入学机会上存在较大差异。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拥有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则面临诸多限制。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优质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科研条件往往集中在少数重点高校,而普通院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则资源匮乏。
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在教育过程中,一些学校和教师可能因为学生的出身、经济状况等因素而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待遇,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长。
教育结果的不公平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不同背景的学生在完成高等教育后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也存在差异。
这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解决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对策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支持,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基本的教育资源。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促进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之间的均衡分配。
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和边远地区任教,提高这些地区的教育质量。
加强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管体系,确保教育公平原则得到贯彻实施。
对于违反公平原则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推动教育改革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途径。
试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综述
试论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综述[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效率[论文摘要]全球化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面临着诸如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等多方面的挑战。
其中,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是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难题,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热点。
本文对有关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处理二者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公平与效率是高等教育追求的两大目标,是教育史上永恒的话题。
如何实现公平与效率,一直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两难抉择。
笔者基于“中国知网”五种数据库通过梳理文献发现,谈论焦点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及对二者关系的处理方面。
一、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关系研究的回顾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进行了研究。
1.基于理论视角的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学术界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对立说。
此意见认为,公平和效率之间存在着一种非此即彼的交替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需求冲突。
提高高等教育公平水平,使更多的社会成员能够平等地获得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必然要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而提高高等教育效率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当前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公平与效率就表现出明显的矛盾冲突;二是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存在着资源配置方式的冲突。
一定时期,政府和社会所能提供的高等教育投入是有限的。
按照公平的一般原则,应不分类型、层次、地区地在各种高等教育机构间平均分配高等教育资源,以使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能平等地占有高等教育资源。
但这样资源配置,又会使优质教育资源因得不到必要的重点支持而失去快速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而水平较低的高等教育机构却因“公平”而得到长期“保护”。
按照效率一般原则,在资源配置上应加大向优质教育机构的政策倾斜,但这又进一步拉大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获得资源能力的差距,形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
浅谈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浅谈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摘要:公平是人类始终追求的目标,而教育公平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随着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教育公平问题也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教育公平是我国目前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公平价值观念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延伸,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
关键字:教育公平;对策;原因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就是实现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
关于教育公平我国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
教育不公平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中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全面理解教育公平有重大的意义。
一、关于教育公平内涵的研究(一)伦理学视角。
从伦理学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
在伦理学上,公平更多地被理解为公正、正义。
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二层次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第三层次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而通常,这三个层次被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从伦理学来看,教育的不公平是最大的社会不公平,因为教育的不公平不仅影响人的一生,而且影响世代人的平等发展。
(二)经济学视角。
我国近十年关于教育公平的讨论是从经济领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一命题切人的。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公平是与教育效率相关的概念。
从经济学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来看,教育公平本质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动态平衡,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是平等与效率。
(三)法学视角。
从法学角度看,教育公平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
受教育权利的发展经历了从平等到不平等,又趋于平等的演变过程,由一种少数人的特权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并受到法律的肯定和保护是现代社会才出现的现象.目前,受教育已经从自然权利发展为法律权利从不平等的特权发展为普遍的乎权从义务性规范发展成为以权利为本位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法律规范从个人权利发展成为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全人类的共同权利。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引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其公平性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中教育公平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资源分配不均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是一个显著的问题。
一些知名高校和重点大学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优质师资力量,而一些地方院校则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
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导致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机会不均等。
入学机会不平等高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入学途径,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平竞争,但由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处于不同起点。
此外,自主招生、保送生等特殊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学费负担过重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高昂的学费成为了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一大障碍。
虽然国家和学校提供了一定的资助政策,但仍有部分学生因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制度设计不合理现行的高等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未能充分考虑到教育公平的原则。
例如,高考制度虽然强调统一考试,但未能有效解决地区间教育资源差异带来的不公平问题。
此外,一些特殊政策的实施也可能导致部分学生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加剧了不公平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和优质师资,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到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学生的入学机会。
教育观念的影响在一些地区和家庭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这些观念可能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和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
这种观念的存在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和发展方向时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未来发展机会。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公平性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原因及解决对策。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在高等教育领域,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中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则相对匮乏。
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2. 招生政策倾斜:部分高校在招生时对本地生源或特定群体给予优惠政策,如加分、降分录取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考生的公平竞争。
3. 学费负担过重:高昂的学费使得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难以承担,从而限制了他们的教育机会。
4. 就业歧视: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存在对学历、学校等方面的歧视,导致部分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
二、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原因1.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这直接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分配。
2. 政策导向:政府的教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如高考招生政策、财政拨款政策等。
3. 社会观念: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名校情结”和“学历至上”的观念,使得部分学生和家长过分追求名校和高学历,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4. 教育体制:现行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如重点大学制度、高考制度等。
三、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1. 优化资源配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缩小地区间教育资源的差距。
同时,鼓励高校之间开展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2. 改革招生制度:逐步取消或调整现有的高考加分政策,实行更加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
此外,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招生方式,如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等。
3. 降低学费负担: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
同时,鼓励高校通过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等方式来降低学费标准。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现状与对策
中国的教育公平问题现状与对策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教育公平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议题。
尽管政府在过去几年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教育公平,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讨论中国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第一部分: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是教育公平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一方面,一线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设备先进、师资优秀、学科齐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另一方面,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差,教育资源匮乏。
这使得学生之间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
此外,高考制度也是导致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原因。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设立,是为了选拔人才,但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
由于这一制度的存在,一些地区的学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而另一些地区的学生则相对较少受到影响。
这导致了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不平衡,使教育公平问题愈发突出。
第二部分:应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和资源。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校的投入。
增加农村学校的建设和改善基础设施,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这将有助于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和激励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到农村地区任教,提高教育质量。
其次,应该改革高考制度,减轻学生的竞争压力和不公平现象。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可以适度减少科目和内容的设置,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以更全面的方式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大高中学校的建设和改善,使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第三,加强学校之间的横向联动与协作。
通过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育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效率。
同时,建立一流学校的支援机制,通过一流学校的帮扶,提升弱势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硬件设施。
第四,加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文献综述范文
教育公平问题的探讨引言教育公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然而,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挑战和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育公平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本文将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综合分析文献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梳理出教育公平的核心问题以及改善路径,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理论和政策支持。
一、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1.经济地域差异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是造成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明显滞后,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现象。
2.户口信息制度对教育机会的限制户口信息制度是我国教育公平中的一个严重束缚因素。
在城乡和地区间,由于户口信息制度的不同,学生们面临着不同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分配。
这种不公平现象严重影响了整个教育体系的公平性。
3.教育评价制度的不公平当前教育评价制度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也是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校的升学率、毕业生就业率成为了重要的评价指标,这种单一的评价标准导致了学校偏向于注重提高这些指标,而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教育公平的改善路径1.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教育公平的政策法规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国家应该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消除地域和经济上的不平衡,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配。
2.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教育公平的关键举措。
推动素质教育、注重全面发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学校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教育资源和条件。
3.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完善是提高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完善的评价机制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减少单一的评价标准,从而真正体现教育公平的内涵。
结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当前,虽然教育公平问题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难题,但是通过加强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评价机制等措施,我们有理由相信,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必然的。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浅谈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一、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高等教育效率的内涵首先公平不能同平等划上等号塞卡达认为公平、平等两个概念至少是不相同的。
公平、平等的根本差异为公平表达为Qualitative property即质的特性而平等表达为Quantitative property即量的特性。
所以教育公平并不是数量意义上的绝对公平而是本质上的相对公平。
在如今的社会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涉及到公民能够均等地接受高等教育。
在我国最主要实现教育公平形式莫过于保证每一个条件符合的公民能够公平地参与高考的权利最后凭借高考的分数拥有公平享有步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机会。
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主要包括社会效率和学生个人的效率。
其中社会效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则为那些获得高等教育的人为整个社会创造的财富比没有进入高等教育学校学习的人要多而广义则为高等教育不但为社会的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培养了不可缺少的社会人才还可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加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和谐发展。
在学生自身效率方面教育效率主要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努力学习文化、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综合成绩以及提升个人能力将来能够较好地参加工作获得与之学历相匹配的工资收入等。
二、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效率的关系首先谈及高等教育的公平与效率二者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关系比如在一个国家由于资源有限经济发展水平缓慢等国家就往往先发展一些地区将教育资源优先分配给先要发展的地方。
就算在同一区域顾及高等教育的效率也会存在高等教育公平失衡的现象教育资源、教育资金等被优先运用到重点大学上比如985、211学校等。
在同一学校也通常将教育资源先分配给重点学科及专业。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往往面临着难以取舍的抉择是先将大部分教育资源分配给重点发展的地区的学校、学科还是将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公平地分给每一个高校因此面对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我们须正面对待二者之间的矛盾关系。
另外在看待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我们还应该认识到二者之间存在的统一性。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
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就高等教育中的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进行探讨。
一、教育公平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教育公平,是指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论其社会背景、经济地位或其他个人特征。
在高等教育中,教育公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入学机会公平高等教育公平的第一步就是确保每个人有公平的入学机会。
各类大学应当通过公正的选拔机制,综合考虑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和个人特长等因素,确保录取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 教育资源公平分配高等教育机构应当致力于公平分配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相同的机会。
这包括教学设施、图书馆资料、实验室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以及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
3. 课程设置与评价方式公平高等教育中的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应将学生过度分化。
各类学科课程应当设置合理、灵活,兼顾理论与实践,开设多元选择,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4. 学费与奖学金政策公平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制定合理的学费和奖学金政策,确保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
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奖学金评选机制,确保奖学金的发放公平、公正。
二、高等教育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尽管高等教育中有一定的教育公平保障,但现实中仍存在许多社会公平问题。
1. 地域差异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由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资源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对较好,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相对薄弱,导致了地域之间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2. 社会经济地位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对高等教育公平产生重要影响。
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而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则可能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3. 特殊群体的社会公平问题包括农村学生、残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特殊群体的高等教育机会相对较少。
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
高等教育的公平公正问题.txt24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一、我国高等教育不公平的现状(一)当今,我国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不平衡主要提现在:1.教育资源的区域配置不公平。
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严重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东部、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是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
西部12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面积66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71亿,分别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1.4%和总人口的25.5%,但西部地区无论是高等教育规模、数量,还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和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与东部地区甚至全国平均水平都有巨大的差距。
经济发展越快越好的区域高等教育资源越丰富,竞争力越强。
我国的名校及重点大学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等东部发达地区。
因此,构建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不仅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还关系到高等教育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2.教育资源在不同城市的分配不平衡我们都知道,一个地区较好的大学往往集中在省会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相对繁荣的地方。
而地方城市往往只有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
不管是教学设施还是教师人才往往都向大城市倾斜。
使得越繁华的城市高校发展越来越好,而相对落后的地区教育发展滞后。
3.教育资源在不同高校中的配置不平衡“211”工程学校和“985”院校往往在资源配置上占有优势,而非重点院校,专科院校和民办高校在资源投入上往往没法与其相比。
(二)新生入学机会不公平由于我国地理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结构存在很大差异,使得我国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机会不平等。
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规模较大高校较多的城市非常密集,中部次之,而西部最差。
我国目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入学标准形式上是公平的,但具体实施中却有失公平。
各个高校的录取人数不是按照每个省、市招生人数的比例确定的,而是按照就近原则,优先照顾大城市考生,使得不同城市考生分数相同而所上院校相差很大。
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关于教育公平的文献综述教育公平的问题作为社会公平的一个方面,自古就有。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才先后将教育公平问题作为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开始实际调查和理论研究。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也开始丰富起来。
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发展,理论界的讨论热点由最初提出入学机会均等,扩展到教育选择的自由、资源分配的公平,再延伸到教育过程的公平,重视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等方面。
因此,各国在努力实现入学机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公平之外,注意力已开始转向对教育过程公平的追求,并尽量采取更积极的方式来保证它的实现。
(一)国外的研究视角及其主要理论成果1.人权角度学者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研究与西方国家争取民主平等、维护人权尊严等社会运动有着深刻的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涌现出一股巨大的争取民主平等和维护人权尊严的潮流,这些潮流也极大的影响了教育领域,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反响和呼应。
联合国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论任何社会阶层、经济条件、父母的居住地,在享受教育权利时都应该受到平等对待。
”公平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基本人权的体现。
在确认教育公平是一项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同时确认了享有公平的教育过程是一项基本人权。
2.现象分类角度从现象分类角度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现象进行阐述,希望引起社会的关注。
其中涉及教育过程方面论述的主要有:麦克马洪(McMahon)的三类型说和托尔斯顿•胡森(Torsten Husen)的教育机会均等时期说。
麦克马洪提出,教育公平有三种类型:(1)水平公平(horizontal equity),指对相同的人相同对待;(2)垂直公平(vertical equity),指对不同的人不同对待;(3)代际公平(intergenerational equity),指确保上一代人的不平等现象不至于全然延续下去。
高等教育公平机会
高等教育公平机会高等教育是培养人才、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公平机会是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中,高等教育公平机会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公平机会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背景介绍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个人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职业前景。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包括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社会背景等,有些人很难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
因此,确保高等教育的公平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公平机会的现状目前,高等教育公平机会在许多国家仍然存在挑战。
首先,经济因素是限制许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使得一些家庭无法负担他们子女的大学教育。
其次,地理因素对公平机会也具有影响。
学校的地理位置可能会限制某些学生的选择,由于缺乏交通和住宿条件,他们无法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此外,社会背景也是一个决定高等教育公平机会的重要因素。
父母教育水平和社会地位往往会对孩子的教育机会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公平机会的挑战在确保高等教育公平机会方面,我们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是经济挑战,政府需要提供资金支持给予那些无法负担高昂学费的学生。
其次,地理挑战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大学和改善交通条件来解决。
此外,社会挑战需要我们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第四部分: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公平机会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经费,提供资金支持给予那些经济困难的学生,确保他们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其次,大学和学院应该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帮助那些有能力但缺乏资金的学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大学分校和提供远程教育等方式,解决地理挑战。
最后,社会应该重视教育的价值,减少对人们社会背景的歧视,并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予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结论高等教育公平机会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对于个人和整个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述评摘要:文章介绍了高等教育公平的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描述、高等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形式、产生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由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有待向微观层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待向高等教育系统中部方面扩展研究,有待发展高等教育公平的保障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且要注重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公平;研究成果一、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现状1.高等教育公平的涵研究我国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涵的把握多是借鉴国外学者的现代教育公平理论的观点,在教育公平涵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分析最后得到各自对高教公平涵的看法。
他们的观点之间存在很多共同点。
既有平行的观点、包容的观点,又有交叉的观点。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高等教育公平是指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机会的均等,包括高等教育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高等教育过程的均等和高等教育学业成功机会均等。
国学者们普遍认同这一观点。
[1]主要代表人物有东平、志忠、德广、兴等。
(2)高等教育公平是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产品)分配的合理公正。
一是社会公平,它以“平等”为核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实行均等无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公共教育领域;二是市场公平,它“以不平等”为核,体现市场价值规律的要求,是对教育资源实行不均等、有差别的分配,主要表现在非公共领域或半公共领域。
[2]这种观点允许个人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分配的差异,这就承认了高等教育公平的相对性。
(3)高等教育公平是对高等教育现象的评价或价值判断的合情合理,代表人物有应强。
[3]该观点认为教育公平是教育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与准则,追求高等教育公平应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基本的价值选择。
2.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现状分析情况在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中,有的学者认为从纵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更加公平了。
但从横向比较,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许多不公之处。
[4]另外,还有学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描述为,城乡差距有所改善,阶层差距正在凸现,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高校资源分配和分布的两极分化,高中教育成为教育公平新的瓶颈。
[5]珏认为从就学机会增加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公平状况是有所改善的,而资源的不足又衍生高等教育新的不公平问题。
[6]总之,学者们对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判断,大部分的容是一致的,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分享高等教育资源及其服务的人群比例不断扩大,有效推动了教育公平化进程。
但从横向比较方面看,高等教育仍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社会经济和区域差异下的入学机会不公平,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获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公平等。
3.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分析情况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资源配置与现行制度是影响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公平的直接原因,[7]代表人物有王毅、聪明、菁、康爱荣和宝庆等;复兴等学者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主观方面主要包括教育决策失误、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客观方面包括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个体差异、技术水平等因素;[8]贾朝霞将主观因素概括为高教政策公平和效率价值取向失衡、高考录取制度、高教收费制度和资助制度的不合理,客观原因是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阶层差距的凸现、高校地区间分布失衡等。
[9]王宁宁认为,造成高等教育中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原因、教育系统部原因和文化原因。
[10]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主要是由制度缺失造成的,解决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制度创新。
总体看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概括为:不公平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产生高等教育的不公平现象多是源于经济社会的因素、国家政策、制度性障碍等高等教育外部的原因。
4.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研究情况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建立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加大对薄弱高校的投入,完善高等教育资助制度,健全高考录取制度,改革高等教育收费制度;[11]转变政府调节社会公平职能的机制,通过制度和政策规高等教育公平运行;[12]在高等教育收费上,对贫困学生实行补偿政策,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学金、助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
在高等教育区域发展问题上,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高等教育水平较低的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结论,要改善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的差异就需要多方面筹措资金,加大对这些省份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在这些地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尤其要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等。
[13]总体来看,学者们提出应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措施主要包括:在经济上,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对较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在制度上,改革高考和招生制度,实现教育的入学机会公平;在政策上,加大对弱势群体的高等教育扶持政策等。
二、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评价1.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特点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成果的数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06年以来,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成果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研究成果的质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研究的围和领域不断扩大,呈现出较明显的特点。
从研究的层次来看,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逐渐从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发展。
学者们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界定高等教育公平的涵,呈现了多学科、多角度对高等教育公平审视的局面。
在研究的初期,学者主要从宏观的国家层面或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公平现状来探讨,如大众化阶段高校的教育公平使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探析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进一步将视角转向微观层面,研究高等教育如何实现每个人更好的发展。
从社会的纵向结构来看,多元文化观的建立使得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地方化的特色。
从研究的视角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总是随着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最初有的研究是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论述高等教育公平的涵,或是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决教育成本补偿问题;有的研究是以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础来寻求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以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还有的研究是采用哲学的视角对公平和效率问题进行探讨等等。
随着学者们对该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社会学的视角,利用社会分层的理论来处理高教公平问题;还增加了以法学的视角来思考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制建设的研究。
[14]总体上,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多采用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并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处理公平与效率、资源配置、学费标准等方面的研究,此外有少部分的研究采用管理学和哲学的视角。
从研究的方法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多是运用思辨研究方法,在理论层面上对高等教育公平各种类型问题进行探讨,大多数更倾向于提出应然的政策性的措施和建议。
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调查法等方法,有的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一些实践层面的、实然层面的、政策实施层面的研究,如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15]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16]公立高校收费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17]等。
2.高等教育公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纵观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成果,尽管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成果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较快的增长与提高,但是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1)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分。
学者们在对高等教育公平涵的表述上,多引用教育公平的涵,有的学者将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的涵相等同。
尽管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高等教育与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相应的高等教育公平的涵理应与教育公平涵有所区别,忽视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就会使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容与教育公平容相混杂,体现不出高等教育的特点。
(2)缺乏真正源于本土的公平理论基础,没有深入挖掘国学理论体系中的公平思想。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多源自西方理论,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解是建立在教育公平基础上的,而教育公平的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
国学者在认识高等教育公平的涵、价值属性等问题的时候,一般引用西方学者的观点,这些理论与其所在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紧密相关。
如果国学者们对西方理论观点不加以批判地引用就容易忽视我国的具体情况,而缺乏实际应用的效果。
(3)对高等教育部环境和主体的研究数量相对较少。
学者们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较多的是从高等教育外部进行分析。
高等教育自身要受到外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外部的各种因素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所以,多数学者缺乏对高等教育部环境和教育主体的研究。
(4)对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研究方向从宏观向微观层面转变,研究对象的围也在扩大,但对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与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却很少,文献中有少量的对高等教育公平保障体系和高等教育公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处于萌芽状态,这就需要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此外,理论研究缺乏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少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这些都是研究者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结束语我国对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关注和探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对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以及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中诸多不公平现象日渐凸显,引发了学者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学术观点多从现实的高等教育问题出发,从不同层面、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从而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笔者将我国学者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各种学术观点加以概括、比较和分析,希望对加深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科学系统研究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1]志忠.关于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思考[j].高教,2006,(4).[2]邹强,吴楚光.对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j].学院学报,2006,(4).[3][12]应强,马庭奇.高等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制度创新[j].教育研究,2002,(12).[4]何岸.简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4,(2).[5]顾艳梅.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浅析[j].科技资讯,2006,(19).[6]珏.也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公平[j].教育发展研究,2004,(9).[7]王毅,聪明,菁,等.对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探析[j].学院学报,2009,(3).[8]复兴.我国教育政策的公平性与公平机制[j].教育研究,2002,(10).[9]贾朝霞.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大学,2006.[10]王宁宁.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现状[d].:首都师大学,2008.[11]芮光正.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13]米红,王德林.20世纪90年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3,(6).[14]易崇英,美珍.高等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建的法制建设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9).[15]钟云华,红.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9,(5).[16]立鹏,燕.高等学校中贫困学生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9,(4).[17]肖洁.公立高校收费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研究[d].:理工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