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苏教版语文教案 克隆之谜 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

2019-2020
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8 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案苏
教版
年级八学科语文执笔审核
课题奇妙的克隆课型新授章节2∕2 备课
时间
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
难点
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师生探究
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1、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

出示问题组:
探究小结:
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

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2、合作探究
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
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

体会说明文语言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教案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教案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教案1、说明方法有哪些?《奇妙的克隆中》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说明顺序主要有哪几种?1、学习阅读科普文章,了解克隆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3、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4、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1、无性繁殖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

(克隆定义)2、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克隆成果?3、作者在介绍时为什么不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4、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5、思考:“多利”的克隆过程如何?6、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7、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8、阶段小结:事理说明文主要特点就是讲解分明,层次清晰。

同时本文语言也是严谨、生动,体现了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精细、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

9、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精细、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请从课文第二部分中找出反映这种精神的句子。

1、多克隆几个爱因斯坦,社会发展一定会快得多。

2、如果克隆了希特勒,是否又要爆发世界大战?——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

沃森1、对本文的学习,以“通过对《奇妙的克隆》这篇课文的学习,我到了”进行小结。

2、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500字左右。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学生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时间、空间、逻辑生听读学习任务举例子:列举人们熟悉的生物现象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作诠释:对克隆一词溯源并解释。

引用:引《西游记》中拔毛变猴的故事,生动形象说明。

学生明确:实验对象类别研究成果“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克隆之谜》教案

《克隆之谜》教案

《克隆之谜》教案《克隆之谜》教案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文章内容,正确地说出克隆的“奇妙”之处。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了解学生心中的克隆感受在上课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精彩的场面,如果大家熟悉的,还可以轻轻哼唱。

出示《西游记》的相关场面。

你看到了什么?拔出一把毫毛,可以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这种本领,一个科学名词来讲,就是“克隆”。

出示:“克隆”二字,1、在你的印象中,克隆给你什么感觉?自由交谈。

(神奇、神秘、高深莫测、遥不可及)2、是呀,克隆确实是神奇的,甚至是深不可测、遥不可及的。

它就像一个谜,激起了我们的兴趣。

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就是克隆之谜。

齐读(克隆之谜)(完成板书)希望通过了这篇课文,能解开我们心中的谜。

今天老师为大家特意设计了一个网站,设计了一下的一些栏目,帮助大家学习。

3、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纸,认真大声地读一读,注意读准评价语:听了你的介绍,我们有增长了许多见识。

原来这些也是克隆呀,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听你这么一介绍,这种现象就更有趣了。

3、现在你对克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交流三、学习第五小节,体会克隆技术的神奇1、确实,克隆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奇妙,刚才我们通过这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了解了植物和低等动物有先天的克隆本领,那么你们有这项先天本领吗?为什么?(出示:第二小节:我们知道,高等动物一般要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人们把这种繁殖叫做有性繁殖。

)要让有性繁殖的高等动物也能进行克隆,那才是更大的神奇、大开眼界。

出示: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五小节今天,老师把可爱的多利羊请到了我们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听听它的故事吧。

(一起听故事)你觉得多利了不起、神奇在哪儿?(自由畅谈)是呀,能让有性繁殖的绵羊也能进行无性繁殖,也就是克隆,不能不说它也是人类历史的上的一个创举,了不起的成就。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时总第21 课时主备人:曾先进课题:8神奇的克隆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教学难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看拼音写词语,集体订正。

2.什么叫克隆?二、精读课文:1.过渡:本文原来的题目叫克隆之谜,但是编者却更名为“神奇的克隆”。

这节课咱们就来走进课文,看看这克隆如何神奇。

自己读课文3--9自然段,边读边想,你从哪儿感受到了克隆的神奇。

(可以把你的想法简要的写在书上)2.交流重点。

(一)第3、4自然段:1.扣住中心句“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说说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渗透说明方法:举例子)结合省略号再举些例子。

a.植物:扦插压条嫁接(相机补充葡萄、桂花、桃树等植物的克隆方式。

)b.低等生物:分裂(补充视频,感受细菌的分裂繁殖)看着不太舒服,但读文字还好,谁来读一读。

齐读。

2.课文的前4个自然段,内容相近,教师可以教学前面两个自然段,后面的可以放手让学生来说,提升学生的能力。

(二)第5自然段:1.高等动物的克隆很神奇。

克隆多利的方法很复杂,但说白了,就是用一只羊身上的一个细胞培育成一只羊。

小羊多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体细胞克隆成功的动物。

它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多莉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新时代来临。

继多莉出现后,克隆,这个科学术语变得广为人知。

克隆猪、克隆猴、克隆牛……纷纷问世,似乎一夜之间,克隆时代已来到人们眼前。

(三)第6-8自然段:1.克隆的神奇还表现在它能造福人类。

2.交流。

a.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优良的家畜。

八年级语文上册28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28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十八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美、情韵美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阿里山美丽风光的浓浓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重点难点欣赏音乐美、情韵美的语言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阿里山的人美、景美,作者在游览了阿里山后,听报告过程中,创作的“冲动骤然袭来,写成了这篇饱含爱国热情的美文,这一节课我们一齐去欣赏文章优美的语言。

二、自主学习1.有感情的朗读文中优美的句段:把优美的句段大声读一读,再次体会它们的精妙之处。

2.找出文中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

三、合作探究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具有音乐美和情韵美,请从文中找出几例,谈谈你的感受。

温馨提示:(1)修辞美:本文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修辞,是文章语言生动活泼。

(2)节奏美:交错运用整句和散句,大量运用叠词,形成了轻松,舒展,迂回鲜明的节奏。

(3)拟声美:运用拟声词等。

精讲:本文作者用典雅、凝练、和谐、畅达的语言,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和音节美笔法,向我们充分展示了阿里山的情韵美。

例:(1)潭无鱼鳖,林无鸟兽,偶或有如蝉、如蝇、如蚊的声音,侧耳谛听、分辨、捕捉,却又没有。

那是静谧的世界、净洁的世界,甚或禅的世界。

偶有一人声也是悄悄的,舍不得打破山间的安宁。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偶、比喻、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整句和散句,形成了轻松、舒展、迂曲、鲜明的节奏,富有声感和音乐美。

“循声得情”,通过反复诵读,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静谧、洁净、禅的世界的独特体验。

)(2)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无边无际。

其盘曲之势,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真不知树躯有多少围、树身有多么高。

它们排列之整肃,如孙武之军阵,秦皇之兵马。

(这段文字用了六个比喻句,句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鲜明,和谐动听。

第一个比喻,森林:“恰似一片汪洋”,是形容森林的无边无际;“如幢顶,如伞盖,又如古寺宝塔”,作者一连用三个比喻,描写树木的盘曲之势。

这里连用助词“之”,不仅使句式整齐,而且使文章足句足拍,起到调节音节的作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案2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案2苏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神奇的克隆教案2苏教版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字7个,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导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导学难点: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突破措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神奇,切忌空洞讲解分析;同时,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为学生提供自主开放的学习平台,有效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导学准备:PPT课件、挂图、生字卡导学过程: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预习学案一、初读课文1.读准生字字音,认清生字字形;2.读顺每句话,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把全文读通。

3.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要做上记号,课堂上解决。

二、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克隆是什么,克隆神起在哪里,克隆有什么作用?2.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克隆的含义和神奇。

一、导入新课一、谈话引入: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科学奥秘的说明文(板书)8.《神奇的克隆》。

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那么我们现在就先来弄明白什么是克隆吧二、合作探究——植物是如何克隆的1.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谁来读读有关的句子?2.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

3.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剪下、插进、一株株、活泼可爱”、“切成、种进、许多、新鲜”等一系列词语)4.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5.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五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2

五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2

五年级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方法。

2.激发学生共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愫。

教学准备:投影文字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2.教师引读学习第九自然段: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

(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第二课时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第二课时

《奇妙的克隆》教学案第二课时课型:精读课设计:审核:主审核: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说明顺序2.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

3、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学习重难点:同上1、2、3、学习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学习过程:一、课堂研讨1、再读课文,分析问题(学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处,另选几位同学作补充或纠正。

)1.文章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2.文章第一部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鲫鱼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第三部分“克隆绵羊多利”介绍多利的诞生过程,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5、比较鲫鱼克隆与多利克隆的重大区别:6、揣摩语言,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2、探究活动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辩论主题: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辩论要求:(1)语言清晰、流畅,声音洪亮;(2)观点鲜明,论据充足;(3)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理”,又要有“礼”)二、巩固延伸1、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③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④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2、(课内精读)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 2》WORD版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神奇的克隆 2》WORD版教案

《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说过《西游记》里的孙大圣常常在危急时刻拔下自己的一把毫毛,然后吹一口气,就能变出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孙大圣的这个本领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就是他能快速地克隆自己。

2. 同学们还记得克隆到底是什么吗?(指名回答)3.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感受这“神奇的克隆”。

(板书课题)二、研读事例1. 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克隆,课文特别举了几个例子,分别是植物、低等生物和高等动物。

(师相机板书)2.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5自然段,待会儿请几位同学来为你们介绍。

(生自由读)3. 首先,来看植物。

谁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哪些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生介绍)4.除了文中介绍的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其它先天会克隆的植物吗?(生表述,师相机指导、点评)5. 那么低等生物又是如何克隆的呢?课文中举了什么例子?(指读第4自然段)6.植物和低等生物的克隆本领先天具备,但是高等动物却不一样,他们的克隆相对更难,科学家们几经研究才有所成就。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指读每5自然段)7.听完这一段的叙述后,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发表意见)三、感受神奇1.既然科学家们花费了这么多心血研究克隆,那么克隆到底能为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呢?课文中有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你能找到吗?(指名回答)(板书:造福人类)2.(自由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想想你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或有自己的看法,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

3.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四、展望前景1.课文中只列举出了现在已知的一些克隆技术,但是关于克隆,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等着我们去探索,它的魅力是诱人的,它的前景是无限广阔的。

苏教版语文五下《克隆之谜》教案2

苏教版语文五下《克隆之谜》教案2

8.克隆之谜(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二)课文了解《克隆之谜》是一篇介绍克隆技术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以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揭开了克隆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克隆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美丽图景。

课文以“奇妙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作结,那么,克隆技术到底“奇妙”在哪里呢?这是一个有着很大张驰力的问题,可以以此为统领,引导学生揣摩前面的文字,去感受克隆技术的“奇妙”。

奇妙之一:《西游记》中孙大圣“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奇妙之二:柳树的“插条”,马铃薯、仙人掌的“切块”便能培育后代。

奇妙之三: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经过二十分钟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

上述“奇妙”可以看作是“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是克隆技术“浅层次的奇妙”,而下文介绍的克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则是克隆技术被人类“操控”后的奇妙用途。

二、生字词。

(组词)一、多音字:mú一模一样二、易错字:生殖繁衍马铃薯细菌平衡三、课文填空:1、本文是说明文。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

2、第1自然段以《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在开头解释克隆的含义,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奇妙。

3、有性繁殖:高等动物通过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才能繁殖后代。

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也叫克隆。

4、克隆的神奇:①很多植物都有克隆的本领;②单细胞微生物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③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④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⑤挽救一些濒危五种;⑥进行植皮手术;⑦进行器官移植。

小学五年级语文《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神奇的克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学习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策略,知道课文是按怎样的的顺序介绍克隆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说明方法。

2.了解什么是克隆,体会克隆的神奇。

初步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及意义,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步骤:一、复习检测。

1.本课生字的形近字、音近字。

用组词的形式出示在小黑板上。

2.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1~4自然段,思考: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2)概括得出:神话中的克隆、高等动物的克隆、植物的克隆、单细胞微生物的克隆。

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分类别”。

(3)高等动物是如何克隆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相机指导说明方法:下定义。

(4)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结合《语文作业本》25页第六题,小组探讨:A.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B.“凡此种种’’中的“此”指什么?C.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2.学习第五自然段:(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2)汇报交流。

第一只克隆羊的诞生时间、名字的来由。

“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3)这一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3.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1)默读课文6~8,独自思考: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2)小组交流讨论各自思考结果。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从学生回答中提示出句型:“……可以……也可以……还可以”来引导学生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保护生态方面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的意义。

4.学习第九自然段:(1)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体会“诱人”一词的含义,想想它有哪些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_初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_初级中学语文教案.doc

《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_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从不同侧面说明克隆技术的写法,体味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好处。

2.推敲语言,体会、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从不同侧面说明克隆技术的写法,体味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好处。

推敲语言,体会、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教学难点体味这样安排文章结构的好处。

教学课类型讲读课教学方法提问启发主要教具电脑演示文稿学法指导讨论回答板书设计科学家:严谨奇妙求实的克繁殖“高附加值的牲畜”锲而不舍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挽救珍稀动物防治疾病、延长寿命课后反思时间阶段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回忆旧知识,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2.把握第四部分的内容。

3.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4.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科技的发展。

5.体会、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汲取精神营养。

1.导入:回忆上节课的内容说明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型生物技术。

介绍克隆的试验,详细描述了“多利”的诞生过程,揭示其意义和反响。

2.学习第四部分,检查朗读,思考问题:克隆技术到底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作者又是从几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明确:课文主要从三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3.“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4.思考《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_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的基本知识。

2.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对科学道理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的写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教学课类型讲读新课教学方法指导归纳主要教具电视光盘学法指导朗读讨论板书设计克隆是什么奇妙一两栖类换核成功的克隆的研究二鱼类换核技术成功三哺乳类换核技术成功克隆课后反思时间阶段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明确课文内容,引起注意。

《克隆之谜》教学设计二

《克隆之谜》教学设计二

《克隆之谜》教学设计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分步揭示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板书克隆。

师:什么叫克隆?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一、二自然段,看谁最先找到答案。

3、查字典理解“奇妙”(稀奇而巧妙)4、克隆,奇妙在什么地方呢?让我们认真阅读课文来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说明顺序。

1、默读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毫毛例如马铃薯收获家畜饲养微生物效率2、查字典、词典,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1)多音字:家畜效率(2)除“微生物”外,均由学生自学理解。

3、自读课文,练习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小结:(1)孙悟空快速克隆自己。

(2)克隆就是无性繁殖。

(3)植物的克隆。

(4)低等生物的克隆。

(5)高等生物的克隆。

(6)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

(7)克隆技术与其它科技成果结合。

(8)克隆技术的其它应用。

(9)克隆技术正在展示诱人前景。

4、练习归纳要点,理解课文说明顺序。

(1)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的重点讲了哪几个问题?a、什么叫克隆。

(第一段--第一、二自然段: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繁衍后代)b、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二段—第三至五自然段:植物的克隆、低等生物的克隆和高等动物的克隆)5、学生讨论后,教者归纳:本文中心突出,专门介绍有关克隆的知识。

条理性强,先解释什么叫克隆,然后分类介绍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的克隆现象,最后讲奇妙的克隆具有诱人的前景。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习字册生字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

1、听写生词。

2、师述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回忆上堂课内容。

二、精读课文,理解说明方法。

1、学习第一段。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神奇的克隆》教学设计第二课时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开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操。

1、体会“克隆”的含义及其奇妙。

2、了解克隆技术的开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假设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设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

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换句话,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板书克隆。

1、默读第2自然段:找出能答复什么是克隆的句子来。

(克隆底下板书:无性繁殖2.交流,指导理讲解明方法指名读,齐读。

就一句话,简洁,准确,科学的给出了克隆的概念,这种说明方法叫(下定义)。

在这段中,为了便于识记,还提出了与无性繁殖相对立的另一个概念——有性繁殖。

男生读有性繁殖,女生读无性繁殖,比拟思考:二者有什么不同?这种说明方法叫(作比拟)(无性繁殖右边板书:下定义作比拟3、教师捣乱语序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局部。

你们知道克隆是这样科学定义,但理解它的含义吗?知道它是用什么方式完成的吗?没关系,我们先到植物园找找克隆现象吧1.指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引导找出重点(柳树枝条插进),(马铃薯。

仙人掌切块)2、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3、植物克隆还有什么方式?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4.这段采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5.许多植物繁殖本领很强,会用很多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19
克隆之谜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

教学进程:
一、复习引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克隆的?
二、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至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什么是克隆?文中是怎样说明的?
2、怎样读第一自然段,谁来试试?
3、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么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4、教师引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部分。

5、植物是如何克隆的呢?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写“植物都有先天克隆的本领”的句子,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植物的克隆?奇妙在哪?(就……就……就……)(注意分号)
6、你读懂了省略号了吗?你能再举些例子吗?
7、你还读懂了什么?根据收集的资料谈谈“压条”和“嫁接”。

学习第五自然段:
1、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自读第五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2、第一只克隆羊叫什么?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多利”的诞生有什么意义?
学习第六至第八自然段:
1、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你读懂了什么?除书上的,你还了解哪些?(小组讨论交流)
随机引导理解、感情朗读:
从“…可以…也可以…”体会克隆技术在培育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培育品质优良的家畜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还可以…,从而…”体会克隆在保护生态方面的重要意义。

从“…能够…能够…一旦…就能…”体会克隆技术在医学上意义。

2、教师引读
学习第九自然段:
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那么,它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呢?请你联系生活实际,发挥想像。

(小组讨论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三、总结课文,了解说明方法
1、齐读全文: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师: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这是科学家们的巨大贡献,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布置作业:
作文《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板书设计:
克隆之谜
克隆是什么神话动物植物低等生物

“多利”诞生了不起爱科学

造福人类食物畜牧生态医学学科学

诱人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