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

合集下载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

24小时蛋白尿定量标准蛋白尿是指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是肾脏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来进行评估的,这一标准对于判断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国际规范,正常成年人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毫克/天以下被认为是正常的。

而在临床上,蛋白尿的定量标准通常按照以下范围来进行评估:1. 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150-500毫克/天之间;2. 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在500-3500毫克/天之间;3. 重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超过3500毫克/天。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主要是通过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进行评估的,因此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收集尿液,在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时,需要患者收集所有的尿液,包括清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然后开始计时,直到第二天同一时间停止收集尿液;2. 保存尿液,收集的尿液需要保存在干净的容器中,并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3. 实验室检测,收集完尿液后,需要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评估结果,根据实验室检测的结果,可以对蛋白尿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蛋白尿的定量标准对于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疾病的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同时,对于蛋白尿患者,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控制疾病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蛋白尿的定量标准是评估肾脏疾病严重程度、监测疾病进展、指导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重视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准确性,确保结果的可靠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对于蛋白尿定量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尿蛋白

尿蛋白

尿蛋白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

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正常范围内定性为阴性,记为(-)。

尿中蛋白质含量多达0.15g/24h以上时,称蛋白尿,尿常规定性可出现阳性。

尿蛋白的定义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蛋白质。

正常人24小时尿蛋白的范围为≦0.15g,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

如检测尿蛋白﹥150毫克/日,即尿蛋白阳性时,说明人体排出的尿蛋白量明显增多,属于异常尿蛋白。

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了病变,故临床可依据尿蛋白阳性的多少来判定肾病损伤的程度以及肾病治疗的效果。

因此,出现异常尿蛋白,一定要有效控制并消除,防止病情恶化进展。

尿蛋白的检验方法和判断定性试验是用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的方法。

试验的方法有三种: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

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都是根据浊度反应将无混浊或无沉淀定为阴性(一),将出现混浊或沉淀的定为阳性(+)。

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普查,但其对白蛋白的灵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

加热醋酸法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少,准确性较高。

根据浊度反应估算尿蛋白的含量如下:尿蛋白<0.1g/L:一;尿蛋白为0.1—0.2g/L:±;尿蛋白为0.2—1.0g/L:+;尿蛋白为1.0~2.0g/L:++;尿蛋白为2.0—4.0g/L:+++;尿蛋白>4.0g/L:++++。

正常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mg),普通检测方法不能发现,检查结果为阴性。

超出此范围则可检出,称为蛋白尿。

但由于尿蛋白试验只是测定一次尿的结果,易受尿液浓缩及稀释程度的影响,常常不能准确反映蛋白尿的程度。

蛋白尿 诊疗指南

蛋白尿 诊疗指南

蛋白尿诊疗指南【概述】蛋白尿的定义是尿蛋白排泄量>150mg/24h。

无症状蛋白尿是在无症状的人群中检测到蛋白尿,可能是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病的最初表现,也可能是暂时性的或非进展性的尿检异常。

无症状蛋白尿多在体检时发现,健康人群普查时,蛋白尿的检出率在0.4%~4.9%。

根据蛋白尿的临床特征可分为间断性或持续性、直立性或非直立性、肾病性或非肾病性、孤立性或蛋白尿伴血尿等。

无症状蛋白尿患者的预后差异大,一般功能性、一过性的大多预后良好,进展至肾功能不全的少见;持续性、进展性蛋白尿可发展至终末期肾衰。

因此,应对无症状蛋白尿患者仔细检查蛋白尿原因,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掌握肾活检时机,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评估预后。

【临床表现】1、孤立性蛋白尿包括一些不同的临床疾病,可进一步分为“良性型”(包括功能性、特发性一过性、特发性间断性和直立性)和“持续型”(包括不同种类的肾脏疾病)。

(1)良性孤立性蛋白尿:这是在发热、剧烈运动、遇寒、精神压力和怀孕时常发生的蛋白尿类型,在一些急性疾病如充血性心衰时也可出现蛋白尿而无肾实质病变,故认为是功能性的。

蛋白尿是由于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造成的。

发热增加了肾小球对血浆蛋白的滤过率,一般在症状控制数天后蛋白尿就消失,与进展性肾病无关。

运动后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降低所致。

26(2)特发性一过性蛋白尿:此型蛋白尿多见于儿童、青春期和年轻成人,是最常见的良性孤立性蛋白尿。

病人无症状,蛋白尿往往在常规筛查、体检时发现。

尿沉渣检查无明显异常,复查时蛋白尿消失,可能是生理性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

对于此型患者需重复进行尿蛋白检测,以确定是一过性、间断性还是持续型的蛋白尿。

(3)特发性间断性蛋白尿:此种类型的蛋白尿约50%与体位有关。

大部分患者年龄小于30 岁,肾功能正常、血压正常。

肾活检发现,约40%为正常或轻微病变;60%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小球病变;可见这一类型包括了一组不同类型的病人。

尿常规检查项目11类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项目11类临床意义

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1、尿白细胞(U—LEU);2、尿酮体(U-Ket);3、尿亚硝酸盐(NIT);4、尿胆原(URO或UBG);5、尿胆红素(U-BIL);6、尿蛋白(R-PRO);7、葡萄糖(U—Glu);8、尿比重(SG);9、尿酸碱度(U—pH) ;10、隐血(U—BLO);11、维C。

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3化验指标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

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

尿蛋白(PRO)正常阴性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 尿时称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1、肾小球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5假性蛋白尿7尿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1、血尿增高性糖尿、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暂时性糖尿4、假性糖尿8、尿比重(SG);参考值1,015-1,025临床意义:1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2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衰9、尿酸碱度、(PH)参考值约6.5(波动在4.5-8.0)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

什么是肾病的尿蛋白

什么是肾病的尿蛋白

什么是肾病的尿蛋白1、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大量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

只要具备前两点就可以诊断肾病综合征。

2、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特点和标志,而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直接或间接后果。

大量蛋白尿的产生是由于肾小球摅过屏障发生异常所致,同时还受到肾小球滤过率、血浆白蛋白的浓度和蛋白摄入量等因素的影响。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尿蛋白排出会减少,甚至达不到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而高蛋白饮食会使尿蛋白排出增加,因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的程度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病变的程度并无完全对应的关系。

肾病综合征病人之所以出现低蛋白血症,除从尿中大量丢失蛋白的因素外,白蛋白在肾和机体其他部位的降解增加;病人食欲减退及限制蛋白饮食,肠壁水肿影响吸收;或同时有肝病、肾功能不全使蛋白合成减少等因素也会导致血浆蛋白的降低。

而个别平素身体健壮又摄入高蛋白饮食者,往往不出现低蛋白血症。

但在一般情况下,肾病综合征病人摄入高蛋白饮食会导致尿蛋白的增加,而血浆白蛋白不会增加或仅有微量增加。

如限制蛋白摄入会使尿蛋白减少,而血浆白蛋白水平不会改变或改变甚小。

3、并发低钠血症肾病综合症在并发低钠血症时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纠正:①、稀释性低钠血症要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若临床症状不明显,可不予静脉补充钠盐,只要造成水的负平衡即可。

②、及时补钠由于肾病综合症往往是稀释性低钠血症与缺钠性低钠血症并存,故病人可表现出衰弱、无力、恶心、呕吐、食欲差、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及有明显的压陷性水肿。

在急性水中毒时,可有昏迷和惊厥。

此时应及时补钠,按每公斤体重给3%氯化钠12ml可提高血钠10mmol/L来计算补钠量。

可先经上述计算总量的1/3静脉缓慢滴入,观察4~8小时,若血钠上升和临床症状好转即可停用,若仍未纠正,可再给1/3,继续观察。

切勿一次给予全量,以免因过量造成不良后果。

蛋白尿

蛋白尿

发病机制: 肾小球基底膜的涎蛋白和蛋白多糖受损
而聚阴电量降低,白蛋白及部分免疫蛋 白流失,又因基底膜受破坏,血浆白蛋 白、白细胞、红细胞也通过受损的滤过 膜而在尿内出现。
肾小管性蛋白尿
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能通过肾
小球毛细血管壁进入肾球囊腔内。这些 滤过的蛋白质,大多在近端小管被重吸 收,仅少量到达终尿中。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化学成分主要由下列3类成分构成:
①胶原 ②糖蛋白 ③蛋白聚糖
:如硫酸类肝素
硫酸类肝素的硫酸根带有负电荷,
与带有负电荷的血浆蛋白有相斥作 用。 正常肾小球可阻止血浆蛋白的滤过, 使血浆蛋白保持在恒定的水平。即 使有少量小分子蛋白滤过,也在小 管受吞饮作用而被重吸收。
通过与肾小球基底膜的蛋白多糖相 互作用,使聚阴电量降低。 这一机制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很多,但以β溶血
性链球菌感染为最常见。该型链球菌可 产生使内源性IgG 成为免疫原的涎酸苷 酶,从而产生IgG抗体。抗IgG抗体复合 物在肾脏沉积而引起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这类肾炎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即尿内蛋白 量一般不超过3.5g/d,多伴有血尿和 红细胞管型。
当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使大量的小分
子蛋白重吸收受限,由此而导致肾小管 性蛋白尿。
以肾小管性蛋白尿为特征的疾病
Fanconi综合征; 药物、化学物或重金属(止痛药、汞、镉、铅、) 中毒引起; 多瑙河流域的Balkan肾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主要成分是 β2 微球蛋白,免疫 球蛋白片段,溶菌酶、α1酸性糖蛋白(糖多肽) 及各种激素和酶。 单纯肾小管性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排泄总量< 1g。

对血尿、浓缩尿、胆红素尿或尿内含有亚甲蓝 ( 美蓝 ) 、天青蓝者都可影响结果。强硷性(pH8 以上 ) 尿可出现假阳性,强酸性 (pH3) 尿可呈假 阴性。磷酸盐或碳酸盐过多也可呈假阳性反应。 故应事先在 5ml 尿内加 3% 醋酸 1-2 滴使尿变成 酸性而透明。试纸不可受潮,应避免与日光、 酸性或碱性物体接触,以免试纸变质。 阴性反应比较可靠,阳性反应应再由加热醋酸 法加以证实

尿液生化检查

尿液生化检查

尿液生化检查一、尿干化学法评价生化检查包括蛋白、糖、酮体、胆红素和尿胆原、隐血试验、白细胞、亚硝酸盐试验、尿比密检验、尿酸碱度( pH )检验和维生素 C 。

尿十项(—),排除泌尿系统疾病;尿蛋白、隐血、WBC 、亚硝酸盐中任一项( + ),需显微镜检查等确认。

尿干化学法是泌尿系统疾病的过筛试验。

二、尿蛋白检验(一)干化学法1 .检验原理测定基于“指示剂蛋白误差”原理,即蛋白可以改变某些酸性指示剂的颜色而不会改变 pH 值。

溴酚蓝(指示剂)经缓冲后 pH 值为 3 ,在没有蛋白存在的溶液中为黄色。

蛋白质能与溴酚蓝起颜色反应,如果尿液中有蛋白,则颜色根据浓度情况变为绿色或蓝色,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与颜色深浅成正比。

2 .方法学评价该方法对白蛋白比球蛋白敏感,测量球蛋白的敏感性仅是白蛋白1/100 ~ 1/50 ,尿液中球蛋白常不易被检测,因此如果是以球蛋白为主的蛋白尿,如非选择性蛋白尿和本周蛋白尿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这时最好使用磺柳酸法和双缩脲法进行定性试验或定量测定。

试纸法测定尿蛋白操作简单快速、敏感性高,但在使用中应注意:①尿液必须新鲜,变质的尿液产生 pH 变化影响试验结果,可能产生假阳性;②病人服用奎宁和嘧啶等药物引起的强碱性尿时,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鉴别方法是用稀醋酸将尿液 pH 值调至 5 ~ 7 ,再行实验,借以区别是否由于强碱性尿而导致的假阳性;③许多药物可影响尿蛋白检查的结果,例如大剂量青霉素可使之产生假阴性结果;④标本内含有其他分泌物或含有较多细胞成分时,可引起假阳性。

所以, NCCLS 建议磺柳酸法作为模块检测尿蛋白的参比方法。

(二)传统尿蛋白检验1 .定性试验常用的有加热醋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等。

( 1 )加热醋酸法:原理是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然后加酸使尿 pH 接近蛋白质等电点( pH4.7 ),有利于已变性蛋白下沉,同时可消除尿液中某些磷酸盐因加热析出所致的混浊。

此方法干扰因素少,但如加酸过少或过多,都会导致远离等电点,使阳性减弱。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

评估早期肾损害指标: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在病程超过25年的糖尿病患者中,大约2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危害较大,是终末期肾病(即尿毒症)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肾病没有特殊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及早干预对阻止和延缓进一步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非常重要。

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有效的检测手段,是糖尿病患者肾健康的晴雨表。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24小时白蛋白的排泄量为30~300mg,且用常规方法不能测出尿蛋白,这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其他肾病的早期诊断有价值,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尿蛋白包括所有蛋白(如小分子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中分子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大分子的脂蛋白、a2微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临床上所说的蛋白尿是指24小时内尿蛋白大于150mg,或定性试验为阳性。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小管间质性疾病。

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的参考值为0-20mg/L。

测定尿微量白蛋白理想的方法是留取24小时标本,但因留取困难,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所以随机尿测定是目前常用、易行的方法。

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一种灵敏、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对早期肾损害的诊断远远优于常规定性或半定量试验。

相对尿微量白蛋白的定量检查,我们平常所说的检测尿常规是对尿蛋白的定性检查,结果以“+”表示,“+”越多,表示尿里的蛋白越多。

蛋白尿是指尿液中总蛋白超标,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蛋白定量检查超过150mg/24h。

若超过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尿常规中的蛋白(干化学法)和尿微量白蛋白是筛查肾脏疾病时常用的两个检测项目,但许多人对这两个指标不是很了解,经常混淆或者对两个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存在疑问。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尿常规中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区别。

尿常规中的蛋白正常情况下,一些蛋白质可以透过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进入原尿中,但经肾小管重吸收后,只有极少量的蛋白质进入尿液中。

尿蛋白形成机制

尿蛋白形成机制

尿蛋白形成机制
蛋白尿产生的机制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球性的蛋白尿,是因为肾小球损伤而引起的蛋白尿,这种蛋白尿产生的机制,是肾小球在损伤以后,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破裂,滤过膜孔径加大,通透性增强或电荷屏障作用受损,使血液中分子量较小的蛋白漏到原尿中,从而产生蛋白尿。

第二,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受到感染或损伤以后。

肾小管对小分子的蛋白质的重吸收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蛋白质无法重吸收,从而出现蛋白尿。

第三,混合性蛋白尿。

是指某些肾脏疾病时,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或相继受损,而产生的蛋白尿。

第四,溢出性蛋白尿。

是指血液循环中出现了中小相对分质量为主的异常蛋白质,经过肾小球滤过后,原尿中的含量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而导致尿中形成了蛋白尿。

尿量、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蛋白、酸碱性等尿常规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尿量、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蛋白、酸碱性等尿常规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尿量、尿蛋白、尿糖、尿胆红素、尿蛋白、酸碱性等尿常规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尿量(VOL)参考值:成人(1.0~1.5)L/24 h或1 ml/(h•kg体重)。

小儿按kg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临床意义:(1)尿量减少:①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②病理性: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高热、脱水、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①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张。

②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颜色(COL)参考值:透明无色,淡黄色或琥珀黄色。

临床意义: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

相对密度(SG)密度原称尿比重,主要用于了解肾脏浓缩能力。

参考值:成人随机尿液为1.003~1.035。

晨尿:>1.020。

新生儿随机尿液:1.002~1.004。

临床意义:(1)密度升高表示尿液浓缩,见于①生理性:禁水、大量出汗等。

②病理性:蛋白尿、惊厥、肾脂肪变性、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高热、脱水、周围循环障碍及使用造影剂等。

(2)尿密度降低表示肾浓缩功能减退,见于①生理性:如大量饮水。

②病理性:尿崩症、慢性肾炎、尿毒症、急性肾炎多尿期、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胶原性疾病、蛋白营养不良等。

等张尿:肾实质有严重损害时,尿密度一般固定在1.010左右,呈等张尿,主要见于尿毒症。

尿蛋白(PRO)成人24小时尿中排出蛋白质总量为(80±24)mg,24小时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150 mg,称为蛋白尿,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尿内暂时或一过性出现蛋白质。

蛋白尿

蛋白尿
蛋白尿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 吴小川
定义
正常儿童尿液中仅少量蛋白质排出, 以一般定性方法(醋酸加热法或硫柳 酸法)无法测出
儿童尿蛋白浓度>200-300mg/L 或 24小时尿蛋白定量>150-200mg,即可 判断为蛋白尿
尿蛋白浓度与尿蛋白定性关系
尿蛋白定性:
+
尿蛋白定量(g/L) 0.3-1.0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体位性蛋白尿诊断要点:①无肾脏病史 及肾脏病症状及体征;②尿沉渣及Addis 计数正常;③24小时尿蛋白定量<1g,但 >150mg,卧位12小时尿蛋白<75mg,其他 实验检查均正常;④直立性尿蛋白试验 阳性。
体位性(或直立性)蛋白尿
直立性尿蛋白试验方法:①James法:睡 眠前将尿排空,第二天清晨第一次查尿 蛋白阴性,活动2小时后查尿蛋白阳性; ②脊椎前突试验:试验前查尿蛋白阴性, 排尿后靠墙而立,脚跟离开墙根半尺左 右,头紧靠墙使脊椎前突10~15分钟,1 小时后再排尿,查尿蛋白若显著增加, 则直立试验阳性。
诊断程序
肾小管蛋白尿:由于各肾小管疾病如 肾小管酸中毒,间质性肾炎、Fanconi 综合征、胱氨酸累积症、药物性肾中毒 等导致肾小管对正常漏出的蛋白回吸收 障碍,一般正常肾小管小于2万道尔顿 的血浆蛋白均可经胞饮作用吸收,故肾 小管尿蛋白主要组成为β2-微球蛋白、 溶菌酶、球蛋白片段、NAG酶、视黄醇 结合蛋白等
检查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白细胞、 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分类。
尿检查,包括蛋白尿定性、24小时尿 蛋白定量,一次性尿蛋白/克肌酐比值。
检查
尿蛋白圆盘电泳: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 白为主,当肾小球滤过膜损害严重时,分子 大的球蛋白、β脂蛋白排出增多,显示大、 中分子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多为低分子 蛋白尿,尿溶菌酶、β2微球蛋白均为肾小管 性蛋白所特有的。

如何从尿常规报告中看肾脏状况

如何从尿常规报告中看肾脏状况

如何从尿常规报告中看肾脏状况肾脏在人体泌尿系统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肾脏中的肾小球将流经的血液过滤,留下蛋白质和血细胞等物质,产生包含代谢废物以及电解质的原始尿。

原始尿在肾小管中被二次处理,留下有益物质后才排出尿液。

一旦肾脏出现病变,就会出现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在泌尿科,肾脏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通过做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出肾脏是否发生病变。

如何看、如何分析尿常规报告,是每一个肾脏病患者最好要掌握的技能。

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初步检查方法之一,尿常规通常做这些检查:蛋白尿、尿比重、pH值、尿糖定型、白细胞、红细胞、尿管型、尿色、尿糖定性等。

其中与肾脏息息相关的项目有:尿蛋白、潜血、酸碱度、尿色、尿比重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看看,这些指标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时,代表我们的肾脏出现了疾患。

一、蛋白质(PRO)血液中包含的蛋白质在经过肾小球后,通常又会在近曲小管处被重吸收,因此,排出体外的尿液中不会含有很多蛋白质,倘若排出的尿液中蛋白质含量超过正常值,说明该患者肾功能出现异常,具体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根据蛋白尿的程度有所不同。

(1)重度蛋白尿:即尿蛋白含量>4g/d。

当出现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时,蛋白尿含量会严重升高。

(2)中度蛋白尿:即蛋白尿含量>0.5g/d并且<4g/d。

中度蛋白尿是肾炎、骨髓瘤、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一大特征。

(3)轻度蛋白尿:即尿蛋白含量>130mg/d并且<0.5g/d。

在肾脏一些部位如肾小球、肾小管等处于病变的非活动期时,或出现肾盂肾炎时,会有轻度蛋白尿现象。

但以上分类并非绝对的,当肾脏既有肾小球疾病又有肾小管疾病时,不管是高分子量的蛋白质还是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都可能增多,做病情诊断分析时尽量观察24小时的蛋白质量。

二、潜血(BLD)肉眼观察患者的尿液,当尿液呈红色浑浊样,静置后出现红色沉淀,摇晃后变为云雾状,可确定患者有潜血现象,可以考虑肾肿瘤、肾结核、肾盂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肾脏疾病。

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

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

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尿蛋白,还有这个蛋白尿,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是同一个症状,其实不是这样的,尿蛋白和蛋白尿是有区别的,这两种并不能混为一谈,也不是同一种性质的,所以检查到结果之后一定要区分清楚,有什么不懂的也不要妄自决定,不然后果是自己无法想象的,那么什么是的尿蛋白,什么是蛋白尿,这个尿蛋白和蛋白尿有哪些区别呢?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是什么呢?在检查尿常规的时候,医生看了检查,如果蛋白尿或尿蛋白哪一项有异常的话,有时说有蛋白尿而有时又说尿蛋白,弄的人们摸不清头脑,那么到底什么是尿蛋白,什么又是蛋白尿呢?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尿蛋白?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天,上限为150毫克/天,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

什么是蛋白尿?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尿蛋白显示+、++、+++等则是蛋白尿。

在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汇总蛋白质呈阴性,当出现+时会怀疑有肾脏疾病的发生。

人体肾脏是一个过滤系统,废物经过肾脏排泄,形成尿液。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

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不超过70-100毫克/24小时,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

当肾脏固有细胞发生损伤,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就会漏出蛋白,成为蛋白尿。

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由上所述,可以看出,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蛋白尿则是尿液中蛋白质超出了一定范围的统称,二者还是有所区别的,只是界限似乎有点模糊,大家往往把二者混为一谈,如果还是不太清楚的话可以到正规的肾病医院详细的咨询。

以上就是这两种性质的区别,在检查到结果之后如果对两项有什么不懂的,那么就要及时的咨询为你检查的医生,这样才好搞懂状况,混为一谈的结果就是有可能会胡乱的用到药物来治疗,这样对疾病是一点用也没有,反而还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们本身就有异常的身体,所以一定要搞清楚。

蛋白尿的诊断与鉴别

蛋白尿的诊断与鉴别

生理性蛋白尿
⑴功能性蛋白尿
一般为暂时性的,尿蛋白量一般小于< 1g/24h,蛋白尿以中分子白蛋白为主,发生在剧 烈运动后或发热过程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 神紧张等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状态,原因去除后, 蛋白尿即可消失。 以往无肾脏病史,尿蛋白阴性肾功能正常。

⑵体位性蛋白尿
一般小于<1g/24h,可作夜间卧床后晨起前的尿液 和站立行动4~6h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检查作比较,连续 测定3天,如前者尿蛋白为阴性,而后者为阳性,则可确 定为体位性蛋白尿,又称为胡桃夹现象,多见于瘦长体型 的儿童及青少年。系由于左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夹 角在直立位时压迫左肾静脉,使左肾静脉压力增高所致。
78.5%
1.0
存 活 率 ( 总 体 死 亡 率 )
正常 (n=191) 0.9 0.8 0.7 微量白蛋白尿 (n=86)
大量白蛋白尿 (n=51)
0.6 0.5 0 1 2 3 4 5 6 (年)
P<0.01 正常 vs. 微量和 大量白蛋白尿 P<0.05 微量 vs. 大量白蛋白尿
MA Gall, et al. Diabetes 1995;44:1303-1309
四、蛋白尿分类
类型 肾小球 发生机理 选择通透性破 坏 重吸收障碍 滤过重吸收 分泌、破坏 蛋白性质 白蛋白和球蛋白
肾小管
低分子量蛋白 (2-M等) 血红、肌红、Ig 组织蛋白
溢出 组织
四、蛋白尿分类
肾小球性 尿蛋白量 尿蛋白电泳 分子量 尿溶菌酶 肾小管性 溢出性 分泌性 很少 中分子 >10万 不高 +~++++ ±~++ 不一 可达30g/d 1g/d +~+++ 高、中分子 低分子 低分子 6 ~100万 1500 ~4万 < 4.5万 不增高 ↑↑ 不高

你了解蛋白尿吗?

你了解蛋白尿吗?

正常人的尿液里通常会有微量蛋白质,被称为蛋白尿,是正常现象。

但如果尿蛋白超过正常值,可能提示身体出现问题了,让我们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蛋白尿导致尿中有“泡沫”如果发现尿液表面有一层不容易消散的泡沫,那就可能是蛋白尿在作祟。

当然,泡沫的产生也可能与尿液的浓度、当天喝水量有关,所以偶尔一次泡沫尿不需要太担心。

但是,如果连续几天都有这种现象,那就需要警惕起来。

尿常规检查和尿蛋白定量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就诊者是否出现了蛋白尿,并判断蛋白尿的程度。

如果就诊者已经确诊蛋白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等,以了解蛋白尿的具体原因。

蛋白尿是身体的求救信号蛋白尿的出现往往代表肾脏功能出现了问题。

肾脏是身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能够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肾脏功能受损,过滤功能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蛋白质漏到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除了肾脏疾病外,蛋白尿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因此,一旦发现蛋白尿,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必要时还需要做肾穿刺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治疗。

蛋白尿的产生过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肾脏的工作原理。

血液流经肾脏时,其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会被过滤出来,形成尿液。

这个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肾小球滤过蛋白质:肾小球是肾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由数百万个小球状结构组成。

它们像过滤网一样工作,筛选出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

正常情况下,蛋白质被肾小球滤过膜阻挡在外,不会进入尿液中。

但是,当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或疾病导致其通透性增加时,蛋白质就可能通过滤过膜进入尿液中,形成蛋白尿。

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即使蛋白质通过了肾小球滤过膜,它们通常还会被肾小管重吸收回体文/轩应利 袁江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宝山分院你了解蛋白尿吗?上海市宝山区科普基金项目:健康科普品牌活动,项目编号:2023-1-L014青春护航Youth Escort青春期健康44内。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1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蛋白尿是肾病的一大典型症状,但尿蛋白漏出的多少并不能体现肾病病情轻重。

轻度慢性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少不一定说明肾脏病理损伤轻;大量蛋白尿也不能说明肾病病理损伤严重。

如如微小病变型肾炎及轻度系膜增殖性肾炎,肾脏病变轻微,但每日尿蛋白量可达几克甚至十几克。

一、蛋白尿的治疗坚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肾病等,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摄入优质蛋白。

因出现尿蛋白病理上是肾脏内免疫反应引起肾小球内滤过和粘膜屏障消失或严重破坏。

常规的西医是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强的松和环磷酰胺等药物治疗,起到缓解,一过性减轻肾内变态反应强度,暂时减少尿蛋白的作用。

但西医也有很多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伤等。

治疗肾炎蛋白尿的常用药物有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这类药也可降蛋白尿,降血压,保护肾功能。

环孢素和酶酚酸酯(骁悉),这类药有较肯定的降蛋白尿作用,但价格昂贵,停药后易复发是其缺点。

常规用药只能起到缓解病症的作用,并不治本,患者还需要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病情,主动配合治疗,饮食、生活上严格控制,争取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

二、蛋白尿疾病的预后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肾脏B 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蛋白尿的临床意义非常复杂。

临床上见到持续性蛋白尿往往意味着肾脏的实质性损害。

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既可反映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判断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要综合尿蛋白的量和持续时间来全面考虑,还要结合全身情况及肾功能检查来确定。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肾病综合症和持续性蛋白尿患者预后不良。

在局灶性肾小球硬化,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 肾病,糖尿病肾病和慢性肾移植排异反应中,蛋白尿是肾脏病进展和病死率增加的显著独特的决定因素。

事实上这些疾病的缓解,尿蛋白质排泄的减少,不论是自发的还是通过积极治疗所致,都可改善存活率。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正确认识蛋白尿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正确认识蛋白尿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正确认识蛋白尿
蛋白尿是一种潜伏性的病症,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

了解蛋白尿的症状,判断病情发展,并及时进行治疗,很多人由于不了解症状而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最明显表现为尿中出现泡沫,但不要以偏概全。

一、通常情况下蛋白尿的颜色与正常尿液颜色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会出现泡沫尿,泡沫尿是最明显的尿蛋白早期症状。

蛋白尿时一般都会排泡沫尿。

并且这种泡沫尿的特征往往是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久久不消失。

二、一般少量的蛋白尿身体上是不会出现任何症状的,但如果是长期大量的蛋白尿,最早出现的症状就是浮肿,脸部开始,然后遍及全身,而且浮肿表现为凹陷性水肿,并且影响消化吸收功能。

三、轻度少量蛋白尿患者基本没有临床症状,仅表现为尿中有泡沫。

大量蛋白尿患者,由于从尿液中丢失大量蛋白质,导致血浆蛋白降低,出现水肿,尤其是头面部,眼睑部位水肿,严重的全身水肿。

四、全身症状,肾性尿蛋白可伴随全身不适症状,可有水肿、高血压、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种或数种。

患者感觉乏力、困倦等,期间患者抵抗力差,易受外感。

其中水肿与高血压最为明显。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ppt课件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ppt课件
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
1
尿蛋白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生理状 态下尿液中仅含有少量蛋白(< 150 mg/24h)。
尿蛋白成分包括:白蛋白、糖蛋白、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 酶类等,常规检查一般检查不出来。
蛋白尿指尿液中总蛋白;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和(或)尿定量 检查超过150 mg/24h,则称为蛋白尿。若超过3.5 g/24h,则称为大 量蛋白尿。
• 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及遗传性疾病所致的蛋 白尿,特点是尿蛋白持续不消退,或伴有血尿、水肿、高 血压等表现;也可呈单纯性蛋白尿,无任何临床症状或体 征。可分为:
8
• ◆ 肾小球性蛋白尿:由肾小球滤过屏障异常引起的蛋白尿,见 于多种肾小球疾病,特点为肾病范围蛋白尿(≥3.5 g/d)较常见, 以白蛋白等中大分子为主。
10
3
MAU的检测方法
• MAU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两种: • (1)采集任意时刻尿样(清晨首次尿最佳)检测UACR,若 UACR为30-300 mg/g即可诊断为MAU。操作较为简便,推 荐作为首选方法; • (2)留取24 h尿样检测MAU,若尿白蛋白排泄量为30-300 mg/24h则可诊为MAU。6-8 h尿液检测尿白蛋白定量也可 用于MAU检测,但临床较少应用。
• ◆ 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病变导致对正常滤出的小分子蛋白 (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重吸收能力下降,继而引起蛋白 尿。蛋白量一般<2 g/d。多见于间质性肾炎、肾盂肾炎、遗传性 肾小管疾病如Fanconi综合征、慢性失钾性肾病,器官移植排斥 反应,药物中毒性肾病。
9
组织性蛋白尿(肾后性)
• 肾组织结构破坏后分泌所产生的蛋白尿,尿 蛋白量一般< 0.5 g/d,见于肾盂肾炎,仅有极微量的白蛋白排出(< 30 mg/24h);若尿 白蛋白肌酐比(UACR) 30-300 mg/g,或8h尿白蛋白定量20200 μg/min,或24 h尿液中白蛋白排泄量在30-300 mg范围 内时,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MAU),是诊断早期或轻微 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

尿蛋白的尿什么颜色

尿蛋白的尿什么颜色

尿蛋白的尿什么颜色有些人想要从生活中来观察自己的尿尿到底是不是尿蛋白,这样的想法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呢?很多人都以为,当尿蛋白出现过后我们的尿尿的颜色肯定是异常的,也有可能会有什么明显的异常变化,不过有的时候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到的,那么当我们的尿尿是尿蛋白的时候颜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吧:蛋白尿是没有特殊的颜色的,如果尿中含有很多蛋白,那么尿液上面会有一层甚至是非常厚的细小,白色的泡沫,而且很长时间不消退。

蛋白尿的颜色不同其肾病的类型也是不一样的,其中包括:粉红色或红色尿:凡肉眼可见的淡粉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混有血性凝块状的尿液统称为肉眼血尿,即尿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

如尿液外观无大改变,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见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

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结石、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白色或浑浊尿液:某些特殊蔬菜和食物含有较多磷酸盐或碳酸盐时,特别在寒冷天气中,尿蛋白可呈现白色混浊或有沉淀现象出现,经过加热和加酸后浑浊及沉淀消失则无大问题。

但浓尿和菌尿时因尿内含有大量浓细胞或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新鲜尿液即成浑浊样、白色云雾样,加热加酸其浑浊均不消失,此类尿多见于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浓茶样或酱油色尿:多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尿蛋白、血型不符的输血反映。

乳白色尿: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

多淋巴管阻塞而引起。

常见于丝虫病,也可由于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引起的肾周围淋巴循环障碍造成肾盂或输尿管破裂时,淋巴管阻塞而使乳糜液进入尿液。

深黄色尿:呈豆油色,从容器倒出时易挂于容器壁上不易倒净,震荡后多有泡沫,为胆红素尿,多见于黄胆性肝炎。

还有很多尿蛋白患者会出现一种尿尿浑浊的现象,但是不是所以的人在出现浑浊尿尿的时候就是患上了这个尿蛋白,这个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还要记得在尿蛋白出现了之后就要及时治疗,这样的尿蛋白尿尿颜色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观察不出来的,有些尿尿比较清亮,颜色也比较正常的还是有可能会是尿蛋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尿蛋白和蛋白尿的区别
导语:尿蛋白,还有这个蛋白尿,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是同一个症状,其实不是这样的,尿蛋白和蛋白尿是有区别的,这两种并不能混为一谈,也不是同一种
尿蛋白,还有这个蛋白尿,很多人都以为这个是同一个症状,其实不是这样的,尿蛋白和蛋白尿是有区别的,这两种并不能混为一谈,也不是同一种性质的,所以检查到结果之后一定要区分清楚,有什么不懂的也不要妄自决定,不然后果是自己无法想象的,那么什么是的尿蛋白,什么是蛋白尿,这个尿蛋白和蛋白尿有哪些区别呢?
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是什么呢?在检查尿常规的时候,医生看了检查,如果蛋白尿或尿蛋白哪一项有异常的话,有时说有蛋白尿而有时又说尿蛋白,弄的人们摸不清头脑,那么到底什么是尿蛋白,什么又是蛋白尿呢?蛋白尿和尿蛋白的区别是什么?
什么是尿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中的正常成分,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天,上限为150毫克/天,在常规检测中显示的是阴性,在正常含量范围内的尿中的蛋白质即为尿蛋白。

什么是蛋白尿?
尿常规检查中蛋白质/尿蛋白显示+、++、+++等则是蛋白尿。

在一般情况下尿液检查汇总蛋白质呈阴性,当出现+时会怀疑有肾脏疾病的发生。

人体肾脏是一个过滤系统,废物经过肾脏排泄,形成尿液。

正常肾小球滤液中含有少量小分子蛋白质含量为20毫克/100毫升。

通过肾小管再吸收,最后残留在尿液中蛋白质不超过70-100毫克/24小时,用普通尿常规检查测不出。

当肾脏固有细胞发生损伤,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就会漏出蛋白,成为蛋白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