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分》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平均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中“除法的初步认识之平均分”的第二课时,在上节课已经初步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认识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为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打基础的一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分东西的经验,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平均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平均分”,用学具操作理解“平均分”。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学具小棒,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又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
三、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分法,
能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过程,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难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
五、教法与学法
情境教学法、谈话法、练习法、动手操作法、探索讨论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
七、案例描述
一、谈话导入,复习旧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生: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个别学生对于平均分概念记的不熟,我让学生再次记忆。)
师:下面我们通过下面的知识巩固一下昨天的知识。
、哪种是平均分?在括号里面画“√”
、你们真棒,现在请你开动脑筋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过平均分吗?
生:家里来小朋友分糖果等。
多数学生说的只是在生活中分过东西,但没经历过平均分东西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平均分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探讨“平均分”的方法
、创设情景:二(一)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他们要把东西分一分去参观,请你们帮帮他们分一分橘子吧,把个橘子平均分成分,每份几个?分一分。
(出示例情境图,让学生读懂题意,明确问题,收集解决问题的信息,鼓励学生表达完整。)
师:你知道了什么?(分什么?平均分成几份?)
生:分橘子,平均分成份
师:多少个橘子?
生:分个橘子
师:请你完整的叙述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分法
师:请小朋友们用小棒代替橘子,自己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看看有几种不同的分法。个别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有的同学能够直接个个的分。)
、师:分完以后和小组成员交流分法与想法,共同探讨。
、汇报交流,选小组代表展示不同的分法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都是怎样分的?
方法:个个得分
方法个个的分
方法个个的分
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一边摆一边数,防止少数或多数。
师:你们和他们的分法一样?
生:一样
师:这种分的方法不太一样,但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平均分成了份,每份都是个。
师:方法不一样,但分的结果都相同
出示课件小结:不论怎样平均分,分的结果都相同,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情景拓展,再次操作,强化平均分
师:如果把这个橘子,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几个?你还会分吗?
、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展示分法。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旨在让生通过活动构建新知,在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实际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由此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练习深化“平均分”的理解
、完成教材第九页做一做
观察画面,明确问题,独立探索,独立填写结果,请学生展示分的结果,并叙述是如何分的。
、完成教材练习二第二题。
观察画面,明确问题,独立探索,独立填写结果,请学生展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