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精编版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中:≤P≤,难:P≤;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之间为好,整卷以之间为最佳;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和小于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难题;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计算公式为:D=PH -PL. PH和P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的通过率;2.整个试卷的区分度计算常用计算公式为:D=2XH —XL/W,其中D为试卷区分度,XH为27%高分组平均分,XL为27%低分组平均分,W 为试卷总分;一般也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的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再分别计算各组的平均分;三试卷区分度的一般要求区分度D的取值范围介于至+之间;通常D为正值,称为积极区分;D为负值称为消极区分;D值为0称为无区分作用;具有积极区分作用的试卷,其D值越大,区分的效果越好;试卷的区分度在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要修改,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高考的区分度一般要求在以上;三.试卷的信度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时,或两个平行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信度除了要说明成绩的真实性之外,还要说明题目涉及的内容与教学的相关程度;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稳定与可靠;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反之,随机误差可能导致不致性,从而降低信度;信度可以定义为随机误差R影响测量值的程度;如果R=0,就认为测量是完全可信的,信度最高;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即测验结果是否反映了被测者的稳定的、一贯性的真实特征;和信度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条件;信度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因此,信度可以视为测试结果受随机误差影响的程度;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影响信度;四.试卷的效度效度是指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即是否考了要考的内容,试卷难度、区分度是否适宜,考试最终是否达到了它的预定目的等;测试效度test validity亦称测试的有效性,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内容;测试的效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指测试应达到的卷面标准,即一套测试卷从表面看来是否是合适的;例如,若一次阅读理解力的测试包括许多受试者没有学过的方言词汇,则可认为这次测试缺乏表面效度;表面效度是测试出受试者正常水平的一种保证因素;2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测试卷是否测试了应该测试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测试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3编制效度construct validity;指测试卷的诸项目对编制该测试所依据的理论的各个基本方面的反映程度;4经验效度empirical validity;经验效度是一种衡量测试有效性的量度,通过把一次测试与一个或多个标准尺度相对照而得出;一般来说,对某次测试的效度进行检验时,除了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观念有效性的理论对试卷的内容进行考查以外,还须采用计算相关系数的定量方法,即计算出本次试卷与另一份已被确定能正确反映受试者水平的试卷之间的相关系数;系数高则有效性大;课堂测试的效度应在之间,规模较大的测试其效度应在以上;五、高考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高考的性质最主要的在两个方面:首先、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成绩是高等学校录取新生的依据,这是高考的选拔性质;其次、高考是一种导向性考试,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起着对中学教学的引导作用,这是高考的引导性质;高考性质的这两方面决定了高考试卷应有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而这些是我们进行高考复习首先要清楚的,能够避免我们在复习时的盲目;。
最新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
细说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以及对高考复习的启示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题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题平均得分/试题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当然,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测验的难度水平多高才合适,也还要取决于测验的目的。
如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准备状况进行一次诊断性测验,为了真实、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测验难度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生物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 H=20/27=0.74 P L=5/27=0.19 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附件6、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一般说明一、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
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1、难度的两种定义(1)P=1-x/w其中: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P=x/w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难度的计算(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1-x/wB、极端分组法P=1-(XH+XL)/2W其中:XH为高分组的平均得分(前27%),XL为低分组的平均得分(后27%)。
(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1-R/N其中:R为答对人数,N为全体人数。
B 极端分组法:P=1-(PH+PL)/2其中:PH=RH/n叫高分组通过率,RH为高分组答对人数,n 为总人数的前27%。
PL=RL/n 叫低分组通过率,RL为低分组答对人数。
二、区分度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
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
通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
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1、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
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2、区分度的计算方法(1)基本公式法:D=(H-L)/N其中: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
试题难度与鉴别度分析
題目修整與審查
1. 由於一個人所能顧及到的層面有限,許多重 要的測驗通常會有修題與審題者。主要是邀 請在該學科上比較有經驗的專家以及測驗專 家來擔任,用不同的觀點來檢查與修飾題目, 讓題目的評量功能能夠更完善。
2. 修(審)題通常會從「題目是否符合命題原 則」、「題目會不會對不同族群或不同地區 者造成不公平的現象」,以及「題目的格式 是否有統一」…等幾個層面來考量。
R
P=
*100%
N
P :通過率 R :答對的人數 N :總人數
測驗的全部試題宜接近0.50的平均難度
難度分析:公式2
根據下列公式來計算每題的難度指數
P PH PL . 2
P :難度指數 PH :高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PL :低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難度分析
P值越大題目越容易,例如P=0.6的題目較P=0.4 的題目容易
校內試題的難易度與鑑別度
報告人:屏東縣數學科國教輔導團 林天祥
12年國民教育配套措施-提升國中教學品質
研發「國中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及實作程 序」: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多數學生 可免試入學進入高中職及五專,為確保國中學 生之學習品質,教育部委請心測中心研發國中 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將以九年一貫課程綱 要為依據,根據各學科之能力指標發展,明訂 不同表現等級中之標準描述,將學生表現區分 為不同等級,提供學校教師了解學生學習成效, 並以之作為補救教學之依據。
從最低分部分向上取總人數的27%為低分組 3. 分別計算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每一個試題的答對人
數與百分比 4. 難度分析 (P) 5. 鑑別度指數分析 (D) 6. 試題的選項分析,以確定誘答力
難度分析:公式1
難度分析的主要目的在確認每題的難度,最簡 單的分析方式是計算全體受試者每題答對人數 的百分比,其公式為: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
一、试题的难度分析:难度系数(P)=该题平均分/该题满分,P值越大,题目越容易,难度越低。
当考生的人数较多时,可以根据时间的总分分成三组:分数最高的27%为高分组,分数最低的27%为低分组,中
间的46%为中间组。
例如:某同学想用一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要求开关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断开开关时两只灯泡均发光,则下面的电路图正确的是(B)
选项分析结果组别
各选项选择百分数(%)A
B
C
D总体
7
80
2
11高分组0
100
0低分组7
57
4
32。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整理精校版)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教学相长0309 20:43::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发表于:0503 14:23 | :阅读:(1) 评论:(0)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如何计算试卷的难度和试卷的区分度。
1、难度的计算(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
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5÷10=0.85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20÷50=0.4或平均分=4×20÷50=1.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
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区分度的计算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
一般在 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 ~ 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2 ~ 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 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 =P1- P2或区分度 D = (27﹪高分组的平均分- 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2)利用积差系数r 计算区分度D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判考试的一个超级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若是大部份考生都能答对,那么那个题目的难度就小;若是大部份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那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总分值。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总分值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中:≤P≤,难:P≤;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样来讲,难度值平均在最正确,难度值太高或太低,都会降低考试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考试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总分值)(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别离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数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数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样要求就高考来讲,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之间为宜,整卷以之间为最正确。
一样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和小于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样要按必然比例分派,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点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样、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必然比例,若是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合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那么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部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别离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确实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辨别指数)。
最新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完整版)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 H+P L)/2(P H、P 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汇编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试卷分析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附件6、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的一般说明一、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
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
1、难度的两种定义(1)P=1-x/w其中:x为某题得分的平均分数,w为该题的满分。
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容易,值大时表明试题难,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P=x/w这种定义法,难度值小时表明试题难,值大时表明试题容易,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
2、难度的计算(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1-x/wB、极端分组法P=1-(XH+XL)/2W其中:XH为高分组的平均得分(前27%),XL为低分组的平均得分(后27%)。
(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A、基本公式法:P=1-R/N其中:R为答对人数,N为全体人数。
B极端分组法:P=1-(PH+PL)/2其中:PH=RH/n叫高分组通过率,RH为高分组答对人数,n为总人数的前27%。
PL=RL/n叫低分组通过率,RL为低分组答对人数。
二、区分度区分度是区分应试者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
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
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
试题的区分度与试题的难度直接相关。
通常来说,中等难度的试题区分度较大。
另外,试题的区分度也与应试者的水平密切相关,试题难度只有等于或略低于应试者的实际能力,其区分性能才能充分显现出来。
1、区分度指标的评价-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
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高于0.3,试题便可以被接受。
2、区分度的计算方法(1)基本公式法:D=(H-L)/N其中: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
什么是试题的难度、信度、区分度
什么是试题的难度、信度、区分度、区分度一.试题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二)难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的难度计算单个选择题的难度通常以通过率表示,即以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占考生人数的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为:P=R/N.其中P代表题目的通过率,R为答对或通过该题目的人数,N为全体考生人数。
P值越大,题目难度越小,答对人数越多。
2.单个非选择题目的难度计算此类题目考试结果不是只有答对或答错两种,而是具有从满分到零分之间多种结果。
计算公式为:P= X/W.其中P为难度,X为考生在某一题目上的平均得分,W为该题目的满分。
3.整个试题的难度计算(常用)计算公式为:P= X/W.其中P为难度,X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试卷总分。
如满分150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08分,则难度为108/150=0.72如考生人数太多时,可先将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的难度值,然后求它们的平均值即可。
(三)试题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题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题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题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一般说来,容易题、难度系数为0.95-0.75,中档题为0.74-0.6,难题为0.59-0.20。
二.试题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题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题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中:≤P≤,难:P≤;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之间为好,整卷以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和小于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试题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和效度一.试卷的难度(一)什么是难度难度是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价考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个题目,如果大部分考生都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小;如果大部分考生都不能答对,那么这个题目的难度就大。
客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难度指数)=试卷答对人数/考生人数;主观题难度计算公式:P=试卷平均得分/试卷满分。
试卷难度计算公式:P=为平均分,K 为试卷满分值。
易、中、难的标准为:易:P≥0.7,中:0.4≤P≤0.69,难:P≤0.39;P值越大,难度越低,P值越小,难度越高。
一般来说,难度值平均在0.5最佳,难度值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测验的信度。
(二)难度的计算(1)客观性试卷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卷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卷平均得分;M为试卷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卷的计算公式:P=(PH +PL)/2(PH、PL分别为试卷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计算。
(三)试卷难度的一般要求就高考来说,难度以适中为宜,单个试卷的难度以0.3--0.7之间为好,整卷以0.5--0.6之间为最佳。
一般将难度值大于和等于0.7的试卷定为容易题;大于0.4和小于0.7的定为中档题;小于和等于0.4的试卷定为难题。
命题时难度一般要按一定比例分配,如3:6:1或3:5:2。
二.试卷的区分度(一)什么是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考试卷目对考生心理特征的区分能力。
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来,水平高的考生得高分,水平低的考生得低分。
区分度高的考试,优秀、一般、差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比例,如果某一分数区间学生相对集中,高分太多或不及格太多的考试,区分度则低。
(二)区分度的计算1.单个选择题目区分度的计算将全体考生总分从高到低排列,将总分最高的27%考生定为高分组,总分最低的27%考生定为低分组,分别计算两组考生在某道题目上的通过率,两个通过率之差就是这道题的区分度(又叫鉴别指数)。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1、难度的计算(1)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
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或容易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试题要有梯度,因此各试题的难度应有不同,这是命制试题时要加以特别考虑的。
(2)计算公式:P=平均分/满分值.例如:第一题平均分为8.5分,此题的满分值为10分,则第一题的难度P=8。
5÷10=0。
85。
例:第1小题选择题满分是4分,全班50名学生中有20名学生答对,则第1小题的难度为P=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20÷50=0。
4或平均分=4×20÷50=1。
6.P=平均分÷满分值=1.6÷4=0.4。
(3)关于难度的几个问题,难度水平的确定是为了筛选题目.平时测验难度要利于学生的学习,但一定的难度能增加区分度,这对全面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及格率,防止损伤学困生的自尊心。
难度水平的确定要考虑对分数分布的影响,一般以偏正态分布为前提,有时偏正态分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区分度的计算区分度是指试题对被测试者情况的分辨能力的大小。
一般在—1/ 41~+1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
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3~0。
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0。
2~0.2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
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
计算区分度的方法很多,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同一个试题的考试成绩采用不同的方法所得到的区分度的值是不同的。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两种方法计算区分度:(1)先将分数排序,P1=27﹪高分组的难度,P2=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P1-P2或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
(2)利用积差系数r计算区分度D。
当两个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呈线性关系,表示这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成为积差相关。
试卷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计算方法
试卷难度系数和区分度计算方法
考试难度系数计算公式:
Dc=1-A/T
Dc:难度系数;A:考生平均得分(如计算总体难度系数,则为全卷平均分;如计算单题难度系数,则为本题平均分);T:满分
举例:
总体难度系数:一份满分100分的试卷,考生平均得分78分,则难度系数为1-78/100=0.22
单题难度系数:一道题值2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1.5分,则难度系数为1-1.5/2=0。
25
理想的难度系数以控制在0.2左右为宜。
试题区别系数计算公式:
先把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前50%的考生为高分组,后50%为低分组,(样本大的时候,也可以取前、后各20%.)
Dr=2(Ah-Al)/T
Dr:区别系数;Ah:高分组平均分;Al:低分组平均分;T:满分。
举例:
总体区别系数:一份满分100分的试卷,高分组平均得分90分,低分组平均得分60分,则区别系数为2(90-60)/100=1。
7
单题区别系数:一道题值2分的试题,高分组平均得分1。
5分,低分组平均得分0。
5分,则区别系数为2(1.5—0.5)/2=1
理想的区别系数以控制在1.5左右为宜。
某些重要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必考知识点,单题难度系数允许为“0”。
分析试卷难度以及解题难度
学生答题时间分布
总结词
答题时间分布可以反映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答题效率。
详细描述
通过记录学生的答题时间,可以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以 及是否存在因题目难度过高而导致学生答不完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 答题时间分布,评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地利用时间。
学生答题错误类型分析
试卷难度与及格率的关系
总结词
及格率越低,试卷难度越高
详细描述
及格率是衡量学生通过考试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及格率较低,说明 大部分学生没有通过考试,这通常意味着试卷难度较高。
总结词
及格率越高,试卷难度越低
详细描述
及格率是衡量学生通过考试情况的重要指标。如果及格率较高,说明 大部分学生通过了考试,这通常意味着试卷难度较低。
难度适中
试卷难度应适中,既不过于简单 又不过于复杂,能够区分不同水
平的学生。
难度层次分明
在题目设计时,可以设置不同难 度的题目,从基础到高级,逐步 增加难度,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
的需求。
控制题目数量
合理安排题目数量,避免因题目 过多或过少而影响试卷的测试效
果。
加强学生解题训练与指导
提供解题思路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 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
区分度较高的题目能 够较好地区分高水平 学生和低水平学生。
02
解题难度分析
解题步骤与思路
解题步骤清晰度
评估解题步骤是否明确, 逻辑是否连贯,是否容易 理解。
Hale Waihona Puke 解题思路多样性分析解题思路是否具有创 新性和灵活性,是否提供 了多种解题方法。
解题技巧运用
试卷区分度难度的计算方法
试卷难度、区分度计算方法一、难度计算1、难度:指题目的难易程度,或说测验的难易程度,常以试题的通过率作为难度的指标。
难度值在0至1之间。
P>0.8试题太易;P<0.2时,试题太难。
一份试卷应该由不同难度按一定比例组成。
一般地说,P>0.8 、P<0.2的试题各占10%;P=0.2~0.4,和P=0.6~0.8的试题各占20%;P>0.4、P<0.6的中等难度试题应占60%。
整套试卷平均难度在0.4~0.6之间。
2、计算方法(1)客观性试题难度P(这时也称通过率)计算公式:P=k/N(k为答对该题的人数,N为参加测验的总人数)(2)主观性试题难度P计算公式:P=X/M(X为试题平均得分;M为试题满分)(3)适用于主、客观试题的计算公式:P=(PH+PL)/2(PH、PL分别为试题针对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在大群体标准化中,此法较为方便。
具体步骤为:①将考生的总分由高至低排列;②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高分组;③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全部试卷的27%作为低分组;④按上面的公式计算。
例1:一次物理测试中,在100名学生中,高低分组各有27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第一题有20人,低分组答对第一题的有5分,这道题的难度为:PH=20/27=0.74 PL=5/27=0.19 P=(0.74+0.19)/2=0.47整个试卷的难度等于所有试题难度之平均值(包括主、客观试题)。
二、区分度的计算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赏能力。
它是题目质量和测验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要求试题的区分度在0.3以上。
区分度D在-1至+1之间。
D≥0.4时,说明该题目能起到很好的区分作用;D≤0.2时,说明该题目的区分性很差。
D值为负数时,说明试题或答案有问题。
2、计算方法(1)客观性试题区分度D的计算公式D=PH-PL(PH、PL分别为试题高分组和低分组考生的难度值)PH、PL的计算方法同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
度分析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试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分析
一、试题的难度分析:难度系数(P)=该题平均分/该题满分,P值越大,题目越容易,难度越低。
当考生的人数较多时,可以根据时间的总分分成三组:分数最高的27%为高分组,分数最低的27%为低分组,中间的46%为中间组。
例如:某同学想用一只开关控制两只灯泡,要求开关闭合时,只有一只灯泡发光,断开开关时两只灯泡均发光,则下面的电路图正确的是(B)
选项分析结果组别
各选项选择百分数(%)A
B
C
D总体
7
80
2
11高分组
100
0低分组
7 57 4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