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莲花池介绍
保定古莲花池建筑介绍
保定古莲花池建筑介绍
嘿嘿,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有意思的故事!那是我和爸爸妈妈去保定玩的事儿。
我们去了一个叫“古莲花池”的地方,好漂亮呀!
古莲花池是个老老的地方,建得像一个大大的花园。
池子里有好多好多的莲花,白的、粉的、紫的,像小朋友穿的裙子一样漂漂亮亮的。
池子旁边有一座座古老的建筑,像是从很久以前就建好的,红红的屋顶,墙上还画着花花草草的图案,看起来好神奇呀!
有个亭子特别好看,叫做“听雨轩”,我在里面坐着,听着外面滴答滴答的雨声,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很久很久以前。
旁边还有高高的桥,桥下的小鱼儿游来游去,水面上有好多小泡泡,咕噜噜,咕噜噜,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呢!
爸爸说这些建筑都很有历史,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故事。
哇,我觉得古莲花池真是一个好神奇的地方,像是带我去穿越了呢!下次我还要再来,看看那些漂亮的莲花,听听雨滴,玩得开心极了!
—— 1 —1 —。
清代保定古莲花池图概述
州定兴人 )所有。明代时因园内池中荷花茂
盛, 遂称 之为 莲花池 。清雍 正 时期 , 直隶总督
李卫 ( 字又 玢 , 苏 铜 山人 ) 此 修建 了遐 迩 江 在 闻名 的莲池 书 院 ,乾 隆时又辟 为行 宫 。 白乾 隆年 间始 , 至光绪 末年 , 曾先 后多次 绘制古 莲 花池 图 ,它们 真实 地记 录 了清代不 同时期 古 莲花 池的历 史风貌 ,是研 究 古莲花 池 的第 一 手资料 , 为保护 、 也 修缮 古莲 花池提 供 了科 学
亭 台楼 阁无不 毕现 ,每景 都有 黄色标 签枥
名称 , 目了然 。 图 中景 物与 前述 乾隆 、 一 威 时期所 绘 的二 图基本 相 同 , 略有差 异 ,【 但 女
沧亭 已改 为平桥 ,宛 虹亭 改为八 角重 檐接 顶 的双层 阁亭 ,宛 虹桥改 为平式 的凌空橱
( 图四 ) 。
载 ,咸 丰庚 申至辛 酉年 间 ( 8 0— 16
16 年 ) 8 1 ,黄彭年应邀 主讲莲池 书 院 ,所 以刘 氏绘 十二胜 景应 是在此
期 间 。又据刘 尹玉 所绘此 《 池行 莲 宫 十二 景 图 咏 》 篇 《 沧 亭 》 最 末 含 诗 后 注 明 “ 巳暮 春御及生卒年月 , 陶刘两淑人事略》季 与《 ‘ 瑜 以四月三 日道卒 , 三十有 六 ’ 年 吻合 。”贳 口
夫 人刘尹 玉 于 同治 元年 已去 世 ,则 此 图断不 可能是 绘于 同治 十年 。
这 幅 画没有 标 明绘 制 者姓名 ,也 没
据 黄彭年 《 陶楼文钞 ・ 著》 杂 记
历经四次重建保定古莲花池的前生今世
历经四次重建保定古莲花池的前生今世都讲究前世今生,建筑也不例外,在保定有这样一处地方,从元朝就坐落在保定裕华路上,也可以说她见证了保定这所城市的历史,她被人们称之为“城市蓬莱”。
今天我们就追根溯源看看她的前世今生。
1227年,古莲花池是由元代保州处都元帅张柔主持营建的,当时名曰“雪香园”,后来成为张柔部将千户侯乔维忠的私人园第。
明代万历年间对它进行大规模扩建,调整建筑布局,为官府占据,成为达官贵人饮宴聚会的乐园。
曾以“水鉴公署”的雅号盛称于世。
在元明两朝交替中,此园曾一度废弃,但池深水丰,湖中莲花历年不衰,因此,明代以后就被称为“莲花池”了。
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年),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花池西北部修建莲池书院,后作为乾隆、嘉庆、光绪三朝的行宫和慈禧的行宫御苑,故园林规模日增。
清乾隆年间形成了著名的莲池行宫十二景:即春午坡、花南研北草堂、万卷楼、高芬阁、宛虹亭、鹤柴、蕊幢精舍、藻泳楼、篇留洞、绎堂、寒绿轩和含沧亭,园林规模达到极致。
光绪26年(1900年),英、法、德、意攻陷保定,园内文物被抢劫一空,亭台楼阁几成灰烬。
次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为献媚慈禧太后,重修古莲花池。
光绪32年(1906年),直隶布政使增韫下令将莲池改为“莲池公园”,,对外开放。
民国9年(1920年),将“莲池公园”改名为“古莲花池”。
民国时经战争破坏,50年代又重新加以修复。
2002~2005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复原修缮,恢复了莲池十二景中的九景。
复原后的莲池面积及建筑规模虽不如清代恢弘,但仍保留着我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特色,闪烁着我国古典园林传统造园艺术的精华。
了解完“一路走过来很不容易”的古莲花池,是不是感觉时间是个神奇的东西,留下了沧桑,更留下了经典。
保定古莲花池景区介绍
保定古莲花池景区介绍
保定市古莲花池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位于保定市莲
池区境内。
这里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历史文物与现代
景观相得益彰,是集休闲、娱乐、文化、观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景区由古莲花池、白沟新河和万佛园三部分组成。
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典园林
之一。
该园占地面积6200亩,其中水域面积约1800亩。
园内有
莲池书院、万佛园等景点,有亭台楼阁、曲径回廊、古木参天等
园林景观。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名闻中外的“中国第一水楼”——白沟新河。
白沟新河全长15.7公里,是保定境内唯一的一
条人工河道。
它东起保定西南的白沟,向北经唐县、高阳、满城、顺平四县市后汇入白洋淀,全长约150公里。
古莲花池景区的景观布局是:三座城门连珠,三塔凌波立天;两湖烟波浩渺,一亭亭阁映水;一城如画入画,万佛园中立佛。
其中“莲花池”以“莲”字为主题;“白沟新河”以“新”字为
主题;“万佛园”以“佛”字为主题。
—— 1 —1 —。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_导游词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
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
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
始建于公元1220xx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
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
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
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 1 / 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
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
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2: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位于市中心,历史久远,初建于唐上元年间。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张柔移镇清苑(今保定),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并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来的园林工匠,在此扩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曰雪香园,为其私家园林。
中国十大名园之保定古莲池
中国十大名园之保定古莲池古莲花池,地处保定市内闹市区,正门坐南朝北。
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
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
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
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
水心亭居其中。
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莲池实为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
保定古莲花池 - 概况古莲花池,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是保定古城八景之一,称“涟漪夏艳”。
古莲花池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十大名园之一。
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
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
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
南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峙,松柏滴翠。
北塘呈不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杨柳垂丝。
水心亭居其中。
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莲池实为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开凿,约建于公元1227年至1234年。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池”。
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
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也成了莲池的别称。
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人才济济,扬名中外。
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出游驻跸。
保定古莲花池十二景点详细介绍作文
保定古莲花池十二景点详细介绍作文示例作文篇一:探秘古城明珠:保定古莲花池的微缩世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座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翡翠瑰宝——保定古莲花池。
这可不是普通的池塘哦,它可是咱们古城保定的一颗璀璨明珠,每一块砖瓦都浸润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处景点都藏着说不完的精彩。
咱们得聊聊那标志性的一池碧波。
莲花池,名副其实,每年春夏之交,荷花盛开,犹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你瞧,那粉嫩嫩的花瓣儿,像害羞的小姑娘,轻轻探出水面,引来一群蜻蜓嬉戏。
湖边的老柳树,就像守护者一样,静静守望着这一池春色,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接着,咱们沿着湖边走,来到了“曲径通幽”。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两旁是青石板铺成,每一步踏上去都是历史的回响。
记得我小时候,总爱在这条小路上奔跑,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走进了古代的画卷。
再往里走,就是咱们的主角——“水榭”。
这是一座建在湖心的小亭子,四面环水,每当夕阳西下,金黄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映照出亭子的倒影,美得让人心醉。
那时候,我常常坐在水榭里,看着湖里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弋,感觉自己也成了那幅画的一部分。
然后,咱们来到了“龙王庙”,这可是个神秘的地方。
据说古时候,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每年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虽然现在庙宇已经修复一新,但那份敬畏自然的虔诚之情,还是能深深感受到。
最后,咱们绕过“三孔桥”,来到“莲花岛”。
这里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是个休闲的好去处。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在这里野餐,看着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听着远处传来的戏曲声,那一刻,我感觉这就是生活的美好。
保定古莲花池就像一本打开的历史书,每一处景点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
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我们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
每次踏入这片池塘,我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那份静谧的美,让人流连忘返。
这就是我心中的古莲花池,一个充满故事和魅力的地方。
如果你还没去过,那就赶紧找个周末,带上你的好奇心,一起来感受这份独特的韵味吧!示例作文篇二:探秘古城明珠:保定古莲花池的微缩世界嘿,朋友们,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这座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翡翠瑰宝——保定古莲花池。
涟漪夏艳-保定市古莲花池解读
2021/3/27
CHENLI
16
四、总结
一个成功的园林应该具有怎样的条件?
1.凸显城市特色,传承历史文脉
城市特色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城市的魅力源于深厚的文化底蕴 和内涵及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个性特色。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 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 种个性和特色源于历史与传统,这就使园林一下子具有了厚重的历史感。
2021/3/27
CHENLI
7
时间交替,尽收四时 烂漫
不同种类的植物之繁荣 与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相 认同。时序季相之变化可 以看作在一张透视图上视 角的位移,随时间的延续 ,便形成了动态性的多维 植物景观空间效果。
2021/3/27
CHENLI
8
神山仙海,法无定式
道家神仙起居出没的幻想境界亦成为园林 的传统布局。如蓬莱仙岛,发展至汉武帝时代 ,演变为了“一池三山”的景观格局,历代帝 王都因循了这种模式。但中国古典园林强调“ 活变”,有法无式,无定则,强调相地合宜。 因此“一池三山”的模式又因环境条件而出现 了不同的处理手法。
花南研北草堂
2021/3/27
寒绿轩
CHENLI
直隶图书馆
君子长生馆
12
不如亭
2021/3/27
水东楼 枚廊
复道
CHENLI
牌楼
13
道路
古莲花池中的道路具有很 强的目的性和通达性,连通 各景点景区,但有时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设 置似乎并不是那么合乎情理 ,蜿蜒于山水之间,充满了 曲折变化,看似山穷水尽, 又见柳暗花明,景从境出, 增添了游览的趣味性。
2021/3/27
古莲花池法帖
古莲花池法帖
摘要:
一、古莲花池简介
二、古莲花池的历史背景
三、古莲花池的园林特色
四、古莲花池的文化价值
五、总结
正文:
一、古莲花池简介
古莲花池,位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区中心,是北方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
它历经私人、官府、书院、行宫和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的十大园林之一。
古莲花池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
二、古莲花池的历史背景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保定发生大地震,当时的园林建筑“雪香园”尽皆废毁。
但由于雪香园池水深而不涸,园内池塘中荷花茂盛。
明代后的志书中把它随俗传记为“莲花池”,其名称逐渐演变为“古莲花池”。
三、古莲花池的园林特色
古莲花池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园内有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如“映日荷花别样红”、“鱼跃荷塘”、“翠竹风声”等。
古莲花池以水为主题,池水清澈,荷花映日,鱼跃其间,美不胜收。
园林设计巧妙,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特
色,又具有北方园林的雄浑大气。
四、古莲花池的文化价值
古莲花池不仅是一处优美的园林景观,更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
园内珍藏有元、明、清三代的文物和碑刻,如元代的“莲池书院碑”、明代的“雪香园记”等。
古莲花池还是保定市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保定八景”之一。
五、总结
古莲花池,一座见证了历史的园林,一处融合了南北风格的景观,一处承载了文化底蕴的宝地。
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保定市区中心,向世人展示着它的美丽、悠久和历史底蕴。
保定莲花池
“古莲花池”牌楼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兴建园苑,名谓“香雪园”。
后因荷花繁茂,又称“莲花池”。
时人郝经在《临漪亭记略》中曾赞曰:“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矣。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园苑被地震震毁,仅存莲池。
明清两代几经修葺,园内琼楼玉阁,画舫楼船,奇花异卉,仙禽灵兽,芙蕖香荷,景色达到了极盛,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
清乾隆皇帝、嘉庆皇帝、慈禧太后等巡幸过境,均在此驻跸,乾隆皇帝一人就达六次之多。
乾隆年间时任清苑知县的时来敏有《莲漪夏滟》诗:“一泓潋滟绝尘埃,夹岸亭台倒影来。
风动红妆香细送,波摇锦缆鉴初开。
宜晴宜雨堪临赏,轻暖轻寒足溯洄。
宴罢不知游上谷,几疑城市有蓬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莲花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裕华路,是保定八景之一的“涟漪夏艳”,为元朝汝南王张柔开凿,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21年,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亲书“古莲花池”横匾后,该名沿用至今。
古莲池曾辟为皇帝行宫,不仅以“林泉幽邃,云物苍然”闻名,还因莲花池旁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人才辈出的莲池书院而声名远播。
1952年11月22日,毛泽东主席到保定重游莲花池时说:“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为全国书院之冠。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年),张柔由满城移驻保州(今保定),重新修筑城垣,疏浚河道,营建保定,同时役使大批由江南掳来的工匠,凿塘挖池,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保定莲花池Baoding Lotus Pond陆 琦LU Qi. All Rights Reserved.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攻陷保定,园内宝物被抢劫一空,亭台楼阁几成灰烬。
次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谄媚慈禧,耗费巨款复建莲花池。
但至1949年解放前夕,莲花池多次被毁已破败不堪,今日所见为解放后修复。
莲花池总面积为2.4万m2,以池水为主体,面积7 900 m2左右,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3篇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古莲花池,我是你们的导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十大名园之一的古莲花池位于保定市区中心。
与直隶总督署南北相遥。
古莲花池正门坐南朝北,门前一对石狮雄踞左右,门楼歇山翘角、三门三楹,中门上方高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手书的“古莲花池”大字横匾。
白莲花池原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所建。
始建于公元1227年,现总面积24000平方米,其中池塘面积790O平方米、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为胜,因荷得名。
并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园林风格的精华。
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婆娑莲漪的池塘和繁茂荷花,明代称其“莲花池”。
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
知府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水鉴公署四字横匾,秉政应鉴之碧水苍天,以激人励己。
清兴建莲池书院,乾嘉时代成为莲池鼎盛时期,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的美称。
莲池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
仅北塘北侧的碑刻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
有唐、宋、元、明、清各代以至民国年间及解放后书法名家书写的碑刻l40余通,成为莲池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莲池这座古老的园林,融南北园林艺术风格于一体,博得了园林专家和文物专家的赞赏。
目前,莲池复原十二景及周边历史街区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莲池将以更加迷人的秀丽风光喜迎四面八方游客。
好,游客朋友们,古莲花池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2: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位于市中心,历史久远,初建于唐上元年间。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张柔移镇清苑(今保定),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并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来的园林工匠,在此扩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曰雪香园,为其私家园林。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精选5篇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精选5篇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1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门后面的牌坊上面写着“古莲花池”四个晶光耀眼的大字摆在正中间,好像在欢迎来到这里的客人。
大门的右边,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书法家写的。
再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白色的九曲桥,通过九曲桥就来到了水中亭。
亭子有8个角,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可爱的风铃,只要风婆婆轻轻一吹,小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远处的风景。
进到亭子里,发现亭子里面很宽敞,也很凉爽,亭子上有许多的图案,结构非常精细,整个亭子多没有一个钉子。
这说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见了莲花池里有许多荷叶和莲花。
从水中亭往后走有一个全国有名的藏书楼。
莲花池美,水美,景美,我为我的家乡拥有这么一出美景我感到非常骄傲。
保定古莲花池导游词2古莲花池坐落在保定古城,它用那独有的古香古色,各种经典的建筑,吸引了众多游客。
走进古莲花池,首先见到的就是一座假山,它由沟通南北两塘的东渠环抱。
山上怪石林立,从远望去,有的似玲珑宝塔,有的像仙鹤引颈,有的如猿猴掻耳,有的同骏马奔驰。
千奇百怪的形状,让我陶醉其中。
绕过假山,我来到了美丽的莲花池。
莲花池很大,几乎占了公园的四分之一。
一片片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玉盘。
池中的荷花更是千姿百态:有的刚刚结出花蕾,嫩绿嫩绿的;有的顶着粉红色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有的绽开了一两片花瓣,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娇羞欲语;有的伸展花瓣,吐露嫩黄的花蕊,像一位美丽的少女,亭亭玉立。
真可谓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啊!古莲花池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一个传说故事:“莲叶托桃”。
它是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
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拖着一只大红桃。
这一构制新奇而又自然。
传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出逃。
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
古莲花池导游词
古莲花池导游词古莲花池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区中心,始建于金元之交的公元1227年,小编收集了古莲花池导游词,欢迎阅读。
古莲花池导游词【一】古莲花池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园林之一。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假门后面的牌坊上面写着“古莲花池”四个晶光耀眼的大字摆在正中间,好像在欢迎来到这里的客人。
大门的右边,是一排黑色的石碑,石碑上的字都是各朝各代有名的书法家写的。
再往前走就能看见一座白色的九曲桥,通过九曲桥就来到了水中亭。
亭子有8个角,每个角上都挂着一个可爱的风铃,只要风婆婆轻轻一吹,小风铃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亭子四周有6根柱子,都是连在一起的,旅游的人们可以坐在上面休息,也可以望着远处的风景。
进到亭子里,发现亭子里面很宽敞,也很凉爽,亭子上有许多的图案,结构非常精细,整个亭子多没有一个钉子。
这说明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站在水中亭望去,我看见了莲花池里有许多荷叶和莲花。
从水中亭往后走有一个全国有名的藏书楼。
莲花池美,水美,景美,我为我的家乡拥有这么一出美景我感到非常骄傲。
古莲花池导游词【二】古莲花池位于市中心,历史久远,初建于唐上元年间。
蒙古成吉思汗二十二年(1227),张柔移镇清苑(今保定),画市井,定民居,建城郭,并役使大批自江南掳来的园林工匠,在此扩建园苑,引城西北鸡距泉和一亩泉之水,种藕养荷,构筑亭榭,广蓄走兽鱼鸟,名曰雪香园,为其私家园林。
因荷花繁茂,故明代称为莲花池。
总面积现存36亩,其中池水面积近12亩。
明万历年间改建为水鉴公署。
后经明清两代不断扩建和修葺,在清乾隆年间形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
以池中水心亭(临漪亭)为中心风景点,君子长生馆、藻咏厅、观澜亭、濯锦亭、高芬轩、响琴榭等建筑和景点环池而设,各存典故。
亭榭楼台,布局严谨,登高环顾;水中芙蓉拥翠,荷花亭亭玉立,柳丝袅袅娜娜,小桥流水,湖光山色,是冀中平原上一颗古代园林明珠。
园内设有莲池书院。
古莲花池还以碑刻众多而著称,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近百通。
直隶千年古莲池,缤纷四季景不同。春花秋月冬飘雪,夏日荷花别样红。【莲池印象】
直隶千年古莲池,缤纷四季景不同。
春花秋月冬飘雪,夏日荷
花别样红。
【莲池印象】
保定古莲池简介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在临漪亭的基础上建立,距今1344年
直隶总督李卫奉旨在莲池开办书院。
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乾隆、嘉庆、慈禧等帝后出巡,途经保定均在此驻跸。
乾隆帝曾多次来这里并赋诗赞美莲池。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在莲池书院学习,考中状元。
1952年11月22日,毛泽东主席曾莅临莲池故地重游,他说:“莲池之所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为全国书院之冠”。
中国十大历史名园之一(古莲花池是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等齐名的十大历史名园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定古城八景之一
特邀摄影师:墨秀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早秋惊叶落,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摄影师:公茂秀网名(墨秀)
我从很多年前就拍蓮池,这也是我多年来积累,很多照片都是自己欣赏。
以上作品均由墨秀女士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局
➢ 莲池园林以池为主体,临 漪亭为中心,主要建筑有 水东楼、藏书阁、藻咏厅、 君子长生馆、响琴榭、高 芬轩、寒绿轩及临漪、濯 锦、洒然、不如、六幢、 观澜等亭,宛虹桥、曲桥 和元建白石桥等,构成"湖 中有景,景中含诗"的优美 画卷,使人领略到古典园 林之美。
君子长生馆
➢紧邻北塘西岸,半面建在水上。它典雅洁净,超凡脱俗, 好似水中宫厅。正门高悬“君子长生馆”匾额,寓意君子之 德,如池中出淤泥而不染、历久繁茂的莲花,与世长存。
长廊,就长达33米,嵌有三段82方碑刻。清嘉庆
十八年(公元1813年),直隶总督那彦成将珍藏
的褚遂良《千字文》、颜真卿《千福碑》、怀素
《自叙帖》、米芾《虹县诗》、赵孟頫《蜀山图
歌》、董其昌《云隐山房题记》、《书李白诗》等
七种真迹和旧帖,镌刻在38方石头上,定名为《莲
池书院法帖》,赠送给莲池书院,为莲池碑刻的发 格
端。
法调 瑰高
宝逸
的、
永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恒法
之超
美绝
。的
书
莲池书院
•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在莲池北部建直隶省最高 学府莲池书院。书院院长多为学识渊博之士,如章学诚、 祁韵士、张裕钊、吴汝纶等,开设西文(英语)、东文 (日语)学堂,招收外籍留学生,聘请外籍教师等。使学 院“声播四方”,吸引着“四方贤隽担簦负笈受业门下者, 趾踵相接”,培养出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1952年11月22 日,毛泽东主席曾莅临莲池故地重游,他说:“莲池之所 以有名,关键是莲池书院有名,莲池书院在清末可称为全 国书院之冠”。
二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莲池景观的根本在 于“池”,即池与 其中的岛的结合及 池与周边景点和谐 统一的程度。从整 体看,莲池池与岛 的结合主要指池与 南岛,莲池有南塘 和北塘两个水面, 中间为岛,蜿蜒曲 折的溪涧绕南岛将 两塘连为一体,最 终形成的是一个山 嵌水抱的地貌结构。
三、藏露结合尽显涵蓄之美
➢ 园内琼楼玉阁,典籍文物,珠玑珍玩,以及奇花异卉,仙 禽灵兽,画舫楼船,芙蕖香荷,尽托于山山水水之间,交 织成画,交织成诗。山、水、楼、台、亭、堂、庑、榭参 差错落,组成了著名的莲池十二景,博得了“城市蓬莱” 的美称。
莲池美誉
➢ 古莲池不仅以“林泉幽邃, 云物苍然”闻名,更因与莲 池书院同处一址而声名远播。 莲池自古就环水置景,以水 为胜,因荷得名。
水东楼
建于乾隆行 宫时代,因 位于水之东, 故名,楼匾 是清末直隶 总督杨士骧
所书
由块石精叠
巧筑而成,
篇 留 洞
在灯烛照耀 下,可见幻 影迭生。洞
中及洞内岸
壁上,有乾
隆皇帝手书
的即景诗刻
石。
莲叶托桃
• 园中亭顶的独特造型。绿色翻卷的大莲叶正中, 托着一只大红桃。这一构制新奇而自然。传说八 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扮成村妇,连夜脱 逃。有一位老工匠,便在莲池设计了“莲叶托桃” 的亭顶样式,谐“连夜脱逃”之音,意在揭露慈 禧太后丧权辱国的丑行。慈禧太后回京路过保定, 看到“莲叶托桃”,恼羞成怒,当即传旨杀了这 位老匠人。
从古至今的变迁
➢ 古莲池初名雪香园,为元代汝南王张柔开凿,约建于公元 1227年至1234年。公元1284年被地震震毁,仅存深池清 水,繁茂荷花,明代以后的志书,就把它随俗称为“莲花 池”。明朝后期,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整修扩建。知府 查志隆把莲池作为一面“水鉴”,并令增建一门,上悬 “水鉴公署”四字横匾,以激人励己:秉政应鉴之碧水苍 天。从此,莲池成了达官贵人云集的场所,“水鉴公署” 也成了莲池的别称。到了清代,兴建了莲池书院,一时间 人才济济,扬名中外。莲池又辟为皇帝的行宫,皇帝多次 出游驻跸。古莲池几经修建,达到了极盛。
莲池
园林特征
➢ 中国园林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 整的造景思维体系。造园之始须先有一个明确的 立意主旨,进而由之产生各种意境,所谓“景从 境出”。在进行掇山理水的同时,采用合适的造 景手段表现出其内涵,让游者从中玩味。
➢ 与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不同,中华文化讲求“天 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依此发展形 成了古典园林咏物喻人、君子比德的造园思想, 莲池十二景中运用和发挥是比较突出的。
一、“一池三山”追求“神山仙海”的深邃境界
➢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活变”,有法无式,无定 则,强调相地合宜。“一池三山”的模式又因环 境条件而出现了不同的处理手法。而莲池对这一 模式的应用,则是相当巧妙的。莲池内的水面和 昆明湖等水面在面积上是无法比较的。
➢ 为营造“一池三山”的意境,除北塘中的宛虹亭 岛外,又在池西岸,即现在的君子长生馆西侧构 筑了小方壶和小蓬莱两座建筑,一起寓意传说中 的神山仙岛的意境,富有联想之美。
➢ 该馆为歇山五脊庑殿式 建筑,面阔五间,进深 二间,四周庑廊环抱。 隔扇门窗均为步步锦图 案,苏式彩绘雕梁画栋, 十分精美。正间前面突 出有罗锅脊抱厦三间, 抱厦之外有平台建于水 上。馆南北有配房,一 称小方壶,一称小蓬莱, 益增其古色古香、优雅 清幽之氛围。
碑刻长廊
• 莲池园藏石刻可谓一大景观。仅北塘北侧的碑刻
四、疏密有致方显自然情趣
➢ 水面有南北两塘,北塘为主景所在,因此,北塘 沿岸,四面环绕建筑,这里是建筑的密区,相反, 南塘则建筑甚少,星星点点,这是疏区,反将树 木种植得郁郁葱葱。由此,南北两塘的空间更显 不同。北塘,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 置石也错落有致,“片山有致,寸石生情”。有 特置之石,如太保峰,接近于抽象雕塑,值得玩 味;又有叠山,如篇留洞,峰岩嶙峋,沟壑纵横, 又脉络分明,尽显山林野趣。南塘则不然,密植 松、柏、竹,使整个空间幽静深邃。有了疏密的 变化,莲池便有了节奏,有了音乐般的美感。
水榭回廊
玉 雕 麻 姑 献 寿
-
绿野梯桥
怪 石
五、动静结合展现园林生活意境
➢ 静即点,动即线。亭台楼阁等建筑为静;游廊, 园路,水道为动。莲池为小型庭院,以静态观赏 为主,就是在某一视点进行观赏。园内的主要观 景点有:含沧亭、宛虹亭、君子长生馆、蕊幢精 舍等。在一点上观赏的景色,也有静有动,或时 静时动。例如,位于含沧亭上,动态之景有“西 邑弥淼,东注石窦,湍飞流激,每凭风延咏,如 闻濯缨之歌”;静态则有如若西望,便是烟波之 水,一飞虹入水,接连诺大的荷叶翻卷的宛虹亭, 作为背景的是静谧,甚至有书卷气味的君子长生 馆。动之则有环形园路,曲廊弯之,又夹岸相对 的山坡直至水面,强烈对比更加衬托水面之宽阔。
➢ 藻咏楼的处理与此相似。藻咏楼是马鞍形双重檐 脊的五开间木构架建筑,分上下两层,体量较大。 但在其北面翠绿浓郁的松柏掩映下,虚化了其下 半身,弱化了易造成阻塞感觉的庞大体量。其南 临南塘。而南塘的驳岸处理用巨石堆叠,似立壁 百丈,尤合皴法,犹如千岩竞秀之态。
六、开闭结合突现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 藻咏楼亦高达数丈,下临深渊,以观峻岩,相得 益彰。古诗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立于楼上,下俯清流、远眺沧海,确为一得胜景 处。含沧亭是另一驻景点。由此平远而观,北塘 诸景尽收眼底。“水光潋滟景色新。”四岸景物 倒影入水;远观沧浪,听之亦铿然有声。回望弧 廊,漏窗掩映,虚实相间,且有处凌空而设,疑 之恍若画中。此其画意之美也。北塘为开敞空间, 而在其周围存有许多较封闭的小空间,如万卷楼、 花南研北草堂、蕊幢精舍、寒绿轩等。通过空间 的开合对比和大小对比,而达到小中见大的景观 效果。
➢“春午坡,入门秀障也”。与众多园林一样,为求得含蓄幽 深,门前障山,使迂回曲折,避免一览无余,也从而使人更有 心游之赏之。这种挡是完全的藏,将其后景物完全藏之。倘无
此“坡”,院内景色尽收眼底,含蓄之感失之殆尽。
➢ 在主空间,水东楼,宛 虹亭与君子长生馆相去 不远,宛虹亭位于其间, 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个层 次。最初,水心为一 “笠亭”,体积甚小, 这样通过对比,突出君 子长生馆的位置及体量, 且在湖心为一点缀,浩 淼之水一亭一点,使水 更显开阔。
谢 谢
➢ 园中诸景建制小巧玲珑,优 雅别致,拙中见巧,朴中有 奇,汇集了中国南北古建筑 园林风格的精华。莲池实为 我国北方古代园林明珠,前 人曾用“几疑城市有蓬莱” 形容她,有"城市蓬莱"、"小 西湖"的美誉。
整体概括
➢ 古莲花池 ➢ 地处河北保定市内闹市区,
正门坐南朝北,是保定古 城八景之一,称“涟漪夏 艳”。 ➢ 总面积为2.4万平方米,其 中池水面积7900平方米。 池水以中心岛为界分为南 北两塘,蜿蜒曲折的东西 二渠将两塘沟通一体。南 塘呈半月形,外围峭壁环 峙,松柏滴翠。北塘呈不 规则矩形,四周玉石堆岸, 杨柳垂丝,水心亭居其中。
明国时期-直隶图书馆 不如亭
昆园
观鱼台
六、开闭结合突现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 北塘周边景观汇聚了莲池景观的精华。作为景 观主体的宛虹亭岛,同时又是最重要的观赏点之 一。由此四望,大部分景观建筑的仰角相近。北 望高芬阁角度虽大,但其体架通透,更兼下俯清 流,水中倒影无形中扩大了外部空间;两旁更有 垂柳劲槐衬托,以相对弱化了阁的体量感。
藻咏楼
回廊
七、莲池的植物应用特点
➢ 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是很有特点的。莲池 则可概括为“莲竹二君子”。其中以莲花为盛, 采用大面积种植块的方法,作为决定全园风格的 基调植物,在全北塘种植,盛夏酷暑中锁定绿野, 突出绿、凉、红、香的神韵美。古诗曰:“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借自然之形, 传自然之神,形成“天人合一”境界。更因其 “出于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君子品德, 形成了“历朝虽有改建,唯此贯穿始终”的建园 风格。寒绿轩对竹的应用,是最为成功的。丛丛 绿竹的作用一是遮荫,二是其形态和意韵从视觉 上给予人的清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