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通用检验规范
钣金件检验标准
钣金件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
1. 表面无划痕、凹凸、氧化等缺陷。
2. 涂装表面无起泡、脱落、色差等现象。
3. 孔洞、凸台、凹槽等加工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
二、尺寸检验。
1. 使用量具对钣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进行检测。
2. 检验孔位、孔径、孔距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进行精确测量。
三、材质检验。
1. 使用化学分析仪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检测,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2. 对材质进行硬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四、装配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检验装配接口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2. 检验装配后的整体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1. 对于需要进行密封、防水、防尘等功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功能检验。
2. 对于需要承受压力、扭矩等力学性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对于需要抗腐蚀的钣金件,进行盐雾腐蚀测试。
七、特殊要求检验。
1. 根据钣金件的具体用途和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2. 对于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检验方案。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质、装配、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确保钣金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生产过程中,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和提升检验标准,也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钣金检验规范
钣金检验规范(标准文件)一、钣金外观部分1、目的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参照文件2.1本文件根据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2.2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3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4本规范若参考文件相抵触,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3.1术语部分钣金件外观术语解释: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根据本行业客户的具体实际要求,金属钣金件制品的外观不合格类别有亮度差、边缘不良、变形、污渍(不清洁)、麻点、压痕、粗砂、磨花等。
结合以上不合格类别的客户要求等级,可将钣金件制品共分6级和特殊级,以作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1)。
3.4 检验项目及标准3.4.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2)标题: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 A页次: 3 of 3N=数量,L=长度,W=宽度,D=直径,A=区域,J=距离,H=深度,S=面积1 批鋒在五金件周围多出的五金料废边1.影响外观为轻缺陷.目测 L 为長 H為寬L ≤0.1mm.H≤0.1mm2.影响功能或装配为重缺陷.2 五金件手印以反光面检查为条件不允許超过标准为得不良.目测3 帖紙粘性与实物粘贴实验以测试结果已定1.脱落为严重不良2.与样品相差为轻缺陷目测披LH3.4.2 成型钣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3)3.4.3 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钣金产品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QA-002
版本version: 版次Edition Number :01
页码:第 页 ,共 12 页
文件名称
钣金产品通用检验规范
File Name Sheet Metal Inspection Standards
制订部门Develop Department: 品质部Quality Department
3.1.16剥离:噴涂表面局部脫落。 Peeling:Some spraying areas peel.
3.2.3刮伤:喷涂表面划伤,且已伤至底层,露出金属底材颜色。 Scuffing: There are scratches on the spraying surface,even scratch into base material so that the color of base metal material exposes.
3.1.4变色:底色或预期的颜色发生改变,或零件表面不同区域的颜色、光泽程度不一致。 Color-changing:Bottom color or prospective color changes; or the color and glossinee of different areas on the surface of spare part are different, not the same.
3.1.7镀痕/流痕:由于镀层厚度不均匀造成零件表面上波纹状或条状异常的区域。 Plating mark/flow mark: Because of the unevenly thick plating layer, there are corrugated or strip-like lines on some areas.
钣金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作业内容4.1原材料检验标准 4.1.1金属材料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1.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1.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1.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4.1.2.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4.2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4.2.1外观:钣金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4.2.2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下表一执行 表一:尺寸公差要求4.2.3压铆件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垂直度<0.02),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日 期:通用检验规范三阶文件文件类型LD-QM-WI-05版本/次:B/0页 次: 1 OF 5文件编号:2016.6.8苏州利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4.2.4焊接4.2.4.1 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钣金通用检验标准
封面页文件编号: WI-BJ-023文件名称:钣金件通用检验标准修订号: 1.0(包括封面,共 16 页)1.0目的为保证我司钣金件产品的质量,又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特制订本通用检验标准。
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司标准以及非标准的钣金产品,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力度、组装要求作出规定;对钣金件产品的功能、结构特别性能不作规定,我司主要产品要求须参照相关检验标准,特别产品之特殊要求需另外说明。
3.0职责3.1工程部3.1.1设计时应支持本标准,对特别要求应特别说明。
3.1.2与本标准有关的不符合项之特纳。
3.2销售部3.2.1客户特别要求的收集3.2.2与本标准有关的不符合项之特纳3.3生产部按本标准做货及自检。
3.4品管部按本标准检验。
4.0作业内容4.1剪床开料4.1.1外观保证4.1.1.1剪床开料必须用经IQC检验合格之板材,大料平直度、外表面状态必须符合IQC检验标准。
4.1.1.2未经确认不得采用已生锈之SECC和SPCC板料,以及表面严重划伤之SUS板料。
4.1.1.3对胶沙不锈钢应注意开料之纹向要求,不可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纹向任意开料,并严格保护表面,以避免刮伤。
4.1.1.4剪床开料之批锋应小于料厚之3%,手摸应无明显刮手现象。
4.1.2尺寸控制4.1.2.1为保证钣金成形尺寸,减少过程累积误差对工件尺寸的影响,剪床开料尺寸允差按下表检验:4.1.2.2对一开几过多的开料件,如单一方向开料数量超过六件(一般应为偶数),应先将料对开,然后再开成单件,以减少误差累积。
4.1.2.3对长度超过1500-2500之开料切边直线度应小于0.3mm/m,宽度大小端误差小于0.5mm。
4.1.2.4开料件之长短边90。
角度允差±3´。
4.2 CNC冲孔4.2.1外观保证4.2.1.1 CNC冲孔应先检查板材是否有划伤,对经剪床放行而有少许划伤之板料,冲孔时应将划伤面尽量放于批锋面,以减少对外观的影响。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无清晰打磨痕,无手感
有无过度打磨
目测
无过度打磨
拉丝方向
目测
通用要求拉丝在长度方向;
其它符合图纸要求
拉丝目数
目测
符合图纸要求
编 制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钣金加工通用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Q/GC201702
版 本
A0
生效日期
总 页 数
5
页 次
4/5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方法及工具
检验标准
工段
内容
焊疤要求
(高度、长度、间距)
卡尺
允许公差≤图纸要求10%以内
(图纸必须明示)
焊渣清理
目测
必须清理
有无气孔、针眼
目测
依据图纸要求:
有防水要求的不可接受,其余不做要求;
焊道处理
目测
外部焊道必须打磨处理
内部焊道不做处理
焊接强度
敲击
可使产品或配件产生变形,
但焊接处未脱落
5.6
打磨
打磨表面
手感
打磨面无凹凸感
打磨痕检查
重点尺寸:符合图纸标注
未注公差:GB/T 1804-2000-m
a拉铆、压铆钉是否正确
b是否拉、压到位,有无带料 c方向正确
d拉压后螺纹
目测
通止规
铆钉型号符合图纸要求
拉、压牢固≥15kg;带料≤1mm
方向依据图纸
螺纹通规通,止规止
螺钉、螺柱、螺帽是否歪斜
目测
目测无歪斜
编 制
日 期
审 核
日 期
批 准
日 期
g、装车后检查非规则的产品摆放,有无固定牢固。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小配件、铆钉由于撞击引起的变形,脱落;
钣金件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件通用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工业零部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钣金件的质量,保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制定了一系列的通用检验标准。
本文将就钣金件的通用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准确、全面地进行检验工作。
一、外观检验。
外观是钣金件质量的第一印象,也是用户最容易直观感受到的部分。
在外观检验中,应该注意检查表面是否平整,有无凹凸、划痕、氧化等缺陷,颜色是否均匀一致。
此外,还需要检查有无变形、错位、裂纹等情况,确保外观符合要求。
二、尺寸检验。
尺寸是钣金件的关键指标之一,直接影响着其装配和使用效果。
在尺寸检验中,需要准确测量各个部位的尺寸,包括长度、宽度、厚度等,与设计图纸进行对比,确保各项尺寸符合要求,尺寸公差在允许范围内。
三、材质检验。
钣金件通常采用不同材质制作,如不锈钢、铝合金、碳钢等。
在材质检验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确认其种类、牌号、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疲劳、氧化、变色等情况,保证材质符合要求。
四、表面处理检验。
钣金件的表面处理通常包括喷涂、镀锌、阳极氧化等,这些处理能够有效提高钣金件的防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在表面处理检验中,需要检查表面处理层的厚度、附着力、均匀性等指标,确保表面处理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钣金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功能性能,如承载能力、密封性能、耐磨性等。
在功能性能检验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和测试,以验证其功能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钣金件通常需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低温、潮湿等。
在环境适应性检验中,需要对钣金件进行一系列的环境试验,验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确保产品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七、包装运输检验。
最后,钣金件在出厂前需要进行包装和运输,包装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运输要求,是否能够有效保护产品不受损坏,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环节。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通用检验标准涉及外观、尺寸、材质、表面处理、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包装运输等多个方面。
钣金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作业内容4.1原材料检验标准4.1.1金属材料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1.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1.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1.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4.1.2.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4.2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4.2.1外观:钣金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4.2.2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下表一执行表一:尺寸公差要求4.2.3压铆件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垂直度<0.02),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日 期:通用检验规范三阶文件文件类型LD-QM-WI-05版本/次:B/0页 次:1 OF 5文件编号:2016.6.8苏州利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4.2.4焊接4.2.4.1 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
钣金件加工检验通用标准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与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步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图纸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标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 13级执行GB/T1800.3 -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GB/T1800.4 - 1999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 - 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公差GB/T1184–1996 形位公差未注公差的形状和位置公差4.原材料及辅料检验标准4.1 金属材料4.2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4.3 管件方通、圆通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5.1 冲裁(数冲)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打磨处理去除毛刺。
●冲切过程中产生的接刀痕:必须符合安全(不划伤手)和零件尺寸公差,一般不大于板厚的10%~20%,数控冲咬出的孔、异形孔、圆角必须修整平滑。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5 mm。
●冲裁加工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 ≤5% 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 mm。
●冲裁尺寸符合技术图纸要求,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平面度公差要求5.2折弯检验标准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 t (t为板厚)。
除特别注明外,折弯内圆角为R1.0 mm 。
接刀痕深度控制在0.30 mm 以内。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5.3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尺寸公差要求】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钣金件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XX/ZC-QM-07 版本:A1 发布日期:20XX年XX月19日1 目的为判断某批送检产品的钣金件是否合格,决定是否接收该批产品,以确保进货产品质量一致性水平,提高后道生产工序直通率。
2 适用范围本文件本标准适用于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客户特殊要求的所有钣金件(包括但不局限于采集分机、缺口图像传感器、通信传输设备,机柜上面的钣金件等)外观检验。
如果某个产品客户对外观有特殊要求,则该产品以客户提供的外观标准进行检验和验收。
使用本标准对某一缺陷判定有歧异或出现本标准中未定义的缺陷种类时,由慧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件工程师和质管部QE仲裁判定。
3 术语和定义3.1 母体:指一批产品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3.2 抽样:指从母体中取出一部分个体的过程。
3.3 样本:指从母体中抽样的,用以检验、测试及判断母体质量的一部分基本单位。
3.4 样本大小:指样本中包含的基本单位数量,以n表示。
3.5 AQL:指合格质量水平,也可理解为可接受的批质量水平。
3.6 Ac:指合格判定数。
3.7 Re:指不合格判定数。
3.8 第I类错误风险:指把合格的批错判为不合格批,从而使供方受损,以α表示。
3.9 第II类错误风险:指把不合格的批错判为合格批,从而使需方受损,以β表示。
4.0 表面等级划分A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经常能够看到的表面为A级面。
举例:机柜的前面。
B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偶尔能够看到的表面为B级面。
比如:图像传感器表面,采集分机表面,机柜的侧面等。
C级面:在最终使用状态下,客户移动或打开产品才能看到的表面称为C级面。
比如:机柜的内部,机柜的底面等等。
注释: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被掩盖,则以被掩盖后的表面来定义;如果零件、部件、产品在后续装配、安装过程中有可能被掩盖也有可能不被掩盖,则按照不掩盖的表面来定义。
例如:1U机箱装挂耳处定义为B级面。
5 检验条件5.1 光源要求在自然光或光照度为5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检验,比如40W日光灯。
钣金件检验规范标准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时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GB/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GB/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
原材料检验标准金属材料: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通用五金件、紧固件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冲裁检验标准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
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未注平面度公差要求折弯检验标准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
(有特殊表面要求和镜面除外)折弯变形标准按照《表二》及《表三》。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折弯方向、尺寸与图纸一致。
钢板在弯、折、卷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锤击痕迹应予以修复,不得有明显锤窝现象。
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尺寸公差见表三。
【附表三:未注尺寸公差要求】焊接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钣金件检验标准
C1.3.3、C面表面平面度符合图纸要求,图纸没有标注公差的,1平方米误差起伏度不起过2.0mm;
其它标准参考:A1.3.1、 A1.3.2、A1.3.3、A1.3.7 、A1.3.8、A1.3.9、;
装配环节
(C1.4)
北京国亿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有公司
BeiJing Gou YiTong precision machinery manufacturtingCo.,LTD
文件编号
GYT-JY-WGBZ01
编制
版本号
00
审核
生效日期
2012.07.24
批准
文件标题
钣金件外观质量检验规范
第1页 共2页
范围
标准规定了钣金件、焊接件外观质量验收准则 。
A1.1.1、所使用的材质与图纸一致,板材规格厚度与实际厚度误差小于±0.05mm,
板面平整,无严重的划痕;及明显缺陷;
A1.1.2、抽样检验冲压成型的工件,尺寸与实际展开一致,(抽样比例不小于此30%)
A1.1.3、接刀痕不能划手,不能大于板厚的15%,数控冲出的孔,异性孔,圆角必须修正;
A1.1.4、各冲压完成的工件,应该按图纸要求进行毛刺钳修处理;平滑;根据图纸要求倒出圆角或C角,不许有明显的塌边,塌角现象
A1.4.8、所有待包装的物料,在包装前由装配主管进行检验(包含过程检验);并合理判断工件的合格判定属性,所有工件必须贴有相应的物料编号及产品名称,液槽及油箱包装时必须附相应的检验报告进行包装,对于合格判定属性不明确的可以通知项目管理员或售后人员进行判定;
B面(等级:中)
(B1)
冲压环节(B1.1):
钣金结构件通用检验标准
钣金结构件外观通用检验标准一、范围:本检验规范适应于公司生产的成品、零件的外观检验,作为外观检验的一般要求,本检验包括产品的外观装配、喷涂层的效果等特性,不包括尺寸性能,有关尺寸性能要求请详见各产品图纸的技术要求,另请比对客户签核样品或参照相近的外观现状。
二、外观:1、本标准所述外观包括:1:视觉外观;4:表现喷涂的附着力;3:装配组合性能直边图角的要求。
2、表层分级:A级表面:产品(成品、散件)安装完成后,外露且经常看见的表面。
B级表面:用户操作用日常安装时能看到的组件外表面或柜(箱)体内的表面。
C级表面:由于其它零组件的遮档,用户操作及安装时不能看到的表面。
3、零件大小的定义:三、标准要求:(一):金属表面常见的缺陷定义:1:裂纹:在冲压过程中,在受力不均时产生的裂纹。
2:腐蚀斑点:在热处理或储存过程中,由腐蚀引起板面点状缺陷。
3:折痕:在冲压及折弯机的过程中,边部产生的压折痕迹。
4:压痕:板面受异物挤压撞碰或模具沾有异物而产生凹陷变形。
5:膜层伤: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到底层。
6:伤痕:已伤到底层。
金属表面接受范围:附注:(1):表中L: 表示单个缺陷长度,单位:mm, S表示单个缺陷面积,单位mm2,P表示缺陷的数量,单位个。
(2):上表所列的缺陷个数当在每一表面上超过2个时,每二个缺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10mm,否则视为同一缺陷面积认其总和计算。
(二):电镀表面常见缺陷的定义:1:浅划伤: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
2:深划伤:表面膜层划伤,且以伤至底层。
3:水印:电镀因清洗水未及时干澡或干澡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4:漏镀:电镀时,因堆积导致的工件部分表面无镀层现象。
5:雾状:镀层表面上的模湖,不清晰,不光泽的现象。
6:砂眼:镀层表面的疏松针孔现象。
7: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在表面形成的颗状物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电镀件外观缺陷可按以下范围表:(三): 喷涂表面常见缺陷定义:1:附着力:色漆、清漆及有关产品的涂层从底材分离的抗性。
钣金检验规范(标准文本)
Q/SK钣金件及不锈钢件检验规范(依据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要求标准制定)一:钣金外观部分1.目的及适及范围:1.1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钣金制品的质量,为外协加工提供检验根据,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1.2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钣金件制成的产品及其相关加工组成品。
2. 参照文件2.1本文件根据浙江斯克瑞德安全技术有限分司质量管理体系GB-19001-2008质量管理体要求标准制定2.2本检验规范参照金属冷冲压件通用技术条件2.3本规范若与零件图/规格相抵触, 则以零件图/规格为优先2.4本规范若与参考文件相抵触, 则以本规范为优先3.内容:术语部分钣金件外观术语解释:3.2 检验方法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将待验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A、目测距离: 距离产品25cmB、检验角度: 成45度目视检测。
C、检验光源: 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 、观察时间:<10秒 (每个可见平面需要3秒)。
E 、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 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 不合格类别划分:根据本行业客户的具体实际要求,金属钣金件制品的外观不合格类别有亮度差、边缘不良、变形、污渍(不清洁)、麻点、压痕、粗砂、磨花等。
结合以上不合格类别的客户要求等级,可将钣金件制品共分6级和特殊级,以作轻重不良的区分(见表1)。
3.4 检验项目及标准 3.4.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2)标题: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 A 页次: 3 of 3N=数量,L=长度,W=宽度,D=直径,A=区域,J=距离,H=深度,S=面积,1批鋒在五金件周围多出的五金料废边 1.影响外观为轻缺陷.目测L 为長 H 為寬L ≤0.1mm.H ≤0.1mm 2.影响功能或装配为重缺陷.2 五金件手印 以反光面检查为条件不允許超过标准为得不良. 目测3 帖紙粘性 与实物粘贴实验 以测试结果已定1.脱落为严重不良.2.与样品相差为轻缺陷.目测4 混料 混有不同规格的物料 不允许 重缺陷 游标卡尺/针规5 规格不符 与标准不符不允许 重缺陷 目测 6 生锈 产品表面生成黄黑色异物 不允许 重缺陷 目测 7 少數 少于标准数量 不允许 重缺陷 目测 8破裂物料破裂不允许重缺陷目测披LH3.4.2 成型钣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3)3.4.3 检验时注意事项: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原则上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钣金件检验标准
1.1卷尺、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量程 0~200mm 、精度0.02mm )2.适用范围:2.1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钣金通用检验标准(外量,尺寸,包装,破坏性试验等)。
3.作业方法: 3.1剪床开料 3.1.1外观保证3.1.1.1剪床开料必须用经IQC 检验合格之板材,大料平直度、外表面状态必须符合IQC 检验标准。
3.1.1.2未经确认不得采用已生锈之SECC 和SPCC 板料,以及表面严重划伤之SUS 板料。
3.1.1.3对胶沙不锈钢应注意开料之纹向要求,不可在不确定情况下作出纹向任意开料,并严格保护表面,以避免刮伤。
3.1.1.4剪床开料之批锋应小于料厚之3%及戴无尘手套检查,来回摸边缘不刮手套,不起毛屑。
3.1.1.5激光开料需要去毛屑,戴无尘手套检查,来回摸边缘不刮手套,不起毛屑。
3.1.1.6数冲开料需要去毛屑,戴无尘手套检查,来回摸边缘不刮手套,不起毛屑。
3.1.1.7机加工的工件需要去毛屑,戴无尘手套检查,来回摸边缘不刮手套,不起毛屑。
3.1.1.8外发加工回来工件或部品需要去毛屑,IQC 戴无尘手套检查,来回摸边缘不刮手套,不起毛屑。
3.1.2尺寸控制3.1.2.1为保证钣金成形尺寸,减少过程累积误差对工件尺寸的影响,剪床开料尺寸允差按下表检验:3.1.2.2对一开几过多的开料件,如单一方向开料数量超过六件(一般应为偶数),应先将料对开,然尺寸范围 0-200 200-500 500-1000 >1000 允许偏差±0.15±0.3±0.5±0.8有毛刺,刮手NG有毛刺,刮手NG有倒角及不刮手---OK3.6.1.5布于主要外观表面及拼角位的焊缝应满焊,并能方便地打磨处理,不能作打磨处理的次要外观表面及拼角位的焊缝及焊点一定要平顺均匀,大小适中。
3.6.1.6对外表面为胶沙不锈钢的钣金箱体之焊接,应尽量避免于产品外观之正反面烧焊,而将焊点布于内折边及拼角位,对不作喷涂处理之不锈钢其上所焊接之螺丝或丝母,也应为不锈钢、避免生锈及腐蚀影响外观及使用。
钣金件检验规范
钣金件检验规范第一篇:钣金件检验规范钣金件检验规范包装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的包装要去,确保外包装能有效防护产品,避免在运输、搬运等过程造成损伤,同时确保来料产品易于识别和追溯。
2、范围适用于所有钣金件的来料,供应商确保产品完好地到达指定地点。
3、检验条件正常照度或(800LUX)目视。
4、检验内容4.1包装箱上应记录准确完整信息:4.1.1采购单号(如需要)4.1.2料号(如需要)4.1.3产品名称4.1.4批号(如需要)4.1.5每箱数量4.16日期4.1.7品管检验状态4.2装箱单必须附在每次出货上,应包含以下信息4.2.1客户名称(如需要)4.2.2订货总数4.2.3总箱数4.2.4采购订单号4.2.5料号4.3包装4.3.1所有物料均必须包装,以免在运输过程遭到破坏,包括使用相应得积案镇垫料、间隔物、填充物等。
必须封闭包装箱并且必须将箱顶盒箱底封好胶带。
4.3.2外包装必具有足够的抗外力强度以便能保护内部包装物。
装箱齿轮应符合规格(以避免运输过程中摇动或损坏。
4.3.3零数箱必须有明确的标识。
4.3.4包装方向正确,包装盘,箱干净整齐,无破损:标签填写完整,正确,内外标签数量一致。
电镀质量要求1、目的明确来料电镀质量要求,确保电镀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2、范围适用于所有钣金件的来料(电镀锌产品),供应商确保产品完好地到达指定地点。
3、检验条件天然散射光或无反射光的白光下用目视检查。
4、检验内容检验项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缺陷分类备注/参考资料CRMAMI外观30cm目视无以下的缺陷:(正常镀层结晶均匀、细致、钝化膜完整呈光泽彩色)1、镀层粗糙2、镀层灰暗3、镀层起泡4、镀层脱落或有严重条纹5、钝化膜疏松和严重钝化液迹6、局部无镀层目视√参考文件:5.1厚度/克重(质量)按 xx g/m2计算-√供应商提供报告参考文件:5.2,5.4附着力1、镀层后任何方向能弯曲180度且弯曲的外径没有任何金属脱落4.1;√参考文件:5.3耐腐蚀1、盐雾试验后,在距离工件正常距离肉眼可观察到的表面有腐蚀4.3(仅供参考)5.5仅供参考)√供应商提供报告参考文件:5.54.1根据镀层的厚度选择弯曲内侧的曲率半径,如下表:结构钢冷轧钢253033/133/240/140/211/2221/221/2334.3最终处理—镀层要进行以下一种最终处理工艺:类型描述I电镀,不需要后续处理II需要彩色铬酸盐转化镀层后续处理III需要无色铬酸盐转化镀层后续处理抗腐蚀要求类型耗时(h)II96III12涂料质量检验1、目的明确来料热固性粉末质量要求,确保粉末喷塑产品满足客户需要。
五金钣金件检验规范(含表格)
五金钣金件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掌握钣金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0适用范围:所使用的五金材质的检验。
3.0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色卡、3M胶纸、酒精(97度)、1KG砝码。
4.0 基本定义5.0 不良缺陷定义5.1、不良缺陷5.1.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1.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1.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5.1.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1.5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5.1.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5.1.7“R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5.1.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5.1.9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5.1.10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5.1.11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5.1.12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5.1.13 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5.1.14 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5.1.15 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5.1.16 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5.1.17 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5.1.18 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5.1.19 色差:产品表面顏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5.1.20 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
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 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GB/1804-2000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作业内容
4.1原材料检验标准 4.1.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1.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1.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1.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4.1.2.3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4.2钣金加工件检验标准
4.2.1外观:钣金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 4.2.2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下表一执行 表一:尺寸公差要求
4.2.3压铆件
压铆螺母(柱)、压铆螺钉、涨铆螺母(柱)、拉铆螺母等,压上零部件后,螺纹不得变形(螺母或螺钉能自由进出,顺畅无卡滞现象),压铆件应与板面相平,不允许凸起或凹进(手感触摸应平滑),压铆件与板面垂直(垂直度<0.02),压铆后压铆区无变形、猪嘴现象,拉包的高度、壁厚应均匀一致,顶部不应有毛刺。
日 期:
通用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
文件类型
LD-QM-WI-05
版本/次:B/0页 次: 1 OF 5文件编号:2016.6.8
苏州利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4.2.4焊接
4.2.4.1 焊缝应牢固、均匀,不得有虚焊、裂纹、未焊透、焊穿、豁口、咬边等缺陷。
焊缝长度、高度均不允许超过长度、高度要求的10%。
4.2.4.2 焊点要求:焊点长度8~12mm ,两焊点之间的距离200±20mm , v 焊点位置要对称,上下位置要统一。
如加工图纸上对焊点有特殊要求,按图纸执行。
4.2.4.3点焊间距小于50mm ,焊点直径小于φ5,焊点布置均匀, 焊点上压痕深度不超过板材实际厚度15%,且焊接后不能留有明显的焊疤。
4.2.4.4焊接后,其它非焊接部位不允许有被焊渣、电弧损伤现象,表面焊渣、飞溅物需清除干净。
4.2.4.5焊接后,零件外表面应无夹渣、气孔、焊瘤、凸起、凹陷等缺陷,内表面的缺陷应不明显及不影响装配。
门板、面板等重要零件还应去除焊后应力,防止工件变形。
4.2.4.6焊接零件外表面应磨平,若为喷粉件、电镀件,焊后打磨粗糙度为Ra3.2~6.3,喷漆件为Ra6.3~12.5。
4.3机柜的检检标准:4.3.1表面外观要求
4.3.1.1 外形尺寸未作特别要求的按IT13级执行。
机箱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机箱六个主面的垂直度、直线度(不直度)采用对角线法测量。
公差范围见表二。
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4.3.1.2平面度公差应满足表四。
表三:平面度公差要求
4.3.1.3门、面板的安装对正及间隙要求:同一批机箱相同地方的间隙差值小于0.5。
门应开启灵活,在开启范围内不允许与机柜四周产生磨擦与干涉,不应有碰撞、刮漆现象。
4.3.2机箱稳定性要求
机柜装配后必须有可靠的稳定性,不允许由于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而翻倒。
检验方法:使机柜倾斜10°,机箱不翻倒。
在振动或其它外界作用力下,机箱不应有零、部件松脱现象,
页 次: 2 OF 5三阶文件
日 期:
2016.6.8
文件类型
通用检验规范
苏州利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LD-QM-WI-05
版本/次:B/0
不应有异常的嚓嚓作响及摇动声。
4.3.3机箱安全性要求
机柜外表面与人身可触及部分的棱边等部位要倒纯及去除毛刺,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露尖角、棱边、粗糙表面,在表面喷涂前要去除毛刺。
机柜接地要求导电部分应无锈斑,导电性良好。
4.4喷涂件检验标准
4.4.1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4.4.1.1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4.4.1.2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绒毛现象; b)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c)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d)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f)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h)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i)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
j)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评价方法: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1M处观测。
判定:可见的缺陷为不可接收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为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
4.4.2涂层附着力检验(检测方法:百格试验) 4.4.2.1试验方法
对涂层表面进行百格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用锋利的刀片在涂层表面纵横方向各划间距为2㎜的平行直线11条,构成100个边长为2㎜的方格(注:①划格时刀片应与被划平面垂直 ②划格时须用直尺 ③划痕应穿透涂层),用普通封箱胶纸贴于划格区域,压实并挤出空气,停滞10秒钟,手持胶纸端部,与被试工件表面呈45°方向,将胶纸迅速拉起,检查方格涂层粘脱、损伤情况; 4.4.2.2评定方法:
0级:应无任何脱落现象(含交叉处); 1级:交叉处小于5%的脱落;
2级:交叉处大于5%小于15%的脱落;
通用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
日 期:
2016.6.8
3级:交叉处大于15%小于25%的脱落; 4级:交叉处大于25%小于35%的脱落; 5级:交叉处大于35%的脱落(含交叉处); 4.4.2.3 判定:
1.涂层厚度小于40μm时,方格边长不大于1㎜,满足2级合格;
2.涂层厚度大于40μm小于90μm时,方格边长大于1㎜小于2㎜,满足3级合格;3.涂层厚度大于90μm小于120μm时,方格边长为2㎜,满足4级合格;
4.涂层厚度大于120μm时,附着力会有所下降,一般要求涂层厚度不超过120μm,此时判定标准暂定为:有完整方格脱落为不合格。
4.4.3涂层抗酒精熔剂性检验
用白色棉布醮酒精在涂层表面反复擦拭(不用大力按压)10次,棉布上应无可见的涂层脱落现象;待酒精完全挥发后,被擦拭部位与未擦拭部位应无颜色和光泽差异。
4.4.4压铆螺母、螺钉、螺纹孔经喷涂检验
须保证螺杆、螺母、攻丝孔经喷涂后螺纹良好,装配顺利为合格。
扭力测试标准为: M2.5≥ 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4.5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光源标准、附着力检测、质量等级分类等与“喷涂外观检验标准”的相关条款相同。
4.6丝印检验标准 4.6.1颜色
颜色与标准色板比较在色差范围内。
色彩印刷应该有足够的遮盖力,以反射光观看,看不清下面的色彩和结构为准,印刷字符及色块的边缘不清晰度不大于0.1。
4.6.2缺陷
色斑,夹杂物,色斑的长度不大于1,不许聚集,两处色斑至少相距50以上。
不允许有图
通用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
日 期:
2016.6.8
案不清晰,字体不端正,拖墨,漏印,错位,重叠,少墨等不良现象。
4.6.3附着力参照喷涂附着力检验方法 4.7.组装(包装):
4.7.1按照客户图纸进行组装。
组装前先确认单个零件或组件是合格的;组装完后必须检查是否少装,漏装;
4.7.2组装人员确认组装完成后必须对产品进行包装:如果客户有要求必须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包装,如果客户没有要求,我们要根据产品的运输要求,对产品进行包装。
通用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
日 期:
201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