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57c6e844693daef5ff73d48.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 )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7、(仙人掌)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香蕉)生活在温度较高的地方、(云杉)生活在寒冷的地方、(苔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莲)生活在池塘中、(海带)生活在海水中。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ec85fb167ec102de3bd891d.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 )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04dbf7dd36a32d72758194.png)
1、(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失败是科学研究中的常事,如果不成功,要及时研究,并调整方案,反复实验。
2、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3、(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 )蒸发到空气中。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
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
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
5、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6、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2、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95a91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d.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1、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
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2、使用(统计图)可以让结果更直观。
3、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让数据更可靠。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植物、动物和人都是(生物)。
2、植物体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植物不同部分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3、动物和人体也是由很多各式各样的(细胞)构成的。
不同的细胞,(形状)、(大小)也不同。
4、(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5、(酵母菌)能够将生面团中的葡萄糖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酒精)。
(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气泡,从而使面团中产生很多蜂窝状的(小孔)。
这就是酵母菌发面的原理。
6、(真菌界)是真核生物中与植物界、动物界等相并列的一大生物类群,包括(酵母菌)、(霉菌)之类的微生物。
7、真菌不能像植物那样自己制造养分,必须像动物那样从其他生物或环境中吸收(有机养分)。
8、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9、(蘑菇)和(木耳)都是大型、高等的多细胞真菌,是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10、使食物发霉的是另一类真菌——(霉菌)。
霉菌主要由两部分构成:(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11、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12、霉菌不仅能使食品、物品发霉变质,还能在食品中产生毒素,即霉菌毒素。
发霉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极大,不仅能使人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畸作用。
第二单元循环的水1.地球上的水在太阳光照射下,不断从水面陆地和植物表面蒸发,蒸腾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聚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气中就形成了雾。
2.云其实就是高空中不接触地面的雾。
和雾的成因一样,也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
3.实验-模拟雾的形成:①用温水的目的:制造更多的水蒸气(用冷水不行,水蒸气不够,无法形成雾)②水杯上方的冰块:模拟冷的环境,使水蒸气发生凝结。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c56c0344b35eefdc8d3339d.png)
7、五彩玻璃具有 ( 变色 )效果、调光 玻璃根据需要调节 ( 透明 )程度,从而 改变透进光的(强度 )。
红、绿、蓝 8、 ( )是最基本的三种颜
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 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 组成的, (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 理。
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 器)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 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传动 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 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 阳。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 建 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 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 等。
3、常见的管弦乐器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 弦乐器 )如小提琴; ( 管乐器 ) 如小号; (打击乐 器 )如木琴。
4、声音是由物体的 ( 振动)产生的,振动有 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 音叫(乐音 );振动无规 则 的、无固定音高或音 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 为( 噪声 )。
5、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 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 能使声音的( 大小)和 ( 高低 )发生变化,这样 才能演 奏音乐。
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 1、蛋白质, 2、糖类和脂肪, 3、维生素, 4、矿物质和微量元 蛋白质是 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
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 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 高机体免疫力。
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 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 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 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不 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 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 健康之间的状态, 医学上称
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 要经历( )和 反复实验 (不断改进 )的过程。对新 的改进方案,需 要再次用 ( 实验 )来验证其可行性, 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 功越来越近。
6、阳光是由 红、橙、黄、绿、青、蓝、紫 ( )七种 颜色的光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 由七种颜 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 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 ( 吸收和反射 )作用,比如: 红花只反射( 红色 )的 光,而 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大象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
![大象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fd2d67c281e53a5902ff22.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14fd2c3bceb19e8b8f6bada.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思考怎样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把实验方案写下来,进行(推敲)和(修改)。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43c628fab069dc502201fa.png)
1、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
设计实验探究植物的根是否能吸收水分。
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请画图表示。
设计自己的乐器,写出材料与制作过程。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制作的乐器改变音高的方法是?什么是健康?你觉得健康的标准是什么?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大象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总复习小结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最新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最新大象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494a955011ca300a6c390e1.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模拟实验).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 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4、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平行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生偏折,聚集到一个点上.人们利用这个属性,发明了照相机、显微镜等,有时装满水的圆形瓶子也能产生与放大镜类似的作用.5、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多试几次,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6、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7、五彩玻璃具有变色效果、调光玻璃根据需要调节透明程度,从而改变透进光的强度.8、(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10、美国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每个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11、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12、1870 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13、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第三单元大家动手做乐器1、音乐是流动的诗篇,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2、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 1977 年8 月 22 日发射到外太空.3、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 ,如小提琴;(管乐器) ,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5、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6、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或音量)、音高(或音调)和音色. (乐音的强弱叫响度)(乐音的高低叫音高) .不同的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7、弦乐器是通过弹拨琴弦、击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动发声的.8、用手指弹拨琴弦,琴弦的振动会引起琴弦下盒内的空气产生振动,同时空气的振动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动,这种现象叫做共鸣.共鸣使得声音变大.所以,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9、什么叫音乐疗法?就是利用音乐的特殊功能,针对不同的病情,采用相应的音乐,使其产生治疗的作用.如:悠扬欢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于乐曲之中,增强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帮助驱散烦闷,减轻人们工作、生活上的压力.10、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左微弱的声音.落叶声10 分贝,耳语声 30 分贝,图书馆中 40 分贝,正常谈话 65 分贝,吸尘器工作 80 分贝,摩托车发动 95 分贝,耳机的最大音量 100 分贝,民用喷气式飞机起飞 120 分贝,军用喷气式飞机起飞 140 分贝.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90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50 分贝.11、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振动都会产生声音.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各不相同,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 米,在水中时每秒 1400 米,在钢铁中是每秒 5000 米.真空不能传递声音.13、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14、什么叫噪声?指嘈杂、刺耳的声音.15、噪声有什么危害?噪声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比较强的噪声,使人难受,时间久了,会引起耳聋.极强的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更大,假如一个人突然置身于极强的噪声中,听觉器官就会发生急性外伤,并且整个肌体会受到严重损害,双耳变聋,语言混乱,神志不清,甚至会造成脑震荡、休克或死亡.16、如何控制噪声?(一、在声源处控制:如禁止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二、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三、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17、怎样改变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快,声音高,物体振动频率慢,声音低.)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1、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脊髓在人体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与脑相连.从脑和脊髓发出许多条神经,遍布全身各处.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和思维、记忆等活动.3、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4、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 岁开始进入青春期.5、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6、青春期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进入青春期的少年,个人考虑问题、自我感觉以及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开始有所变化.许多青少年对自己经历的一些变化有许多复杂的感受.有时自我感觉良好.有时又感到害羞和困惑.有的青少年会提出存在心中已久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有的青少年开始尝试新的体验,如无偿地帮助他人、交朋友或打扮自己,穿一些时髦的衣服等.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1、蛋白质,2、糖类和脂肪,3、维生素,4、矿物质和微量元素,5、水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 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第五单元1、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2、我们进行科学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验题:一、“人工彩虹”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制造人工彩虹的设想实验器材:(三棱镜)、手电筒实验设计:(1)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探索三棱镜怎样分解白光. (2)比较一下自己设计的“人工彩虹”实验结论:设计说明:在长通道中间天花板上,安装一个带有弧度的反光板,用平面镜把一束光反射到反光板上,光就可以分散射到长道里……设计优点:取材简单,改装方便;设计缺点:改进的光线不是非常充足,平面镜的位置和角度需要手动才能调整;设想:运用“阳光跟踪器”.五、实验探究题.实验目的:探究尺子振动时的音高变化.问题:改变尺子伸出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我的预测:我的理由:我的结论:六、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意义是什么?七、现代健康的含义是什么?八、光反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系?九、说一说令你难忘的科学探究经历.。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ef8b5c36c175f0e7dd13742.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 )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 (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 研究内容 )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
4、植物是通过 (根) 吸收水分,并由 (茎) 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 叶片 ) 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 )、( 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 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9、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是由(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
传动器由电脑控制,接收器安装在屋顶,并且能全天自动跟踪太阳。
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 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
10、美国研制开发的“太阳能窗” ,是由嵌入两个大玻璃天窗的多个透明塑料板构成的。
每个 小塑料板都有几十个小金字塔的模块。
11、 阳光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和光明,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复。
12、 1870 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
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3、 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没有光源,我们就看不到周围的物体。
(完整版)大象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
![(完整版)大象版六年级上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7c4089a15f0e7cd18525360d.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对于科学问题的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进一步研究。
3、(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 (研究内容 ),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4、植物是通过 (根 )吸收水分,并由 (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 ( 叶片 ) 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 )、(水 )、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完全整理版)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完全整理版)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46af87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c.png)
(完全整理版)⼤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单元、植物⾓⾥的科学1、⽣物⽆论⽣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麦的⽣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肥料)、(空⽓)等⾮⽣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等⽣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法之⼀。
制定实验⽅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长具有向阳性),根系向着有⽔的⼀⾯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分,并由(茎)输送到叶⽚,⼀部分⽔后来⼜由( 叶⽚)蒸发到空⽓中。
5、(阳光)、(⽔)等是植物⽣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的阳光进⾏光合作⽤,植物的(根具有向⽔性),有利于吸收⾜够的⽔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有利于从⼟壤中吸收⽔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空⽓等是植物⽣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松、柏、云杉等能够在⽩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活,⽽西红柿、黄⽠、⾹蕉、菠萝等,在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掌能在⼲旱缺⽔的沙漠⾥⽣长,⽽菱离开⽔⾯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第⼆单元:让⽣活充满阳光1、本⾝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的形成)和(⼩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些物体的表⾯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也不同。
34、放⼤镜⼜称(凸透镜),平⾏的光线透过它时,将会发⽣(偏折),聚集到⼀个点上。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最新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3a2fd3c79563c1ec5da714a.png)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角里的科学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有(对比实验)、(模拟实验)。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研究内容),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长具有向光性),根系向着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4、植物是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阳光)、(水)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阳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茎、叶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水和养分。
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6、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赖的条件。
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红柿、黄瓜、香蕉、菠萝等,在 10℃以下就会被冻伤。
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离开水面就会枯死,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我们了解和掌握各种植物的喜好,对农业、林业的发展以及花卉的种植,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7、引起植物倾斜生长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分供应方向和距离。
第二单元:让生活充满阳光1、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录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
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2、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3、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f222b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0b.png)
撰写报告并表达观点
06
科学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精神的培养
尊重事实和证据 独立思考和判断 追求创新和进步 合作与交流
科学道德规范
实事求是:尊重事实,不编造、不歪曲数据和事实 独立思考: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跟从或传播未经证实的观点 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勇于探索:保持好奇心,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科学知识
05
科学思维与表达
科学思维方法
观察与实验: 通过观察和实 验获取科学数
据
归纳与演绎: 从个别到一般
的推理方法
类比与对比: 通过比较相似 和不同点来理
解事物
分析与综合: 将事物分解为 各个部分,再 将其整合起来 进行全面分析
科学表达技巧
准确使用专业 术语,避免口
语化表达
逻辑清晰,条 理分明,层次
感强
图表、图片等 可视化工具的 使用,直观展 示数据和实验
结果
引用权威资料 和数据,增强
说服力
科学论文写作指导
确定研究问 题:选择一 个具体、明 确的问题, 并对其进行 深入的研究。
查阅文献: 收集相关的 资料和研究 成果,了解 该领域的研 究现状和进
展。
设计实验: 根据研究问 题设计实验, 并确保实验 的可行性和
科学伦理问题探讨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家在进行科学 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对人类、社会和环境 的长期影响,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伦理审查:科学研究应该经过严格的伦理 审查,以确保研究不会对人类、社会和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科学研究的利益冲突:科学家应该避免在 研究中存在利益冲突,例如接受资助方的 影响或受到个人偏见的影响。
探究案例分析
探究主题:植物的生长与阳光的关系 实验设计:设置对照组,分别在阳光充足和阴暗处种植同一种植物 实验过程: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生长情况,如高度、叶绿素含量等 实验结论:阳光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充足阳光有助于植物生长茂盛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f3b8387375a417866f8fdf.png)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生物无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会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
拿小麦来说,它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2、______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制定实验方案时,根据,找出实验所涉及的因素。
失败是科学研究中的常事,如果不成功,要及时研究,并调整方案,反复实验。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植物通过____吸收水分,并由___输送到______,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_____到空气中。
4、______、____等是植物生长最基本的需求。
在它们的刺激下,植物的生长会出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似乎在表达着自己对这些物质的“渴求”。
比如,植物的茎、叶具有______生长的特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__________;植物根的生长具有______性,有利于吸收到足够的水分;植物的根还具有______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从土壤中吸收______和______。
其实,这些都是植物长期______的结果。
5、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______。
光从光源发出后沿______传播。
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
他在《______》中对影子的形成和__________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6、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
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______。
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7、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
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
现在光导纤维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发挥着巨大作用。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系统复习资料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系统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2765bf6137ee06eff918a4.png)
大象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系统复习资料一、填空1、根据生活经验;我想室内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因为窗外有。
2、小麦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麦蚜、蝗虫、鼠等因素的影响。
3、我们应该地对问题做出猜想与假设。
4、通过实验;我发现植物的根向着和生长。
5、如果阳光总是从上边照进来;植物会向生长。
6、如果始终在花盆的左边浇水;花草的根向生长。
7、菱喜欢在生长。
仙人掌能在干旱的生长。
8、对于猜想;我们可以运用、、、等方法;排除明显的;选出可能的;准备进一步。
9、植物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又从土壤中吸收和。
二、判断1、所有的植物对阳光、水、空气等条件的需求程度是一样的。
()2、我们对一个现象做出假设时可以胡思乱想。
()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头探向窗外;主要原因是窗外有阳光。
()4、植物生长时;浇的水越多越好。
()5、把生长在水里的植物种植在陆地上也能长得很好。
()6、植物的根背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7、植物的根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
()8、做“植物吸入水”实验时;在液面上加一层植物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9、室内的植物向着窗外生长是因为室外空气新鲜。
()10、哪里肥料多;植物的根就向着哪里生长。
()11、没有阳光;所有的植物都能长得非常好。
()12、所有的植物在阳光下都能长得很好。
()13、做对比实验时;可以同时改变几个条件。
()14、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15、向日葵向着太阳生长;这是植物的向光性。
()16、仙人掌生长不需要水。
()17、阳光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影响。
()18、树下的苔藓喜欢在背阴的环境里乘凉。
()三、选择1、()不影响植物的生长。
A阳光、水、温度B土壤、虫害、肥料C 我的想法2、()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
A实验B看看别人的想法C放一边;不管了3、做对比实验时;每次只能改变()个条件;其他的条件都应该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1、阳光、水、空气等是植物生长共同依赖的条件.
2、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受到阳光、温度、水、肥料、空气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到蚜虫、蝗虫、鼠等生物因素的影响.
3、对于猜想;我们可以运用分析、观察、实地考察、采访等方法;排除明显不合理的;选出可能成立的;准备进一步研究.
4、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并由茎输送到叶片;一部分水后来又由叶片蒸发到空气中.
5、实验是验证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做实验应准备适当的材料;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6、植物的茎、叶等具有向光性;这样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这有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根还具有向地性;有利于固定植物;这些都是植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7、植物角里的花草长歪了身子可能因为:①阳光照射方向②长期只在花盆一侧浇水
③土壤里的肥料分布不均匀.
8、你对管好班级植物角的建议有:①成立植物角管理小组;②定期均匀、适量地给植物浇水、施肥;③定期把花草搬到室外;让它们尽情享受阳光.
9、竹、松、柏、云杉等能够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正常存活.苔藓喜欢在背阴的环境里乘凉;苹果树喜欢得到更多的阳光.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长;而菱的生植物的这些喜好;是它们世世代代适应某种环境的结果.
1、乐观开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2、本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从光源发出后沿直线传播.人类最早记载光的直线传播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翟;他在《墨经》中对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记载.
3、要解决问题;就要设法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
4、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
5、人们除了利用平面镜来改变和控制光的传播方向外;还发明了光导纤维、放大镜等来控制光的路线.
6、放大镜又称凸透镜;它的作用有:聚光、放大、成像.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是时;将会发生偏折;聚焦到一个点上.照相机、显微镜的镜头中都有凸透镜.
7、普通的白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8、不同的物体会对不同的色光产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红花只反射红色的光;而其他光则被吸收了.
9、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0、1870年;英国物理学家丁达尔在一次实验中发现;光线能沿着弯曲的水流传播.人们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了光导纤维.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等行业.
11、失败是科学研究中的常事;如果不成功;请及时研究;并调整方案;反复试验.
12、一个成功的设计;往往要经历反复实验和不断改进的过程.对新的改进方案;需要再次用实验来验证其可行性.
13、调光玻璃有很多种;如:光控变色玻璃、电控变色玻璃、温控变色玻璃等.
14、自动调控房间采光的传导器装置由:阳光接收器、光导纤维、散射器等三部分组成.这种装置不但能解决高层建筑群中背阴房间的采光问题;还能应用于日光浴及
花
1、编钟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古琴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乐器.
2、我国古典《流水》被录在美国“航天者”号太空飞船携带的一张镀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发射到外太空.
3、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如小提琴;管乐器;如小号;打击乐器;如木琴.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声.
5、吹口琴时簧片在动;声音与簧片的振动有关.
6、乐音有三个要素:响度、音高、音调和音色.
7、制作乐器;可以模仿已有的乐器;也可以改进已有的乐器;还可以自己发明一种
1 / 2
乐器.共鸣使得声音变大.弦乐器都有一个(共鸣箱).
8、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测量声音的响度(音量).0分贝是人能听见的最微弱的声音.9、人能听到声音需要三个条件:发出声音的物体(声源)、传递声音的物质(介质)和能够接收声音的听觉系统.
1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递.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时每秒1400米;在钢铁中是每秒5000米.
11、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声源产生的声音;通过物质把这个振动传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过听觉系统把声音信号传递给大脑;人就听到声音了.
12、如何控制噪声?①在声源处控制:如禁止鸣笛;给汽车、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②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如在路边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或安装隔音板;③在接收处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机状消声器.
第四单元登上健康快车
1、在人体内担负指挥和协调工作的是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脑掌管着人体的全身知觉、运动、思维、记忆等活动.
3、人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血液组成.心脏的作用类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
4、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5、青春期的第一个生理变化是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第二个生理变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现.
6、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基础;身体的细胞主要由蛋白质组成.维生素不仅可以预防某些疾病;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糖类和脂肪是能量的主要来源.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是人体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
7、青春期应补充哪些营养?①蛋白质;②糖类和脂肪;③维生素;④矿物质和微量元素;⑤水.
8、什么叫做亚健康状态?经常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适症状;但医学检查并无明确的疾病;这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状态;医学上称为亚健康状态.
.
1、蚯蚓喜欢潮湿、阴暗的环境.
2、我们进行探究过程包括: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事实与证据、
模型与解释、表达与交流.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