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整个过程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容性,两者都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与先进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方向,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性为马克思主义的有效传播提供了基础。

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始终是重大时代课题。

从革命、建设、改革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逐步走向深入。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可以促进共同发展,而且大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定时期社会形态的集中体现,在社会思想观念中起决定性作用,决定着一国的社会制度,同时也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组织多层次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营造强有力的舆论氛围,用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和精神文化产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先锋榜样作用,首先要善于利用政策、法规导向,使做好事得好报、使好人有好报,弘扬社会正气,形成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

其次,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本国的价值体系写进法律。

再次,要对领导干部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加以考核,在各类评优评先中有所体现。

最后,要鼓励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高校各领导干部编写读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教材,进课堂、进书店。

要做好宣传工作,语言要尽量中国话、民族化、时代化,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更加贴近人们的心理,符合中国人的口味。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形式层面融合(一)注重家庭教育的熏陶从总体上讲,人的一生要经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对于家庭来说,既是启蒙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包含着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传统文化转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双向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中国化,就不仅要与中国的现实实际相结合,而且要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结合,要向中国文化学习,要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汲取智慧。

早在1938年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就总结了中国革命运动的经验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验,深入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提出全党要研究理论、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继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数千年来的珍贵历史遗产。

1941年,他在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整风报告中,再次号召全党研究现状、研究历史、研究理论。

他尖锐地指出:“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

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独立自主地领导中国革命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实事求是、独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一再提倡继承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概念和思想,无不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因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应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应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和概括。

二、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从学理上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及其丰富内容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这个过程中,应把握好三项要义:(一)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试论 中国传统 文化 与马克思主义结合 的途径 和方式
张红 霞 刘 峰
7 70 ) 4 00 (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 甘肃合作

要 : 克 思 主 义在 与 中 国 实 际结 合 的 过程 中, 终 伴 随 着 与 中国传 统 文化 的 结 合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既 包含 马 始
的 积 极 成 果 和 合 理 内容 又 具有 糟 粕 性 的 东 西我 们 应 该 “ 除 其 糟 粕 , 取 其 精 华 ”探 讨 两 者 “ 剔 吸 , 结合 ” 具 体 途 的 径和方式 , 克服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化 的 过 程 中发 生 某 些 扭 曲和 变形 ,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进 一 步 与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促
义。马克思主义的 中国化Biblioteka 内在地包含着两个方面 : 一是马克
留在 中华 民族 中间具 有稳定形态 的 中国文 化 ,包括 思想观 念 、 维方式 、 思 价值取 向 、 道德情操 、 生活方 式 、 礼仪制度 、 风 俗 习惯 、 宗教信 仰 、 学艺术 、 文 教育 科技 等多方 面 的丰富 内
的 结合 。
关键词 : 中国传统文化 ; 马克思主义; 结合 ; 途径 ; 方式 中图分类号 : 2 B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8 9 2 (0 1o 一 1— 3 10 — 0 02 1 )4 l4 0
社会 风尚 、 民间风俗 , 等等” 口 】 有一些学者认 为 ,中国传 。 i 丕 “
13 年 1 ,毛泽东在 中共扩大的六届六 中全会上所 98 O月 统文化 ,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 , 保
作 的《 论新 阶段》 的报告 中 , 一次提 出了“ 第 马克思 主义中 国 化” 的科学命题 和任务 。 所谓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 就是把马克 思主义 同中国实际相结 合 , 中国的传 统文化相 结合 , 自 同 走 己的道路 , 形成 马克思 主义同中国实践 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的新理论 , 使来源 于欧洲 的马克思 主义变为中国的马克思 主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王文旭/文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十分经典的思想,这种思想进入中国以后,被中国历代革命工作者深深地融入到中国各个领域之中,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更是实现了中国化、民族化与具体化。

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结合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效果,为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思想基础。

从历史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进入到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交融,在文化层面、文化修养等多个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交流,为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复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转型,才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

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是由于两者之间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为推动两者的有效融合奠定了基础。

1.1 理论联系马克思主义源自于西方意识形态,从表面上看,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文化内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1],任何有相似观点的文化交叉在一起时都会有可能引起双方的融合。

尽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间相差甚远,但在内容上有很大的关联之处。

第一,哲学思想的关联。

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明确的哲学本体论,但在五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史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朴素的哲学思想。

尽管中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物质和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证,但在荀子的“形具而神生”,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等观点中能够看出一些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内涵[2];第二,哲学方法论方面的关联。

马克思主义在多次强调唯物辩证法的重要性,认为“对立统一”是十分重要的。

而这一点在中国的各类哲学理念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过犹不及”等成语都与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唯物辩证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哲学认知上的关联。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我国的建设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因此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今天要发展繁荣文化,实现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利用。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种形态,一个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个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个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和这三种文化不是平面关系,而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异议不太大,关键是马克思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有种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相互补充,相互丰富的关系,也就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看成是一种平面的关系,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它不是平面的关系。

而是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资源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资源,它和马克思主义不是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丰富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边汲取营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就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很多思相营养,包括毛泽东的一些俗语,包括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表达,包括一些思想火花,包括一些思想资源,都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所借鉴。

但这只是思想资源,它只是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和世界观没有根本改变。

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思想定位一方面中国五千年生生不息、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表现出强大的文化生存力和创新力,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是无疑的。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这也是肯定的。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摘要: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基础。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一些优秀的典范出发,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且就两者如何进行有机结合做了一些思考,以期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图分类号:g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108-02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内在需要。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意义重大。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必要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本身就内在的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前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后者结合构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式。

两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至关重要。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强调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时候,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实际的结合,造成我国的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文化缺乏应有的学习和研究,这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翻开今天的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和专著,见到的大量的是外国人怎么说,从中难寻中国传统哲学的踪影,甚至在形式上引用中国古语以作点缀也很少。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点

物,在 其实质上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两者都认为个人归 属于社会共 同体 , 强调集体意识 。 其次, 中 国传 统 文 化 “ 以 民为 本 ” 的思 想 与 马 克 思主 义 的 参 考 文 献 1 ] 陈方刘. 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J 】 . 蚌埠 “ 群 众 观 点” 具 有 相 通 之 处 。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 具 有 诸 多 的人 『 党校学报, 2 0 0 8 ( 0 1 ) . 本思想 , 如“ 民惟 邦 本 , 本 固邦 宁” 、 “ 民为 贵 , 社稷次之, 君为
试论马克思主义 与中国传统文化 的结合点



( 云 南大 学 云 南 ・ 昆明 6 5 0 0 9 1 )
要 自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到 中国后, 马克 思主义就体现 了其强大的生命 力, 而这 一生命力的体现正是得益于
其 与中国传 统文化 的结合。 中国人要想用马克思主义来发展 中国, 必须将其二者相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
统文化在 中国化过程 中, 在价值取 向, 在共 同理想等方面都有着相通之处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结合点 ຫໍສະໝຸດ 中图分类号 : A 8 1
文献标识码 : A
十 月 革 命一 声 炮 响 , 给 中 国送 来 了马 克 思 主 义 , 从此 马克 最后 , 中 国传 统 文化 的 “ 经世致用” 思 想 与 马 克 思主 义 的 思 主义 一 直 引 领 着 中 国共 产 党 取 得 了 全 国革 命 的胜 利 ,以及 “ 实 践观 ” 也 是 相通 相 容 的 。经 世致 用思 想 强 调 把 自己所 学 的 新 中 国成 立 后 一 直 到今 天 的党 和 国 家 的建 设 。一 个 外 来 思想 知识 运 用 到 社会 实 践 中 , 并 通 过 实 践来 实 现 自 己的社 会 理 想 。 何以能够对中国产生如此 巨大的影响,带领 中国人民翻 身做 从孔子的经世致用 一直到晚清的洋务学派 ,中国传 统文化无 主, 并取得 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 让 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 不渗透着“ 躬行践履” 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 以实践观 为基础 当之无愧的老大哥。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传到 的科 学 理 论体 系 , 从某 种 意 义 上 讲 , 马 克 思主 义 哲 学 就 是实 践 中国, 并与 中 国传 统 文化 很 好 的结 合起 来 , 推进 了马 克 思 主义 哲学 。马 克 思 主义 认 为 , 实 践是 认 识 的基 础 、 实践是认识的 目 中国化 的进程 。 的, 理 论 与 实践 应 保 持 紧 密 的联 系 。 1 马 克思主义 中国化要 求马克思主义与 中国传统文化相 3中国传统 文化 中的 “ 大同” 理 想与马克思共产主义理想 结 合 有一 定 的相 似 性 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理论成果来看,蕴含着极其浓厚 在《 礼记 ・ 礼运》 中有 这 样 一 段 话 : “ 大道之行也, 天 下 为 的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思 想 。毛泽 东思 想 是 马 克 思主 义 中 国化 的 第 公 。 选 贤举 能 , 讲信 修 睦 。故 人 不 独 亲 其亲 , 不 独 子 其子 , 使 理论成果 , 其本质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 而毛泽东思想 老 有 所终 , 壮 有所 用 , 幼 有所 长 , 鳏 寡孤 独 废 疾 者 , 皆有 所 养 。 的 形 成 具有 很 强 的 民族 特 色 ,它 与 中 国的 传 统 文化 和 社 会 历 男 有 分 , 女 有 归 。货 恶其 弃 于 地 也 , 不必 藏 于 己; 力恶 其 不 出 史 是 必 然联 系 的 。以毛 泽 东 为代 表 的第 一 代 中 央领 导集 体 在 于 身 也 , 不 必 为 己。 是故 谋 闭而 不 兴 ,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 外 坚持马克思主义 的基本立场前提之下 ,扬弃地吸收了中国传 户而不闭, 是为大同。 ” 孔子的这段话 , 描绘 了一个不分彼此 , 统 文 化 中 的 思想 精 髓 , 促 进 了 马克 思主 义 的 中 国化 , 形成 了 中 各得其所, 没有争斗的 “ 大 同社 会 ” 。这 种 社 会 一 直 以来 都 是 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 中 国历代 仁人 志士 的理 想 。 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 原理 出发 ,肯定了人 民群众创 共 产 主义 理 想 是 无 产阶 级 政 党 以实现 共 产 主 义 为基 本 内 造 历 史 的 决 定作 用 。而 民 本 思 想 是 中 国古 代 传 统文 化 中 的一 容 的奋 斗 目标 ,是 共 产 党 人 的最 高理 想 。它 是 由马 克 思和 恩 个重要 内容, 孟子有“ 民为贵, 君为轻” 的思想 , 苟子提 出“ 君者, 格斯通过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 ,科学分析社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45作者简介:刘禹廷(1994— ),女,汉族,山东菏泽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名词,作出明确阐释,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充分挖掘传统文化,鉴别筛选出对我们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宏伟蓝图有益的部分,使中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挥其作为亿万中华儿女强大精神支柱、动力支撑和力量之源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大国,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如果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就不会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层契合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马克思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同样肯定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例如,中国早期的“五行说”,荀子曾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宋代张载的“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本体论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思想是吻合的。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中国传统的辩证观念中都有所体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一、本文概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对话。

本文将首先概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分析其在社会发展、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等方面的理论贡献。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核心价值,包括儒家思想、道家哲学、法家学说等流派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探讨两者在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互补性和共通性。

本文将提出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策略和路径,以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旨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然而,这些原理并非与所有文化传统都格格不入,相反,它们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契合点。

这些契合点不仅体现在理论层面,更在实践层面展现了二者的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

从哲学思想上看,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思想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的哲学思想不谋而合,都为人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在社会理想方面,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是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理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世界”理念相契合。

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和和谐,追求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这种契合点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撑。

再次,在方法论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方法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注重从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研究一、引言中国是一个有着丰富传统文化的国家,而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通过研究二者的共性与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1.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的辩证法,认为历史是不断前进的过程。

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联系,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

二者都强调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学习。

2.人民观:马克思主义将人民群众视为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主体。

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者都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

3.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阶级性,而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者都强调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1.坚持文化自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既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发挥文化的感召力:传统文化有着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形式,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则提供了科学而系统的分析方法和思考框架。

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思维方式的整合: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实证和实用,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智慧、内涵和修身养性。

二者结合可以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全面,既注重实践问题的解决,又注重内心情感和道德修养。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1.建立哲学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相结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哲学体系。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思想,为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课题研究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课题研究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70358 马克思主义论文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指导性及推动性作用,然而,中国传统文化也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与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具有相关性,马克思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思辨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延展的意识之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重要推动因子。

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领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教学转变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两者融合的最显著的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将政党执政的根本理论观点界定为群众观,也就是政党、社会执政集团在对待群众时所存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从本质上讲一种价值思想原则和施政理念。

没有群众观点的共产党是没有灵魂的政党,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本质的表现特征,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及施政的最终归宿,也是其历史起点。

中国共产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以群众为主体,通过巨大的群众理念精神动能,形成强大的社会认同与凝聚力,实现党的共产主义理想,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人民群众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时历史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千年的意识锤炼积累下来的人文精神之源,其内容包罗万象,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思辨性、哲理性等特征,和谐、仁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旋律,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历史唯物辩证观不谋而合。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是以生产方式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为出发点,寻找出了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动力和动因。

人民群众作为生产力的主体以及担当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是精神与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而中国传统文化便是我国广大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因此,其必定蕴含着能够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智慧之源。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融合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融合与创新,以期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理论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对话与融合,实现文化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性和革命性,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改变,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强调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伦理规范,强调和谐统一。

如何在两种文化传统之间进行融合与创新,是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关键问题。

首先,可以从哲学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相互借鉴和对话,形成更为完整和丰富的哲学体系。

通过这种哲学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其次,可以从文化层面进行融合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立场和大众文化,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相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通过这种文化上的融合,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文化支撑。

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在社会治理上,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主集中制和群众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民民主制度相结合,建立科学民主的社会治理机制。

在文化产业上,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产业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

在文化教育上,可以借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培养民族自信和社会责任感等。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融合与创新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化传统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积极的参考和借鉴。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历史背景下的相互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重塑与解读、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以及融合中的困境与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结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与发展中华文明。

未来的前景充满希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促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文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意义、历史背景、相互影响、重塑、解读、当代社会应用、文化传承、作用、困境、挑战、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传承、中华文明。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背景下两者相互影响的认识,还可以重新解读和重塑中国传统文化,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可以引领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合力的融合也面临着困境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和解决。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也对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之道、仁爱之心等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所强调的社会公平、人民解放等理念有着相似之处,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观念和思想理念上的碰撞与融合,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马克思主义。

历史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影响,既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也是两种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探讨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探讨

61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0年第16期总第815期No.16,2020Total of 8150引言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但其外来文化的本质仍然无法改变,因此要长效发挥其指导价值,必然要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传播。

反之,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要想适应现代文化特征,同样要强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共享与共融,打造全新的发展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在伟大“中国梦”的指引下,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积极建立传统文化根基,深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为此,消除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建立科学统一的文化发展体系,将成为我国未来文化软实力跃升的关键支撑。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1.1实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特性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我国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理想二者融合的产物,高度契合了我国发展的发展进程与历史规律。

此外,我国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弥散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并逐步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内核。

二者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和发展[1]。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熠熠生辉,并且不可复制的传统文化,有效地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和民族性语言,去芜存菁,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以及实事求是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同时彰显了其时代性,在开辟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大有裨益。

1.2推动了中华民族和谐价值体系的发展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族价值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激励着亿万国人为了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2]。

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民族价值观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需要依托文化价值及内涵的促进,二者相融互促,为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重要根基,推动了社会良好价值观的继承,更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第一篇: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件极其重要的大事。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始终面临着如何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并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也就是说要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使其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必须适应中国国情,特别是要具有中国的民族形式。

因为从文化形态上看,马克思主义是西方文明的产物,它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是与中国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模式和理论特点有差异的。

只有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文化改造,使其理论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使之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有机部分,才能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才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

从一定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冲突、融合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思想土壤和民族形式,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现代化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作用、不断发展。

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从文化视角进一步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这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一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思想观念、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一、思想观念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对话马克思主义强调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人本主义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观念。

二者在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上有着差异,但也有相互借鉴之处。

马克思主义可以借鉴中国传统哲学的人伦关怀和和谐观念,而中国传统哲学也可以吸收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形成更符合中国国情的哲学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但其应用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创新。

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这些理论的出现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切实路径。

二、社会实践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传统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而中国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中吸收了中国的革命经验和智慧,形成了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这条道路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又立足于中国国情,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2.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融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落地生根,与传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关于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平思想相呼应;传统文化的志愿服务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相契合。

这些融合与发展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

三、文化传承的融合与发展1.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不仅是在思想理论层面,也体现在文化传承中。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摘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其指导思想,并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头脑、教育人民。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它以其独特的包容性一直源远流长。

从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的共产党人就一直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

特别是随着中华文明的复兴,“国学热”、“儒学热”、“传统文化热”的不断升温,怎样认识、理解和贯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的热点,也是当前思想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因(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决定的“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现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60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所在”[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应,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

正是由于马克思这些理论品性,它才能够指导我国实践,才需要与中国传统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

[2]这就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由此我们就可以自然地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

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摘要】本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两者相互影响的情况。

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入和发展,到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再到马克思主义如何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融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实践案例,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际效果,并归纳了两者相结合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

最终总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强调了这种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重要性、影响、借鉴、传入、发展、当代社会、吸收、精髓、融合、实践案例、价值、未来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先进的社会理论和思想,具有强大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必然性,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和实践路径。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伦理和审美观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还可以使中国在世界文明的激流中更加自信地前行。

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一种深刻的思想碰撞和文化对话,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发展和完善。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结合更显得意义重大,必将为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1.2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必然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以德治国的理念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使得传统文化更加具有现代性和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一思想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求社会进步和人类福祉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结合历程。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论文大纲:第一部分:导言第二部分:正文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如何接引马克思主义(需要解决的问题:1、李大钊的哲学思想;2、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宣传;3、如何接引)二、毛泽东如何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需要解决的问题: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2、毛泽东哲学著作的基本情况;3、怎么在著作中融会贯通)三、冯契怎么由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解决的问题:1、冯契的哲学思想;2、冯契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情况;3、如何在著作中体现发展)第三部分:小结一、综合的概括一下结合的过程二、简单论述一下三个人的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提出现实思考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以李大钊、毛泽东、冯契为例摘要: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迎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结合、发展历程。

李大钊在新文化运动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宣传马克思主义,其中对唯物史观的宣传是他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引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通过他的一系列的哲学著作,在思维方式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冯契用中国哲学的提问和传统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结合李大钊毛泽东冯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通过它在中国的传播、普及,以及被应用来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等实际问题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又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需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普及、运用,以及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许多先进分子做出了重大共享,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就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对于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并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

在这些先进分子中,李大钊、毛泽东、冯契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主要是以这三个人为例,来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过程。

一、李大钊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和应用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十月革命胜利前,李大钊是急进的民主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当时他的哲学思想最主要的是信奉、宣传进化论。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了李大钊一级大的教育、鼓舞、启发,使他扩大了眼界,看到了人类的新希望。

他认真研究了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等问题,同时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担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和经济系教授期间,他更有机会、条件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从事革命活动,他终于在1919年夏秋从急进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从进化论转向唯物史观、宣传唯物史观,成为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

1、对唯物史观的阐释考察了李大钊关于唯物史观概念运用上的差异后,对于我们进一步弄清李大钊关于唯物史观理论内涵的规范,很有帮助。

通过梳理,李大钊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有以下涵义:其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社会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李大钊认为社会是一个结构形态的东西,它由表层构造与基础构造组成,而生产力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构造。

他说,“马克思一派唯物史观的要旨,就是说:人类社会一切精神的构造都是表层构造,只有物质的经济构造是这些表层构造的基础。

’,0他认为基础构造的变化发展决定表层构造的形态:“马氏认为社会的构造是个整个的东西,有其基址,亦有其上层:经济关系是其基址,观念的形态是其上层;上层与基址相合而成此构造。

马氏虽认上层的变动随着基址的变动而变动,但绝不是把社会构造的整个全体,裂为零碎的东西,而以基址概全构造,以经济史概全文化史,概全历史学。

’,⑩李大钊把社会基本矛盾规律视为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唯物史观的精义,他说,“马克思一派,则以物质的生产关系为社会构造的基础,决定一切社会构造的上层.故社会的生产方法一有变动,则那个社会的政治、法律、伦理、学艺等等,悉随之变化,以求适应于此新经变动的经济生活。

故法律、伦理等不能决定经济,而经济能决定法律、伦理等。

这就是马克思等找出来的历史的根本理法。

’,。

其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应当到经济生活中去寻找。

观察历史应当首先以经济活动为视角点。

李大钊从对社会生活的考察出发,理解到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根本观点,他说,“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种种互有关联、互有影响的活动,是故人类的历史,应该是包括一切社会生活现象。

……于此所发生的问题,就是在这互有关联、互与影响的社会生活里,那社会进展的根本原因究竟何在?人类思想上和人类生活上大变动的理由究竟为何?唯物史观解答这个问题,则谓人的生存,全靠他维持自己的能力,所以经济的生活,是一切生活的根本条件。

因为人类的生活,是人在社会的生活,故个人的生存总在社会的构造组织以内运动而受他的限制,维持生存之于个人,与生产和消费之于社会是同类的关系。

在社会构造内限制社会阶级和社会生活各种表现的变化,最后的原因,实是经济的。

”。

在史学要论中,他说得更直接,更明白,更深透,“从来的史学家,欲单从社会的上层说明社会的变革(历史),而不顾社会的基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社会上层,全随经济的基址的变动而变动,故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

这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大体。

”因此,他认为要“以经济为中心纵着考察社会变革网,观察社会历史必须以经济生活为切入点。

其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思想、社会精神生产总是同一定时代的经济生活相关联的。

李大钊是从社会存在的角度讨论社会意识的,他说:“物质既常有变动,精神的构造也就随着变动。

所以思想、主义、哲学、宗教、道德、法制等等不能限制经济变化、物质变化,而物质和经济可以决定思想、主义、哲学、宗教、道德、法制等等。

’,。

通过对宗教、哲学、社会风俗与习惯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它们都是随着物质的变动而不断地改变着自己历史形态的,它们与那个社会、那个历史时代的物质生产与经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气李大钊还重点考察和分析了道德变动与物质变动的关系,重点考察和分析了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先后写成了《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通过这两篇文章,李大钊阐述了他对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有巨大的反作用这一原理的深刻理解。

在《社会变动与道德变动》中,李大钊阐述道:“就物质论,只有开新,断无复旧;就道德与物质的关系论,只有适应,断无背驰。

道德是精神现象一种,精神现象是物质的反映,物质既不复旧,道德断无单独复旧的道理,物质既须急于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因为物质与精神是一体的,因为道德的要求是适应物质上社会的要求而成的。

,’@道德从属于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地突破既存道德的界线:“道德既是社会的本能,那就适应生活的变动,随着社会的需要,因时因地而有变动,一代圣贤的经训格言,断断不是万世不变的法则。

什么圣道,什么王法,什么纲常,什么名教,都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动,社会的要求,而有所变革,且是必须的变革。

因为社会生活状态,社会要求既经变动,人类社会的本能自然也要变动。

……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物质若是复旧,道德亦必跟着复旧。

因为物质与精神自是一体,断无自相矛盾、自相背驰的道德。

’,。

关于社会存在与道德的变动关系,李大钊的论述是深刻的。

如果说李大钊关于社会变化与道德变迁的关系的论说,是理论性的、那么,他关于经济生活与思想变动之关系的论述,则是理论与实证性相结合的。

他运用这条基本原理,个案地分析了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经济原因.他说:“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

换句话说,就是经济的变动,是思想变动的重要原因.现在只把中国现代思想变动的原因,由经济上解释解释。

’嗯他精辟地分析了中国传统社会孔子学说的产生及其居于社会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深刻原因,这是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想原理的有力佐证:“孔子的学说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余年的原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具有绝大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作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因他是中国大家族制度上的表层构造,因为经济上有他的基础。

这样相沿下来,中国的学术思想,都与那静沉沉的农村生活相照映,停滞在停止的状态中,呈出一种死寂的现象。

”。

李大钊的上述论说,极具理论的魅力,是十分精彩的。

其四,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阶级斗争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联系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李大钊根据他对唯物史观的研习,从中抽象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动力和直接动力见解,映现出他独特的理论慧识.他说,“盖马氏一方既确认历史—马氏主张无变化即无历史—的原动力生产力;一方又说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就是说阶级竞争是历史的终极法则,造成历史的就是阶级竞争。

”0李大钊理解阶级斗争学说,总是把它放置在马克思所说的阶级及其阶级斗争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思想之内。

李大钊介绍说,“这个阶级竞争说,是KarlMarx倡的,和他那经济的历史观很有关系。

他说人类的生产方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类的精神文化更随着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组织固然可以说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但是社会组织的改造,必须假乎于其社会内的多数人。

而为改造运动的基础势力,又必发源于在现在的社会组织下立于不利地位的阶级。

那些居于有利地位的阶级,除去少数有志的人,必都反对改造。

一阶级运动改造,一阶级反对改造,遂以造成阶级竞争的形势.略据此,他评述道:“他并不是承认人类的全历史,通过去、未来都是阶级竞争的历史。

他的阶级竞争说,不过是把他的经济史观应用于人类历史的前史一段,不是通用于人类历史的全体。

他是确信人类真历史的第一页,当与互助的经济组织同时肇启。

他是确信继人类历史的前史,应该辟一个真历史的新纪元。

’心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是比较完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