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计软实验报告3——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合集下载

冒泡排序(实验报告)

冒泡排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和掌握冒泡排序技术,使用C语言根据相应算法编写一个程序,实现冒泡排序。

要求仔细阅读下面的内容,编写C程序,上机通过,并观察其结果,写出实验报告书。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内容:用冒泡排序对顺序存储的长度为10的无序线性表排序。

原理:首先,从表头开始往后扫描线性表,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若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将它们交换。

然后,从后往前扫描后面的线性表,依次比较相邻两个元素,若后面的元素大于前面的元素,将它们交换。

对剩下的线性表重复上述过程,直到剩余表为空。

此时的线性表为有序。

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一台四、实验主程序#include<stdio.h>void bub(int a[],int n);int main(void){inta[10]={456,1564,1231,44,1,32,78,15,3,6 56},i;for(i=0;i<10;++i)printf("%d ",a[i]);printf("\n");bub(a,10);for(i=0;i<10;++i)printf("%d ",a[i]);printf("\n");getchar();return 0;}void bub(int a[],int n){int i,j,k,m,temp;k=0;m=n-1;while(k<m){j=m;m=0;for(i=k;i<j;++i)if(a[i]>a[i+1]){temp=a[i];a[i]=a[i+1];a[i+1]=temp;m=i;}j=k;k=0;for(i=m;i>j;--i)if(a[i]<a[i-1]){temp=a[i];a[i]=a[i-1];a[i-1]=temp;k=i;}}}实验结果五、实验心得通过实验学习,我理解了冒泡排序的算法,并实现了用c语言编写程序,提高了我的编程能力,受益匪浅。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计软实验报告3——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北航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报告计软实验报告3——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班级学号姓名成绩#include<stdio.h>#include<stdlib.h>#define N 20//定义用于比较和交换计数的全局变量static int compare, move;int main(){int data1[N], data2[N];int i;void bubbleSort(int[20]);void quickSort(int[20], int, int);//创建两个相同的数组用于两种排序方法for (i = 0; i<N; i++){data1[i] = rand() % 100 + 1;data2[i] = data1[i];}printf("The original array:\n");for (i = 0; i<N; i++)printf("%d ", data1[i]);//调用冒泡排序法bubbleSort(data1);//计数器置零compare = 0;move = 0;//调用快速排序法quickSort(data2, 0, N - 1);printf("Quicksort complet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n");for (i = 0; i<N; i++)printf("%d ", data2[i]);printf("\nCompare times:%d\n", compare);printf("Move times:%d", move);return 0;}//冒泡排序法void bubbleSort(int a[N]){int i, j, temp;compare = 0;move = 0;//总共循环N-2轮for (i = 0; i<N - 1; i++){//每轮循环从头开始,到有序序列前结束for (j = 0; j<N - i - 1; j++){//比较交换,将较大的数放到后面if (a[j + 1]<a[j]){temp = a[j + 1];a[j + 1] = a[j];a[j] = temp;move++;}compare++;}}printf("\n\nBubblesort complet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n");for (i = 0; i<N; i++)printf("%d ", a[i]);printf("\nCompare times:%d\n", compare);printf("Move times:%d\n\n", move);}//快速排序法void quickSort(int a[N], int left, int right){//将数组一分为二的键值int pivotkey;if (left < right){//第一次排序将数组一分为二pivotkey = partition(a, left, right);//递归调用,对数据比键值小的数组排序quickSort(a, left, pivotkey - 1);//递归调用,对数据比键值大的数组排序quickSort(a, pivotkey + 1, right);}}//进行一次快速排序int partition(int a[N], int left, int right){int key, i, low = left, high = right;//设置基准key = a[low];while (low<high){//high中数据比基准大,则向前依次查找while ((low < high) && (a[high] > key)){high--;compare++;}//如果不是两指针相遇,说明存在需要交换到low的值if (low < high){a[low] = a[high];move++;}//low中数据比基准小,则向后依次查找while ((low < high) && (a[low] <= key)){low++;compare++;}//如果不是两指针相遇,说明存在需要交换到high的值if (low<high){a[high] = a[low];move++;}}//首尾指针相遇后,将基准放入空位a[low] = key;//返回此时的键值return low;}运行结果:【结论】(结果)1.由实验结果知,编写的冒泡排序法和快速排序法都成功的将一个无序的数组排成了一个有序数组并打印输出,说明这两种算法是可行的。

实训报告排序算法

实训报告排序算法

一、实训背景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它广泛应用于数据处理、数据库、网络通信等领域。

本实训旨在通过学习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了解它们的原理、实现方法以及优缺点,从而提高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排序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几种常见排序算法的代码实现。

3. 分析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和适用场景。

4. 提高编程能力和数据处理的效率。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学习以下几种排序算法:1. 冒泡排序(Bubble Sort)2. 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3. 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4. 快速排序(Quick Sort)5. 归并排序(Merge Sort)6. 堆排序(Heap Sort)四、实训过程1.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比较相邻的元素,将较大的元素向后移动,从而实现排序。

下面是冒泡排序的Python实现代码:```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return arr```2.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待排序的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然后将其放到序列的起始位置。

下面是选择排序的Python实现代码:```pythondef selection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min_index = ifor j in range(i+1, n):if arr[j] < arr[min_index]:min_index = jarr[i], arr[min_index] = arr[min_index], arr[i]return arr```3.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冒泡排序计算实验报告

冒泡排序计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

2. 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 通过实验验证冒泡排序算法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性能表现。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73. 开发环境:PyCharm三、实验内容1. 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2. 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测试3. 结果分析四、实验步骤1. 实现冒泡排序算法```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return arr```2. 生成测试数据```pythonimport randomdef generate_data(n):return [random.randint(0, 10000) for _ in range(n)]```3. 测试冒泡排序算法性能```pythondef test_bubble_sort():data_sizes = [100, 1000, 10000, 100000]for size in data_sizes:data = generate_data(size)sorted_data = bubble_sort(data.copy())assert sorted_data == sorted(data), "排序结果错误"print(f"数据规模:{size}, 排序耗时:{time.time() - start_time:.4f}秒")start_time = time.time()test_bubble_sort()print(f"实验总耗时:{time.time() - start_time:.4f}秒")```五、结果分析1. 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主要取决于两层循环的执行次数。

实验报告_冒泡排序法(3篇)

实验报告_冒泡排序法(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

3. 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4. 通过实验验证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C++3. 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 2019三、实验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多次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将待排序的序列变为有序序列。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1.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第一个元素大于第二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2. 重复步骤1,对相邻的元素进行比较和交换,直到整个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

3. 第一轮排序完成后,最大的元素被放置在序列的最后一个位置。

4. 从第一个元素开始,对剩余的元素重复步骤1和步骤2,直到序列的倒数第二个元素。

5. 重复步骤3和步骤4,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四、实验步骤1. 编写冒泡排序算法的C++代码,实现上述算法步骤。

2. 在主函数中创建一个待排序的数组。

3.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对数组进行排序。

4. 输出排序前后的数组,验证排序结果。

五、实验代码```cpp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 冒泡排序函数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 1; i++) {for (int j = 0; j < n - i - 1; j++) { if (arr[j] > arr[j + 1]) {// 交换相邻元素int temp = arr[j];arr[j] = arr[j + 1];arr[j + 1] = temp;}}}}// 打印数组函数void printArray(int arr[], int n) {for (int i = 0; i < n; i++) {cout << arr[i] << " ";}cout << endl;}int main() {// 创建待排序的数组int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int n = sizeof(arr) / sizeof(arr[0]);// 打印排序前的数组cout << "排序前的数组:\n";printArray(arr, n);// 调用冒泡排序函数bubbleSort(arr, n);//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cout << "排序后的数组:\n";printArray(arr, n);return 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运行实验程序,输出排序前后的数组,验证排序结果是否正确。

排序基本算法实验报告

排序基本算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熟悉常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3.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4. 提高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现并比较以下排序算法: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

2. 对不同数据规模和不同数据分布的序列进行排序,分析排序算法的性能。

3. 使用C++编程语言实现排序算法。

三、实验步骤1. 冒泡排序:将相邻元素进行比较,如果顺序错误则交换,直到序列有序。

2. 插入排序:将未排序的元素插入到已排序的序列中,直到序列有序。

3. 选择排序:每次从剩余未排序的元素中选取最小(或最大)的元素,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4. 快速排序:选择一个枢纽元素,将序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比枢纽小,另一部分比枢纽大,递归地对两部分进行排序。

5. 归并排序:将序列分为两半,分别对两半进行排序,然后将两半合并为一个有序序列。

6. 堆排序:将序列构建成一个最大堆,然后依次取出堆顶元素,最后序列有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1)。

这些算法适用于小规模数据或基本有序的数据。

2. 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平均为O(nlogn),最坏情况下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logn)。

快速排序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3. 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nlogn),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4. 堆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均为O(nlogn),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五、实验结论1. 根据不同数据规模和不同数据分布,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

2. 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适用于小规模数据或基本有序的数据。

3. 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和堆排序适用于大规模数据。

4. 通过实验,加深了对排序算法的理解,提高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排序算法的学习和实现,掌握了常用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分析了各种排序算法的性能,提高了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排序的实验报告

排序的实验报告

排序的实验报告排序的实验报告引言: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涉及到对一组数据按照一定规则进行重新排列的操作。

在计算机算法中,排序算法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程序的运行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为了深入了解各种排序算法的原理和性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排序实验。

实验一: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

它的原理是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来实现排序。

我们编写了一个冒泡排序的算法,并使用Python语言进行实现。

实验中,我们分别对10、100、1000个随机生成的整数进行排序,并记录了排序所需的时间。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加,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当数据规模为1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约为0.001秒;而当数据规模增加到100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则增加到了1.5秒左右。

这说明冒泡排序的效率较低,对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并不适用。

实验二: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排序算法,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分治的策略将数据分成较小的子集,然后递归地对子集进行排序。

我们同样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了快速排序算法,并对相同规模的数据进行了排序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

当数据规模为1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约为0.0005秒;而当数据规模增加到100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仅为0.02秒左右。

这说明快速排序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其效率较高。

实验三: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它的原理是将待排序的数据分成若干个子序列,然后将子序列两两合并,直到最终得到有序的结果。

我们同样使用Python 语言实现了归并排序算法,并进行了相同规模数据的排序实验。

实验结果显示,归并排序的时间复杂度相对较低。

当数据规模为1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约为0.0008秒;而当数据规模增加到1000时,排序所需的时间仅为0.03秒左右。

这说明归并排序同样适用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其效率较高。

讨论与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冒泡排序虽然简单易懂,但对于大规模数据的排序效率较低,不适用于实际应用。

软件基础实验报告之排序算法

软件基础实验报告之排序算法

#include "stdafx.h"#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time.h>#define n 8/*宏定义录入学生成绩的个数*/#define FILE_PATH "f:\\grade.txt"/*对文件路径进行宏定义*/typedef int KeyType;typedef struct{KeyType grade;char name[20];}RecType;RecType R[n];void showagrade();/*读取显示成绩*/void Bubblesort(RecType R[]);/*对学生成绩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void Quicksort(RecType R[],int low,int high);/*对学生成绩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int Partition(RecType R[],int i,int j);/*分治算法*/void menu(){printf (" ★★★★★★★★★★★★★★★★★★★★★★★★★★\n");printf (" ★ 1.读取显示成绩★\n");printf (" ★ 2.对学生成绩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n");printf (" ★ 3.对学生成绩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n");printf (" ★ 4.退出★\n");printf (" ★★★★★★★★★★★★★★★★★★★★★★★★★★\n"); }void main(){int i,x,low,high;char rturn;menu();while(1){printf("请选择相应功能:");fflush(stdin);scanf("%d",&x);switch(x){case 1: //仅显示成绩showagrade();printf("仅显示成绩完成,是否继续?(N退出,任意键继续)\n");fflush(stdin);scanf("%c",&rturn);if(rturn=='N')exit(0);break;case 2: //对学生成绩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Bubblesort(R);printf("\n");printf("对学生成绩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完成,是否继续?(N退出,任意键继续)\n");fflush(stdin);scanf("%c",&rturn);if(rturn=='N')exit(0);break;case 3: //对学生成绩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Quicksort( R, 1, 7);for(i = 1;i <= 7;i++)printf("%d\t",R[i]);printf("\n");printf("对学生成绩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完成,是否继续?(N退出,任意键继续)\n");fflush(stdin);scanf("%c",&rturn);if(rturn=='N')exit(0);break;case 4:return;default:printf("输入选项无效!请重新输入!\n");}}}void showagrade() /*读取显示成绩*/{FILE *fp;fp = fopen(FILE_PA TH,"r+");/*获得只读文件的地址*/char tempbuf[100];/*定义字符数组*/fgets(tempbuf,100,fp);/*从fp指向的文件中读取100个数据到tempbuf*/char name[20];int grade;int i=1;while (i < n){fscanf(fp,"%*s%d",&R[i]);printf("%d\t",R[i]);i++;}printf("\n");fclose(fp);}void Bubblesort(RecType R[])/*对学生成绩进行冒泡排序,并输出*/{int i,j,flag=0;RecType q;for(i=1;i<7;i++){for(j = 6;j>=i;j--)if(R[j+1].grade<R[j].grade)/*如果R[j+1].grade<R[j].grade,则交换两数据的位置*/{R[0] = R[j+1];R[j+1] = R[j];R[j] = R[0];flag = 1;/*flag = 1标志数据进行过移位*/}if(!flag)/*flag = 0说明该组数据原本就是按顺序排定,此时返回系统*/return;}for(i = 1;i <= 7;i++)printf("%d\t",R[i]);}void Quicksort(RecType R[],int low,int high)/*对学生成绩进行快速排序,并输出*/{int pivotpos,i;if(low < high){pivotpos = Partition(R,low,high);/*调用分治算法*/Quicksort(R,low,pivotpos-1);/*用递归法进行快速排序*/Quicksort(R,pivotpos+1,high);}}int Partition(RecType R[],int i,int j)/*分治算法,找到基准记录的位置,供快速排序调用*/ {RecType pivot = R[i];while(i<j){while(i<j&&R[j].grade>=pivot.grade)j--;if(i<j)R[i++] = R[j];while(i<j&&R[i].grade<=pivot.grade)R[j--] = R[i];}R[i] = pivot;return i;/*返回基准记录的位置*/}。

排序算法实验报告2:冒泡排序及选择排序(分割策略)

排序算法实验报告2:冒泡排序及选择排序(分割策略)

排序算法实验报告2:冒泡排序及选择排序(分割策略)1. 引言本实验旨在研究和分析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算法,并通过对比它们的性能来评估它们在排序过程中的效率和效果。

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都是经典的排序算法,它们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 冒泡排序2.1 算法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通过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来排序的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重复地遍历待排序序列,每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并根据排序规则对它们进行交换,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2.2 算法实现冒泡排序的算法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遍历待排序序列,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2. 如果相邻元素的顺序不符合排序规则,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 继续遍历序列,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2.3 算法性能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序列的长度。

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

3. 选择排序(分割策略)3.1 算法原理选择排序是一种通过选择最小(或最大)元素并将其放置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或开头)来排序的算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划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从未排序部分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并将其加入到已排序部分。

3.2 算法实现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遍历待排序序列,先假定第一个元素为最小(或最大)元素。

2. 将该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元素依次比较,找到最小(或最大)的元素。

3. 将最小(或最大)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将其加入到已排序部分。

4. 继续遍历未排序部分,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3.3 算法性能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序列的长度。

它是一种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冒泡排序和选择排序的实验,我们得到了它们在不同规模的输入数据下的排序时间。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 冒泡排序相对于选择排序来说,其性能较差。

在相同规模的输入数据下,冒泡排序的排序时间要长于选择排序。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引言: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算法问题之一,它的目标是将一组无序的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列,以便于后续的查找、统计和分析。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实现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之一,它通过不断交换相邻的元素,将较大(或较小)的元素逐渐“冒泡”到数组的一端。

具体实现时,我们可以使用两层循环来比较和交换元素,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二、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思想是将数组分为两个部分:已排序部分和未排序部分。

每次从未排序部分中取出一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适当位置,以保持已排序部分的有序性。

插入排序的实现可以使用一层循环和适当的元素交换。

三、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每次从未排序部分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进行交换。

通过不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将其放置到已排序部分的末尾,从而逐渐形成有序序列。

四、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分治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划分为两个子数组,其中一个子数组的所有元素都小于等于基准元素,另一个子数组的所有元素都大于基准元素。

然后对两个子数组分别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最终将整个数组排序。

五、归并排序归并排序也是一种分治的排序算法,它将数组划分为多个子数组,对每个子数组进行排序,然后再将排好序的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的数组。

归并排序的实现可以使用递归或迭代的方式。

六、性能比较与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以上几种排序算法进行了实现,并通过对不同规模的随机数组进行排序,比较了它们的性能。

我们使用了计算排序时间的方式,并记录了每种算法在不同规模下的运行时间。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在处理小规模数据时表现较好,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时性能较差,因为它们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2.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也为O(n^2),与冒泡排序和插入排序相似,但相对而言,选择排序的性能稍好一些。

冒泡排序的实验报告

冒泡排序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的实现方法;3. 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4. 通过实验验证冒泡排序算法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通过重复遍历待排序的数列,比较每对相邻的项,并在顺序错误时交换它们的位置,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项为止。

由于排序过程中小数逐渐浮到前面,大数逐渐沉到后面,故得名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前一个比后一个大),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这样,每一轮遍历后,最大的元素就会被“冒泡”到数组的末尾。

重复此过程,直到整个数组排序完成。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一组待排序的整数序列;2. 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包括以下步骤:a. 初始化一个布尔变量flag,用于标记是否发生了交换;b. 遍历数组,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顺序错误则交换它们的位置;c. 如果在某一轮遍历中没有发生交换,说明数组已经排序完成,退出循环;d. 重复步骤b和c,直到数组排序完成;3. 对排序结果进行验证,确保数组已正确排序;4. 记录冒泡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5. 分析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待排序数组:[5, 3, 8, 6, 2, 7, 4, 1](2)排序前数组:[5, 3, 8, 6, 2, 7, 4, 1](3)排序后数组:[1, 2, 3, 4, 5, 6, 7, 8]2. 实验结果冒泡排序算法对上述数组进行排序,经过8轮遍历后,数组已正确排序。

3. 实验分析(1)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分析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其中n是待排序数组的长度。

原因如下:- 在最坏的情况下(即数组完全逆序),冒泡排序需要进行n-1轮遍历,每轮遍历需要比较n-1次,因此总比较次数为(n-1)+(n-2)+...+1,即(n-1)n/2,即O(n^2)。

- 在最好的情况下(即数组已经排序),冒泡排序在第一轮遍历后即可发现没有发生交换,此时只需进行一轮遍历,比较次数为n-1,即O(n)。

实验三 冒泡排序实验

实验三 冒泡排序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技术 实验名称:
排序程序 实验地点:
单片机实验室 专业班级:
测控140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郭佳鑫 指导教师:
温景国 2017年 4月 25日
2014001796
一、实验目的
1.熟悉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掌握程序设计方法。

2.掌握排序的程序算法。

3.掌握用循环程序实现数据排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从40H单元的第一个数开始依次和相邻单元的另一个数比较,如果顺序正确,则不作任何操作;如果顺序错误,则将这两个数位置对换。

这样,在完成第一遍n-1次比较后,最小的数到了最后,所以第二遍比较只需要比较n-2次,最多作n-1遍比较就可完成排序。

在比较中设立一个标志位flag清零,在循环结束时,若flag=1说明排序未完成,进入外循环;若flag=0,说明排序完成,程序结束。

三、实验仪器
1.PC机
2.操作系统:Windows XP
3.应用程序:Wave 6000
四、实验内容
程序代码如下:
2
运行结果如下:
排序前:
排序后:
可以看出,程序将从40H开始的单元内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完成。

六、实验总结
通过实验三的学习,我回顾了冒泡排序的原理,理解并掌握了排序实验的程序设计。

更加熟悉地掌握用循环程序实现数据排序的基本方法。

3。

冒泡排序实习报告

冒泡排序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岗位:软件开发工程师实习时间:2023年2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一、实习背景及目的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算法和数据结构有着浓厚的兴趣。

冒泡排序作为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我一直想亲自动手实现并深入了解其原理。

因此,在本次实习中,我选择了XX科技有限公司,希望能在这里的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并深入理解冒泡排序算法。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负责实现一个冒泡排序算法。

在实现过程中,我首先了解了冒泡排序的基本原理,即通过不断比较和交换相邻元素的位置,使得待排序序列中的较大元素逐渐移动到序列的尾部,较小元素逐渐移动到序列的首部。

在实际编程过程中,我首先编写了一个简单的冒泡排序函数,然后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在实现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如何避免重复比较同一对元素、如何判断序列已经排序完成等。

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事的交流,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

三、实习成果及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成功实现了冒泡排序算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项目中。

在实现过程中,我对冒泡排序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查阅资料、如何与同事沟通合作等实际工作技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冒泡排序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如对某些算法细节的理解不够深入、编程习惯有待改进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开发工程师而努力。

(注:本文为示例文章,实际实习报告应根据个人实习经历和收获进行撰写。

)。

冒泡排序实习报告

冒泡排序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算法和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编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冒泡排序作为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对于理解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我选择在实习期间进行冒泡排序项目的实践。

二、实习目的1. 理解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2. 掌握冒泡排序算法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实现;3.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对数据结构的理解;4. 体验编程项目的完整流程,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和优化。

三、实习内容1. 冒泡排序算法原理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相邻元素的比较和交换,将较大的元素逐步“冒泡”到数组的末尾,从而实现数组的有序排列。

具体过程如下:(1)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即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它们的位置;(2)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

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3)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已经排序好的元素;(4)重复步骤1~3,直到排序完成。

2. 冒泡排序算法实现在实习过程中,我尝试使用Python、Java和C三种编程语言实现冒泡排序算法。

(1)Python实现```pythondef bubble_sort(arr):n = len(arr)for i in range(n):for j in range(0, n-i-1):if arr[j] > arr[j+1]:arr[j], arr[j+1] = arr[j+1], arr[j] return arr```(2)Java实现```javapublic class BubbleSort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 arr.length;for (int i = 0; i < n-1; i++) {for (int j = 0; j < n-i-1; j++) {if (arr[j] > arr[j+1]) {int 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3)C实现```cvoid bubbleSort(int arr[], int n) {int i, j, temp;for (i = 0; i < n-1; i++) {for (j = 0; j < n-i-1; j++) {if (arr[j] > arr[j+1]) {temp = arr[j];arr[j] = arr[j+1];arr[j+1] = temp;}}}}```3. 冒泡排序算法测试为了验证冒泡排序算法的正确性,我编写了测试代码,分别对Python、Java和C 三种语言的实现进行测试。

排序方法实践实验心得

排序方法实践实验心得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如何高效地对大量数据进行排序成为了数据处理的难题。

排序算法是计算机科学中一种重要的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实际应用场景。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掌握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

二、实验内容1. 算法介绍(1)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它通过比较相邻元素,若顺序错误则交换它们,从而逐步将最大(或最小)元素移动到序列的一端。

(2)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或最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或最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3)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经排好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4)快速排序(Quick Sort)快速排序是一种分而治之的排序算法,它采用“分治”的思想,将一个序列分为两个子序列,其中一个子序列的所有元素均小于另一个子序列的所有元素,然后递归地对这两个子序列进行排序。

2. 实验步骤(1)编写排序算法代码(2)生成随机数据集(3)分别对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和快速排序进行实验(4)记录并比较各种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冒泡排序冒泡排序在最好情况下(已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在最坏情况下(逆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实验结果显示,冒泡排序的执行时间较长,尤其是在数据量较大时。

2.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无论数据集是否有序,执行时间都较长。

实验结果显示,选择排序的执行时间与冒泡排序相近。

3.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但在部分有序的数据集上表现较好。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实验报告

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三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move++;
}
while(x[i]<=temp && j>i)
{
i++;
}
if(j>i)
{
x[j--]=x[i];
}
}
x[i]=temp;
kuaisu(x,left,i-1);
kuaisu(x,i+1,right);
}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数据、分析)
实验步骤:
1)随机产生20位整数
2)输入序列,编写程序,按下列排序方法将序列从小到大排序并输出。

1.冒泡排序
2.快速排序
3)纪录每种方法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
实验结果分析:
根据冒泡法和快速法输出地移动次数和比较次数可以看出,快速法的移动次数和比较次数要比冒泡法少许多。

因此,快速法是一种比冒泡法更好的排序法。

【结论】(结果)
冒泡法排序的结果的截图:
快速法排序的结果的截图:
【小结】
由于大一下学期学习C语言时,冒泡法和快速法都是重点内容,这次实验进行的比较顺利,没有遇到太多困难。

只是刚开始不知道怎样输出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后来定义了两个全程变量,解决了这个问题。

另外,虽然实验说明上有怎样输出时间的语句,但是尝试了许多次还是没有成功。

先是提示变量类型错误,然后提示没有GetTickCount()函数。

最后只好没有输出时间,也没有比较两种方法的运行时间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排序实验报告

排序实验报告

排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排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和比较不同排序算法在处理不同规模数据时的性能表现,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并深入理解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Python,运行环境为Jupyter Notebook。

实验中所用到的主要库包括`time` 用于计算算法的运行时间,`random` 用于生成随机测试数据。

三、实验原理(一)冒泡排序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数据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进行交换,并一直重复这样的走访操作,直到没有要交换的数据元素为止。

(二)插入排序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直到未排序数据为空。

(三)选择排序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四)快速排序快速排序(Quick Sort)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

它采用分治的思想,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关键字小,然后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四、实验步骤(一)生成测试数据为了全面测试排序算法的性能,我们生成了不同规模的随机整数数组作为测试数据。

分别生成了包含 100、500、1000、5000 和 10000 个元素的数组。

(二)实现排序算法使用 Python 实现了上述四种排序算法,确保每个算法的功能正确。

(三)测试算法性能对于每种规模的测试数据,分别使用四种排序算法进行排序,并记录每种算法的运行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时间复杂度分析1、冒泡排序:在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为$O(n^2)$,当数据规模较小时,其性能尚可,但随着数据规模的增大,运行时间显著增加。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3

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报告3

北京联合大学实验报告课程(项目)名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3)学院: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班级: 0910030101 成绩:学号: 2009100301126 姓名:林驷淇2011年5月22日一、任务与目的1.实验目的(1)掌握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

(2)掌握冒泡排序的算法。

(3)掌握简单选择排序的算法。

(4)掌握快速排序的算法。

2.实验内容编写算法,利用直接插入排序的算法、冒泡排序的算法、简单选择排序的算法(快速排序与堆排序自选)对数据序列进行排序(大于20000个数据,可用随机函数产生数据)。

测试要求:在原始数据随机、正序和逆序情况下,进行排序效率的比较,给出结果(排序使用的时间表)二、原理(条件)Visual C++6.0三、内容与步骤1. 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实现代码:void insertSort(rectype R[])//插入排序{ int i,j;for (i=2;i<=size;i++){R[0]=R[i];j=i-1;while (R[0].key<R[j].key){R[j+1]=R[j];j--;}R[j+1]=R[0];}}运行结果:正序排序和插入法比较逆序排序和插入法比较2. 冒泡排序算法实现代码:void popoSort(rectype R[])//冒泡法{int i,j;int flag=0;rectype temp;for(i=1;i<size-1;i++){flag=0;for(j=1;j<size-i;j++)if(R[j].key>R[j+1].key ){flag=1;temp=R[j];R[j]=R[j+1];R[j+1]=temp;} if(flag==0)break;}}运行结果:正序排序和冒泡法比较逆序排序和冒泡法比较3.简单选择排序的算法实现代码:正序排列:void selectSort(rectype R[])//正序排列{int i,j,k;rectype temp;for(i=1;i<size;i++){k=i;for(j=i+1;j<size;j++)if(R[j].key<R[k].key )k=j;if(i!=k){temp=R[i];R[i]=R[k];R[k]=temp;}}}逆序排列:void selectSort2(rectype R[])//逆序排列{int i,j,k;rectype temp;for(i=1;i<size;i++){k=i;for(j=i+1;j<size;j++)if(R[j].key>R[k].key )k=j;if(i!=k){temp=R[i];R[i]=R[k];R[k]=temp;}}}运行结果:正序排列逆序排列4.掌握快速排序的算法实现代码:int Partition(rectype R[],int l,int h)// 返回划分后被定位的基准记录的位置/* 对无序区R[l]~R[h]做划分 */{int i,j;rectype temp;i=l;j=h;temp=R[i];do{while((R[j].key>=temp.key)&&(i<j))j--; /* 从右向左扫描,查找第一个关键字小于temp.key的记录*/if(i<j)R[i++]=R[j]; /* 交换R[i]和R[j] */while((R[i].key<=temp.key)&&(i<j))i++; /* 从左向右扫描,查找第一个关键字大于temp.key的记录 */if(i<j)R[j--]=R[i]; /* 交换R[i]和R[j] */}while (i!=j);R[i]=temp; /* 基准temp已被最后定位 */return i;}void quickSort(rectype R[], int low, int high)//快速排序{int i;if (low<high){i=Partition(R,low,high);quickSort(R,low,i-1);quickSort(R,i+1,high);}}运行结果:正序排序和快速法比较逆序排序和快速法比较四、总结通过此次实验,加深了对c语言中内部排序的多种算法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很大的收获。

排序实验报告

排序实验报告

排序实验报告排序实验报告引言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将一组元素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重新排列的过程。

排序算法的选择和性能对于提高计算机程序的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不同排序算法的优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排序实验。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选择了五种常见的排序算法进行比较,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Python编程语言来实现这些排序算法,并通过随机生成的整数数组作为排序的输入。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使用了冒泡排序算法。

冒泡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通过多次遍历数组,将最大的元素逐渐“冒泡”到数组的末尾。

冒泡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接下来,我们实现了插入排序算法。

插入排序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数组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从未排序部分中取出一个元素,并将其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适当位置。

插入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n^2)。

然后,我们使用了选择排序算法。

选择排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每次从未排序的部分中选择最小的元素,然后将其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通过多次遍历数组,将最小的元素逐渐选择到数组的开头。

选择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样为O(n^2)。

接下来,我们实现了快速排序算法。

快速排序算法是一种分治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个子数组,一个子数组中的元素都小于基准元素,另一个子数组中的元素都大于基准元素。

然后,对这两个子数组分别进行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

最后,我们使用了归并排序算法。

归并排序算法也是一种分治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数组递归地分成两个子数组,然后将这两个子数组合并成一个有序数组。

归并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同样为O(nlogn)。

实验结果通过对不同大小的随机数组进行排序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结果:冒泡排序算法的性能最差,其运行时间随着数组大小的增加呈平方级增长;插入排序和选择排序算法的性能相对较好,但仍然随着数组大小的增加呈平方级增长;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算法的性能最佳,其运行时间随着数组大小的增加呈线性对数级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define N 20
//定义用于比较和交换计数的全局变量
static int compare, move;
int main()
{
int data1[N], data2[N];
int i;
void bubbleSort(int[20]);
void quickSort(int[20], int, int);
//创建两个相同的数组用于两种排序方法
for (i = 0; i<N; i++)
{
data1[i] = rand() % 100 + 1;
data2[i] = data1[i];
}
printf("The original array:\n");
for (i = 0; i<N; i++)
printf("%d ", data1[i]);
//调用冒泡排序法
bubbleSort(data1);
//计数器置零
compare = 0;
move = 0;
//调用快速排序法
quickSort(data2, 0, N - 1);
printf("Quicksort complet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n");
for (i = 0; i<N; i++)
printf("%d ", data2[i]);
printf("\nCompare times:%d\n", compare);
printf("Move times:%d", move);
return 0;
}
//冒泡排序法
void bubbleSort(int a[N])
{
int i, j, temp;
compare = 0;
move = 0;
//总共循环N-2轮
for (i = 0; i<N - 1; i++)
{
//每轮循环从头开始,到有序序列前结束
for (j = 0; j<N - i - 1; j++)
{
//比较交换,将较大的数放到后面
if (a[j + 1]<a[j])
{
temp = a[j + 1];
a[j + 1] = a[j];
a[j] = temp;
move++;
}
compare++;
}
}
printf("\n\nBubblesort complet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n");
for (i = 0; i<N; i++)
printf("%d ", a[i]);
printf("\nCompare times:%d\n", compare);
printf("Move times:%d\n\n", move);
}
//快速排序法
void quickSort(int a[N], int left, int right)
{
//将数组一分为二的键值
int pivotkey;
if (left < right)
{
//第一次排序将数组一分为二
pivotkey = partition(a, left, right);
//递归调用,对数据比键值小的数组排序
quickSort(a, left, pivotkey - 1);
//递归调用,对数据比键值大的数组排序
quickSort(a, pivotkey + 1, right);
}
}
//进行一次快速排序
int partition(int a[N], int left, int right)
{
int key, i, low = left, high = right;
//设置基准
key = a[low];
while (low<high)
{
//high中数据比基准大,则向前依次查找
while ((low < high) && (a[high] > key))
{
high--;
compare++;
}
//如果不是两指针相遇,说明存在需要交换到low的值
if (low < high)
{
a[low] = a[high];
move++;
}
//low中数据比基准小,则向后依次查找
while ((low < high) && (a[low] <= key))
{
low++;
compare++;
}
//如果不是两指针相遇,说明存在需要交换到high的值
if (low<high)
{
a[high] = a[low];
move++;
}
}
//首尾指针相遇后,将基准放入空位
a[low] = key;
//返回此时的键值
return low;
}
运行结果:
【结论】(结果)
1.由实验结果知,编写的冒泡排序法和快速排序法都成功的将一个无序的数组排成了一个有序数组并打印输出,说明这两种算法是可行的。

2.从记录的比较值和移动值的大小来看,冒泡排序比较了190次,即(N*N-1)/2次,交换了87次;快速排序法比较了64次,交换了27次。

可以明显的看出快速排序法的效率较高,运行速度较快。

可以猜想,当数据量进一步扩大时,快速排序法将比冒泡排序法的平均运行速度更短
【小结】
这次的实验题目是关于两种算法的。

由于在之前的c语言学习中我已经对这两种算法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所以编写源程序及调试并不困难,最后的运行结果也是正确的。

但是,与之前的学习不同的是,在本次试验中加入了对比较和交换次数的比较。

这就涉及到了数据结构中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问题。

经过查阅资料得知,冒泡排序最好的时间复杂度为O(n) 。

若初始文件是反序的,需要进行 n-1 趟排序。

每趟排序要进行 n-i 次关键字的比较(1≤i≤n-1),且每次比较都必须移动记录三次来达到交换记录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比较和移动次数均达到最
大值:。

冒泡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 O(n2) 。

综上,冒泡排序总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O(n2) 。

快速排序法的最坏情况运行时间为θ(n2),且最坏情况发生在每次划分过程产生的两个区间分别包含n-1个元素和1个元素的时候。

最好情况是O(nlog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