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制作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4《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4《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3.4《弹簧测力计》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力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科学现象有好奇心,但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力的概念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能够进行简单的力的大小测量。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2.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弹簧测力计的模型或实物。

2.准备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3.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例子,如拉扯一段弹簧,引发学生对力的好奇心,进而引入弹簧测力计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弹簧测力计的模型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并提问:“你们认为弹簧测力计是怎么样工作的呢?”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技巧。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巩固对弹簧测力计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弹簧测力计,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力的大小吗?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提出创新的测量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甲乙丙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F1 =2 F2=3 F3=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探究微项目在《弹簧测力计》的应用案例

探究微项目在《弹簧测力计》的应用案例

抓时间,破难点,提效率——探究微项目在《弹簧测力计》的应用案例一、课例分析,导学预告(一)课例分析教材分析:《测量力的大小》---弹簧测力计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四课。

这个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在生活中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

这个单元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然后才进入本课的学习。

这节课中“弹簧测力计”是最主要的工具,即先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及原理,知道力的单位等知识后再关注使用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自主严格按操作要领正确使用弹簧秤,最后尝试动手制作简易测力计,感受科学性和严谨性。

学情分析:本课的最基层目标是引领学生认识和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核心部分是弹簧,学生在生活中和前几课的学习对弹簧是有一定的感知和了解的,知道弹簧可以伸长缩短,而这节课要求学生知道力量大小对弹簧长短的影响效果,以及利用这个效果来准确表示力的大小,但弹簧伸长长度与受力大小的精确关系,学生还不够清楚,因此是本节课需要建构的新知。

作为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物体结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因此在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础上,自主学会正确使用弹簧秤后,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个合理的简易弹簧秤来加深拓展。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概述弹簧测力计各部分构造及作用,解释弹簧有“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

3、说出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过程与方法:1、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2、尝试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完成刻度的划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知识的利用价值。

2、培养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点并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教学难点:利用弹簧受力大小和伸长长度的精确关系来划分刻度制作简易测力计。

(二)微项目学习形式预告一、问题引领1、比较重力(两个相似物体哪个重)介绍:实验室里有一种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它叫做弹簧秤。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4课《弹簧测力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4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掌握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对周围的物体有一定的探究兴趣。

但是,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精确使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能够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难点:弹簧测力计的精确使用和对于测量结果的解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自主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3.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弹簧测力计若干个,用于实验操作。

2.实验材料:如钩码、绳子等。

3.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场景,如称重、测量身高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物体的重力?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弹簧测力计。

2.呈现(5分钟)向学生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其结构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记录测量数据。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
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
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甲乙丙
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
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1 F1 =
2 F2=
3 F3=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
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
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
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资料供参考,加油每一天。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3. 能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力的测量;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动脑思考的科学精神;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弹簧的弹性系数,以及测力计的刻度表示方法。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包括测量前的准备、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测量后的数据处理。

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探讨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构造;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

难点:1. 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分析;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弹簧测力计若干个;2. 实验器材(如钩码、绳子等);3. 数据记录表;4. 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测量方法,引出弹簧测力计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和使用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力的测量,学生观察并记录数据。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5. 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讨弹簧测力计的准确性。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弹簧测力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2. 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4. 学生对弹簧测力计原理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实验时间:2021年5月1日实验地点:XXX实验室一、实验目的1. 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基本使用方法;2. 熟悉弹簧测力计的示值原理和误差分析;3. 深入了解弹簧测力计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二、实验仪器与原理本实验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型号为HX-500N,最大测力范围为500N,测力精度为±0.5%FS。

该仪器采用弹簧的伸缩变形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

三、实验步骤1. 将要测试的物体按照实验要求放置于水平台上,并使其牢固不动。

2. 将弹簧测力计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固定于测力点上,并将示值归零。

3. 使用手动杠杆或其他外力给测力点施加相应的力,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值并进行误差分析。

4. 重复以上步骤,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基本使用方法和示值反应原理。

四、实验结果分析1. 弹簧测力计的示值误差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仪器本身固有误差;(2)从手动杠杆或其他外力传感器、电缆线等方面引入的误差;(3)采样速度等人为因素引入的误差。

2. 弹簧测力计在测量力的过程中,要避免诸如溢出、超载等问题的出现。

同时也要注意该仪器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示值变化情况,以保证测试精度。

3. 弹簧测力计虽然测力范围小,但具有精度、使用方便、体积小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较小力值的测试,如家用秤、办公用品等。

但也因其测力范围小,不能用于大力值、高精度等实验场合。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对HX-500N型弹簧测力计的实验操作,熟悉了弹簧测力计的示值原理和误差分析,掌握了该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了该仪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 (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初中物理《弹力弹簧测力计》教学案例【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3、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使用弹簧测力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物理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和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与难点】重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弹弓、弹簧、玩具小车、厚玻璃瓶(带插细玻璃管的橡皮塞,装有红水)、青蛙玩具(能上弦)、弹簧测力计。

学生:橡皮筋、弹簧、直尺、气球、铝导线、橡皮泥、木块、钩码、木板、支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明确任务师:有没有同学玩过弹弓?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下自己玩弹弓的本领?一名学生表演玩弹弓,其余的学生观察所发生的变化。

师:请大家思考一下,必要时可以相互讨论。

为什么弹弓能把粉笔头弹出去,黑板在被粉笔头碰击之后为什么发出“砰”的声音而且还会留下粉笔印?学生思考讨论。

生:因为弹弓有能量。

师:对,我们把这个力叫弹力。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研究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弹力弹簧测力计投影:学习目标1、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研究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3、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案,并学会它的制作。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二、动手操作,感知弹力1、弹性、塑性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示给大家。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这一课是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能够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问题的答案。

但部分学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可能还有一定的困惑,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也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实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能够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难点:弹簧测力计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测量物体重力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场景,引发学生对测量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弹簧测力计。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实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并总结出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3.讲解:教师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基本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

初三物理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初三物理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案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学法点拨】做好“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一题,从而真正体会弹力是怎样产生的,是学好本节的基础。

然后再想想,我们生活中经常说到的哪些力其实质是弹力?如:拉力、压力、支持力、重力、推力、摩擦力等,其实质是弹力的有。

【教学过程】一、弹力1、弹性和塑性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1)如图12-2-1所示,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

(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

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1、制作原理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簧测力计》教案

《弹簧测力计》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围绕“力的测量”展开研究。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重要工具。

先是通过观察、认读和实际感受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计量单位、刻度标示以及如何读数;再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先引导学生尝试用手感受力的大小,在测量前估测物体的轻重,培养学生的单位量感,发展估测能力,逐渐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建立起“牛”大小的概念。

在体验后,进一步探索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认识到“弹力是因为弹簧被拉伸而产生的”。

研讨部分引导学生思考得更加深刻,引导学生进一步建立“弹力”的概念,把对橡皮筋和弹簧被拉伸产生的弹力拓展到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来解释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2.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作的,弹簧的伸长特征与橡皮筋相似。

3.力的单位是“牛”。

科学探究目标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基本结构。

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态度目标1.发展进一步研究力的兴趣。

2.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不同测量工具可以解决不同的现实问题。

2.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和科学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规范地操作弹簧测力计,准确读数。

【教学准备】学生:圆筒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重力的小物体、记录单、橡皮筋、硬纸板、回形针、标准物(钩码)。

教师:学生器材一套、弹簧测力计刻度版的纸板模型。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1.聚焦教师提问: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比一比:谁的力气大?那么这个比赛的裁判是谁呢?(出示两个拉力器)学生活动:能通过观察拉力器受力时弹簧的变化,判断出力气大的同学可以将弹簧拉得更长。

教师活动:揭示本节课的主题,要知道力的大小,需要用到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设计意图:由力量大小的比赛形式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力的大小,调查学生的前概念,引出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引言: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程、物理实验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不同物体施加的力,并分析实验结果,探讨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实验装置与方法:实验装置包括弹簧测力计、不同质量的物体、计时器等。

首先,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水平平台上,然后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方,记录下所施加的力和物体的质量。

每次测量前,需要确保弹簧测力计处于稳定状态,并注意避免外界干扰。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测量了不同质量的物体施加到弹簧测力计上的力,并记录下数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力与物体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胡克定律,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与物体施加的力成正比。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实验结果中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弹簧测力计本身的精度和灵敏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其次,实验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如空气阻力、摩擦力等,也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因此,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需要尽量减小这些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中还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当物体施加的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时,弹簧测力计会失去弹性,读数将不再准确。

因此,在进行实验前,我们需要根据物体的预估质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实验的应用:弹簧测力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工程中,它常用于测量机械设备的受力情况,以确保其安全运行。

在物理实验中,它可以用于测量各种物体的重力、弹性力等。

此外,弹簧测力计还可以用于产品质量检测、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等领域。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原理和注意事项。

我们发现,弹簧测力计可以准确测量物体施加的力,并且其读数与物体质量成正比。

然而,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我们需要注意其量程、精度和外界干扰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弹簧测力计在工程和科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力的测量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实验步骤如下:
材料准备:
1. 一根弹簧
2. 一个固定底座
3. 一个移动底座
4. 一个示数仪
实验步骤:
1. 将弹簧固定在底座上,确保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到移动底座。

移动底座可以通过旋转螺丝或其他方式调整位置。

2. 将示数仪连接到移动底座上,以便可以测量移动底座上的力的大小。

3. 对于给定的弹簧,通过旋转螺丝或其他方式调整移动底座的位置,使示数仪显示为零。

4. 然后可以通过施加外力(例如用手拉动移动底座)来测量弹簧所受力的大小。

移动底座受到的力越大,示数仪显示的数值也会越大。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实际观察到弹簧受力与变形的关系,从而验证弹簧的胡克定律,即弹簧的变形与所受外力成正比的关系。

同时也可以利用示数仪来测量弹簧所受的力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力的测量。

小学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小学科学34弹簧测力计(教案)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弹簧测力计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中的一项实验任务。

该任务围绕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制作、使用以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可以深入了解力的概念,学习如何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本文将提供一份教案,指导您教授这个实验任务。

教案名称: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弹簧测力计实验教案一、实验简介1. 实验目标: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制作和使用方法。

2. 实验工具:弹簧、木板、尺子、砝码、纸片、铅笔、胶带等。

3. 实验步骤:(1) 制作弹簧测力计;(2) 测量物体的重量。

二、实验过程1. 引入: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出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重力是一种力,并简要介绍测力计的作用。

2. 制作弹簧测力计:(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所需材料。

(2) 将弹簧固定在木板上,用胶带固定好。

(3) 在弹簧下方固定一张纸片,作为示数示意表。

(4) 利用尺子在纸片上刻度,用铅笔标记数字。

(5) 弹簧测力计制作完成后,确保其悬挂处横平竖直。

3. 使用弹簧测力计:(1) 将制作好的弹簧测力计悬挂起来。

(2) 清零调节:轻轻拉动刻度指针,使指针归于零位。

(3) 测量物体的重量:将不同质量的砝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悬挂处,记录下示数。

(4) 讨论和总结:与学生一同讨论测力计示数的规律,并总结实验结果。

三、实验扩展1. 加大重力:增加砝码的数量或重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示数变化。

2. 减小重力:去掉部分砝码或减小砝码的重量,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示数变化。

3. 了解其他测力计的类型:介绍弹簧秤、弹簧测力计等其他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4. 分析测量的误差:让学生思考可能会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减小误差。

四、知识延伸1. 阅读相关科普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力的知识相关的科普书籍,拓宽知识面。

2. 制作其他测量工具:鼓励学生使用简单材料制作其他测量工具,例如简易天平、量角器等,并进行实际测量。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3.4《弹簧测力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弹簧测力计》这一节内容位于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能够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教材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实验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等基础知识,对力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是,学生对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验活动来进一步探究和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讲授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力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通过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学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教师示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技巧。

4.应用弹簧测力计: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版初三)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版初三)

第一节《弹力弹簧测力计》教案(人教版初三)第十二章第二节弹力一、教材分析⒈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弹性、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②探究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③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

⑵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觉咨询题、解决咨询题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究自然现象、生活中物理学道理的爱好。

⒉教学重点1、弹簧伸长长度与拉力的关系。

2、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制作及其使用。

⒊教学难点弹簧测力计制作方案的探究及其制作过程。

⒋教学方法采纳〝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式的综合性教学法。

⒌教具和媒体教师用:课件、实物投影。

水球〔一个〕、弹簧〔好、坏各一只〕、拉力器〔一个〕、弹簧测力计〔三个、不同构造〕、钩码〔200g的两个〕。

学生用:橡皮筋、橡皮泥、弹簧、直尺、铝导线、弹簧测力计、气球〔以上各一个〕、钩码一组。

二、教学过程实录㈠、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力,力的作用成效是什么?生:力能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看老师的实验,请讲出此现象讲明了什么物理学道理?〔演示〕用力捏水球,水球变形。

生:力能够改变物体的形状。

㈡、新授:师:下面,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任意器材,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力能够改变物体形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要求设计尽量多的实验;实验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观看实验现象。

实验开始!生:设计并操作实验。

师:请一个小组把他们设计的实验展现给大伙儿。

生: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了。

〔失去拉力,弹簧复原原先长度。

〕铝导线用力折弯,变弯了。

〔失去力不复原原状。

〕直尺,用力压变弯了。

〔失去力后复原原状。

〕橡皮泥用力捏,扁了。

〔失去力不复原原状。

〕师:还有不同实验吗?生:气球用力压,扁了。

〔失去力复原原状。

〕……。

师:请各小组讨论:以上这么多实验现象,有哪些共同点、哪些不同点呢?生:共同点是:这几种实验器材差不多上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发生了变形。

设计与制作弹簧测力计教案

设计与制作弹簧测力计教案

设计与制作弹簧测力计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手动制作弹簧测力计,并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2.弹簧测力计的设计要点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设计要点;2.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3.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件、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设计要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2.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实验室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让学生手动制作弹簧测力计和使用。

五、教学准备1.实验室需要准备一间配备有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工具的实验室。

2.实验器材弹簧、试验钩、金属薄片、螺母、拉伸仪、数码万用表和手动力计等。

3.课件和视频根据实验教学内容准备相应的课件和视频资料。

六、实验步骤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课堂上,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包括测量力的基本规律、弹簧的基本性质等。

2.弹簧测力计的设计要点介绍弹簧测力计的设计要点,包括弹簧材料的选择、直径的测定、弹簧的计绘、弹簧的安装等。

3.弹簧测力计的制作方法学生们需要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手动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

主要步骤如下:(1)选择一根适宜的弹簧,并根据弹性变形原理,推算出弹簧受力的变化规律;(2)在弹簧上勘测刻度线,并用文具钢笔细致地标出刻度值;(3)安装仪器与弹簧,用试验钩在仪器上悬挂重锤,拉伸弹簧,完成弹簧测量仪器;(4)进行力量测定,通过记录、观察刻度表读数,得到测试物体所受的力量值。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测量,并分析测量结果的合理性,并提供一些注意事项和使用技巧。

七、教学效果的评估1.学生提供编程思考题或实验亲身经历,面向学生成果与学生之间进行交互讨论。

2.基于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实验室实际操作能力,分别通过书面测试和实验成绩进行评估。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2.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固定装置上。
3. 逐一将不同质量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
4. 记录测得的拉力数值。
5.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一名同学负责操作弹簧测力计,另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实验数据。
组长要确保每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实验,并指导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组织和监督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物体质量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结论。
04
CHAPTER
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弹簧、指针等组成部分,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功能。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引言弹簧测力计的基本原理与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
01
CHAPTER
引言
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在物理、工程和日常生活中,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十分广泛。
然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培养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仍需进一步探讨。
强化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授物理知识时,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通过讲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其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06
CHAPTER
参考文献
文献1
作者:张三
出版时间:XXXX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观察与思考:
左图所示是弹簧秤的构造图,它的主要部件是一根弹簧和刻度板。

1、用弹簧制成的弹簧秤为什么能测力的大小?
答案:因为在弹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

根据弹簧的伸长量就可以读出力的大小。

右图所示的实验,是在铁架台上固定一把直尺,把下端附有指针的弹簧挂在铁架上。

2、这时指针指在L0, L0表示什么?
答案:L0表示弹簧的原长。

3、如图2(b)所示,将重1N的钩码挂在弹簧上,弹簧发生了什么变化?此时指针指在L1表示什么?
答案:弹簧发生形变被伸长,此时弹簧的伸长量是L1-L0。

L1表示弹簧受1N拉力作用时的长度。

4、如图2(c)所示,在钩码下再加一个重1N的钩码。

弹簧继续伸长,说明什么?指针L2所指的表示什么 ?
答案:说明弹簧的伸长跟作用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伸长越大。

L2表示当拉力为2N时弹簧的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制作
------ 周桂耀一、学习目标:
1、练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
二、教学重点: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
制作弹簧测力计
四、教学方法: 导学法、实验法
五、教具: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重物、橡皮筋若干、大塑料吸管、小铁丝、硬纸片纸、铅笔、刻度尺
六、教学过程设计:
【实验目的】
1、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3、学习制作弹簧测力计
【实验预习】
1(弹力是
2(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压力越 (大,小),它的伸长
就越 (长,短)。

【实验步骤】
(一)、观察弹簧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1、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 (长,短)。

(二)、观察弹簧测力计
1、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对照上图,在方框填写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名称。

2、看你所使用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称量值是 N,分度值是 N。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1)不能测量超过的力。

2)使用前要校正弹簧测力计的零点。

将弹簧测力计按的位 (
置放好,检查指针是否在处,若不在,应在教师指导下调零。

(3)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观察
时,视线必须与刻度值。

(4)读数时,要弄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刻度值。

(三)、制作弹簧测力计
1、制作前思考:
设计实验方案,用橡皮筋等材料自制一个测力计,用橡皮筋制作的测力
计与弹簧测力计比较,有什么不同,
2、制作器材:
橡皮筋(1根)、小铁丝、大塑料吸管、硬纸片、铅笔、刻度尺,钩码
3、实验过程:
(1)在大塑料吸管的上端穿过一铁丝做吊环,并把1条橡皮筋(橡皮筋也
可以对折)吊在吊环的下端,橡皮筋下端挂着制作刻度板的硬纸片。

(2)用铁丝做成一个小钩,挂在硬纸片的下端作为测力计的挂钩。

(3)让橡皮筋挂着1牛的钩码,在大塑料吸管下端与硬纸片对应的位置用横线记下指针的位置“0”。

(思考为什么,)
(4)再将一个0.5N的钩码挂在橡皮筋的下端小钩上,在硬纸片上记下指
针的位置为0.5N再挂2个、3个------在硬纸板上上画出对应横线。

(橡皮筋对折时,可挂的钩码多一些,思考为什么钩码不能挂得过多) (5)标出每条横线对应力的大小,把每一大格等分成5小格,指明分度值和量程。

4、思考与讨论:
(1)制作进一步论证: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由制作可明确弹簧的结构:由橡皮筋、指针、钩、轴、外壳、刻度盘、挂环所组成。

(3)测得橡皮筋原长误差较大,应先挂适当质量小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作为原始长度,可避免因松弛的橡皮筋,自然弯曲带来的误差。

(在实验中发现在橡皮筋下端挂重为1N的钩码后标记大塑料吸管下端与硬纸片对
应的位置为“0”刻度,实验效果较好)
(4)制作弹簧实验中,发现数据突变或某些刻线不均匀,该怎么办,
七、板书设计
原理:弹性限度内,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越长
构造:弹簧、指针、刻度板、拉钩、吊环、外壳
(1)观察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加在测力计上
的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使用: (2)使用前将测力计的指针调到零
弹簧测力计 (3)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弹簧的轴线一致
(4)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板面垂直
(1)根据原理:
a. 弹簧橡皮筋
制作: (2)构造 : b. 刻度盘硬纸片
c. 外壳大塑料吸管
(3)注意: a.怎样避免因松弛的带来的误差?
b.发现或某些刻线不均匀,怎么办,
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过程是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通过实验,模拟物理知识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受到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

通过趣味、新奇的物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索欲望。

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

2、开展丰富的活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
学习示意和主动参与和积极探索的过程。

学习物理必须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
养物理学习兴趣,就要把眼界放宽,把自己置身于自然和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就地取材,做好实验。

周桂耀老师上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制作公开课照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