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机器人

合集下载

救援机器人结构设计

救援机器人结构设计

救援机器人结构设计
一、概述
救援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机器人,可用于识别地面、水下、空间和低能
区的危险环境,搜寻受困者并发信号,以及搜救和援助受困者等搜救作业。

由于灾害环境特殊,安全性要求高,因此救援机器人结构应具有良好的稳
定性和兼容性,以满足复杂的技术要求。

二、结构设计
(一)结构设计
1.机体结构:救援机器人机体结构采用双节轴膨胀铰接架构,其特点
是结构稳定、不易损坏;机体上设有传感器持续监测前方环境,保证机器
人稳定行驶;机体重心低,采用悬挂式底盘,可有效降低耦合系数,提高
稳定性。

2.推进系统:救援机器人可以采用轮子驱动系统,可在平地、坡道、
河流和其他不规则地形中行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采用爪状车轮可以增
强机器人的抓地力,有效减少滑动;还可以根据不同环境采用飞机、直升
飞机和无人机等飞行器,用于高空救援。

3.传感器:救援机器人配备有多道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
激光距离传感器、超声波测距仪、红外传感器和全息摄像头等,可以实时
监测周围环境。

机器人救援7-1(RoboCupRescue)

机器人救援7-1(RoboCupRescue)

Command
Command
move say target message tell message extinguish target rescue target load target unload target clear target
2D Monitor
2D Monitor
资源链接
RoboCupRescue仿真服务器的安装及运行 仿真服务器的安装及运行
仿真程序服务器的在Linux下运行,需要java开发平 台的jdk1.5, 编译器需要gcc3.40或者以上。硬件配 置要求比较高 客户端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可以借鉴别人的底层代 码来做初期的开发工作。客户端利用UDP/IP和 TCP/IP协议并且通过7000和8000端口和服务器进 行连接。可以在一台机器上同时运行客户端和服务 器,也可以分布在好几台及其上运行。
特定出入口,可燃烧,倒塌 需要救助的人,有HP,饥饿,毅力,疲劳等设定 类似市民,需要救助,并且不能通过被毁的路段 可灭火,但不能离消防车过远,同样有死亡设定 原地不动的消防车,可进行不同单位间的通信 可救人,但是每辆车只能搭载一个急救病人 所有市民(活着)的最终归宿,挽救病人 清路障,救人(配合医生) 不动的警车
行为模拟计算
ea(t)=fa(xa(t),sa(x(t)),ua(t),t) xa=个体能力 ea(t)=个体对全局返回值 sa(x(t))=周围环境和个体影响 ua(t)=全局对个体的赋值
Rescue Simulator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世界模型
建筑 市民 汽车 消防员 消防局 救护车 医院 警察 警察局
RoboCupRescue仿真系统介绍 仿真系统介绍

救援机器人简介演示

救援机器人简介演示

水灾救援
水下搜索
在水灾中,救援机器人可以进入水下环境,搜索并找到被困人员。
打捞和运输
救援机器人可以携带打捞设备,对被困人员进行打捞,同时还可以 运输物资和设备,提供必要的支持。
探测和测量
救援机器人还可以利用传感器和测量设备,探测水下的地形、障碍 物等信息,为救援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其他灾害救援
核辐射救援
救援机器人将更加智能化,具备自主决策和学习 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多功 能化发展
救援机器人需要具备高度智能化的技术,包括传 感器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以实现自主 导航、决策和交互等功能。- 环境
救援机器人通常采用高性能电池作为动力源,如锂电池、镍氢电 池等。
能量管理
电源技术涉及能量管理策略,通过优化功耗、回收能量等方式, 延长机器人的工作时间。
充电方式
电源技术还需支持快速充电功能,以便在必要时为机器人快速补 充能量。
06
未来救援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 挑战
未来救援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面临的挑战- 技术挑战
控制技术
运动控制
01
救援机器人需要具备稳定、精确的运动控制能力,以实现自主
行走、越障等动作。
路径规划
02
控制技术还包括路径规划,根据感知到的环境信息,为机器人
规划出安全、有效的行进路线。
决策与任务执行
03
控制技术还需处理各种决策问题,如任务选择、优先级排序等
,确保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通信功能
救援机器人可以与外界建立通 信联系,及时传递被困人员的
状况和位置信息。
自主导航功能
救援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能力 ,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行

救援机器人分类及特点

救援机器人分类及特点

救援机器人分类及特点【摘要】救援机器人是一种能在灾难救援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机器人。

根据功能,救援机器人可以分为不同类别,如搜索救援、救援运输等。

按照行动能力,可以分为陆地、水下、空中等类型。

救援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强、适应性强和速度快的特点。

自主性强使其能够自主完成任务,适应性强使其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而速度快则能够迅速响应灾难救援需求。

救援机器人在救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救援行动提供了有效支持。

由于其多样化的功能和强大的特点,救援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灾难救援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救援机器人、分类、特点、功能、行动能力、自主性、适应性、速度、灾难救援、重要作用1. 引言1.1 救援机器人分类及特点救援机器人是一种应用于灾难救援和紧急救援任务中的特殊类型机器人。

它们能够在受灾区域或其他危险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包括搜索和救援受困人员、提供医疗救治、清理灾害现场等。

救援机器人的分类主要基于其功能和行动能力,以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基于机器人功能的分类包括多种类型,比如搜索与救援机器人、医疗救护机器人、搜救机器人、救火机器人等。

这些机器人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装备有各种传感器、机械臂和其他设备,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基于机器人行动能力的分类主要包括地面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和水下机器人。

地面机器人可以在陆地上移动,搜救受困人员;空中机器人可以飞行在空中,迅速响应,提供俯视图像;水下机器人可以潜水到水下危险区域执行任务。

救援机器人具有自主性强的特点,能够根据预设的任务执行路径独立完成任务。

其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如高温、有毒气体等。

而且救援机器人速度快,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灾害现场,展开救援行动。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机器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减少人员伤亡,提高救援效率,对于救援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的研究和发展,将进一步提升救援机器人在灾难救援中的应用价值。

2. 正文2.1 基于机器人功能的分类救援机器人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功能来划分,主要分为几类:搜索救援机器人、救援运输机器人、救灾物资分发机器人和医疗救援机器人。

智能救援机器人的设计解析

智能救援机器人的设计解析

智能救援机器人的设计解析自从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的《罗萨姆的机器人万能公司》问世,人们便对机器人充满了幻想与期待。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的分工越来越明细,机器人也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替代人们的劳动。

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探险、救灾、排爆等危险场合工作的机器人,以及自动化生产中机器人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因此,智能救援机器人的研制已成为急需和必要,文章就智能救援机器人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1 智能救援机器人的硬件设计该智能救援机器人主要由电源模块、检测感应模块(实现巡线、避障、捡放硬币、测距功能)、声光报警模块、控制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六部分组成,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智能救援机器人全部能量来源于位于机器人底部的六节五号电池,经过传统的7805稳压电路给其单片机及外围传感器供电,其电路如图2所示。

部分传感器采用5V低电压供电可以避免机器人过早检测障碍物而停止前进。

1.2 检测感应模块1.2.1 巡线电路巡线模块我们采用红外对管。

红外对管由LED和光电三极管组成,光电三极管根据从地面反射回来的LED的光的强度而改变积极基极电流。

在光电三极管基极接一上拉电阻,则可根据基极电压的测量判断反射光的强弱,强光说明探测器下方是白色,弱光说明下方光较弱,大部分光被黑线吸收。

对于输出的模拟信号,我们将其引入五个电压比较器LM339进行处理。

电压比较器LM339的一输入端接红外对管,另一端接滑动变阻器,通过对滑动变阻器的调节可以实现对红外对管对黑线的灵敏度。

比较器LM339的另一端接上拉电阻后进入单片机进行探测。

1.2.2 避障电路避障部分采用光电开关,将其安放在机器人需要测量的各个方向。

为减少它的测量距离保证机器人的正常运行,我们采用的是低电压5V供电,供电电压虽略显不足,但能保证它的正常短距离探测。

光电开关的信号线的高低电平可反映前方障碍物的有无,障碍物检测电路如图3所示。

救援机器人的市场分析

救援机器人的市场分析

近段时间以来,梅雨季的到来让我国不少城市进入汛期,大部分南方城市更是面临严重暴雨、洪水等灾害。

在此背景下,各式救援机器人被委以重任。

例如在扬州,水上搜救便用上了无人机;同时在武汉,防汛应急也用上了机器人;此外在浙江、湖南、四川等省市,无人机、机器人也都成为应急救援抢险的标配。

而我们知道,一直以来机器人领域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的都是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向来比较低调。

像救援机器人,市场发展就长期处于蛰伏期,那么近年来,其又是如何成为众所青睐的对象的呢?其实,救援机器人发展空间和潜力的爆发,既得益于需求的释放,也离不开技术突破与商用价值的支撑。

救援机器人价值凸显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不管是核电、化工、矿难、火灾、交通等人为事故,还是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多发的各种灾害总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安全。

基于此,为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除了平时要注意自然保护、遵循生产规范、提升安全意识外,灾后救援同样重要。

而传统的应急抢险救援方式,主要依赖人力。

期间可能也会有相应装备辅助,但人工救援仍然是主流。

这就导致,一方面由于灾后空间狭小、环境恶劣等问题,救援人员难以深入现场;另一方面,二次灾害随时有可能发生,处置稍有不当就可能给救援人员也带来严重安全危害。

因此,传统救援方式也存在不少弊病。

那么,如何让刻不容缓的救援工作能得以快速实施,同时又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和困难呢?这便给了机器人登场的机会。

像工业和服务领域一样,救援领域也可以采用“机器换人”的方式,通过利用机器人参与到矿难、火灾、地震、洪水等灾害救援场景之中,不仅能够提升救援效率,同时也能保障人员安全。

相比于人类的血肉之躯,机器人拥有坚硬的外表和灵活的身躯,这使得其既能够抵御各种恶劣环境的侵袭,轻松进出各种人类无法企及的场所,具备高强适应性。

与此同时,机器人所具有的强大功能,也使得其能够更加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实施各种救援行动,让救援变得更加合理、高效、精准、安全以及全面。

灾难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机器人路径规划

灾难救援机器人研究现状及机器人路径规划
目的是实现在非常困难的大规模灾害救援活动中, 即使是在混乱中也能对进行情报收集和判断, 根据灾害状况进行最优的救助。
川崎市为该项目建立了公用试验场地,并建立了国际救援系统研究所。
计划中主要研究工作有对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携带终端装置和人机接口等进行研究开发, 进行能动地、智能地情报收集, 用网络进行情报的传递、汇总和归纳等。
1.4 灾难救援机器人关键性能
对救援机器人而言, 救援机器人的传感器是最脆弱的元件, 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传感要求对机器人的控制、对环境的检测和对遇难者的发现。
机器人的控制方面, 为了让机器人正常工作, 必须对机器人的位置、姿态、速度和系统内部状态等进行检测, 系统可以采用传统机器人的摄像机、激光测距仪、超声测距仪、接触和接近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和雷达定位传感器等。
01
02
03
04
05
06
1.4 灾难救援机器人关键性能
救援机器人的存活能力主要是机器人本体的可靠性、耐用性和适应性问题。灾难后环境中存在毒气、毒液、生化、放射性、非常温和二次倒塌等危险, 机器人对环境的适应特别重要。在温度方面,灾难后环境存在高温可能, 机器人本体必须能够克服条件的影响, 设计时在材质的选择上需要进行周密的考虑。
1.5 灾难救援机器人发展方向
多种技术融合化
1.5 灾难救援机器人发展方向
多智能体网络化
2.什么是路径规划
2.1 定义 依据某种最优准则,在工作空间中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避开障碍物的最优路径。 需要解决的问题: 始于初始点止于目标点。 避障。 尽可能优化的路径。
3.4 人工势场法
3.2 栅格法
应该具有自适应能力, 具有预见能力。它们应该能适应环境, 适合完成挑战性的工作, 并且具有智能以至于能够应对由各种不稳定和不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干扰。

救援机器人

救援机器人
1、引 言

地震、火灾、矿难等灾难发生后,在废墟 中搜寻幸存者.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并尽快 救出被困者是救援人员面临的紧迫任务。实际 经验表明,超过48小时后被困在废墟中的幸存 者存活的概率变得越来越低。 由于灾难现场情况复杂,救援人员自身安 全得不到保证,废墟中形成的狭小空间使救援 人员甚至救援犬也无法进入。灾难救援机器人 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无线通讯方式的稳定性较难保证,即使在穿透性能最佳
的频段,也会由于带宽及各种干扰的影响使得通讯无法正 常进行。“911”事件的救援工作证明,无线方式的机器 人大约有25%以上的时间无法正常通讯。稳定可靠的通讯 方式是当前救援机器人领域需要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3.4 传感器融合
由于救援现场环境的复杂性,对传统的室内 结构化环境下传感器数据的处理算法不能满足救 援工作的需要。如通过视频图像对幸存者的检测, 由于灰尘、烟雾等的影响使得识别变得非常困难, 通过检测到声音的方向辨别幸存者的方位,也由 于现场噪音的影响而变得很困难。因此,为了完 成搜索并发现幸存者,必须通过多种传感器数据 的融合,研究更加有效的识别算法。
(a)正常状态
图2-1 美国Irobot公司 packbot多态救援机器人
(b)直立状态
(a)平躺状态
(b)半直立状态
(c)直立状态
图2-2
加拿大Inuktun公司Micro VGTV多态救援机器人
2.3 仿生救援机器人
虽然履带式可变形多态机器人可根据搜索空 间的大小改变其形状和尺寸,但受驱动方式的限 制,其体积不可能做得很小。为了满足对更狭小 空间搜索的需要,人们根据生态学原理研制了各 种体积更小的仿生机器人,其中蛇形机器人就是 其中很重要的一类。
2、国内外研究现状

救援机器人简介演示

救援机器人简介演示
02
空中救援机器人一般具备高精度的GPS定位系统,以实现快速定位。 同时,它们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推进系统,以便在空中快速移动。
03
空中救援机器人通常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 自主飞行,提高搜救效率。
04
空中救援机器人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携带救援物资,如 食物、水、药品等,为被困人员提供及时的援助。
05
未来展望与挑战
未来展望与挑战
• 救援机器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危险或灾难环境中进行救援 任务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可以在人类难以进入或危险的环境 中进行工作,以减少救援人员的风险和提高救援效率。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救援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感知与识别技术
01
02
03
04
红外感知
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感知热源, 在黑暗或烟雾环境中识别生命
体。
超声波感知
通过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回波, 检测障碍物和地形变化。
视觉识别
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技 术,识别目标物体和场景特征

声音识别
分析环境中的声音,如呼救声 、动物叫声等,以确定生命迹
01
03
火灾救援机器人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承载能力,能够携 带救援物资,如呼吸器、灭火器等,为被困人员提供
及时的援助。
04
火灾救援机器人通常具备自主导航和避障功能,能够 在复杂的环境中自主移动,提高搜救效率。
空中救援机器人
01
空中救援机器人主要用于山区、森林等地区的搜救工作,它们能够快 速到达现场,寻找被困的人员,并实施救援。
地震救援机器人还需要具备强大的承 载能力,能够携带救援物资,如食物 、水、药品等,为被困人员提供及时 的援助。

救援机器人最全PPT资料

救援机器人最全PPT资料

图 1-1 研究院救灾机器人
图 1-2 中科院救灾机器人国防科技大学在2001 3、救援机器人关键技术问题
“911”事件的救援工作证明,无线方式的机器人大约有25%以上的时间无法正常通讯。 3、救援机器人关键技术问题
年研制了一种蛇形机器人, 目前救援机器人主要采用人工控制方式来实现机器人的导航。
8公斤,能像蛇一样扭动身躯,可前进、后退、拐弯和加速,其最大速度每分钟可达20米,头部是机器人的控制中心。
2、可变形(多态)救援机器人
长1.2米、直径0.06米、重 虽然履带式可变形多态机器人可根据搜索空间的大小改变其形状和尺寸,但受驱动方式的限制,其体积不可能做得很小。
2005年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与 国际救援系统研究院联合成立的中日救援与安全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在沈阳揭牌成立,这标志着
3.3 人机通讯方式
目前常用的通信方式有 无 线 和 电 缆 两种方式。
电缆方式可以稳定可靠地实现机器人和操作者之间的信
息传送。但电缆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机器人搜寻 范围的深入,线缆很容易发生缠绕而影响机器人的移动性。 研制收放灵活的电缆卷绕装置是解决目前有线通信方式机 器人通讯问题的关键。
3、救援机器人关键技术问题
3.1移动性/机械机构
移动性是救援机器人完成救援工作的决定因 素。机器人移动平台应该能够在恶劣废墟环境中 灵活地穿梭于狭小的空间之中,能够翻越障碍, 爬楼梯,穿越泥泞的道路等,且机器人的移动不 应对周围不稳定结构产生影响,以免发生二次坍 塌或爆炸等。此外,机器人还应该具备适应恶劣 环境的能力,具有防水、耐高温等能力。
Minitrac机器人
图 1-1
(c)SPAWAR的 urbot机器
2.2 可变性(多态)救援机器人

救援机器人行业分析

救援机器人行业分析
救援机器人行业分析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行业概述 • 技术发展与趋势 • 市场需求与趋势 • 行业挑战与机遇 • 重点企业分析 • 未来发展展望
01
行业概述
定义与背景
定义
救援机器人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 搜救、医疗、探测等危险或复杂 环境中的机器人,具备多种功能 和高度自主性。
背景
技术突破带来的机遇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救援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如复杂地形、危险环 境等,为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政策法规的影响与应对
政策法规限制
由于救援机器人涉及公共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各国政府 对其实施了严格的政策法规限制。应对策略:加强与政府沟 通,了解政策走向,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和法规修改,推动行 业健康发展。
队伍提供信息支持。
水下救援
水下环境复杂,需要机器人进 行水下搜寻、探测以及排水等
任务。
野生动物救援
在野生动物保护区,机器人可 用于监测动物活动、预防偷猎
等。
用户需求的变化
高效性
救援机器人需要具备高效的工 作能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
完成救援任务。
安全性
在救援过程中,机器人需要保 证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对被困 者和其他人员造成二次伤害。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安全需 求的提高,救援机器人已成为应 对各种灾害和危险场景的重要工 具。
市场规模与增长
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 的扩大,救援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持续 增长。
பைடு நூலகம்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需求的增加和技 术的不断创新,救援机器人的市场规 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主要参与者与竞争格局

救援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

救援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

救援机器人的发展及其在灾害救援中的应用Ξ董晓坡,王绪本(成都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成都610059)摘要:灾害搜救工作的复杂性、危险性和紧迫性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救援机器人以其体积小、灵活等诸多优点成为灾害辅助救援的有效工具并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文中分析了救援行动中使用救援机器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介绍了国内外救援机器人的研究历史和发展概况,对目前的几种救援机器人运动方式和通讯控制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通过分析灾害救援行动中救援机器人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国内外救援机器人技术研究的热点及发展方向,给我国研制开发救援机器人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灾害;搜索与救援;机器人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132(2007)01201122060 引言全世界每年都遭受着大量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破坏。

巨大的灾害会造成大面积的建筑物坍塌和人员伤亡,灾害发生之后最紧急的事情就是搜救那些困在废墟中的幸存者。

研究表明,如果这些幸存者48小时之内得不到有效的救助,死亡的可能性就会急剧增加[1]。

然而,复杂危险的灾害现场给救援人员及幸存者带来了巨大的安全威胁,也会阻碍救援工作快速有效地进行。

使用救援机器人进行辅助搜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手段。

1 救援机器人应用的必然性1.1 灾害现场影响救援工作的主要因素 灾害现场通常复杂而危险,影响救援工作的因素主要有3种。

(1)空间限制。

救援实践表明,幸存者通常被困在那些坍塌所形成的空间中,充分搜索这些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遗憾的是这些空间和通道通常非常狭小以至于救援人员根本无法进入,这些地方突出的钢筋和碎块以及其他建筑材料又会给救援人员和搜救犬带来伤害。

(2)结构不稳定。

灾害发生之后建筑物的力学结构遭到破坏,救援人员进入废墟之中必须时刻提防随时可能落下的碎块。

同时,在进行救援工作时也可能引起废墟二次坍塌,给救援人员自身和废墟下被困的幸存者造成伤害。

这给救援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危险和心理负担,影响救援工作的快速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救援机器人
作用:地震废墟寻找生命、帮助破拆,代替人工进入废墟,进行搜救,。

一方面可以进入人工搜救所达不到的地方;其次,对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一个保障。

应用技术:热源感应技术、生命探测技术、摄影技术、红外扫描技术,空中监测技术、红外遥感技术。

应用设备:热源感应器、生命探测仪、夜视摄像头、二氧化碳检测器、输氧设备、给养运输设备、螺旋桨(穿梭废墟之中的空中无人机)
商业模式:主要应用于消防,解放军,这些官方部门,主要销售给他们,销售给政府,保证百姓与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使安全系数最大化。

风险:任何发明都是有风险的,然而我觉得这个最大的风险就是机器人到废墟深处运行出现问题,例如出现卡壳现象,死机,信号被干扰,所以这个都是技术上可以避免的,这个风险还是可控的。

思想来源:在一个废墟中,我们不可能每一个细节都做的尽如人意,很多种情况都需要我们人工深入救援。

例如滨河工业区的爆炸,如果不是消防员进入火场勘测,而是机器人进入勘测,先行解除隐患,我们可以减少一大部分伤亡,而且可以更加从容的制定出应对策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想出更好的办法。

化工厂爆炸,会生成很多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无疑是对人身安全的一种威胁。

日本福岛的核爆炸,就很好的应用到了机器人救援技术,使伤亡大幅降低。

从2008年汶川地震到现在8年。

8年以来,我们地震灾后救援时间在一点点缩短。

正因为加入了机械力量,降低了破拆得难度,使伤亡系数降低。

此创意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具体模型架构:仿照航母的结构进行设计,制作出一个类似于“母子机”的这么一款机器人,一个大的机器人里装上具有不同功能的小机器人,生命探测,红外监测,废墟勘探这些需要进入狭小的空间的工作,交给小机器人去做,大机器人主要负责表面勘测,根据小机器人反映回来的废墟下的影像进行破拆,可以大大的降低人工挖掘的难度。

利用机器人之间的配合取代人为体力的调配问题。

大机器人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工作,小机器人靠大机器人供电实现工作。

面临挑战:缺乏一定的资金、技术支持;经验不足;
救援机器人的行进速度;救援机器人的具体救援方案(假设一场救援,模拟救援过程);
救援机器人控制设备;救援机器人成本(预估)等——这些问题都要考虑。

团队介绍:我们是来自北京吉利学院创业协会的一帮有理想有斗志的奋斗者,主要参赛队员有王锐,程朋朋,时磊,王宏伟,杨崇屹,王宇,于海利。

他们可以称之为团队的智多星,我们创业协会十分荣幸的被评为“十佳社团”,有很多的优秀干部,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能力去向学校证明我们可以的,我们有勇气,敢拼搏,有干劲!生活不可能永远都尽如人意,只有坎坎坷坷,才能使生活过得酸甜苦辣,有滋有味,才能丰富我们的人生,有过失败我们不气馁,有过成功我们不傲气!We never stop our steps , be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