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练习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讲义
高一化学苏教必修课时作业: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含解析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气B.氨和HNO3都是电解质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解析:A项中N2与H2化合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B项中NH3是非电解质而HNO3是电解质;C正确;D项中NH3中N为-3价,HNO3中N为+5价,因此由氨制硝酸的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答案:C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N2NOB.NH3NH4NO3C.N2NH3D.N2N解析:B项是化合态化合态。
答案:B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A.闻到有氨气逸出B.棉花被气体冲出C.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解析:NH3是唯一一种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答案:C4.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的实质是()A.氨极易溶于水B.氨具有碱性C.氨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分子D.氨分子结合H+形成N答案:D5.下列气体既能用NaOH固体干燥,又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SO2B.N2C.CO2D.NH3解析:SO2、CO2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NaOH反应。
NH3与浓硫酸反应。
答案:B6.某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的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A B C 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烧杯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解析:根据纸蝴蝶本身的颜色为白色,排除A、D,根据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说明小烧杯中的溶液易挥发。
答案:B7.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B.①<②C.①=②D.不能确定解析:设圆底烧瓶的体积为V L,则NH3和NO2体积也为V 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
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苏教版必修1课时训练:4.2.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Word版含解析
其次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基础巩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氨水也可直接作化肥B.“雷雨发庄稼”属于自然固氮C.“肥田粉”属硝态氮肥D.铵盐氮肥都是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易分解,要保存在阴凉处解析:“肥田粉”是硫酸铵的俗称,应属于铵盐类氮肥。
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N2)转变为含氮的化合物,氮的固定分为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等,在自然条件下,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自然固氮。
答案:C2.检验氨气可选用()A.潮湿的蓝色石蕊试纸B.潮湿的红色石蕊试纸C.潮湿的品红试纸D.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解析:氨气遇水生成NH3·H2O,NH3·H2O是弱碱,从而使潮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B3.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氨气易溶于水,可以用来做喷泉试验B.氨水的密度比水的小,且浓度越大,其密度越小C.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相靠近,两棒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白烟D.氨水可作为氮肥使用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泉试验,A正确;氨水越浓,密度越小,B正确;浓硫酸不是挥发性酸,不能形成大量白烟,C不正确;氨水也可作为氮肥使用,D正确。
答案:C4.下列有关氨和铵盐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和铵盐都易溶于水,都能生成N H4+B.氨气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由于生成了大量的NH4OHC.试验室制备氨气的试剂和装置可为D.工业上可用氨作制冷剂解析:氨气溶于水生成一水合氨,它能部分电离出N H4+,铵盐溶于水可直接电离出N H4+,A正确;N H4+和OH-不能大量共存,氨水中不会有大量的NH4OH,B不正确;试验室制备氨气用铵盐与Ca(OH)2加热制取,如用NH4Cl直接加热,得不到氨气,C不正确;工业上可使用液氨作制冷剂,D不正确。
答案:A5.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别()A.加入氢氧化钠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法D.加入水解析:应用NH4Cl加热易分解,低温又化合的性质。
4.2.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讲义
第2课时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目标导学]1.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2.理解氨气喷泉实验原理。
3.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4.了解铵盐的性质及NH+4检验。
[背诵经典导学]1.两种物质的性质(1)氨的性质:氨气极易溶于水,能与水反应生成NH3·H2O,与酸反应生成铵盐,能催化氧化制备硝酸。
(2)铵盐的性质:铵盐易溶于水,加热易分解,能与碱反应产生氨气。
2.检验氨气的两种方法(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会有白烟生成。
1.氨(1)物理性质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可用作制冷剂。
氨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氨溶于水时,大部分与水结合成一水合氨,化学方程式为NH3+H2ONH3·H2O,氨水密度比水小,具有碱性,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H2O的电离方程式为NH3·H2O NH+4+OH-。
②与酸反应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遇HCl产生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l。
③与氧气反应氨气与氧气反应,体现NH3的还原性,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催化剂△4NO +6H2O,此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称为氨的催化氧化。
(3)制备①工业制法工业合成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N 2+3H 2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
②实验室制法常用固体NH 4Cl 和Ca(OH)2混合后加热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2.铵盐 (1)物理性质铵盐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常用作氮肥。
(2)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NH 4HCO 3=====△NH 3↑+H 2O +CO 2↑。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全套练习4.2.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含解析
课时训练25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氨气B.氨和HNO3都是电解质C.氨气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D.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解析:A项中N2与H2化合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B项中NH3是非电解质而HNO3是电解质;C正确;D项中NH3中N为-3价,HNO3中N为+5价,因此由氨制硝酸的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答案:C2.下列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N2NOB.NH3NH4NO3C.N2NH3D.N2N解析:B项是化合态化合态。
答案:B3.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①是氨气发生装置B.③是氨气发生装置C.②是氨气吸收装置D.④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解析:①装置在管口处又生成NH4Cl,无法制得NH3,A项错误;选用装置③,使用浓氨水与CaO或NaOH作用,可制取NH3,B项正确;②作为NH3的吸收装置,漏斗插入水中,不能防止倒吸,C项错误;利用④收集NH3时,收集气体不纯,D项错误。
答案:B4.(2015北京理综,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解析:A项,人工固氮过程中N2+3H22NH3中氮元素被还原,A错误;B项,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化合态的过程是氮的固定,工业合成氨是氮气与氢气转化为氨气,属于人工固氮,B正确;C 项,利用铵盐合成尿素说明含氮的无机物和含氮的有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C正确;D项,由于动植物排泄物及遗体也参与在氮的循环中,因此C、H、O在不同阶段参与了氮的循环,D正确,答案选A。
答案:A5.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合适的是()A.N2+3H22NH3,用烧碱进行干燥B.加热NH4HCO3,气体用五氧化二磷干燥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D.Mg3N2+6H2O3Mg(OH)2↓+2NH3↑,气体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解析:A选项中方法是工业制取氨气的方法,不可选;B选项中P2O5是酸性干燥剂可以吸收NH3,不可选;D选项中CaCl2可以与NH3形成络合物,也不能选用。
高中化学 4.2.2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课时讲练通课件 苏教版必修1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
(2)如果只提供图中B装置,引发喷泉的方法是__。 (3)若A中收集满了NH3,而B中只收集了 2 体积的NH3 (标准状况下),则反应完毕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
固体,由D+C
E可知E为铵盐,再由E+F
D可知
D为氨气,F为碱,又知“G为氯化钙”可推出F为 Ca(OH)2,C为HCl气体。
答案:(1)NH3
NH4Cl
△
(2)H2+Cl2 ==== 2HCl
点燃
(3)2NH4Cl+Ca(OH)2 ==== 2NH3↑+2H2O+CaCl2
1.(5分)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分数为 25%,设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溶质 的质量分数为( A.等于12.5% ) B.大于12.5%
3.氨与重水(D2O)形成的碱与盐酸反应,这一反应生 成的盐在溶液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学式是( A.NH3D+ B.NH2D2+ )
C.ND3H+
D.NH4+
【解析】选A。由题意可得NH3与D2O反应,得到的为 NH3·D2O,电离后为NH3D+和OD-两种离子。
4.下列物质含氮量最高的是( A.硫铵 【解析】 B.碳铵 C.硝铵
D.都是离子化合物能形成离子晶体
【解析】选B。铵盐易分解,但不是所有的铵盐都能分 解放出氨气。
2.(双选)在四片玻璃片上分别滴有下列溶液,当氨 气靠近各玻璃片时,有白烟产生的是( A.浓硫酸 B.浓磷酸 )
2017年秋高中化学苏教版一课时作业:4.2.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含解析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一、选择题1.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中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解析:根据氮的固定的概念判断,A项属于自然固氮(N2→NO),C项属于生物固氮,D项属于工业固氮(N2→NH3),B 项电解饱和食盐水与氮的固定无关。
答案: D2.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 )A.通常状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只有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解析:氨气溶于水后,大部分与水结合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仅有少部分电离成NH错误!和OH-,因此显弱碱性,氨水显弱碱性既不是因为氨的溶解度不大,也不是因为氨分子电离的少(在水溶液里氨分子是不电离的),更不是因为氨本身的碱性弱(氨不与水反应时无碱性),故正确答案为B。
答案:B3.能把NH4NO3、KCl、(NH4)2SO4三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必要时可以加热)的一种试剂是( )A.BaCl2B.Ba(NO3)2C.Ba(OH)2D.NaOH解析:加入Ba(OH)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NH4NO3;无明显现象的是KCl;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NH4)2SO4。
答案: C4.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K+、Na+、HCO错误!、Cl-B.Na+、Ba2+、AlO错误!、NO错误!C.NH错误!、K+、Cl-、NO错误!D.K+、Na+、ClO-、S2-答案: B5。
如图为中学化学教材上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了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各组中能形成这样的喷泉但液体不能充满烧瓶的是( )A.HCl和H2OB.以4∶1混合的NO2、O2混合气体和H2OC.NO2和H2OD.CO2和NaOH溶液解析:喷泉实验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烧瓶内外产生气压差,当把胶头滴管内的液体挤入烧瓶时,四选项均可产生气压差形成喷泉,且HCl能完全溶于水,CO2完全与NaOH溶液反应,4∶1混合的NO2和O2能恰好发生反应,4NO2+O2+2H2O===4HNO3,故均可使液体充满烧瓶,但NO2与H2O反应时有NO生成,液体不能充满烧瓶。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2.1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课件 (共15张PPT)
⑸检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纸靠近管(瓶)口,变蓝。 其他方法:
①加热浓氨水法;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2.氨的性质:
【实验探究】
实验1
操作:
在干燥的烧瓶内充满氨气,塞上带 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入少 量水)的胶塞。组装实验装置。打 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挤压胶头滴 管,观察现象。
现象:
形成喷泉,烧瓶内的溶液呈红色。
现象: 产生白烟
结论: 氨水具有挥发性,与挥发性酸发生反应生成细小的 白色晶体。
【归纳整理】
1、氨的物理性质
(1) 无 色,有 刺激性 气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 小
(3)易液化, 可用作 致冷 剂。 (4)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
解 700 体积的氨。氨水的密度比水 小 ,且 氨水浓度越大,其密度越 小 。
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BD)
a 干燥气体
b液体
a
A
NO2
B
CO2
H2O 4mol/LNaOH溶液
b
C
Cl2
饱和NaCl水溶液
f
D
NH3
1mol/L KCl溶液
b
情景设计3:本课小结
氨的发现 与合成
氨的物 理性质
自然界中 的氮循环
NH3 氨的化 学性质
氨的用途
与水的反应 与HCl的反应 与O2的反应
2.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氨水有弱碱性
NH3 NNHH33··HH22OO
+
H2O
OH- + NH4+
思考:氨水中含有的微粒有哪些?应如何保存?
分子:H2O NH3 NH3·H2O
苏教版必修1课时练习-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C 、极易溶于水D 、与水起反应 ( )NH3和酸 ( )B 、加入烧碱D 、力口 AgNO 3( ) N 2 O 2 NH 3HCl O 2 NH 3 ( )B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9、下列反应中,NH3既显还原性,又显碱性的是 10、 下列实验操作中所用仪器一般要求干燥的是 ()A 、 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所用的容量瓶B 、 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时所用的试管C 、 用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氯化氢的烧瓶D 、 做喷泉实验用来收集氨气的烧瓶 11、 可以在实验室制取氨气的方法是 () A 、在浓氨水中加固体 NaOH B 、混合NH 4CI 溶液和NaOH 溶液 C 、加热分解NH4CI 晶体D 、加热消石灰和 NH 4CI 的固体混合物12、 下列物质既能和稀硫酸又能和烧碱溶液反应的是(1、下列气体中只能用碱石灰干燥,但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 、 H 2B 、NH 3C 、NO 2D 、HCl2、 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 这是利用 A 、易液化B 、比空气轻3、 下面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常温下,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B 、 可用作氮肥C 、 对热的稳定性差,加热分解一定产生D 、 跟强碱共热时,有氨气放出 4、 分离NaCl 和NH 4CI 的最佳方案是A 、利用溶解度不同,采用结晶法 C 、直接加热法5、 下列各组气体通常能共存的是A 、NO 2 O 2 NOB 、C 、H 2S SO 2 O 2D 、 6、 检验氨气,可用A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C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A 、液氨B 、浓氨水C 、纯盐酸D 、65%的硝酸8、能把 Na 2SO 3、是可加热) NH 4NO 3、KCI 、(NH 4)2SO 4四种无色溶液区别开的一种试剂是(必要A 、Ba(OH) 2B 、KOHC 、 NaOHD 、AgNO 3 A 、3Mg+N 2 亠Mg 3N 2 C 、3CuO+2NH 3 3CU+N 2+3H 2OB 、2NH 3=3H 2+N 2 D 、8NH 3+3CI 2 6NH 4CI+N 2)A、NH4CI B、(NH4)2S C、FeS D、NaHSO413、能用图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A、HCI 和C02B、NH3 和CH4C、S02 和COD、NO2 和NO14、将碳酸氢铵放在干燥试管里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是C、H2O、O2D、NH3、O2( )A、NH3B、O2、CO215、下列物质既能和稀硫酸又能和烧碱溶液反应的是( ) A、NH4CI B、(NH4)2S C、FeS D、NaHSO416、在氨水里含量最多的微粒是( ) A、NH3 B、NH3 • H2O C、NH4+D、OH —17、卜列各组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2—一A、NH4+、Na+、SO4 、OH2 —B、NH4+、H +、Cl、CO3C、K+、NH4+、NO 3一、Cl—D、Ca2+、NH4+3 —、NO3 、PO418、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氨气通入稀硫酸NH 3+H +=NH 4+B、稀烧碱溶液和氯化铵溶液混合NH4++OH-=NH 3-H2OC、碳酸氢氨和浓烧碱溶液混合NH4++OH-=NH3 f +H2OD、Cl2和水反应Cl2+H2O=2H++C「+CIO-19、质量分数为30%的NH3 • H2O与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质量分数( ) A、大于15% B、等于15%C、小于15%D、无法确定20、用一充满氨气(标况)的烧瓶做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烧瓶内氨水(设此氨水密度为1g/mol)的浓度为( )A、无法计算B、0.09moI/LC、0.025moI/LD、0.045moI/L21、把aL含(NH4)2SO4和NH4NO3的混合溶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入bmol烧碱加热恰好使全部NH4+转化为NH3气逸出,另一份与含 c moIBaCI 2的溶液恰好反应,则原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是()A、(2b-4c)/amol/LB、(b-2c)/amol/LC、(2b-c)/amol/LD、(b-4c)/amol/L22、150 C时碳酸铵分解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12 倍B、24 倍C、18 倍D、48 倍()23、将20mLNO2和NH 3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化学方程式是6NO2+8NH3=7N2+12H2O,已知参加反应的NO2比NH3少2mL (相同状况下测定)则原气体中NO2和NH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2B、2:3C、3:7D、3:424、有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13.2g(NH4)2SO4样品,将该样品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可收集4.3L (标况)气体,则该样品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二、填空题25、实验室制取氨气通常用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 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收集较纯 NH 3,要制得干燥的氨气时,可选 用 ______________ 做干燥剂。
苏教版化学必修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 经典
苏教版化学必修1氮肥的生产和使用说课稿经典
接着,我将通过**一段工业上合成氨的**引领,学生回顾合成氨工艺的发展,掌握反应原理,明确反应条件。
“那幺氨气究竟是一种什幺样的气体呢?”
接下来,我会向学生展示一瓶氨气,通过观察颜色并闻其气味,引导学生掌握氨气的物理性质。
然后我会提问:“大家想不想喷泉呢?”同时演示“喷泉”实验。
学生在欣喜的同时必定充满好奇,据此我将提出疑问:“氨气为什幺能形成美丽的喷泉呢?”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进行大胆猜测,可能得出氨气易溶于水,氨气的水溶液呈硷性等。
在此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质可以形成喷泉,帮助加深理解。
3.观察分析,拓展新知
对于氨气不稳定性的**实验我将採用边讲边实验的方式,我将根据实验2的现象引导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在学生得出氨气不稳定后,我将继续发问:“氨水中存在哪些粒子?”以此引导学生分析氨水中存在的粒子,并与液氨作比较。
对于氨气与酸的反应,我则通过演示浓氨气与浓盐酸,浓硫酸的对照实验,引导学生比较现象的差异,并得出反应的方程式。
接着我将告诉学生氨水也可以作为化肥,但是由于其挥发性太强,从而倒入固态铵盐的学习,完成课本99页的实验1和实验2,引导学生对铵盐的不稳定性以及与硷共热放出氨气进行**,写出反应方程式。
4.课堂小结,複习巩固
最后,我将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谚语引导学生熟悉常用的氮肥,掌握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同时,我将对课堂进行小结,并布置形成性练习。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练习-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3氮肥的生产和使用(巩固提高).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苏教版必修1专题4 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2氮肥的生产和使用(B卷)一、选择题1.在1 L 1 mol·L-1的氨水中()之和为1 molA. 含有1 mol NH3分子B. 含NH3和NH+4C. 含NH3·H2O 1 molD. 含NH3、NH3·H2O、NH+之和为1 mol42.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
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①>② B.①<② C.①=② D.不能确定3.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15% B.大于15% C.小于15% D.无法估算4.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A.加入氢氧化钠B.加入AgNO3溶液C.加热法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5.将NH4HCO3置于干的试管中加热,并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过氧化钠和碱石灰的干燥管,最后得到的气体有()A.NH3,O2B.H2O,O2C.CO2,O2D.O26.(2003年上海考)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B C D7.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K+、Na+、HSO3-、C1- B.Na+、Ba2+、A1O2-、NO3-C.NH4+、K+、Cl-、NO3- D.K+、Na+、ClO-、S2-8.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过量的NaHSO4和Ba(OH)2溶液反应:2H++SO42- +Ba2++2OH-= BaSO4↓+2H2OB.NH4HCO3和过量NaOH溶液相混合:HCO3-+OH-=CO32-+H2OC.NaHSO4溶液中滴加氨水:H++NH3·H2O=NH4++H2OD.用氨水吸收过量的SO2:NH3·H2O+SO2=NH4++HSO3-9.(2002年上海春季考题)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1.农作物所需的主要化学肥料是什么?提示:氮肥、磷肥和钾肥。
2.常用的氮肥有哪些?写出其化学式提示:NH4NO3、NH4HCO3,(NH4)2SO4、NH4Cl、CO(NH2)2。
3.实验室中怎样检验NH+4?提示:取铵盐与NaOH浓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4.NH3·H2O属于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提示:弱电解质 NH3·H2O NH+4+OH-[新知探究] 探究1 氨的合成原理和其物理性质(1)工业合成氨的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2)物理性质:(3)喷泉实验:探究2 NH3的化学性质和用途(1)化学性质:①氨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H3+H2O NH3·H2O。
②与酸反应: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H3===NH4Cl。
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3===(NH4)2SO4。
③氨的催化氧化:化学方程式为:4NH 3+5O 2=====催化剂△4NO +6H 2O 。
(2)用途:①液氨可作制冷剂;②制铵态氮肥。
[必记结论]1.液氨和氨水的区别2.氨(NH 3)和铵(NH +4)的区别3NH3.重要提示(1)NH 3是中学化学中惟一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常用此性质检验NH 3的存在。
(2)氨水溶液浓度越大,密度越小。
(3)NH 3·H 2O 很不稳定,受热就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水:NH 3·H 2O=====△NH 3↑+H 2O 。
氨水应密封保存,放在阴凉处。
由于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一般盛装在玻璃容器或橡胶袋或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
(4)NH +4和OH -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两者反应生成NH 3·H 2O ,注意不要把NH 3·H 2O 写成NH 4OH 。
[成功体验]1.在1 L 1 mol·L-1氨水中( )A.含1 mol NH3氨分子B.含NH3和NH+4之和为1 molC.含1 mol NH3·H2OD.NH3、NH3·H2O、NH+4之和为1 mol解析:选D 1 L 1 mol·L-1氨水中,溶解的NH3是1 mol,它在溶液中以下列三种微粒形式存在:NH3、NH3·H2O、NH+4,据N原子守恒得NH3、NH3·H2O、NH+4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2.[双选](好题共享·选自人教版教材P103·T5)某同学用滤纸折成一个纸蝴蝶并喷洒一种溶液(保持湿润),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下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变为红色。
下表的组合中,能够实现上述变化的是( )解析:选A、B 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使喷洒石蕊的纸蝴蝶变红色。
浓氨水易挥发,氨气使喷洒酚酞的纸蝴蝶变红色。
[新知探究]探究1 铵盐的性质及应用(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①受热易分解:NH 4Cl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 4Cl=====△NH 3↑+HCl↑。
NH 4HCO 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 4HCO 3=====△NH 3↑+CO 2↑+H 2O 。
②与碱反应:NH 4Cl 与熟石灰混合加热,化学方程式为 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3)铵盐的保存与施用: ①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②避免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探究2 常见的氮肥和氮的固定 (1)常见的氮肥:(2)氮的固定:①定义: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
②方式: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和工业固氮。
[必记结论](1)铵盐遇碱均易放出氨气,铵盐受热易分解,但分解产物中不一定有氨气,如NH 4NO 3受热分解的产物就比较复杂。
(2)氮肥包括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农业生产中使用较多的是铵态氮肥和尿素,原因是硝态氮肥中的NO -3不易被土壤胶体吸附,造成肥效降低。
(3)氮的固定是指游离态转变为化合态,如N 2→NH 3、N 2→NO,但含氮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属于氮的固定。
[成功体验]3.下列不属于所有铵盐通性的是( ) A .都易溶于水 B .都可分解放出氨气 C .都能与碱反应且均放出氨气D .都是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解析:选B 铵盐受热能分解,但并非所有的铵盐分解都能放出氨气。
4.(好题共享·选自鲁科版教材P 84·T 3)氮肥是广泛使用的肥料。
硫酸铵就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
那么:(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2)实验测得某硫酸铵肥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________。
A .碳酸氢铵 B .硝酸铵C .氯化铵D .磷酸氢二铵[(NH 4)2HPO 4] 解析:(1)硫酸铵中:N%=2×14132×100%=21.2%。
(2)化肥中的氮含量为20%,小于21.2%,说明混有的物质中含氮量小于20%,所给的四种物质中,NH 4HCO 3的含氮量17.7%,A 符合题意。
答案:(1)21.2% (2)A———————————————[关键语句小结]————————————————1.氨气极易溶于水,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2.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NH 3·H 2ONH +4+OH -,NH 3是现阶段惟一显碱性的气体。
3.大多数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遇碱释放氨气。
4.实验室常用加热NH 4Cl 与熟石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2NH 4Cl +Ca(OH)2=====△CaCl 2+2NH 3↑+2H 2O 。
5.常用的氮肥有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尿素等。
1.喷泉实验的原理喷泉产生的本质原因是烧瓶内外形成气压差,由于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小于烧瓶外的压强,故液体被压入烧瓶内形成喷泉。
产生气压差的方法有:(1)减小烧瓶内气压,如液体将气体吸收或反应等; (2)增大烧瓶外压强。
2.常见装置图(1)图甲装置形成“喷泉”是因为烧瓶内气体极易溶解于烧杯和滴管中的液体,使烧瓶内的压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几种常见情况:(2)图乙装置形成“喷泉”可采用使烧瓶受热的方法,瓶内气体膨胀,打开止水夹,气体与液体接触而溶解,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
(3)图丙装置下部锥形瓶中的物质相互反应产生气体,使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增大而产生压强差,将液体从锥形瓶中压入到烧瓶中形成“喷泉”。
[例1] 如图所示为氨气喷泉实验的装置(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NH3可选用________作干燥剂。
(2)用图所示的甲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只提供如图所示的乙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对于难溶于水的气体,最好用排水法收集,这样得到的气体排空气法较纯净。
NH3极易溶于水,只能用排空气法且NH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空气小,故用向下排空气法。
(2)干燥气体时,最基本的要求是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3)产生喷泉的“动力”是烧瓶内外有压强差。
答案:(1)向下排空气碱石灰(2)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3)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管内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产生喷泉如果将例1中甲装置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 ,将滴管中的液体b 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液体呈喷泉状喷出,则下列________符合题意。
A .a 为NH 3,b 为NaCl 溶液;B .a 为CO 2,b 为浓NaOH 溶液C .a 为Cl 2,b 为饱和NaCl 溶液;D .a 为Cl 2,b 为浓NaOH 溶液解析:只要是a 气体易溶于b 溶液即可。
答案:A 、B 、D(1)原理:2NH 4Cl +Ca(OH)2=====△2NH 3↑+2H 2O +CaCl 2。
(2)装置:固体与固体反应,加热,如下图。
(3)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4)验满:常使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醮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5)操作时的注意事项:①收集装置和反应装置的试管和导管必须是干燥的;②发生装置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由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收集氨气时,导管应插入试管的底部;④加热温度不宜过高,并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逐渐加热。
(6)NH3的干燥:通常使用碱石灰干燥,不能使用CaCl2、P2O5或浓H2SO4。
(7)尾气处理:多余的氨要吸收掉以避免污染空气。
但多余气体在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
常采用的装置有:[例2] (1)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消石灰的方法制取氨气。
应选择与下列哪种气体的相同制气装置________。
A.O2B.CO2C.H2(2)实验室中要快速制取氨气可选择下列________装置和试剂。
(3)实验室中用加热固体NH4Cl和消石灰制取氨气时,装好药品的试管安装时应使试管的管口________倾斜。
试管应夹在________,对试管加热时,应先________,然后再对________部分集中加热。
要制取干燥的氨气,通常使氨气先通过装有________的________,然后再收集,收集时应用__________法收集,检验氨气是否充满容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室制O2的方法:加热KMnO4分解,加热KClO3和MnO2混合物,都要用固固加热装置。
制CO2和H2是固液不加热。
(2)加热NH4Cl生成的NH3和HCl在试管口处又化合生成NH4Cl,故不能用加热NH4Cl分解的方式制NH3。
C项固固加热NH3,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B、D可快速制NH3。
(3)考查实验基本操作。
答案:(1)A (2)B、D (3)略向下距管口约1/3处对试管整体进行均匀加热装药品碱石灰干燥管向下排空气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附近,观察试纸是否变蓝两种制取氨气的简易方法(1)加热浓氨水法: NH 3·H 2O=====△NH 3↑+H 2O(2)向固体烧碱(或CaO)中滴加浓氨水法(装置如图) A 中的液体为浓氨水,B 中的固体为NaOH(或C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