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 题库
食品质量与食品添加剂检测管理测试 选择题 64题
![食品质量与食品添加剂检测管理测试 选择题 64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16e07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78.png)
1.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答案:B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防腐?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焦糖色素D. 维生素C答案:B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的原则是:A. 尽可能多使用B. 尽可能少使用C. 不使用D. 随意使用答案:B4. 食品添加剂的标识要求是:A. 必须详细列出所有添加剂B. 只需列出主要添加剂C. 可以不列出任何添加剂D. 只需列出防腐剂答案:A5.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功能性分类?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着色剂D. 增稠剂答案:C6.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A. 超过国家标准B. 符合国家标准C. 低于国家标准D. 没有限制答案:B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应:A. 随意选择B. 符合国家标准C. 不符合国家标准D. 没有标准答案:B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记录B. 详细记录C. 不记录D. 部分记录答案:B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频率应:A. 每年一次B. 每月一次C. 每周一次D. 根据需要答案:D1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设备应:A. 随意选择B. 符合国家标准C. 不符合国家标准D. 没有标准答案:B1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人员应:A. 随意选择B. 具有专业资格C. 不需专业资格D. 没有要求答案:B1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报告应:A. 随意编写B. 详细编写C. 不编写D. 部分编写答案:B1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处理B. 详细处理C. 不处理D. 部分处理答案:B1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公布B. 详细公布C. 不公布D. 部分公布答案:B1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保存B. 详细保存C. 不保存D. 部分保存答案:B1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分析B. 详细分析C. 不分析D. 部分分析答案:B1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应用B. 详细应用C. 不应用D. 部分应用答案:B1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反馈B. 详细反馈C. 不反馈D. 部分反馈答案:B1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改进B. 详细改进C. 不改进D. 部分改进答案:B2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评估B. 详细评估C. 不评估D. 部分评估答案:B2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优化B. 详细优化C. 不优化D. 部分优化答案:B2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调整B. 详细调整C. 不调整D. 部分调整答案:B2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控制B. 详细控制C. 不控制D. 部分控制答案:B2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管理B. 详细管理C. 不管理D. 部分管理答案:B2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监督B. 详细监督C. 不监督D. 部分监督答案:B2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审核B. 详细审核C. 不审核D. 部分审核答案:B2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验证B. 详细验证C. 不验证D. 部分验证答案:B2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确认B. 详细确认C. 不确认D. 部分确认答案:B2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批准B. 详细批准C. 不批准D. 部分批准答案:B3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执行B. 详细执行C. 不执行D. 部分执行答案:B3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实施B. 详细实施C. 不实施D. 部分实施答案:B3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操作B. 详细操作C. 不操作D. 部分操作答案:B3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指导B. 详细指导C. 不指导D. 部分指导答案:B3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培训B. 详细培训C. 不培训D. 部分培训答案:B3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教育B. 详细教育C. 不教育D. 部分教育答案:B3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宣传B. 详细宣传C. 不宣传D. 部分宣传答案:B3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推广B. 详细推广C. 不推广D. 部分推广答案:B3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应用B. 详细应用C. 不应用D. 部分应用答案:B3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实施B. 详细实施C. 不实施D. 部分实施答案:B4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操作B. 详细操作C. 不操作D. 部分操作答案:B4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指导B. 详细指导C. 不指导D. 部分指导答案:B4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培训B. 详细培训C. 不培训D. 部分培训答案:B4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教育B. 详细教育C. 不教育D. 部分教育答案:B4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宣传B. 详细宣传C. 不宣传D. 部分宣传答案:B4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推广B. 详细推广C. 不推广D. 部分推广答案:B4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应用B. 详细应用C. 不应用D. 部分应用答案:B4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实施B. 详细实施C. 不实施D. 部分实施答案:B4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操作B. 详细操作C. 不操作D. 部分操作答案:B4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指导B. 详细指导C. 不指导D. 部分指导答案:B5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培训B. 详细培训C. 不培训D. 部分培训答案:B5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教育B. 详细教育C. 不教育D. 部分教育答案:B5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宣传B. 详细宣传C. 不宣传D. 部分宣传答案:B5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推广B. 详细推广C. 不推广D. 部分推广答案:B5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应用B. 详细应用C. 不应用D. 部分应用答案:B5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实施B. 详细实施C. 不实施D. 部分实施答案:B5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操作B. 详细操作C. 不操作D. 部分操作答案:B5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指导B. 详细指导C. 不指导D. 部分指导答案:B5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培训B. 详细培训C. 不培训D. 部分培训答案:B5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教育B. 详细教育C. 不教育D. 部分教育答案:B6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宣传B. 详细宣传C. 不宣传D. 部分宣传答案:B6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推广B. 详细推广C. 不推广D. 部分推广答案:B6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应用B. 详细应用C. 不应用D. 部分应用答案:B6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实施B. 详细实施C. 不实施D. 部分实施答案:B6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结果应:A. 随意操作B. 详细操作C. 不操作D. 部分操作答案:B答案:1. B3. B4. A5. C6. B7. B8. B9. D10. B11. B12. B13. B14. B15. B16. B17. B18. B19. B20. B21. B22. B23. B24. B25. B26. B27. B28. B29. B30. B31. B32. B33. B34. B35. B36. B37. B38. B39. B40. B41. B42. B43. B44. B45. B46. B47. B48. B49. B50. B51. B53. B54. B55. B56. B57. B58. B59. B60. B61. B62. B63. B64. B。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_习题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_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1a08c115f0e7cd1842536bd.png)
第一章营养学基础一、填空1.维生素D的缺乏症有( )、骨质软化症、( )、和( )。
2.必需脂肪酸最好的食物来源是( )和()。
3. 膳食蛋白质中非必需氨基酸( )具有节约蛋氨酸的作用。
4.水溶性维生素包括( )和( )。
5.()和()含钙量丰富且吸收率高,是钙的良好来源。
6. 婴幼儿和青少年的蛋白质代谢状况应维持( )7.烟酸缺乏引起的“三D”症状包括( )、( )和( )。
8.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形成密切相关的维生素是( )9.硫胺素缺乏引起的脚气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10.人体的热能消耗包括( )、( )和( )三方面。
11. 食物的能量来源是( )12.铁损耗的三个阶段包括( )、()和( )。
13. 促进钙吸收的因素有( )14. 维生素D的较好食物来源有()15. 人体必需脂肪酸为()和()。
16. 皂甙是一类具有苦味的化合物,在()中含量特别丰富。
17. 多酚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18.芥子油甙是主要存在于()中的植物化学物。
当咀嚼或其他机械性损伤后,可被内源性()水解为生物活性物质。
19.植物雌激素可发挥()和()两种作用。
20.类胡萝卜素是()和()中广泛存在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
21.植物固醇主要存在于植物的( )及其( )中。
22.黄酮类化合物的许多生物学活性均与其()活性有关。
23.硫化物包括所有存在于()和其它球根状植物中的有机硫化物。
24.当大蒜类植物结构受损时,蒜苷在()的作用下形成蒜素。
二、名词解释1.植物化学物2.植物的初级代谢产物三、简答题1. 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有哪些?2. 影响铁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 植物化学物有哪些生理功能?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手足痉挛症2.海产品和植物油类3.半胱氨酸4.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5.奶和奶制品6.正氮平衡7.皮炎、腹泻、痴呆8.叶酸9.干性脚气病、湿性脚气病10.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11.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12.铁减少期、红细胞生成减少期、缺铁性贫血期13.维生素D、乳糖、氨基酸14.蛋黄、肝脏、海鱼15. α-亚麻酸、亚油酸16.豆类17.酚酸、类黄酮18.十字花科植物、葡糖硫苷酶19.雌激素和抗雌激素20.种籽、油料21.水果和蔬菜22.抗氧化23.大蒜24.蒜氨酸酶二、名词解释1.植物化学物:存在于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中,除传统营养素(不含维生素)以外的植物活性物质。
食品添加剂试题
![食品添加剂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d2cfc9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d.png)
食品添加剂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食用色素C. 营养强化剂D. 氯化钠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B. 增加食品口感C. 延长食品保质期D. 以上全部3. 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是什么?A. ADI法B. TDI法C. NOAEL法D. LOAEL法4.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由哪个机构制定?A.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B.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C. 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D. 中国消费者协会5.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用于增加食品的甜味?A. 阿斯巴甜B. 糖精C. 甜蜜素D. 以上全部二、填空题1.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为了储存和运输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非食用物质。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应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应当符合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要求。
4.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应当基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原则。
三、简答题1. 请简述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 阐述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类别及其作用。
3. 描述食品添加剂使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及其监管措施。
4. 讨论当前食品添加剂的争议点及其对消费者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添加剂对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性及其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
2. 分析当前社会对食品添加剂认知的误区,并提出改善公众科学素养的建议。
3. 探讨食品添加剂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和法规监管的改进方向。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培训试题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培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576e906bec0975f465e21e.png)
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培训试题姓名:部门:考试日期:年月日一、填空题(共30分,每题2分)1. 生产者必须在取得()后,方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的生产。
2.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年。
3.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分为()和()4.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书格式和编号规则由()统一规定。
5.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和()。
6. 生产者应当对出厂销售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
7. 生产食品添加剂,应当使用符合相关质量安全要求的()、()及生产设备。
8.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9.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容易辨认识读。
10. 有使用禁忌或安全注意事项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11. 食品添加剂应当有()并保证食品添加剂不被污染。
12. 生产的食品添加剂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者应当依法实施()13.生产者应当建立生产管理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对食品添加剂质量安全控制等生产管理情况进行自查。
14. 委托加工的食品添加剂,除应当按照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本规定的要求进行食品添加剂标识标注外,还应标明受委托生产者的()、()和联系方式等内容。
15. 对生产者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应有()名以上工作人员参加。
监督检查人员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
二、多选题(共40分,每题8分)1.下列哪些条件是生产许可应当具备的()A.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B.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C. 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厂房设施;其卫生管理符合卫生安全要求;D. 与生产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设备或者设施等生产条件;E. 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书2.下列哪些材料是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中有用的()A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书;B申请人营业执照复印件;C 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关生产工艺文本;D. 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责任制度;E与申请生产许可的食品添加剂相适应的生产场所的合法使用权证明材料,及其周围环境平面图和厂房设施、设备布局平面图复印件;3. 生产者应当建立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销售等质量管理制度,并做好以下哪些生产管理记录:()A生产者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记录;B厂房、设施和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和清洗消毒记录;C生产者质量管理制度的运行记录,其中包括原辅材料进货验收记录、生产过程控制记录、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产品销售记录等。
食品添加剂考试习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考试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0bccc36edb6f1afe001f0e.png)
1、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重要地位是什么?①以色香味适应消费者的需要,从而体现在其消费价值;②随着消费者对营养学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愿意以高价购买各种强化食品;③保鲜手段的提高取得了比之罐头、速冻品具有更有效的、更经济的加工手段;④就业人员增加和单身家庭等因素,促使方便食品、快餐食品高速增长,其色香味和质量等均与食品添加剂有关。
2、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什么?①维持和改善营养价值②保持新鲜度③有助于加工和制备④使食品更具吸引力4、LD50:也即动物的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一群试验动物中毒死亡一半的投药剂量,以mg/kg表示。
5、MNL:也称最大耐受量、最大安全量或最大无效量,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6、FDA规定凡属于GRAS者,均应符合下述一种或数种范畴?①在某一天然食品中存在者②已知其在人体内极易代谢者③其化学结构与某一已知安全的物质非常近似者④在广大范围内证实已有长期安全食用历史7、食品添加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①必须经过严格的毒理鉴定,保证在规定使用量范围内对人体无毒②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其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允许限量③进入人体后,能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或能够经过正常解毒过程而排出体外,或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④用量少,效果明显,能真正提高食品的商品质量和内在质量⑤使用安全方便8、乳化剂主要有三个作用是什么?①降低界面张力②在分散相表面形成保护膜③形成双电层9、怎样预测一种混合乳化剂的HLB值?差值式:HLB= 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憎水性比值式:HLB=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憎水性10、什么是临界胶束浓度?临界胶束浓度是乳化剂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11、试述乳化剂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有哪些?1乳化作用2消泡作用3抗菌保鲜作用4与蛋白质络合作用5与碳水化合物作用6与脂类化合物作用7悬浮作用12、试述乳化剂在冰淇淋中的主要作用?1改进脂肪在冰淇淋混合料中的分散性2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3改进混合料的搅打性4防止或控制粗大冰晶的形成5改善冰淇淋的稳定性和包型性13、硼酸法合成甘油单脂肪酸酯的路线、工艺?在氩气保护下,硼酸、甘油在反应器中于200℃搅拌4h,分出水后加入硬脂酸和少量对甲苯磺酸,加热至120℃搅拌4h,分出水,冷却,加入适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14、丙二醇脂肪酸酯的生产路线有哪几种?①直接酯化法②环氧丙烷法③醇解法15、什么是大豆磷脂?商品大豆磷脂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它含有溶于豆油中的各种磷脂、碳水化合物、甘油三酸酯、糖酯、脂肪酸、氨基酸、生育酚和各种植物固醇。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782735bb4cf7ec4bfed038.png)
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日容许摄入量ADI: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直至终生,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品无害的量.食品变质的原因:1、微生物作用2、酶作用3、环境因素作用。
食品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者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天然:利用动、植物机体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
人工合成: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防腐保鲜类:防腐剂、抗氧剂、质构改良类:乳化、抗结、增稠、稳定和凝固、被膜、胶姆糖基础、膨松、消泡、水分保持风味增改类:增味、甜味、香料、酸度调节色泽增改改类:漂白、着色、护色其他类:酶制剂、面粉处理剂、营养强化剂、食品加工助剂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
抗结剂:用于防止颗粒或粉状食品聚集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降低表面张力,消除泡沫的物质。
抗氧化剂: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品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的物质.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膨松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制品具有膨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
鲜味剂:能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
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赋予胶基糖果起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物质.着色剂:使食品赋予色泽和改善食品色泽的物质.护色剂:能与肉及肉制品中呈色物质作用,使之在食品加工、保藏等过程中不致分解、破坏,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乳化剂:能改善乳化体中各种构成相之间的表面张力,形成均匀分散体或乳化体的物质。
酶制剂:由动物或植物的可食或非可食部分直接提取,或由传统或通过基因修饰的微生物(包括但不限于细菌、放线菌、真菌菌种)发酵、提取制得,用于食品加工,具有特殊催化功能的生物制品.面粉处理剂:促进面粉的熟化、增白和提高制品质量的物质。
食品质量与食品添加剂检测测试 选择题 55题
![食品质量与食品添加剂检测测试 选择题 55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c9e74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e.png)
1.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A. 提高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色、香、味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提高食品的价格2.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食盐B. 糖精C. 柠檬酸D. 苯甲酸钠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的原则是?A. 无限制使用B. 适量使用C. 尽量少用D. 禁止使用4.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中,以下哪项不属于防腐剂?A. 山梨酸钾B. 苯甲酸钠C. 柠檬酸D. 对羟基苯甲酸酯5. 食品添加剂的标识应包括哪些内容?A. 名称B. 用量C. 生产日期D. 保质期6.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由哪个部门制定?A.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C.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D.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7.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应不超过?A. 无限制B. 国家标准C. 企业标准D. 行业标准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感官检测B. 化学分析C. 微生物检测D. 物理检测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色谱技术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薄层色谱D. 离子色谱1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光谱技术是?A. 紫外-可见光谱B. 红外光谱C. 拉曼光谱D. X射线光谱1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质谱技术是?A.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B. 质谱联用技术C. 飞行时间质谱D. 核磁共振质谱1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生物技术是?A. PCR技术B. ELISA技术C. 基因芯片技术D. 蛋白质芯片技术1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A. 平板计数法B. 膜过滤法C. 生物传感器法D. 免疫荧光法1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物理检测方法是?A. 密度测定B. 粘度测定C. 粒度测定D. 折射率测定1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是?A. 滴定法B. 分光光度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色谱分析法1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感官检测方法是?A. 视觉检测B. 嗅觉检测C. 味觉检测D. 触觉检测1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是?A. 红外光谱仪B. 紫外-可见光谱仪C. 质谱仪D. 色谱仪1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快速检测方法是?A. 试纸法B. 试剂盒法C. 生物传感器法D. 免疫层析法1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在线检测方法是?A. 在线色谱法B. 在线光谱法C. 在线质谱法D. 在线生物传感器法2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是?A. 常规分析方法B. 高级分析方法C. 快速分析方法D. 在线分析方法2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现场检测方法是?A. 试纸法B. 试剂盒法C. 生物传感器法D. 免疫层析法2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定性检测方法是?A. 试纸法B. 试剂盒法C. 生物传感器法D. 免疫层析法2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定量检测方法是?A. 滴定法B. 分光光度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色谱分析法2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物质是?A. 纯物质B. 标准溶液C. 标准样品D. 标准曲线2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方法是?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2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是?A. 浓度-吸光度曲线B. 浓度-电位曲线C. 浓度-电流曲线D. 浓度-时间曲线2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溶液是?A. 纯物质溶液B. 标准物质溶液C. 标准样品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2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样品是?A. 纯物质样品B. 标准物质样品C. 标准溶液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2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制作方法是?A. 直线回归法B. 曲线拟合法C. 多项式拟合法D. 指数拟合法3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3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3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3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3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3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3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3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3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3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4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4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4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4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4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4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4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47.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48.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49.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50.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51.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52.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溶液是?A. 内标溶液B. 外标溶液C. 标准加入溶液D. 标准曲线溶液53.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样品是?A. 内标样品B. 外标样品C. 标准加入样品D. 标准曲线样品54.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方法是?A. 内标法B. 外标法C. 标准加入法D. 标准曲线法55.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中,常用的标准曲线校正物质是?A. 内标物质B. 外标物质C. 标准加入物质D. 标准曲线物质答案1. B2. A3. C4. C5. A6. A7. B8. B9. B10. A11. B12. B13. A14. A15. B16. A17. D18. B19. A20. A21. B22. A23. B24. B25. A26. A27. B28. B29. A30. A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A38. A39. A40. A41. A42. A43. A44. A45. A46. A47. A48. A49. A50. A51. A52. A53. A54. A55. A。
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34596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d.png)
食品添加剂相关知识考核试题一、选择题1.食品添加剂氮气的执行标准()。
[单选题] *A、GB29202√B、GB2760C、GB/T8984.1D、GB316472.下列不符合原辅料库房内存放物品规范的是()[单选题] *A、保存良好,应离地、离墙存放B、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入库C、可以存放无毒无害的生产工具√D、不得存放有毒、有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3.食品生产设施、设备、工具和容器等应加强维护保养,使用前及时进()[单选题] *A、清洗、消毒√B、报废C、更新D、更换4.盛装食品原材料的包装物或容器,其材质应()。
[单选题] *A、是食品级的,无毒无害B、无毒无害,不受污染C、是食品级的,不受污染D、无毒无害,不受污染,符合卫生要求√5.一般的食品原材料场地和仓库,应地面平整,便于通风换气,有()设施。
[单选题] *A、防雨、防尘B、防鼠、防虫√C、防偷、防盗D、遮阳、通风6.食品企业的给排水系统应能适应生产需要,设施应合理有效,能()。
[单选题] *A、经常保持畅通B、有防止污染水源潜入车间的有效措施C、有防止鼠类、昆虫通过排水管道潜入车间的有效措施D、其它全是√7.食品企业加工后的废弃物的存放设施应(),要便于清洗、消毒。
[单选题] *A、密闭B、带盖C、密闭或带盖√D、密闭并带盖8.直接与()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单选题] *A、原料B、半成品C、熟制品D、原料、半成品和成品√9.食品生产经营中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的标准是()。
[单选题] *A、对婴幼儿无害B、对成人无害C、对人体安全、无害√D、对环境无害10.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单选题] *A、每半年B、每年√C、每两年D、每三年11.具有调节pH以及缓冲作用的()[单选题]A.抗坏血酸B.茶多酚C.植酸√D.迷迭香提取物12.下列属于中等毒性亚硝酸盐的LD50范围()[单选题]A.10 mg/kgB.50 mg/kgC.110 mg/kgD.220mg/kg√13.BHA、BHT、PG、TBHQ等油溶性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是()。
食品添加剂安全培训试题和答案
![食品添加剂安全培训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3c4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b.png)
食品添加剂安全培训试题和答案单选题1. 以下哪一项是食品添加剂的一种类型?A. 人工合成添加剂B. 天然提取添加剂C. 营养强化剂D. 食品防腐剂答案:D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食品的口感B. 增强食品的营养价值C. 改善食品的外观和质地D. 保证食品的安全和稳定性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味精B. 维生素CC. 牛肉膏D. 甲醛答案:D4.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实行哪种管理制度?A. 审批制度B. 报告制度C. 登记制度D. 备案制度答案:A5.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应当包含以下哪些信息?A.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B. 生产批号和产品编号C. 成分和用途D. 生产厂家和地址答案:C多选题1.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A. 摄入量B. 使用范围和用途C. 人群适宜性D. 法律法规要求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常见的食品添加剂?A. 味精B. 糖精C. 维生素CD. 牛肉膏答案:A, B, C, D3.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可能导致哪些问题?A. 食品污染B. 食品变质C. 营养价值降低D. 过敏反应答案:A, D判断题1. 食品添加剂可以完全替代食品的自然成分。
()答案:错误2.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规定。
()答案:正确3.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答案:正确4.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只需要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答案:错误。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考试 选择题 45题
![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考试 选择题 45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3b938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1.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营养价值B. 改善食品的感官特性C. 增加食品的重量D. 降低食品的成本2.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防腐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胡萝卜素D. 维生素C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尽可能多使用B. 尽可能少使用C. 不使用D. 随意使用4.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增稠?A. 明胶B. 苯甲酸钠C. 亚硝酸钠D. 二氧化硫5.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6.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抗氧化剂?A. 山梨酸钾B. 维生素EC. 柠檬酸D. 苯甲酸钠7.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哪个标准?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8.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着色?A. 二氧化钛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9.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法规?A. 食品安全法B. 环境保护法C. 劳动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甜味剂?A. 阿斯巴甜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1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成本最低C. 效果最好D. 使用最方便1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酸度调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13.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14.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防腐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胡萝卜素D. 维生素C1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尽可能多使用B. 尽可能少使用C. 不使用D. 随意使用16.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增稠?A. 明胶B. 苯甲酸钠C. 亚硝酸钠D. 二氧化硫17.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18.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抗氧化剂?A. 山梨酸钾B. 维生素EC. 柠檬酸D. 苯甲酸钠19.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哪个标准?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20.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着色?A. 二氧化钛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2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法规?A. 食品安全法B. 环境保护法C. 劳动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2.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甜味剂?A. 阿斯巴甜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2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成本最低C. 效果最好D. 使用最方便24.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酸度调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25.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26.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防腐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胡萝卜素D. 维生素C27.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尽可能多使用B. 尽可能少使用C. 不使用D. 随意使用28.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增稠?A. 明胶B. 苯甲酸钠C. 亚硝酸钠D. 二氧化硫29.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30.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抗氧化剂?A. 山梨酸钾B. 维生素EC. 柠檬酸D. 苯甲酸钠3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哪个标准?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32.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着色?A. 二氧化钛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3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法规?A. 食品安全法B. 环境保护法C. 劳动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4.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甜味剂?A. 阿斯巴甜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3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安全第一B. 成本最低C. 效果最好D. 使用最方便36.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酸度调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37.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38.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防腐剂?A. 柠檬酸B. 山梨酸钾C. 胡萝卜素D. 维生素C39.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原则?A. 尽可能多使用B. 尽可能少使用C. 不使用D. 随意使用40.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增稠?A. 明胶B. 苯甲酸钠C. 亚硝酸钠D. 二氧化硫41. 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什么信息?A. 生产日期B. 有效期限C. 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D. 生产厂家地址42. 以下哪种添加剂是抗氧化剂?A. 山梨酸钾B. 维生素EC. 柠檬酸D. 苯甲酸钠4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哪个标准?A. 国家标准B. 行业标准C. 企业标准D. 国际标准44. 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着色?A. 二氧化钛B. 山梨酸钾C. 苯甲酸钠D. 亚硝酸钠4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什么法规?A. 食品安全法B. 环境保护法C. 劳动法D.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答案1. B2. B3. B4. A5. C6. B7. A8. A9. A10. A11. A12. A13. C14. B15. B16. A17. C18. B19. A20. A21. A22. A23. A24. A25. C26. B27. B28. A29. C30. B31. A32. A33. A34. A35. A36. A37. C38. B39. B40. A41. C42. B43. A44. A45. A。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80fd2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a.png)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食用色素D. 食用盐答案:D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B. 提高食品的口感和外观C. 降低食品的生产成本D. 增加食品的保质期答案:D3. 哪种类型的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A. 防腐剂B. 着色剂C. 香精D. 稳定剂答案:C4. 下列哪种物质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A. 柠檬酸B. 硫酸铝钾C. 苯甲酸钠D. 碳酸氢钠答案:C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遵循什么原则?A. 随意添加B. 按需添加C. 随意使用D. 符合国家标准答案:D6. 哪种食品添加剂可以用于提高食品的稳定性?A. 抗氧化剂B. 乳化剂C. 防腐剂D. 甜味剂答案:B7.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什么?A. 添加剂的种类B. 添加剂的用量C. 添加剂的来源D. 所有选项答案:D8.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蔗糖B. 味精C. 阿斯巴甜D. 食盐答案:A9.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A. 只有好处B. 只有坏处C. 没有影响D. 适量使用有益,过量使用有害答案:D10. 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应该遵循什么标准?A. 个人口味B. 企业规定C. 国家标准D. 国际标准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A. 蔗糖B. 味精C. 柠檬酸D. 食盐答案:B、C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功能包括哪些?A. 改善食品的感官特性B.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C. 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 增加食品的风味答案:A、B、D3.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添加剂的化学结构B. 添加剂的用量C. 添加剂的来源D. 食品的加工工艺答案:A、B、D4. 下列哪些物质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柠檬酸C. 硫酸铝钾D. 碳酸氢钠答案:A、B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要遵循哪些原则?A. 符合国家标准B. 适量使用C. 明确标识D. 随意使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为了降低食品的生产成本。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标准答案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标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cfd92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a.png)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1分,共30分)二、多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共10分)三、判断题(请把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内,判断正确写"√”,判断错误写"×”,每题1分,共20分)1.三聚氰胺是一种添加剂,但不是食品添加剂。
(√)2.硅酸钙、硅铝酸钠和二氧化硅都可以代替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
(√)3.二氧化钛可以限量用作饮料浑浊剂和用于魔芋凝胶制品。
(√)4.刺槐豆胶不能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
(×)5.磷脂既是抗氧化剂又是乳化剂。
(√)6.糖醇是一种适用于糖尿病病人的低倍甜味剂,。
(√)7.双乙酸钠和醋酸都是无需规定ADI值的防腐剂。
(√)8.起云剂就是乳化剂,邻苯二甲酸酯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
(√)9.壳聚糖是唯一可以用于食品的阳离子物质,不属于两性离子型物质。
(√)10.灭菌乳、发酵乳、大米、小麦粉、动植物油脂、新鲜果蔬不得添加任何香料、香精。
(√)11.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产品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应符合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GB 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规定;不得添加国家法律、法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之外的任何物质。
(√)12.我国卫生部公告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也属于GB 2760的内容。
(√)13.与一部分人心目中"食品添加剂=食品不安全”的观念相反,迄今为止,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14.西汉时发明的卤水点豆腐,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还有发面使用的碱面也是食品添加剂。
(√)15.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安全可靠、政府许可、确有必要是食品添加剂允许使用的三个必要条件。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df23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f.png)
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习题及答案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一、填空题1.漂白剂有()漂白剂和()漂白剂二类,它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
2.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和()两类。
3.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护色剂有()和()。
4.BHT的化学名称为(),它的耐热性较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
5.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和(),一般认为二者中()的毒性较弱。
6.()不宜用作肉、鱼等动物性食品的漂白剂,以免其残留的气味掩盖了肉、鱼的腐败气味及破坏其中的硫胺素。
7.增味剂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系列和( )系列二种。
8.一般将防腐剂分为()、()和()三种。
9.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份()的一类物质。
10.护色剂可与肌肉中的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使肉制品呈现红色。
二、单选题1.BHA的化学名称为 ( )A 叔丁基对苯二酚B 焦硫酸钠C 丁基羟基茴香醚D 没食子酸丙酯2.食用合成色素的色淀是由()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A 氧化铝B 脂溶性色素C 二氧化硅D 水溶性色素3.我国规定硝酸钠(钾)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A 0.3g/kgB 0.5g/kgC 0.15g/kgD 0.25g/kg4.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引起( )A.营养不良 B.紫绀症 C 致泻症状 D 腐败变质5.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有特殊的抑制作用A 沙门菌B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 李斯特菌D 变形杆菌6.TG的化学名是()A α-乙酰乳酸脱羧酶B 谷氨酰胺转氨酶C 糖化酶D 精制果胶酶7.味精的化学名是()A 谷氨酸钾B 鸟苷酸二钠C 谷氨酸钠D 谷氨酸钙8.山梨酸抑菌的机制是()A 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B 抑制菌体内脱氢酶系的作用C 抑制菌体内遗传物质的合成D 抑制微生物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9.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B 阿斯帕坦C 甜蜜素 D糖精10.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是()A 甘草B 三氯蔗糖C 赤藓糖醇D 甜蜜素11.苯甲酸对()的作用较弱。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c41c4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3.png)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食品添加剂是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和营养价值,但过量使用或滥用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以下是食品添加剂复习题的主要内容:1. 定义与分类:- 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制备、处理、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等目的而添加的非食品原料。
- 根据功能,食品添加剂可分为着色剂、调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稳定剂、增稠剂、乳化剂等。
2. 使用原则:-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安全性、必要性和合理性原则。
- 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使用食品添加剂。
3. 安全性评估:-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估包括毒理学评估和风险评估。
- 毒理学评估主要确定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和安全剂量。
4. 常见食品添加剂:- 着色剂:如胭脂红、柠檬黄等。
- 调味剂:如味精、食盐、糖精等。
- 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
-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
5. 法规与标准:- 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6.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 食品添加剂的检测通常采用色谱法、质谱法、光谱法等。
7. 食品添加剂的潜在风险:-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慢性中毒等问题。
-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还可能掩盖食品的变质。
8. 消费者如何识别食品添加剂:- 消费者应通过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
- 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9.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天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食品添加剂的研发趋向于更安全、更健康、更环保。
10. 结语:-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应关注其安全性和合理使用,以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员添加剂管理员考试考题题库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员添加剂管理员考试考题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031df9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9.png)
单择题:《食品安全法》规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1:食品生产经营者2:卫生部门3:质监部门4: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答案:1判断题:《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口答案:√多选题:食品生产经营人员上岗时应遵守以下()个人卫生要求1: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2:有腹泻、化脓性性皮肤病不得上岗3:不涂指甲油和佩戴戒指答案:123多选题:在以下哪些情况可使用食品添加剂()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份;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答案:1234多选题: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1: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2: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份;3: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4: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者贮藏。
答案:1234单择题:下列哪项不符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1: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2: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3:在达到预期的效果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4:食品添加剂的用法用量可以由生产企业自主决定答案:4单席题: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要求支付()价款的赔偿金。
1:十倍2:五倍3:三倍4:双倍答案:1多选题: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上应当载明的事项包括()1:使用范围2:使用用量3:“食品添加剂”字样4:贮存条件答案:1234判断题: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并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可以不在食品标签上标注。
[I答案:X多选题:目前使用食品添加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几项()1:把非食用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2: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3: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4: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答案:123单择题:以下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1:山梨酸钾2:苏丹红3:三聚三胺4:孔雀石绿答案:1判断题: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临时变更食品添加剂供应商,不需要进行评价。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4db493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7.png)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食品添加剂复习题一、选择题1.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形等特点而向食品中添加的物质。
以下哪个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的功能?A. 改善食品品质B. 延长食品保质期C. 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D. 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形2. 食品添加剂按照其添加量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A. 多量添加剂、少量添加剂、微量添加剂B. 主剂、辅助剂、色素C. 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香精D. 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3. 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原则是:A. 使用越多越好B. 使用越少越好C. 使用适量为好D. 使用与否无所谓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以下原则,除了:A. 经过科学评估和安全性评价B. 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C. 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必须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D.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无需经过监督和检验5. 食品添加剂中,常见的增稠剂是:A. 硫酸铝B. 磷酸铝C. 硫酸铜D. 磷酸铜二、判断题1.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的风味,不对人体产生任何影响的物质。
()2. 食品添加剂可以随意添加在任何食品中,不受限制。
()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越多,食品的质量就越好。
()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经过科学评估和安全性评价,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
()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需要经过监督和检验。
()三、简答题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及其作用。
食品添加剂按照添加量的多少可以分为三类:多量添加剂、少量添加剂和微量添加剂。
多量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量较大的物质,如增稠剂、甜味剂等;少量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量较少的物质,如酸度调节剂、抗氧化剂等;微量添加剂是指在食品中添加量非常少的物质,如色素、香精等。
2.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是:使用前必须经过科学评估和安全性评价,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必须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此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该适量,不能过量使用,也不能随意添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食品添加剂及其管理一、填空题1.漂白剂有()漂白剂和()漂白剂二类,它使食品免于褐变并提高食品质量。
2.合成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和()两类。
3.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护色剂有()和()。
4.BHT的化学名称为(),它的耐热性较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用于长期保存的食品。
5.食品添加剂按其来源可分为()和(),一般认为二者中()的毒性较弱。
6.()不宜用作肉、鱼等动物性食品的漂白剂,以免其残留的气味掩盖了肉、鱼的腐败气味及破坏其中的硫胺素。
7.增味剂按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系列和( )系列二种。
8.一般将防腐剂分为()、()和()三种。
9.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份()的一类物质。
10.护色剂可与肌肉中的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结合,生成(),使肉制品呈现红色。
二、单选题1.BHA的化学名称为 ( )A 叔丁基对苯二酚B 焦硫酸钠C 丁基羟基茴香醚D 没食子酸丙酯2.食用合成色素的色淀是由()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
A 氧化铝B 脂溶性色素C 二氧化硅D 水溶性色素3.我国规定硝酸钠(钾)只能用于肉类制品,最大使用量为( )A 0.3g/kgB 0.5g/kgC 0.15g/kgD 0.25g/kg4.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可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引起( )A.营养不良 B.紫绀症 C 致泻症状 D 腐败变质5.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对()有特殊的抑制作用A 沙门菌B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 李斯特菌D 变形杆菌6.TG的化学名是()A α-乙酰乳酸脱羧酶B 谷氨酰胺转氨酶C 糖化酶D 精制果胶酶7.味精的化学名是()A 谷氨酸钾B 鸟苷酸二钠C 谷氨酸钠D 谷氨酸钙8.山梨酸抑菌的机制是()A 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B 抑制菌体内脱氢酶系的作用C 抑制菌体内遗传物质的合成D 抑制微生物电子传递酶系的活性9.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A 甘草B 阿斯帕坦C 甜蜜素 D糖精10.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是()A 甘草B 三氯蔗糖C 赤藓糖醇D 甜蜜素11.苯甲酸对()的作用较弱。
A 嗜盐菌 B厌氧菌 C嗜热菌 D 产酸菌12. 苯甲酸在()条件下对多种微生物有明显的杀菌、抑菌作用。
A中性 B 高温 C 酸性 D 碱性三、多选题1.下列物质属于甜味剂的有( )A 苯甲酸B 木糖醇C 甘草D 山梨酸E 谷氨酸钠2.偶氮类合成色素的毒性作用主要有( )A 致癌性B 致畸性C 致突变性D 一般毒性E 致死性3.下列能用于食品的天然色素是()A 焦糖B 虫胶红C 藤黄D 甜菜红E 红曲米4.在肉类腌制品中最常用的发色助剂有()A L-抗坏血酸B 核黄素C L-抗坏血酸钠D 烟酰胺E β-胡萝卜素5.酯型防腐剂对()的作用较弱。
A 乳酸菌B 霉菌C 酵母菌D 革兰氏阴性杆菌 E革兰氏阳性杆菌6. 防腐剂乳酸链球菌素的优点是()A 不会出现对抗生素的抗药性B 不会引起肠道菌群紊乱C 对热敏感D 对其它抗生素不会产生交叉抗性E 能在人的消化道内被蛋白水解酶水解四、名词解释1.食品添加剂2.酸度调节剂3.漂白剂4.着色剂5.护色剂6.酶制剂7.增味剂8.防腐剂9.抗氧化增效剂五、简答题1.常用抗氧化剂有哪些?2.食用合成色素有哪些毒性?3.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主要有哪些方面?4.酶制剂在有机溶剂中除能保持生物活性外,还有哪些突出的优点?5.我国规定的对酶制剂的卫生要求有哪些?6.理想的甜味剂应具有哪些特点?7.阿斯帕坦为什么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8.简述护色剂的护色机制?9.FAO/WHO 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把食品添加剂分为几类?并叙述各类内容。
10.二氧化硫漂白、防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六、论述题1.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遵循哪些原则?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氧化型、还原型2.偶氮类色素、非偶氮类色素3.硝酸盐、亚硝酸盐4.二丁基羟基甲苯5.天然食品添加剂、人工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天然食品添加剂6.亚硫酸盐7.氨基酸、核苷酸8.酸型防腐剂、酯型防腐剂、生物型防腐剂9.氧化变质10.亚硝基肌红蛋白二、单选题C、D、B、B、B、B、C、B、A、C、D、C三、多选题1.B、C2.A、D3.A、B、D、E4.A、C、D5.A、D6.A、B、D、E四、名词解释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2.酸度调节剂:是指食品加工和烹调时,添加于其中的呈酸味物质,主要是用于改善食品的风味,同时又可以提高食品的防腐和抗氧化能力。
3.漂白剂:是指能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又称为脱色剂。
4.着色剂: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官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又称色素。
5.护色剂:又称为发色剂,是在食品加工中添加于食品原料中,可使制品呈现良好色泽的物质。
6.酶制剂:从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中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
7.增味剂:为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的原有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也被称为鲜味剂或品味剂。
8.防腐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9.抗氧化增效剂:某些化合物单独使用时没有抗氧化性,但可以和抗氧化剂并用起协同效应而使其抗氧化作用提高,这类物质称为抗氧化增效剂,如柠檬酸、酒石酸等。
五、简答题1.常用抗氧化剂有哪些?目前一般常用的抗氧化剂均属酚类化合物,主要有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 (BHT)、没食子酸丙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
另一类常用的抗氧化剂是过氧化物分解剂,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
2.食用合成色素有哪些毒性?食用合成人工色素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主要有一般毒性和致癌性。
另外,许多合成色素除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外,在其生产合成过程中还可能由于原料不纯或受到有害金属污染,生成有毒中间产物,因此必须严格管理。
3.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主要有哪些方面?(1)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法规;(2)颁布和执行新食品添加剂审批程序;(3)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管理。
4.酶制剂在有机溶剂中除能保持生物活性外,还有哪些突出的优点?①增加有机底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底物浓度;②有机溶剂可影响反应平衡,控制反应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减少可能的副反应;③酶制剂不溶于有机溶剂,有利于酶的回收和再利用;④可抑制微生物的污染等。
5.我国规定的对酶制剂的卫生要求有哪些?①对酶制剂的菌种应严格鉴定,不能使用致病菌及有可能产生毒素的菌种;②只能使用有一定规格的食品工业专业酶制剂,不得任意使用普通工业用酶制剂;③来自动植物非可食部分的酶制剂须经毒理学鉴定;④由不熟悉的非致病性微生物制成的酶制剂应进行严格的毒性鉴定;⑤食品工业中不能使用与治疗用酶抗原近似的酶制剂。
6.理想的甜味剂应具有哪些特点?①安全性好;②味觉良好;③稳定性好;④水溶性好;⑤价格低廉。
7.阿斯帕坦为什么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患者?阿斯帕坦中含有苯丙氨酸成分,而苯丙酮尿症患者肝细胞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正常代谢途径受阻,可导致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并转化为过多的苯丙酮酸等。
8.简述护色剂的护色机制?肉类腌制时加入护色剂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后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可转变为前者。
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pH=6.5~5.5)可被细菌分解为亚硝酸,进而转变为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能取代肌红蛋白分子中铁的配位体,形成鲜红的一氧化氮肌红蛋白。
一氧化氮还能直接与高铁肌红蛋白反应,使之还原为一氧化氮肌红蛋白。
一氧化氮肌红蛋白不稳定,必须经过加热或烟熏,在盐的作用下令其蛋白质部分变性,转变为一氧化氮亚铁血色原,才能变为比较稳定的红色。
9.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把食品添加剂分为几类?并叙述各类内容。
分为四类:第一类:GRAS物质,即一般认为是安全的物质,可以按正常需要使用,不需建立ADI 值。
第二类:为A类,又分为A1、、A2类。
A1类:经JECFA进行安全性评价,认为毒理学性质已经清楚,可以使用并已制订出了正式的ADI值。
A2类: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但已制订了暂定ADI值并允许暂时使用于食品。
第三类B类:JECFA对其进行评价但毒理学资料不足,未建立ADI值者。
第四类C类:为原则上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其中C1类为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是不安全的。
C2类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作特殊使用者。
10.二氧化硫漂白、防腐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其漂白、防腐作用主要是由于亚硫酸具有还原性所致,其作用机制为:①亚硫酸被氧化时可使着色物质还原褪色,使食品保持鲜艳色泽;②植物性食品的褐变多与食品的氧化酶有关,亚硫酸对氧化酶有强抑制作用,故可防止酶性褐变;③亚硫酸与糖进行加合反应,其加合物不形成酮结构,因此可以阻断含羰基化合物与氨基酸的缩合反应,从而防止非酶性褐变;④亚硫酸为强还原剂,能阻断微生物的生理氧化过程,对细菌,霉菌,酵母菌也有抑制作用,故其既是漂白剂又是防腐剂。
六、论述题1.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遵循哪些原则?(1)经过食品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害。
(2)不影响食品自身的感官性状和理化指标,对食品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3)食品添加剂应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并批准执行的使用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
(4)食品添加剂在应用中应有明确的检验方法。
(5)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使假、伪造为目的。
(6)不得经营和使用无卫生许可证、无产品检验合格证及污染变质的食品添加剂。
(7)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能够经过加工、烹调或储存而被破坏或排除,不摄入人体则更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