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整体阅读
高考语文整体阅读
③点动生线,线动生面,在大千世界里,这线永处于一种过渡之中。 当它静卧于纸面时就含而不露,或如枪戟之威,或如少女之娴;而一旦 横空出世,就如羽镝之鸣,星过夜空。这线内藏着无尽的势能与动能。 所以中国画的白描,不要颜色,也不要西画的透视、光影,只需一根线, 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喜怒哀乐,山水的磅礴雄浑。那线的起落、走势、轻 重、弯曲等,居然能分出几十种手法,灵动地捕捉各种美感。叶落霜天, 花开早春,大河狂舞,烈马嘶鸣。确实在大自然中,从天边群山的轮廓, 到眼前的一片树叶、一枚花瓣,都是曲线的杰作。无论平面还是立体的 艺术,一线便可定格一个美丽的瞬间,同时也吐纳着作者内心的块垒。 曹植的《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三步阅读 整体把握
一、散文阅读方法 情感是散文的生命,语言是其思想内容的外衣。阅读散文,应该从 语言入手,进而领悟散文中人、事、物、景的丰富内涵,读懂作者在文 本中所要抒发的对生命、生活、社会等的独特感受和情感态度。 1.理解景、物与情、境的关系 散文以抒情言志为主,类似于诗歌。散文表情达意,主要是通过生 活画面的描绘来实现的。这些画面由带着作者主观感受的人、事、物、 景等意象组成,从而形成深邃优美、富于哲理的意境。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 简直是一幅美人线描图。张岱的名篇《湖心亭看雪》写雪后西湖的风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你看一痕、一点、一芥、一粒,虽 是文字,作者却如画家一般纯熟地运用了点和线的表现手法。
⑥线的魅力不止于具体的人或物,还常常注入主观精神,可囊括一 个时代,代表一个地域,成了一个国家或一段历史的符号。秦篆、汉隶、 魏碑、唐楷,还有春秋的金文、商代的甲骨,这每一种字体的线条,就 是贴在那个朝代门楣上的标签。新中国成立之初,林徽因受命参与设计 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其时她已重病在身,研究出方案后便让 学生去画草图。一周之后交来作业,她只看了一眼,便大声说:“这怎 么行?这是康乾线条,你给我到汉唐去找,到霍去病墓上去找。”多年 前,当我初读到这段资料时就奇怪,只用铅笔在白纸上勾出的一根细线, 就能看出它是康熙、乾隆,还是大汉、盛唐?带着这个疑问,我终于在 去年有缘亲到霍去病墓上走了一趟。那著名的《马踏匈奴》,还有石牛、
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50
统编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精选附答案50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说“冬”富丽四季更迭,岁月流转,在经历了春的烂漫、夏的热烈、秋的浓情之后,我们又将迎来冬的凛冽。
“春花秋月杜鹃夏,冬雪皑皑寒意加。
”冬的意象之于我们,总是伴随着白雪、严寒。
然而,“冬”字最初的含义,却跟冬天并无关联。
“冬”在甲骨文中写成等形状,像是在丝线或绳索的两头各打一个结,表示两个端点。
因此,文字学家们普遍认为,“冬”是初表示终结、终了等意思。
例如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
”大意是说,暴风不会持续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一整天。
在这里,“冬”表示的就是终了、贯穿始终的意思。
顺便插一句,在绳索上打结这种做法跟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有关。
据《周易·系辞下》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在文字产生以前,“结绳”是人们用以计数或者记录重大事件的一种原始方法。
不只在中国,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都曾使用过类似的方法。
而在汉字中,除了“冬”以外,十,廿,卅等字很可能也都保留了结绳记事的印记。
比如说“十”,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最初就是用在绳子上打一个结的方式表示数字“十”。
“冬”字本来的意思是终结、终了,而冬季是一年四季中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的末尾,因此,当四季的概念产生以后,“冬”这个字形就被用来表示“冬季”了。
许慎《说文解字》中所言“冬,四时尽也”,显然针对的是“冬”作为季节名称的用法,而非它的最初含义,这一点值得注意。
“冬”被用作季节名称之后,人们在原字形上添加“糸”构成“终”字,以表示“终结”的意思。
正因为如此,在有的版本的《老子》中,“飘风不冬朝,暴雨不冬日”中的“冬”被直接写成了“终”。
当“冬季”成为“冬”的基本含义之后,其字形也沿着这一脉络继续发展。
“冬”的金文形体中增加了“日”,像是“日”被覆盖住了,意味着阳光不太温暖,借以强化“冬”的含义。
而“冬”的小篆字形,则去掉了“日”,在下面增加了。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散文阅读教案》教案设计高三语文专项复习教案:散文阅读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概述教学目标:1.明确《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之文学类文本阅读。
2.把握散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3.散文阅读的常见题材。
教学难点:1.了解江苏卷的命题特点。
2.散文阅读的一样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考点解说:《2021江苏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及要紧表现手法。
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会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明白得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究作品包蕴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
1.分析综合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与安排。
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动身,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作品体裁的差不多特点和要紧表现手法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
2.鉴赏评判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杰出语言的表现力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性。
(2)观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包蕴的思想感情,专门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明白得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表达。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定和审美取向作出评判要求对作品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判。
3.探究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12.1散文的整体阅读示范课件
[尝试解题]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文章以“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开头,主要是为了 呼应下文,暗示那时长白山还没有进行旅游开发,值得记忆的景点不多。 B.文章始终以岳桦与白桦的对比为主线,通过白桦养尊处优、风流 浪漫与岳桦身处绝境、倔强不屈的不同表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褒贬态度。 C.文章最后写到,“它们的生命已经发生了某种质变”,并非是指 岳桦发生了基因上的改变,而是指它们在精神上、性格上完成了自身的超 越。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塑造了岳桦这样一个由谷底 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艺术形象,赞叹了自然界生命力量的伟大与神奇。
[以例说法] 阅读文本 [2019· 《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岳 桦 任林举 ①第一次去长白山,是 1995 年的夏天。也是从那时起,才知道 岳桦是一种树的名字。那是一种只在长白山上才有的树。 ②那时长白山还没有开发,没有什么所谓的“景点”,许多人 去长白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看天池。我们也是那样,尽管一路 上好景层出不穷,但似乎都与我们无关。过后,当我重新翻阅那天 的记忆时,除太阳未出时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还算清 晰,中间大部分片段都是些模模糊糊的虚影,如一张张焦距没有对 准的照片。
阅读步骤 步骤一 研读标题,找切入点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作者主要描写的对象是岳桦。 步骤二 划分层次,理清思路 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是怎样的? 第①~③段写作者第一次到长白山时对岳桦留下了深刻记忆。 第④~⑥段写岳桦身躯匍匐而树梢吃力翘起,它为了生存而迸发出 巨大的生命能量。 第⑦~⑧段写作者坚信岳桦与白桦是迥然不同的。 第⑨~⑩段写残酷的环境使白桦变成了岳桦,实现了对树本身的超 越,产生了某种生命质变。
散文整体阅读ppt课件
完成微点通关《唯一长安》 完成高考作业本第336页《父亲的东篱》
散文种类
文体特征
主要表现手法
写人叙事散文
偏重于写人的散文
从一件事或多件事中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多侧面表现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烘托、详略结合、点面结合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
以事件发展为线索,或有头有尾,或片段剪辑式记叙事件
渲染、烘托、对比、悬念等
写景状物散文
偏重于写景的散文
抓住景物特征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激情和意愿
知识补充2:理解重要词语(标题)的含意
1.理解标题含意“2注重” (1)注重分析标题的特定义、比喻义、双关义、象征义等。 特定义指标题在这篇文章中的特定意思,虽与组成标题的词语有关,但又超越标题本身的意思;比喻义、双关义指用了这两种修辞手法的标题的意义;象征义指使用了象征手法的标题的意义。 (2)注重分析标题“三义”:表层义、深层义、主旨情感义。 表层义指标题自身的含意,深层义指标题在文中的含意(主要指上面的特定义、比喻义等),主旨情感义指标题指向文本主题及作者的情感态度等。
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4分)
解析: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二、三、四、五、七段都写到了窗子。第二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三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四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五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七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了,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参考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2020年高考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整体阅读
课题:散文整体阅读课型:复习课学习目标:1.了解散文高考的命题方向。
2.把握散文整体阅读的方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选文一、明确高考考什么:考情回顾:近四年高考散文阅读——考查点●2020年全国卷三记忆里的光蒋子龙8.作者对儿时看火车经历的叙述很有层次感,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6分)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6分)●天津卷线条的优美梁衡19.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5分)20.文末引入林徽因的故事有何效果?(4分)●山东卷建水记(之四)于坚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4分)9. 本文采用空间和时间两条线索行文,请分别加以简析。
(4分)●2019年北京卷北京的“大”与“深”20. 作者为什么说“你在没有走进这些胡同人家之前,关于北京文化的理解,是不便言深的”?请结合上下文具体说明。
(6分)21. 作者久居北京,对北京文化既有亲切的感性体验,又有学者自觉的理性思考。
作者从提笼架鸟的老人、窗外的西山、浏亮的鸽哨声等生活细节感知这座城市的文化精神。
试借助这种由表及里的感知方式,来谈谈你对自己所生活的周边世界(如城镇、社区、学校、家庭等)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不要透露你所在学校的信息。
(7分)●天津卷《萨丽娃姐姐的春天》17.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8. 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影响?19. 文章的标题具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2018年北京卷《水缸里的文学》苏童20.文章第④段对河蚌仙女梦想的描述与第③段的童话故事相比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21.本文题目“水缸里的文学”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22.作者说:“凝视水缸是我最早的阅读方式,也是我至今最怀念的阅读方式。
”实际上,像这样非书本的“阅读”在生活中多种多样。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
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高考语文专题:散文阅读考纲考点解析【考点透析】依照《考纲》规定,散文阅读从三个别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
散文的要紧特点是“形散神别散”。
散文别像小讲,有完整的故情况节可循,它的内容广泛,跳跃性非常大,可涉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国计民生,花鸟虫鱼等诸多方面。
“形散”要紧表如今:1、时刻跨度大。
如秦牧的散文《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谢谢土地是上苍的赏赐。
2、空间转换广。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写雨,一下子写台北的雨,一下子写大陆的雨,一下子写美国的雨,一下子写古人怎么听雨,自个儿童年怎么听雨,一下子写现代人怎么听雨……3、事件牵涉多。
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XXX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
XXX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XXX的新用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别暇。
4、表达方式活。
茅盾名篇《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跑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神别散”就指的是文章始终紧紧环绕一具中心,贯通一条红线,做到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形散神别散”的特征增加了散文的阅读难度,考场上有的同学读了一篇散文后,往往别知所云,别得要领,如此硬着头皮去答题,结果自然是答别到要点上去,多为无效答案。
“形散神别散”的特征更是命题人设题咨询题时必须思考的因素,考生惟独依据文体特征分析散文的形式、内容以及主题,才干明白文章,提高答题准确率。
一、梳理文脉《考纲》要求考生“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C。
散文往往“形散”,笔墨似随意挥洒,为了做到“神别散”,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通成一具有机整体,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能够是某个中心事件,某个实际的物体,也能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固然,也能够是人物。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整体阅读课件
答题技能
1.结构上 (1)线索:贯穿全文/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修辞、手法的作用(比喻、拟人、象征、双关等) 2.内容上 (1)词语的含义,点明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人物性情、表明作者的情感 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3. 主旨上:与主旨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效果上:(题目本身特点) 4.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寻思、引起读者阅读 兴趣。
二、散文的种类
散文一般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
1.第一类:记叙性散文(写人、记事) 以叙述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叙述多是日常生活较
为平淡的人事
典型写作思路: 简叙写作缘由→多角度多层次写人记事→中间穿插 一些细节描写→结尾抒发情感,反应世态,总结感悟。
2.第二类:抒情性散文(写景、状物)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往往借助形象, 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 散”。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 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 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到达抒情 的目的。
典型写作思路: 引出写作对象→咏物状景,时空拓展→中间常穿插其 他景、物对照反衬→再由自然之物作拟人化延伸议 论→结尾抒情言志,升华主旨。
点=自然段:
由 关键词(时间词、关联词、情感词等
点+
到 关键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等) 面
面=全篇
步骤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第一:化整为零,标画圈点。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 句段、过渡句段,标志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 语意因果、转折、并列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 间的指代词,段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 其次:化零为整,合并提取。合并,对总分段落、前后因果段落、 前后并列段落合并归纳,形成几个层次、提取,以层次为单位, 提取主体内容。一般截取原文语句加以组合。 最后:连缀添加,勾连成文。把标画圈点和提取的文字进行前 后勾连,适当添加关联词,形成一篇逻辑较为通顺的简易小短 文(原文本的浓缩版)。至此,思路和文意一般都会水落石出。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步骤及解题思路
散文阅读步骤及解题思路Ⅰ、阅读步骤: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
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
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
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
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
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
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
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
闻一多先生十分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
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
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
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
作者通过玉簪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珍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是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
这就是“玉簪花精神”。
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高考散文整体阅读教学设计
高考散文整体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高考散文作为语文考试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以及对散文语言特点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散文的文本特点,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策略,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文阅读技巧。
二、散文整体阅读策略的培养1. 了解散文的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散文的定义和特点,例如散文通常采用散文体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大多以散文段落为单位展开,语言较为自由,且注重抒情和描写。
2. 提醒学生注意标题及段落标志词散文通常有具有明确的标题,学生在阅读前可以先预测文章内容。
同时,学生还需注意段落标志词,如“首先”、“其次”、“然而”等,以更好地理解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3. 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在教学设计中,可以设置相关问题,鼓励学生在整体阅读后进行思考。
例如,让学生尝试回答“散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或“散文中对情感的描写有哪些?”等问题,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散文的内涵。
三、散文整体阅读教学活动设计1. 掌握散文背景知识在阅读散文前,教师可以通过简单介绍相关背景知识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散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2. 配对阅读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篇散文。
要求小组成员先独立阅读,然后就文本内容展开讨论,比较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差异。
最后,由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组内讨论结果,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散文。
3. 散文导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散文的导读材料,引导学生在了解散文主题和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例如,可以针对分段落提供一两句导读的提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段的内容。
4. 散文小说改编将散文改编为小说的形式,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散文并分析其结构与语言风格,改写成小说。
这样的训练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散文中的情感和描写方式。
四、评价与反思在整体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读后感或进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于散文的整体理解程度以及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2——结构思路
高考文学类(散文)文本阅读 2 ——结构思路+例题分析【知识梳理】散文的结构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内容的外在体现。
通常包括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主要题型分四大类:整体——把握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分析散文线索的类型和作用;梳理文章的思路脉络;文章谋篇布局思路。
局部——分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需了解散文结构组织的技巧)。
一、题型1——行文线索分析(一)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脉络。
是文章前后内容中都有的某个共同的东西,回答的是“围绕什么展开”的问题。
它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
文章中所用的各种材料,犹如一粒粒散珠,只有用线索把它们串起来,才能成为光彩照人的珠链。
(二)散文常见的线索类型及作用:(三)分析线索作用的思路第一步——“定线索”第二步——“两个角度”分析线索作用二、题型2——行文思路的分析(一)分析散文结构思路主要涉及分析综合能力,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只有首先梳理清楚作品结构思路,才能理解散文内容。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考查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又有两种考法:一是直接考查(即明考型),梳理行文思路;二是间接考查(即暗考型),梳理人物心理(感情)变化。
(二)行文思路行文思路是作者写作时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感情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线路,回答的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的问题。
(三)行文思路分析的思路1.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先写……再写……接着写……最后写……)。
2.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
(文章紧扣……展开叙事,先写……再写……最后写……)3.心理词(感情词)组合法——结合文本的层次或线索,以心理(感情)变化为突破口,用心理词(感情词)串起合理的先后顺序。
有的心理词(感情词)可从原文中检索,有的则需要自己概括加工。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题及答案
篇一: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题及答案篇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题及答案篇三: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题及答案命制人:【复习目标】结合做过的典型散文阅读题目,熟记散文阅读的思路以及答题方法。
【复习时数】一课时【散文阅读知识与答题思路】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的重点和难点。
要想做好题目,读懂文章是关键。
这就要求考生在做3、分别概括每段的大意,然后进行归纳与整合。
4、注意侧重点:以记人为主的文章,要侧重抓人物形象的意义;以记事为主的文章,要侧重分析事件所蕴含的本质意义;以说理为主的文章,要抓住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写作意图等,尤其要关注抒情句、议论句、段落起始句和总结句、段落中心句、篇末点题句等。
二、疑难语句类【疑难语句的种类】所谓疑难语句,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1)结构比较复杂,抽象词语较多,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题时候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学会从整体入手,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相互关系,即理清文章的思路,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
在阅读时,一定要牢记下面规律和方法。
1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2、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3,要找寻文章中关键的词句,就是要找出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的概括性词语。
4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过渡句、抒情议论的句子。
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理清了文章思路、把握了文章主旨之后再去做题就比较简单了。
散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一、总结概括类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他们融为一体。
【常见的命题形式】1. 文中写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或画面)2.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角度、阶段来写的,怎样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等。
3. 为什么?????请分条概括(或说明)4. 概括文章的主旨【具体步骤】1、首先根据题干明确答题区间,是全篇,还是某几个段落(某层),还是某段。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套路和阅读专练
【2020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套路和阅读专练一.散文阅读答题套路1.分析散文的结构散文的一般思路是:缘起——描述(对象)——联想——感悟。
不同的散文有不同的行文思路。
写人叙事的散文多按时间、空间顺序进行;抒情类散文多以某一物,某种情为线索行文,议论文性散文多以逻辑认识为序。
在阅读分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会分析句段和穿插性材料在结构上的作用。
句段的结构作用因位置不同而不同:处在开头,一般是统引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抑扬、引发下文某种思考;处在中间,一般是承上启下,前后呼应、过渡;处在结尾一般为总结上文,呼应开头,点明题意,升华主题,令人深思等。
所谓穿插性材料就是文中在主体材料之外,经常穿插一些其他的材料:就其类型而言,或是景物描写,或是事件叙述,或是诗词引用,或是细节描写,不一而足;就其位置而言,或开头,或结尾,或中间,视文章需要而定;就其作用而言,或对比,或铺垫,或象征或暗示,或烘托,或渲染,或正衬,或反衬,或营造氛围,或表现风格。
2.概括段意、主题散文阅读是从阅读开始的,不是从做题开始的。
而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通读全文,把握主旨。
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有:▌读题目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
即使有的题目没有点明题旨,也往往与中心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最佳的切入点。
▌析首尾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提示或暗含中心内容,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
▌析议论抒情句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作品主旨。
▌联系背景有不少文章,只要了解它的产生背景,就可能深切理解内容的由来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
除了对作者和写作年代关注外,还要抓好文后的注释或说明性的文字。
同学们一定要切记,概括作品主题时一般用语是:本文通过对……叙述(描写),表现了……思想情感(赞美了……或批判了……)。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散文 专题训练(1-1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题训练(1-1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相思贾平凹①一个盒子,是原竹做成的,竹节的部分截下来,打磨,雕琢,玲珑剔透得万般可爱了,上边装一块活动的玻璃,这便是你的珍藏了。
下了班,或者吃着饭,或者要睡觉去,这盒子就放在你的手心,你屏住气凝视着,呼出的热气在玻璃上结成一层水珠。
盒子里边是一只蟋蟀样的昆虫,长长的腿,细细的触须,浑身金黄,像是一片跃动的金砾。
于是,你不自觉地就哼起评弹调来,在这漠漠的戈壁滩上,评弹调游丝一般的,铮铮飘远。
②唉,你是个粗糙的人,那额角,那鼻头,那方方的下巴颏子,使人想象着是用斧子砍出来的,除了两个眼镜片子,你身上还有闪亮的物件吗?头发总是乱的,胡子剪得七长八短,你应该是一个不修边幅的角色,竟偏偏玩这种玩意儿?!③你说,这是黄蛉,是你从老家带来的。
④这使人多么不理解!你的老家在苏州,苏州,是何等样一个美妙的地方啊,你生在那里,大学毕业后就到大西北来了。
大西北是寸草不生的玄武岩山,是有孤烟直长的大沙漠,你是学地质的,你已经在这里奔波了二十年。
二十年的帐篷,在沙山沙海里,犹如一叶小舟,冷月弯弯地照着,苏州城外的寒山寺的钟声,是能"夜半到客船"吗?妻子在望着你,相思的网撒满了脸面,她在打捞着远去的一颗爱的心。
你每年回去一次,每一次在门前植一丛慈竹,但是,你又走了,留给她的是一丛一丛竹叶的"个"字。
孩子已经六岁了,他的记忆里,你只是一个照片上的平面人,他在你植的竹园里喊着"爸爸",你不能回答,你的竹园里却生出了无穷无尽的黄蛉,它们在鸣叫着,窸窸窣窣的,那是你的神经,是你的精灵,是你的乡思乡音。
所以,她捉住一只,装在这精巧的盒子里,在你再一次回去的时候,送给了你吗?⑤你拥抱着你的妻儿,求他们宽恕你,但你还是又一次走了,你说:"祖国需要金子,大西北的沙漠里是有金子的,等十个金矿找到,我就回来了!"⑥一个竹子做成的盒子,一个盒子里装着的黄蛉,便和你从苏州出发,八千里路云和月,你们一起生活在了大西北。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就是一个人能把 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 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 使他不能多写文章——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顺像个羊,同时 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 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 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 他才独对着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不 管人家多么难堪。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之散文阅读
——侧重于审美体验的理解与鉴赏
文体精要 整体读文
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体体裁。它是一种融叙述、描写、 抒情、议论于一体,题材广泛,形散神聚,笔法灵活,立意深远,情文并茂的文学 样式。
一、散文的选材 散文的选材范围海阔天空,表现形式灵便轻捷,行文活泼自由,记叙、描写、议 论、抒情无一不可,反映现实迅速及时。散文的创作,常常是撷取日常生活中的一个 片断甚至点滴小事,或自然界中的一个小小物件乃至一片叶、一缕光、一眼泉、一朵 花来寄托作者的情思,表达主观感受,流露某种意愿、希望和追求。散文常用象征、 衬托的手法,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寄寓某种思想感情 和生活哲理。
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专题学案:写景抒情类散文整体阅读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散文专题——写景抒情类散文整体阅读【学习目标】1.了解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文体特征;2.掌握写景状物类散文内容梳理、结构思路分析和主旨概括的一般方法;3. 培养在整体阅读基础上规范、精准解题的能力。
【文体特点】写景抒情类散文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构思巧妙、以小见大,言近旨远,或寓情于景,或情由景生,文学性与趣味性并存。
【解题思路】一、抓住作者在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写景抒情类散文常常采用边写景,边抒情的方式,或在集中写景之后集中抒情,或在写景之前谈自己的感受。
或这三种方式同时使用。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作者抒情的核心也就等同抓住了文章的主旨。
抓住抒情的句子是读懂这类散文的基础。
二、抓住景物的特点写景抒情散文的文章主体是景物,虽然不是文章的核心,但作者却把大量的笔墨用到了对景物的描写上。
这些景物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准确把握景物的特点,可以增加对作者抒发情感的理解。
把握景物的特点的关键是作者在行文中运用的修饰限制性的词语。
找准这些词语成为把握景物特点的关键。
三、关注文章中的他人、他物写景抒情类散文中的其他人物、景物的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说来,在文章的开头起到引题、对比、烘托或衬托的作用。
用在文章中间部分会起到对比、反衬等作用。
无论起到什么作用一定和文章的主体事物及文章的主题紧密相连。
四、理顺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写景抒情类散文的线索一般是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
把握好文章的线索对我们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非常有好处。
将作者的行踪或思想感情的变化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截断,就可以划分出文章的层次来。
对理解文章非常有益。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感情的脉络。
五、明确技法,析其效果。
此类散文通常用到的技法有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达方式(描写、记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铺垫、渲染、联想、想象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排比等)。
【课堂训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以下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把握文章情感或主旨
一、什么是文章的主旨? 主旨,就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
想,即作者对人、事、景、物的认识和态度,以及由此表 现出的感情倾向。
二、把握情感或主旨4方法
1.解读题目法。很多题目直接点明了主旨,是文章中 心思想最精炼的概括。有的题目即使没有点明主旨, 也往往与中心意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分析首尾法。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 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的语句进行重点品悟。
实战演练
(2017年 全国II)《窗子以外》林徽因
《窗子以外》 5.指现实中具体有形的窗子,可以是铁纱窗、玻璃窗、扇子式、 六边形的、纱的等,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 想意识)的限制,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6.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 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 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的态度。 ③我”“你”交替使用,是推己及人,表达对“你我”这类用不 正确的观念和心态把自己隔离在真实丰富世界之外的群体的提醒 与告诫。
(一)散文的定义
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指诗歌、小 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以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外, 还包括通讯、报告文学、随笔杂文、回忆录、传记等文体。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 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这是我们考试中 所使用的概念。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 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名家说散文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 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 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整体阅读 ——精做高考真题,把握命题规律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 慢品有区别。它要求考生能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把一 篇千字左右的散文读两遍,这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 考生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方能在考 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这就需要考生重视整体把 握。
二、把握情感或主旨4方法
3.寻找线索法。散文的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 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出 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 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的主 旨。 4.因文而异法。叙事类散文要对人物做出评价或赞美,或 评价事件的意义;写景状物类散文则借景、物抒发作者对 社会、人生的感悟;哲理性散文的主旨,往往是作者对人 生或社会的揭示或评价。
如何读懂散文?
(一)理清思路层次“3步骤”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总括句、结尾句和在 文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 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 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 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高考题型: (一)读懂散文 1、概括内容要点题 2、概括情感主旨题 (二)读美散文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题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语段)含义、作用题 (三)读透散文 1、赏析表达技巧题 2、分析议论熔为一炉; 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 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如何读懂散文?
读散文的要求:弄清三个问题
1.写什么(文章的主要内容) 2.怎么写(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3.为什么写(写作意图,即文章要表达的情、理、 观点)
散文类型
①记叙性散文:以记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 文。(含状物散文)如:《鹤》(广东卷)
②抒情性散文: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如: 《听雨》(大纲卷)
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哲理性 散文) 如:《乾坤草亭》(江苏卷)
(二)散文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形散神不散”。“形散”指散文的取材 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神不散”指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2.内容上的特征: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 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3.形式上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