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下)

合集下载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 预应力技术 (34)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2)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 管廊模板技术 (52)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 钢结构技术 (69)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 (87)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 绿色施工技术 (101)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 一体化遮阳窗 (129)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 消能减震技术 (131)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132)9.4 建筑移位技术 (133)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 信息化技术 (140)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 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预应力技术 (34)2.11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3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5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管廊模板技术 (52)3.11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钢结构技术 (69)5.1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3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86)6.5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绿色施工技术 (101)7.1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一体化遮阳窗 (129)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消能减震技术 (131)9.2建筑隔震技术 (131)9.4建筑移位技术 (133)9.5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信息化技术 (140)10.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法爱工程软件www。

zaigongdi。

com 70个建筑施工类手机APP安卓和苹果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 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8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81。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8.9.2 耐 火 节 能 窗
8.10 一体化遮阳窗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9.1 消能减震技术 9.2 建筑隔震技术 9.3 结构构件加固技术
9.4 建筑移位技术 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9.6 深基坑施工监
测技术
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7.1 热轧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7.2 高强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2.10 预应力技术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3.10 管廊模板技术
3.11 3D 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7.1.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1.2 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7.2 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2017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建筑业十项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在不断迎来新的技术和创新。

2017年,建筑业涌现出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技术,让建筑工程更加高效、安全、环保。

本文将介绍2017年建筑业的十项新技术。

一、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模型的建筑技术。

它可以实现建筑物的快速建造,大大缩短了建筑周期。

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二、智能建筑智能建筑是指通过各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对建筑物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它可以实现建筑物的自动化控制,节约能源,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模型转化为虚拟的三维模型,使设计师和客户可以亲身体验建筑物的样貌和空间感。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展示设计方案,提高沟通效率。

四、无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人机可以进行航拍和测绘,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建筑现场的情况。

同时,无人机还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巡视和维修,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

五、BIM技术BIM技术是一种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建模和管理的技术。

它可以实现建筑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减少设计错误和施工漏洞,提高建筑质量和效益。

六、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建筑业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

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用于建筑物的供电和供热,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

七、节水技术节水技术在建筑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节水设备、优化供水系统和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减少建筑物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八、智能安防系统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等技术手段,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它可以及时发现和报警异常情况,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

九、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建筑业带来了许多创新。

例如,新型隔热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温性能;新型防火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防火等级。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 预应力技术 (34)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 管廊模板技术 (52)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 钢结构技术 (69)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86)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 绿色施工技术 (101)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 一体化遮阳窗 (129)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 消能减震技术 (131)9.2 建筑隔震技术 (131)9.4 建筑移位技术 (133)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 信息化技术 (140)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 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推广应用的通知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加快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增强产业建造创新能力,我部组织编制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做好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提升建筑业技术水平。

附件: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25日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

住建部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住建部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掀起建筑业技术变革的十大新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对于建筑空间的更高追求,建筑业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彻底颠覆传统的建筑观念和建筑方式,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一、BIM技术。

BIM技术能够将建筑物的各项属性进行全面、精确且实时的管理与协调,从而实现有效的设计和施工,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交付都可以做到更准确、更高效的演绎。

二、3D打印技术。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做到轻松生产和建造具有复杂外形的建筑和构造,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并且采用高度集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和资源消耗。

三、无人机技术。

无人机技术通过高清晰度的无人机遥感图像制作、高超的数据处理,以及综合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可以对建筑现场进行高精度、高效率的空中勘测,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

四、增强现实(AR)技术。

AR技术可以让建筑师、工程师和用户在建筑未建成之前就能虚拟地预览、构思和优化建筑方案,让建筑设计和施工更加完美。

五、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能够将建筑中的各种设备、物品和人员集成到一个统一的网络中,从而更好地监测和控制整个建筑物中的各项运营和管理。

六、智能材料技术。

智能材料技术通过加入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能够使建筑材料感应到环境变化,从而调节建筑的采光、通风、温度等方面,达到能源节约和舒适性的双重平衡。

七、可再生能源技术。

可再生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与建筑的结合可以采用更环保和能源效率更高的建筑技术,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八、新型空气净化技术。

新型空气净化技术可以彻底清除建筑物中的各种三废物质,保证建筑物的室内空气质量,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办公、工厂等各种室内环境。

九、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以节能、环保为基础,以人性化为中心,实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可谓是建筑业的一大进步。

十、智能交通技术。

智能交通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和智能处理,将多种交通方式的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减轻城市的交通压力和建筑物的交通难题,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和质量。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1. 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建筑构件制造,大幅
度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2.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建筑物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统一整合,提高协作效率和准确性。

3. 轻质建筑材料:如新型节能保温材料、轻质钢结构等,具有优异的保温性能和施工便利性。

4. 绿色建筑技术:采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等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5. 智能建筑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实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6. 蓝色建筑技术:通过收集、净化和利用雨水等手段,提高建筑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7. 高效节能建筑设备:如高效照明设备、低能耗空调系统等,降低建筑的能耗。

8. 新型建筑结构设计:如悬索桥结构、外挂立面等,提高建筑的空间利用率和抗震性能。

9.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可视化和模拟,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10. 智能建筑安全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智能门禁等技术,提
供建筑安全防护和监控能力。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预应力技术 (34)2.11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3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5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管廊模板技术 (52)3.11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钢结构技术 (69)5.1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3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86)6.5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绿色施工技术 (101)7.1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一体化遮阳窗 (129)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消能减震技术 (131)9.2建筑隔震技术 (131)9.4建筑移位技术 (133)9.5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信息化技术 (140)10.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法爱工程软件www。

zaigongdi。

com 70个建筑施工类手机APP安卓和苹果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 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8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81。

2017建筑业10项新技术

2017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钢结构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

一、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爆破挤淤法技术 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 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二、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 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三、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 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四、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 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 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五、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 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6住宅钢结构技术 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六、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 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 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 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 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 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 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七、绿色施工技术 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 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 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供热计量技术 7.12建筑外遮阳技术 7.13植生混凝土 7.14透水混凝土八、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 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 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九、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 9.1消能减震技术 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 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 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 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十、信息化应用技术 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中※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1. 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制造建筑模型和构件,大幅提高建
筑效率。

2. 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实时演示和交互,以更好地展示建筑设计。

3.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通过BIM技术,可以将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全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4. 智能建筑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营效果。

5. 绿色建筑技术: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和再生能源,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6.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及时调节空调系统,提供更健康的室内环境。

7. 太阳能技术: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实现建筑能源的独立供应和高效利用。

8. 风能利用技术:通过风能发电系统和建筑设计的合理布局,利用风能实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

9. 智能玻璃技术:通过智能玻璃可以调节透光度和反射率,实现建筑内部的自动调控和隐私保护。

10. 机器人施工技术:通过机器人施工,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2017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原创实用版】目录1.2017 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2.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3.混凝土技术4.钢筋及预应力技术5.模板及脚手架技术6.钢结构技术7.机电安装工程技术8.绿色施工技术9.防水技术10.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11.信息化应用技术正文一、2017 版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简介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建筑业的技术水平,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我国于 2017 年发布了建筑业十项新技术。

本文将对这十项新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是建筑业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地基处理、基础工程、地下空间开发等方面的技术。

三、混凝土技术混凝土是建筑业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混凝土技术主要包括高性能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方面的技术。

四、钢筋及预应力技术钢筋和预应力是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结构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高强度钢筋、预应力混凝土等方面的技术。

五、模板及脚手架技术模板和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临时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等方面的技术。

六、钢结构技术钢结构具有轻便、坚固、易于施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业。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钢结构设计、制造、安装等方面的技术。

七、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机电安装工程是建筑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电气、暖通、给排水等方面的技术。

八、绿色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技术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减排、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技术。

九、防水技术防水技术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关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3)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3)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4)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6)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8)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9)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0)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2)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15)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18)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18)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19)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1)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2)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4)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31)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33)2.10 预应力技术 (34)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35)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6)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8)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8)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9)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44)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45)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47)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9)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51)3.10 管廊模板技术 (52)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54)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56)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56)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57)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59)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60)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61)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62)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63)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64)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66)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67)5 钢结构技术 (69)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69)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69)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71)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72)5.5 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74)5.6 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 (75)5.7 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 (76)5.8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 (77)5.9 索结构应用技术 (79)5.10 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 (80)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83)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83)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 (84)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86)6.5 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89)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90)6.7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 (91)6.8 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 (93)6.9 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 (96)6.10 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 (97)6.11 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 (98)7 绿色施工技术 (101)7.1 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 (101)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102)7.3 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 (103)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107)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107)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108)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109)7.8 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 (111)7.9 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 (112)7.10 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 (113)7.11 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 (114)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117)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117)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119)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120)8.4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 (121)8.5 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 (122)8.6 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 (123)8.7 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 (124)8.8 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 (126)8.9 高性能门窗技术 (127)8.10 一体化遮阳窗 (129)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31)9.1 消能减震技术 (131)9.2 建筑隔震技术 (131)9.4 建筑移位技术 (133)9.5 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 (134)9.6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135)9.7 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 (136)9.8 爆破工程监测技术 (137)9.9 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 (137)9.10 隧道安全监测技术 (138)10 信息化技术 (140)10.1 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0)10.2 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 (141)10.3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 (142)10.4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 (144)10.5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 (145)10.6 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 (145)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47)10.8 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48)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149)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1.1 技术内容灌注桩后注浆是指在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在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处的注浆阀以压力注入水泥浆的一种施工工艺。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最新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1.4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1.5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爆破挤淤法技术1.11高边坡防护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技术1.13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5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2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轻骨料混凝土2.5纤维混凝土2.6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接受施工技术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3.8钢筋机械锚固技术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4.2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塑料模板技术4.4组拼式大模板技术4.5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安装施工技术4.9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0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4.12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4.13预制箱梁模板技术4.14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移动模架造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深化设计技术5.2厚钢板焊接技术5.3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5.4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住宅钢结构技术5.7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5.8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5.11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变风量空调系统技术6.4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6.6薄壁不锈钢管道新型连接技术6.7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6.11大型储罐施工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7.3预拌砂浆技术7.4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7.6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7.7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8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7.11供热计量技术7.12建筑外遮阳技术7.13植生混凝土7.14透水混凝土8防水技术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9.抗震、加固与改造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9.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10.1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建设项目资源计划管理技术10.7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10.8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注:第1、4、6项“※”下的子项技术,主要适用于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4.10 预制构件工厂
10.7 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
10.8 基于 GIS 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
10.9 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2017 版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大小项子目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3.10 管廊模板技术
3.11 3D 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7.3.1 施工现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技术 7.3.3 空气能热水技术
7.4 施工扬尘控制技术
7.3.2 太阳能能热水应用技术
7.5 施工噪声控制技术
7.6 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 7.7 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年10月法爱工程软件www。

zaigongdi。

com 70个建筑施工类手机APP安卓和苹果前言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 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顾问(按姓氏笔划排列):毛志兵、叶浩文、冯跃、李久林、杨健康、张希黔、张琨、苗启松、胡德均、龚剑秘书组:张靖岩、程岩、康井红、赵海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按章节排序):建研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北京预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圳现代营造科技有限公司建筑工业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天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中建建筑科研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发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筑信息模型(BIM)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用友建筑云服务有限公司目录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8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8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6.1.1 技术内容(1)技术特点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其在机电管线综合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

丰富的模型信息库、与多种软件方便的数据交换接口,成熟、便捷的的可视化应用软件等,比传统的管线综合技术有了较大的提升。

(2)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机电工程施工中,许多工程的设计图纸由于诸多原因,设计深度往往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前尚需进行深化设计。

机电系统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管路走向密集交错,若在施工中发生碰撞情况,则会出现拆除返工现象,甚至会导致设计方案的重新修改,不仅浪费材料、延误工期,还会增加项目成本。

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技术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模型整合,可很方便的进行深化设计,再根据建筑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机电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的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建筑结构。

机电本专业的碰撞检测,是在根据“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建模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并调整,从而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发现问题,通过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使问题在施工前得以解决。

(3)多专业施工工序协调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各专业由于受施工现场、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局部的、隐性的专业交叉问题,各专业在建筑某些平面、立面位置上产生交叉、重叠,无法按施工图作业或施工顺序倒置,造成返工,这些问题有些是无法通过经验判断来及时发现并解决的。

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特性,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净高控制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或者利用基于BIM技术的4D施工管理,对施工工序过程进行模拟,对各专业进行事先协调,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和解决碰撞点,减少因不同专业沟通不畅而产生技术错误,大大减少返工,节约施工成本。

(4)施工模拟利用BIM施工模拟技术,使得复杂的机电施工过程,变得简单、可视、易懂。

BIM4D虚拟建造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

采用动态跟踪可视化施工组织设计(4D虚拟建造)的实施情况,对于设备、材料到货情况进行预警,同时通过进度管理,将现场实际进度完成情况反馈回“BIM信息模型管理系统”中,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纠偏,实现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

基于BIM技术对施工进度可实现精确计划、跟踪和控制,动态地分配各种施工资源和场地,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并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对工期的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

(5)BIM综合管线的实施流程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了解合同技术要求、征询业主意见→确定BIM深化设计内容及深度→制定BIM出图细则和出图标准、各专业管线优化原则→制定BIM详细的深化设计图纸送审及出图计划→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提交→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总包审核、协调、修改→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机电综合管线平剖面图、机电预留预埋图、设备基础图、吊顶综合平面图绘制→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BIM深化设计交底→现场施工→竣工图制作。

6.1.2 技术指标综合管线布置与施工技术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593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

6.1.3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站等所有在建及扩建项目。

6.1.4 工程案例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4、5栋、广州地铁六号线如意坊站、深圳地铁9号线银湖站等机电安装工程。

6.2 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6.2.1 技术内容(1)技术特点通过螺纹、弹簧片以及螺旋钢丝等机械方式,对导线施加稳定可靠的接触力。

按结构分为:螺纹型连接器、无螺纹型连接器(包括:通用型和推线式两种结构)和扭接式连接器,其工艺特点见表6.1,能确保导线连接所必须的电气连续、机械强度、保护措施以及检测维护4项基本要求。

表6.1符合GB13140系列标准的导线连接器产品特点说明(2)施工工艺1)安全可靠:应该是很成熟的,长期实践已证明此工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高效:由于不借助特殊工具、可完全徒手操作,使安装过程快捷,平均每个电气连接耗时仅10s,为传统焊锡工艺的1/30,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

3)可完全代替传统锡焊工艺,不再使用焊锡、焊料、加热设备,消除了虚焊与假焊,导线绝缘层不再受焊接高温影响,避免了高举熔融焊锡操作的危险,接点质量一致性好,没有焊接烟气造成的工作场所环境污染。

主要施工方法:1)根据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根数、软硬程度,选择正确的导线连接器型号。

2)根据连接器型号所要求的剥线长度,剥除导线绝缘层。

3)按图6.1所示,安装或拆卸无螺纹型导线连接器。

图6.1 A推线式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图图 6.1 B通用型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图4)按图6.2所示,安装或拆卸扭接式导线连接器。

图6.2 扭接式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6.2.2 技术指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电气细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CECS421、《低压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布线系统)GB16895.6、《家用及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13140。

6.2.3 适用范围适用于额定电压交流1kV及以下和直流1.5kV及以下建筑电气细导线(6mm2及以下的铜导线)的连接。

6.2.4 工程案例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安装工程中。

6.3 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6.3.1 技术内容可弯曲金属导管内层为热固性粉末涂料,粉末通过静电喷涂,均匀吸附在钢带上,经200℃高温加热液化再固化,形成质密又稳定的涂层,涂层自身具有绝缘、防腐、阻燃、耐磨损等特性,厚度为0.03mm。

可弯曲金属导管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新一代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已被编入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大量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系统,明敷和暗敷场所,逐步成为一种较理想的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

(1)技术特点1)可弯曲度好:优质钢带绕制而成,用手即可弯曲定型,减少机械操作工艺;2)耐腐蚀性强:材质为热镀锌钢带,内壁喷附树脂层,双重防腐;3)使用方便:裁剪、敷设快捷高效,可任意连接,管口及管材内壁平整光滑,无毛刺;4)内层绝缘:采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与钢带结合牢固且内壁绝缘;5)搬运方便:圆盘状包装,质量为同米数传统管材的1/3,搬运方便;6)机械性能:双扣螺旋结构,异形截面,抗压、抗拉伸性能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 的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

(2)施工工艺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

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力即可将可弯曲金属导管弯曲到需要的程度,连接附件使用简单工具即可将导管等连接可靠。

1)明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缘的距离应小于0.3m;2)暗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之间,并与钢筋绑扎牢固。

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0.5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0.3m。

6.3.2技术指标(1)主要性能1)电气性能:导管两点间过渡电阻小于0.05Ω标准值;2)抗压性能:1250N压力下扁平率小于25%,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3)拉伸性能:1000N拉伸荷重下,重叠处不开口(或保护层无破损),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要求;4)耐腐蚀性:浸没在1.186kg/L的硫酸铜溶液,可达到《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2004 1.1的分类代码4内外均高标准要求;5)绝缘性能:导管内壁绝缘电阻值,不低于50MΩ。

(2)技术规范/标准《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JG/T 3053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04 1.1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2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要求》GB 2004 1.22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KV 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 50116 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

6.3.3适用范围适用于建筑物室内外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等系统的明敷和暗敷场所的电气配管及作为导线、电缆末端与电气设备、槽盒、托盘、梯架、器具等连接的电气配管。

6.3.4工程案例沈阳桃仙机场T3航站楼、杭州高德置地(七星级酒店)、北京CBD(阳光保险金融中心、韩国三星总部大楼)、北京丽泽商务区(中国铁物大厦、中国通用大厦)等机电安装工程。

6.4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6.4.1 技术内容装配式成品支吊架由管道连接的管夹构件、建筑结构连接的锚固件以及将这两种结构件连接起来的承载构件、减震(振)构件、绝热构件以及辅助安装件构成。

该技术满足不同规格的风管、桥架、工艺管道的应用,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管路定位和狭小管井、吊顶施工,更可发挥灵活组合技术的优越性。

近年来,在机场、大型工业厂房等领域已开始应用复合式支吊架技术,可以相对有效地化解管线集中安装与空间紧张的矛盾。

复合式管线支吊架系统具有吊杆不重复、与结构连接点少、空间节约、后期管线维护简单、扩容方便、整体质量及观感好等特点。

特别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实施,采用成品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成为必选。

(1)技术特点根据BIM模型确认的机电管线排布,通过数据库快速导出支吊架型式,从供应商的产品手册中选择相应的成品支吊架组件,或经过强度计算,根据结果进行支吊架型材选型,设计,工厂制作装配式组合支吊架,在施工现场仅需简单机械化拼装即可成型,减少现场测量、制作工序,降低材料损耗率和安全隐患,实现施工现场绿色、节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