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川中油气区地层层序表
川中油气区地层层序表1. 引言地层层序表是地质学中的重要工具,它记录了地球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地层堆积顺序和特征。
川中油气区位于中国四川盆地中部,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之一。
本文将就川中油气区的地层层序表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2. 川中油气区地质背景川中油气区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由于地质历史演化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在川中油气区的地质背景中,主要包括盆地演化、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等方面。
2.1 盆地演化川中油气区的盆地演化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古生代的造山运动、中生代的裂谷演化和新生代的隆升作用。
这些演化过程对地层的形成和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2.2 构造特征川中油气区的构造特征主要包括断裂、褶皱和背斜等。
这些构造特征对油气的聚集和储存起到了重要作用。
2.3 沉积环境川中油气区的沉积环境多样,包括海相、湖相、河相和湿地相等。
不同的沉积环境对地层的特征和油气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3. 川中油气区地层划分根据川中油气区的地质特征和钻井资料,可以将其地层划分为多个层次和时期。
3.1 古生代地层古生代地层是川中油气区中最古老的地层,包括奥陶系、志留系和泥盆系等。
这些地层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其中富含有机质,是川中油气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
3.2 中生代地层中生代地层是川中油气区中间时期的地层,包括侏罗系、白垩系和古近系等。
这些地层主要由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富含油气资源,是川中油气区的重要勘探目标。
3.3 新生代地层新生代地层是川中油气区最年轻的地层,包括新近系和第四系等。
这些地层主要由河流和湖泊沉积形成,其中含有少量的油气资源。
4. 川中油气区地层层序表根据川中油气区的地层划分和地质特征,可以编制出一份详细的地层层序表。
以下是川中油气区的地层层序表:时期地层厚度(米)特征古生代泥盆系2000-3000 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富含有机质,是油气储集层志留系1000-2000 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含有少量的油气资源奥陶系500-1000 由碳酸盐岩和碎屑岩组成,含有少量的油气资源中生代古近系3000-4000 由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富含油气资源白垩系2000-3000 由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富含油气资源侏罗系1000-2000 由碳酸盐岩和火山岩组成,富含油气资源新生代第四系1000-2000 由河流和湖泊沉积形成,含有少量的油气资源新近系500-1000 由河流和湖泊沉积形成,含有少量的油气资源5. 结论通过对川中油气区的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和沉积环境的分析,可以得出川中油气区的地层划分和地层层序表。
川内地层层序
川内地层层序娄山关组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奥陶统地层。
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
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
层型贵州金沙岩孔中文名娄山关组地层名称:LoushanguanFm 地层单位编码:06-52-0308 地层地质年代:∈2—O1层型:选层型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系娄山关组实测剖面。
贵州地质局一?八队,1976,1∶20万遵义幅区调报告。
特征:为一套灰、浅灰色薄层—块状微—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局部含燧石团块.下与陡坡寺组(或石冷水组、平井组或比条组)、上与桐梓组均为整合接触。
分布:黔、滇、川、陕、湘、鄂。
备注:本组又曾称为娄山关灰岩、娄山关群。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耿家店组、耗子沱组、雾渡河组、新坪组、二道水组、洗象池组(群)、三游洞组、耗子沱群、三游洞群、铜仁白云岩、追屯组。
宝塔组广泛发育于中、上扬子地区的宝塔组是中奥陶顶部地层,代号O2b。
由李四光(1924)在长江三峡建立。
层型剖面在湖北省宜昌县乡镇北普溪河桥南端。
为一套灰色厚层泥质龟裂纹灰岩。
富含头足类化石。
中文名宝塔组外文名 baotaformationg 地层分区扬子区时代奥陶代号O2b命名李四光宝塔组:原称“宝塔石灰岩”。
中奥陶世大湾阶。
因含形似宝塔的巨大直壳的头足类震旦角石而得名。
分布于中国鄂西及四川一带。
为厚层灰白及灰褐色龟裂纹石灰岩,瘤状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
产中国震旦角石,厚约20—25米。
与下伏庙坡组呈整合接触。
上部为浅灰色,中下部位紫红色含白云质泥质灰岩,中上部龟裂纹构造发育。
含大量头足类Orthoceras sp.(直角石),腕足类Othis (正形贝),介形类化石.龙马溪组编辑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后曾称“龙马溪群”。
原代表下志留统,后经厘定和限制,认为应属下志留统下部。
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北秭归县新滩龙马溪,故名。
中文名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地理位置华中和川、鄂、贵、湘等省厚度 488米龙马溪组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上部为蓝灰色、黄绿色泥质或粉砂质页岩,含少量笔石(如雕刻雕笔石带、赛氏单笔石带的笔石群),与下伏观音桥组呈整合接触。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阳三4
P134
茅四
P1m4
331
深灰色石灰岩,含燧石
6.092
川东、川南
茅三
阳三3
P133
茅三
P1m3
332
浅灰色石灰岩
茅二
阳三2a
P132a
茅二a
P1m2a
333
深灰色石灰岩
阳三2b
P132b
茅二b
P1m2b
334
浅灰色石灰岩
阳三2c
P132c
茅二c
P1m2c
335
深灰色石灰岩
茅一
阳三1a
P131a
Th1
须一
T3x1
216
灰黑色、黑色页岩夹灰色灰质粉砂岩
中统
雷口坡组
雷五
雷五
Tr5
雷五
T2l5
221
灰岩、云质灰岩及云岩
6.959
雷四
雷四
Tr4
雷四
T2l4
222
浅灰色灰岩、深灰色云质灰岩及云岩
雷三
雷三
Tr3
雷三
T2l3
223
灰色灰岩、泥质灰岩、石膏及云岩
雷二
雷二
Tr2
雷二
T2l2
224
石膏夹深灰色白云岩及泥云岩
茅一a
P1m1a
336
黑灰色石灰岩含泥质
阳三1b
P131b
茅一b
P1m1b
337
深灰褐色石灰岩
阳三1c
P131c
茅一c
P1m1c
338
黑灰色含泥质灰岩
栖霞组
栖二
阳二
P12
栖二
P1q2
四川区域地层
代
玉树-中甸地层分区
玛多-马尔康地层区
摩天岭地层分区
地 层
小 区
奔子栏江达小区
中咱小区 稻城小区 木里小区
雅江小 金川
区
小区
九寨沟 小区
降扎小区
查马贡群
新 元 古 代
水晶组 蜈蚣口组 木座组
下咯沙组
水晶组 蜈蚣口组
震 Z旦
系
木座组 碧口群
白衣沟群
南
Nh
华 系
中-新元古代基底地层
四川的基底分别由块状无序的结晶基底及成层的褶皱基底 两个构造层组成,分布于盆周山区及攀西地区。结晶基底以康定 杂岩、彭灌杂岩等为代表,多由中、深变质的杂岩及少量超镁铁 岩组成,混合岩化作用强烈,形成于太古一元古代;近年研究表 明,结晶基底可分为变质表壳岩和深成侵入体二部分,前者以康 定群为代表,后者为8~10亿年左右侵入的各类岩浆岩。褶皱基 底由浅变质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及变质中基性一中酸性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组成,厚度一般在3000米以上,褶皱等形变剧烈, 形成于中一晚元古代,包括了会理群、盐边群、黄水河群、火地 坝群。通木梁群等地层单位。
石 长岩窝组 C 炭
系
干沟组
茅坝组 沙窝子组
D3
河心组
泥 烂泥塘组
盆
纪
曲靖组
观雾山组 养马坝组
泥 D2 盆
系
坡脚组 缩头山组 坡松冲组
甘溪组 平驿脯组
捧达组
D1
四川省西部泥盆-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华南地层大区
地 层 区
昌都-思茅 地层区
分 区
金沙江地层分区
巴颜喀拉地层区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年
代
群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及岩性表
川中油层
川东 广安产层 广安产层 川南、川西、川北九龙山等
上统
须家河组
6.000
中生界 Mz 中统 雷口坡组
6.959
川西、川中
嘉五 三叠系 嘉四
嘉陵江组 下统
6.456
嘉三
嘉二
川中、川东
飞仙关组
嘉一 飞四 飞三 飞二 飞一
6.080
川东 川东
上统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四 茅三 茅二
6.014
茅口组 二叠系 下统
上统 下统 上统 中统 下统 上统
6.098
川东
志留系
泥岩、粉砂岩、深灰色页岩夹生物灰岩
5.34
黑灰、灰黑色泥灰岩及云质页岩
中统 奥陶系
兰灰、浅紫、深灰色灰岩,石灰岩夹页岩及少许粉砂岩 6.924
下统
砂质页岩、粉砂岩夹生物灰岩,砂岩、砂质云岩夹泥岩
上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寒武系
中统
白云岩,局部含砂质、燧石
2
代码 Q00 N00 E10 E20 010 020 030 110 120 131 132 141 142 151 152 153 154 155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31 232 241 242 243 244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71 281 282 283 284 310 32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41 342 343 350 410 420 500 610 620 630 640 710 720 730 740 750 760 770 780 790 810 820 830 840 850 860 810 880 911 912 913 914 920 930 940 A10 花岗岩、云岩 白云岩、粉砂岩、页岩 泥岩
四川盆地地层系统简表
震旦 上 系 统 震旦 系 上 统
水月 水月 ∈1sh 井 井 震四 灯四 Z2dy42 2 2 震四 灯四 Z2dy42 1 1 Z2dy3 Z2dy2 Z2dy1 Z2d Z1n Z1l AnZ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第四 系 上第 三系 下第 三系
上 白垩 统 系 下 统 上 统
中 统
砖红色砂 岩 叶肢介页 岩 0~1300 关口砂岩
侏罗 系 大安寨组 下 统 马鞍山组 自三 自二 自一 香六 香六 香六 香五 香五 香五 上 香溪 统 群 须家 河组 香四 香四 香四 香三 香三 香三 香二 香二 香二 东岳庙组 珍珠冲组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雷一 3 雷一 2 雷一 1 嘉五 3 嘉五 2 嘉五 1 嘉四 4 嘉四 3 嘉四 2 嘉四 1 嘉三 3 嘉三 2
中生 界
三迭系 下统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
统
茅四 P1m4 0~10 20~30 气层 120~140 P1m3 P1m2a P1m2b P1m2c P1m1a P1m1b P1m1c P1q2 P1q1a 黑灰色灰岩 90~120 4~14 0~60 无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砂岩灰岩 页岩夹灰岩 宝塔灰岩 灰岩及页岩 含气 气层 含气层 黔桂运动 柳江运动 加里东运动 页岩夹煤及泥岩 针孔角砾云岩 铝土质泥岩 燧石灰岩 P1q1b P1l C2h D 韩家店 韩家店 S3h S2x\S2s S1l O3w O3l O2b O2m O2g O1m\O1d O1h 页岩夹灰岩云岩 O1f O1n ∈2+3x ∈1y\∈1l ∈1s ∈1sh Z2dy42 Z2dy42 灯三 震二 震一 灯二 灯一 陡山沱 陡山沱 南沱 莲沱 南沱 莲沱 前震旦 前震旦 Z2dy3 Z2dy2 Z2dy1 Z2d Z1n Z1l AnZ 页岩 砾状砂岩 砂岩 千枚岩及板岩 南沱冰碛层 吕梁运动 兰灰色页岩 灰岩云岩 威远产气 灰岩云岩 威远产气 云岩夹页岩砂岩石膏 云岩夹页岩灰岩 小河坝 小河坝 龙马溪 龙马溪 五峰 临湘 宝塔 庙坡 十字铺组 牯牛谭 牯牛谭 湄潭 红花园 红花园 分乡 桐梓组 南津关 南津关 洗象池 洗象池 遇仙寺 遇仙寺 石牌 水月井 水月井 灯四 灯四 灯影组 灯二 灯一 陡山沱组 下统 南沱组 莲沱组 灯三 震三 震四1 震四2 灯四2 灯四1 石牌 分乡 湄潭 大湾组 庙坡 宝塔 临湘 五峰 褐灰色灰岩 25~40 含气层 黑灰色灰岩泥质灰岩 60~90 气层 深灰色灰岩 浅灰褐色灰岩 茅三 阳三2a 茅口坡组 阳三2c 阳三1a 茅一 阳三1b 阳三1c 栖二 栖霞组 栖一 阳二1b 阳一 中石炭 黄龙 梁山 栖一b 阳二1a 栖一a 阳二2 栖二 茅一c 茅一b 茅一a 茅二c 茅二 阳三2b 茅二b 茅二a 阳三3 茅三 阳三4 茅四 深灰色灰岩 产气
四川区域地层
龙门山 5.12 Ms 8.0
四川盆地
2010年地层学培训材料
四川省区域地层简介
四川省地 层区划图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Ⅵ3)
昌都— 思茅地 层区 (Ⅵ2)
巴颜喀拉 地层区(Ⅵ1) 扬子地层区(Ⅵ4)
进一步划分为 7个地层分区 和13个小区
缺失 沉积
缺失沉积
中上元古界岩石 地层分布范围
四川省东部中-新元古代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地 质 时 代
华南地层大区 扬子地层区 丽江分区 康定分区 峨眉小区 成都小区 上扬子分区 重庆小区 叙永小区 巫溪小区 九顶山 小区 灯影组 观音崖 组 南沱组 大塘坡组 开建桥组 古城组 盐井群 南 Nh 华 系 黄水河 群 青 白 Qb 口 系 蓟 县 Jx 系 ? Z 年 代 地 层
巴颜喀拉地层区 玉树-中甸地层分区 中咱小区 雍忍组 散则组 格扎底组 物洛吃普 组 稻城小区 木里小区 玛多-马尔康地层区 雅江小 区 金川 小区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摩天岭地层分区 九寨沟 小区 降扎小区
年 代 地 层
通化组 米黑组 物洛吃普 组 瓦厂组 人公组
卓乌阔组 舟曲组 迭部组
S
志 留 系
泥盆-石炭纪岩石 地层出露情况
缺失 沉积
泥盆-石炭系岩石 地层分布范围
四川省东部泥盆-石炭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表
华南地层大区 扬子地层区
地 质 时 代
丽江分区 康定分区 峨眉小区 黄龙组
上扬子分区 成都小区 重庆小区 叙永小区 黄龙组 巫溪小区 九顶山 小区 石喇嘛组 长岩窝组
C
年 代 地 层
石 炭 纪
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T3x6 T3x5 T3x4 T3x
3
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与厚层砂岩、 砾状砂岩和砾岩间互层,夹薄层煤层
250-3000 油气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 T1j5 T1j4 T1j3 T1j2 T1j1 T1f4 T1f3 T1f2 T1f1 P2ch P2l
10-420 60-140 200-1000
第 4 页,共 4 页
二叠系
200-300
气
1
深灰至浅,有时夹白云岩 灰及灰黑色页岩、铝土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及薄煤层 白云岩、角砾状白云岩夹生物灰岩
100-150 10 10-30
气
C2hl
气
50 240-500 180-370 1-15 1-15 30-50 5-25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第 2 页,共 4 页 二叠系
茅四 茅口组 下统 栖霞组 梁山组 石炭系 泥盆系 上统 志留系 中统 下统 古 生 界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中统 奥陶系 庙坡组 牯牛潭组 湄潭组 下统 红花园组 分乡组 南津关组 上统 下统 黄龙组 河洲组 茅三 茅二 茅一 栖二 栖一
灯二 灯一
浅灰色白云岩,中部富含藻,具葡萄状及花斑状结构,靠顶 部夹有一层蓝灰色泥岩,可作区域对比标准层
640-1000
气
喇叭岗组 下统 前震旦系 南陀组 莲沱组
Z2dn1 Z2l Z1nt Z1nt Anz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之令狐文艳创作
侏罗系
上统
蓬莱镇组
重四
Jc4
蓬莱镇
J3p
110
遂宁组
重三
Jc3
遂宁
J3s
120
中统
沙溪庙组
沙二段
重二
Jc2
沙二段
J2s2
131
沙一段
重一
Jc1
沙一段
J2s1
132
下统
凉高山组
凉上
自五
Jt5
凉上
J1l2
141
凉下
凉下
J1l1
142
自流井组
过渡层
自四
Jt4
过渡层
J1g
151
大安寨
大安寨
J1dn
152
毛田组
毛田
€2-3
毛田
∈3mt
810
后坝组
后坝
后坝
∈3h
820
中统
平井组
平井
平井
∈2p
830
茅坪组
茅坪
茅坪
∈2m
840
高台组
高台
高台
∈2g
850
下统
龙王庙组
龙王庙
∈13
龙王庙
∈1l
860
沧浪铺组
沧浪铺
∈12
沧浪铺
∈1c
870
筇竹寺组
筇竹寺
∈11
筇竹寺
∈1q
880
元古界Pt
震旦系
上统
灯影组
灯四
震四2
灯四
231
嘉五1
Tc51
嘉五1
T1j51
232
嘉四
嘉四4
Tc4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构造层序划分及盆地演化
晚三叠世是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时期.根据野外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运用构造层序地层学的思路和方法,对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层序界面、层序划分和层序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可识别出4个层序界面: 1)上三叠统与中、下三叠统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 2)须二段与小塘子组的分界面; 3)须三段与须四段之间的次级构造不整合面; 4)三叠系与侏罗系之间的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根据层序界面的发育情况,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构造层序,每个层序以最大湖泛面为界,划分为盆地扩张体系域(BE)和盆地收缩体系域(BW)2个体系域.晚三叠世四川盆地的演化主要是川西前陆盆地的演化,其中TS1为边缘前陆盆地演化阶段;TS2为川西前陆盆地形成阶段,龙门山逆冲推覆体开始逆冲推覆;TS3为川西前陆盆地发展阶段,受安县运动的影响,龙门山逆冲褶皱成山,使得整个四川盆地进入了陆相沉积环境.构造运动是控制晚三叠世四川盆地演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林良彪陈洪德胡晓强纪相田姜平 LIN Liang-biao CHEN Hong-de HU Xiao-qiang JI Xiang-tian JIANG Ping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59 刊名:地层学杂志ISTIC PKU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TRATIGRAPHY 年,卷(期): 2007 31(4) 分类号:P534.51 P539.2 关键词:构造层序盆地演化上三叠统川西前陆盆地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中统
雷口坡组
雷五
雷五
Tr5
雷五
T2l5
221
雷四
雷四
Tr4
雷四
T2l4
222
雷三
雷三
Tr3
雷三
T2l3
223
雷二
雷二
Tr2
雷二
T2l2
224
雷一
雷一3
Tr13
雷一3
T2l13
225
雷一2
Tr12
雷一2
T2l12
226
雷一1
Tr11
雷一1
T2l11
227
下统
嘉陵江组
嘉五
嘉五2
Tc52
嘉五2
T1j52
马鞍山
自三
Jt3
马鞍山
J1m
153
东岳庙
自二
Jt2
东岳庙
J1d
154
珍珠冲
自一
Jt1
珍珠冲
J1z
155
三叠系
上统
须家河组
须六
香六
Th6
须六
T3x6
211
须五
香五
Th5
须五
T3x5
212
须四
香四
Th4
须四
T3x4
213
须三
香三
Th3
须三
T3x3
214
须二
香二
Th2
须二
T3x2
215
须一
香一
Th1
须一
T3x1
Z2dn4
911
灯三
震四1
灯三
Z2dn3
912
灯二
地层层序表
灯二 灯一
浅灰色白云岩,中部富含藻,具葡萄状及花斑状结构,靠顶 部夹有一层蓝灰色泥岩,可作区域对比标准层
640-1000
气
喇叭岗组 下统 前震旦系 南陀组 莲沱组
Z2dn1 Z2l Z1nt Z1nt Anz
浅灰色白云质砂岩 冰啧层及深灰、灰色砂岩 紫灰、灰绿色砂岩,有时夹凝灰岩,底部砂岩含砾石 一套受不同变质作用的板岩、片岩、千枚岩、石英岩、大理岩及 火山岩,并伴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基性岩侵入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第 2 页,共 4 页 二叠系
茅四 茅口组 下统 栖霞组 梁山组 石炭系 泥盆系 上统 志留系 中统 下统 古 生 界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中统 奥陶系 庙坡组 牯牛潭组 湄潭组 下统 红花园组 分乡组 南津关组 上统 下统 黄龙组 河洲组 茅三 茅二 茅一 栖二 栖一
四川地区地层层序表
T3x6 T3x5 T3x4 T3x
3
黑色、灰黑色泥(页)岩与厚层砂岩、 砾状砂岩和砾岩间互层,夹薄层煤层
250-3000 油气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 T1j5 T1j4 T1j3 T1j2 T1j1 T1f4 T1f3 T1f2 T1f1 P2ch P2l
P1m4 P1m3 P1m2 P1m1 P1q2 P1q P1l C1h D S3h S2h S1x S1l O3w O3l O2b O2m O2g O1m O1h O1f O1n
第 3 页,共 4 页
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夹粉砂岩,底部常有紫红色页岩 绿灰色粉砂岩,上部为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生物灰岩薄层 下部黑色页岩,富含笔石,上部深灰至灰绿色页岩、粉砂质页岩 黑色页岩,含灰质及硅质,顶部常见泥灰岩 瘤状泥质灰岩,间夹钙质页岩 灰色时带紫红色龟裂纹灰岩,上部常为瘤状泥质灰岩 黑色页岩,时夹石灰岩 深灰至灰白色石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含硅质结核, 下部石灰岩含泥质,时夹页岩,呈眼球状构造
灯四 灯三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为主,常见鲕状结构 灰绿色上部夹紫红色泥岩及粉砂岩 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粉砂岩为主,有时夹泥质灰岩
220-420
寒武系
中统
茅坪组 高台组 龙王庙组
70-200 65-300 90-400
下统
沧浪铺组 筇竹寺组
上统 元 古 界 震旦系
灯影组
Z2dn4 Z2dn3 Z2dn
2
0-330 250-450 280-450 60-105 85-115 130-160 140-210 130-170 90-160 80-260 气 气 气 气 气 气 400-600 气 气 气 50-200 50-200 气 气
四川盆地地层简表1
嘉定群 燕
K 1 jg K1j J3p J2h J2s J2 x J2q
710~1780 棕红色泥岩、粉砂岩、含砾砂岩,下部杂色块砾岩。 1210~182 棕红色泥岩、灰褐色粉砂岩互层,川西北为含砾砂岩、块状砾岩称蓬花 川西北浅 气层 0 口组。 底砖红 200~400 鲜棕红色泥岩夹粉砂岩、棕褐色细砂岩。 色砂岩 50~1300 紫红色泥岩、灰绿色块状中—细砂岩含灰质团块。 30~ 330 紫红紫灰色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灰色细砂岩、顶为叶肢介页岩。 50~ 350
二
上
叠 下
峨眉山 玄武岩
P2d 大 隆 P2c 长兴 龙谭组 P2l
茅口组 栖霞组 梁山组
β P1m P1q P1l C3 m C2h C1 z D3 m D3 s D2 g D2 y D1 g D1 p S2h S1 O3 w O3 l O2 b O2s O1 m O1h O1t
华 川 西 南 气 区 相国寺 力
岩
性
简
述
油气藏 分 布
标 志 层
构 造 运
喜 山 期
备 注
地震 波组 名称
黄灰色砂层、砂砾层、砾石层(冲积层)。 黄色粘土、砂砾层、砾石层。
动
5 ~ 120 灰黄色砾岩夹透镜状砂岩及砂质粘土岩。 290~1144 砾岩、棕红色砂岩、泥岩、蒸发岩。 200~1280 棕红色砂岩、泥岩,西部地区有较厚底砾岩。 300
杂色泥岩、浅灰色石英细砂岩,底常见石英岩砾岩。 杂色泥岩、 大安寨段 马鞍山段 东岳庙段 珍珠冲段 灰黑色页岩、介屑灰岩互层。 棕紫色泥岩为主夹细砂岩。 灰黑色页岩夹介壳灰岩。 紫红色砂质泥岩、灰绿色细砂岩。 中坝 川 31 大兴 龙女寺 川9 广 安 合 川 川 中 川 北 川 东 营山 桂 花-五 场 八 角 场 石 龙 场 川 中 、 罗 城 底厚块 油砂岩 底关口 砂 岩 山 顶叶肢 介页岩 凉高山 组 莲花口 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 元 古 界 Pt3
震旦系
10、2001年全国地层 委员会将中国新元古 界三分为青白口系、 南华系和震旦系,震 旦系上下统分别对应 灯影峡阶和陡山沱阶 。
上统 新 元 古 界 Pt3 震旦系 喇叭岗组/陡山沱组 南沱组 下统 莲沱组 南华系 前南华系 上统 下统
灯影组
界三分为青白口系、 南华系和震旦系,震 旦系上下统分别对应 灯影峡阶和陡山沱阶 。 灯一 Z2dn1 Z1d Nh2n Nh1l Annh
四川盆地地层层序表
地 界 新 生 界 Kz 系 第四系 新近系 古近系 芦山组 名山组 灌口组 上统 夹关组 下统 天马山组/嘉定组 蓬莱镇组 上统 遂宁组 中统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沙二段 沙一段 凉上 凉下 过渡层 大安寨 马鞍山 东岳庙 珍珠冲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须二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二 雷一 嘉五 三叠系 嘉四 芦山组 名山组 灌口组 夹关组 天马山组/嘉定组 蓬莱镇组 遂宁组 沙溪庙组 凉高山组 沙二 沙一 凉上 凉下 大安寨 自流井组 马鞍山 东岳庙 珍珠冲 须六 须五 须四 须三 须二 须一 雷五 雷四 雷三 雷口坡组 雷二 雷一2 雷一1 嘉五2 嘉五1 嘉四4 嘉四3 嘉四2 嘉四1 嘉三3 嘉三2 嘉三1 嘉二3 嘉二2 嘉二1 嘉一 飞四 统 前期使用 阶(组) 段 层 分 层 现 在 使 用(2014) 组 段/层 符号 Q N E1l E1m K2g K2j K1t/K1j J3p J3s J2s2 J2s1 J1l2 J1l1 J1dn J1m J1d J1z T3x6 T3x5 T3x4 T3x3 T3x2 T3x1 T2l5 T2l4 T2l3 T2l2 T2l12 T2l11 T1j52 T1j51 T1j44 T1j43 T1j42 T1j41 T1j33 T1j32 T1j31 T1j23 T1j22 T1j21 T1j1 T1f4 4、二叠系保持两分, 暂不采用国际三分原 则。 1、2008年公布的《国 际地层表》已取消第 三系,由新近系和古 近系取代原上、下第 三系。 说 明
寒武系
分乡组 桐梓组 南津关组 毛田组 后坝组 上统 平井组 茅坪组 高台组 中统 龙王庙组 下统 沧浪铺组 筇竹寺组 灯四 上统 灯影组 灯三 灯二 灯庙组 沧浪铺组 筇竹寺组 灯四 灯三 灯影组 灯二
∈ 2g ∈ 1l ∈ 1c ∈ 1q Z2dn
4
Z2dn3 Z2dn2
栖霞组 梁山组 黄龙组 河洲组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石牛栏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奥陶系 中统 庙坡组 十字铺组 牯牛潭组 湄潭组/大湾组 红花园组
栖一
栖霞组 梁山组 黄龙组 河洲组
石炭系 泥盆系
上统 下统 上统
栖二 栖一a 栖一b 梁山 黄龙 河洲
古 生 界 Pz
志留系
中统 下统
白垩系
侏罗系 下统
自流井组
2、晚三叠世早期川西 地区沉积的马鞍塘组 (垮洪洞组)和小塘 子组统一归入须家河 组一段。雷口坡组雷 一采用两分,原雷一3 段划为雷二。
上统
须家河组
须家河组
中 生 界 Mz
3、关于大隆组:四川 盆地大隆组为一套硅 质岩、硅质泥岩、硅 质灰岩组合,具深水 沉积特征,发育于川 西北和川东北盆地边 缘。作为长兴组同期 异相产物,在此未予 列出。
上统
回星哨组 韩家店组 小河坝组/石牛栏组 龙马溪组 五峰组 临湘组 宝塔组 十字铺组 湄潭组 红花园组 桐梓组
8、关于麦地坪组:四 川盆地局部地区存在 一套介于灯影组与筇 竹寺组之间含小壳化 石和硅磷组分的过渡 地层,相当于梅树村 P1m1c 阶,前人称麦地坪组 2 。按岩性组合及分布 P1q 分为三种类型:峨眉 1 P1q a 高桥-云岩型、资阳1 P1q b 混积型、陕南磨溪-灰 P1l 岩型;遵循生产实用 C2hl 性和便于操作的原则 对其处理如下:云岩 C1h 型和灰岩型两类组合 D 并入灯影组,作为灯 影组顶部地层;资阳S2hx 混积型并入筇竹寺 S2h 组,作为其底部的一 S1x/S1s 套特殊岩层,暂称为 筇竹寺组底部“硅磷 S1l 段”。麦地坪组不予 O3w 单独列出。 O3l O3b O2S O1m O1h O1t 9、震旦系灯影组保持 四分,但灯三段定义 有变,单指灯二段沉 积后米仓山上升运动 形成的一套以碎屑岩 为主的沉积物(兰灰 色泥岩、黑色页岩和 含砾砂岩),平面上 可相变为含泥质白云 岩。厚度0-60米不 等,伽玛高值。
中统
雷口坡组
嘉陵江组 嘉三 下统 嘉二 嘉一 飞四 飞仙关组
嘉陵江组
5、志留系回星哨组由 上统调至中统。
6、奥陶系宝塔组由中 统调至上统。
飞仙关组
7、原寒武系中上统毛 田组—茅坪组实际应 用中难以划分,合并
6、奥陶系宝塔组由中 统调至上统。
飞仙关组
飞三 飞二 飞一
飞仙关组
飞三 飞二 飞一
上统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四 茅三 茅二 茅口组
陡山沱组 南沱组 莲沱组 前南华系
长兴组 龙潭组 茅四 茅三 茅二a 茅二b 茅二c 茅一a 茅一b 茅一c 栖二
T1f3 T1f2 T1f1 P2ch P2l P1m4 P1m3 P1m2a P1m2b P1m2c P1m1a P1m1b
7、原寒武系中上统毛 田组—茅坪组实际应 用中难以划分,合并 为洗象池组。
茅口组
二叠系 下统 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