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搭建人才成长阶梯 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全程化培养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5届日照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检测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4.8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 “攀登计划” “973计划”,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
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
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
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要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
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
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让第一线了解情况的人做决策2021 -1-16 07:30:29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彭德倩选稿:张侃理备受关注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上海市“两校一市〞综合改革方案获批之际,复旦大学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悄然启动——从2021 年1月开场,校内各个院系获得更多办学自主权,不再“吃大锅饭〞、等待学校资源的“方案分配〞,而是自己拿出人力资源、学科开展等规划,凭本领竞争,学校根据院系规划进展资源配置。
“改革不是向国家伸手要资源,更重要的是如何盘活存量、激发每个学院的办学活力。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朱之文说,“让学校审批决定每个具体学科的开展、选聘人员、分派资源,肯定不如院系更加知根知底。
要让第一线了解情况的人做决策,决定人财物该用在哪。
学校对各院系、学科自身的常规开展扮演审核、监视角色,腾出精力,谋划少量单个学院无法完成、关系学校开展大计的重大工程。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共同探索现代大学治理制度,复旦希望在困扰中国顶尖大学许久的学术治理和运行模式上,取得根本性突破。
用校党委副书记刘承功的话来说:这是“换一种活法〞。
校院两级管理改革,意在破局权力过于集中、管理效率不高、组织协调不力、办学活力缺乏……近年来,围绕中国高校大学治理体系开展的讨论中,时见这样的论断。
事实上,随着社会与高校开展到一定阶段,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传统的治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不适应性。
此次因何将校内综合改革重点放在“校院两级管理〞,刘承功坦言:“一方面,深化改革假设一味依赖外部政策倾斜、大量资源投入来推进,产生的边际效应只会递减;另一方面,只有激发基层学术组织的活力,才能让大学开展获得更大动力。
〞事实上,院校两级管理也非新生事物,包括复旦在内的不少高校曾有尝试。
复旦大学早在2002年就试水两级管理改革。
当时,生命学院一位“海归〞院长千方百计争取到在学科建立方面试点两级管理的时机,然而没过多久,就举手放弃了:“用人用钱都说了不算,拿什么做学科建立?这个管理权还是收回吧!〞校方也不是没想过下放用人权、财权。
专家教师引领教师梯队成长培养体系
专家教师引领教师梯队成长培养体系一、概述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大计,而教师则是教育事业的中流砥柱。
在教育体系中,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
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成为了教育界的重要课题。
专家教师引领教师梯队成长培养体系的建设,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二、专家教师引领教师梯队成长的重要性1.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专家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往往较高。
通过专家教师的引领,可以帮助普通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素质。
2. 促进教师成长专家教师不仅在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具有优势,更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有着丰富的经验。
在专家教师的引领下,普通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个人成长和进步。
3. 建立师德师风专家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具有榜样的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教学风格和师德师风都能对普通教师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通过专家教师的引领,可以帮助普通教师树立正确的师德观念和教育理念,建立积极健康的教师团队氛围。
三、专家教师引领教师梯队成长的方法1. 建立专家教师团队学校要加强对专家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建立一支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卓越学术成就的专家教师组成的团队。
这些专家教师不仅在学科领域有深厚造诣,还具有较强的师德师风和教育理念。
2. 开展专家教师带教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专家教师带教活动,让他们走进普通教师的课堂,进行现场指导。
通过专家教师的实际教学示范和点评,可以提高普通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传授教学经验和方法。
3. 设立专家教师工作室学校可以设立专家教师工作室,为专家教师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的评台。
专家教师可以在这里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和教育理念,与其他教师共享教学经验,促进专家教师和普通教师的交流和互动。
4. 开展专家教师培训学校可以组织专家教师培训班和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教师们授课。
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
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目标也逐渐趋向多元化。
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阶梯培养方案的重要性1. 个性化培养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潜能和特长。
只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力,达到最佳的培养效果。
2. 全面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业、体育、艺术等多个方面得到发展,实现全面发展。
3. 提高学生竞争力随着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各校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共同任务。
只有通过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才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的原则1. 因材施教2. 多角度培养不只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3. 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4. 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培养方案,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都能够适应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初阶培养阶段是学生接受基础知识的阶段,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基本素质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3. 高阶培养四、结语第二篇示例: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在现代社会中,培养人才是每个国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而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培养方案,让人才得到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许多组织和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合理的阶梯培养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阶梯培养方案是指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来设计培养计划,每个阶段的培养计划相互衔接、逐渐推进,最终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
教师梯队发展机制
教师梯队发展机制教师梯队发展机制是指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为教师提供成长和晋升的机会,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的教师队伍。
建立完善的教师梯队发展机制对于学校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干劲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建立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是发展教师梯队的关键制度之一,它能够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学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符合市场需求和学校特色的职称评审制度,并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评估和薪酬激励体系中。
二、建立教师岗位晋升制度建立教师岗位晋升制度是培养教师梯队的重要手段,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岗位,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相应的晋升机会。
学校应该合理规划不同岗位的职责和权益,完善岗位晋升制度,并给予晋升后相应的待遇和激励。
三、建立教师培训和成长机制教师培训和成长机制是保障教师梯队发展的基础性制度,它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应对各种教学挑战的能力。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培训和成长机制,加强教师业务和教学技能的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四、建立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是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关键制度,它能够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完善教师考核和评估制度,建立奖励和惩罚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学校可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稳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这一过程也需要学校的领导、管理部门和全体师生的配合和支持。
复旦发展动态
复旦发展动态(第10期)重庆复旦中学督导室发展规划处2013年9月25日编者按:“百闻不如一见。
”本期《动态》实录了复旦人7—9月的工作慨况。
重庆高温,今年更甚。
在暑期中,在开学前,在九月里,复旦人忙碌着,全力以赴,方方面面,有序井然。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你在想,他在干,大家想,齐心干。
“夯实基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优质发展”,复旦梦想,催人奋进,众志成城,圆梦复旦。
【学年新气象】我校隆重举行2013-2014年度(上期)开学典礼区领导莅临会议唐点权致辞文波讲话2013年9月1日,我校开学典礼在竹园校区隆重举行。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君岳、区政协副主席戴启常、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文明办主任陈英、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刁涛、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沈成林、区教委主任唐点权、区教委纪工委书记夏晶升、区教委副主任卢永军、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杨勇应邀出席了开学典礼。
区教委主任唐点权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他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告别了炎热的酷暑,我们迎来凉爽的金秋,也迎来一个新的学期,可谓是读书正当时。
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参加复旦中学以“遵德守礼,圆梦复旦”为主题的开学典礼。
首先,我谨代表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向孩子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向为教育事业辛苦耕耘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近年来,渝中教育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紧扣“都市功能核心区”战略定位,围绕打造“西部领先的教育名区、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的目标,坚持“1234”的教育发展思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化、优质化、特色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复旦中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教育质量优良的市级重点中学。
一直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区教委的总体部署,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实现了学校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在教学质量、队伍建设、课程改革、道德礼仪等方面发挥了市级重点中学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实施方案
复旦大学“望道计划”实施方案宗旨复旦大学“望道计划”旨在利用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所提供的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各学科学术研究前沿教授云集、国内外知名学者往来频繁的优势,依托学校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构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平台,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推动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组织形式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以及教务处、研究生院、财务处、外事处、人事处、学工部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专家组:由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相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组成。
工作组:由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院系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副系主任)及教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
“拔尖人才”试点班: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个基础学科设立四个“‘拔尖人才’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选拔有志于基础学科研究的优秀学生参加。
学生遴选1.每年组织新生自愿报名,不限专业。
2.由专家组根据学生平时学业成绩、参加学术研讨课的表现以及面试情况确定入选学生,根据各学科情况每个“试点班”人数初选在40-60人左右。
“试点”班实行动态管理,学生可进可出。
3.每个学期末对“试点班”所有学生进行评估,同时也接受其他学生的申请,在综合考虑基础上,由专家组确定下一轮学生的名单。
培养模式1. 教学计划执行采取前期趋同的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在导师指导下逐渐明确专业方向,并在项目所规定的基础学科范围内自由选择专业。
2.为每一位同学配备学业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由各学科资深教授担任,由学生和教授双向选择决定。
每位教授指导的同一届学生不超过二名,每位指导教授每周至少要和学生讨论一次,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以及科学研究指导。
3.在本科一年级始以“试点班”为单位,开展文献阅读或学术专题研讨活动。
每个“试点班”每个月至少安排一次研讨活动,每位导师每个学期至少要安排一次专题研讨,学生可以跨学科有选择地参加。
专题研讨内容多样化,每学期初由各学科专家组讨论专题研讨的内容和方式。
建立一整套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
建立一整套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要建立一整套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需求分析:在开始建立培养体系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组织目标和战略以及数字化领域的需求。
同时,也要了解组织现有的数字化人才的情况和能力缺口。
2. 制定培养计划: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培养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具体的培训课程、学习资源、实践机会、考核评估等内容。
3. 招募优秀人才:为了培养优秀的数字化人才,需要从外部招募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或者通过内部晋升找到有潜力的候选人。
确保选拔出的人才具有适应数字化变革的激情和能力。
4. 建立专业化的培训课程:根据培养计划,建立一系列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包括基础知识培训、技术培训、实践项目等。
培训课程应以实战为导向,注重培养学员的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
5. 提供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为学员提供学习资源,如电子书籍、在线教程、学习平台等,并组织实践机会,如参与实际项目、与专家进行交流等。
这样可以让学员在实践中逐步掌握数字化技能。
6. 定期评估和反馈: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定期对学员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可以包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项目表现等。
同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个人成长规划指导,帮助学员不断提高。
7. 梯队化的发展:在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学员的表现和发展潜力,制定合适的晋升和发展计划,为他们提供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
这样可以激励学员的积极性和学习动力,建立起梯队化的人才储备和发展路径。
8. 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将数字化人才的绩效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与奖励机制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动力。
以上是建立一整套年轻化、专业化、梯队化的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步骤。
通过系统化的培养计划、专业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以及梯队化的发展路径和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培养出适应数字化变革的优秀人才。
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
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一、引言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学校教师素质不高、经验不足,引发了教育质量的下滑。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势在必行。
二、制定梯队建设目标在制定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规划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目标。
我国教师队伍的发展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高学识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优秀教师。
三、提升教师选拔标准为了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教师选拔标准。
应该综合考察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和道德品质等因素,确保选拔出真正合格的教师。
四、加强新教师培训新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后备力量,他们的培养至关重要。
应该建立健全的新教师培训体系,为他们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及专家指导和实践机会,以确保他们能够胜任教学工作。
五、构建教师成长通道建立教师成长通道是教师人才梯队建设的关键环节。
应该制定一套完善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明确晋升条件和评定标准,为教师提供晋升的机会和动力,鼓励他们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六、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教师交流与合作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应该建立教师交流平台,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经验共享和教学改进。
七、重视教师科研能力培养教学研究能力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志。
应该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和资源支持,加强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八、建立教师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的教师评价制度是激励教师成长的重要手段。
应该量化教师评价指标,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师评价体系,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九、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是社会的楷模,他们的职业道德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影响。
应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操守。
十、加大教师待遇改善力度优秀的教师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
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待遇改善力度,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激励他们更加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
青年教师的成长过程既受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制约,又受自身德、知、才、学、体等诸要素及其关系的影响。
青年教师的茁壮成长和脱颖而出是一个动态过程,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机遇,但是只有在“阶梯式”的成长平台上才可以真正见证青年教师的努力与成长。
阶梯一:阅读与学习自我增值的源头活水面对知识的不断更新,“终生学习”成了未来社会每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需,承担着育人任务的教师的自我发展就更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课堂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活水。
教师要走进书刊,研读一些教科专著,阅读一些教育刊物,浏览一些百科全书,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感受对话带来的心灵上的洗礼和灵魂的震撼。
教师的阅读视野,直接决定了其理论高度与厚度。
青年教师更要养成持之以恒地写读书笔记的行为习惯,与同行交流读书心得和学习体会,努力使读书学习成为自己内在的一种需要、一种习惯、一种品格。
丰厚自己的积淀,形成鲜明的个性,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科研思想的人,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阶梯二:教学与课题研究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阵地。
教学实施能力是青年教师成长的核心要素。
青年教师要不断吸收消化新课程理念,踏实求新,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开展课题研究,虚心向名师学习,揣摩教学思想的深邃,体悟教学设计的精妙,通过借鉴、内化,提升教学能力,使自己拥有个性化的实践智慧。
课例研讨,有效教学。
课例研讨活动,不仅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提升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求真、求善、求美的青年教师应直接向同伴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研究其中蕴涵的先进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逐步把他人的智慧和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在历练中慢慢成熟起来,为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名师引领,丰盈成长。
通过观摩魅力四射的名师讲坛、名师课堂,迥异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活的教学设计,名师的示范引领让青年教师领悟名师的积淀和教学的艺术,共享一份幸福洋溢的教学盛宴,激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驱力。
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
教师梯队培养实施方案一、引言。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未来。
因此,教师梯队培养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教师梯队培养的实施方案,以期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培养目标。
1.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教师,能够适应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教育需求。
2. 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素养和教育情怀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3. 培养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能力的教师,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
三、培养路径。
1. 建立多层次的教师培养体系,包括基础培训、专业进修和学术研究等环节,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2. 建立导师制度,由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新教师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促进新教师快速成长。
3. 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和学术研讨,开展国际合作项目,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教学水平。
四、培养保障。
1. 加强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确保教师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五、总结。
教师梯队培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实施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将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通过科学的培养路径和完善的保障机制,才能真正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升,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希望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能够高度重视教师梯队培养工作,共同努力,为教师队伍的培养和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教师梯队培养 工程建设方案
教师梯队培养工程建设方案一、导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而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梯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因此,本文旨在针对当前教师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一套科学的方案,实现教师梯队的培养和建设。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不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稳定、教育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与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培养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有关。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建设教师梯队来解决。
三、建设目标1.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素养过硬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构建完善的教师培养机制和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提高。
3.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建设内容及措施1.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需要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教育教学需求,对教师队伍进行精准分析和调整。
同时,建立一套科学的用人机制,针对教师的不同层次和类型,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激励政策,鼓励优秀的教师留校发展,同时吸引高端人才加入。
2. 建设教师培养机制在教师培养方面,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培养机制。
通过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教研活动、学术交流等形式,提供丰富的教育培训资源。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养出各类技术骨干和专业骨干。
3. 加强教师评价和激励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科建设、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职称评定和薪酬激励范畴。
同时,鼓励优秀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创新项目,给予丰厚的奖励和资助。
4. 强化师德建设通过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的职业操守和教学理念。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价值观,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教育公益活动,培养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五、建设机制1. 建立教师梯队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教师梯队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师的培养和成长也需要不断跟进,以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因此,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意义在于,通过系统性、阶梯性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帮助教师不断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二、实施目标。
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2. 建立健全的梯级培养体系,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个性化、系统化的培养方案;3. 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4.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实施内容。
1. 制定梯级培养规划,明确各层次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路径,建立健全的培养体系;2. 建立导师制度,为新任教师提供师资指导和辅导,使其能够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3. 开展定期的教师培训活动,包括学科教学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技术等方面的培训;4. 实施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行定期评估,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成长指导;5. 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意识;6. 加强教师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促进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四、实施保障。
1.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师梯级培养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保障;2.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师梯级培养的指导和监督,推动教师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3. 学校要充分发挥教研室、教研组的作用,为教师的培养提供组织和支持;4. 教师个人要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总结与展望。
教师梯级培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梯队模式 分层培养
教师梯队模式分层培养教师梯队模式是指在学校或培训机构中,通过分层培养和管理教师队伍,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功能互补的教师团队。
这种模式旨在实现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高效化和持续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教师梯队模式的背景和意义、实施方式和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师梯队模式的背景和意义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教育部门呼吁建立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为特征的教师队伍,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
因此,教师梯队模式应运而生。
教师梯队模式的意义在于:1.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通过合理的分层培养和管理,可以确保教师的学历、职称、培训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整体素质。
2.有利于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梯队模式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而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增强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通过梯队培养,可以合理分配人才资源,使教师队伍的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互补,从而更好地满足学校教育的需求。
二、教师梯队模式的实施方式和效果教师梯队模式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层培养。
根据教师的职称、能力、学历等级别,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计划,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岗位锁定。
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对其进行岗位锁定,使其在特定领域成为专家,促进其真正的专业发展。
3.师资轮岗。
通过师资轮岗,可以实现教师间的知识交流、经验共享,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教师梯队模式的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分层培养和管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2.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教师在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磨练,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
为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作者:何劲松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38期当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教师队伍素质成了决定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制度不断完善,教师地位和待遇稳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为建设教育大国、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
对照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对照“四有”好教师的标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有明显差距,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亟待创新。
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建立阶梯式教师专业发展制度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实习教师发展制度,提高教师入口质量长期以来,我国教师补充来源主要依靠师范院校培养。
全国每年平均培养大约65万师范类毕业生,但需求量只有25万师范类毕业生,总体上看是供大于求。
但在实际工作中,这种供大于求背后却存在以下几个结构性矛盾:一是城乡需求结构性矛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校生规模持续增长,农村在校生规模进一步下降,城市地区教师缺编缺员矛盾突出。
2014年,小学在校生为9451.1万人,比上年增加90.5万人,增长1%。
其中,城市小学在校生为2943.2万人,比上年增长6.1%;农村小学在校生为6507.8万人,比上年下降1.2%。
初中阶段在校生为4384.6万人,比上年减少55.5万人,下降1.2%。
其中,城市初中阶段在校生为1468.7万人,比上年增加2.7%,农村初中阶段在校生为2915.9万人,比上年下降3.1%。
拿北京来讲,每年能够在北京地区直接就业的师范类毕业生不足需求量的1/3,大部分只能从非师范类生源中聘用。
二是学科专业结构性矛盾。
表现为一些大学科或热门学科师源过剩,而紧缺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等师源远远不足。
教师发展的进阶之路与实施的途径
教师发展的进阶之路与实施的途径1. 引言1.1 概述教师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知识、技能和教学理念等方面不断提升和更新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迅速进步和教育领域的不断变革,教师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
通过积极参与教师发展,教师将能够满足现代教育的挑战与需求,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的教育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探讨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包括现代教育面临的挑战与需求以及教师发展对学生学习和提升教育质量所起到的作用。
然后,文章将详细介绍教师发展的进阶之路,包括持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创新与实践教学理念与方法以及参与并引领学科研究和教育改革。
最后,文章将探讨实施教师发展的具体途径,包括参与培训和进修课程、建立同行合作和互助学习平台以及建立和运用反思和自我评估机制。
最后,文章将总结教师发展的重要性并强调持续学习和成长的意义,并提出进一步促进教师发展的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教师发展的进阶之路以及实施教师发展的途径。
通过对教师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和论证,旨在增强对教师发展必要性和意义的认识。
同时,本文还将提供具体的实施途径和建议,为广大教师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成长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 教师发展的重要性:2.1 现代教育的挑战与需求:现代社会中,教育领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知识的爆炸式增长,科技的快速发展以及个别学生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应对这些挑战,并提供有效的学习体验给学生。
2.2 教师发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教师发展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位经过专业发展并且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需求并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案。
通过不断更新教育知识和掌握最新的教育方法,教师能够创造有趣、具有挑战性和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增强他们在各个学科领域中的表现。
2.3 教师发展对提升教育质量的作用:教师发展是提升整个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重要性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而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因此,制定和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目标。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首要目标是选拔和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这些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技能。
他们应能够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并具备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二,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策略。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应采用多元化的培养策略。
首先,要确保培养计划与学校教学实践相结合,使学员能够在实际教育环境中学以致用。
其次,要注重培养计划的灵活性,根据不同学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
最后,通过与相关教研机构和教育专家的合作,来推动培养计划的优化和创新。
第三,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内容。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学科知识的深化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学科知识的深化可以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术研究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实现。
教学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教学实践、师徒培训和研讨交流等活动来加强。
此外,教师梯队培养计划还应注重培养教师的领导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四,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实施方法。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实施应采用系统性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健全的选拔机制,确保只有具备一定潜力和素质的教师才能进入培养计划。
其次,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将培养内容和时间进行合理的安排。
最后,要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对培养计划进行持续的监测和改进。
第五,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资源保障。
教师梯队培养计划需要充足的资源支持。
这包括财政投入、师资队伍和培训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落地和发展。
第六,教师梯队培养计划的效果评估。
复旦启动“卓越人才计划”激励教师重质不重量
龙源期刊网
复旦启动“卓越人才计划”激励教师重质不重量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2年第08期
复旦大学启动了“卓越人才计划”,推广“代表作”晋升制度,激励教师重质不重量。
2011年在ESI所有22个学科的国际排名中,有13个学科进入了前1%。
复旦常务副校长陈晓漫介绍,ESI是一项显示科研实力和活力的重要指标。
复旦目前的表现大约相当于美国排名35位左右的大学。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最新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中,复旦的科技论文单篇引用次数列全国高校第一。
而在文科方面,复旦在2011
年度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和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这三类最主要的文科科研项目申请中,均取得了全国第一的成绩。
此外,复旦还于2011年启动了“卓越人才计划”,这是综合性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旨在激励该校中青年教师潜心学术。
“我们不希望复旦的教师们再去数论文,而是沉下心来,做出高质量的工作,出有影响力的成果。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大学:搭建人才成长阶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全程化培
养
复旦大学通过深入调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全面开发教师培养渠道,构建定位明
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五层次人才支持
体系,为教师的成长铺设“人才成长阶梯”,实现教师职业生
涯的全程化培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关键在于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
复旦大学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立足于本校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着眼于教师职业发展的全程化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有力、有效的人才支持体系。
一、基本情况
通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借助“211工程”、“985工程”的实施,复旦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复旦大学通过深入调研师资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和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衔接紧密、可持续发展的五层次人才支持体系: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
人才支持体系整体设计、分层实施,点面结合、梯度推进,为教师成长铺设起“人才成长阶梯”,实现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化培养。
二、主要做法
1、整体设计、分层实施。
复旦大学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对教师培养计划整体设计、分层实施,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化培养。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针对新进校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首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的青年教师资助;“卓学计划”瞄准年龄35岁左右(文科不超过40岁),具有中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已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教师;“卓识计划”针对年龄不超过45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已脱颖而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卓越计划”原则上适用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60岁,已颇有影响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2、点面结合、梯度推进。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针对面上全体新进青年教师给予普遍资助;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针对获得国家基金的青年教师(占全体青年教师的绝大多数)给予支持,项目可以覆盖绝大多数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的入选者;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通过遴选、择优支持,分别覆盖前一层次计划的优秀者。
五层次人才支持体系实现了点面结合、梯度推进。
3、学术为先、科学遴选。
在遴选方式上,“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采取自动纳入的方式;“卓学计划”采取自愿申报方式,重视发挥院系学术组织的评价作用;“卓识计划”采取多渠道推荐、学术综合考察随时灵活遴选;院士、文科杰出与资深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自动进入“卓越计划”。
同时,计划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在人才学术评价中的作用,院系可通过学术民主程序向学校人才工作小组实施推荐;院士、文科杰出与资深教授、院长、系主任、医院院长、校领导等个人也可直接向学校人才工作小组进行推荐。
4、不拘一格,综合支持。
在支持形式上,“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给予青年教师综合生活补助和有力度的科研起步资金支持;“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青年教师科研配套资金支持;“卓学
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既有适用于各层次计划的人才津贴,又有形式多样的一揽子支持方案,包括科研经费资助、国际化培养、团队建设支持与实验空间安排、冠名教授席位和多层面人才联系制度等。
“卓学计划”、“卓识计划”、“卓越计划”的支持期限为三年,入选者在支持期内享有人才计划津贴。
在科研经费资助上,将优先支持确有经费需求的入选者,根据个性化综合支持方案确定科研经费支持额度。
原则上,院系与学校分担科研经费,共同支持入选者建立创新团队或研究工作室,支持入选者组织团队领衔承担国家、地方或各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并支持入选者根据需要聘用研究助理。
学校设立“卓越人才计划”专项资金,用于科研经费资助和人才计划津贴,资金管理遵循学校预决算委员会相关管理章程。
三、成效启示
自2011年学校实施“卓学—卓识—卓越人才计划”以来,遴选了300余名优秀教师进行重点支持。
通过培养,一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在获得资助的教师中,有8人入选“长江特聘教授”;2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 3人入选“973”首席科学家或“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入选“国家特支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入选“科技部优秀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4人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 4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
此外,经“卓越人才计划”培养的教师中,还有许多人获得了国家和地方其他的科研基金和人才计划资助。
“新进校青年教师起步项目”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正在实施之中。
通过人才支持体系的实施,必将为加强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