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化圆为方问题:穷竭法的提出

合集下载

欧几里得——精选推荐

欧几里得——精选推荐

欧⼏⾥得欧⼏⾥得辽宁师范⼤学梁宗巨 欧⼏⾥得(Euclid,拉丁⽂为 Euclides 或Eucleides) 公元前300年前后活跃于古希腊⽂化中⼼亚历⼭⼤.数学. 欧⼏⾥得以其所著的《⼏何原本》(Elements,以下简称《原本》)闻名于世,他的名字在20世纪以前⼀直是⼏何学的同义词,⽽对于他的⽣平,现在知道的却很少.他⽣活的年代,是根据下列的记载来确定的.雅典柏拉图学园晚期的导师普罗克洛斯(Proclus,约公元412—485年)在450年左右给欧⼏⾥得《原本》卷1作注,写了⼀个《⼏何学发展概要》,常称为《普罗克洛斯概要》(Proclus's summary),简称《概要》,是研究希腊⼏何学史的两⼤重要原始参考资料之⼀.另⼀种资料是帕波斯(Pappus)的《数学汇编》(Mathematical collection),下⾯简称《汇编》.《概要》中指出,欧⼏⾥得是托勒密⼀世(Ptolemy Soter,约公元前367—前282年,前323—前285年在位,托勒密王朝的建⽴者)时代的⼈,早年求学于雅典,深知柏拉图的学说.他著《原本》时引⽤许多柏拉图学派⼈物如欧多克索斯(Eudoxus)、泰特托斯(Theaetetus,约公元前417—前369年)的成果,可能他也是这个学派的成员.《概要》⼜说阿基⽶德(Archimedes)的书引⽤过《原本》的命题,可见他早于阿基⽶德.也早于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 通过亚⾥⼠多德(Aristotle)的著作,也可以核对欧⼏⾥得的年代.《原本》中建⽴公设、公理,显然受到亚⾥⼠多德逻辑思想的影响.亚⾥⼠多德在《分析前篇》(Prior analytics)中给出“等腰三⾓形两底⾓相等”的“证明”,和《原本》卷Ⅰ命题5完全不同,也没有提到欧⼏⾥得.可见《原本》的证明是欧⼏⾥得后来完成的,他的活动年代应在亚⾥⼠多德之后. 另⼀⽅⾯,欧⼏⾥得的天⽂著作《观测天⽂学》(Phaenomena)曾引⽤奥托利科斯(Autolycus of Pitane,约公元前300年)《运⾏的天体》(On moving sphere)的命题.⽽奥托利科斯是阿塞西劳斯(Arcesilaus,约公元前315—前241年,曾是柏拉图学园的导师)的⽼师. 此外,帕波斯在《汇编》(卷7)中提到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长期住在亚历⼭⼤,和欧⼏⾥得的学⽣在⼀起.这说明欧⼏⾥得在亚历⼭⼤教过学. 综上所述,欧⼏⾥得活跃时期应该是公元前 300—前295年前后. 《概要》还记述了这样⼀则轶事:托勒密王问欧⼏⾥得,除了他的《原本》之外,有没有其他学习⼏何的捷径.欧⼏⾥得回答道:这句话后来推⼴为“求知⽆坦途”,成为传诵千古的箴⾔.斯托⽐亚斯(Stobaeus,约公元500年)的记载略有差异,他认为是门奈赫莫斯(Menaechmus)对亚历⼭⼤王说的话:“在国家⾥有⽼百姓⾛的⼩路,也有为国王铺设的⼤道,但在⼏何⾥,道路只有⼀条!”现多数学者取前说.理由是在门奈赫莫斯的时代,⼏何学尚未形成严整的独⽴学科. 斯托⽐亚斯还记载另⼀则故事,说⼀个学⽣才开始学习第⼀个命题,就问学了⼏何学之后将得到些什么.欧⼏⾥得说:“给他三个钱币,因为他想在学习中获取实利”.由此可知欧⼏⾥得主张学习必须循序渐进、刻苦钻研,不赞成投机取巧的作风,也反对狭隘实⽤观点.帕波斯特别赞赏欧⼏⾥得的谦逊,他从不掠⼈之美,也没有声称过哪些是⾃⼰的独创.⽽阿波罗尼奥斯则不然,他过分突出⾃⼰,明明是欧⼏⾥得研究过的⼯作,他在《圆锥曲线论》中也没有提到欧⼏⾥得. 除《原本》之外,欧⼏⾥得还有不少著作,可惜⼤都失传.⼏何著作保存下来的有《已知数》(The data)、《图形的分割》(Ondivisions of figures),此外还有光学、天⽂学和⼒学等,多已散失.《原本》产⽣的历史背景 欧⼏⾥得《原本》是⼀部划时代的著作.其伟⼤的历史意义在于它是⽤公理⽅法建⽴起演绎体系的最早典范.过去所积累下来的数学知识,是零碎的、⽚断的,可以⽐作⽊⽯、砖⽡.只有借助于逻辑⽅法,把这些知识组织起来,加以分类、⽐较,揭露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整理在⼀个严密的系统之中,才能建成巍峨的⼤厦.《原本》完成了这⼀艰巨的任务,对整个数学的发展产⽣了深远的影响. 《原本》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它之前,已有许多希腊学者做了⼤量的前驱⼯作.从泰勒斯算起,已有 300多年的历史(见[11]).泰勒斯是希腊第⼀个哲学学派——伊奥尼亚学派的创建者.他⼒图摆脱宗教,从⾃然现象中去寻找真理,对⼀切科学问题不仅回答“怎么样”?还要回答“为什么这样”?他对数学的最⼤贡献是开始了命题的证明,为建⽴⼏何的演绎体系迈出了可贵的第⼀步. 接着是毕达哥拉斯学派,⽤数来解释⼀切,将数学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建⽴⾃⼰的理论体系.他们发现了勾股定理,不可通约量,并知道五种正多⾯体的存在,这些后来都成为《原本》的重要内容.这个学派的另⼀特点是将算术和⼏何紧密联系起来,为《原本》算术的⼏何化提供了线索. 希波战争以后,雅典成为⼈⽂荟萃的中⼼.雅典的智⼈(sophist)学派提出⼏何作图的三⼤问题:(1)三等分任意⾓;(2)倍⽴⽅——求作⼀⽴⽅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体的两倍;(3)化圆为⽅——求作⼀正⽅形,使其⾯积等于⼀已知圆.问题的难处,是作图只许⽤直尺(没有刻度,只能划直线的尺)和圆规.希腊⼈的兴趣并不在于图形的实际作出,⽽是在尺规的限制下从理论上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是⼏何学从实际应⽤向演绎体系靠拢的⼜⼀步.作图只能⽤尺规的限制最先是伊诺⽪迪斯(Oeno-pedes,约公元前465年)提出的,后来《原本》⽤公设的形式规定下来,于是成为希腊⼏何的⾦科⽟律. 智⼈学派的安蒂丰(Antiphon)为了解决化圆为⽅问题,提出颇有价值的“穷竭法”(method of exhaustion),孕育着近代极限论的思想.后来经过欧多克索斯的改进,使其严格化,成为《原本》中的重要证明⽅法,较有代表性的是卷Ⅻ的命题 2.(见[ 2],vol 3,p.365;[9],p.230.) 埃利亚(意⼤利半岛南端)学派的芝诺(Zeno of Elea)提出四个著名的悖论,迫使哲学家和数学家深⼊思考⽆穷的问题.⽆穷历来是争论的焦点,在《原本》中,欧⼏⾥得实际上是回避了这⼀⽭盾.例如卷Ⅸ命题20说:“素数的个数⽐任意给定的素数都多”,⽽不⽤我们现在更简单的说法:素数⽆穷多.只说直线可任意延长⽽不是⽆限延长. 原⼦论学派的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约公元前410年)⽤原⼦法得到的结论:锥体体积是同底等⾼柱体的 1/3,后来也是《原本》中的重要命题. 柏拉图学派的思想对欧⼏⾥得⽆疑产⽣过深刻的影响.柏拉图⾮常重视数学,特别强调数学在训练智⼒⽅⾯的作⽤,⽽忽视其实⽤价值.他主张通过⼏何的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因为⼏何能给⼈以强烈的直观印象,将抽象的逻辑规律体现在具体的图形之中. 这个学派的重要⼈物欧多克索斯创⽴了⽐例论,⽤公理法建⽴理论,使得⽐例也适⽤于不可通约量.《原本》卷Ⅴ⽐例论⼤部分采⾃欧多克索斯的⼯作. 柏拉图的门徒亚⾥⼠多德是形式逻辑的奠基者,他的逻辑思想为⽇后将⼏何整理在严密的体系之中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到公元前4世纪,希腊⼏何学已经积累了⼤量的知识,逻辑理论也渐臻成熟,由来已久的公理化思想更是⼤势所趋.这时,形成⼀个严整的⼏何结构已是“⼭⾬欲来风满楼”了. 建筑师没有创造⽊⽯砖⽡,但利⽤现有的材料来建成⼤厦也是⼀项不平凡的创造.公理的选择,定义的给出,内容的编排,⽅法的运⽤以及命题的严格证明都需要有⾼度的智慧并要付出巨⼤的劳动.从事这宏伟⼯程的并不是个别的学者,在欧⼏⾥得之前已有好⼏个数学家做过这种综合整理⼯作.其中有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年),勒俄(Leo或Leon,公元前4世纪),修迪奥斯(Theudius,公元前4世纪)等.但经得起历史风霜考验的,只有欧⼏⾥得《原本》⼀种.在漫长的岁⽉⾥,它历尽沧桑⽽能流传千古,表明它有顽强的⽣命⼒.它的公理化思想和⽅法,将继续照耀着数学前进的道路.《原本》的版本和流传 欧⼏⾥得本⼈的《原本》⼿稿早已失传,现在看到的各种版本都是根据后⼈的修订本、注释本、翻译本重新整理出来的.古希腊的海伦(Heron)、波菲⾥奥斯(Porphyrius,约公元232—304年)、帕波斯,⾟普利休斯(Simplicius,6世纪前半叶)等⼈都注释过.最重要的是赛翁(Theon of Alexandria,约公元 390年)的修订本,对原⽂作了校勘和补充,这个本⼦是后来所有流⾏的希腊⽂本及译本的基础.赛翁虽⽣活在亚历⼭⼤,但离开欧⼏⾥得已有7个世纪,他究竟作了多少补充和修改,在19世纪以前是不清楚的. 19世纪初,拿破仑称雄欧洲,1808年他在梵蒂冈图书馆找到⼀些希腊⽂的⼿稿,带回巴黎去.其中有两种欧⼏⾥得著作的⼿抄本,以后为 F.佩拉尔(Peyrard, 1760—1822)所得.(见[2],pp.46—47,p.103.)1814—1818年,佩拉尔将两种书⽤希腊⽂、拉丁⽂、法⽂三种⽂字出版,⼀种就是《原本》,另⼀种是《已知数》,通常叫做梵蒂冈本.《原本》的梵蒂冈本和过去的版本不同,过去的版本都声称来⾃赛翁的版本,⽽且包含卷Ⅵ命题33(在等圆中,⽆论是圆⼼⾓或圆周⾓,两⾓之⽐等于所对弧之⽐).赛翁在注释托勒密(Ptolemy)的书时⾃称他在注《原本》时曾扩充了这个命题并加以证明.⽽梵蒂冈本没有上述这些内容,可见是赛翁之前的本⼦,当更接近欧⼏⾥得原著. 9世纪以后,⼤量的希腊著作被译成阿拉伯⽂.《原本》的阿拉伯⽂译本主要有三种:(1)赫贾季(al-Hajjāj ibn Yūsuf,9世纪)译;(2)伊沙格(Ishāq ibn Hunain,?—910)译,后来为塔⽐伊本库拉(Thābit ibn Qurra,约826—901)所修订,⼀般称为伊沙格-塔⽐本;(3)纳西尔丁(Nasīr ad-Dīn al Tūsī,1201—1274)译. 现存最早的拉丁⽂本是1120年左右由阿德拉德(Adelard ofBath.1120左右)从阿拉伯⽂译过来的.后来杰拉德(Gerard ofCremona,约1114—1187)⼜从伊沙格-塔⽐本译出.1255年左右,坎帕努斯(Campanus of Novara,?—1296)参考数种阿拉伯⽂本及早期的拉丁⽂本重新将《原本》译成拉丁⽂.两百多年之后(1482)以印刷本的形式在威尼斯出版,这是西⽅最早印刷的数学书.在这之后到19世纪末,《原本》的印刷本⽤各种⽂字出了⼀千版以上.从来没有⼀本科学书籍象《原本》那样长期成为⼴⼤学⼦传诵的读物.它流传之⼴,影响之⼤,仅次于基督教的《圣经》. 15世纪以后,学者们的注意⼒转向希腊⽂本,B.赞贝蒂(Zamberti,约⽣于1473)第⼀次直接从赛翁的希腊⽂本译成拉丁⽂,1505年在威尼斯出版. ⽬前权威的版本是J.L.海伯格(Heiberg,1854—1928,丹麦⼈)、 H.门格(Menge)校订注释的“Euclidis opera omnia”(《欧⼏⾥得全集》,1883—1916出版),是希腊⽂与拉丁⽂对照本.最早完整的英译本(1570)的译者是H.⽐林斯利(Billingsley,?—1606).现在最流⾏的标准英译本是 T.L.希思(Heath,1861—1940,英国⼈)译注的“The thirteen books of Euclid’sElements(《欧⼏⾥得⼏何原本13卷》,1908初版,1925再版,1956修订版),这书译⾃上述的海伯格本,附有⼀篇长达150多页的导⾔,实际是欧⼏⾥得研究的历史总结,⼜对每章每节都作了详细的注释.对其他⽂字的版本,包括意、德、法、荷、英、西、瑞典、丹麦以及现代希腊等语种,此书导⾔均有所评论. 中国最早的汉译本是1607年(明万历35年丁未)意⼤利传教⼠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和徐光启(1562—1633)合译出版的.这是中国近代翻译西⽅数学书籍的开始,从此打开了中西学术交流的⼤门.所根据的底本是德国⼈C.克拉维乌斯(Clavius,1537—1612)校订增补的拉丁⽂本“Euclidis Elementorum Libri XV”(《欧⼏⾥得原本 15卷》, 1574初版,以后再版多次).徐、利译本只译了前6卷,定名为《⼏何原本》,“⼏何”这个名称就是这样来的. 有的学者认为元代(13世纪)《原本》已经传⼊中国,根据是元代王⼠点、商企翁《元秘书监志》卷7“回回书籍”条有《兀忽列的四擘算法段数⼗五部》的书⽬,其中兀忽列的应是Euclid的⾳译.(见[15],p.139;[16].)但也有可能仍是阿拉伯⽂本,只是译出书名⽽已.后说似更可信. 克拉维乌斯本是增补本,和原著有很⼤出⼊.原著只有13卷,卷XIV,XV是后⼈添加上去的.卷XIV⼀般认为出⾃许普西克勒斯(Hypsicles,约公元前180)之⼿,⽽卷XV是6世纪初⼤马⼠⾰乌斯(Damascius,叙利亚⼈)所著.(见[12],p.119,182.) 利玛窦、徐光启共同译完前6卷之后,徐光启“意⽅锐,欲竟之”,利玛窦不同意,说:“⽌,请先传此,使同志者习之,果以为⽤也,⽽后徐计其余.”三年之后,利玛窦去世,留下校订的⼿稿.徐光启据此将前6卷旧稿再⼀次加以修改,重新刊刻传世.他对未能完成全部的翻译⽽感遗憾,在《题<⼏何原本>再校本》中感叹道:“续成⼤业,未知何⽇,未知何⼈,书以俟焉.” 整整250年之后,到1857年,后9卷才由英国⼈伟烈亚⼒(Alexander Wylie, 1815—1887)和李善兰(1811—1882)共同译出.但所根据的底本已不是克拉维乌斯的拉丁⽂本⽽是另⼀种英⽂版本.伟烈亚⼒在序中只提到底本是从希腊⽂译成英⽂的本⼦,按照英译本的流传情况,可能性最⼤的是I.巴罗(Barrow,1630—1677,⽜顿的⽼师)的15卷英译本,他在1655年将希腊⽂本译成拉丁⽂,1660年⼜译成英⽂. 李、伟译本(通称‘清译本”)⾄今已有100多年,现已不易看到,况且⼜是⽂⾔⽂,名词术语和现代有很⼤差异,这更增了研读的困难,因此重新翻译是⼗分必要的. 徐、利前6卷的译本(通称“明译本”)在“原本”之前加上“⼏何”⼆字,称译本为《⼏何原本》.清译本的后9卷沿⽤这个名称⼀直到现在.这“⼏何”⼆字是怎样来的?⽬前有三种说法:(1)⼏何是拉丁⽂geometria字头geo的⾳译.此说颇为流⾏,源出于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5—1905,英国⼈)的猜想,记在⽇本中村正直(1832—1891)为某书所写的序中.(2)在汉语⾥,“⼏何”原是多少、若⼲的意思,⽽《原本》实际包括了当时的全部数学,故⼏何是“mathematica”(数学)或“magnitude”(⼤⼩)的意译.(3)《原本》前6卷讲⼏何,卷Ⅶ—Ⅹ是数论,但全⽤⼏何⽅式来叙述,其余各章也讲⼏何,所以基本上是⼀部⼏何书.内容和中国传统的算学很不相同.为了区别起见,应创新词来表达.⼏何⼆字既和“geometria”的字头⾳近,⼜反映了数量⼤⼩的关系,采⽤这两个字可以⾳、意兼顾.这也许更接近徐、利⼆⽒的原意.《原本》内容简介 明、清译本因为是修订增补本,和现⾏的希思英译本有相当⼤的出⼊,下⾯以希思本为主,兼顾明、清译本,作⼀简要的介绍. 卷1⾸先给出23个定义.如1.点是没有部分的(A point isthat which has no part); 2.线只有长⽽没有宽(A line is bread-thless length),等等.还有平⾯、直⾓、垂直、锐⾓、钝⾓、平⾏线等定义.前7个定义实际上只是⼏何形象的直观描述,后⾯的推理完全没有⽤到. 明译本(即克拉维乌斯增补本)在原⽂的基础上加⼊很多说明,将23个定义拆成“界说三⼗六则”.⼀开头还对“界说”加以界说:“凡造论,先当分别解说论中所⽤名⽬,故⽈界说.”下⾯指出⼏何研究的对象:“凡论⼏何,先从⼀点始,⾃点引之为线,线展为⾯,⾯积为体,是名三度.”可见在明译本中,⼏何(⼏何学)研究的是由点、线、⾯、体构成的图形,和数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两者有⼴狭之分.但在别的地⽅,⼏何就是“⼤⼩”、“多少”的意思,即通常所说的“量”,和“数”是有区别的.如卷Ⅴ第2界:“若⼩⼏何能度⼤者,则⼤为⼩之⼏倍”,现可译为“当⼀个较⼤的量能被较⼩的量量尽时,较⼤的量叫做较⼩量的倍量(multiple)”. 定义之后,是5个公设,头3个是作图的规定,第4个是“凡直⾓都相等”.这⼏个都是显⽽易见的,没有引起什么争论,第5个就很复杂:“若⼀直线与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同旁内⾓⼩于⼆直⾓,那么,把这两直线延长,⼀定在那两内⾓的⼀侧相交”.这就是后来引起许多纠纷的“欧⼏⾥得平⾏公设”或简称第5公设. 公设后⾯,还有5条公理,如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5.整体⼤于部分;等等.以后各卷不再列其他公理.在《原本》中,公设(postulate)主要是关于⼏何的基本规定,⽽公理(axiom)是关于量的基本规定.将两者分开是从亚⾥⼠多德开始的,现代数学则⼀律称为公理. 由于平⾏公设不象其他公理那么简单明了,⼈们⾃然会怀疑,欧⼏⾥得把它列为公设,不是它不可能证明,⽽是没有找到证明.这实在是这部千古不朽巨著的⽩璧微瑕.从《原本》的产⽣到19世纪初,许多学者投⼊⽆穷⽆尽的精⼒,⼒图洗刷这唯⼀的“污点”,最后导致⾮欧⼏何的建⽴. 这⼀卷在公理之后给出48个命题.前4个是: 1.在已知线段上作⼀等边三⾓形. 2.以已知点为端点,作⼀线段与已知线段相等. 3.已知⼤⼩⼆线段,求在⼤线段上截取⼀线段与⼩线段相等. 4.两三⾓形两边与夹⾓对应相等,则这两三⾓形相等. 这⾥两三⾓形“相等”,指的是“全等”,但在这⼀卷命题35以后,相等⼜有另外的含义,它可以指⾯积相等.现在已把图形全等(congruent)与等积(equiareal或equivalent)区分开来,⽽在《原本》中是⽤同⼀个字眼(equal)来表⽰的.不过欧⼏⾥得从来没有把⾯积看作⼀个数来运算,⾯积相等是“拼补相等”. 命题5颇有趣:等腰三⾓形两底⾓相等,两底⾓的外⾓也相等. 现在通常是⽤引顶⾓平分线来证明的,但作⾓的平分线是命题9,这⾥还不能⽤,只能⽤前4个命题以及公设、公理来证. 证法是延长AB⾄D,AC⾄E[公设2],在AD上任取⼀点B',在AE上截取AC=AB'[命题3],连接B'C,BC'[公设1].接着证△AB'C≌△ABC'[命题4],故知B'C=BC',∠BB'C=∠CC'B,⼜BB'=CC',于是△BB'C≌△BC'C.由此就不难推出命题的结论. 中世纪时,欧洲数学⽔平很低,学⽣初读《原本》,学到命题5,觉得线和⾓很多,⼀时很难领会,因此这个命题被戏称为“驴桥”(pons asinorum,asses’ bridge,意思是“笨蛋的难关”) 后⾯的命题包括三⾓形、垂直、平⾏、直线形(⾯积)相等等关系. 命题44:⽤已知线段为⼀边,作⼀个平⾏四边形,使它等于已知三⾓形,且有⼀个⾓等于已知⾓. 设AB是已知线段,S是已知三⾓形,α是已知⾓. 延长AB,作∠EBC=α,根据43命题,可作⼀个 EBCD=S.过A作 FA∥EB交 ED的延长线于 F,连FB并延长之,交DC的延长线于G(因∠EDC与∠DEB互补,但∠EFB<∠DEB,故∠EDC+∠EFB⼩于⼆直⾓,按平⾏公设,FB与DC延线必相交),过G作GN∥BC交 EB,FA的延长线于 M,N.因 AM= EC=S,故 AM即为所求. 欧⼏⾥得的术语是“将平⾏四边形AM贴合到线段AB上去”.普罗克洛斯评注《原本》时指出,“⾯积的贴合”(application of areas)是古希腊⼏何学的⼀种重要⽅法,它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的.(见[2],vol.I,p.343.) 如果已知⾓α是直⾓,则所求的平⾏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另⼀边未知,设为x.命题化为解⼀次⽅程ax=S的问题,或⽤⼏何作图进⾏除法S÷a运算的问题. 命题47就是有名的勾股定理:“在直⾓三⾓形斜边上的正⽅形等于直⾓边上的两个正⽅形.”这⾥相等仍然是指拼补相等,不牵涉到长度、数的关系.本卷最后⼀个命题(命题48)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卷Ⅱ包括14个命题,⽤⼏何的形式叙述代数的问题,即所谓“⼏何代数学”(geometrical algebra).⼀个数(或量)⽤⼀条线段来表⽰,两数的积说成两条线段所构成的矩形,数的平⽅根说成等于这个数的正⽅形的⼀边. 命题1:设有两线段,其中之⼀被截成若⼲部分,则此两线段所构成的矩形等于各个部分与未截线段所构成的矩形之和. 相当于恒等式a(b+c+d +…)=ab+ac+ad+… 命题4:将⼀线段任意分为两部分,在整个线段上的正⽅形等于在部分线段上的两个正⽅形加上这两部分线段所构成的矩形的⼆倍.相当于(a+b)2=a2+2ab+b2. 命题5是值得注意的,它相当于⼆次⽅程的解法.今⽤现代术语、符号解释如下: 设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另⼀任意点,则AD与DB所构成的矩形加上CD上的正⽅形等于CB上的正⽅形. 证明]完成□CEFB,连对⾓线EB,作DG∥CE交EB于H,过H作 KM∥AB,作 AK⊥KM.因 AL= CM, CH= HF,DB=HD,故AD与DB所构成的矩形= AH= AL+ CH= CM+ HF,同加上CD(=LH)上的正⽅形□LG,即得命题的结论. 1756年,R.西姆森(Simson,1687—1768)注释《原本》的英译本时指出,将本命题(记为Ⅱ5)稍加改变,即相当于⼆次⽅程的解法. 已知线段AB=a,求其上⼀点D,使AD与DB所构成的矩形等于已知□b2(以b为边的正⽅形).设DB=x,列成⽅程得(a-x)x=b2或x2-ax+b2=0.由Ⅱ5,AD与DB所构成的 AH=□CF-□LG,利⽤勾股定理(147),作⼀个正⽅形等于⼆正⽅形的差是轻⽽易举的,现□CF,□b2已知,作两者之差即得□LG,由此得CD及x.具体的作法是:取AB中点C,作CE⊥AB,在CE上取O点,使OC=b,以O为⼼,CB为半径作弧交AB于D,D',则 D就是所求的点,由于对 Ⅱ5的另⼀种形式是恒等式⽤的恒等式. 若令 a=(2n+1)2,b=1,代⼊上式化简为(2n+1)2+(2n2+2n)2=(2n2+2n+1)2.可得由毕达哥拉斯求出的勾股数组(⽤正整数表⽰直⾓三⾓形的三边):2n+1,2n2+2n,2n2+2n+1. 与此相仿,命题6相当于求解另⼀种类型的⽅程x2+ax-b2=0. 命题11: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它与⼀⼩线段所构成的矩形等于另⼀⼩线段上的正⽅形.相当于解⽅程x2+ax-a2=0.这就是将线段分成“中末⽐”,后来叫做“黄⾦分割”的著名问题.后⾯卷Ⅳ命题10“作⼀等腰三⾓形,使底⾓是顶⾓的两倍”,也就是作出36°及72°⾓,从⽽能作出正5边形和正10边形.卷Ⅵ命题30:“截已知线段成中末⽐”,都是同⼀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卷命题9再次提出正10边形、正6边形与中末⽐的关系,可见欧⾥⼏得很重视这个分割. 命题12,13是三⾓学中的余弦定理:c2=a2+b2-2abcos C, 不过也是⽤⼏何的语⾔来叙述的,没有出现三⾓函数. 卷Ⅲ有37个命题,讨论圆、弦、切线、圆周⾓、圆内接四边形及有关圆的图形等. 较引⼈注⽬的是命题16:过直径AB端点A的垂线AD必在圆外,半圆周ACB与AD之间不可能再插⼊其他直线,半圆周ACB与AB之间的⾓⽐任何锐⾓都⼤,剩下的⾓( 与AD间的⾓)⽐任何锐⾓都⼩. 与AD间的⾓究竟算不算⾓?在历史上有很⼤争论.在普罗克洛斯的评注中称它为“⽜⾓”(horn-like angle),这绰号在欧⼏⾥得以前早已有,在《原本》中没有使⽤,也没有说它的值是零.若作⼀系列切于A点的圆,似乎圆越⼩,“⽜⾓”越⼤,但命题的结论并⾮如此.如果说它的值是零,⾓边应处处重合,⽽图形不是这样.这些疑问按现在曲线交⾓的定义已经解决,“⽜⾓”的值是零. 卷Ⅳ有16个命题,包括圆内接与外切三⾓形、正⽅形的研究,圆内接正多边形(5边、10边、15边)的作图. 最后⼀题是正15边形的作图.普罗克洛斯认为和天⽂学有关,因为在埃拉托塞尼(Eratosthenes,约公元前276—前195)之前,希腊天⽂家认为黄⾚交⾓(黄道与天球⾚道交⾓)是24°,即圆周⾓360°的 1/15.后来埃拉托塞尼测出是180°的11/83,约23°51'20″. 卷Ⅴ是⽐例论.后世的评论家认为这是《原本》的最⾼的成就.毕达哥拉斯学派过去虽然也建⽴了⽐例论,不过只适⽤于可公度量.如果A,B两个量可公度,即存在两个正整数m,n使为A与B⽆法相⽐.这样就很难建⽴关于⼀切量的⽐例理论.摆脱这⼀困境的是欧多克索斯(Eudoxus of Cnidus,公元前4世纪),他⽤公理法重新建⽴了⽐例论,使它适⽤于所有可公度与不可公度的量.可惜他的著作已全部失传,好在还有相当⼀部分保存在《原本》中,如卷Ⅴ就主要取材于欧多克索斯的⼯作,当然也有欧⼏⾥得本⼈的加⼯整理,有的还散见于卷Ⅻ,Ⅵ,Ⅹ,之中. 卷Ⅴ⾸先给18个定义.定义3:⽐是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关系.定义4:如果⼀个量加⼤若⼲倍之后就可以⼤于另⼀个量,则说这两个量有⼀个“⽐”(ratio).这样就突破了毕达哥拉斯认为只有可公度量才可以⽐的限制.实际上,如果承认了“阿基⽶德公理”或“欧多克索斯公理”(在卷Ⅹ命题1正式使⽤):“两个有限的同类量,任⼀个加⼤适当的倍数后就能⼤于另⼀个”,任何两个有限量都有⽐,不必考虑可否公度.尽管不承认这个“⽐”是数,仍然不妨碍以此为起点建⽴适⽤于⼀切量的⽐例论. 现在已经有严格建⽴的实数理论和完整的⽐例论,如果A∶B=C∶D,则有A∶nB=mC∶nD (m,n是任意正整数),从⽽ 由mA>nB可推出mC>nD, 由mA<nB可推出mC<nD, 由mA=nB可推出mA=nB. 这是⽐例的基本性质.《原本》巧妙地利⽤这⼀性质来作⽐例的定义,即 定义4:设有A,B,C,D4个量, A与C,B与D分别乘以同样的倍数m,n,如果 则说两个⽐A∶B与C∶D相等,即4个量可构成⽐例A∶B=C∶D. 这定义是整个理论的基础,由此推出25个有关⽐例的命题. 近代实数理论中的“戴德⾦分割”实际上受这⽐例定义的启发.m1A>n1B,m2A<n2B,于是全体有理数构成⼀个“戴德⾦分割”.如果mA=nB,说明 看出来,分划的思想和上述⽐例定义是⼀脉相承的.尽管两者的思想很接近,但欧⼏⾥得始终不把A∶B和数联系起来考虑,因⽽从来没有出现A∶B与C∶D相加或相乘的情况.这是时代的局限性,⽆理数理论的产⽣,⾜⾜拖延了两千多年. 卷Ⅵ把卷Ⅴ已建⽴的理论⽤到平⾯图形上去,共33个命题.处理相似直线形中的各种成⽐例的线段等.其中命题27—30颇重要. 命题27:设C是线段AB中点,在AC上作 ACDE [原⽂的说法是将平⾏四边形贴合(apply)到AB上],⼜在AB的部分线段KB上作 KBFG∽ AD,延长 FG交 CD于P,交AE于H,求证AG<AD. 因 KF∽ AD∽ CM,故对⾓线BG,BD重合. KM= CF= AP,两端同加上 CG,即知 AG=磬折形PCBMLG< CM= AD.本题给出求极⼤极⼩的⼀种途径.和代数⽅法⽐较:即这2次⽅程有实根的充要条件是判别式⾮负,即这正是命题的结论.x=b时S取最⼤值.是矩形,它的周长是常数2a.于是推出有相同周长的矩形中,以正⽅形⾯积最⼤的结论. 命题29相当于某种类型的2次⽅程解法:作 ADFC贴合到AB上,使其等于已知⾯积S,且AC边超出AB的部分BC上的 BEFC与已知 P相似. 作法是取AB中点G,在GB上作 GBMK∽ P,另作 QR,使其⾯积等于 GM与S之和(根据Ⅵ,25),延长KM⾄N,KG⾄H,使KN=LR,KH=LQ,完成 KHFN,连对⾓线KF,完成BEFC, ADFC.因为 BN= HB= DG,⼜ HN= QR= GM+S,故知磬折形GHFNMB=S= HC+ BN= HC+ DG= DC.故 DC即为所求.本命题就是这2次⽅程的⼏何解法.个词,命题27所作的平⾏四边形未占满整个线段,这叫做“不⾜”罗尼奥斯⽤到圆锥曲线上,希腊⽂“不⾜”转化成 ellipes(椭圆),“过剩”转化为 hyperbola(双曲线),“贴合”变成parabola(抛物线). 卷Ⅶ,Ⅷ,Ⅸ是数论,分别有39,27,36个命题,讨论正整数的性质与分类.数被看作是线段,两数的乘积叫做平⾯(pla-ne)或平⾯数(定义16),这两个数叫做平⾯的边.三个数的乘积叫做⽴体(solid)或⽴体数(定义17),这三个数叫做⽴体的边. 这⼀卷许多内容和卷Ⅴ相同,欧⼏⾥得为什么不把卷Ⅴ的结论直接搬过来⽤,⽽⾮要重新论证⼀遍不可?这⼤概是他不把数看作普通的量,因为卷Ⅴ中讨论的量包括可公度和不可公度量,⽽这⼀卷只牵涉到有理数.也可能他认为数论可以建⽴在较简单的基础上,所以单独处理. 卷⾸共给出22个定义.定义20:如果第1数之为第2数的某个倍数或某个部分,与第3数之为第4数的某个倍数或某个部分相同,则这4个数成⽐例.这定义完全回到毕达哥拉斯学派可公度量的⽐例论上去.。

化圆为方的故事

化圆为方的故事

化圆为方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源于古希腊的几何学。

这个故事主要涉及的是数学中的一个未解问题:是否能用尺规作图(即只使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将一个给定的圆精确地等面积或等周长地划分为一个正方形。

据说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他的著作《几何原本》中提出了这个问题。

他证明了可以用尺规作图将一个圆等分,但是并没有找到将圆精确化为正方形的方法。

这个问题在数学史上被称为“三等分任意角”、“倍立方体”和“化圆为方”三大尺规作图难题之一。

尽管许多数学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但直到19世纪,数学家们才证明了这些问题是无法用尺规作图解决的。

化圆为方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对几何学和数学真理的探索精神,以及对解决问题的不懈追求。

虽然这个问题未能得到解决,但它推动了数学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在代数和数论领域。

同时,这也让我们认识到有些问题可能超出了我们当前工具和方法的能力范围,需要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新的数学工具来解答。

穷竭法

穷竭法

穷竭法古希腊学者创立的一种确定面积和体积的方法。

古典希腊时期智人学派成员安蒂丰在研究化圆为方时,提出了一种求圆面积的方法:在圆内作一内接正方形后,不断将其边数倍增,希望得到一个与圆重合的正多边形,从而来“穷竭”圆的面积。

欧多克索斯受其影响,试图把这种方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下列著名原理:“对于两个不相等的量,若从较大量中减去大于其半的量,再从所余量中减去大于其半的量,继续重复这一步骤,则所余之量必小于原来较小的量。

”如果反复运用原理中指出的步骤,则所余之量将会小于任何事先指定的量。

这个原理是近代极限思想的雏形。

分析学中著名的阿基米德公理“对任意二正实数a,b,必存在正整数n,使na>b”就由欧多克索斯原理变形而来。

欧多克索斯运用这一方法得到大量关于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结果。

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第12卷中,也用这种方法作为主要的推理工具。

例如,为了比较两个圆的面积,欧几里得在每个圆中分别作内接正四边形、正八边形和正十六边形等等,并证明余下的部分分别小于圆面积的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一,等等。

这样一来,当正多边形边数增加时,圆的面积逐渐被“穷竭”。

由此欧几里得证明了两圆面积之比等于两圆半径平方之比。

阿基米德更广泛、更漂亮地运用上述方法。

他在《抛物弓形求积》和《论劈锥曲面体与椭球体》中,已经建立了类似现代积分概念的一种方法,即把面积或体积作为无穷多个无穷小量之和的极限来考虑,不过他证明极限的方法是双重归谬法,与现代分析方法有着根本的差别。

在17世纪初期,阿基米德关于面积、体积的工作在欧洲被重新研究。

这一时期的学者称上述由安蒂丰提出、由欧多克索斯发展、被欧几里得和阿基米德广泛应用的方法为“穷竭法”。

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比利时学者圣樊尚于1647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中。

穷竭法对积分概念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求长度、面积、体积和重心的工作成了17世纪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成批的学者围绕这些课题做了大量的工作,穷竭法被逐步修改,并最终为现代积分法所代替。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有趣的几何问题,古代数学家曾经困惑于如何用规则和尺建构一个与圆相等面积的正方形。

这一问题引发了无数数学家的思考和研究,历经千百年来,有了一系列解法,也产生了丰富的几何知识和技巧。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化圆为方。

所谓化圆为方,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一个圆形的面积转化为一个与之等面积的正方形。

圆形是几何中最基本的图形之一,它拥有无穷无尽的不规则边界。

而正方形则是一种非常简单且规则的图形,它有四条边,四个角都是直角,边长相等。

对于几何学来说,将一个圆形转化为正方形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古代的数学家们意识到,要解决化圆为方问题,关键是理解圆和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两者的面积之比被称为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pi)来表示。

最早研究圆周率的是古代埃及人,他们在建筑工程中需要测量圆周的长度,因此发现了圆周率。

圆周率是一个无理数,约等于3.14159。

古代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公元前250年左右通过近似的方法计算出了圆周率的一些十进制数位。

古代数学家们尝试了多种方法来解决化圆为方问题。

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种方法是利用抽象的方法进行近似计算,这种方法被称为割圆术。

割圆术是将圆分割为一系列的有限边形,然后通过不断增加边数逼近正方形。

这种方法最早出现在古希腊数学中,被数学家们广泛使用。

其中最著名的数学家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他提出了一种通过不断割圆逼近正方形的方法,并证明了当边数趋向无穷大时,割圆所得的面积就等于正方形的面积。

除了割圆术之外,古代数学家还有其他一些有趣的方法来化圆为方。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建立反比例关系来求解。

根据反比例关系,当一个形状逐渐变化时,其面积也会相应地变化。

数学家利用这个特性,通过改变圆的形状,使其逐渐接近正方形。

这种方法启发了数学家们对形状和面积之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为后来的几何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代数学家为了解决化圆为方问题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今天的几何学奠定了基础。

数学史三大难题

数学史三大难题

古希腊的成绩:欧氏几何最初的几何概念,来源于生活。

自从人类有了意识,人类所接触的物体,都为咱们提供了这些概念的来源。

尤其是古代的经活动,包括土地的丈量(用来决定税收,古代是按照土地的大小来纳税的),各类衡宇的建造,各类物品工具的制造,使得人们有了几何概念的大体雏形。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几何学的产生是从古代埃及进展起来的(由于尼罗河水的按期泛滥冲垮农田,人们为了从头丈量土地,产生了“测地术”,英文中的,geometry一词中的“geo-”有大地的意思,而“-metry”又有测量的意思,而中文中的“几何”则是“geo-”的译音。

)虽然几何学的产生起源于古代的埃及而从科学进展的历程来看,数学的进展,真正从一门比较完善学科学科的形成来讲,几何学的进展较为迅速,而且也较早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对于几何概念的科学,能够追溯到古希腊文明。

泰勒斯,比达格拉斯的老师,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家和数学家,对那时从经验得来的事实进行了理论解释,朝几何学的系统化迈出了第一步。

他研究了图形全等、图形相似的概念,将实际的经验归纳为抽象的原理,使得原来的经验,能够有更广漠的应用。

他还提出了一个逻辑推理系统。

而物理空间的提出,成为以后几何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研究了平方数、三角形数。

更重要的一个发现是比达格拉斯定理,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边长度的平方和,等于斜边长度的平方。

在研究正方形对角线长度时,比达格拉斯已经发现这个数无法精确表示。

这已经很接近无理数的概念,可惜他放弃了,只好由两千多年后的德国数学家康托来完成无理数理论的基础。

几何学的一个里程碑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出版。

《几何原本》集当时几何学研究的大成,对希腊人所了解的几何学知识进行了条理化和系统化。

《几何原本》首先定义了几何学中的概念和符号,使得几何学便于交流。

同时,《几何原本》开创现代科学研究的公理化系统:基于有限的公理,一门学科中其他的定理都可以被推导出来。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可以追溯到数学史上古老的时期。

古代数学家们努力研究如何将一个圆形面积完全填满一个正方形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于古代数学家们来说是一个极为艰难的难题,他们经过漫长的努力才最终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

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年左右的古代希腊。

当时的希腊数学家们认识到,将一个圆形完全填满一个正方形的难题需要探究圆与正方形的面积关系。

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欧多克索斯(Eudoxus)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法,他将圆形切割成一个无数个小的扇形,并将这些扇形按照一定的顺序放置在正方形内部。

通过逐渐增加扇形的数量,数学家们可以逼近将圆形完全填满正方形的目标。

欧多克索斯提出的解决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在他的方法中,圆形被切割成了无数个扇形,但是这些小的扇形并不能完美地填满一个正方形。

欧多克索斯的方法只是一种近似解,无法完全解决化圆为方问题。

“今生”中,化圆为方问题得到了更加完美的解决。

在17世纪,法国数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和费马(Pierre de Fermat)分别提出了一种完美地将圆形填满正方形的方法。

他们的方法依靠代数和几何的结合,通过推导得出了圆形的面积公式。

根据他们的方法,圆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半径的平方乘以π来计算,而正方形的面积则可以通过边长的平方来计算。

通过比较两者的面积公式,可以得出圆形的面积与正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笛卡尔和费马的方法不仅完美解决了化圆为方问题,而且为后来数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的方法不仅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物理学、工程学等学科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化圆为方问题已经在数学史上得到了完美的解决,但是这个问题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化圆为方问题还有很多新的问题和应用。

如何利用最少的步骤将一个圆形完美地填满一个正方形,或者如何将一个复杂的图形转化为一个简单的正方形等等。

化圆为方问题

化圆为方问题

化圆为方问题化圆为方是三大问题中最具魅力的,它的产生很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后半叶的雅典,它已广为流传,妇孺皆知了。

与该问题相联系的第一个人是为献身科学而放弃财产、因天体学说而身陷囹圄的爱奥尼亚学派优秀数学家阿那克萨哥拉(Anaxagoras,公元前500~428)。

他在铁窗里仍醉心于该问题的研究,但他获得什么成就我们不得而知。

阿那克萨哥拉的同代人希波克拉底在屡经尺规作图的失败后,不无遗憾地意识到:光靠直尺和圆规是不能解决化圆为方问题的。

然而,他似乎并不甘心,虽未能实现化圆为方,却获得了化弓月形或弓月形与圆之和为方的结果,希氏研究了好几种弓月形。

第一种弓月形如图4-2-21所示,它是由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外接半圆和一条腰AC上的半圆所围成的。

因,故有半圆,即。

同减去公共部分,即得弓月形,而我们很容易作一正方形与等积,因此弓月形AECF就被化为正方形。

第二种弓月形如图4-2-22所示。

CE、EF、FD是以CD为直径的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的三条邻边。

取AB等于该圆半径,分别以AB、CE、EF、FD为直径作半圆。

不难证明,三个弓月形CGEM、EHFN和FKDP与半圆ALB•的面积之和图4-2-21图4-2-22等于梯形CEFD的面积。

希波克拉底的这个结果给人一个印象,似乎化圆为方问题已被解决。

因为由前面的结果,三个弓月形CGEM、EHFN、FKDP可化为正方形,于是从梯形CEFD中减去这些正方形,所余直线形所化成的正方形,即与半圆ALB等面积。

然而,这不过是海市蜃楼而已。

问题是:第二种弓月形与第一种并不一样不能化为正方形。

…希波克拉底还研究了第三种弓月形。

如图4-2-23,两同心圆,大圆直径的平方是小圆直径平方的6倍,正六边形ABCDEF内接于小圆,GH、HI是大圆内接正六边形的两邻边。

以J为圆心,JG为半径作圆弧GKI,它与JHI•围成弓月形。

易知弓形GKI、GMH和APB是相似弓形(所对圆心角相等),故其面积图4-2-23之比等于底平方之比。

几何三大问题

几何三大问题

几何三大问题亦称几何作图三大问题:(1)化圆为方,即求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一已知圆的面积;(2)三等分任意角;(3)倍立方,即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是一已知立方体体积的二倍.三大问题的起源几何三大问题的起源有下列传说:化圆为方是基于人们以多边形的任意逼近圆的认识.用直尺和圆规可以作出两线段的比例中项,于是化矩形为正方形就成为可能;二等分三角形的高,能将三角形等积地化为矩形,从而也能化为正方形;任意凸多边形可分解为若干个三角形,所以凸多边形化为正方形也是可能的;既然圆可以由凸多边形任意逼近,那么自然想到用直尺和圆规来化圆为方.三等分任意角由求作多边形一类的问题引起的,也是人们广泛研究角的等分问题的结果.例如60°角,它的1/3是20°,如果用尺规可以作出,那么正18边形、正9边形也都可以作出来了.倍正方问题起源于建筑的需要.埃拉托塞尼记述了两个神话故事:一个是鼠疫蔓延提洛岛,一个先知者说已得到神的谕示,必须将立方形的阿波罗祭坛的体积加倍,瘟疫方能停息.建筑师很为难,不知怎样才能使体积加倍,于是去请教哲学家柏拉图,柏拉图对他们说:神的真正意图不在于神坛的加倍,而是想使希腊人为忽视几何学而感到羞愧.另一个故事说古代一位悲剧诗人描述克利特王弥诺斯为格劳科斯修坟,他嫌造的太小,命令说:必须将体积加倍,但要保持立方体的形状.这两个传说都表明倍立方问题起源于建筑的需要.还有人对倍立方问题的起源提出另一种说法,即古希腊数学家看到利用尺规作图很容易作一正方形,使其面积是已知正方形面积的两倍,从而就进一步提出了倍立方问题.探索历程 2000多年来,许多数学家为了解决三大问题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却一次一次地陷入困境,以至于三大问题成为举世公认的三大难题.例如化圆为方的著名研究者希波克拉底等人提出一种“穷竭法”,作圆内接正方形(或三角形),逐次将边数加倍,他们深信到“最后”,正多边形必与圆周重合,于是便可以化圆为方了.结论虽然是错误的,但却提供了一种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希波克拉底还设法将一个月牙形等积地化为一个三角形,获得了成功,这一成功,曾鼓舞人们去寻求化圆为方的方法.然而人们又一次失败了.古希腊巧辩学派的希比阿斯(约公元前425年)创设了一种所谓“割圆曲线”,用以解决三等分任意角,但由于割圆曲线是不可能用尺规作出的,因此希比阿斯也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倍立方问题的实质,是求作一个满足名的是希波克拉底.他的结果是倍立方问题可化为在一线段与另一双倍长的线段之x,就是满足倍立方问题的解.其实希波克拉底只是把一个立体问题化为一个平面问题加以研究,他并不可能用尺规把这样的x作出.三大问题的解决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启发了人们,开始怀疑三大问题用尺规作图的可能性.1637年笛卡儿创立解析几何学,尺规作图的可能性有了准则.1837年法国数学家旺策尔(Wantzel)证明了用尺规作图三等分任意角和倍立方问题是不可能的.化圆为方问题相当于用尺规作出π的值,也即单位圆的圆面积就是π.若能作出一个长度为π的线段,以这个线段为矩形的一边,单位线段为另一边,这个矩形的面积就和圆相等.再将矩形化为正方形,就达到了化圆为方的目的.1882年德国数学家林德曼(Lindemann)证明了π的超越性,同时证明了化圆为方问题用尺规作图的不可能性.1895年德国数学家克莱因总结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出版了《几何三大问题》一书,给出三大问题不可能用尺规作图的简明证法,彻底解决了两千多年的悬案.三大问题之所以不能解决,关键在于工具的限制.如果突破这一限制,那就根本不是什么难题.如化圆为方问题,曾被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达·芬奇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给以解决.取一圆柱,使底和已知圆相等,高是半径的一半,将这圆柱滚动一周,产生一个矩形,其面积为2πr·r/2=πr2正好是圆的面积.再将矩形化为正方形,问题就解决了.三等分任意角,恐怕没有比阿基米德所创设的方法更简单了.在直尺OB边缘上添加一点P,命尺端为O,设所要三等分的角是∠ACB,以C为心,OP为半径作半圆交角边于A、B,使O点在CA延长线上移动,P点在圆周上移动,当尺通过B时,联OPB,由于OP=PC=CB,易知∠COB=1/3∠ACB,如图.希波克拉底已把倍立方题化为求两个比例中项的问题.在他用到的比例式a∶x=x∶y=y∶2a中得到方程x2=ay和y2=2ax后,可作出两条抛物线,如图2.其交点M在ox轴上的射影确定线段OP,如果a是已知立方体的梭,那么OP就是已知立方体两倍后立方体的棱.显然,这无法用一般的尺规作出.这种方法是由雅典派大几何家门奈赫莫斯(公元前4世纪)提出的.几何三大问题其他解法不但过去已有,现在人们寻求三大问题新方法的工作仍在进行.在探讨解决几何三大问题的过程中,人们虽然屡屡失败,但却因为这些努力取得意外的收获.例如为解决化圆为方问题,希波克拉底等人使用的穷竭法,导致一种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成为阿基米德计算圆周率方法的先导;对三等分角的深入研究导致许多作图方法的发现和作图工具的发明;倍立方问题的探讨促进了圆锥曲线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这或许是几何三大问题对数学家有经久不衰的魅力的原因之一.。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可以说是数学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该问题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其中分为两个部分:求已知圆的周长,给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并要求两个周长相等。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问题的“前世”——求已知圆的周长。

根据数学定理,圆的周长可以通过圆的半径或直径来计算。

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为:周长= π × 直径。

而如果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则可以通过公式:周长= 2 × π × 半径来计算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知道了圆的半径或直径,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圆的周长。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问题的“今生”——给出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并要求两个周长相等。

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四个边长的和。

而圆的周长等于圆周上所有点间的连线之和,或者说是圆周上每两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之和。

要想将一个正方形的周长与一个圆的周长相等,我们需要找到一个长度为四的连续线段,使得它的长度等于圆周上每两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之和。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

一种简单的方法是将正方形的边长平分为四段,然后将这四段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封闭的曲线。

这个曲线就是一个近似于圆形的曲线,其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将一个正方形“变形”为一个圆,从而实现了化圆为方的问题。

除了这种方法外,还有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法,即使用解析几何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正方形的四个角落点坐标表示为(±a,±a),其中a为正方形的半边长。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四个点坐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正方形的边。

接下来,我们使用参数方程表示圆周上的点的坐标,其中参数θ的取值范围为[0,2π]。

然后,我们可以将圆周上的点的坐标分别与正方形的边的坐标比较,从而确定参数θ的取值范围。

我们将这个确定的参数θ的取值范围代入圆的周长公式中,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相等的结论。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几何问题,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古代数学家朱世杰。

朱世杰提出了一种称为任意角锥体解法的方法,它可以将任意形状的圆锥体转换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方法奠定了化圆为方问题的基础,并被后来的几何学家们广泛运用。

在这个问题的“前世”,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对于化圆为方问题的试图。

在古代希腊,柏拉图、欧多克索斯、亚历山大的丢番图等数学家都曾经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一些探索。

这些数学家们的方法主要是基于尺规作图和平面几何的原理,但是他们无法完全解决化圆为方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立体几何,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到了中世纪,欧洲的数学家们开始重新审视化圆为方问题。

他们主要是通过调和比例的概念,来探究圆的性质,但是他们仍然无法得出完整的解决方案。

直到16世纪,德国数学家阿布·卡斯巴哈才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通过旋转半径的方法,将圆锥体变换成一个正方体。

这个方法是一种高深的数学技巧,需要具有很高的数学水平和几何直觉。

然而,阿布·卡斯巴哈的方法仅仅能够解决几何体的问题,对于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比如说求解数学方程,仍然是一个难题。

在17世纪,意大利数学家范·伽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称为代数几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数学方程来描述几何问题,因此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化圆为方问题。

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化圆为方问题也得到了更加深入的解决。

在19世纪,法国数学家伽罗瓦提出了群论的概念,将化圆为方问题的研究置于更加广阔的数学背景中。

他的成果被瑞士数学家狄利克雷、德国数学家克莱因、荷兰数学家埃米尔·阿普尔和挪威数学家朱利叶斯·阿贝尔等人继承和发扬。

他们不仅在化圆为方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而且创建了现代数学中的群论、拓扑学、代数学等理论,这些理论成为了现代数学重要的分支。

总的来说,化圆为方问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几何问题,它在不同的时代得到了不同方式的探讨,涉及到尺规作图、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代数几何、群论等不同的数学分支。

数学史试题答案(简答论述)

数学史试题答案(简答论述)

数学史题库填空题(填空题(每空2 分)1.古希腊著名的三大尺规作图问题分别是:化圆为方、倍立方体、三等分角2..欧几里得是古希腊论证数学的集大成者,他通过继承和发展前人的研究成果,编撰出旷世巨著《原本》..3.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称为勾和股,斜边称为弦4.“万物皆数”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信条..5.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基本信条是万物皆数6.1687 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微积分创立的重要标志之一,被爱因斯坦盛赞为“无比辉煌的演绎成就”.7.1637 年,笛卡儿发表了他的哲学名著《更好地指导推理和寻求科学真理的方法论》,解析几何的发明包含在这本书的附录《几何学》中.8.非欧几何的创立主要归功于数学家高斯、波约、罗巴切夫斯基9.解析几何的发明归功于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和费马11.徽率、祖率(或密率)、约率分别是.. .、和12.《海岛算经》的作者是__刘徽__,《四元玉鉴》的作者是__朱世杰_____.13.秦九韶的代表作是《_数书九章》,他的提出__正负开方术_是求高次代数方程的完整算法,他提出的__大衍总数术___是求解一次同余方程组的一般方法.14.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用来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叫___割圆术____术,用来计算面积和体积的一条基本原理是___出入相补原理_原理.15.对数的发明者__纳皮尔_____是一位贵族数学家,_拉普拉斯_____曾赞誉道:“对数的发明以其节省劳力而延长了天文学家的寿命”.16.历史上第一篇系统的微积分文献《流数简论》的作者是__牛顿______,第一个公开发表微积分论文的数学家是__莱布尼茨____.17.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常常记载在___泥版_____上,在代数与几何这两个传统领域,他们成就比较高的是__代数_______领域.18.阿拉伯数学家__花拉子米____的《还原与对消计算概要》第一次给出了__一元二次____方程的一般解法,并用几何方法对这一解法给出了证明.19.“非欧几何”理论的建立源于对欧几里得几何体系中__第五公设___的证明,最先建立“非欧几何”理论的数学家是___高斯___.20.起源于“英国海岸线长度”问题的一个数学分支是__分形几何____,它诞生于___20_世纪. 21.四色问题是英国青年大学生__古德里_____于___19_____世纪提出的.22.在代数和几何这两大传统的数学领域,古代埃及的数学成就主要在___几何_____方面,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成就主要在__代数______方面.23.用圆圈符号“O”表示零,可以说是__印度数学___的一大发明,有零号的数码和十进位值记数在公元8 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后又通过阿拉伯人传至___欧洲____.24.希尔伯特在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选择和组织公理系统的原则,即:__相容性___、__独立性____、__完备性____.25.被称为“现代分析之父”的数学家是_魏斯特拉斯,被称为“数学之王”的数学家是_高斯__.26.“数学无王者之道”,这里的“王”是指捷径.27.被著名数学史家贝尔称为“最伟大的埃及金字塔”是指莫斯科纸草书中的截棱锥体28. 刘徽是中算史上第一个建立可靠理论来推算圆周率的数学家..简答或证明(简答或证明(每小题5 分):1.请列举《九章算术》各章的名称和主要研究内容.3.请简述《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的思想方法特点,并比较两者的异同.4.请简述微积分诞生的酝酿时期微分学的基本问题和积分学的基本问题.5.请简述开普勒利用“无限小元素和”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方法.6.请给出勾股定理的两种证明方法,要求画图并写出简要推导过程.7.用《九章算术》中的盈不足术解下面问题:“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8.推导三次方程x3=px+q 的求根公式——卡尔丹公式. 9.简述费马大定理的具体内容,并指出它是哪一年被提出的,又在何时被解决.10.在牛顿和莱布尼茨之前有许多数学家曾对微积分的创立作出过重要贡献,请列举其中的两位,并指出他们的主要贡献.11.简述莱布尼茨生活在哪个世纪、所在国家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12.花拉子米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数学家,简述他的代表著作和重要数学贡献.13.写出数学基础探讨过程中所出现的“三大学派”的名称、代表人物、主要观点.14.朱世杰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数学家,简述他的代表著作和重要数学贡献.15.秦九韶是什么时代、什么地方的数学家,简述他的代表著作和重要数学贡献.16.简述笛卡尔的生活年代、所在国家、代表著作以及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17.已知三角形三边长为a,b,c,请推导秦九韶公式,并将该公式变形为海伦公式.18.请简述阿基米德推导球体积公式的方法.19.请简述刘徽证明阳马的体积公式为其三条直角边乘积的三分之一的过程.20.试证明素数有无穷多个.21.试证明2 不是有理数.22.写出斐波那契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并说明这个数列与“黄金分割率”的关系.23.三次数学危机分别发生在何时?主要内容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24. 牛顿、莱布尼兹微积分思想的异同有哪些?25.数系扩充的原则是什么?26.《几何原本》中的5 条公理和5 条公设分别是什么27.四元数系的发现者是谁?这一发现的意义是什么?28.简述阿波罗尼奥斯的生活时代及主要数学成就?29.解方程y 3 ? 3 y 2 ? 3 y ? 14 = 0 .30.试论述“论证几何学的鼻祖”的主要数学成就.31.设最初的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试推导科奇雪花经过n 次变换以后的周长公式,以及当n→∞时科奇雪花面积的极限值.论述题(论述题(20 分):1.论述数学史对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2.论述东方古代数学和西方古代数学各自的主要特征、对现代数学的影响,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 3. 试论述三角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对高中三角函数教学的启示.4. 集合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5. 中国古代最早对勾股定理作出证明的数学家是三国时期的赵爽。

化圆为方

化圆为方

“化圆为方”问题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安那萨哥拉斯因为发现太阳是个大火球,而不是阿波罗神,被判犯有“亵渎神灵罪”而被投入监狱,判处死刑。

在监狱的夜晚,安那萨哥拉斯睡不着。

圆圆的月亮透过正方形的铁窗照进牢房,他对方铁窗和圆月亮产生了兴趣。

他不断变换观察的位置,一会儿看见圆比正方形大,一会儿看见正方形比圆大。

最后他说:“好了,就算两个图形面积一样大好了。

” 安那萨哥拉斯把“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等于已知的圆面积”作为一个尺规作图问题来研究。

起初他认为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谁料想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上,也一无所获。

经过好朋友、政治家伯里克利的多方营救,安那萨哥拉斯获释出狱。

他把自己在监狱中想到的问题公布出来,许多数学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都想解决,可是一个也没有成功。

这就是著名的“化圆为方”问题。

化圆为方问题,实际上就是用直尺圆规作出线段π的问题。

设圆半径为r,正方形边长为a,则有πr 2=a 2,a=πr.关键求作长为π的线段。

直到1882年,化圆为方的问题才最终有了合理的答案。

德国数学家林德曼(Lindemann,1852~1939)在这一年成功地证明了圆周率π=3.1415926......是超越数,并且尺规作图是不可能作出超越数来,所以用尺规作图的方式解决化圆为方的问题才被证明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千年间,尽管对化圆为方问题上的研究没有成功,但却发现了一些特殊曲线。

希腊安提丰(公元前430)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穷竭法”,是近代极限论的雏形。

大意是指先作圆内接正方形(或正6边形),然后每次将边数加倍,得内接8、16、32、…边形,他相信“最后”的正多边形必与圆周重合,这样就可以化圆为方了。

虽然结论是错误的,但却提供了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成为阿基米得计算圆周率方法的先导,与中国刘徽的割圆术不谋而合,对穷竭法等科学方法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

其实,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问题并非难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芬兰数学家达芬奇(1452-1519)用已知圆为底,圆半径的21为高的圆柱,在平面上滚动一周,所得的矩形,其面积恰为圆的面积,如图,所以所得矩形的面积=2π.22r r ππ= ,然后再将矩形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即可。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是数学中一个经典而古老的问题,被称作“天人合一”的数学难题。

这个问题源于中国古代数学,被用于求解建筑工程、绘画、镶嵌等领域中。

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篇文章将从历史、现实应用和数学角度三个方面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历史背景化圆为方问题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早在汉朝时期,中国数学家张九龄就提出过这个问题。

之后,唐代数学家秦九韶完成了这个难题的解法,并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中。

而在日本,化圆为方问题也被应用于建筑和园林设计中。

现实应用在现实中,化圆为方问题被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中,如艺术、生活、工程等。

在艺术领域中,许多古代绘画作品都运用了化圆为方问题,如故宫博物馆中的“避暑山庄地图”、《清明上河图》中的建筑以及阜阳西山石窟中的佛教壁画。

这些古代绘画作品中,建筑物具有方形或矩形的外形,但其内部空间却是圆形的,这就是运用了化圆为方的原理。

在生活领域中,化圆为方问题也有一定的应用。

例如,许多洗衣机的内桶采用的就是化圆为方的设计,在保证容量和性能的基础上,还能够节省空间。

此外,灯罩、盆栽等生活用品的制作过程中也会采用化圆为方的原理。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化圆为方问题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建筑物的外形都是方形或矩形的,但在其内部结构的设计中又需要应用到圆形。

例如,艺术中心、大剧院、多功能厅等公共建筑都采用了化圆为方的设计,使其内部空间达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和声学效果。

数学角度在数学中,化圆为方问题属于解析几何,涉及到平面几何、三角函数、高等代数等不同的数学知识。

在求解化圆为方问题的过程中,有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极限和积分来完成。

首先,将圆分成无数个等分的小区间,逐步减小每个小区间的大小,使得整个圆形可以近似为一个短的用线段构成的“折线”。

然后,将这个折线再次近似为一个分段函数。

接着,通过对分段函数进行趋近于无穷小的积分,得到最终的解析式,就可以将圆形转化为方形或矩形。

几何原本穷竭法圆中正方形

几何原本穷竭法圆中正方形

几何原本穷竭法圆中正方形1.引言1.1 概述概述:几何原本穷竭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深奥的数学方法,在数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源于古希腊时期,被著名的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首次提出并加以应用。

几何原本穷竭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逐渐逼近和逼近的方法来求解问题。

它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复杂的几何形状或问题,分解为无限多个趋向于无穷小的简单形状或问题,通过计算简单形状或问题的和来得到整体的解。

几何原本穷竭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解决许多复杂的几何问题。

它不仅在几何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还在物理学、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计算圆的面积时,可以利用几何原本穷竭法将圆分解为无限多个趋向于无穷小的扇形,然后将这些扇形的面积相加,最终得到圆的面积。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何原本穷竭法在圆中正方形的构造方法上的应用。

通过几何原本穷竭法,我们可以探索并证明圆内可以无限逼近于无穷小的正方形。

以及这种构造方法的意义和应用。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几何原本穷竭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的构造步骤。

同时,我们还将探讨圆中正方形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几何原本穷竭法和圆中正方形的构造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奥妙,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几何原本穷竭法的应用,并强调圆中正方形在几何学和其他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几何原本穷竭法和圆中正方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一数学工具。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下面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子部分。

- 概述:在这一部分,将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引起读者的兴趣,并说明本文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可以提出初步的问题或思考,为后续的论述打下基础。

- 文章结构:在这一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文的整体结构安排,说明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所起的作用。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是一个源远流长的话题,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这一命题所折射出的深刻哲学思考和数学逻辑思维,以及其在现代科技和艺术中的应用,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迪和思索。

本文将以“前世今生”为主题,结合历史和现实,探讨化圆为方这一问题的前世今生。

一、前世:古代哲学探讨在古代,化圆为方的问题曾引起了众多哲学家和数学家的关注。

其中最为举足轻重的是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毕达哥拉斯定理,该定理即为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和两直角边长的关系用比值的形式表达出来。

而在中国古代,华罗庚先生提出了一句名言:“圆周率相通定要低,抄得皮尺者为高”。

据文献资料记载,华罗庚先生认为圆周率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是数学中一个特殊的圆周率概念。

他将圆周率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和两直角边长的关系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认为圆周率可以用三角函数的方式表示,从而将圆化为方。

这些古代数学家和哲学家的探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即通过数学和几何学的方法将圆周率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和两直角边长的关系相结合,并且通过这些关系将圆化为方。

二、今生:现代科技和艺术中的应用在现代科技和艺术领域,化圆为方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科技领域,圆周率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地理、物理、化学和工程等领域。

在地理学上,利用圆周率的概念可以计算地球的周长和面积,以及河流的长度和面积。

在物理学上,利用圆周率的概念可以计算电子的旋转速度和距离,以及原子的半径和密度。

在化学和工程领域,利用圆周率的概念可以计算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以及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而在艺术领域,化圆为方的思想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设计中,利用圆周率的概念可以设计出具有美观性和稳定性的建筑物,以及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在绘画和雕塑中,利用圆周率的概念可以创作出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感的作品,以及表达出人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三、探索:化圆为方的意义和启示化圆为方的问题被广泛地运用于现代科技和艺术领域,具有深刻的意义和启示。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问题其实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数学问题。

它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当时文化发达,研究数学的人们正在探讨圆和方的关系。

在这个问题的背后,是对几何形状的探究,是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更是对人类的思辨精神的践行。

传说中,当时的数学家们热衷于研究面积和周长的关系。

他们相信,圆和无限个相对的角相等的正多边形之间存在一个奥秘,那就是无限趋近于圆周的正多边形的面积和无限趋近于圆周的半径的平方之比会逼近一个常数,而这个常数就是圆的面积和半径平方之比。

但问题是,正多边形面积增加时,这个逼近的关系会趋于放缓,而我国古代的学者希望能够进一步简化有限的正多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计算。

于是,在这种背景下,他们提出了将圆变成和正方形等面积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宋朝时就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同时也是政治和文化的象征。

宋朝的玉堂清议比赛有一道比较类似的题目,他需要求得一个与圆等面积的正方形周长,只有当求出答案后才能挽回他的形象,同时也能谋求自己的利益。

数学上讲,化圆为方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保证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让正方形的周长最大化。

如果说圆的半径为r,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用2r表示,进而得出正方形面积为4r^2。

这时,人们希望找到一种方法让正方形的周长最大化,于是乎问题就变成了:如何在保证4r^2的前提下,让正方形的周长最大化?最初的答案并不简单,唯有进一步把正方形细分为很多组成部分,并根据这些部分的面积和周长关系来求解答案。

但是这种方法不够轻松,他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操作,因而并不直观。

直到后来,数学家们使用微积分工具得出了更加精确的结果。

由此可见,化圆为方的问题可以说是人们在探讨、研究并应用微积分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问题。

总结来看,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折射出了中国古代数学学者们的优异智慧和扎实数学素养,也彰显了人类智力创造和挑战极限的精神面貌,它将提升人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成为中小学生和大学生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创建新的数学理论-2019年精选文档

创建新的数学理论-2019年精选文档

创建新的数学理论一、安提丰发明的“穷竭法”1.安提丰穷竭法,尺规等分,是分1得2,分2得4,分4得8,…,是以2的倍数穷竭.是算术等分,不会产生增量.从分2得4看出,它跳过了不能作3的等分;从分4得8看出,它跳过了不能作5、6、7的等分,……,从作图看出,对角、弧、圆只能作2或2的倍数的等分,即偶数的部分等分,产生的原因,是初等数学的穷竭法,不存在增量.2.从侧面看“穷竭法”,它直接的告诉我们,尺规不能作奇数等分,更不能作质数等分,世界大难题三等分角,是显著的代表.然而它自身确又隐藏着很多玄妙的数学理论,待人们去开发,学术难题正在等待着它.二、创建“微分穷竭法”(图1)微分“穷竭法”,是尺规数字化等分弧的作图.1.分原函数AT0B弧1等分,即作AT0B弧的切线BDn,是已知角∠A BC的角平分线,与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于T,以A,T,B三点定圆得增量函数ATB弧2等分.2.过A点,作原函数ATB弧的切线AT2与角平分线BDn交于D,以A,D,B三点定圆得增量函数ADT1B.2等分ATB弧,得ADT1B 弧3等分.3.作图同2,分原函数ADT1B弧3等分,得增量函数AD1T2B弧4等分.4.作图同2,分原函数AD1T2B弧4等分,得增量函数AD2PT3B 弧5等分的.5.…….作图是有“增量”的几何等分.三、微分穷竭法与三等分角微分穷竭法是尺规“数字化”新功能的体现,有诗为证:把诗意翻过来(如图)【一角三分本等闲,尺规限制设难关.一角三分休等闲,尺规数字化夺关.几何顽石横千载,代数神威越九天.几何顽石被粉碎,伽罗瓦证已逆转.步步登攀皆是二,层层寻觅杳无三.分2得3穷竭法,4分割线截取3.黄泉碧落求真?B,加减乘除谈笑间】.君问分3是谁证,加减乘除x= 3.可以看出,微分穷竭法:是已知角、弧、圆的原函数与算术等分的第一步,穷竭法本能地产生增量,把原函数升级为增量函数,…….微分穷竭法:是尺规“公法”的功能,升级为数字化尺规作图,“等分圆、弧、角的数字化,与二次方程x的解已接上了轨,二次方程x的解的数字,都是等分角、弧、圆作图的有效数字.”所以x=3,就是三等分角作图的算术等分数.得:2、3、4 是三等分角的作图数组.作出三等分角.越九天.1.公元前400年前后,三等分角问事,作为“问题”而搁浅.以“穷竭法”的发明人安提丰(Antighon,约公元前480),为代表,他研究“化圆为方”,发明穷竭法,即分1得2,是尺规二等分角作图;分2得4,…,是尺规四等分角作图,尺规都能作出,他跳过了分2得3,即三等分角作图.二、四等分角都作图了,难道说安提丰不会“顺便”研究,或用尺规去作一作三等分角吗?不但如此,可以说在当时研究三等分角的人群中,安提丰花时要算最多的一个,发明穷竭法是最好的说明.安提丰和所有研究三等分角的人群,在数学发展的初级阶段,研究得的结果是:任意角能三等分吧,又作不出来,不能三等分,又无充分的根据,可以说是一无所获,所以柏拉图把三等分角列为三大“问题”之一,已有两千多年.2.21世纪开元,解决尺规不能三等分角的问题.①发明:尺规数字化作图的功能;微分穷竭法;子母弧等分定理(升级为增量定理);角等分微分割线定理与逆定理;建立:增量割线,角等分割线;这些方法与定理,都是源于数学理论:几何等分一个几何量,会丢失一个平均数,要用增量找回丢失了的平均数,才能进行几何等分(微分);与相匹配的植树问题结合,使这一理论更加充实与完善(1).②从古到今,牛顿与莱布尼茨除外,所有作三等分角的人,是主观失误,用一个角来分,死也分不出来,最终作了“尺规不能三等分角”错误的判断.尺规要三等分角,要分三个角才能分得出,已知角是明显的,有两个“角”是隐藏着的,要自己去找,找到“角”还不接待,派了两个全权代表角的“弧”来,加上已知角的弧,得三个弧(函数群)来共同作三等分,还要加上①的那些筐筐套套,尺规才能把已知角三等分,大家才恍然大悟,名副其实的大难题.从此三等分角的“问题”解出.成为清白而名正言顺的“尺规作图微分三等分角”.。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浅谈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化圆为方,是古代数学问题中的一道经典难题,关乎圆形和正方形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数学家和爱好者们的关注。

它既有着历史的沉淀,又与现代数学息息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今生”。

我们来看看化圆为方问题的前世。

在古代,人们对圆形和正方形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也就催生了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化圆为方问题。

古代数学家们试图通过一定的方法,将一个给定的圆形,完全构造成一个正方形。

这一问题在古希腊数学中被广泛讨论,直到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也有关于化圆为方问题的论述。

而在中国古代数学中,科学家们也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比如《周髀算经》中就有关于化圆为方的记载,可见古代数学家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不过,古代的数学家们并没有找到将圆形完全构造成正方形的方法,这一问题也一直未能得到解决。

直到近代,人们才通过更加深入的数学研究,才逐渐揭开了化圆为方问题的奥秘。

在当代数学中,化圆为方问题也有着其独特的“今生”。

通过对圆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人们逐渐发现了化圆为方问题的本质。

原来,要将一个圆形完全构造成一个正方形,实际上就是要找到一个边长为圆周长的正方形。

而圆周长和正方形的边长之间的数学关系,正是化圆为方问题的关键。

人们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和分析,最终找到了将圆形完全构造成正方形的方法,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难题。

在今天的数学研究中,化圆为方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工程设计中,通过将圆形构造成正方形,可以更好地满足一些特定的需求;在计算机图形学中,化圆为方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图形数据。

化圆为方问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讨论,更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它的“今生”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化圆为方问题作为古代数学中的一道难题,历经千年,依然备受关注。

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又与现代数学紧密相关,具有深远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材资源百科全书科学知识《数学知识――化圆为方问题:穷竭
法的提出》
化圆为方问题(problemofquadratureofcircle)是二千四百多
年前古希腊人提出的三大几何作图问题之一,即求作一个正方形,使其面积等于已知圆的面积。

其难度在于作图使用工具的限制。

古希腊人要求几何作图只许使用直尺(没有刻度,只能作直线的尺)和圆规。

最早研究这问题的是安纳萨戈拉斯,他因「不敬神」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潜心研究化圆为方问题,可惜他的结果
失传了。

以后著名的研究者更有希波克拉底、安提丰、希皮亚斯
等人。

标尺作图问题曾吸引许多人研究,但无一成功。

化圆为方问题,
实际上就是用直尺圆规作出线段π的问题。

1882年法国数学
家林德曼(1852-1939)证明了π是超越数,同时证明
了圆为方问题是标尺作图不可能的问题。

因为十九世纪有人证明
了若设任意给定长度单位,则标尺可作的线段长必为代数数。

而化圆为方问题相当于求作长为√π的线段,但√π并非代数数,故此标尺不可作。

二千年间,尽管对化圆为方问题上的研究没有成功,但却发现了一些特殊曲线。

希腊安提丰(公元前430)为解决此问题而提出的「穷竭法」,是近代极限论的雏形。

大意是指先作圆内接正方形(或正6边形),然后每次将边数加倍,得内接8、16、32、…边形,他相信「最后」的正多边形必与圆周重合,这样就可以化圆为方了。

虽然结论是错误的,但却提供了求圆面积的近似方法,成为阿基米得计算圆周率方法的先导,与中国刘徽的割圆术不谋而合,对穷竭法等科学方法的建立产生直接影响。

其实,若不受标尺的限制,化圆为方问题并非难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芬兰数学家达芬奇(1452-1519)用已知
圆为底,圆半径的1卅2为高的圆柱,在平面上滚动一周,所得的矩形,其面积恰为圆的面积。

所以所得矩形的面积=r卅2.2πr=πr2,然后再将矩形化为等积的正方形即可。

数学知识――化圆为方问题:穷竭法的提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