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关于孝道的成语及其典故
有关孝的成语故事
有关孝的成语故事成语一,孝敬父母。
故事,相传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孝顺的孩子叫孟母。
孟母的丈夫早逝,她独自一人抚养儿子孟子。
为了让孟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孟母常常借钱给孟子读书,自己却过着艰苦的生活。
有一次,孟子问母亲,“您为什么不嫁人,让我父亲的亲戚来帮助我们呢?”孟母答道,“我宁可自己吃苦,也不愿意嫁人,因为我要全心全意地孝敬你父亲。
”孟母的言行感动了孟子,他从此更加努力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成语二,孝子贤孙。
故事,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文天祥的大臣。
文天祥的父亲年迈多病,但文天祥却孝顺至极。
每天,他都亲自为父亲梳洗、喂饭,不离父亲半步。
一次,文天祥奉命出征,他对父亲说,“儿子要去为国家尽忠,不知道能否再见到您。
”父亲听后泪如雨下,他说,“儿啊,你是我的骨肉,国家需要你,你去吧。
”文天祥在外征战多年,终于功成身退,回到家乡。
可是此时,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文天祥悲痛欲绝,他在父亲的坟前痛哭了三天三夜,最终以身殉国。
成语三,孝心感天。
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孝子叫孟良。
孟良的母亲年老多病,孟良每天都亲自为母亲照料,不离母亲半步。
有一年,齐国遭受旱灾,百姓无粮可食。
孟良知道后,便将自己家中的存粮全部捐献给了灾民。
他的母亲知道后,十分感动,她对孟良说,“你的孝心感动了上天,必定会有好报。
”果然,不久后,天降甘霖,齐国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成语四,孝敬老人。
故事,唐朝时期,有一位孝顺的年轻人叫张生。
张生的父亲年迈多病,他每天都亲自为父亲照料,不离父亲半步。
有一天,张生听说城外有一位老人因为家贫无法安葬,他便立刻前去帮助。
他用自己的积蓄帮助老人安葬,还在老人的坟前种下了一株树。
不久后,张生的父亲病情好转,老人也神秘地消失了。
张生后来成了一位富有的商人,但他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孝敬老人,助人为乐。
以上就是关于孝的成语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孝道的崇尚,更是对孝文化的生动诠释。
我们应该学习这些孝道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让孝文化在我们心中发扬光大。
关于孝亲敬老的成语故事
关于孝亲敬老的成语故事以下是 7 条关于孝亲敬老的成语故事:1. 涌泉相报:传说有个人叫吴猛,从小就非常孝顺父母。
在夏天蚊子特别多的时候,他为了让父母能睡个好觉,竟然赤裸着上身让蚊子咬自己,希望蚊子吸饱了自己的血就不再去咬父母了。
这就像那涌泉,源源不断地付出对父母的爱呀!你想想,要是你的孩子也这么对你,你得多感动啊!2. 卧冰求鲤:王祥对待他的继母那可是一片赤诚啊!继母生病想吃鲤鱼,可是大冬天的哪有鲤鱼呀。
但王祥毫不犹豫地就躺在冰面上,想用身体融化冰面来捉鱼。
这不正是孝亲敬老的极致表现嘛!难道你不觉得这种行为特别伟大吗?3. 鹿乳奉亲:郯子为了治好父母的眼疾,竟然穿上鹿皮去深山混入鹿群,获取鹿乳给父母喝。
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你说他是不是超级厉害,为了父母什么都愿意去做!4. 百里负米:仲由自己吃着野菜,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来给父母。
想想看,那么远的路呀,他却一直坚持着。
这就像在告诉你,对父母的爱可不能打折扣呢!你能做到像他这样吗?5.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对他的母亲那可是关怀备至啊!母亲生病时,他亲自为母亲尝药,就怕药太苦或者有什么问题。
这可比那些只会嘴上说孝顺的人强多了吧!你不佩服他的行为吗?6. 戏彩娱亲: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穿着彩衣扮小丑来逗他们笑。
他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呢,只要父母高兴就行。
你不觉得这很有趣吗?他真的做到了让父母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呀!7. 扼虎救父:杨香年纪那么小,却能在老虎口中救下父亲。
这得有多大的胆量和对父亲的深厚感情啊!就好像她内心有一团火,只为了保护父亲燃烧。
你难道不为她的行为点赞吗?我觉得啊,孝亲敬老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铭记在心并且努力去做的事情,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好好对待我们的父母长辈!。
有关中华孝道的成语故事
有关中华孝道的成语故事【成语故事】1.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太阳神嵊州的和尚,有一天他走进园中,看到一只乌龟正被屠夫抓住,要把它折断脖子拿去杀,乌龟的叫声凄厉不堪,和尚想起孝子孝妇的道义,就以宽严和气,大声叫嚷:"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的呼喊声震天动地,屠夫被如此英勇高尚的声音震惊,正像被神助一般,被震住了,僵住了,他放下了屠刀。
从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成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深刻的孝道体现。
2.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很多年前,有一位极其忠心耿耿的官吏,他的性子刚直有礼,他终生奉行"孝顺三代,尽义为国"的教训,竭力履行职守,难以忘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后来,官吏死了,人们以此来形容忠贞不渝的孝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动容,以此记取忠贞不渝的孝道精神。
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启蒙的士大夫,十分践行仁义,但却受尽同事们的怨恨,他每每心想:今天的社会,行仁以备智,做智以备仁,仁智尽失!有一天,他抱怨了社会现实,突然一老先生,用温文尔雅的话给他做出了解释:“亲爱的儿子,使这社会变好,古语云:‘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士大夫惊讶地发现,深层次的仁义其实比他所想的要宽广无穷,他深深领悟了仁义孝道的宽广精神!4.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一个王子,天赋极高,居然靠自己一人,不到二十岁把繁琐的国事处理的井井有条,居民们都把他当真假神仙。
有一天,他的父亲有晚节不保的事发生,王子处处想法,拼命攒了一笔钱,想要救活父亲,于是千金散尽,终于救回了父亲,让整个家庭立下赤子之心的铭记,千金散尽还能复来,这就是孝子孝妇最真挚最珍视的中华孝道精神。
5. 生旦勿祸,死犹未悔这句话收录于一副孝子孝妇的图画,画图中一位过了中年的妇人,正站在夫妻双坟前,抱着一手衣服,满面悲哀,泪水淋漓,一条不离老人身边的金毛犬也似乎明白竟无法再和主人团聚,这时在后面,可以看见一尊紫金佛,头上长着明眸,双手合掌凝眸,脸上洋溢着宽容慈祥的神色,那位老人正是在佛的安慰下,泪眼婆娑的讲出现代人最深久的孝顺理想:“生旦勿祸,死犹未悔,至爱一双高山流水”,老人此言饱含孝道精神,可谓语重心长。
关于孝道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孝道的四字成语故事
1、孝悌忠信——《孝经·丧家章》:有一位叫做褚氏的人,他是三国时期吴国的一个大臣。
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宴会,在那里,他看到了一个叫孙康的年轻人,正哭着,想要找到自己失踪的父亲。
褚氏就问他:“你怎么哭呢?”孙康回答说:“我的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很担心。
”褚氏告诉他说:“你不用担心,你的父亲一定会回来的,只要你做到孝敬父母,忠诚对国家,信守约定,你的父亲一定会回来的。
”孙康理解了褚氏的话,就放心地回去了。
果然,不久他的父亲就归来了,孙康也照着褚氏的话,孝敬父母,忠诚对国家,信守约定。
2、行孝礼义——《论语·子罕》:子罕问:“有人说行孝礼义是什么意思?”孔子回答说:“行孝礼义,就是要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善待弱小,遵守法律,守义务,保护社会公平正义。
”子罕也明白了,就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从此开始孝敬父母,尊重老人,善待弱小,遵守法律,守义务,保护社会公平正义。
3、孝顺尊敬——《礼记·大学》:有一个名叫鲁景的年轻人,他很懂得孝道,尊敬父母,经常扶老携幼,并且给予朋友帮助和支持,以至于他在社会上得到了一种“孝顺尊敬”的美誉。
一次,他去参加一个宴会,在那里,他
的举止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都称赞他,“他孝顺尊敬,真是一个好榜样!”从此,孝顺尊敬成了一种文化。
孝亲敬长成语典故
孝亲敬长成语典故一、乌鸟私情1. 出处- 出自晋·李密《陈情表》:“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2. 解释- 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3. 近义词- 舐犊情深。
舐犊情深侧重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而乌鸟私情侧重于子女对父母的孝顺,有一定区别但都表达亲情关系。
4. 反义词- 忤逆不孝。
这是与孝顺完全相反的概念,表示不孝顺长辈。
5. 造句- 我看到邻居老王对他生病的母亲悉心照料,那乌鸟私情般的孝顺真让人感动。
就像鸟儿都知道反哺,我们人要是不孝顺父母,岂不是连鸟儿都不如?二、扇枕温衾1. 出处- 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2. 解释- 形容对父母十分尽心。
黄香在夏天为父亲扇凉枕席,冬天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3. 近义词- 扇枕温被。
二者含义几乎相同,都是表达对长辈尽孝的行为。
4. 反义词- 虐待双亲。
这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与扇枕温衾所表达的孝顺背道而驰。
5. 造句- 小张那扇枕温衾的行为在村里被传为佳话。
他就像一盏温暖的灯,照亮了孝顺这条路。
咱要是都能像他这样,那社会得多和谐呀,哪还会有不孝顺父母这种糟心事呢?三、彩衣娱亲1. 出处-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2. 解释- 指孝养父母,想尽办法让父母高兴。
3. 近义词- 承欢膝下。
都表示在父母身边尽孝,让父母开心。
4. 反义词- 惹亲恼怒。
这与彩衣娱亲的目的完全相反,是让父母生气的行为。
5. 造句- 小李经常给父母讲笑话、陪他们旅游,这彩衣娱亲的做法真不错。
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他一样,让父母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难道不是吗?要是让父母整天愁眉苦脸的,那我们还算什么孝顺子女呢?四、卧冰求鲤1. 出处-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忠孝典故成语
忠孝典故成语1、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年轻时, 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 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 戏彩娱亲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 拿着拨浪鼓戏耍, 就像小孩一样。
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伤心, 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 鹿乳奉亲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
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杀他。
他连忙解释, 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 百里负米春秋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家贫, 自己常吃野菜,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经常感叹: “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5. 啮指痛心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
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 母亲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明白是母亲在召唤, 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6. 芦衣顺母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
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7. 亲尝汤药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
一次母亲病重, 汉文帝日夜守护, 天天为母亲煎药, 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尝一尝, 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 拾葚异器汉代的蔡顺生活贫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
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
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 让他孝敬母亲。
9. 埋儿奉母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个男孩, 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 准备将儿子埋掉。
挖坑时, 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 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
10. 卖身葬父汉朝董永家贫, 父亲去世后只好问地主借钱办丧事。
关于孝的成语典故
关于孝的成语典故1. 涌泉跃鲤:说的是汉代姜诗和妻子庞氏十分孝顺母亲。
他家离长江边有六七里远,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有一次因为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这不正是他们的孝行感动了上天吗?这就好像你一直对朋友真心付出,有一天朋友也会真心对你一样啊!2. 戏彩娱亲:老莱子可是个大孝子呀!他都七十岁了,还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
他穿着五彩斑斓的衣服,扮成小孩子的样子,拿着拨浪鼓在父母面前跳舞玩耍,逗父母开心。
这多像我们小时候为了让爸爸妈妈笑而做各种搞怪动作呀!想想看,父母看到这样的老莱子,怎么能不开心呢?3. 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呀,那可真是想尽办法孝顺父母。
他的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就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这得多难呀,但他为了父母就做到了!这就跟我们为了家人努力奋斗,再苦再累也愿意是一样的啊,不是吗?4. 刻木事亲:东汉的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就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这是什么样的深情呀!这不像是你对自己最珍视的东西那样小心翼翼呵护着吗?5. 行佣供母:江革小时候就很有孝心。
战乱中,他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
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
这是多么坚定的孝心啊!这就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不会放弃自己爱的人一样坚定呀!6. 怀橘遗亲:陆绩六岁时,在九江拜见袁术。
关于孝心敬老的成语
关于孝心敬老的成语关于孝心敬老的成语 1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
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
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
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
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
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
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
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
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描写敬老孝亲的成语
敬老孝亲的成语1、彩衣娱亲[ cǎi yī yú qīn ]释义: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汉·刘向《列女传》2、晨昏定省[ chén hūn dìng xǐng ]释义:晚间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旧时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
”3、承欢膝下[ chéng huān xī xià ]释义:承欢:旧指侍奉父母;膝下:子女幼时依于父母膝下,故表示幼年。
旧指侍奉父母。
出处:《孝经·圣治》:“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
”4、椿萱并茂[ chūn xuān bìng mào ]释义:椿:多年生落叶乔木;萱: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萱草。
椿萱:喻父母,古称父为“椿庭”,母为“萱堂”。
比喻父母健在。
出处:汉·牟融《送徐浩》诗:“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
”5、啜菽饮水[ chuò shū yǐn shuǐ ]释义: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
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6、慈乌反哺[ cí wū fǎn bǔ ]释义:慈:奉养;慈乌:乌鸦的一种,相传能反哺其母;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
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处: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7、恩重如山[ ēn zhòng rú shān ]释义: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关于孝的四字成语故事
关于孝的四字成语故事孝子慈孙、孝悌力田、孝思不匮、孝子爱日、忠孝节义、移孝为忠、入孝出弟、求忠出孝、父慈子孝、忠臣孝子、父严子孝、母慈子孝、忠孝两全、忠孝节烈、披麻带孝、披麻戴孝、子孝父慈、移孝作忠、孝子顺孙、入孝出悌、孝子贤孙、忠孝不并、孝经起序、忤逆不孝、孝悌忠信尊老爱幼读音:[zūnlǎoàiyòu]释义:形容人的品德良好2、扶老携幼读音;[fúlǎoxiéyòu]释义:扎着,率领。
鞭笞着老人,领着小孩。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就国于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孟尝)君道中。
3、孝子慈孙读音:[xiàozǐcísūn]释义: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4、孝子贤孙读音:[xiàozǐxiánsūn]释义:孝敬父母的存有德行的子孙。
出处:元·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5、孝子顺孙读音:[xiàozǐshùnsūn]释义:指孝顺父母的儿子,存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汉书·武帝纪》:“今天下孝子顺孙,愿自竭尽以承其亲。
”造句:1.中国人民历年来存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中华民族自古就存有尊老爱幼的传统。
4.大家都应具有尊老爱幼的好习惯。
5.这就是一个尊老爱幼、伯埙仲篪的模范家庭。
1.孝感动天虞舜,瞽瞍之子。
性事母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丽质。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使矣。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据说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要陷害他:使舜加固谷仓仓顶上时,从谷仓下放火,舜拿著两个斗笠冲下脱逃;使舜凿井时,瞽叟与象却小王村填井,舜凿地道脱逃。
与孝相关的故事成语典故
与孝相关的故事成语典故
1、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2、戏彩娱亲: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3、百里负米:仲由,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4、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关于孝顺的成语及意思
关于孝顺的成语及意思
1、彩衣娱亲——也作“老莱娱亲”,出自汉·刘向《列女传》,意思是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来,该成语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2、卧冰求鲤——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
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3、寸草春晖——意思是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沉重,难以报答。
该词出自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4、慈乌反哺——慈乌反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元·无名氏《薛苞认母》第二折:“常言道马有垂缰,犬有那展草,踹踏街心,慈乌反哺。
”
5、入孝出悌——入孝出悌,亦作“入孝出弟”,意思是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该词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
有关孝亲的成语典故
有关孝亲的成语典故
1. 涌泉跃鲤:说的是东汉时期的姜诗和妻子庞氏,非常孝顺母亲。
母亲爱喝长江水、爱吃鱼,夫妻就常到江边取水煎鱼给她吃。
有一次因为风大,妻子回来晚了,姜诗还误会她而将其赶出家门呢!你看,这得多孝顺呀!就好像我们为了爸妈喜欢的东西,也会不辞辛苦地去准备一样呀!
2. 鹿乳奉亲:春秋的郯子呀,真的是想尽办法孝顺父母。
他父母年老,都患眼疾,需要喝鹿乳疗治。
郯子就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哎呀呀,这得有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呀!我们能不能为了爸妈也勇敢地去做一些特别的事情呢?
3.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那可太厉害了。
继母朱氏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冰冻,王祥竟然赤裸躺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这简直太神奇了!这就好比我们为了满足爸妈的心愿,不惜一切代价呀!
4. 戏彩娱亲: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七十岁了还穿着五彩衣,扮作婴儿来逗父母高兴。
哇塞,这么大年纪还这么有童心,我们是不是也该常常想想怎么让爸妈快乐呢?
5. 卖身葬父:董永为了安葬父亲,竟然把自己卖了!这是多么深厚的情感呀!想想我们,能为爸妈做到这种程度吗?
6. 刻木事亲:丁兰幼年父母双亡,他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
这是多么执着的爱呀!我们是不是也要时刻记得爸妈,对他们好呢?
我觉得呀,这些孝亲的成语典故都好让人敬佩!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古人的这份孝心,把对父母的爱好好地表达出来,别让孝顺只是嘴上说说呀!。
5个关于孝道的成语及其典故
1、弃官寻母 成语典故:朱寿昌,宋代天长⼈,七岁时,⽣母刘⽒被嫡母(⽗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五⼗年母⼦⾳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书写《⾦刚经》,⾏四⽅寻找⽣母,得到线索后,决⼼弃官到陕西寻找⽣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母和两个弟弟,母⼦欢聚,⼀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多岁了。
2、孝感动天 成语典故: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姓姚,名重华,号有虞⽒,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仓仓顶时,从⾕仓下纵⽕,舜⼿持两个⽃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耕种,⼤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把两个⼥⼉娥皇和⼥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
舜登天⼦位后,去看望⽗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3、⿅乳奉亲 成语典故:郯⼦,春秋时期⼈。
⽗母年⽼,患眼疾,需饮⿅乳疗治。
他便披⿅⽪进⼊深⼭,钻进⿅群中,挤取⿅乳,供奉双亲。
⼀次取乳时,看见猎⼈正要射杀⼀只麂⿅,郯⼦急忙掀起⿅⽪现⾝⾛出,将挤取⿅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猎⼈敬他孝顺,以⿅乳相赠,护送他出⼭。
4、百⾥负⽶ 成语典故:仲由,字⼦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孔⼦的得意弟⼦,性格直率勇敢,⼗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常常采野菜做饭⾷,却从百⾥之外负⽶回家侍奉双亲。
⽗母死后,他做了⼤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母亲去负⽶,哪⾥能够再得呢?”孔⼦赞扬说:“你侍奉⽗母,可以说是⽣时尽⼒,死后思念哪!”(《孔⼦家语·致思》) 5、亲尝汤药 成语典故:汉⽂帝刘恒,汉⾼祖第三⼦,为薄太后所⽣。
⾼后⼋年(前180)即帝位。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_孝顺孝心的成语故事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_孝顺孝心的成语故事孝心是对双亲长辈孝敬的心意,是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是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也有很多,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1:弃官寻母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2:拾葚异器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巧遇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3: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
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
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
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4:哭竹生笋孟宗,三国时江夏人,少年时父亡,母亲年老病重,医生嘱用鲜竹笋做汤。
适值严冬,没有鲜笋,孟宗无计可施,独自一人跑到竹林里,扶竹哭泣。
少顷,他忽然听到地裂声,只见地上长出数茎嫩笋。
孟宗大喜,采回做汤,母亲喝了后果然病愈。
后来他官至司空。
关于孝心的成语故事5:扼虎救父杨香,晋朝人。
十四岁时随父亲到田间割稻,忽然跑来一只猛虎,把父亲扑倒叼走,杨香手无寸铁,为救父亲,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急忙跳上前,用尽全身气力扼住猛虎的咽喉。
古代孝顺父母的成语故事精选
古代孝顺父母的成语故事精选首孝弟,次谨信.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注释: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孝顺父母的成语故事精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涌泉跃鲤姜诗,东汉四川广汉人,娶庞氏为妻,古代孝敬父母的故事。
夫妻孝顺,其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
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
一次因风大,庞氏取水晚归,姜诗怀疑她怠慢母亲,将她逐出家门。
庞氏寄居在邻居家中,昼夜辛勤纺纱织布,将积蓄所得托邻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
其后,婆婆知道了庞氏被逐之事,令姜诗将其请回。
庞氏回家这天,院中忽然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
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
二、闻雷泣墓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
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
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
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
"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
三、乳姑不怠崔山南,名,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
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唐夫人十分孝顺,每天盥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
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新妇之恩,但愿新妇的子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
"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
四、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
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
关于孝心的成语及解释
孝心的成语及解释关于孝心的成语及解释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
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
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
()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
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
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
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
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
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
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四字孝的成语故事
四字孝的成语故事关于孝的四字成语有很多,比如移孝作忠、母慈子孝、孝悌力田、忠孝两全、求忠出孝、子孝父慈、忠孝节义、孝子顺孙、孝子爱日、孝子贤孙、父严子孝、孝子慈孙、孝悌忠信、披麻带孝、入孝出悌、父慈子孝、入孝出弟等。
一、移孝作忠【解释】: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同“移孝为忠”。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出自】:谢觉哉《不惑集·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
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 二、母慈子孝【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
”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白话文:“上天给我彝。
“孔子传:“上天和百姓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示例: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疏》:“陛下蔽太子之元良,枉太子之神器,何以教天下母慈子孝焉。
” 白话文:“陛下隐太子的元良,枉太子的神器,如何教天下母慈子孝呢。
”三、孝悌力田【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自】:《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白话文:“他派使者慰劳赏赐三老、孝者帛每人五匹,敬爱的人、力田二匹……因为户口设置三老、孝悌力田常任乡官。
” 四、忠孝两全【解释】: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
亦作“忠孝双全”。
【出处】: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白话文:“业传战略,名字在勋登记;蕴天爵以修己,忠和孝两全。
” 五、求忠出孝【解释】:指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出自】: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孔子曰:‘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有关孝的典故成语
有关孝的典故成语一、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孝顺父母被视为一项重要的美德。
古代中国有许多关于孝顺的典故和成语流传至今,这些典故和成语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传统美德的力量。
二、孝敬父母之重要性1. 孟母三迁孟子的母亲是个非常有教养的女性,她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
在孟子还很小的时候,她就三次搬家,目的就是为了让孟子接触到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孩子的教育和成长需要家长的重视和辅助。
2. 拔苗助长这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典故。
相传有个农夫为了让庄稼更快地长大,就每天悄悄地拔掉庄稼上的苗。
结果,最后他得到的并不是更丰收的结果,反而是庄稼死亡。
这个故事寓意着孝敬父母需要得当的方法和时间,不能心急功高。
三、著名的孝道典故1. 尔雅·孝经《尔雅·孝经》是古代孔子弟子孟子所著的一部关于孝道的书籍。
这本书关于孝顺的内容非常丰富,详细地叙述了孝顺的不同层面和方面。
它对于培养后代的良好传统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孝感周公周公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政治家和贤人。
他非常孝顺,甚至连自己的妻子也没有得到他的特殊照顾。
他的孝心感动了神明,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和指引。
周公的孝心成为了后代子孙值得学习的楷模。
3. 孝敬母亲的陶渊明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个文学家,他非常孝顺自己的母亲。
他在家中建造了一个茅屋,就是为了照顾和孝顺自己的母亲。
他以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爱戴。
四、有关孝的成语1.孝敬父母,感恩图报;2.尊老爱幼,孝老悌幼;3.追忆先祖,不忘家训;4.父为子隐,子为父隐;5.百善孝为先,孝顺是美德。
五、结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中国有许多关于孝顺的典故和成语。
这些典故和成语生动地展现了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传统美德的力量。
我们应该从这些典故中学到孝敬父母的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
只有通过行动来孝顺父母,我们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个关于孝道的成语及其典故
1、弃官寻母
成语典故: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
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以前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
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2、孝感动天
成语典故: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3、鹿乳奉亲
成语典故: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
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
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4、百里负米
成语典故: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
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
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
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
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
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
“你侍奉父母,能够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
语·致思》)
5、亲尝汤药
成语典故: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
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
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
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
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