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孝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
论文关键词:孔子孝道思想启示
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再结合当今社
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
《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儒家指养亲、尊亲。②指居丧。如:守孝;戴孝;孝服。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②孝顺,善事父母。
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④居丧。⑤指孝服、丧服。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
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
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
东西,这就叫做道。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
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既然孝非常重要,不孝是不可以的。
他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那强调不孝行为罪大恶极。孝是美好的,不孝是可耻的。那么是否人人都有条件行孝呢?他说:“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故白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孔子进
一步强调,普通人通过天时地利、谨身节用也能行孝,不可能无条件行孝。
三、孔子论孝与父母、自然和国家
孔子认为,孝必须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于是他论述了在处理与父母、与自然、乃至与国家时孝如何体现。
1.孔子论孝与父母
(1)让父母无忧。父母是子女的生命之源。《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
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瑚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曾子从仲尼在楚而心动,辞归问母。母亲回答说:“思而啮指。”孔子评价道:“曾参之孝,精感万里。”这从侧面说明了无论儿女走到哪里,父母就牵挂到哪里。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所以父母在,人们不能到处跑,即使不得已也要说明去向,尽量减少父母的担忧。孔子还说:“父母唯其疾之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这就是说子女要珍惜生命,修
养身心,建功立业,让父母得以慰籍和荣耀,这是孝的最终归宿。
(2)善待父母。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Jl 意思是如果子女的孝在于养活父母,那么与养活狗马无区别。所以孔子说:“意者身不敬!辞不逊与!色不顺与!古之人日:农与缪与,不女聊。’这要求我们对待父母不仅态度恭敬,还要和颜悦色,不能只满足给其吃穿。孔子还要求人们做地道的孝子,“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即所谓:“生事受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亲终矣。”
孔子不愧是圣人,他不仅教育人们要孝敬父母,还教导人们怎样对待活着的父母和死去的
父母。
(3)了解、帮助父母。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我们
要了解父母,知道父母的年龄,为父母的年高而高兴,为父母日近大去之日而悲伤。我们不仅要了解父母,而且要为父母出谋划策,帮助父母。他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孔子教导人们不要一味的顺从父母,当父母有错时,做子女的应尽力劝谏,即使父母不接受,也不要对父母大吼大叫。
(4)对待丧事。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说,生前要礼待父母,父母死后要按礼的规矩安葬父母。还说:“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傣,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此哀戚之情也。”嘲 6]即说父母死了,我们要痛苦,要悲伤,吃好穿好也高兴不起来,悲痛无以言表。
2.孔子论孝与自然
孔子提倡爱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并上升到道德中“孝”的高度。他说:“伐—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这个伟大的圣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要爱护自然的论断,这与我们今天提倡的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的观点是一
致的。我们应该从圣人的理论中得到启示,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和地球。
3.孔子论孝与国家
孔子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爱者,不敢慢于人。”嘲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嫌弃天下人的父母,敬重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轻慢天下所有人的父母。“故不亲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享,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是的,一个爱父母的人才会爱别人的父母,如果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让怀天下呢?孔子说:“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又说:“君子之教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之睇,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之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
者也还说:“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睇,故顺可移于长。”嘲这几句话的意思
是说,教民要从孝开始,孝悌之道可以移于治国之道。只要人人孝,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
人的父母,才可以使人敬爱天下人的兄长,才可以忠于君王。总之,只有实行孝道方能实
现天下太平。孔子这一观点,虽然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的社会秩序。但它同时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它启发我们要人人拥有爱 tl,,人人奉献爱心,以共建美好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讲,孔子的孝是全孝、大孝,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孝。所以,孔子主张要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孝为大孝。适当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