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专题共43页文档
第二章农业技术经济的理论基础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在理解经济效果时注意三点:
1.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经济效果必须反映所得和所费的相对关系。 产量、产值、投入、成本不是经济效果; 2.产出的反映。 .产出的反映。 产出可以用数量(收入、产量)、质量 数量( 质量(合格率、 数量 质量 返修率、一级品率等)、时间 时间(建设期、达产期等)、 时间 价值(产值、增加值)四方面 四方面的内容来反映。 价值 四方面 3.投入的反映。 .投入的反映。 包括直接消耗 直接消耗(原材料、人工、生产车间的折旧 直接消耗 等)、间接消耗 间接消耗(管理、组织成本等)、劳动占用 间接消耗 劳动占用 (流动资金、固定资金、土地、人力等)。
>1
绝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也可表示为: 绝对经济效果=产出--投入
>0
相对经济效果及其临界限
新技术的经济效果 相对经济效果 = 原技术的经济效果or当家技术的经济效果
>1
五、提高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经济效果( ) 劳动成果 劳动成果( ) 劳动消费 劳动消费( ), ),可 经济效果(E)=劳动成果(Y)/劳动消费(L),可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以推出以下五种提高经济效果的可能: 劳动成果一定/劳动消耗减少 (1)E↑=Y→/L↓ 劳动成果一定 劳动消耗减少 )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一定 (2)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一定 )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劳动消耗少量增 (3)E↑=Y↑↑/L↑ 劳动成果大量增加 劳动消耗少量增 ) 加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劳动消耗大量减 (4)E↑=Y↓/L↓↓ 劳动成果少量减少 劳动消耗大量减 ) 少 劳动成果增加/劳动消耗减少 (5)E↑=Y↑/L↓ 劳动成果增加 劳动消耗减少 ) 增产、 增产、节约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总结词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详细描述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通过统计分析手段探究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效果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客观、真实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际应用情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方法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种,静态分析主要
考虑一次性投资和收益,而动态分析则考虑时间因素和折旧。
03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的实践包括对各种农业技术的综合评价、对区域农业
发展的规划评价以及对政策措施的效应评价等。
农业技术的投资决策
农业技术投资的特点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农 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通过合理的技术选择和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 境。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对农业发展的重视和农业生产技术 的不断进步,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一门学科来研究农业技术领域的经济问题。
农业技术项目评估
对已实施完成的农业技术项目进行效果评估和总结,为后续项目提供经验和借 鉴。
农业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创新
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农业技术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实现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的共赢。
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融合
推动农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生态,促进农 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课件 (5)
1 2
ij ln X i ln X j u
i 1 j 1
26
最小二乘法 OLS
特点 要素弹性不变; 模型形式固定; 计算结果粗略 须事先知道要素弹性 结果中含有其他因素 的作用
侧重于测算技术效率 估计方法复杂
模型形式设定放松; 同时考虑了偏性和中 性技术作用; 估计方法简单
TFP指数法
即:
TFPT st lnTFPst ln( (总 总投 产入 值指 指数 数))sstt
TFPst
1 n 2 i1
(is it )(lnyit
ln yis )
1 n 2 i1
(is it )(lnxit
ln xis )
Ø 总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是指一
个生产单元(企业、行业、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 产的总产出和总投入之比。它常用作衡量一个行业或地区 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性指标,TFP的增长则是科技进步、效 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提高的综合体现。反映了与广 义科技进步内涵的相同内容,因此总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等同于广义科技进步率。根据定义,时期s、t的总要素生 产率TFPs、TFPt可分别表示为:
2
汤氏指数一般写成对数形式:
ln QT ST
n is
i1
it
2
ln qit
ln qis
这种对数形式为实际计算提供了方便。
33
TFP的度量 ——常用的生产率指数
汤氏指数运用
令x y 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的数量,ω、υ分别表示产出和 投入的价值份额,下标ij分别表示第i种产出物和第j种投入 物,下标st表示不同的时期(或地区、或企业)。在大多数 实证研究中所计算的汤氏生产率增长率的形式为:
农业技术经济学第五章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对农业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帮助农民和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 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 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维护社会稳定。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农业技 术经济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学科。
发展趋势
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为农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02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原理
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将新的农业科技成 果引入农业生产中,以提高农业生产 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04
CHAPTER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农业技术创新与扩散的新趋势
01
02
03
农业生物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 物,提高抗逆性和产量, 降低环境污染。
精准农业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 工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 产的精准监测、智能决策 和高效管理。
可持续农业
关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 性,采用生态友好型农业 技术,降低农业对环境的 负面影响。
量。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帮助 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 化,制定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的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
农业技术经济学还可以为农 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过 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管理
3农技经理论
学习目的:理解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是农 业技术经济学应用的基础,掌握基本概念与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要求 学习要求:
把握几个基本概念 掌握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要点 ?学会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与指标体系设 计的基本要求
1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12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2、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效益) 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措施、技术方案、技术 政策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及贯彻时,劳动消耗同取得的劳 动成果之间的价值量的比较。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由于所评价的内容、标准不同,可以 分为绝对技术经济效果和相对技术经济效果。 绝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某一技术方案或某项技术措 施形成的投入产出间的比值或差额,可用来确定技术 方案或措施本身的经济效果。 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两种或多种可行技术方案之 间,或新技术方案与对照技术方案之间经济效果的相 对比较,通过这种比较可以选出最佳的技术方案或措 施,一般用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来进行技术方案的选优。
要素替代
16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3、农业技术经济效果评价与 指标体系
进行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涉及内容广泛, 重点包括:
确定评价原则 选择技术方案 选用分析方法 明确评价程序 资料采集与整理 建立指标体系
17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第3章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分析 2013-5-21
4
经济效益是获益性概念
经济效益,就是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劳动 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是生产经营活 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较。计算公式与经济效果 相同,但要扣除成本以体现有益性:
20160906第一章农业技术经济学(绪论)
2020/9/3
3
1.1.1.1 农业的相关概念
农业技术经济学中的“农业”,是指生产农副产品的这个产业。
农业是个庞大、复杂的产业部门,在农业产业系统中,从整个农业物 质的社会生产过程看,可以把它分成三个经济上相互关联的部门。
农副产品的消耗分配部门,包括轻 工业、商品和其他服务部门 。Biblioteka 产中农副产品生产与 加工部门
引进苏联科学技术:计划工作、基本建设工作; 社改基本完成后提出技术改造要注重经济效果; “大跃进”、“浮夸风”、“只算政治帐、不算 经济帐”;
起始阶段(1959-1965)
农业技术经济学
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八字 方针
党中央制定的《1963-1972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于光远 《新建设》1963年第5期 “加强农业技术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科学。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后者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计量经济学 的分析方法来研究生产力中物质技 术因素的组合,寻求最优方案。
18
1.2.1 形成的历史背景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日益专业化、社会化,农 产品变成了以交换为主要目的商品。生产者重视价值观念,他 们经营的目的是为了盈利。由于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商品化 ,生产既要及时掌握经济信息,认真选择项目,发挥优势,又 需要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以便从产值、成本、价格、利润等 的相互消长关系中,研究投入和产出间的变动比率,分析经营 目标实现的程度。
技术有软硬之分
一般指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采取的方法、手段、工具、设 备的总称。包括软技术和硬技术。具有三种形态:
物化形态,指生产工具、人工饲料、肥料、农药、良种等,是 物化的智力;
农业经济学第二章 农业技术经济学基本理论
29
日本模式(二)
人口增加需要更多的谷物,而化肥对传统作物的作用较差 ,在传统作物体系下不能大幅度增加产量。从而迫使日 本使用先进的农业生物技术,不断改良品种。
经济效果=
所得 所费
=
劳动成果 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
劳动成果:满足市场需求的质量合格的劳动成果。
3
(1)经济效果:从成本角度分析投入与产出 (2)技术效果:指某项技术的功能价值。强调在技术上达到
目的的质和量。
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力求统一。 1)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之间的矛盾。 2)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的效益性之间的矛盾。 3)经济上的需要与技术上的可能之间的矛盾。
2024/9/8 33
(生产力系统、组合木桶、均衡、替代) 农业生产力系统的构成要素? 技术进步的动力?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机制
补充:农业技术进步的道路和模式
从发达国家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内容主要包括两 个方面: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的现代化,即运用先进的 生产手段和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电气化、生物化和化学化,这是物质基础; 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农业生产 的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这是组织保证。
31
美国和日本农业技术进步的结果
美国和日本的农业技术进步开始于完全不同的初始生 产要素条件和供给条件,但在1880~1960年间,达 到了接近的农业和生产率的增长。
两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率先进入了世界上最 小国家的行列。
32
各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趋势
农业经济学讲义 第六章
上述三条途径形成的农业技术进步,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构成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当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在扬弃传统农业技术的落后部分,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符合客观规律的优良传统技术,也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来源组成部分。
3、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首先,它能高产优质(如前述)。第二,它能提高农业的集约边际。在技术既定的条件下,对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水平有一个最高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就会出现土地报酬递减。经济学上把这个投入的最高限度称作集约边际。集约边际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的集约边际会不断提高,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它能实现规模效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现代化劳动手段的应用,能促使生产单位的经营规模扩大,进而引起平均成本的降低,实现规模效益。第四,它能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为农业提供高效率的劳动资料和高质量的劳动对象,提供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并用科学技术武装劳动者。所有这些都促使农业生产要素的率不断提高。第五,它能拓宽生产领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一方面使农业本身向着生产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另一方面将逐步拓宽农村的生产领域,改革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从总体上扩大农民的收入来源。
4、改善资源状况,优化资源配置。农业技术的进步,将使农业资源的配置逐步发生变化。一方面,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增加农业资源的供给量;另一方面,它将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还将促进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级经济师考试农业经济讲义汇总
第一章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前言一、学习方法1.把握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2.多做习题和历年考题二、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现代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主要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主要考察现代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等内容..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第一节现代农业考试内容: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现代农业的内涵所谓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劳动力就业、维护生态环境等为主要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把产供销、贸工农相结合;由现代知识型农民和现代企业家共同经营的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现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例题:1.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A.一体化、多功能、高效率、高效益B.技术高度密集C.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D.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正确答案』D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世界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的三类道路选择:第一类;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发展劳动力节约型技术如农业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二类;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如日本和荷兰等;发展土地节约型技术如精耕细作和作物品种改良;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第三类;土地、劳动力比较适中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并重为主要目标..总结国内外现代农业经验;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农业技术的先导性:现代科学技术第二;农业要素的集约性:现代科技、资金、人才、信息等要素第三;农业功能的多元性:食品供给、农业环保、农业观光、文化传承第四;产业经营的一体性:生产、科研、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第五;农业效益的综合性:经济效益、生产效益、社会效益第六;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例题:1.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等;在实现农业现代化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提高土地生产率B.提高劳动生产率C.提高资源利用率D.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正确答案』B2.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2009年真题A.农业技术的先导性B.农业要素的集约性C.农业功能的多元性D.农业效益的单一性E.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确答案』ABCE三、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特征是商品化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高度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追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产业化产供销和贸工农的一体化产业体系..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第二;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良种化、化学化、机械化..第三;农业生产经营市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市场化..第四;流通与消费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期货交易..第五;农业发展的可持续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第六;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协作、专业分工、商品化经营..例题:1.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是..A.农业可持续发展B.一体化产业体系C.发达的农产品市场D.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正确答案』B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与主要类型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摸索和起步阶段1949-1978年..1957年;现代农业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同义语;被首次提出..第二阶段;基础和展开阶段1978-2000年..第三阶段;攻坚与实质阶段2001-今..我国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包括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数字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种源农业和能源农业..生态农业是将生态理念运用到农业中的一种新农业;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精确农业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以及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数字农业是指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等现代高新技术;对农作物发育生长、病虫害发生、水肥状况变化以及相应的环境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定期获取信息;建立动态空间多维系统;模拟农业生产过程中种种现象..都市农业是指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观光农业是指与旅游相结合的一种消遣性农事活动..种源农业;是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新兴农业..能源农业是有目的地生产生物质能含量大、利用价值高的农作物;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凝结在农作物中的生物质能开发出来;将其转化为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例题:1.以种养殖业的良种建设工程为核心;通过良种产业化和生产规模化的农业类型是..A.生态农业B.精确农业C.能源农业D.种源农业『正确答案』D2.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产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的农业类型是..A.都市农业B.种源农业C.有机农业D.生态农业<答疑编号『正确答案』C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第一;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不足;资金分散..第二;科技水平落后;人力资本水平不高..第三;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许多设施陈旧老化..第四;农业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五;要素市场;特别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发育不足..六、建设现代农业的主要措施与任务第二节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推广考试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特点与内容;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和职能;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了解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一、农业科技进步的内涵与特点农业科技进步是指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掌握和应用生产效率更高的科学技术;以替代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的过程..广义的农业科技进步;既包括农业生产技术进步即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即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狭义的农业技术进步仅包括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按技术进化程度的不同分为:技术进化和技术革命..技术进化是对原有技术或技术体系的改革创新;例如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施肥方法的改进、灌溉技术改进等;技术革命是技术或技术体系发生质的变革;其结果往往是原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杂交水稻技术、转基因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等..农业科技进步的特点:第一;综合性:涉及多方面领域..第二;渐进性:研究周期长;渐进式的技术进步..第三;区域适应性:农业科技应用因区域自然条件而不同..第四;应用的不确定性:农业科技应用存在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例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农业科技领域内的技术革命的技术有..A.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和使用B.施肥方法的改进C.灌溉技术改进D.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正确答案』D2.由农业生产特点所决定;农业科技进步具有的特点..2009年真题A.应用的确定性B.渐进性C.区域适应性D.应用的不确定性E.综合性『正确答案』BCDE3.农业发展史上有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以为主导;标志着美国杂交王米、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以及化肥农药的广泛使用..2009年真题A.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B.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技术C.现代育种技术和农业化学技术D.农业化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正确答案』C二、农业科技进步的内容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技术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科技进步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品种改良、作物栽培、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第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基础设施、农用能源;第三;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第四;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的技术进步:劳动技能、管理技能..三、农业科技进步的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内部动力:产量目标、质量目标、利润目标、产品竞争力目标外部动力: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农业产业化经营、城镇化发展、农业外贸、农业现代化例题:1.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源于..A.农村产业结构变革B.农业产业化经营C.农业现代化D.产品竞争力目标『正确答案』D四、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作用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是农业生产力发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个因素..其作用表现在: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五、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职能农业技术推广是指使用试验、示范、宣传等手段;将所取得的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实践转移和扩散;是把农业科学技术这个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是联系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生产技术开发与农业生产实践的桥梁..基本职能:第一;催化职能..包括传达式推广和教育式推广;前者是简单地把新技术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那里;后者不仅包括信息传达;还包括帮助推广对象掌握怎么样使用新技术..第二;反馈职能..反馈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信息;利于更好的研究..例题:1.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包括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活动..2006年考题A.示范B.培训C.营销D.指导E.合作『正确答案』ABD2.把新技术的信息简单地从研究者手中传导到潜在的使用者;属于农业技术推广催化职能的推广形式..2009年真题A.教育式B.行政式C.市场化D.传达式『正确答案』D六、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五个阶段:第一;选定推广项目:推广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来源:科研成果、引进技术、农民生产经验、推广部门技术改造..第二;推广试验:小区试验、不同地区推广试验..从科研到生产的关键环节..第三;示范:选择示范田和示范户;直接向农民传授操作方法..第四;推广:通过示范证明该项技术在当地的推广价值后;进行大面积推广..第五;反馈和改进研究:将试验、示范及推广的信息反馈给科研部门..例题:1.农业技术推广的一般程序不包括..A.研究开发B.选定推广项目C.推广D.推广试验『正确答案』A七、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体推广组织和技术潜在使用者、内容农业新技术的供给和需求、客体农业科技成果..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条件:公共部门支持、全国统一化组织、专业化推广人员、推广体系与研究体系的密切联系..例题: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推广内容是..A.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需求B.实施技术推广的组织机构C.制度设计D.推广组织『正确答案』A八、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情况我国的农业推广机构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目前已形成了以政府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从省级到绝大部分乡镇都设有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政府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专业类型包括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林业和水利技术推广体系等五大体系..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采用的主要是传递服务模式;这种模式在实践中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项目推广模式..项目推广是以推广项目的形式来推广技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市场机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发挥了作用;部分农业技术成果开始进入了市场;出现了技术承包型、技术转让型、技术咨询型等多种技术推广模式..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稳定国家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基础上;建设由国家、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协会等办的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例题:1.多选题下列属于市场型的技术推广模式的有..A.技术承包B.技术转让C.技术咨询D.推广项目『正确答案』ABC第三节农业产业化考试内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萌动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表述正确的是..A.以市场为导向B.以效益为中心C.以龙头企业为依托D.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正确答案』ABC二、农业产业化的特征与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比较;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农业专业化: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第二;经营一体化:“市场-龙头-基地-农户”的贸工农一体化..第三;服务社会化: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种服务由社会化组织来提供..第四;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农户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及销售环节的平均利润..例题:1.农业专业化不包括..2009年真题A.农业企业专业化B.农艺过程专业化C.农业地区专业化D.农业产品专业化『正确答案』D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有利于农民增收: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第二;有利于适应大市场需求:龙头企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第三;有利于保障农民权益: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等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第四;有利于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龙头企业对市场;产品质量提高..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主要有:第一种;合同制模式企业+农户:市场型合同、生产管理型合同、资源提供型合同..第二种;公司制模式:农工商综合体;亦即拥有相对独立生产基地的公司企业..第三种;合作社模式:分散农户自己组织的组织;代表农民进行市场交易..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运行机制包括利益分配机制和运转约束机制..其中;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运转约束机制是前提;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农业产业化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进行联合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的实现是通过具体的利益分配方式;包括:实行按股分红、红利均等;保护价格;利润返还;反租倒包..这种利益分配机制主要有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利益机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运转约束体制有市场约束体制、合同契约约束机制、股份合作约束机制、专业承包约束机制..例题:1.农业产业经营的模式不包括..A.合同制模式B.公司制模式C.合作社模式D.个人独资模式『正确答案』D2.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依靠自身的信誉和原有的产销关系;与农户按照当期市场价格进行交易;是约束机制的体现..2009年真题A.计划B.市场C.股份合作D.专业承包『正确答案』B五、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第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能力增强..第二;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东中西分工协作;出口型、大宗农产品型和特色型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格局..第三;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产销一体化公司”等模式..第四;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是产业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例题:1.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包括..A.合作组织+农户B.公司+批发市场C.产销一体化公司D.批发市场+农户『正确答案』B第四节农业可持续发展考试内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特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可持续农业观念的提出..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与环境大会”;通过了着名的人类环境宣言..1988年;粮农组织在荷兰丹波召开国际农业与问题大会;向全球发出了“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丹波宣言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是“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战略..可持续农业从构想到具体实践..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21世纪议程;把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1996年;粮农组织罗马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和要点;突出了“新的绿色革命”技术;指出包括新品种、化肥、灌溉和农药技术在可持续农业中的意义和作用..我国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源于1981年“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对可持续农业作了经典定义..这个定义有四个要点:第一;“不造成环境退化”;即人类与自然建立一种非对抗关系..第二;“技术上适当”;生态经济系统得合理化;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主导..第三;“经济上可行”;要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国家财力和农户财力不支..第四;“能够被社会接受”;生态环境变化和技术革新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应当控制在社会承受范围之内..总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很丰富;虽然迄今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有三点是获得共识的:第一;都强调不能以牺牲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权益作为换取当今发展的代价..第二;均认为可持续农业要兼顾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效益..第三;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要素..“软件”是指可持续农业的外部环境;即人们的观念、政策体制等;“硬件”是指技术上的创新..例题:1.可持续农业的“软件”不包括..A.技术创新B.人们的观念C.政策D.体制『正确答案』A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生态可持续性基础:自然过程及生态系统的永续生产力和功能社会可持续性目的:发展机会的代际平等和代内平等经济可持续性主导:产量的持续性例题: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是..A.生态可持续性B.社会可持续性C.经济可持续性D.生存可持续性『正确答案』C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我国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严重问题;如下:农业资源锐减、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剩余劳动力数量较多..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与荷兰政府联合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登博斯宣言;对可持续农业发展提出了三个基本目标:第一;积极增加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粮食持续增产安全目标..第二;促进农村综合发展;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消除农村贫困农村综合发展脱贫致富目标..第三;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良性循环目标..例题:1.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不包括..A.粮食安全B.消除贫困C.生态保护D.社会文明『正确答案』D六、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发达国家的主要模式:美国的“低外部投入的可持续农业”模式、“高效率可持续农业”模式;德国的“综合农业”发展模式;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法国的“环境保护型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主要模式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例题:1.环境保全型可持续农业模式;是的经验..A.美国B.德国C.日本D.法国『正确答案』C第二章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体制考情分析本章主要讲述农业企业以及它的经营和管理体制..本章是2009年考试的重点章..从历年考题来看;本章知识点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案例分析题中均能出现;出现案例分析题的可能性很大..要求能理解本章中的重要知识点;甚至做一些拓展性的阅读..最近三年本章考试题型、分值分布。
专题6 农业技术经济专题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二、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的计算 三、农业技术选择的评价 四、生物技术与农业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农业的特点: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特点 1. 创新周期较长 2. 创新风险很大 3. 与土地利用紧密相连 4. 创新内容具有阶段性(20世纪初,拖拉机为代表的机械技术创新;
环境污染,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地方 政府行政事物增多
环境污染,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地方 政府行政事物增多
文 信息 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 化 教育
科技
偏重农药造成的农业生产中的农业技 能的衰退
(二)基于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技术方案选择
1.比较分析法
平行比较方法:例1. 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表
方案
每公顷 产量( 千克) ①
每公 顷收 入 (元) ②
每公顷 物资费 (元) ③
每公顷 人工费 (元) ④
每公顷 成本 (元) ⑤= ③+④
每公顷净 收入 (元) ⑥= ②-③
每公顷纯 每千克成
收入(元) 本(元)
⑦=
⑧=
②-⑤
⑤/①
每元效益 (元) ⑨= ②/③
垄三 2610
常规 2055
增减 27.01 率(%)
1.陆地绿色植物覆盖率=(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农作物种植面 积) ÷土地总面积
2.林地覆盖率=(森林面积+灌木林面积+护田林面积+四旁树占地 面积) ÷土地总面积
3.土地复垦率=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土地总面积 4.水土流失广度=水土流失面积÷总土地面积 5.水土流失治理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面积 6.旱涝(病虫)灾害率=旱涝(病虫)灾害面积÷总耕地面积*100%
农业经济免费电子稿.doc
农业经济免费电子稿农业经济免费电子稿篇1浅谈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摘要我国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经济却相对落后,这和现行的和管理模式密切相关,但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农业经济带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为了使信息化技术在农业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进行细致研究。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我国可以说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资较为丰富,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对于农业的具体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落实效果,必须要重点从农业管理入手进行分析和控制,尤其是农业经济管理,更是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业经济管理不仅仅需要从管理人员入手进行有效培养和教育,还需要重点从技术层面进行不断优化创新,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就是为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现行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具备较强的积极作用效果。
1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出现的问题1.1成本高,效果一般结合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中对于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看,虽然越越多的管理人员已经意识到了这种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也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引入和运用信息化技术,但是从落实效果上看,投入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取得的成效却并不理想。
我国虽然很多地区都构建了自身相配套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也都促使这一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较好运用,但是因为其对于该项工作的认识并不是特别清晰,前期投入往往比较大,不懂得如何进行信息化系统构建中成本的有效控制和节约,在实际处理中还存在着显的过分求好现象,最终也就无形中提升了构建成本;而从该体系的具体运行中看,大部分人员都不是特别熟悉如何操作和使用,尤其是对于绝大部分的农民群体而言,其更是在该体系的运行中存在着显的困惑,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该信息化体系流于表面,难以发挥出最强的应用成效。
1。
2农业信息和用户需求差异性显对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目的而言,其主要就是为了发挥出较强的服务效果,能够满足于用户提出的各方面需求,但是从实际落实效果方面看,这种需求的满足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相应的农业信息内容和用户需求之间存在着较为显的差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技术经济专题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