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篇一: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一天的垃圾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收集垃圾应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3、怎样给垃圾分类?答:1)按材料分,可分为塑料、金属、纸张、玻璃等垃圾。
2)按原来的用途分,可分为食物、包装、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家电等垃圾。
3)按危害状况分,可分有害垃圾、一般垃圾。
4)按处理方法分,可分为填埋类、焚烧类、堆肥类垃圾。
5)按来源分,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第二节垃圾的处理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会影响环境。
2、填埋垃圾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模拟垃圾填埋场在雨水的浸泡下发生的变化污染地下水。
实验中的细石子和其中的清水模拟土层和地下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模拟被填埋的垃圾;慢慢往上面喷水模拟下雨。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埋在细石子中的墨水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7、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节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的问题的办法,常用的减少垃圾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4、你对厂家过度包装有什么建议?答:包装首先要保证物品安全,其次要实用,避免过度包装。
5、重新使用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例如:塑料袋、绳子,玻璃瓶等。
第四节分类和回收利用1、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是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主要包括纸张、金属、塑料、玻璃、布料、橡胶等。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 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汇总(手打 )
第四单元:第一课:一天的垃圾1、垃圾分类:按垃圾的材料分:塑料、金属、玻璃、纸、布等垃圾。
按是否有毒分:有毒垃圾、无毒垃圾。
按是否容易腐烂分:易腐烂垃圾、不易腐烂垃圾。
按垃圾的来源分: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2、垃圾的危害:污染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侵蚀土地,传播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经济发展。
3、垃圾的处理: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第二课:垃圾的处理1、填埋法:简单的填埋,就是找块空地,挖个大坑,把垃圾倒进去,再用泥土盖起来。
优点:比较方便,成本较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
缺点:占用土地,垃圾分解比较慢,可能会污染地下水。
2、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玻璃瓶代表垃圾填埋场,细石子代表土壤,喷洒出的水代表雨水,被污染的纸巾代表垃圾,底部清澈的水代表地下水,墨水扩散代表污染扩散。
实验现象:瓶子底部原本清澈的水染了墨水的颜色。
实验结论:填埋垃圾会污染地下水。
3、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4、新型垃圾填埋场:P73页。
衬垫:把垃圾屋与周围土层隔开来。
垃圾过滤收集池和处理池:把从地面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进行处理。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状况。
气体排放管:排放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
5、焚烧是处理垃圾的另一种常见方法,就是把垃圾在焚烧炉里烧掉。
垃圾焚烧的优点:占地小,避免了垃圾污染地下水,产生的热量还可以用来发电。
缺点:不仅会消耗大量电能、留下残余物,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6、堆肥法:这是农村常见的垃圾处理方法。
用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可以把垃圾变成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第三课: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1、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2、(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3、(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的(环境污染)。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班级姓名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来源和处理方法)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
3、简单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科学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9、可回收垃圾: 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布类等生活垃圾有毒垃圾: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剩余饭菜、蔬菜茎叶等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K12学习】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5、(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和(重新使用)。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8、(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
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3、(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
6、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整理知识点(精选)
科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人的视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走进(微小世界),去发现生命世界更多的(奥秘)。
3、(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工作、学习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是也叫(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6、放大镜的构造是(镜片)、(镜框)、(镜柄)。
7、(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8、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9、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两种。
10、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
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12、公安人员用放大镜(观察现场找到的纤维和指纹等);农业科技人员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花或种子);牙医用放大镜(看病),老人用放大镜读书看报。
13、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14、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5、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知识点本文档旨在总结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
第一章:天气和气候
- 天气的变化及影响因素
-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特征
-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 了解气温、气压、风力和降水量的测量单位和仪器
第二章:水的循环和水的重要性
- 水的循环过程
- 了解水在地球上的分布和重要性
- 回收水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三章:光的反射、折射和传播
- 光的传播方式
- 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 了解光的颜色和光的折射和反射与数学之间的关系第四章:电的传导和电路
- 了解电的传导过程
- 探究电的产生方式
- 掌握简单的并列电路和串联电路
- 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
第五章:物质的三态和物质变化
- 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特征
- 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和条件
- 了解物质的凝固、熔化和汽化现象
第六章:地球运动与地图
- 探究地球自转和公转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地球上的经纬度
- 掌握利用地图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方法
第七章:人体内的营养成分和运动
- 掌握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及其来源
- 了解消化、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
-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和不同类型的运动方式第八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
- 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 掌握声音的音量和音调的变化规律
第九章: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 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征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 探究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食物链
以上为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环境和我们 知识点及教材习题解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知识点及教材习题解析1.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可以在上面修建_公园、体育场,但是不能用来建筑房 屋和种植庄稼。
2.焚烧的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会_消耗大量电能 、_ 留 下残余物, 如果控制不好,还会产生有毒物质,造成二次污染。
3._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使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
4.垃圾的回收利用,需要把其中可利用的材料_区分和_ 集中起来。
要有效地回收,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旧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分装,这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_义务_。
5._ 淡水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必需品。
6.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_人 类的活动引起的。
7.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_沉淀和过滤之外 ,还要加入药物进行_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8.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白_水库、_ 潮泊或_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9.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适合做饮用水,仍能用在其他方面,如用这种水浇灌草坪和树木,或作为工厂“中的_冷却水。
10.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如大气中的飘尘易使呼吸系统发生病变。
_减少废 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 根本的办法。
11.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_九寨沟、_长白山、卧龙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教材习题解析P72:除了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呢? 答:目前常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理、焚烧和堆肥,还有相当一部分垃圾是露天存放,未作适当处理。
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形式。
P72:这个装置模拟的是垃圾填埋场。
实验中的各部分分别代表了什么?我们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清水代表地下水,细石子代表土壤,浸过墨水的纸巾代表垃圾,喷水代表下雨。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毕业复习要点: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1、目前常用的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等,但填埋、焚烧仍然会影响环境。
2、垃圾填埋声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有:(1)占地少,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以用来发电。
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等。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减少垃圾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6、生活中以下的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张和塑料的丢弃等。
7、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产生大量垃圾)、(污染环境)。
8、垃圾中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塑料、玻璃、金属等),这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9、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10、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有三种:(汞、铅、镉)。
11、(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2、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
13、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14、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等,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15、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6、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7、污水需要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和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中有塑料袋、杂草、菜叶等,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细菌群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
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7、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8、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9、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0、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11、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3、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六下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ppt课件
5.一天的生活用水 看水表,写出各表的读数
( 5.7472 立方米 )
( 1248.0592立方米 )
•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 世界人均供水量自1970年以来开始减少,而且持 续下降。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 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预计未来20年,全球人均供水量还将减少1/3。
说说两种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比较方便,成本较 低
占用土地,垃圾分 解比较慢,可能会 污染地下水
占地少,避免污染地 下水,热量可以用来 发电
消耗电能,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3.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 减少垃圾数量 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回 收原材料,不但能减少垃圾数量,还能节约 资源 。 2、 重新使用 是指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东西, 是减少垃圾数量的重要方法。
厨余垃圾 有害垃圾 其他垃圾
在家庭垃圾中,包含哪些可以被回收利用的材料?
纸 金属 塑料 玻璃
报纸、课本、牛奶包装盒等 易拉罐、家用电器、车等 饮料瓶、包装盒(袋)等 酒瓶、镜子、开水瓶等
各种金属制品 纸制品 塑料制品 玻璃制品 橡胶、布等
砖瓦陶瓷 渣土 卫生间废纸
剩余饭菜 果皮 蔬菜茎叶
可回收垃圾
7、当茶杯用 8、在瓶上绘画做艺术品 9、做标本瓶用 10、做墨汁瓶用 11、做储钱罐用 12、做花瓶用
1、当鞋套用 2、当浴帽用 3、雨天当雨鞋用 4、当洒水壶用
5、做风筝用 6、罩在物体防尘用 7、做气球用 8、做手工用
一个塑料袋的5种重 新使用的方法
4.分类和回收利用
垃圾
可回收垃圾 不可回收垃圾
我的节水计划
• 1、淋浴时,抓紧时间。 • 2、把洗脸水存起来,用于冲厕所、拖地。 • 3、控制水龙头,开关至中小水量,及时关水。 • 4、用脸盆洗脸。 • 5、用流水洗手。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每课重点知识
第四单元理想的家园13 洁净的水域知识清单必背1.水域污染的主要原因: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等随着雨水流入水域;随意向水体倾倒固体垃圾。
2.被污染的水中所含的病原微生物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痢疾;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人体中毒,被污染的水还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污水灌溉会影响灌区农作物的生长,影响植食动物的健康。
人食用这样的农作物以及动物的肉、奶后会致病。
3.去除水域中的固体废弃物常用的方法,包括打捞、沉淀、过滤等。
4.造成滇池污染的原因是由于城市规模扩大,导致入湖的污染物迅速增多,再加上围湖造田、直接向湖中排放生活污水等原因,致使滇池水质迅速恶化,富营养化严重。
5.治理滇池的途径和方法:人们采取多样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如治理周边污染源、实施雨污分流、从外流域引水、控制水面交通、生态清淤等。
6.雨污分流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排放并进行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
7.雨污分流便于雨水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使污水处理厂减少处理水量,提高处理效率。
8.治理水域污染的方法一般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探究活动必会做一个模型,研究污水和固体废弃物是怎样从陆地进入水域的。
现象:往泥土中慢慢倒水后,带有食用色素的水和泡沫粒进入了另一个托盘中。
结论:污水会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进入水域。
固体废弃物会随着雨水冲刷和地表径流进入水域。
活动手册参考一、把可能造成水域污染的原因写在框里。
二、调查你所在城市的水域污染情况及治理方法。
我对保护水域的建议:制定相关规定,定期清理等。
14 清新的空气知识清单必背1.清洁新鲜的空气环境会让人体感觉舒适,污浊的空气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会刺激人体的器官,产生很多不适反应,如刺眼、刺鼻、咳嗽、恶心等,危害身体健康。
2.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烟尘和一些有毒的化学物质等微粒组成的。
雾和霾虽然是两种不同的天气现象,但常常同时出现。
3.空气中的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原因。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环境和我们》知识梳理
第1课《一天的垃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2.垃圾分类的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分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餐巾纸、一次性筷子等)、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还可以按它们的来源和处理方法分。
3.统计一天的垃圾时要注意: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外出时的垃圾也不要遗漏;注意洗手。
4.垃圾对环境的危害:首先是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又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体,还会招引蚊蝇,传播疾病。
第2课《垃圾的处理》1. 除了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家庭垃圾外,工厂、学校、医院、建筑工地等每天也在产生大量的垃圾。
2. 垃圾填埋模拟实验:实验方法: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慢慢地往细石子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观察瓶底的水的变化,会发现,瓶底的水慢慢的变成有色的,时间越长,水的颜色越深。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垃圾填埋场里,垃圾在腐烂后产生的废水会往地下渗透,污染地下水。
模拟实验各部分分别代表:3.真正的垃圾填埋场还会对周围环境带来哪些危害?答:源源不断运来的垃圾要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新型填埋场各部分都解决了什么问题?①衬垫:避免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②过滤液收集:把渗入“垃圾屋”并被垃圾污染了的水收集起来。
③监测井: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④过滤液处理池:把收集起来的污水进行处理。
⑤气体排放管:排除垃圾发酵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
5.在我们想了很多办法来改进垃圾填埋场的设计之后,填埋垃圾还可能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采取清洁填埋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对地下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但是不能根除对环境的污染,潜在危害仍然存在,同时要永久性的占用大量土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单元知识点(图文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1.放大镜也叫凸透镜, 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
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特点的器皿(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 凸度越大, 放大倍数就越大。
由此可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
在13世纪, 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 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5、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
如: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 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蝇的眼睛是复眼, 每只小眼睛都是六角形;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 实际上都是扁平的细毛。
6.昆虫复眼虽有很多小眼组成, 但他们的视力很差, 但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很灵敏。
7、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蟋蟀和蝗虫的触角丝状、蚕蛾的触角羽毛状、天牛的触角鞭状、蜜蜂和蚂蚁触角膝状;口诀: 蝗蟋丝, 蜜蚂膝, 天鞭蛾羽蝴蝶棒8、蚜虫喜欢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 它的大小如针眼, 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清它们的肢体。
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虫及其幼虫。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我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 但都很有规则, 有的晶体较大, 肉眼可见, 有的较小, 需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
如花岗岩是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晶体: 雪、霜、冰、食盐、碱面、味精、白糖、石英、水晶、明矾、各种金属、各类矿物等。
非晶体: 玻璃、塑料、泡沫、蜡烛、橡胶、石油、动植物脂肪、松香、沥青、蜂蜡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知识点整理班级姓名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来的用途)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按(来源和处理方法)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现阶段我国采用的主要方法.3、简单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4、科学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9、可回收垃圾: 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布类等生活垃圾有毒垃圾: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剩余饭菜、蔬菜茎叶等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1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1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1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1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的(饮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饮用水源)不能洗澡.15、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16、污水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18、(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最根本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少废气废物的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19、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20、与传统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21、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2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23、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24、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为限制各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二、问题:1、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衬垫: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气体排放管:监测井:2、清洁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做?答:(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如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与我们知识整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环境与我们知识整理第一课一天的垃圾1、(垃圾)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
2、垃圾对环境的影响:①污染大气、②污染水源、③污染土壤、④破坏卫生和传染疾病。
第二课垃圾的处理1、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简单的填埋和焚烧还是会造成环境污染。
4、一根包装绳的10种重新使用的方法:①牵引物、②做钥匙扣、③当腰带,④当鞋带,⑤做翻花绳的游戏,⑥捆扎东西、⑦当电灯的开关绳、⑧当头绳、⑨扎扫把、⑩系口袋等。
5、一个玻璃瓶的10种重新使用的方法:①养金鱼、②种花、③当茶杯、④腌制咸菜、⑤做简易放大镜、⑥当笔筒、⑦当花瓶、⑧在瓶上绘画做装饰品、⑨做标本瓶、⑩牙缸等。
6、一个塑料袋的5种重新使用的方法:①做洗澡时的浴帽、②装垃圾、③下雨时当雨鞋、④套在电风扇上防尘、⑤装学习用品、⑥做手工、⑦用于包装、⑧将它做成风筝、⑨做成装饰品、⑩卖掉等。
3、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时也把(不可回收垃圾)再细分为(有毒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4、可回收垃圾包括:金属制品、纸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
5、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注射器、过期药品、废水银温度计等。
6、厨余垃圾包括:剩余饭菜、果皮、蔬菜茎叶等。
7、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
5、垃圾(分类)、(分装)还便于对有毒垃圾的处理。
6、(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
7、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面积上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如果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渗出的汞及重金属物质就会浸入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通过食物链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8、家庭垃圾中有约(1/3)是碎菜叶、蛋壳等厨余垃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班级姓名
1、垃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材料)分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类;按(原
来的用途)可以分为食物、包装、用品、一次性用品、衣物、家具和电器等;按(危害状况)分,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来源和处理方法)分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和(堆肥),(填埋)是现阶段我国
采用的主要方法。
3、简单的垃圾添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疾
病;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科学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
5、(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污染。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
这样
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8、(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的重
要方法。
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9、
可回收垃圾: 纸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布类等
生活垃圾有毒垃圾: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
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果皮、剩余饭菜、蔬菜茎叶等
其他垃圾: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10、(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11、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使
600吨水无法饮用,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2、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
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1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
物的尸体等。
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4、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
自来水是主要的(饮
用水),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15、淡水在自来水厂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16、污水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
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7、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此外,还有“白色污
染”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18、(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最根本办法,许多国家都已经立法减
少废气废物的排放,如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19、1909年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发明了合成塑料,在提供方便的同时它也造成了严
重的“白色污染”。
20、与传统不可降解或难降解塑料相比,(可降解塑料)更符合(环保)的要求。
21、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
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
2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自然保护区)为物种的生存、
繁衍提供了良好的场所。
23、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24、1997年12月,联合国在日本京都召开了“防止地球温暖化京都会议”,为限制各
国碳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京都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
二、问题:
1、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衬垫: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
气体排放管:监测井:
2、清洁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
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哪儿?
污水处理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我们面临着哪些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这样做?
答:(1)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温室效应、水资源短缺、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如减少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的排放;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生产可降解的塑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污染水资源的行为,节约用水;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