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胸腺X线

合集下载

新生儿X线检查

新生儿X线检查

先天性膈膨升
• 先天性膈膨升发生率为4%。 先天性膈膨升一般左侧比右侧常见; 部分性膈膨升右侧多见,少数为双侧膈膨升。 类型:
1、完全性膈膨升 2、部分性膈膨升 3、双侧性膈膨升 多数无症状,在偶尔行胸片检验时发觉,有症状者多在 新生儿期或婴儿期即有所体现以呼吸困难及反复呼吸道 感染为主。 可有矛盾呼吸及肺不张。 手术指征:患儿呼吸困难和反复感染,X线发觉膈肌位 置抬高达第3-4肋间,透视下可见双侧膈肌矛盾运动。
新生儿肺出血
• 新生儿肺出血系指肺有两叶以上旳面积出血,散在旳 局灶性出血不涉及在内。常发生在许多严重并发症旳 晚期,多为死亡前旳体现。是新生儿死亡旳主要原因 之一。
• 80.5%旳患儿在肺出血12小时内死亡。
新生儿肺出血
• 胸正位片:
肺野内弥漫分布小斑片影, 大小不一,密度均匀,中内带较 重,肺野暗,肺容积增大,心影 大。
主动脉型心
• 又称为靴型心,见于 高血压病、主动脉瓣 瓣膜病变、法洛氏四 联症。胸片特点为: 主动脉结增大,心腰 凹陷,心尖下移、隆 突并向左增大。是多 种原因引起左心室肥 大旳共同体现。
纵隔影增宽
• 见于主动脉夹层、胸主 动脉瘤。其胸片特点为: 纵隔影增宽,主动脉壁 钙化。胸主动脉瘤可伴 有主动脉根部与升主动 脉影增大,主动脉弓迂 曲延长;主动脉夹层时 有主动脉结突出,心影 增大,左侧胸腔积液体 现。
不足旳胸腔积液
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底积液
锁骨骨折
胸椎畸形
新生儿腹部X线检验
目录
1. 新生儿急腹症旳特点 2. 新生儿急腹症旳分类 3. 新生儿急腹症旳主要X线体现 4. 食道闭锁及其分型 5. 幽门狭窄 6. 十二指肠狭窄或闭锁 7. 空肠闭锁 8. 巨结肠 9. 肠套叠 10. 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胸部X线阅片PPT课件

胸部X线阅片PPT课件

6岁,肺部病灶,肺门增大:肺TB原发综合 征
左中上浸润型肺结核
右上浸润型肺结核(空洞)
右中浸润型肺结核
单个小肿块:结核球,小于4cm
两上叶实变:结核
双上浸润型肺结核
双侧中上浸润型肺结核,左侧少量胸腔积液
浸润性肺结核伴空洞形成
慢性纤维性空洞性肺结核
左上肺结核,右侧液气胸
右侧气胸
原发于骨的软骨类肿瘤可出现软骨内钙化。 X线表现为颗粒状、小环状无结构致密影。
矿物质沉积
铅、磷、铋等进入人体内,沉积于生长较 快的干骺端,X线表现为多条横行致密带 。 氟骨症也属矿物质沉积。
关节病变
关节破坏(destruction of joint):炎症、结核、 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脱位(dislocation of joint):外伤性、先天 性、病理性。 关节退行性变 (degeneration of joint) 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joint)
小儿胸腺:正常生理表现
模糊斑片:炎症
右上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右中叶实变:肺炎
一周前实变,一周后病灶消失:炎症

右下大叶性肺炎
上缘清楚,下缘模糊:炎症
血源性肺脓肿
慢支肺气肿
肺含气囊肿
胸片:透光度增强(密度减低)
❖ 肺气肿(emphysema)
▪ 定义:肺组织过度充气膨胀体积增大的一种状态。 ▪ 机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产生活瓣作用的结果。 ▪ 分型:弥漫性者继发于多种慢性肺部疾病;局限性者
❖ 最后结合临床,尤其是心脏杂音,得出诊断意 见
后前位
大血管
主动脉 球 肺动脉 段
相反搏动 点
左心室
心 尖

两种不同胸部X线表现的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比较

两种不同胸部X线表现的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比较

两种不同胸部X线表现的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比较目的了解不同X线表现的儿童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因MP的住院患儿11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根据胸片表现的不同,将入选患儿分为支气管肺炎组60例与节段性肺炎组52例,比较两组患儿在临床表现上的差异。

结果支气管肺炎组患儿平均年龄(2.56±1.13)岁,咳痰与喘息的症状相对明显,发热以低热为主,肺外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肺部体征较明显。

节段性肺炎组患儿平均年龄(5.21±2.46)岁,临床多表现为高热,干咳明显,多不伴有喘息,肺外表现以皮损多见,肺部体征轻。

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胸片多表现为支气管肺炎或节段性肺炎,但两种肺炎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

标签:肺炎支原体;肺炎;全胸片;临床特征;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是小儿社区性肺炎重要病原体,近年来支原体肺炎发病年龄趋小,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并伴有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为进一步了解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表现关系,回顾分析经过病原学确诊11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X线片及临床表现,以提高对本病X线表现多样化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112例MPP患儿,其中男61例,女51例,年龄6个月~11.2岁,平均年龄(4.76±1.35)岁。

1.2纳入标准①临床有发热、咳嗽等表现,肺部听诊或可闻及啰音。

②全胸片检查提示肺部炎症改变。

③单份血清MP-IgM抗体≥1:80或者间隔7~10d双份血清MP-IgM抗体由阳转阴或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以上增高。

1.3所有患儿入院时均常规送检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沉、肝肾功能、全胸片等检查。

所有患儿在入院及出院时两次采血做双份血清MP-Igm 抗体测定,根据全胸片检查结果分为节段性肺炎组及支气管肺炎组,对两组不同类型肺炎的临床特征进行比较分析。

小儿胸腺淋巴体质猝死3例分析

小儿胸腺淋巴体质猝死3例分析

小儿胸腺淋巴体质猝死3例分析1987~2007年发表在全国医学刊物的因接种疫苗死亡的小儿3例,现予以分析讨论,供医务人员引起重视。

1 病例介绍例1:患儿,女,6个月,因“突然面色苍白1小时”就诊。

就诊前4.5小时,患儿在不同部位(双臂三角肌)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同时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

预防接种3.5小时后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哭闹,1小时后赶到医院。

查体:患儿面色青紫,无呼吸,刺激无反应,心跳已停止,瞳孔散大。

经积极抢救30分钟仍无心跳呼吸。

患儿死后20小时尸解,尸解结果:(1)胸腺肥大伴出血,重量44 g[4~7月胸腺重量平均为(26.15±2.12)g];(2)肠系膜淋巴结广泛增生;(3)颌下淋巴结增生;(4)咽后壁灶性出血;(5)肺淤血、肺出血、肺水肿;(6)脑重量1 045 g,呈急性脑水肿改变。

例2:患儿,男,2岁11月,该患儿接种乙脑疫苗后约30分钟突然倒地,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

接种部位左臂三角肌处,接种剂量0.5 ml。

死后23小时尸解结果:(1)胸腺肥大,重量60 g(正常儿童2~5岁为25 g左右);(2)喉头水肿;(3)脑水肿,小脑疝;(4)肺水肿,肝脾肾等脏器瘀血,脾窦内有大量嗜酸性细胞[1]。

例3:患儿,女,50天,在医院门诊按常规接种卡介苗0.1 ml,至次日晨1时无不良反应,5时许发现该患儿已死。

经调查,同期接种数10名婴儿无并发症。

尸解结果:弥漫性肺泡损伤,胸腺肥大,皮质增生(重32.5 g),双侧肾上腺发育不良(总重量4.05 g)伴髓质出血,心肌纤维断裂,肝肾浊肿,肾间质出血,左上臂皮肤卡介苗注射后局部皮肤真皮内有散在淋巴细胞,少数嗜酸性细胞,浆细胞浸润及类上皮细胞聚集[2]。

2 讨论胸腺淋巴体质,即超敏体质。

胸腺淋巴体质的概念为:胸腺肥大,嗜络系统发育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减低,对外界环境因素的适应性能不足,淋巴系统的应激性增加,患儿遇各种刺激,如小手术、抽血、注射、预防接种均可发生猝死。

胸腺瘤、纵膈畸胎瘤影像诊断

胸腺瘤、纵膈畸胎瘤影像诊断
❖ 大部分生长不对称,居于前纵隔的一侧(升主动脉 前、右心室流出道和主肺动脉上方突入一侧胸腔 ,多发生在主动脉弓层面),呈“八字形”趴在主 动脉前方( 直径< 2cm的胸腺瘤可仅表现为正常胸 腺边缘局部隆起);
CT表现
❖ 增强扫描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密度比肌肉密 度稍低),强化幅度<20HU;
胸腺瘤、纵膈畸胎瘤
纵膈分区
ITMIG分区
❖ITMIG:国际胸腺肿瘤协会( the 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 )
❖ 由心胸外科、肿瘤学、放射学、病理学专家共同 参与讨论。
❖基于2014年日本胸腺学会(JART) CT解剖的纵隔 四分法。
❖ 长条形:双侧或单侧,致密均匀,角形尖端指向肺门,内 缘与纵隔相连,下缘位于水平叶裂位置。边缘均清晰锐利 。
❖ 圆形:一侧或双侧,致密,半圆形圆形,内缘与纵隔无明 显分界,外缘弧线清晰锐利,亦有外缘模糊的。
❖ 巨大形:单侧,对侧可有较小的,致密,外带密度逐渐减 低,占整 个上肺及部分中肺,下缘清晰锐利,外缘模糊。
N分期: ❖N0为无淋巴结转移; ❖N1为侵及前组淋巴结(胸腺周围淋巴结); ❖N2为侵及胸腔深部或颈部淋巴结。
M分期: ❖M1a为胸膜或心包转移; ❖M1b为肺或远处脏器转移。
Masaoka分期系统
❖ Masaoka分期系统
❖ 根据疾病的分期及是否可完整切除,1981年 Masaoka分期系统首次被提出,后来出现了非常 多与其相类似和变异的分类。为便于合作研究及 形成标准数据库,ITMIG采纳了Masaoka-Koga 分期系统,并被广泛应用。该分类系统是根据大 体手术标本和肿瘤侵犯范围以及镜下改变来确定 的。

正常和异常胸腺丨临床和影像表现

正常和异常胸腺丨临床和影像表现

正常和异常胸腺丨临床和影像表现在影像中,胸腺的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甚至在同一个体中也是如此。

随着年龄的增长,它逐渐消退,在身体应激期可能迅速缩小。

在恢复期,它会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甚至更大,这种现象称为胸腺反应性增生。

这些解剖变异和动态变化看起来是与病理状态混淆的主要原因。

相反,这些误解也可能导致化疗方案的延长或改变,或导致不必要的放疗、活检或胸腺切除术。

熟悉胸腺的胚胎学、解剖学和动态生理学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成像或侵入性操作至关重要。

放射科医生在鉴别正常胸腺变异、异位胸腺组织和非肿瘤性胸腺疾病(如反应性增生) 和肿瘤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胸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助于放射科医生作出正确的诊断。

胚胎学异位和副胸腺组织可在下降路径(胸腺咽管) 的任何地方发生,可由于下降失败、隔离或退行失败所致。

在上腔静脉、头臂血管和主动脉附近可见异位或异位的胸腺组织。

很少见于后纵隔甚至皮肤。

异位胸腺组织可能表现为颈部肿块,这可能被误认为是病理过程。

同时,当胸腺咽管萎缩时,胸腺残余物可发展为囊肿。

由于甲状旁腺同样起源于第三和第四咽囊,异位甲状旁腺,因此甲状旁腺腺瘤可出现在甲状腺或胸腺附近或内部。

7周大的男孩,咽旁胸腺异位,右下颌角区有“肿块”。

MR冠状增强T1WI显示有强化的咽旁肿块(箭),与纵隔胸腺(箭头)信号一致。

穿刺活检证实肿块为异位胸腺组织。

66岁女性,高钙血症和肾结石。

胸腺内异位甲状旁腺腺瘤。

(a) CT扫描显示上腔静脉和主动脉之间有部分囊性肿块(箭)。

(b) 99m-sestamibi冠状位扫描显示肿块有摄取 (箭)。

解剖胸腺位于前纵隔,覆盖心包、主动脉弓、左无名静脉和气管。

胸腺可向上延伸至甲状腺下极,向下延伸至横膈膜。

胸腺通过甲状腺胸腺韧带附着在甲状腺上。

12岁男孩,正常胸腺带有颈部组成部分。

(a)超声图像显示了胸腺的纵隔和颈部组成部分(黑箭),通过甲状腺胸腺韧带(箭头)连接到甲状腺下极(白箭)。

注意胸腺的“星空”样表现;这是由于高回声脂肪在剩余低回声淋巴组织的背景下形成的。

新生儿X线检查

新生儿X线检查

诊断要点
• 病史:常有明确的缺氧病史,如胎儿宫内窘迫(胎动和 或胎心异常)产时窒息或慢性宫内缺氧病史;有羊水胎 粪污染的证据,如羊水中混有胎粪、胎盘及患儿指趾甲、 皮肤、脐带粪染以及口、鼻腔吸引物中含有胎粪;气管 插管时声门处或气管内吸引物可见胎粪。(羊水Ⅱ度~ Ⅲ度污染,为诊断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前提和基础)
先天性肺结核

先天性结核的发生必须母亲先有结合分支杆菌菌血症感染胎盘,
或者母亲患有结核性子宫内膜炎,胎儿通过禅道是,吸入或吞入结
核分枝杆菌。胎盘有一定的屏障功能,有时胎盘胎儿一侧可无结核
病变。
• 传播途径
1、血行性: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脐静脉到达肝脏,现有肝内原发灶及重大的肝 门淋巴结形成原发综合征,再血行播散至全身。
NRDS分级
• Ⅱ 级:
• 两肺透亮度进一步减 低,呈磨玻璃样改变, 肺野内可均匀心 见分 布 的细颗粒密度增高 影及支气管充气征, 膈面尚清;
II级 RDS
NRDS分级
• Ⅲ级: 肺内细颗粒阴影融合变
大,边缘模糊,肺野透亮 度明显减低,充气支气管 征更加明显
NRDS分级
• Ⅳ级: 两肺野密度均匀增高,
• 4.心包积气
• 大部分发生早产儿RDS,在机械通气出现PIE和纵隔气 肿后发生。
肺间质气肿
右侧大量气胸
气胸
• 肺纹理缺失 • 明显的肺部压缩带
纵隔气肿
液气胸
心包积气
右上肺肺不张、右侧气胸、PICC位置深
吸入性肺炎合并纵隔气肿
皮肤皱褶
气胸
• 气腹 • 纵膈气肿 • 左侧颈部皮下积气
2、非血行性
胎盘的干酪样坏死灶可破入羊水,胎儿再宫内经过吞咽、呼吸进 入肠道及肺脏形成肠结核和肺结核。

《儿科学》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儿科学》小儿免疫系统特点

小儿免疫系统特点免疫系统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时尚未完善,随着小儿年龄增长逐渐达到成人水平,故小儿,尤以婴幼儿,通常处于生理免疫低下状态。

以下从三方面概述小儿免疫系统特点:一、特异性细胞免疫(T细胞免疫)(一)胸腺胸腺是淋巴样干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T细胞的场所,出生时可在X线胸片前上纵隔部位显影,直到3~4岁时胸腺影在X线胸片上消失,到青春期后胸腺开始萎缩。

【真题库】男性患儿,出生后表现持续性鹅口疮,9个月后因真菌性肺炎死亡。

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

此患儿发生持续感染主要由于(2001)A.继发性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体液免疫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系统缺陷[解析]:婴幼儿期尸检发现其胸腺发育不全提示T细胞功能缺陷,因此应是细胞免疫缺陷引起。

(二)T细胞足月新生儿外周血中T细胞绝对计数已达到成人水平,其中CD4细胞数较多,CD4/CD8的比值高达3~4,以后逐渐下降,2岁时达到2,为成人水平。

小于胎龄儿及早产儿的T细胞数量较少,约在1月龄时上升至足月儿水平,但小于胎龄儿的T细胞数在1月龄时仍低于足月儿。

(三)细胞因子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过程中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CD4+T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或丝裂原刺激后,可以分化为两个功能性亚群,即Th1和Th2,这两个亚群又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Th1可产生白细胞介素2(IL-2)、r-干扰素(IFN-r)及a-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Th2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4、5及l0(IL-4、IL-5、IL-10)等。

新生儿时T细胞功能差于成人,IFN-r产量为成人的l/8~1/10,IL-4产量为成人的l/3,因此T细胞免疫应答向Th2偏移。

约在3岁以后IFN-r及IL-4才达到成人水平。

【真题库】(33~34题共用备选答案)(2005)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33题.小儿T细胞分泌IL-4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34题.小儿T细胞分泌INF-γ达成人水平的年龄是答案:C(2005)二、特异性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一)骨髓和淋巴结骨髓既是造血组织,又是B细胞成熟的场所,起到类囊的功能。

浅谈婴幼儿胸片质量与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

浅谈婴幼儿胸片质量与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
2结果
对10×12存胶片纵位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分割后的1/2片进行对照观察并作整张胶片分析统计如下三方面:
2.1 2分割片上下1/2比较均为同呼气相13例,同吸气相12例。
2.2 2分割片上下1/2片均为固定标准体位且为呼气相12例,仅其中一个1/2片为固定标准体位且为吸气相46例。
2.3 2分割片上下1/2片均因患儿移动造成影像无法诊断者1例,2分割上下1/2片只其中一个1/2片因患儿移动造成影像无法诊断者7例。
参考文献
[1]钟毅.婴幼儿胸部摄片技术探讨[J],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0.182:43~63.
[2]孟代英.X线投照技术[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
[3]周慕莲.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技术及临床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4,3.
3讨论
从影响婴幼儿X线摄片质量的因素中分析,其中胸部暴光条件在同仁们不断实践总结下,大多数比较赞成采用缩短暴光时间,并适当提高千伏值[3],以减少移动造成影像模糊,并提高胸部各层次可见度、清晰度,亦可减少患儿X线接受剂量。另外目前值得我们重视也是婴幼儿的胸部投照最不好掌握及影响胸片质量的其中两个较为重要因素即标准体位固定和呼气相的采集,因为体位固定不容置疑,吸气相的采集对小儿胸片也相当重要,这决定于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胸部短而宽,纵隔宽,又因为是仰卧位,肺血显坠积改变,对微小病灶检出形成干扰及误导,因而较好的吸气相对婴幼儿胸部观察将更为全面满意。采用10×12寸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片对尽量改变并完善上述影响因素有一定程度的作用,10×12寸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后分别为6×10寸,婴幼儿胸部缩短,因此6×10寸足以包下4岁以下婴幼儿的整个胸廓。我们将影响婴幼儿胸片质量诸多因素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暴光条件、标准体位固定、吸气相的采集)进行讨论,假设所收集的100例婴幼儿胸片质量要达到优等片等级则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要求的条件,现在假设1暴光条件为恒定值,且为优等片所要求的条件,从前述统计材料对比分析可看出100例婴幼儿胸部优等片率卡达到58%,废片率为1%,而将这100例婴幼儿胸片以全张10×12寸投照,以统计数据排列组合分析,优等片率可至相当低的程度为12%,废片率为8%,这两组不同投照方式其优等片率和废时冉洗嬖谙灾钜臁R虼耍?0×12寸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用于4岁以下婴幼儿胸部摄影,则大大提高了X线照片质量,并且上下2分割片便于对照观察,一般都为呼吸的两个不同程度或状态,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如上下1/2片都有体位的轻度偏移,对病灶观察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状态对照形成一种类似于动态观察,从而提高了诊断的质量;两次暴光可以给投照技术人员一种警惕性,比如一次1/2片投照不满意或失败,第二次1/2片投照可以避免第一次不满意或失败的导致因素,总结经验,并且对节约科室成本支出也是有利的方面,10×12寸胸片上下2分割后,在1/2片上胸廓所占胶片面积百分率与在未分割时胸廓所占整张胶片面积百分率比较明显增大,这就减少了由于胶片空白区的增大对投照物的影像清晰度的影响。10×12寸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唯一缺憾就是患儿接受暴光剂量相对增加了一倍,但就婴幼儿胸部摄片采用时间的暴光条件看,其优点之一就已减少了患儿X线接受剂量,随着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与研究,减少患者X线照射剂量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方面,并取得了日益前进的成果,同时目前尽管已推出的数字化影像设备解决X线传统摄影过程中的很多弊端,但由于诸多因素还不能较好的在基层医院短时间内广泛普及,而再从以上所述统计数据分析各方面相对比较看,X光胶片纵位上下2分割摄影应用于婴幼儿胸部摄影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探讨婴幼儿胸腺增大的X线诊断价值

探讨婴幼儿胸腺增大的X线诊断价值
[】 2 李 欣 , 明林 , 志 勇 . 童正 常 胸腺 c 测 量 [ . 李 杨 儿 T J 临床 放 射学 杂 ]
志, 9 ,41:0 1 51 () . 9 5
常较 多 突 出于纵 隔外 ,3 以 后则 少见 。本 组病 例 均 为3 以下 岁 岁
儿童 ,以 l 以下 儿童 为多 。且 更 集 中 于半 岁 以 内 ,故 笔者 认 为 岁 患儿年 龄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胸 腺增 大 的诊 断 与鉴 别诊 断有 参考 意 义 。
使 用 日 东芝拍 片机 加富 士D 系统 ,摄仰 卧位胸 部前后 位片 。 本 R 1 方 法 :对 资料 进行 回顾性 阅 读 ,对3 以下 婴幼 儿 胸 片进 行 . 2 岁 统 计 和分 型 ,参 照 文献 报 道 ,对 3 以下 婴 幼儿 胸 腺 的各 种 影像 岁 表 现 ,结合胸 腺 的胚胎 发 育和解 剖 生理 特点加 以分析 和讨 论 。 2 结 果 常 规胸 片 上胸 腺 的显 示 率 ,2 以 内的幼 儿 胸 片上 大 多 能显 岁 示胸 腺 ,而且 表现 较 为 明显 。2 岁 小儿 偶尔 可见 。见 的胸腺 形 ~3 态 ,帆型 、僧 帽型 、性 心影增 大 等 。
影2 。假性 心影 增 大型 1 。其 中 l例经 胸 片复查 ,均有 不 同程度 缩 小 。结论 :婴幼 儿胸 腺 增大 的DR 象具 有 一定 的 特征 性 ,有诊 断 例 例 6 征
价值 。
[ 关键词】 数字x线摄影;胸腺 ;婴幼儿
婴 幼 儿 胸腺 较 为 发 达 ,多数 隐藏 于 纵 隔 内 ,少数 由于 相 对 较 大而 突 出于 纵 隔边 缘 ,形 态 不 一 ,随 着年 龄 的增 长 而 逐 渐 萎 缩 。婴 幼 儿 胸腺 的影 像 表 现 变 化 较 多 ,如不 能充 分 认 识 了解 婴 幼 儿 胸 腺 的 影像 表 现 ,易 误 诊 为肺 炎 、肺 不 张 、纵 隔 肿 瘤 、心 32 DR . 表现 及 诊 断价 值 :胸 腺 多变 的形 态 主要 表现 于正 位 胸 片 上 ,典 型 的形 态有 帆 型和 僧 帽型 ,此 两 种类 型诊 断容 易 。假 性 心 影 增 大型 当无 明显 切 迹时 掩 盖 了心脏 左右 缘 诊断 有 时较 为 困难 。 婴 幼 儿胸 腺 增 大 的 主要 X 表 现 为 右上 纵 隔旁 三 角形 致 密 影 ,外 线 侧 缘 及 下 缘 均 较 清 晰光 整 ,且 下 缘 较 平 直 ,似 船 帆状 ,密 度 均 匀 ,内侧缘 与 纵 隔分界 不 清 ,帆影 后 可见 到 正常 走行 的肺 纹 理 。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X线摄片、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肥大组
• 在标准CT 轴位像上, 鼻咽气腔均不同程度变形变窄 ( 图7, 8) , 不规则形, 横条形, 完全闭塞。增大的腺样 体呈软组织密度, 均匀一致, 与头长肌相近, 呈弥漫性 肿块形( 图9) 、嵌入鼻后孔肿块形( 图10) 、单侧肿块 形( 图11) , 静脉增强扫描呈轻- 中度强化。
鼻咽气腔形态
肥大组:子弹形、山丘形,腺样体饱滿、下凸,象山 丘样突出。在冠状面上腺样体表现为“马鞍形”和 “倒置梯形”。
MRI诊断优点
• 首先,在MR SET1WI 鼻咽部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由 于采取薄层断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腺样体本身,清 晰显示蝶骨体与枕骨斜坡之间的软骨接合部、鼻 后孔间隙、鼻甲、硬腭与软腭上缘的交界面、软 腭、会厌软骨等结构,非常容易画出A 线及N 线,及 测量PAS ,同时了解鼻后孔间隙、鼻甲大小、软腭 厚度及后突程度,利用MR 电影可动态观察鼻咽部 随呼吸运动的情况,大大丰富了诊断信息;
鼻咽后气道宽度(PAS) 软腭表面与腺样体表面最凸点之间有效气道
宽度、作为PAS宽度 (图中a’) 鼻咽口气道宽度是鼻咽最小气道宽度。
PSA宽度参考值:
• 在10mm以上者属正常范围. • 6~10mm视腺样体生理性或中度肥大, • ≤5mm时,可认为腺样体重度肥大。 • PAS≤3mm时,患儿多有张口呼吸. • 因此,有文献报道认为当A/N值≥0.71,
• 邹明舜报道106 例3~10 岁儿童,提出A/N 比≤0. 60 属正常,0. 61~0. 70 为中度肥 大,A/ N 比≥0. 71 为病理性肥大。
• 李东辉等分析136 例2~13岁儿童,结果认为 A/ N 比≤0. 66 为正常,大于0. 7 为肥大,大于 0. 8 为显著肥大。
• 程万民等测量60 例4~14 岁儿童,认为A/ N 比≥0. 71 ,PAS ≤3 mm 为病理性肥大标准和 手术指征。

0~6岁儿童胸部数字X线摄影规范化检查成像专家共识

0~6岁儿童胸部数字X线摄影规范化检查成像专家共识

EXPERT CONSENSUS引言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具有成像速度快、曝光宽容度大、图像分辨率高、X线剂量低、可进行一系列影像后处理及价格实惠等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1]。

尽管每个患者所接受的剂量较低,但因应用频率高导致其对集体有效剂量的贡献特别大。

据西方一些国家报道,仅胸部摄影导致的集体有效剂量就可达到15%~20%[2]。

小儿胸部X线摄影作为小儿胸部疾病检查的有效手段得以广泛应用[3-4],但是,DR仍然存在儿童摄影辐射剂量过剩问题[5-6]。

然而,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细胞分裂更新速度和比例远高于成年人,对放射线敏感性亦高于成年人,年龄越小风险越高[7-8]。

而且,跟成人相比,婴幼儿的预期寿命较长,由辐射引起的有害效应[9-10]会更明显。

满足临床诊断需求的同时实现剂量的最优化[11],是我们影像技术人员义不容辞的使命。

目前,世界各医疗发达国家,对于DR的投照、各项参数均有规范化的要求[12-13]。

为了规范儿童DR成像应用与提升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组织国内多家儿童专科医院以及妇幼保健院和综合医院的影像技术、诊断和儿科专家共同努力,基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obiEye DR 700设备的实验数据和临床验证图像,制定《0~6岁儿童胸部数字X 线摄影规范化检查成像专家共识》,针对受检者体位、设备机位、成像参数、辐射剂量参数及影像质控要点等进行规范化要求,旨在保证影像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图像质量并有效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14-16],指导儿童胸部DR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完善。

1 适用范围本研究基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MobiEye DR 700数字X线摄影系统,同样适用于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固定数字X线摄影系统,其他数字X线摄影系统可参考使用。

适用于0~6岁儿童。

2 术语和定义(1)剂量面积乘积(Dose Area Product,DAP):在距焦点同样距离测量的有用射束面积与有用射束的横截面内的空气比释动能之乘积。

如何阅读小儿胸片汇总.

如何阅读小儿胸片汇总.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PDA
先天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TOF
TOF 先天性心脏病TOF
心腰凹陷
心尖上翘
一切想儿童健康所想, 一切为儿童健康所需!
X线诊断的步骤
4、结合临床确立X线诊断
@年龄
@性别
@接触史
@结合实验室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
确立X线诊断应注意
避免把一些胸部正常影像或先天变异误认为病变 在疾病的早期进行X线检查时,往往发现不多或无所发现。
正 常 胸 片
正常胸片
支气管肺炎
正常胸片
大叶性肺炎
正常胸片
间质性肺炎
正常胸片
脓气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观察横膈时,应注意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如心膈角、侧膈膈 角(简称肋膈角,正常时锐利,少量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粘连,肋膈 角可变钝) 纵隔(气管、心影)
X线诊断的步骤
第一前肋间隙
第一肋骨
第二肋骨
第五肋骨
第七后肋间隙
肺野
肺野
肺野的划分
X线诊断的步骤
3、对异常X线影像的观察
※解剖部位与分布
位于肺尖的渗出性病变多为结核,而肺底部则常为肺炎。
1)养成在合格的X光片上阅片的习惯
• 照片条件(对比度、清晰度良好) • 投照体位(受检区解剖组织包全,摄影体位符合人体解剖 学体位) 2)核对符号(年.月.日、编号、左右等) 3)识别人工伪影(静电、金属异物、膏药、发夹等) • 图像易于阅读和易于对比,能满足x线诊断的需要,对不 合格的照片应坚持重新检查,决不能勉强诊断。

X线诊断的步骤
X线诊断报告是一种记录文件,需永久保存,同时又
是一个很重要的医学资料,它真实地反映了医学水平,且 具有法律效应。

计算机x线摄影对210例小儿胸部投照体会论文

计算机x线摄影对210例小儿胸部投照体会论文

计算机x线摄影对210例小儿胸部投照的体会【关键词】计算机x线摄影;小儿胸部投照随着医学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摄影在全国各大中型医院放射科逐渐开始应用。

我科于2003年引进一台日本富士公司生产的计算机摄影成像装置(fcr-5000型)及fl-im d打印机,其优点是照片显示图像清晰,影像对比度好,简单快捷的操作方式,为临床提供了非常满意的影像资料,同时又为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将几年来在拍摄小儿x线胸片的几点体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2-7天20例,1-2岁85例,3岁以上105例。

1.2 仪器 x线机为意大利bmi-r 600 ma高频摄片机。

1.3 摄影体位 1岁以下患儿全部仰卧在摄影平床上,背部放于ip板的暗盒上,头部垫上衣或被,亲属用双手及上肢夹住患儿的双上肢及双下肢以保证患儿身体平稳。

立位时患儿用双臂抱住胸片架。

亲属用手固定患儿臀部。

1.4 投照条件依患儿的胸廓来确定ip板的大小,仰卧于摄影床上选用100ma,50-55kv,0.03-0.04s,胶片距100cm;站立于胸片架前用150ma,55-60kv,焦片距150cm,用滤线栅。

并将限束器限于不影响所要投照的部位即可,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不必要的照射和损害。

1.5 曝光时机要得到一张良好的小儿胸片像,选择曝光时机是关键,笔者利用患儿哭时瞬时深吸气进行曝光,此时患儿吸气量足,肺泡明显扩张,使双侧膈肌下降,胸腔面积大,肺组织及肺门可清晰显示在照片上。

1.6 结果所有病例均摄得满意x线胸片。

2 体会拍摄好一张小儿x线胸片,包含了各方面因素,首先是患儿心理状态,患儿一见穿白大衣的人员就认为打针,又哭又闹,为了缓和患儿情绪,医务人员把白大衣脱去,患儿多数就不哭闹了。

再让陪患的家属把持住患儿,并让其胸部平稳,另外,投照的电流强度、时间、电压及显定影药的新旧程度、曝光时机等,都是影响照片质量的主要因素。

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你知道吗?

腺样体肥大的X线诊断你知道吗?

腺样体肥大的 X线诊断你知道吗?腺样体肥大指的是腺样体增生或肥大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是引起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以及鼻窦炎产生的重要因素,不仅会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同期综合征,还会对患者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还会造成猝死。

手术切除是对其进行治疗的常见方式,但是由于腺样体是一种机体免疫器官,其存在细胞免疫以及体液免疫功能,不能随便对其进行切除。

临床中鼻咽部指征、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电子鼻咽镜以及间接鼻咽镜检查等都是对腺样体肥大进行检查的常见方式,影像学层面包括计算机摄影、X 线片、数字化摄影等。

最近几年鼻咽侧位X线片以其操作便捷、准确性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X线鼻咽部侧位摄片法腺样体也叫增殖体、增殖腺、咽扁桃体,常见于儿童。

因为腺样体主要位于蝶骨体底、鼻咽顶后壁及枕骨斜坡颅外面,尽管鼻咽镜、纤维喉镜能够对肥大腺样体进行观察并诊断,但是对于小儿来说其配合性较差,因此X线鼻咽部侧位摄片法就显得非常关键。

当前国内外对鼻咽侧位片摄片要求尚无统一标准,一般是患者保持站立或者是端坐侧位,抬高下颌,将下颌支和鼻咽腔重叠降到最低,眶耳线和地面保持在平行状态,中心线经由外耳孔前下方各2厘米部位,吸气之后摄片,避免软腭抬高导致鼻咽腔变窄。

1.鼻咽侧位X线表现鼻咽侧位X线片能够对鼻咽顶后壁腺样体大小以及其临近气道宽度进行清晰显示。

腺样体肥大时,鼻咽腔顶后壁软组织会呈现为朝腔内弧形突出的软组织影,表面光整并表现为平行状、圆弧形和波浪状,密度较为均匀,前不会超出翼板上部,后则不会低于C2椎体中部,所对应的鼻咽腔会变得狭窄,甚至还会造成闭塞,周围骨组织不会产生增生以及损伤现象。

所以可以按照X线片对患者腺样体形态大小等进行严密观察,以便掌握肥大腺样体对鼻咽腔气道所造成的压迫。

1.咽侧位X线片的测量方法1.鼻顶后壁软组织厚度(TNTST)TNTST主要是指测量沿颅底经咽喉结垂直线直到腺样体凸面之间的距离,或者是腺样体下缘突出点到枕骨斜坡颅外面切线的垂直距离,也就是腺样体的最大厚度。

宝宝胸腺小怎么办

宝宝胸腺小怎么办

宝宝胸腺小怎么办
我家宝宝前段时间患肺炎,在市医院治疗三天一个月还没有好,医生建议转院到南京儿童医院做详细眼科检查。

现在,肺炎通过治疗后好了,只是CT检查的结果还有:胸腺小,呈条状。

免疫特定蛋白检查结果:免疫球蛋白A低0.20补体C30.78;补体C40.15;淋巴细胞亚群:增多: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65,B淋巴细胞28.减少:NK细胞5。

请问胸腺小是出生出生就大的吗?以后通过什么办法能增大?梓煊妈妈(山东日照)
人类免疫系统精子的发生发育始于胚胎早期,到出生这时尚未发育完善,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渐达到成人水平,从而逐步形成小儿免疫风湿体统所固有的特点。

医学上把人体对各种疾病的防御、监视和维护自身稳定的能力叫做免疫功能。

人体的免疫功用是由免疫系统来订定执行的,而淋巴细胞是由各种细胞(主要包括是血液中的各种当中白细胞)和这些细胞所排泄的物质(称为抗体和神经细胞),以及肝、肺、淋巴结、胸腺,骨髓等能够有骨髓大量细胞的脏器所组成的。

如果免疫体统先天发育不良或后天病损,那么机体就不能有效地抗御外来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引起菌株各种感染性疾病。

你的宝宝因肺炎住院,经检查认为胸腺大点,呈条状。

托柳血液结果为免疫球蛋白A低,B淋巴细胞-28.减少,T抑制/杀伤淋巴细胞-65。

胸腺是人体T细胞发育场所,它在胚胎第6周时,由第3和第4鳃囊上皮细胞发育而来,到10周胎龄时,胸腺髓质中胸腺小体分泌胸腺素。

在出生时胸腺可在X线胸片上结节部位显影,到3~4岁时胸腺X线影小时,青春期胸腺开始放缓。

此时因此你的宝宝出生时胸腺发育就小,不会通过任何办法而令之增大,随着年龄高增长增长胸腺反而萎缩而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胸腺的影像表现变化较多,在放射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婴幼儿胸腺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在诊断上的疑惑和困难,误为大叶性肺炎、肺不张、纵隔肿瘤、心脏病等时有发生,给患儿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和负担,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1;常规胸片上胸腺的显示率常规X线检查包括DR、CR、传统胶片等。

2岁以内的幼儿胸片上均能显示胸腺,而且表现较为明显。

2~8岁小儿偶尔可见,8岁以上罕见。

2 ;常见的胸腺形态
2.;1;帆型;外形似风帆状,为三角形软组织密度,内上缘与纵隔相连,外缘光滑,底边平直。

有时可伸展至右侧水平裂,
2.;2 ;波浪型;增宽的上纵隔边缘呈多个有规则的浅压迹,与相应的肋骨前端对应,形似波浪,以左侧多见。

是由于柔软的胸腺边缘被邻近肋骨与肋软骨交接处压迫所致。

2.;3 ;假性肿瘤型,形似球形或弧形,类似纵隔肿瘤,但对其邻近结构并不产生肿瘤效应,通过肿块影可以看到被掩盖重叠的血管影。

侧位胸片可以显示其位于前上纵隔。

2.;4 ;假性心影增大;当巨大的胸腺下界超过第6后肋时与心影相融合,或与心影间构成一小切迹,类似心影增大,故在胸片中仔细查找这一小切迹具有诊断价值。

侧位胸片中可以看到左心室的后缘并不先后移位,这表明并不是真正的心影增大。

.2.;5 ;天使翼型;此型罕见,仅在纵隔积气的患儿中见到,真正的二叶胸腺被气体抬高所致。

与心影分开,形同天使
胸腺起源于胚胎时期第三咽囊腹侧的一对始基,自颈部逐渐向尾侧延伸进入前纵隔,在胚胎发育第8周时,在主动脉弓上缘水平完成纤维融合过程,出生时胸腺重约10~12 g,青春期重约30~50 g,以后随年龄增长逐渐萎缩,至60岁基本被脂肪取代[2]。

正常胸腺分左右两叶和中间峡部,大体形态呈锥形。

每一叶均有独立的纤维包膜,位于胸骨后前上纵隔内,上自甲状腺下缘,下至第4~6前肋水平,偶尔可达膈肌水平。

前面紧贴胸骨后缘,后面自上而下紧贴于气管、无名动脉、主动脉弓和心包。

胸腺是人体最早产生淋巴细胞具有免疫功能的器官,其组织结构由皮质和髓质组成,能分泌胸腺素,人类血液中胸腺素含量水平在婴幼儿时期最高,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以25~45岁下降最快,至老年时维持在较低水平,胸腺素是胸腺分泌的多肽类激素的总称,它们与巨噬细胞一起抵御各类病毒、真菌、原虫和某些细菌的侵袭,起着决定和影响机体免疫的重大作用[3]。

异位胸腺(ectopic thymus)非常罕见,由于胎儿发育时期胸腺移行发生障碍所致。

最常见在颈部,以左侧多见,也可以发生在气管前方或上腔静脉后方,偶尔也见到由前纵隔伸向后纵隔而形成一个连续结构。

异位胸腺组织可以与正常胸腺组织相连续,也可以是分离的。

已有报道异位胸腺组织引起气道阻塞或对其他组织形成肿瘤效应。

所以必须与真正纵隔肿瘤鉴别,在鉴别中使用MRI检查为优先[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