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3一鸣惊人 语文S版
【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13一鸣惊人教案1
![【语文版】(新版)2019年秋季三年级上册语文:13一鸣惊人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12a9c4a964bcf84b9d57bbc.png)
13一鸣惊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国、大臣、进犯、城池、危在旦夕”等词语。
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2.学会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方式,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能复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学习劝解他人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明白他能说服齐威王的原因,理解隐语。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齐威王和淳于髡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简介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他们有关的成语故事。
3.板书课题:《一鸣惊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讨论。
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侯”中间不要多写一竖;“危、庭、通”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得要紧凑匀称;“宫”下面是“吕”,为两个“口”,注意与“官”进行区分。
4.重点词语理解。
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
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劝谏:规劝谏诤。
用委婉的语言规劝,多用作臣下对皇上。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栖息:止息;寄居;指寄居之所;谓隐居。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掠夺:凭借暴力抢劫、强取货物(如在战争中)。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齐威王终日饮酒作乐导致齐国危在旦夕,淳于髡通过隐语劝谏的方式使齐威王振作起来,整顿国政,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故事。
)2.引导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齐威王在即位后做了些什么?(将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则不闻不问,终日饮酒作乐)(3)他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后果?(不对,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官员失职,百姓不安,诸侯国趁机进犯,夺去了齐国不少土地和城池,齐国危在旦夕。
13《一鸣惊人》教学设计
![13《一鸣惊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64c33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4.png)
13《一鸣惊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博学多才的人物形象。
b.学习和掌握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吟诵。
c.了解并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演唱形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a.通过阅读课文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b.通过口语表达和演唱,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和表演能力。
c.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b.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c.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一鸣惊人》,通过学习和演唱这首传统戏曲,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和传统戏曲的演唱形式。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a.引入课题,提问学生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了解程度。
b.提示学生戏曲中的表演和唱腔的特点。
2.学习课文(30分钟)a.师生共同阅读并解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一鸣惊人》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b.协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
c.分角色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d.进行课文内容的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3.演唱《一鸣惊人》(30分钟)a.听取学生意见,选择一个小组进行演唱。
b.学生自由组合角色,进行小组合作演唱。
c.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进行表演和演唱。
d.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4.学生总结(20分钟)a.学生小组进行总结发言,分享演唱体验和收获。
b.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和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表演和演唱中培养的能力和品质。
c.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中国传统戏曲文化。
四、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
2.学生在小组演唱中,进行互相评价和点评。
3.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和表演,写下个人反思和感悟。
4.教师收集学生的评价和反思,进行课堂教学的改进和完善。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一鸣惊人
![【语文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教案 一鸣惊人](https://img.taocdn.com/s3/m/bb39532e4a7302768e9939f7.png)
13一鸣惊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战国、大臣、进犯、城池、危在旦夕”等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2.学会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方式,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能复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学习劝解他人的语言艺术.[教学重难点]学习淳于髡巧妙、委婉的表达方式,明白他能说服齐威王的原因,理解隐语.[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齐威王和淳于髡的图片.2.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简介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他们有关的成语故事.3.板书课题:《一鸣惊人》.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等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新词.2.组织学生讨论.3.交流汇报,教师点拨:“侯”中间不要多写一竖;“危、庭、通”都是半包围结构,注意写得要紧凑匀称;“宫”下面是“吕”,为两个“口”,注意与“官”进行区分.4.重点词语理解.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形容对事情不关心.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劝谏:规劝谏诤.用委婉的语言规劝,多用作臣下对皇上.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栖息:止息;寄居;指寄居之所;谓隐居.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掠夺:凭借暴力抢劫、强取货物(如在战争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5.组织学生自己轻声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讲齐威王终日饮酒作乐导致齐国危在旦夕,淳于髡通过隐语劝谏的方式使齐威王振作起来,整顿国政,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故事.)2.引导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2)齐威王在即位后做了些什么?(将国家大事交给大臣处理,自己则不闻不问,终日饮酒作乐)(3)他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后果?(不对,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官员失职,百姓不安,诸侯国趁机进犯,夺去了齐国不少土地和城池,齐国危在旦夕.)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本文的主人公淳于髡通过隐语成功劝谏了齐威王,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淳于髡是怎样劝谏齐威王的吧!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第2~8自然段,说说淳于髡、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人.(1)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出声,边读边勾画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2)淳于髡:能言善辩,富于谋略;齐威王:善于听取谏言、采用贤才,赏罚分明.2.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哪些地方体现了淳于髡富于谋略的才能?(1)他知道齐威王喜欢听隐语,便心生一计,打算找个机会进谏.(说明他对君王的喜好很了解,很有谋略)(2)“大王,最近臣听到一件怪事,特地来说给大王听听!”“好,请说给我听听!”(“特地”引起大王的好奇心,为自己的谏言作铺垫,说明了他有谋略;这里的两个感叹号的出示说明要读出好奇、期待的语气)指名读,男女生配合读,小组合作读.师小结:淳于髡真是一个有谋略的大臣,知道通过君王的喜好,引起君王的兴趣,再来表述自己想要发表的谏言,他又是用怎样的表述方式让君王接受谏言,重理朝政的呢?3.分角色朗读第5~7自然段,哪些地方体现了淳于髡能言善辩的才能?齐国有只大鸟,栖息在王宫的庭院中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引颈啼鸣.①大鸟隐喻的是谁?(齐威王)“整整三年”“既不……也不……”说明了什么?(“整整三年”说明了时间长,“既不……也不……”说明了鸟的懒惰与无用)②为什么淳于髡要讲这只大鸟的故事呢?联系第1自然段思考一下.(鸟隐喻了君王,不飞不叫指君王对朝政不闻不问)师小结:这个淳于髡可真聪明,通过打比方的方式,委婉地指出了齐威王不理朝政的错误行为,大家知道他这样的表述方式叫作什么吗?——(隐语)出示在黑板上.4.齐威王听懂了他的话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画出来读一读.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①说明了什么?(齐威王接纳了意见)②说说“一鸣惊人”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已经决定不再享乐,重整朝政)5.齐威王真的“一鸣惊人”了吗?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齐威王是个怎样的人呢?(齐国国力强大,外敌不敢侵犯,到处朝气蓬勃;善于听取谏言,赏罚分明,有较强的政治才能)6.总结:齐威王的变化真令人吃惊!这真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三,拓展延伸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精彩吗?请大家试一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在小组内互相讲一讲,选出讲得好的在全班同学面前讲一讲.[教学板书]13一鸣惊人大鸟不振翅飞翔不引颈啼鸣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不闻不问,饮酒做乐整顿国政,改革内政(齐国危在旦夕)(齐国朝气蓬勃)达标检测1.看拼音,写词语.jūnchén( ) wánghóu( )pǔtōng( ) qīxī( )2.将下面的音节补充完整.官吏l 侵q犯掠l夺发怒n 振zh作政zh府恍h然大悟w3.本文是按照顺序来记叙的.起因:经过:结果:4.照样子,写词语.示例:不闻不问不()不()不()不()5.文中的“大鸟”实际上是指(),“既不振翅高飞,也不引颈啼鸣”实际上是指().6.用“既不……也不……”说一句话.7.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意思.8.用“不但……而且……”写一句话.9.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说说你的理由.。
(最新整理)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3《一鸣惊人》
![(最新整理)2018秋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3《一鸣惊人》](https://img.taocdn.com/s3/m/369ad183ee06eff9aff80715.png)
他即位后,将国事国交事给大臣处理, 自己则不闻不不问闻,不终问日饮酒作乐。
齐威王最喜欢干什么?
Excellent courseware
他即位后,将国事国交事给大臣处理, 自己则不闻不不问闻,不终问日饮酒作乐。
“终日饮酒作乐”是什么?导 致什么结果?
Excellent courseware
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
【光然大悟】人对某事情一下子明白过来、突然醒悟,豁然开
朗。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
前。
【朝气蓬勃】形容充满了生气和活力的样子。
Excellent courseware
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 全文,思考本文讲 了一个什么故事?
淳于髡 能言善辩、富于谋略
Excellent courseware
前三年齐威王没有认 真管理国家,在淳于髡的 劝解下,做出了一鸣惊人 的成绩,让其他的国家不 敢冒犯,也让齐国更加强 大,繁盛。
Excellent courseware
结构梳理
一鸣惊人
齐威王
(危在旦夕)
不闻不问 饮酒作乐
大鸟
不振翅飞翔 不引颈啼鸣
朝气蓬勃
biàn
能言善辩
wēi
危在旦夕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Excellent courseware
我会写
zhàn hóu fàn chí
战侯犯池
duózhōng pǔ gōng
夺忠普宫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tíng jūn chén wēi tōng
庭君臣危通 Excellent courseware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鸣惊人》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鸣惊人》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1866e7f121dd36a32d8290.png)
《一鸣惊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鸣惊人》是小学语文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讲齐威王终日饮酒作乐导致齐国危在旦夕,淳于髡通过隐语劝谏的方式使齐威王振作起来,整顿国政,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健的国家的故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正确读写“战国、大臣、进犯、城池、危在旦夕”等词语。
结合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成语的意思。
2、学会不发声、不动唇、不指读的默读方式,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能复述这个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淳于髡精巧婉转的表达方式,学习劝解他人的语言艺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淳于髡精巧、婉转的表达方式,明白他能说服齐威王的原因,理解隐语。
【教学难点】学习淳于髡精巧婉转的表达方式,学习劝解他人的语言艺术。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课题:1、出示齐威王和淳于髡的图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吗?(简介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和他们有关的成语故事。
3.板书课题:《一鸣惊人》。
【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为学习课文奠定基础。
人物的简介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为学习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1、解放朗读课文:①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画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③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出示生字:①带拼音指名读一读。
②去拼音读一读。
③齐读、开火车读。
④口头给生字组词。
3、出示词语:①解放读一读。
②指名读、齐读。
③交流部分词语意思:不闻不问:人家说的不听,也不主动去问。
形容对事情不关心。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
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劝谏:规劝谏诤。
用婉转的语言规劝,多用作臣下对皇上。
能言善辩: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本课主要讲齐威王终日饮酒作乐导致齐国危在旦夕,淳于髡通过隐语劝谏的方式使齐威王振作起来,整顿国政,使濒于灭亡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健的国家的故事。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3 一鸣惊人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3 一鸣惊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17ab83f121dd36a32d826a.png)
语文教学设计
教 材:语文三年级上册 课 文:13 一鸣惊人 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一鸣惊人》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威王不理朝政导致国家危在旦夕,淳于髡用 隐语劝谏使得齐威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故事。重点教学本文如何巧妙地 说话、委婉地表达。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1
教学时间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一鸣惊人
2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社会上产生了大量的成 语 和典故,有些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升华成我 国语 言文化的精华,它们优美、简洁、精确 ,往往 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 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故 事。
隐语就像猜谜一样,既不会有损听者的颜面, 会课文用词准确、形象,积极
又把想说的话都表达出来了,看来淳于髡真的 拓展词汇量。
能言善辩、富有谋略。
2. 细读文句,揣摩文章内容。 1 淳于髡给齐威王讲的隐语里提到了 “一只大鸟”,这只大鸟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聪明的同学们在文章中找到了答案,请你 来读。淳于髡是在给齐威王讲故事,此时该怎 样读?好的,读出了疑问的语气。淳于髡故作 神秘,令人好奇,这到底是只什么大鸟呢?
了,原来,大王还是有信心要振作起来啊!不
只是我,还有淳于髡也明白了,大家找找描
写 他的神态的词语。(恍然大悟)
自己的劝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淳于髡
也 高兴,他是怎么说的。 (展示课件第八屏)“多谢大王指点!如
今,大臣们正等待着这只大鸟振翅啼鸣呢!” 这里也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它们有什么作用? 请你来读出他的高兴。 四、学习第 8、9 自然段。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一鸣惊人 语文S版(2016)(共14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一鸣惊人 语文S版(2016)(共1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f89caa96529647d272852a0.png)
课文导入 自读要求 自读检测 初读感知 课文精读 拓展延伸
课文导入
我们在夸奖一个变化大得让你吃惊的人的时
候,经常用到“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这句话里面藏着一个很有趣的小故
事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鸣惊人》。
自读 要 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画出带有 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齐威王不闻不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淳于髡说的是齐威王?
从“不闻不问”这个词看出来。齐威 王身为一国之君,本应该勤政治国,可他 对国家大事却不闻不问,就像淳于髡说的 这只栖息在宫廷里的不飞也不叫的大鸟。
隐语劝谏
虽然淳于髡表面上说的是这只不飞也 不叫的大鸟,实际上说的是对国家大事不 闻不问的齐威王。这就是隐语,就像猜谜 语一样。 淳于髡为什么要说隐语呢? 因为齐威王喜欢听隐语,这叫投其所好。 由此看出,淳于髡是个怎样的人? 能言善辩,富于谋略。
齐威王一鸣惊人
齐威王听从了淳于髡的劝谏,不再沉 迷于饮酒作乐,开始整顿国政。濒于灭亡 的齐国,又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后人 称为齐威王”。“威”是后人根据他的生 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包含善意 评价、带有批判性质的称号。
默读课文第8、9自然段,一边读,一 边想:文段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齐威王 令人敬畏。
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 怎样的故事。
自读 检 测
读一读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国君( jūn ) 臣子( chén ) 饮酒( yǐn )
. .
掠夺( lüè )
侵犯( qīn )( fàn )
.
.
政绩( zhèng)
.
官吏(
.
.
振翅( zhèn ) .
13 一鸣惊人_教案
![13 一鸣惊人_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67b142caaedd3382c4d307.png)
2.说说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3.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这个故事。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弄懂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教学难点 弄懂淳于髡是用什么方法说服齐威王的,为什么他能说服齐威王。
他明白了什么?他是怎么回答的?
(展示课件第七屏)“这可不是一只普通
的鸟哇!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它不鸣则已,
4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正是这句话。哦,原来齐威王认
为这只大鸟将做出惊人的举动,发生令人吃惊
的变化。你从哪里感受齐威王有这样的信心?
你找到了两个感叹号,在这里感叹号有什么作
意思的成语故事,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在
课后能多多积累成语,下一次班会的时候,请 课余时间积极积累成语故事,
同学们给大家讲讲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故事。 有助于以后的写作。
板书设计:
国政衰败
淳于髡
齐威王
隐语劝谏
不闻不问
劝谏采纳
威震四方
国力强盛
6
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今天我们
就来学习“一鸣惊人”这则成语故事。
二、认读生字,品读词语。
1.(展示课件第三屏)画出本课生字,读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
熟会认;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同桌交流, 让学生先读准字音,为后面的
全班交流认字方法。
默读做铺垫;同时发挥学生自
2.了解课文大意。
主性,给学生自读自学的空间。
了齐国。”
齐威王积极改革内政,赏罚分明,他令人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一鸣惊人|语文S版() (共8张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3.一鸣惊人|语文S版() (共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443ac37375a417876f8f64.png)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8/12021/8/12021/8/1Aug-211-Aug-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8/1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8/1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12021/8/12021/8/12021/8/1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多谢大王指点!如今 大臣们正等待着这只大鸟 振翅啼鸣呢!
齐威王是怎么做的?
文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 齐威王令人敬畏?
和第一自然段中描述的他作比 较,你想说什么?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12021/8/1Sunday, August 01,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2021/8/12021/8/18/1/2021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1日星期 日2021/8/12021/8/12021/8/1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12021/8/12021/8/18/1/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12021/8/1August 1, 2021
我会认
株
耒
冀
嘲
我会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一鸣惊人》第二课时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一鸣惊人》第二课时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e06db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1c.png)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使得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提高了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
5.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运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法中学习,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效果。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他人的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关爱身边的人,让他们在人文关怀的氛围中成长。
3.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道德、有品质、有担当的新一代。
3.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教学资源,如桌椅、黑板等,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际操作的情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教师可以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用法,让学生在语音、词汇方面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3.教师可以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
2.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题目,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一鸣惊人》第一课时语文S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一鸣惊人》第一课时语文S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fc417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2.png)
5.情感教育:通过对成语故事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
1.学生对成语“一鸣惊人”的字词、含义和用法的掌握程度。
在教学方法上,我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我还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也注重他们的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成语“一鸣惊人”,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一鸣惊人》第一课时语文S版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为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以《一鸣惊人》第一课时语文S版为教材。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成语“一鸣惊人”的故事,掌握成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成语的内涵。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表达和创造,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成语“一鸣惊人”的含义和用法进行讨论。
2.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成语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总结,让学生对成语“一鸣惊人”的含义和用法有更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鸣惊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朝读经典学生读本。
“一鸣惊人”是五年级第六单元“楚史纪”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个成语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明白“一鸣惊人”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
理解“一鸣惊人”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鸣惊人”故事的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一鸣惊人”这个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
二、板题,读题,解题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理解课题“一鸣惊人”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
)
三、整体读文,把握节奏
1、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文,随机点评。
3、师范读后,再让学生跟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4、再指名读文,要求读出文章节奏。
师指导:朗读文言文要讲究“断句”,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
古人读文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时还摇头晃脑,同学们也可试一试,文中对话较多,也可带上动作。
[通过自读、指名读、师范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准字间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层层递进。
同时以教师有声有色、抑扬顿挫的诵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并在语速、停顿、重音和语调方面给学生初步的感知;接着让学生跟着教师读,再次感受读文言文的特点。
]
四、初读课文,感悟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文中注释理解词语和文意。
2、师梳理难理解和不好认的词语
课件出示:莅政、御座、南方之阜、嘿然无声、不穀等词,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指名说一说你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4、课件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5、生默读文意,同桌互相交流文意后再指名说一说。
[这个故事中有许多不好认、不好读的词,扫清字词障碍,对学生更好的深入文意有很大的帮助。
]
五、再读课文,领悟道理
1、默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写了哪几个人?他们都说了什么?
2、指名汇报
3、分角色读文
4、小组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不急于求成,不打无准备之仗。
厚积薄发,才能一鸣惊人。
)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让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的目的。
]
六、拓展延伸,深悟文意
1、读完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还可以写一写。
2、读一读“你知道吗?”----湖北为什么简称鄂
板书设计:
25 一鸣惊人
右司马鸟三年不展翅
楚庄王鸟观察一飞冲天
(不急于求成,不打无准备之仗。
厚积薄发,才能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