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效应管的极性和好坏判断
判断智能手机电路场效应管的好坏

判断智能手机电路场效应管的好坏
判断智能手机电路中场效应管的好坏,可以采用以下步骤:
1. 外观检查:检查场效应管的封装是否有损坏,标识是否清晰。
2. 极性检查:使用万用表检查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栅极、源极和漏极),以确认其极性。
3. 性能检测:将万用表调至合适的电阻档,对场效应管的三个管脚两两进行测量。
如果测量结果显示两个管脚之间存在阻值,则说明场效应管正常工作。
4. 温升检测:通过红外测温仪或热电偶测量仪测量场效应管的表面温升,以判断其工作状态。
如果温升过高,则可能是由于电流过大或散热不良引起的。
5. 电路连接检测:检查场效应管是否与其他元件正常连接,无短路或断路现象。
6. 故障分析:如果场效应管损坏,可能出现开路、击穿或性能变差等问题。
具体表现为丧失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工作点电压变化或整机电流增加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初步判断智能手机电路中场效应管的好坏。
如果仍有问题,建议寻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

场效应管检测方法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MOS管如何检测其是否烧坏了

MOS管如何检测其是否烧坏了测试MOS好坏只能用指针式万用表才方便点,测试时选择欧姆R×10K档,这时电压可达10.5V,红笔是负电位,黑笔是正电位。
测试步骤:MOS管的检测主要是判断MOS管漏电、短路、断路、放大。
其步骤如下:1、把红笔接到MOS的源极S上,黑笔接到MOS管的漏极上,好的表针指示应该是无穷大。
如果有阻值没被测MOS管有漏电现象。
2、用一只100KΩ-200KΩ的电阻连在栅极和源极上,然后把红笔接到MOS的源极S上,黑笔接到MOS管的漏极上,这时表针指示的值一般是0,这时是下电荷通过这个电阻对MOS管的栅极充电,产生栅极电场,由于电场产生导致导电沟道致使漏极和源极导通,故万用表指针偏转,偏转的角度大,放电性越好。
3、把连接栅极和源极的电阻移开,万用表红黑笔不变,如果移开电阻后表针慢慢逐步退回到高阻或无穷大,则MOS管漏电,不变则完好。
4、然后一根导线把MOS管的栅极和源极连接起来,如果指针立即返回无穷大,则MOS完好。
論壇內見有燒友說MOS管不能用萬用表檢測,其實MOS管是可以用萬用表檢測的,MOS管的G(柵)極和D(漏)極S(源)極之間的電阻是無限大的,因此MOS管稱為絕緣柵型場效应管。
大家知道這個原理后就開始找G極,用表10K檔測3個極之間的電阻,再將表筆反過來再測一次就會得出一組數據,你會發現有一個極與其它極無論正反都是無限大的,這就是G極喇。
還有兩個極就好定了,MOS管內部D極與S極是有一個寄生2極管的,如果測到兩極之間正向導通時就把表筆反過來(這一步很重要),用一個手指按住G 極,另一只手指去觸摸另外一個極(這樣做是給MOS加一個偏壓),其中有一個極是會加上正向電壓使MOS觸發的,這個時候MOS就會導通,兩極之間電阻就會變得很小,這個極就是D極了,如果是手摸到紅筆使MOS導通的,這個就是P溝的,相反就是N溝的。
那么只剩下一個極就是S極了,好了3個極已經確了。
PS:1。
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

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用万用表测量(试)vmos功率场效应管1、判断引脚极性(电极)万用表复置r×1k档,分别测试三个电极间的阻值,如果其中—脚与另两脚间的电阻为无穷大,且互换表笔测试仍—样.表明这—脚为栅极g。
由图1(b)可以窥见,源、漏极之间相等于一个pn结,测量其正、逆向电阻,以阻值较小(约几千欧)的那次为依据,白表笔接的是源极(p型)s,白表笔直奔的就是漏极(n型)d,对n导线vmos管推论恰好相反。
通常vmos管曲面极d与外壳(或散热片)就是连在一起的,这就是更容易区分凿、源两电极了。
图1vmos功率场效应管外形及内部结构示意图①万Weinreb复置r×1k档,先短路一下栅-源极,泄压下栅极上感应器的电荷,然后用黑表笔接s,白表笔接d,例如测到的阻值在几千欧,再短接—之下g、s后互换表笔测得阻值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凿、源极间pn结是不好的。
②用导线将g、s短路起来,万用表置r×1档,黑表笔接s,红表笔接d,如测得的阻值在几欧姆,说明管子是好的,并且阻值越小,还说明管子的放大能力越强。
其判断理由是:将g、s极短路并用黑表笔接源极s时,就相当于给栅极加上了正偏压,这个正电压产生的电场会把源极n+型和p沟道区内的电子吸附到氧化膜的表面,从而分离出大量的空穴参予导电,使电流剧增,电阻减小。
③万用表复置r×10档,分别测量g-s、g-d极间的两极向电阻,如果都为无穷大,表明管于是不好的,否则表明栅极与漏、源极间存有漏电或者打穿损毁。
对于n导线管互换表笔测试即可。
3、放大能力(跨导)的测量vmos管及的压缩能力(跨导)的测量可以参照《绝缘栅场效应管的测量》一文中关于mos管压缩能力的测试方法。
经典的MOS管记忆方法,让你永生难忘。

MOS管(场效应管)图示MOS管可以这样判断,管上有印字的面对你自己,两个较长的引脚向下,那左边那长的就是G极,右边那长的就是S极,D极就是顶上面的,它的作用是通过G极控制及改变由D 极输入到S极输出的电压D极就是那个很大的引脚。
G极是控制极,能看字的方向的左边引脚。
S级一般(说的是一般)为输出极。
是电压控制管,通过控制G极电压的大小来控制输出极的电压大小三个脚都在同一边,中间那个和大头相通,所以很多时候剪掉的(下图虚线部分)把场管的两个脚朝下放...左边的就是按制电压....叫控制极....也叫G极.....右边的就是输出电压....叫输出极....也叫S极.....上边的就是输入电压....叫输入极....也叫D极.....比如一台饮水机....:上面是水...想让他往下流的...左手按开关...右手拿杯子....,所以..左手是控制极...右手是输出极....上面装水的桶是输入极...场效应管的识别分类及测量一、符号:“Q、VT”,场效应管简称FET,是另一种半导体器件,是通过电压来控制输出电流的,是电压控制器件场效应管分三个极:D极为漏极(供电极)S极为源极(输出极)G极为栅极(控制极)D极和S极可互换使用场效应管图例:二、场效应管的分类:场效应管按沟道分可分为N沟道和P沟道管(在符号图中可看到中间的箭头方向不一样)。
按材料分可分为结型管和绝缘栅型管,绝缘栅型又分为耗尽型和增强型,一般主板上大多是绝缘栅型管简称MOS管,并且大多采用增强型的N沟道,其次是增强型的P沟道,结型管和耗尽型管几乎不用。
三、场效应管的特性:1、工作条件:D极要有供电,G极要有控制电压2、主板上的场管N沟道多,G极电压越高,S极输出电压越高3、主板上的场管G极电压达到12V时,DS完全导通,个别主板上5V导通4、场管的DS功能可互换N沟道场管的导通截止电压:导通条件:VG>VS,VGS=0.45--3V时,处于导通状态,且VGS越大,ID越大截止条件:VG<VS,ID没有电流或有很小的电流四、场效应管的作用:放大、调制、谐振、开关五、场效应管的测量及好坏判断1、测量极性及管型判断红笔接S、黑笔接D值为(300-800)为N沟道红笔接D、黑笔接S值为(300-800)为p沟道如果先没G、D再没S、D会长响,表笔放在G和最短脚相连放电,如果再长响为击穿贴片场管与三极管难以区分,先按三极管没,如果不是按场管测场管测量时,最好取下来测,在主板上测量会不准2、好坏判断测D、S两脚值为(300-800)为正常,如果显示“0”且长响,场管击穿;如果显示“1”,场管为开路软击穿(测量是好的,换到主板上是坏的),场管输出不受G极控制。
数字万用判断表场效应管和三极管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一、定性判断MOS型场效应管的好坏先用万用表R×10kΩ挡(内置有9V或15V电池),把负表笔(黑)接栅极(G),正表笔(红)接源极(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轻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D),正笔接源极(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档,红表笔任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轻微摆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得更明显的观察效果,还可利用人体靠近或者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要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余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理由:JFET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并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容易在栅极上感应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应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由于输入干扰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加明显。
如表针向左侧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RDS增大,漏-源极间电流减小IDS。
反之,表针向右侧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向导通,RDS↓,IDS↑。
但表针究竟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应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注意事项:(1)试验表明,当两手与D、S极绝缘,只摸栅极时,表针一般向左偏转。
但是,如果两手分别接触D、S极,并且用手指摸住栅极时,有可能观察到表针向右偏转的情形。
其原因是人体几个部位和电阻对场效应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进入饱和区。
(2)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栅极,现象同上。
三、晶体三极管管脚判别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是硅平面管,又分PNP和NPN型两类。
现在锗合金管已经少见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场效应管(MOS管)如何判断好坏?

(三)VMOS大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
1.判别各电极与管型
用万用表R×100档,测量场效应晶体管任意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其中一次测量中两引脚的电阻值为数百欧姆,这时两表笔所接的引脚为源极S和漏极D,而另一引脚为栅极G。
再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两引脚(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正常时,正向电阻值为2kΩ左右,反向电阻值大于500kΩ。
用万用表R×10档或R×100档,测量场效应晶体管源极S和漏极D之间的电阻值。正常时,正、反向电阻均为几十欧姆至几千欧姆。且黑表笔接漏极D、红表笔接源极S时测得的电阻值较黑表笔接源极S、红表笔接D时测得的电阻值要略大一些。若测得D、S极之间的电阻值为0或为无穷大,则说明该管已击穿损坏或已开路损坏。用万用表R×10k档,测量其余各引脚(D、S之间除外)的电阻值。正常时,栅极G1与G2、G1与D、G1与S、G2与D、G2与S之间的电阻值均应为无穷大。若测得阻值不正常,则说明该管性能变差或已损坏。
一)结型场效应晶体管的检测
1.判别电极与管型
用万用表R×100档或R×1k档,用黑表笔任接一个电极,用红表笔依次触碰另外两个电极。若测出某一电极与另外两个电极的阻值均很大(无穷大)或阻值均较小(几百欧姆至一千欧姆),则可判断黑表笔接的是栅极G,另外两个电极分别是源S和漏极D。
2.估测放大能力
用万用表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在测量漏极D与源极S之间的电阻值RSD的同时,用手指捏住两个栅极பைடு நூலகம்加入人体感应信号。若加入人体感应信号后,RSD的阻值由大变小,则说明该管有一定有放大能力。万用表指针向右摆越大,说明其放大能力越强。
3.判断其好坏
2.判别其好坏
场效应管(MOS管)知识介绍

场效应管(MOS管)知识介绍6.1场效应管英文缩写:FET(Field-effect transistor)6.2 场效应管分类: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6.3 场效应管电路符号:结型场效应管S SN沟道 P沟道6.4场效应管的三个引脚分别表示为:G(栅极),D(漏极),S(源极)D D D DGG G G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增强型 S 耗尽型N沟道 P沟道 N沟道 P沟道注:场效应管属于电压控制型元件,又利用多子导电故称单极型元件,且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无二次击穿现象等优点。
6.5场效应晶体管的优点:具有较高输入电阻高、输入电流低于零,几乎不要向信号源吸取电流,在在基极注入电流的大小,直接影响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利用输出电流控制输出电源的半导体。
6.6场效应管与晶体管的比较(1)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而晶体管是电流控制元件。
在只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少电流的情况下,应选用场效应管;而在信号电压较低,又允许从信号源取较多电流的条件下,应选用晶体管。
(2)场效应管是利用多数载流子导电,所以称之为单极型器件,而晶体管是即有多数载流子,也利用少数载流子导电。
被称之为双极型器件。
(3)有些场效应管的源极和漏极可以互换使用,栅压也可正可负,灵活性比晶体管好。
(4)场效应管能在很小电流和很低电压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它的制造工艺可以很方便地把很多场效应管集成在一块硅片上,因此场效应管6.7 场效应管好坏与极性判别:将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在RX1K档,用黑表笔接D极,红表笔接S极,用手同时触及一下G,D极,场效应管应呈瞬时导通状态,即表针摆向阻值较小的位置,再用手触及一下G,S极, 场效应管应无反应,即表针回零位置不动.此时应可判断出场效应管为好管.将万用表的量程选择在RX1K档,分别测量场效应管三个管脚之间的电阻阻值,若某脚与其他两脚之间的电阻值均为无穷大时,并且再交换表笔后仍为无穷大时,则此脚为G 极,其它两脚为S极和D极.然后再用万用表测量S极和D极之间的电阻值一次,交换表笔后再测量一次,其中阻值较小的一次,黑表笔接的是S极,红表笔接的是D极.。
场效应管详细资料

一:场效管的作用场效管和三极管一样都能实现信号的控制和放大,但它与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不一样场效管也有三只脚,分别是控制极栅极(G极)、源极(S极)、漏极(D极)场效管与三极管三只引脚的对应关系:栅极(G)对应基极(B)、源极(S)对应发射极(E)、漏极(D)对应集电极(C)二:场效管的分类主板中的场效管,按照极性有P沟道和N沟道主板上常用的场效管有SOT-23、SOT-223、SO-8、TO-251、TO-252(TO -263)等其中SOT-23封装的有代码为KIN或K72或K7A或K7B的2N7002(N沟道);代码为335的FDN335N(N沟道)、NDS356AP(P沟道)等开题,这种场效管主要用在放大和电子开关电路中其中SO-8封装的场效管,其内部有两个场效管,这种场效管通常称为双场效管,主板中常用的型号有FDS8936、SI9936、NDS9956A、FDS9926A、FDS6912、FDS6912A、FDS6982、FDS6930A等,这种场效管主要用在电子开关和小功率稳压供电电路中其中SOT-223封装的有代码为BSP100(N沟道)、P3055LL(N沟道)等型号,这种场效管主要用在中,小功率稳压电路中,如北桥供电、3.3V供电其中TO-251封装的有代码为HUF76107D3(N沟道)、AMP3055(N沟道)等型号,这种场效管主要应用在中功率供电电路中,如南桥供电、北桥供电、AGP 显卡供电、内在供电电路中其中TO-252(TO-263)封装的有代码为HUF76121D3S、60N03、50N03、45N03、FDB6030、CEB703AL、CEB603AL、RF1S45N03LSM、RFD3055SM、BUZ102SL、PHD96NQ03LT、PHD98N03LT、PHD9NQ20T、FDB6670、K3296、32N03等型号,以上都属于N沟道场效管,都属于大功率N沟道场效管,这种场效管主要应用在大供电电路中,如CPU供电电路三:场效管的识别在电脑电路中,场效管常用字母“Q”、“V”、“VT”加数字表示对于主板中使用的贴片场效管来说,从左到右其引脚基本为G、D、S(散热片接D极)四:场效管的检测与代换在维修中,主板中的场效管通常为击穿(短路)损坏,这时保引脚之间通常呈短路状态,因此用数字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检测各引脚间的压降值通常为0V。
常用场效应管型号参数管脚识别及检测表

常用场效应管型号参数管脚识别及检测表场效应管管脚识别场效应管的检测和使用场效应管的检测和使用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 ×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MOS管和IGBT模块的测试方法

MOS管和IGBT模块的测试方法MOS管(MOSFET)的测试方法:场效应管,如果已知型号与管脚,用万用电表测G(栅极)和S(源极)之间,G与D(漏极)之间没有PN结电阻,说明该管子已坏.用万用电表的R×1kΩ档,其表棒分别接在场效应管的S极和D极上,然后用手碰触管子和G极,若表针不动,说明管子不好;若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说明管子可用.另外:1、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区别(1)从包装上区分由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易被击穿损坏,所以管脚之间一般都是短路的或是用金属箔包裹的;而结型场效应管在包装上无特殊要求. (2)用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用万用表的“R×lk”档或“R×100”档测G、S管脚间的阻值,N结的正、反向阻值,此管为结型管.2、用万用表电阻档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管脚一般用R×1k或R×100档进行测量,测量时,任选两管脚,测正、反向电阻,阻值都相同(均为几千欧)时,该两极分别为D、S极(在使用时,这两极可互换),余下的一极为由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在测量时易损坏,所以不使用此方法进行管脚识别,一般以查手册为宜.简单方法检测IGBT模块的好坏:l 、判断极性首先将万用表拨在R×1K 。
挡,用万用表测量时,若某一极与其它两极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该极与其它两极的阻值仍为无穷大,则判断此极为栅极( G )。
其余两极再用万用表测量,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测量阻值较小。
在测量阻值较小的一次中,则判断红表笔接的为集电极( C ):黑表笔接的为发射极( E )。
2 、判断好坏将万用表拨在R×10KQ 档,用黑表笔接 IGBT 的集电极( C ),红表笔接 IGBT 的发时极( E ),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在零位。
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 G )和集电极( C ),这时工 GBT 被触发导通,万用表的指针摆向阻值较小的方向,并能站们指示在某一位置。
测量MOS管好坏方法

一、用指针式万用表对场效应管进行判别(1)用测电阻法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根据场效应管的PN结正、反向电阻值不一样的现象,可以判别出结型场效应管的三个电极。
具体方法:将万用表拨在R×1k档上,任选两个电极,分别测出其正、反向电阻值。
当某两个电极的正、反向电阻值相等,且为几千欧姆时,则该两个电极分别是漏极D和源极S。
因为对结型场效应管而言,漏极和源极可互换,剩下的电极肯定是栅极G。
也可以将万用表的黑表笔(红表笔也行)任意接触一个电极,另一只表笔依次去接触其余的两个电极,测其电阻值。
当出现两次测得的电阻值近似相等时,则黑表笔所接触的电极为栅极,其余两电极分别为漏极和源极。
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大,说明是PN结的反向,即都是反向电阻,可以判定是N沟道场效应管,且黑表笔接的是栅极;若两次测出的电阻值均很小,说明是正向PN结,即是正向电阻,判定为P沟道场效应管,黑表笔接的也是栅极。
若不出现上述情况,可以调换黑、红表笔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直到判别出栅极为止。
(2)用测电阻法判别场效应管的好坏测电阻法是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漏极、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栅极G1与栅极G2之间的电阻值同场效应管手册标明的电阻值是否相符去判别管的好坏。
具体方法:首先将万用表置于R×10或R×100档,测量源极S与漏极D之间的电阻,通常在几十欧到几千欧范围(在手册中可知,各种不同型号的管,其电阻值是各不相同的),如果测得阻值大于正常值,可能是由于内部接触不良;如果测得阻值是无穷大,可能是内部断极。
然后把万用表置于R×10k档,再测栅极G1与G2之间、栅极与源极、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值,当测得其各项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管是正常的;若测得上述各阻值太小或为通路,则说明管是坏的。
要注意,若两个栅极在管内断极,可用元件代换法进行检测。
(3)用感应信号输人法估测场效应管的放大能力具体方法:用万用表电阻的R×100档,红表笔接源极S,黑表笔接漏极D,给场效应管加上1.5V的电源电压,此时表针指示出的漏源极间的电阻值。
图解教程之 MOS(场效应管)的极性辨别工作原理好坏判断

fn图解教程之 MOS(场效应管)的极性辨别工作原理好坏判断导通电压应该是红表笔接G,黑表笔接S,然后红表笔再去接D极才是可以让NMOS管导通啊!数字万用表是红表笔是正极,黑表笔是负极。
在MOS管中是DS之间并联了一个二极管,而且这个二极管极性N管和P管正好相反,检测场效应管极性主要靠的就是这个。
!NMOS管是GS>0,DS>0.图解教程之 MOS(场效应管)的极性辨别、工作原理、好坏的判断本帖最后由 yzx 于 2009-3-22 08:05 PM 编辑这个是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的原理图示,注意看,DS之间并联了一个二极管,而且这个二极管极性N管和P管正好相反检测场效应管极性主要靠的就是这个几种常见的场效应管封装管脚图:首先认清楚DS两个极SO8:SO8-Dual:TO220:TO252:PowerPak-SO8LFPAK-SO8TSSOP8:SOT-23:先用一个SO8的MOS做示范,因为123脚都是S,5678脚都是D,所以可以任意选择测试管脚把万用表设置到二极管档红黑表笔任意接D和S,如果没有读数,则交换表笔就有读数了此时红S,黑D交换表笔黑S,红D此时无穷大根据图一中二极管方向可以确定此管为N管但要排除有可能是三极管干扰只要用万用表测一下G极(4脚)对任何脚都没有读数,用电阻档量也是无穷大阻值即可确定这是一个NMOS,并非三极管下一步再确定这个NMOS是否工作正常黑笔S红笔G,此时无穷大,并且测试电压已经提供了MOS的导通电压此时重做第2步,黑S,红D,发现什么了?读数变成0,也就是MOS导通了总结一下,Nmos相当于一个对地的电子开关,下图黄圈就是NMOS当G极相对S极有正电压的时候(比如把G接到VCC,因为S已经接地了)或是在GS之间加一个电池,负极S正级G开关导通,灯亮当G极相对S极电压为0或是负电压(比如把G接地),开关断开,灯灭比三极管简单吧!会用MOS以后我根本不再用三极管了MOS导通可以近似认为开关,因为导通电阻非常小,都在毫欧级别,甚至小于普通开关控制这个开关打开或关闭也不需要很多能量,只需一个电压即可,三极管则是要一个电流所以CMOS器件耗电远小于TTL器件再测试一个PMOS吧,SOT23的红黑表笔任意接D和S,如果没有读数,则交换表笔就有读数了此时黑S,红D交换表笔红S,黑D此时无穷大根据图一中二极管方向可以确定此管为P管红笔S黑笔G,此时无穷大,并且测试电压已经提供了MOS的导通电压此时重做第2步,红S,黑D,发现什么了?读数小于第一次测试的0.56V,也就是MOS导通了,只是这个MOS导通电阻有点大总结一下,Pmos相当于一个对正极的电子开关,下图黄圈就是PMOS当G极相对S极有反电压的时候(比如S接正级,G接负极)或是在GS之间加一个电池,正极S负级G开关导通,灯亮当G极相对S极电压为0或是正电压(比如把G接正级),开关断开,灯灭再测个To220的Nmos1:交换表笔测SD直到有度数,红S黑D2:交换表笔再测SD无读数,黑S红D3:黑笔不动还是S 红笔测G,无读数,但已充电导通4:黑笔不懂还是S 红笔再测D,已经导通,呈短路状000或是读数明显小于第二次所得读数Pmos的话,红变黑,黑变红,步骤和上面完全一样~。
测量场效应管好坏和极性

用万用表定性判断场效应管、三极管的好坏一、定性判断MOS型场效应管的好坏先用万用表R×10kΩ挡(内置有9V或15V电池),把负表笔(黑)接栅极(G),正表笔(红)接源极(S)。
给栅、源极之间充电,此时万用表指针有轻微偏转。
再改用万用表R×1Ω挡,将负表笔接漏极(D),正笔接源极(S),万用表指示值若为几欧姆,则说明场效应管是好的。
二、定性判断结型场效应管的电极将万用表拨至R×100档,红表笔任意接一个脚管,黑表笔则接另一个脚管,使第三脚悬空。
若发现表针有轻微摆动,就证明第三脚为栅极。
欲获得更明显的观察效果,还可利用人体靠近或者用手指触摸悬空脚,只要看到表针作大幅度偏转,即说明悬空脚是栅极,其余二脚分别是源极和漏极。
判断理由:JFET的输入电阻大于100MΩ,并且跨导很高,当栅极开路时空间电磁场很容易在栅极上感应出电压信号,使管子趋于截止,或趋于导通。
若将人体感应电压直接加在栅极上,由于输入干扰信号较强,上述现象会更加明显。
如表针向左侧大幅度偏转,就意味着管子趋于截止,漏-源极间电阻RDS增大,漏-源极间电流减小IDS。
反之,表针向右侧大幅度偏转,说明管子趋向导通,RDS ↓,IDS↑。
但表针究竟向哪个方向偏转,应视感应电压的极性(正向电压或反向电压)及管子的工作点而定。
注意事项:(1)试验表明,当两手与D、S极绝缘,只摸栅极时,表针一般向左偏转。
但是,如果两手分别接触D、S极,并且用手指摸住栅极时,有可能观察到表针向右偏转的情形。
其原因是人体几个部位和电阻对场效应管起到偏置作用,使之进入饱和区。
(2)也可以用舌尖舔住栅极,现象同上。
三、晶体三极管管脚判别三极管是由管芯(两个PN结)、三个电极和管壳组成,三个电极分别叫集电极c、发射极e和基极b,目前常见的三极管是硅平面管,又分PNP和NPN型两类。
现在锗合金管已经少见了。
这里向大家介绍如何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三个管脚的简单方法。
MOS管和IGBT模块的测试方法

MOS管和IGBT模块的测试方法MOS管(MOSFET)的测试方法:场效应管,如果已知型号与管脚,用万用电表测G(栅极)和S(源极)之间,G与D(漏极)之间没有PN结电阻,说明该管子已坏.用万用电表的R×1kΩ档,其表棒分别接在场效应管的S极和D极上,然后用手碰触管子和G极,若表针不动,说明管子不好;若表针有较大幅度的摆动,说明管子可用.另外:1、结型场效应管和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区别(1)从包装上区分由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的栅极易被击穿损坏,所以管脚之间一般都是短路的或是用金属箔包裹的;而结型场效应管在包装上无特殊要求. (2)用指针式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用万用表的“R×lk”档或“R×100”档测G、S管脚间的阻值,N结的正、反向阻值,此管为结型管.2、用万用表电阻档判别结型场效应管管脚一般用R×1k或R×100档进行测量,测量时,任选两管脚,测正、反向电阻,阻值都相同(均为几千欧)时,该两极分别为D、S极(在使用时,这两极可互换),余下的一极为由于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在测量时易损坏,所以不使用此方法进行管脚识别,一般以查手册为宜.简单方法检测IGBT模块的好坏:l 、判断极性首先将万用表拨在R×1K 。
挡,用万用表测量时,若某一极与其它两极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该极与其它两极的阻值仍为无穷大,则判断此极为栅极( G )。
其余两极再用万用表测量,若测得阻值为无穷大,调换表笔后测量阻值较小。
在测量阻值较小的一次中,则判断红表笔接的为集电极( C ):黑表笔接的为发射极( E )。
2 、判断好坏将万用表拨在R×10KQ 档,用黑表笔接 IGBT 的集电极( C ),红表笔接 IGBT 的发时极( E ),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在零位。
用手指同时触及一下栅极( G )和集电极( C ),这时工 GBT 被触发导通,万用表的指针摆向阻值较小的方向,并能站们指示在某一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1:高压稳场管;Q2:低压稳场管
Q2的S极接地;测量方法:红表笔接地,黑表笔接场管S极,如数值小于10,则说明当前所测场管Q2,Q2的D极连接Q1的S极。
判断Q1是否击穿:红表笔接D极,黑表笔接S极,数值小于10,证明击穿。
场管的代换原则(只适合主板)
场管代换只需大小相同,分清N沟道P沟道即可
功率大的可以代换功率小的
技嘉主板的场管最好原值代换
一般主板上采用的场效管大多为绝缘栅型增强型N沟通最多,其次是增强型P沟道,结型管和耗尽型管一般没有,
场效应管N沟道和P沟道判断方法
(1)场效应管的极性判断,管型判断(如图)
G极与D极和S极正反向均为∞
(2)场效应管的好坏判断
把数字万用表打到二极管档,用两表笔任意触碰场效应管的三只引脚,好的场效应管最终测量结果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在500左右。
如果在最终测量结果中测得只有一次有读数,并且为“0”时,须用表笔短接场效应管识引脚,然后再测量一次,若又测得一组为500左右读数时,此管也为好管。
不符合以上规律的场效应管均为坏管。
场效应管的代换原则(注:只适合主板上场效应管的代换)
一般主板上采用的场效管大多为绝缘栅型增强型N沟通最多,其次是增强型P沟道,结型管和耗尽型管一般没有,所以在代换时,只须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N沟道代N沟道,P沟道代P沟道即可。
用万用表测量场效应管极性及好坏判断
来源:互联网作者:电子电路图网【大中小】
1、测量
极性及管型判断
红笔接S、黑笔接D值为(300-800)为N沟道
红笔接D、黑笔接S值为(300-800)为p沟道
如果先没G、D再没S、D会长响,表笔放在G和最短脚相连放电,如果再长响为击穿贴片场管与三极管难以区分,先按三极管没,如果不是按场管测
场管测量时,最好取下来测,在主板上测量会不准
2、好坏判断
测D、S两脚值为(300-800)为正常,如果显示“0”且长响,场管击穿;如果显示“1”,场管为开路
软击穿(测量是好的,换到主板上是坏的),场管输出不受G极控制。
(录入编辑:电路图网dzd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