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黔中文化与镇宁民族中学地理教学

合集下载

贵州初中地方课程教案

贵州初中地方课程教案

贵州初中地方课程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初中一年级教材:《贵州地方文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贵州的自然地理特点,认识贵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让学生了解贵州的传统文化,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贵州的自然地理特点。

2. 贵州的传统文化及其特色。

教学难点:1. 贵州的地形地貌特点。

2.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间艺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贵州的自然风光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贵州的美丽景色。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贵州的了解和印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贵州的自然地理特点。

2.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贵州的自然景观,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的传统文化。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贵州自然地理特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贵州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包括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2. 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少数民族进行深入了解。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展示自己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初中贵州地方课教案

初中贵州地方课教案

初中贵州地方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及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对贵州地理、文化特色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3. 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贵州省在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东部。

2. 地貌特征: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

3. 气候类型: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

4. 民族文化: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等49个民族成份。

5. 旅游资源:黄果树瀑布、梵净山、遵义会址、荔波、赤水、万峰林、织金洞等。

6. 特产:茅台酒、腊肉、黄粑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贵州省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位置。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贵州的资料,课上分享所学知识,共同了解贵州的地貌、气候、民族和文化特色。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贵州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及民族文化,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美丽和独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贵州的旅游资源、特产等,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展示。

5. 案例分析:以黄果树瀑布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形成原因、特点及旅游价值。

6.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为家乡制作一张宣传海报。

四、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分享所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 自主探究:课前收集资料、课上提问,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案例分析:以黄果树瀑布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旅游资源。

4. 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为家乡制作的海报创意、设计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能力、协作精神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类型及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合作能力。

贵州省地方课程教案初中

贵州省地方课程教案初中

贵州省地方课程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概况。

2. 通过地图识别贵州省的主要河流、城市和旅游景点。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理位置:贵州省在中国的位置,邻近的省份。

2. 地形地貌: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山脉分布。

3. 气候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多雨多云。

4. 主要河流:乌江、珠江、长江。

5. 城市概况: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

6. 旅游景点: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梵净山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主要河流、城市和旅游景点。

2. 教学难点:喀斯特地貌的特点,贵州省的地理位置描述。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贵州省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利用地理模型,直观地展示贵州省的地形地貌。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

4. 设计实地考察活动,如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调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贵州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地理位置。

2. 讲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分析贵州省的主要河流、城市和旅游景点,让学生在地图上进行标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感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学校周边地理环境调查,了解地形地貌、河流分布等。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培养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贵州省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知识的掌握。

2. 地图绘制:评估学生对贵州省主要河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识别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享内容的具体性。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考察活动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贵州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培养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贵州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获奖公示名单

贵州省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成果奖获奖公示名单

六盘水 盘县EEPO有效教育实践 六盘水 中小学作文教学指导法 六盘水 水城农民画校本教材开发的探索与实 践
黔西南 历史故事解读法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验 《黔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价值研究 》 《不同类型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学习 黔西南 信心的激发与保持策略研究》 黔西南 黔西南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 黔西南 初中英语快乐学习法的探究与实践 仁怀 威宁 高校 高校 高校 高校 农村初中阶段留守学生心理特点及教 育对策研究 《五心教育与弟子规》幼儿读本 贵阳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长生培养 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班级管理》教学理实一体化 探索 《黔南民族体育》样本教材;《民族 体育与健康教育》样本教材 学前教育特设课程开发:仡佬族地区 民间游戏收集、传承实践探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第一中学 D012D 施秉县双井镇中心小学 雷山县第三中学 天柱县第二中学 剑河民族中学 凯里第四小学 施秉县白垛乡中心小学 台江县教育局 剑河民中 榕江一中 凯里八小 黄平县新州镇中心小学 铜仁市玉屏县平溪镇中心完小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 铜仁市南长城小学 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 松桃民族寄宿制中学 松桃苗族自治县教育局 沿河县教育局 E002B E004C E005D E007D E011B E016B E018E E019D E021D E023B E025B F001B F006B F007B F009E F010C F011E F014E
黔东南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活动的实效性研究 黔东南 台江县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黔东南 语文教材与其它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黔东南 榕江一中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实践初探 黔东南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小学音乐教 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苗族反排木鼓舞
黔东南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铜仁 铜仁 铜仁 铜仁 铜仁 铜仁 铜仁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生活问题 及对策研究 小学中年级学生听说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方法的实验 与研究 中挪SigAm双语聋教育实验课题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策略与实 践研究 中学化学“先做后说、先学后教、当 堂训练”研究与实践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实践与研究

多彩贵州教案

多彩贵州教案

多彩贵州教案教案标题:多彩贵州教案目标:1. 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

2. 了解贵州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

3.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贵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 山地地理特征:介绍贵州的山脉、河流、高原等地理特征。

- 自然景观:介绍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

2. 贵州的人文特色:- 少数民族文化:介绍贵州的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

- 传统手工艺:介绍贵州的织布、银饰、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并展示相关作品。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贵州的美丽景观和多样文化,激发学生对贵州的兴趣。

2. 地理位置和自然景观(15分钟):- 分组让学生查找贵州的地理位置,并展示给全班。

- 利用地图或幻灯片展示贵州的山脉、河流、高原等地理特征。

- 展示贵州的喀斯特地貌、瀑布、溶洞等自然景观的图片或视频,并引导学生描述它们的特点。

3. 少数民族文化(20分钟):- 介绍贵州的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和节日。

- 播放相关视频或音乐,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

-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简短的展示。

4. 传统手工艺(20分钟):- 介绍贵州的织布、银饰、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并展示相关作品。

-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传统手工艺进行学习,并制作相关作品。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 总结(10分钟):- 回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贵州的地理特征、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特色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提出创新的想法。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评估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手工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作品展示和口头报告:评估学生对贵州地理特征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3. 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评估学生对贵州多彩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贵州地域文化(本)04

贵州地域文化(本)04

贵州地域文化(本)04贵州地理概况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部,东临湖南,南接广西,西连云南,北界四川。

贵州地处南亚热带和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地势复杂多样,山地占据该省总面积的90%,是中国著名的高原省份之一。

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赋予了贵州丰富的地域文化。

贵州地域文化特色风景名胜贵州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贵州拥有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如黄果树瀑布、龙宫、花溪、荔波小七孔等。

这些景点继承了贵州的地域特色,展示了贵州独特的山水风光。

钟山茅茨文化钟山茅茨文化是贵州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钟山茅茨是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以其精美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

钟山茅茨建筑通常由竹子和茅草构造而成,具有很高的抗震能力和冬暖夏凉的特点,在贵州的山区被广泛使用。

钟山茅茨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贵州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侗族文化贵州是中国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侗族文化在贵州有着重要的地位。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族群,他们保留了独特的语言、服饰和文化传统。

侗族的歌舞艺术以及董寨的侗族歌楼都是侗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贵州的侗族村寨也成为了旅游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体验侗族的生活和文化。

苗族文化贵州也是苗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苗族文化在贵州同样有重要的地位。

苗族是中国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丰富多彩的服饰、习俗和节日。

苗族的芦笙舞蹈和腰鼓舞是苗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研究者前来了解与体验。

贵州地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贵州的地域文化,贵州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加强了相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确保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同时,贵州还开设了各种文化节庆活动,以宣传和传播地域文化。

此外,贵州还努力提高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地域文化的传统和教育。

总而言之,贵州地域文化富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其特色和内涵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探索。

地理中国的民族优秀教案

地理中国的民族优秀教案

地理中国的民族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文化特色。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及文化特色。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呢?”2.学习各民族的分布特点(1)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特色(1)讲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服饰、节日、习俗等。

(2)展示各民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文化特色。

4.案例分析(1)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如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特点。

(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各民族的文化特色。

5.活动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民族风情展示,让学生扮演各民族的代表,展示其服饰、舞蹈、歌曲等。

(2)评选最佳表演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育学生要尊重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四、课后作业1.列举五个你了解的民族文化特色,并简要介绍。

2.以“我心中的民族”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和文化特色,让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提高地理素养。

1.导入新课(1)展示我国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民族吗?它们是如何分布的呢?”2.学习各民族的分布特点(1)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3.学习各民族的文化特色(1)讲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如服饰、节日、习俗等。

贵州初中地方教材教案

贵州初中地方教材教案

贵州初中地方教材教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 掌握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2. 认识贵州的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3. 了解贵州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

教学重点: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

教学难点: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教材、地图8-57、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8-57,让学生对贵州省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贵州省位于我国的哪个地理位置吗?它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读课文,结合地图8-57,完成以下题目:a. 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b. 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c. 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d. 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e. 在图8-57中找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观察它们的大致流向。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贵州的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2. 讲解贵州的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3. 引导学生理解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四、实践与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何保护贵州省的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案;3.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2. 强调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珍惜和保护家乡的自然资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图、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践与应用等环节,使学生对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文化自信导向的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

文化自信导向的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

文化自信导向的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目录一、内容概要 (2)1. 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3)2. 跨学科阅读教学的意义 (3)3. 研究目的与问题 (5)二、文献综述 (5)1. 文化自信与地理教育的关系 (6)2. 跨学科阅读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8)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9)三、研究方法 (10)1. 研究设计 (11)2.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12)3. 研究过程与实施步骤 (13)四、实践探索 (14)1. 实践内容与方法 (16)2. 实践案例分析与反思 (17)3. 实践效果评估与总结 (18)五、问题与对策 (19)1. 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21)2. 对策与建议 (22)3. 后续研究与展望 (23)六、结论 (25)1. 研究成果概括 (26)2.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27)3.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28)一、内容概要本文档主要探讨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通过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来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

本文将概述当前教育背景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教育的必要性。

分析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与文自信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阅读作为传播和弘扬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地理教育中应得到充分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在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中实践文化自信导向。

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

教学目标将围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行设定;教学内容将结合地理知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案例分析、主题探究等形式进行跨学科融合;教学方法将采用阅读、讨论、探究、实践等多种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本文还将探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如教学资源整合、教师素质提升、学生参与度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总结初中地理跨学科阅读教学实践在文化自信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推动文化自信教育的深入发展。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贵州地方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知识,理解贵州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2. 帮助学生了解贵州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增进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认同。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地理知识分析贵州的自然环境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2. 提高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通过实地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2. 增进学生对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传承文化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方课程,结合贵州地方特色,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年级,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并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贵州历史变迁:通过课本第二章“贵州历史沿革”的内容,介绍贵州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解夜郎文化、土司制度等历史特色。

2. 贵州地理环境:结合课本第三章“贵州地理环境与资源”,分析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生活的影响。

3.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依据课本第四章“贵州民族文化”,介绍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间艺术,如苗族的银饰、侗族的大歌等。

4. 贵州旅游资源:以课本第五章“贵州旅游资源”为基础,展示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著名景点,探讨旅游产业对贵州经济发展的作用。

5. 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结合课本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讨论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环境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贵州历史变迁第二周:贵州地理环境第三周:少数民族风俗文化第四周:贵州旅游资源第五周: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有序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相关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地理特征与黔中文化品格

地理特征与黔中文化品格

地理特征与黔中文化品格黔中是指位于中国贵州省中部的一个地区,地理特征与该地区的文化品格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黔中地区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和资源等方面的特点,而这些特征又对该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黔中文化品格。

其次,黔中地区的气候特征也对文化品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黔中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黔中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农耕在黔中地区的经济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农村生活的习俗,使得黔中地区的文化品格注重务实、勤劳、坚韧,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底蕴。

此外,黔中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直接影响着文化品格的形成。

黔中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草原资源和水资源,这些资源的存在为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得黔中地区的文化品格表现出一种深厚的热爱自然和珍惜资源的态度。

黔中文化品格中的自然崇拜、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都与黔中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密不可分。

此外,黔中地区多民族的存在也为文化品格的形成带来了多样性。

黔中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主要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等。

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彼此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格,如苗族的“芦笙”音乐、布依族的“高脚楼”,都展示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

多民族的存在使得黔中地区的文化具有了更加广泛和丰富的内涵。

综上所述,黔中地区的地理特征与其文化品格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山地地形、气候特征、资源丰富以及多民族的存在,都是黔中文化品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黔中文化以其独特的封闭性、务实性、自然崇拜和多样性等特点,展示出了一个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景观。

贵州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贵州乡土地理知识要点

贵州乡土地理知识要点1.简称:“黔”或“贵”2.行政中心:贵阳3.行政区划: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其中: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①贵阳,贵州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

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以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风速有利、紫外线辐射低、空气清洁、水质优良、海拔适宜、夏季低耗能等气候优势,荣登“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榜首,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

②六盘水,别称“中国凉都”,位于贵州西部,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县和水城三个特区的头一个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

地处滇、黔两省结合部,长江、珠江上游分水岭,南、北盘江流域两岸,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交通四通八达,是西南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和物流集散中心之一。

是国家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西南乃至华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

③遵义,简称“遵”,位于贵州省北部,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南临贵阳市,北倚重庆市,西接四川省,是昆筑北上和川渝南下之咽喉。

处于成渝—黔中经济区走廊的核心区和主廊道,黔渝合作的桥头堡、主阵地和先行区。

是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枢纽。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世界自然遗产赤水丹霞。

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厚朴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高品质绿茶产区、中国名茶之乡、中国吉他制造之乡等称号。

④安顺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

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

素有“中国瀑乡”、“屯堡文化之乡”、“蜡染之乡”、“西部之秀”的美誉。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3节《多样的文化》 教案

2024年人教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3节《多样的文化》 教案

重要特征之一。

(2)世界主要语言有哪些?出示图片,认识联合国工作语言。

(3)用世界六大语言表达(4)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追问思考: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

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大洋洲、非洲南部等地区。

追问:英语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原因。

2. 认识世界三大宗教(1)了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

(2)走进三大宗教①基督教出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认知。

②伊斯兰教:出示图文资料③佛教出示资料:(3)归纳总结:三大宗教探究二:不同的文化习俗1.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古话形容了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经过长期演变而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交流展示:②完成内容填写③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3)归纳总结,对比记录1.讨论交流:(1)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的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思考讨论:这些地区的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1)欧洲西部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东亚、东南亚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拉丁美洲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拓展延伸:不产茶叶的欧洲为什么盛行饮茶茶叶原产于我国,茶树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的山区。

欧洲很多国家不种植茶树,却盛行饮茶。

这是为什么呢?早在16世纪,欧洲人通过有关著作了解了中国茶叶。

17世纪初,荷兰商船把少量茶叶运回欧洲后,饮茶在欧洲上流社会成为时尚。

18世纪后,印度、斯里兰卡等当时的欧洲殖民地成为茶叶生产基地,所产茶叶主要供应欧洲,茶叶开始走进欧洲百姓的生活。

现在,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饮品之一。

2.传统服饰与自然环境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

家族与民族之间黔中通道上金竹金氏族属认同及其变迁探析——以《金氏家谱》为中心

家族与民族之间黔中通道上金竹金氏族属认同及其变迁探析——以《金氏家谱》为中心

家族与民族之问:黔中通道上金竹金地方文化研究氏族属认同及其变迁探析2——以《金氏家谱》为中心叶成勇(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O●,年第6期一总第6期一【摘要1以贵州广顺《金氏家谱》为中心,结合历史文献和民族志资料,可以深入剖析金竹金氏“夜耶竹王”认同及其变迁的实质。

金竹金氏是黔中苗族中最罗的一支。

很可能是战国晚期楚庄踌入夜郎时从楚地带来的苗族部众的后裔。

因与夜郎国境内的且兰君长“竹王”及浞郎濮人长期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土著上层势力。

在上千年的中央王朝治理下.为了保证其社会政治权利。

金竹金氏土司采取了灵活多变的认同策略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族一民族”之长时段互动关系.从而构成金氏家族文化中充满深刻历史韵味的特质。

【关键词】金竹金氏;《金氏家谱》;族属认同;夜郎竹王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354(2013)06—0001一13本文所说的黔中,指贵州中部,包括今贵阳一安顺及其毗邻地区,是贵州历史上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通道。

笔者在文献资料搜集和田野调查中发现,黔中土著金氏的族属认同及其变迁跟其他土著有很大的区别,如布依族姓氏往往追述始祖为江西、湖广或广西起源,而苗族大部分则叙述各自的迁徙史时都强调外来性;与此不同,金氏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金竹土司金氏①、布依族金氏、苗族金氏和苗族得氏,但都鲜明地提出为汉代夜郎竹王的后裔,强调真正的本土性,又参与了部分苗族和布依族的族体及文化的建构。

这其中有着极其深刻、复杂的历史原因。

所谓族属认同,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家族成员为了生存发展,对与其历史文化有某种渊源关系的群体持亲近认同态度,对其社会地位、身份持灵活的认同取向。

族属认同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在诸多族群之间充满着选择与被选择的双重互动,具有多变性和不稳定性。

它反映社会政治环境对家族认同的影响,是族群共同心理认同的重要部分。

金氏族属认同是其作为土著上层家族在各个王朝时期为了生存发展所采取的灵活多变的认同策略和价值取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族一民族”之长时段互动关系。

贵州地方教案

贵州地方教案

贵州地方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贵州地方文化——贵州地方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探索贵州地方文化,帮助学生了解贵州地方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传统。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资源,学生将能够了解贵州地方的地理特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教案适用于中小学各个年级的地理、历史、文化等课程。

教学目标:1. 了解贵州地方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2. 了解贵州地方的主要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3. 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工艺,如苗绣、侗族木偶、锦绣蜡染等;4. 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如苗族的“吃新节”、侗族的“大尧节”等;5. 培养学生对贵州地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贵州地图、贵州地方文化图片、贵州地方文化视频等;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音响等;3. 学生参与活动所需材料:剪纸、彩纸、颜料、布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贵州地图和图片等展示贵州地方的美丽风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贵州有什么了解?你们知道贵州有哪些著名的景点吗?二、了解贵州地方的地理特点(1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贵州的地形、气候、植被等信息,引导学生了解贵州地方的地理环境。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就贵州地方的地理特点进行小组讨论,并总结出贵州地方的特点。

三、探索贵州地方的民族文化(20分钟)1. 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展示贵州地方的主要民族文化,如苗族、侗族、布依族等。

2. 学生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贵州的民族进行深入了解,并制作海报展示该民族的特色文化。

四、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工艺(20分钟)1. 展示贵州地方的传统工艺作品,如苗绣、侗族木偶、锦绣蜡染等,引导学生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工艺。

2. 学生个人活动: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贵州的传统工艺进行模仿和创作,并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20分钟)1. 展示贵州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如苗族的“吃新节”、侗族的“大尧节”等,引导学生了解贵州地方的传统风俗习惯。

初中地理教学的文化融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文化融合(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地理教学的文化融合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教学的文化融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需要打破地域、民族、文化的界限,实现文化融合。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初中地理教学的文化融合。

一、教学内容的文化融合1.1 课程设置地理课程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特色,将地理知识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紧密结合。

例如,在南方地区,可以增加关于江南水乡、岭南园林等内容的介绍;在北方地区,可以增加关于黄土高原、草原文化等内容的介绍。

1.2 教材编写教材编写应注重文化融合,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地理知识。

可以引入不同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民间传说等,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到世界各地的文化特色。

1.3 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例如,对比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模式,让学生了解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文化融合2.1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一种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文化情境,如模拟联合国、民族风情展示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2.2 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实际项目为目标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文化融合相关的项目,如让学生调查当地的民俗风情、地理特色等,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3 同伴教学同伴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相互教授、共同成长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等,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三、教学评价的文化融合3.1 多元化评价教学评价应注重多元化,既要关注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情况,也要关注学生在文化融合方面的表现。

可以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2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方法。

多彩贵州中班教案反思

多彩贵州中班教案反思

多彩贵州中班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多彩贵州中班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贵州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贵州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介绍。

2. 贵州的民族文化特点和民族服饰展示。

3. 制作贵州特色手工艺品。

教学步骤:1. 导入环节:-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贵州的美丽风光,引发学生对贵州的兴趣。

-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贵州的了解和印象。

2. 知识讲解:- 通过地图或模型,向学生介绍贵州的地理位置,并讲解贵州的自然风光,如黄果树瀑布、荔波小七孔等。

-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贵州的民族文化特点,如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歌舞等。

- 展示贵州的民族服饰,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服饰特点。

3. 实践活动:- 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种贵州特色手工艺品,如苗绣、侗鼓等,进行制作。

-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自己的作品。

-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手工艺品。

4. 总结反思:- 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 引导学生思考贵州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对他们的影响。

- 向学生提问,检查他们对贵州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

2. 评估学生制作的手工艺品的创意和完成度。

3. 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检查他们对贵州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理解程度。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贵州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情况,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较为被动,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和能力,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

贵州地方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贵州地方的历史、文化、地理、民俗等知识,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地域文化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贵州的基本地理信息,如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

2.了解贵州的历史沿革,包括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历史事件。

3.掌握贵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如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4.了解贵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情况。

5.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如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

6.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贵州地图、分析贵州地理特点的能力。

7.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读历史文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民族文化的意识。

3.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倡导绿色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贵州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介绍贵州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

2.贵州的历史沿革:讲述贵州从古代到近现代再到当代的历史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3.贵州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介绍贵州的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

4.贵州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讲述贵州的气候、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以及可持续发展情况。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传授贵州地方知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讨论法:教师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贵州地方案例,让学生分析、解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贵州地图、分析贵州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贵州地方课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

黔中民族文化浅析本文分别阐述分析了黔中布依、苗、白、回、仡佬、彝等少数民族文化的渊源与特征,提出黔中民族文化是以多元民族文化交错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基本观点。

标签:贵州安顺;黔中;民族文化;多元共存贵州是一个多民族错落杂居的省份,众多的民族造就了贵州千姿百态、古朴浓郁、绚丽多彩的多元化文化生态环境。

地处黔中的安顺也是多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区,其文化生态环境亦同全省一样的多元并存。

一、黔中民族文化结构1、黔中布依文化布依族是从先秦时期的“越”、“骆越”、汉晋时期的“僚”和唐宋时期的“蛮”衍变分化而来。

其族自称“布依”或“不越”,“布”是“人”或“民族”的意思,“依”、“越”是古越人对自己的称谓。

安顺境内布依族多分布在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以及安顺市的许多乡镇,主要居住于河谷和坝区,大多是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的产粮区。

其村寨依山而建,聚族而居,住房多为“干栏”式建筑,旧州、双堡一带多为四合院。

其族主食与汉族同,嗜糯食,婚丧、节日以及访亲拜友都需要糍粑和糯饭[1];喜酸食,俗语说:“三天不吃酸,行路打蹿蹿”[2];好酒,喜以酒待客。

布依人的服饰随着民族交往日益加强,民国时期已有很大变化,特别是男装,基本与汉族相似,但在边远地区的妇女服饰仍然保持本民族的特点。

镇宁、关岭、普定三县有些上了年纪的妇女穿裙,保存古老的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裙式为多种多样的蜡染长裙,上着蜡染或刺绣的短衫,头戴假壳。

具有代表性的是镇宁下慕役、江龙和扁担山一带的妇女穿着,式样不但古老,而且端庄秀丽。

布依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布傣语支,没有方言之分,只有土语之别。

布依族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民族传统节日。

2、黔中苗文化黔中苗族多自称“蒙”,1951年国务院根据《共同纲领》的精神和“苗”的历史渊源及苗族人民的意愿,将之统称为苗族。

安顺境内苗族分布于安顺市的7区47乡镇以及镇宁、紫云、关岭三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区,苗族主要居住在森林茂密的高山深处,山高水低,饮水困难,有所谓的“山苗水布依”之说,少部分居住在坝子地带。

乡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乡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乡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研究
左敏
【期刊名称】《漫科学(科学教育)》
【年(卷),期】2024()2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初中地理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学科素养。

乡土文化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教学资源,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将乡土文化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文章旨在探讨乡土文化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与实践,深入分析乡土文化对提升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和学科素养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更好地实施提出建议。

【总页数】3页(P119-121)
【作者】左敏
【作者单位】华池县柔远初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乡土地理内容融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初探
2.文化自信培养视域下初中乡土地理的教学研究
3.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创设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
4.劳动教育融入初中地理乡土作业设计--以泉州乡土文化为例
5.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以仁爱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8 Topic 3 Section C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黔中文化与镇宁民族中学地理教学
作者:肖华香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15期
摘要:文化的多元性与生态的多样性一样,正在逐年减少。

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怎样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堂上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地方的本土文化呢?本文着力从本土文化当中引入各种文化资源来上好一堂地理课。

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文化体系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对地理课堂的投入热情。

本文以安顺市为例,介绍怎样在镇宁民族中学的地理课堂上通过介绍安顺市的旅游文化、自然文化和人文景观来上好一堂地理课。

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身边所存在的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关键字:安顺本土文化地理课堂
黔中福地——安顺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由点到面,面到体给学生讲解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

(点:安顺地图——面:贵州省地图——体:世界地图)。

安顺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因其特殊、险要的地理位置素来被称为“滇之喉,黔之腹”。

自古安顺商业就异常繁华,千百年来一直是黔中的重镇。

在上课为学生讲解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时候,先对学生进行介绍我们生活的这片地土的板块。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地图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土地有更加详细的认知。

我们大家都知道从东到西(贵阳-安顺-镇宁),站在我们镇宁,如果把贵阳当作贵州的中心,那么我们就在贵州省的西边吧。

在我们的西边又有(六枝-六盘水-曲靖)曲靖就是云南省的地盘了,所以我们镇宁虽然在安顺的西边,但也算是在贵州的中间吧。

这样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土地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老师适当把贵州省的其它地区引出来。

可以向学生介绍在贵州的北边是遵义地区,东边是黔东南自治州,南边是黔南自治州,西边是兴义地区和六盘水市。

而我们安顺地区就在当中,相信这样讲解学生对于自己所在贵州省的方位会很清楚。

之后,把这个方法扩展到全国,把贵州省当作全国的中心,看看在贵州的北面有那些省份,东面有那份省份,南面有那些省份,西面有那些省份。

这就我们就很
容易地讲解完了中国地图。

之后,我们又把中国当作世界的中心,在地球仪上转一圈,把各个国家的所在的方向作个大概的介绍。

人文旅游——安顺
在地理课堂上以本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景代替课本上的世界性的景观区。

以安顺现有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向学生讲解怎么学习人文地理。

课本上的人文地理举例的名胜,并不是每位老师都有幸可以走完每一个地方。

作为学生更加没机会去到那些地方。

所以在上地理课的时候,作为镇宁民中的地理老师可以多讲解一些安顺地区的人文景观。

1、作为爱国教育的资源有:王若飞故居,文庙,武庙,烈士墓园。

2、作为非物质文化教育的有:腊染、安酒、亚洲文明之灯”普定穿洞古人类遗址、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的“千古之谜”红崖天书。

当然,我们身在镇宁也不得不提及我们自己的特产:波波糖。

3、作为自然旅游资源:黄果树、龙宫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关岭古生物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格凸河、花江大峡谷、夜郎湖等省级风景名胜区。

4、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苗、布依、仡佬等多种少数民族。

作为一个安顺人,我们多少有点旅游的幸福感。

因为我们出门就可以在几个小时候之内到达黄果树,要知道一些外国朋友可是费时几天才有福气来一睹黄果树大瀑布的芳容。

我们这样给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不但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虽然,现在我们学校的设备比不上其它发达的城市,但起码我们也有自然资源的优势。

上地理课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之个优势。

安顺市以西45公里,是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天然大盆景”天星桥及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十八飞瀑”瀑布群;以南27公里,有“地下漓江”龙宫和“世外桃源”漩塘;以东65公里,有“高原明珠”红枫湖;以北125公里,有“地下天宫”织金洞,“高原花海”百里杜鹃。

让我们的学生放眼一看,原来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么多旅游资源,这样我们的学生在前面学习过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再分别标上那些地方有那些旅游景点以及人文景观。

安顺文庙:“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

安顺文庙是中国西南民族地区较早建成的文庙之一,是明王朝为永镇边陲,“以怀柔而教化边夷之民”,实施“移风善俗,礼为本;敷训导民,教为先”政治手段的反映。

这就是安顺文庙,在给
学生讲解了文庙的历史和有趣的故事之后,再让学生有空的时候可以亲身去感受文庙的人文情怀。

这样不仅增进了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安顺武庙:顺武庙是一组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的古建筑群,该庙整体布局呈长方形,为石墙围护三进四合院式石木结构建筑群。

武庙大殿内有36根整料石柱构成了主架,最高石柱达14米,取材难度之大、建筑工艺之精,为古代前人巧夺天工之精华所在。

昔为安顺古城四大石庙之一,石柱殿堂之冠。

观音阁系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木结构楼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人文怀愫——安顺
通过向学生讲解安顺的人文风景和名人事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

“地无三分平”描述的是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可以通过实例给学生讲解喀斯特地形的特点;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贵州的太阳贵如金,可以向学生讲解贵州的气候;人无三分银,描述的是贵州的经济有发展相对落后,可以生动地讲解贵州的经济相对落后的局面。

但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安顺的人们用自己的勇敢和功劳开创了属于自己的繁华时代。

“黔之腹,滇之喉,蜀粤之唇齿”,“商业之盛,甲于全省”,对于抗战时期的两位将军我们不得不提。

一切要为人民打算,这是王若飞当年临别重庆时向周恩来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句名言成了他对人民、对党的最后遗言。

在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队伍里,王若飞是全党当之无愧的楷模!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的唾弃,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这就是在安顺这片土地上土生地长的人物——王若飞。

戴安澜——周恩来题写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新华网 [引用日期2014-01-5])曾经这位将军带着浩浩荡荡的军队经过安顺这座城市,并在这座留下了永远的记忆。

缅甸战场上的英雄,给安顺人们留下了无限的敬仰。

戴明贤——安顺乡士作家。

曾出书《一个人的安顺》介绍了安顺在抗战时期的那山,那水,那人。

安顺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还有着,更多迷的不为人知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也有着更为精彩的人文故事需要我们去传承。

在我们上地理课的时候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介绍地理课堂上所要学习的方法和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