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复习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册复习课件
2021/1/8
无机盐、蛋白质、营养物质、代谢 废物、气体和激素等。
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的成分比较: 基本一样,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021/1/8
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尿素 C.激素 D.维生素
2021/1/8
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
2021/1/8
渗透压
770kpa 细胞外流渗透压主要由Na+ 、Cl酸碱度:
2021/1/8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 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反射弧 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产生反射的条件:完整的反射弧和刺激
2021/1/8
人体甲状腺可以作为反射弧的哪一个环节() A.感受器 B.效应器 C.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D.神经中枢
处于动态平衡中。 稳态: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 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2021/1/8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
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 在相对稳定状态
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 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 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
2021/1/8
兴奋是如何传递下去的?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
奋先经过它的轴突传导,再经过突触传 递给下一神经元,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或抑制。
2021/1/8
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说课稿

人教版生物必修3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的课程内容。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和过程、以及评价与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主要围绕生态环境、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展开。

本教材通过对生物圈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

同时,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物种的起源与演化。

此外,教材还涵盖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及其保护措施,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保护策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保护。

2. 教学难点:生物进化的复杂过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际操作。

教学方法和过程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生物现象。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课堂任务和项目研究。

4.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第二阶段:深入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阐述生态环境、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第三阶段:实践应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评价与反思1. 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项目和实验报告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详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涵盖了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是高中生物学科的重要基础。

在这门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关于生命的本质、生物的分类和生物圈的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提供了全套的课件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第一章生命的分子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介绍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

细胞是由许多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在生命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分子,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

我们还将会了解这些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生命的细胞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将学习到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分类和功能,以及细胞分裂的方式和过程。

我们还将会了解到细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代谢、生长和分裂等。

第三章生命的组织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生物组织的分类和功能。

我们将了解到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将会了解到组织如何在身体内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第四章生命的器官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将了解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将会了解到器官如何在身体内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第五章生命的系统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将了解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将会了解到系统如何在身体内协同工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第六章生命的机体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学习到机体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将了解到皮肤、骨骼、肌肉和内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还将会了解到机体如何在生命活动中保持稳态,以及机体如何适应环境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

⼈教版⾼中⽣物必修三知识点详解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兴奋传⼊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起构成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配的肌⾁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体的突触⼩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6、⼈脑的⾼级功能(1)⼈脑的组成及功能:⼤脑:⼤脑⽪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级中枢,是⾼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听觉、视觉、运动等⾼级中枢;⼩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体平衡;脑⼲:有许多重要的⽣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功能是⼈脑特有的⾼级功能语⾔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级功能:学习与记忆1)、⾎糖的含义:⾎浆中的葡萄糖(正常⼈空腹时浓度:3.9-6.1mmol/L)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同⼀抗原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抗体清除抗原4、细胞免疫:通过T淋巴细胞和淋巴因⼦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式靶细胞(被抗原⼊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同⼀靶细胞再次刺激时增值分化为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T细胞释放某些细胞因⼦(如⼲扰素)增强免疫细胞的效应)↓被释放⾄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清除5、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共同点:针对某种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区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对象抗原被抗原⼊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作⽤⽅式效应B细胞产⽣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6、艾滋病:(1)病的名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2)病原体名称:⼈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3)发病机理:HIV病毒进⼊⼈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的免疫系统瘫痪(4)传播途径:⾎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五、动物激素在⽣产中的应⽤:在⽣产中往往应⽤的并⾮动物激素本⾝,⽽是激素类似物1、催情激素提⾼鱼类受孕率:运⽤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鱼类的受孕率。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生物必修三第三章主要讲的是植物的激素调节的内容,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其他植物激素知识点赤霉素GA: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主要分布在植物生长相对旺盛的部位。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促进矮生性植物长高;解除种子休眠。

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

主要分布在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延缓叶片衰老)。

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藏时间。

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抑制种子和芽和植株生长)。

使棉叶在棉铃成熟前脱落。

乙烯:植物体各个部位。

各器官中都存在。

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脱落)。

增加瓜类雌花形成率;催熟。

生长素IAA: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促进细胞伸长、子房壁发育及不定根和侧根的形成;顶端优势;抑制花、果实和幼叶的脱落(具有两重性)。

除草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培育无子果实;棉花保铃。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达尔文胚芽鞘分布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功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种子萌发时,胚芽鞘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结构胚芽鞘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产生生长素尖端下部的伸长区弯曲生长的部位讨论问题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原因是什么?实验过程对比组:自然状态下的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组1:去除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实验组2:用锡箔罩子把尖端罩上,胚芽鞘直立生长不弯曲实验组3:用锡箔罩子罩上尖端下面一段,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分析1、2对比,说明胚芽鞘的向光性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3、4与1对比,说明植物的感光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部位是尖端下面的一段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对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应该牢记的知识点1、水生单细胞生物直接与水进行物质交换。

从水中获得氧和养料,向水中排放代谢废物。

如草履虫。

2、体液:指多细胞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也是人体内液体的总称。

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3、细胞内液:指细胞内的液体。

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核基质、细胞器基质。

4、细胞外液:指存体内在于细胞外的液体。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5、血浆:指血液中的液体部分。

是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主要含有水、无机盐、血浆蛋白、血糖、抗体、各种代谢废物。

6、组织液:指体内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

成分与血浆相近。

是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

7、淋巴:指存在于淋巴管内的液体。

是淋巴细胞的生活的内环境。

8、内环境:是指人体的细胞外液所构成的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9、非蛋白氮:是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的总称,是蛋白质的代谢产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等。

10、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11、渗透压:⑴、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⑵、溶液渗透压的大小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成正比。

⑶、血浆渗透压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⑸、内环境渗透压的稳定程度取决于肌体对水盐平衡的调节水平。

⑹、人的血浆渗透压约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12、正常人体内环境的酸碱度:⑴、血浆接近中性,PH在7.35——7.45之间⑵、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缓冲物质的存在。

13、人体细胞外液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二、应会知识点1、细胞液:特指植物细胞液泡内液体。

2、内环境PH值维持稳定的调节:⑴、缓冲物质:指血液中含有的成对的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课件(人教版 新课标)

C
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 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 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 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 膜产生兴奋
3. 某一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 懂别人讲话;不能写字,但能看书看 报。受伤的中枢应是下列哪项( A ) A. 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 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 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实验材料——胚芽鞘
胚芽鞘:植物胚芽外的锥形
套状物,是植物的第 一片叶子,可保护胚 芽中更幼小的叶和生 长锥。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 之一。它突破种子的 皮后发育成叶和茎。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渗透压
特性: 酸碱度
温度
二.内环境的作用:
内环境
外 界 消化系统 O2 环 细胞 境 呼吸系统 中 CO2 的 物 质 皮肤、泌尿 系统尿素等 食 物
内环境 组
淋巴 织 液
血浆
体 外 内 界 细 胞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能量交换的媒介.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 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环境的相对稳 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老徐的生物工作室
练一练:
a
b C D
b
a
C
胚芽鞘D将

生长 ;
这是因为 生长素不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下端 运输到上端,琼脂C中没有获得生 长素。

必修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所有说课稿

必修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所有说课稿

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说教材1.该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节内容主要突出的是内环境的概念,为下一节稳态的重要性及下一章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做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①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通过相关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3)情感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目标确定依据:主要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特点。

3.重难点及依据(1)重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同时是高考考点。

(2)难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依据:学生缺少相关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且内容相对枯燥抽象。

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

2.学法:语言表达法、练习法。

*依据: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且活跃课堂气氛,从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再加上适当的讲解可启发学生思维。

直观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方面:测定人体体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3、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甲烷的化学结构模型3、“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实验的模式。

必修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所有说课稿

必修三人教版高中生物所有说课稿

第一章第一节《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一、说教材1.该节内容属于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细胞生活的环境。

本节内容主要突出的是内环境的概念,为下一节稳态的重要性及下一章动物和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做铺垫。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能力目标:①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②通过相关练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3)情感目标: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目标确定依据:主要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特点。

3.重难点及依据(1)重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依据:根据课标要求,同时是高考考点。

(2)难点:①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②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依据:学生缺少相关的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且内容相对枯燥抽象。

二、说教学方法1.教法:直观教学法、讲解法、谈话法。

2.学法:语言表达法、练习法。

*依据: 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思维,主动求知。

且活跃课堂气氛,从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再加上适当的讲解可启发学生思维。

直观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说教学过程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说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2、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3、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方面:测定人体体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1、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2、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3、建立敢于质疑尊重事实,严谨、仔细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学法、直观性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甲烷的化学结构模型3、“体温的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本节内容的教学是按照教材顺序安排的,采用先授课后实验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细胞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1.体液血浆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淋巴循环)3、细胞外液的成分a.水,无机盐(Na+, Cl- ),蛋白质(血浆蛋白)b.血液运送的物质营养物质: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废物:尿素尿酸乳酸等气体:O2、CO2等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a.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典型事例:(高温工作的人要补充盐水;严重腹泻的人要注入生理盐水,海里的鱼在河里不能生存;吃多了咸瓜子,唇口会起皱;水中毒;生理盐水浓度一定要是0.9%;红细胞放在清水中会胀破;吃冰棋淋会口渴;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CO2+H2O H2CO3H+ + HCO3-c.温度: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②营养不良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二、稳态(1)概念: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0C 左右(一般不超过10C )。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成分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温度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酸碱度(PH值)渗透压a.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b.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c.稳态相关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d.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⑵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传出神经: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效应器: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双向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2)兴奋的传递方向: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6、人脑的高级功能(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3)其他高级功能:学习与记忆二、激素的调节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激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课本P28)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实例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两者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二)体温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4、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5、体温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三)水平衡的调节1、人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是靠水分的摄入和排出的动态平衡实现的2、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食、另有少部分来自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

水分的排出主要通过泌尿系统,其次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

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肾,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

3、水分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调节):(负反馈)过程:饮水过少、食物过咸等→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强→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总结:水分调节主要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通过肾脏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