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处理金钼矿石的微生物浸出研究

合集下载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及发展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及发展

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技术及发展矿加01 汪巍 0901030121摘要:利用细菌对难处理金矿进行浸出处理,具有成本低廉、环境污染小、处理效率高等突出优点,已成为非常有前途的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方法。

本文主要讨论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的原理,方法,制约因素以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字: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细菌氧化正文金以自然金属状态存在,呈灿烂的黄颜色和具良好的物理性质可长期保存、经久不变且易采易选易加工成漂亮的首饰,深受人们喜爱。

但富金矿日益减少,更多是难浸金矿,因此处理此类金矿的工艺运用而生。

1.难浸金矿分类及其难浸的原因:难浸金矿就是不适合用传统氰化法直接处理的矿石,其中的金或为物理包裹或为化学结合,使之不能被有效地提取。

主要分三类:第一类难浸是因为金被非硫化脉石组分所包裹难以裸露,如硅石或碳酸盐包裹金;第二类是金包裹在硫化矿物与其形成难分离的固溶体,主要是在黄铁矿和砷黄铁矿中,是金的硫化矿包裹物,属于最大的一类难浸金矿;第三类是炭质金矿石,因为含碳矿物或含亚硫酸盐的矿物能与金发生吸附而共存2.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原理:难浸金矿微生物预处理主要是细菌氧化,细菌氧化浸出机理主要分三种,直接作用机理、间接作用机理和直接与间接同时存在的复合作用机理。

其一,是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性使矿物中某些组分得到氧化或还原,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与原物质分离,此即细菌浸出的直接作用。

例如,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能吸附在矿物表面,分泌出酶,在这种作用下,与空气中的O2共同作用将硫化矿直接氧化分解。

CuFeS2+ 4O2→ CuSO4+ FeSO4。

这样使得被包裹的金矿裸露出来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其二,利用细菌自身的氧化或还原产物通过与矿物中脉石组分反应,进而以可溶或沉淀形式与原物质分离,这叫做间接作用机理。

例如,利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将Fe+2氧化成Fe+3,通过Fe+3的强氧化性氧化硫化物,产生单质硫,同时Fe+3被还原为Fe+2,然后细菌再将Fe+2氧化成Fe+3,如此循环完成氧化过程,因此,细菌在此过程中只起一个“催化剂”的作用。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难溶金精矿是一种含有金属硫化物的矿石,其金属硫化物形成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金的提取困难。

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生物氧化预处理被广泛应用于金冶炼工业中。

生物氧化预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降低金矿石的硫化物含量,从而提高金的回收率。

微生物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与金矿石中的硫化物结合形成生物膜,进而降解硫化物。

研究微生物生物膜形成机制对于理解难溶金精矿的生物氧化过程和优化预处理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吸附、表面繁殖和胞外聚合物的生成。

首先,微生物中的菌株通过吸附作用与金矿石表面的硫化物发生相互作用。

这种吸附作用可以通过电荷吸附、静电作用、化学吸附等方式发生。

吸附作用使微生物与金矿石表面紧密接触,并提供了繁殖和生物膜形成的基础。

接下来,吸附在矿石表面的微生物开始进行繁殖,增加生物膜的厚度和覆盖面积。

微生物的生长依赖于矿石表面的营养物质供应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研究发现,适宜的温度、pH值和氧气含量有助于微生物繁殖和生物膜形成。

此外,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共生作用和竞争作用,也可以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

在微生物繁殖的同时,胞外聚合物的生成也是生物膜形成的重要过程。

胞外聚合物是微生物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高分子物质,具有黏附性和保护微生物的作用。

这些胞外聚合物可以在微生物与金矿石表面之间形成一层黏附的胶状物质,进一步促进生物膜的形成和稳定。

胞外聚合物的生成过程是微生物利用可溶性有机物质合成的,这些有机物来自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研究发现,微生物产生胞外聚合物的能力在不同的菌株之间存在差异。

一些菌株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含量较高,能够快速形成稳定的生物膜,而另一些菌株则产生较少的胞外聚合物,生物膜的形成相对较慢。

另外,金矿石表面的特性也对微生物生物膜的形成起到了重要影响。

金矿石表面的粗糙度、化学成分和电荷分布等特征可以影响微生物与金矿石之间的相互作用。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研究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矿提取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难以提取的金属物质转化为易于提取的形态,以提高金矿的提取率。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的研究情况。

首先,微生物的选择是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首要考虑因素。

由于不同类型的金矿矿石成分不同,微生物种类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常见的选择是选择能够适应高浓度氨氮和铁离子环境的硫酸盐还原菌。

硫酸盐还原菌能够将金矿矿石中的金属硫化物转化为水溶性的金络合物,从而提高金的提取率。

此外,选择能够适应较低温度和酸性环境的微生物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其次,微生物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适应性研究是关键。

研究表明,微生物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微生物在适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代谢和生理变化,以适应低温和酸性环境。

一些研究发现,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可以通过调整酸碱平衡和产生特定的酶来适应酸性环境。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利用金矿矿石中的有机物来获得能量和养分,从而进行生长和繁殖。

进一步的研究还探讨了微生物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代谢途径变化。

微生物通过代谢途径变化来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并进一步促进金矿矿石中金的提取。

许多研究表明,微生物在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酸或碱物质可以降低金矿矿石中的pH值,从而改变金的溶解度和络合能力。

此外,微生物还可以产生一系列的氧化酶和还原酶,催化金矿矿石中金属硫化物的转化过程。

除了微生物的选择和适应性研究外,还有一些相关的研究值得关注。

例如,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态学研究。

由于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可能会引起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因此,生态学研究可以帮助了解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进而优化预处理过程。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

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引言难浸金精矿是指含有难以被传统浸取方法溶解的金属矿石。

在金矿开采和冶炼过程中,提高金的萃取效率对矿山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氧化预处理作为一种可行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难浸金精矿的提取过程中。

本文旨在研究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

一、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原理与方法1.1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原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是利用微生物中的某些细菌,如浸出细菌等,进行预处理,从而促进金的浸取。

这是通过微生物的氧化代谢活动,将难浸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等硫化物转化为可溶性的硫酸盐,从而提高金的浸取率。

1.2 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方法生物氧化预处理主要有浸出预处理和氧化预处理两种方法。

浸出预处理是将含金难浸矿石经过细碎处理,与细菌悬浮液接触,利用细菌氧化的酶把黄铁矿与金矿石分离,从而提高金的提取率。

氧化预处理则是将含金矿石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模拟自然氧化过程,利用微生物间接氧化金矿石中的杂质,从而提高金的浸出效果。

二、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因素2.1 pH值和温度生物氧化预处理的酶活性与环境pH值及温度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酸性条件下细菌的氧化作用较好,而碱性条件下则不利于酶的活性。

此外,较高的温度可以加速细菌的生长和氧化反应,从而提高预处理效果。

2.2 初始浸出剂浓度初始浸出剂浓度对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也有一定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较高的浸出剂浓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增强生物氧化作用,提高预处理效率。

但是,过高的浸出剂浓度可能会对微生物产生毒性影响,降低细菌的活性。

2.3 浸出时间浸出时间是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当的浸出时间可以使微生物充分发挥其氧化作用,将难浸金精矿中的金转化为可溶性形态。

然而,过长的浸出时间可能导致微生物的过度繁殖和竞争,从而降低预处理效果。

三、生物氧化预处理对难浸金精矿中金的萃取效率的影响3.1 生物氧化预处理提高金的溶解率生物氧化预处理可以将金矿石中的硫化矿物转化为硫酸盐,从而提高金的浸取效率。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具有较低金品位的金矿石,传统的金提取方法对于这种矿石的处理效果较差。

而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改善金矿石提取效果的方法。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物的生成对难浸金精矿进行氧化,从而使金矿石的金含量提高,为后续金提取工艺提供条件。

本文将探讨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代谢产物,是指微生物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有机酸、氢气、酶等。

它们不仅参与到金矿石的氧化过程中,还对后续的金提取工艺产生着影响。

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一种重要的代谢产物。

有机酸可以提供对金矿石的氧化所需的酸性环境,并与金矿石中的金形成络合物,促进金的溶解。

其中,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硫酸是很多氧化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机酸之一。

研究表明,在氧化过程中,硫酸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并且对金矿石的氧化有良好的效果。

此外,乙酸和丁酸等有机酸也有类似的作用。

因此,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有机酸,可以提高金矿石提取效果。

除了有机酸之外,氢气也是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重要的微生物代谢产物。

氢气是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原生物质。

氢气在生物氧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还原剂的电子给微生物,促进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此外,氢气还可以促进金矿石中硫化物的氧化,从而有效提高金的提取率。

因此,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氢气,可以加快金矿石的氧化过程,提高提取效果。

除了有机酸和氢气之外,酶也是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之一。

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可以促进金矿石中的金的溶解。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系列的酶,包括硫酸酶、氧化酶、还原酶等。

这些酶通过催化金矿石中金的氧化和溶解反应,提高金的提取效果。

因此,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酶,可以提高金矿石的提取率。

难处理金矿石浸出工艺研究现状

难处理金矿石浸出工艺研究现状

随 着 金 矿 石 的 不 断 开 采 , 界 黄 金 的发 展 趋 势 总 体 来 说 是 世 富 矿 、 处 理 矿 日益 减 少 和 枯 竭 , 杂 矿 石 、 处 理 矿 石 已 成 经 易 复 难 为 黄 金 生 产 的 主要 资 源 … 。在 我 国 在 已探 明 的 黄 金 储 量 中 , 约 有 13左 右 属 于难 处 理 金 矿 资 源 。 / 难 处 理 金 矿 石 是 指 那 些 富 含 碳 、 、 等 杂 质 , 常 规 浸 出 硫 砷 在 条 件 下 , 回收 率 不 高 的 金 矿 石 。 一 般 把 氰 化 搅 拌 浸 出 时 矿 石 金 中 金 浸 出率 低 于 8 % 的 矿 石 称 为 难 处 理 金 矿 石 , 型 的 难 处 理 0 典 矿 石 直 接 氰 化 浸 出率 仅 为 1 % ~ 0 -] 0 3 % 4。这 类 金 矿 石 难 处 理
由于传统的焙烧会 释放 出大 量 的 S A 等有 害气 体 , O 、 sO 污染 环境 , 因此使其应用受 到限制。近几年来 , 焙烧 工艺仍在 不断发
展 , 工 艺 上 研 发 了 富 氧焙 烧 和 固 化 焙 烧 新 工 艺 ; 焙 烧 设 备 方 在 在 面, 主要是德 国鲁奇 式循 环沸 腾炉 和瑞典 波立公 司密 闭收 尘系 统 在 金 矿 中 的 成 功应 用 。
其 主 要 原 理 是 通 过 高温 充 气 将 包 覆 金 的硫 化 矿 物 分 解 为 多 孑 的 氧 化 物 , 而 达 到 暴 露 矿 石 中金 粒 的 目的 ” 。 焙 烧 法 是 一 L 从 J


种 成 熟 的 预 处 理 方 法 , 为 难 浸 矿 石 的 预 处 理 应 用 已 有 几 十 年 作 的 历 史 。 该 方 法 技 术 可 靠 、 护 简 单 、 应 性 强 , 别 适 用 于 既 维 适 特 有硫化物的包裹金 , 有 炭质物 “ 金 ” 又 劫 的难 处 理 矿 石 J 然 而 。

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

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

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难处理金矿的浸出技术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黄金储备已达1054吨。

目前我国黄金资源量有1.5~2万吨,保有黄金储量为4634吨,其中岩金2786吨,沙金593吨,伴生金1255吨,探明储量排名世界第7位。

但在这些已探明的金矿资源中,约有1000吨都属于难浸金矿,占到了总量的近1/4。

难浸金矿石是指矿石经细磨后仍有相当一部分金不能用常规氰化法有效浸出的金矿石。

这类金矿石中的金由于物理包裹或化合结合,故不能与氰化液接触,导致浸出率很低。

难浸金矿石分为三种类型:(1)非硫化物脉石包裹金,这类矿石中金粒太小,无法用磨矿解离,金粒很难接触氰化液;(2)金被包裹在黄铁矿和砷黄铁矿等硫化矿物中,细磨也不能使包裹金粒接触浸出液;(3)碳质金矿石,金浸出时,金氰络合和被矿石中的活性有机炭从溶液中“劫取”⑴。

1.难浸矿石的预处理大部分难浸矿石直接用氰化钠进行搅拌浸出时的浸出率都在10%~20%左右,浸出率低。

研究人员通过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方法使难浸金矿石的浸出率得到很大提高。

具体方法有氧化焙烧、热压氧化法、生物氧化法、硝酸催化氧化法等。

1.1焙烧焙烧可使硫化物分解、砷和锑以氧化态挥发、含碳物质失去活性、显微细粒状的金富集。

该工艺具有适应性较强、操作费用较低、综合回收效果好的优点。

缺点是容易造成过烧和欠烧,生成的SO2及As2O3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产中常用的焙烧方法有两段焙烧、固硫固砷焙烧和球团包衣焙烧。

两段焙烧工艺采用两个焙烧炉,第一段是低温焙烧,温度为450~500℃,主要用于除砷。

第二段是高温氧化,温度是600~650℃以除去硫;固硫固砷焙烧是加入固定剂使矿样中的砷形成硫酸盐和砷酸盐,该工艺既不放出有毒气体,又可使被包裹的金充分暴露。

采用的固定剂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镁、碳酸镁等;球团包衣焙烧是将砷硫精矿和粘结剂形成的球团表面覆盖一层由砷硫固定剂组成的包衣层,焙烧时产生的As2O3、SO2气体被固定剂形成的砷酸钙和硫酸钙包裹起来以防止向外扩散污染环境⑶。

钼精矿的矿石浸出与溶液处理技术

钼精矿的矿石浸出与溶液处理技术

钼精矿的矿石浸出与溶液处理技术钼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冶金、能源、化工等众多领域。

钼精矿是钼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浸出与溶液处理技术对于钼的提取和纯化至关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钼精矿的浸出过程以及溶液处理技术,并介绍一些常用的工艺方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钼精矿的浸出过程。

浸出是指将固体材料中的钼溶解并转化到液相中的过程。

常用的浸出方法包括酸浸、氧化浸出和碱浸。

其中,酸浸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酸浸是利用酸溶液将钼浸出并转化为钼酸根离子的过程。

常用的酸溶液包括硫酸、硝酸和氯化氢。

在酸浸过程中,一般会采用破碎、研磨、浸出和过滤等步骤。

首先,钼精矿经过破碎和研磨处理,使其颗粒尺寸适宜;然后,将矿石与酸溶液进行接触,利用物理和化学作用将钼溶出;最后,通过过滤等步骤,分离得到钼的溶液。

酸浸方法可以提高钼的浸出率和提纯度。

氧化浸出是利用氧化剂将钼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并溶解的过程。

常用的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氯酸等。

在氧化浸出过程中,一般将矿石与氧化剂和水反应,使钼氧化成可溶性的钼酸根离子。

该方法相对于酸浸而言,具有较高的浸出速率和较好的选择性。

碱浸是利用碱性溶液将钼转化成可溶性化合物进行溶解的过程。

常用的碱溶液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

碱浸可以有效地提高钼的浸出率和提纯度,特别适用于一些难浸出的钼精矿。

钼精矿的浸出过程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对溶液进行处理,以得到纯度较高的钼产物。

常用的溶液处理技术包括溶液净化、钼的萃取和钼的沉淀等步骤。

溶液净化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将溶液中的杂质去除的过程。

常用的净化方法包括中和沉淀、颗粒过滤、氧化沉淀等。

通过这些净化方法可以去除溶液中的铁、铜、锌等杂质物质。

钼的萃取是指利用特定的有机萃取剂从溶液中提取钼的过程。

常用的有机萃取剂包括酸性萃取剂和碱性萃取剂。

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萃取剂和调节操作条件,可以有效地提取钼并降低溶液中的杂质。

钼的沉淀是指将溶液中的钼转化为钼酰、钼铵或其他形式的沉淀的过程。

某难处理钼矿浸出工艺研究

某难处理钼矿浸出工艺研究

第42卷 第3期2023年8月铀 矿 冶URANIUMMININGANDMETALLURGYVol.42 No.3Aug.2023收稿日期:2022 12 02基金项目:中核集团青年英才项目(A101 6)第一作者简介:梁耕宇(1996—),男,广西柳州人,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铀水冶、铀纯化研究。

某难处理钼矿浸出工艺研究梁耕宇,康绍辉,孟 晋,王洪明,杨剑飞,武翠莲(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北京101149)摘要:某钼矿石具有品位低、分选难、钼矿物种类多且部分位于包裹体中的特点。

针对该钼矿的难处理特性,分析了难浸机理,并在高温下使用高浓度硫酸进行了浸出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高浓度硫酸能破解黄铁矿包裹体;提升硫酸用量、升高温度、增加氧化剂用量、减小矿石粒度均有利于钼的浸出。

在矿石粒度-0.15mm(占比75%)、硫酸用量20%、MnO2用量2%、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h条件下,钼的浸出率由常规搅拌浸出的30%~40%提高至72%。

研究结果为该钼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使钼的浸出效果取得了突破。

关键词:包裹;钼矿;强化浸出;氧化剂中图分类号:TF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8063(2023)03 0024 05犇犗犐:10.13426/j.cnki.yky.2022.12.01 钼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及机械性能,在冶金、化工、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1]。

中国钼资源储量高,但具有品位低、难处理的特点,多与铀、钨、铜等形成伴生矿物[2]。

湿法冶炼工艺处理钼矿是在溶液中将低价态Mo氧化为Mo(Ⅵ),同时将矿石中Mo(Ⅵ)溶解,从而实现对钼资源的回收利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矿物,湿法冶炼钼常用的方法有硝酸氧化法[3]、次氯酸钠氧化法[4]和氧压分解法[5]。

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解决钼矿选冶难和共伴生金属综合利用的问题[6 8],对于包裹型钼矿的浸出工艺研究较少。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碱浸和酸浸条件的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碱浸和酸浸条件的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碱浸和酸浸条件的优化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其中金矿物主要以含金石英和硫化物为主,具有浸出难、提取效果差、浸金率低等特点。

在传统的金矿提取工艺中,难浸金精矿的处理一直是个难题。

然而,通过生物氧化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金提取率,降低提取成本。

生物氧化预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对酸不敏感的特性,采用氧化链反应将金矿的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使其中的金得以释放出来。

而在生物氧化预处理中,碱浸和酸浸是两种常用的处理方式,它们在提高金提取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碱浸条件下,通过向金精矿中添加碱性物质,如氢氧化钠(NaOH),可以调节金矿物中的pH值,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活性,进而提高生物氧化反应的效果。

优化碱浸条件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碱浸浓度、浸矿时间和温度。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碱浸条件。

此外,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助剂,如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以提高浸出效果。

相对于碱浸,酸浸也被广泛应用于难浸金精矿的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

酸浸主要是通过将金精矿浸入盛有酸性溶液的容器中,以提高酸溶液中的金离子浓度,进而增加生物氧化反应进行的速率。

在酸浸条件下,适当的酸浸酸度、浸矿时间和温度是关键参数。

一般来说,酸性溶液的酸度在pH 1.5-2.5之间为宜,过高或过低的酸度都会对生物氧化反应产生不利影响。

优化酸浸和碱浸条件可以显著提高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首先,通过调节浸外条件,如酸度、溶液浓度和温度,可以增加金的溶解速率,提高提取效率;其次,合理选择生物浸出剂,以及适当添加辅助剂,可以加速生物氧化反应速度,提高金提取率;最后,了解微生物的生长、代谢特点,掌握它们对条件的适应能力,对于优化浸出条件也非常重要。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优化酸浸和碱浸条件时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合理回收和处理浸矿溶液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以及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能源,对于实现清洁生产和绿色矿山具有重要意义。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含有较高金属硫化物含量的金矿石,通常具有不良的浸出性能。

为了改善金矿石的浸出效率,常常通过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方法进行前处理。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剪切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可能会对微生物菌群的生物反应和生物氧化效果产生影响。

本研究旨在探究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首先,本文将介绍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原理和过程。

难浸金精矿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金属硫化物中的金矿石转化为可浸出的形式。

该预处理过程主要涉及到菌群的生长和活性,以及相关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生成。

剪切力是由于预处理过程中的搅拌或搅拌设备而引起的,可能会对微生物菌群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其生物氧化效果。

其次,本文将回顾相关研究,提供对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的现有认识。

剪切力可能会导致微生物的损伤和死亡,从而降低其附着和活性。

此外,剪切力还可能改变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分布,进一步影响微生物的生物氧化效果。

然而,目前对于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尤其是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领域。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本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本研究通过调整剪切力大小,并采集样本,分析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剪切力的大小与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较大的剪切力通常会导致微生物菌群的降低,特别是一些脆弱的菌种,而丰富的菌群可以提高生物氧化效果。

最后,本文将讨论研究结果,并提出一些改善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剪切力影响的建议。

首先,调整搅拌设备的工艺参数,减小剪切力对微生物的影响,例如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

其次,寻找适应剪切力的耐受性菌种,以提高生物氧化效果。

此外,加强对剪切力与微生物菌群关系的研究,探索更细致的调控方法,有助于优化生物氧化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总结来说,本研究揭示了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中剪切力对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论难处理金矿的细菌预处理技术

论难处理金矿的细菌预处理技术

论难处理金矿的细菌预处理技术摘要:本文综述了预处理难选金矿细菌的种类和来源,并对细菌预处理难浸金矿石的浸出机理、氧化工艺及影响细菌浸出的一些因素及工业应用实践进行了论述,归纳介绍了强化难选金矿细菌浸出的措施。

关键词:难处理金矿;细菌;预处理1.引言目前,随着黄金矿产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易处理金矿资源日趋减少,国内外今后采金的主要矿石资源将是低品位,难选冶的金矿。

世界上近1/3的黄金都产自于难浸矿石[1],美国探明的金矿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难浸金矿石的品位已从8~9 g/t 下降到约4 g/t[2]。

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大多数高品位易开采矿床的日趋减少,低品位、复杂难浸的金矿也将是国内采金所需矿石的主要来源。

难处理金矿又称难浸金矿或难选冶金矿,就是指用常规氰化工艺不能将矿石中大部分金顺利提取出来的金矿。

也有将氰化浸出率小于80%的金矿称作难处理金矿。

难浸金矿之所以难浸是因为在常规条件下,本来可以被氰化物溶解的自然金,被包围在氰化物不能溶解的其它矿物之中,这种包裹体很小,即使细磨也很难将其解离,且金的回收率低。

只有将这种包裹体的晶格破坏,使金微粒暴露出来,才能氰化解离出来。

这类难处理的金矿石,要想得到更高的浸出率,需要在氰化之前经过预处理。

其预处理的传统方法主要有焙烧法、加压氧化法、化学氧化等,但这些方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金回收率低、投资大、污染大、环保控制费用高等缺点。

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微生物氧化法具有投资少、生产消耗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正日益为人们所接受,发展至今已经日趋成熟,成为处理难浸金矿的一个重要手段[3]。

我国从1998年才正式开始用细菌处理难浸金矿的研究,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表1所示。

表1.难浸金矿细菌氧化研究开发中的重大事件[4]时间重大事件1964 法国Pasteur研究所提出用细菌氧化法处理难浸金矿1975 在英国发表含砷硫化物精矿细菌浸出试验结果1983 加拿大发布难浸金银黄铁矿及精矿的细菌氧化试验结果1985 北美多座细菌氧化中试厂开始研究开发1986 加拿大发表难浸金矿细菌氧化法工艺流程、过程控制及操作规程1986 世界第1座采用B20X技术的Fairview搅拌槽式细菌处理厂在南非投产1991 世界第1座细菌与加压氧化联合处理厂———San Bento在巴西投产1994 世界第1座Bactech技术的细菌氧化厂———Youanmi投产1994 世界第1座目前世界最大的细菌氧化处理厂———Ashanti在加纳投产1998 中国建成第1家日处理10 t的微生物预氧化提金试验厂2000 中国建成第1座每天处理50 t难浸金精矿细菌氧化-氰化提金厂,2002年扩大到80 t/d2001 山东莱州引进国外细菌氧化-氰化工艺技术,生产规模为100 t/d 2.浸金细菌的种类[5,6]和来源[5,7]浸矿细菌种类繁多,研究表明,不同矿点细菌种类均不一样。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含有金属硫化物的矿石,其中金存在于贫金矿石中。

传统的金提取方法通常需要高温和强酸条件下进行,这不仅消耗大量能源和环境资源,而且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发展一种高效、环保的金提取方法显得极为重要。

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金提取方法之一,它利用微生物在中性条件下,通过氧化金属硫化物,从而将难浸金转化为易浸金。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改良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的效率和经济性。

为了获得高效的菌种,研究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菌种的筛选需要依据其对金属硫化物的氧化能力。

常见的菌种包括厌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和兼性好氧细菌。

这些细菌在中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可以对金属硫化物进行有效的氧化,从而释放出金属阳离子。

在筛选菌种时,可以通过浸渣的细菌培养和菌落的形态特征来鉴定细菌的种类。

其次,菌种的改良是提高微生物对金属硫化物氧化能力的关键步骤。

改良方法主要包括常规筛选法、诱变筛选法和基因工程方法。

常规筛选法是通过对已有的菌种进行筛选和培养,选出具有更强氧化能力的菌株。

诱变筛选法则通过诱变剂的作用,使菌株产生突变,进而获得具有更高氧化能力的变异菌株。

基因工程方法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到菌株中,以增强其氧化能力。

此外,改良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改良菌株的生长条件。

菌株的营养需求和生存环境是保障其正常生长和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菌种改良研究还应该涉及到菌株的生长培养基的优化、菌株的适应性培养等方面。

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和调节培养条件,可以提高菌株的生长速度和氧化能力。

在筛选和改良微生物菌种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细胞活性的维护。

适当的微生物保藏方法可以保持菌株的遗传稳定性,采取合适的培养条件可以保持菌株的细胞活性。

同时,菌株的筛选和改良需要有足够的代谢产物支持,以保证菌株的生长和氧化活性。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金矿石,其金含量较低,常规浸出法难以完全提取金,因此需采用生物氧化预处理来提高金的浸出率。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浸出剂起到重要的作用,对金释放具有影响。

本文旨在对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中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进行研究。

1.引言难浸金精矿是一种金含量较低的矿石,常规浸出法难以将其中的金完全浸出。

为了提高金的浸出率,生物氧化预处理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生物氧化预处理广泛应用于金矿石的精矿提取过程中,通过利用细菌的氧化作用,将金矿石中的金结合物转化为可溶性金化合物,进而提高金的浸出率。

2.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可分为氧化与浸出两个阶段。

在氧化阶段,细菌通过氧化反应将金矿石中的金结合物转化为可溶性金化合物。

在浸出阶段,浸出剂与金化合物发生反应,将金释放出来。

3.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3.1 浸出剂选择浸出剂是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金的释放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常使用的浸出剂包括碱性溶液、酸性溶液和氰化物。

不同的浸出剂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对金的浸出产率和速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

3.2 浸出剂浓度浸出剂浓度是影响金释放的重要参数之一。

一般来说,浸出剂浓度越高,金的浸出率也越高。

然而,当浸出剂浓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其它问题,如浸出剂和金结合物之间的竞争反应,使得金的浸出率降低。

3.3 温度温度是影响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释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有利于金的浸出,因为温度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然而,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降低金的浸出率。

4.实验方法为了研究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我们使用难浸金精矿为样品,通过生物氧化预处理进行金的浸出。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分别使用不同的浸出剂,并调整浸出剂的浓度和温度,然后测定金的浸出率。

通过对比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分析出浸出剂对金释放的影响。

5.实验结果与讨论我们的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浸出剂对金的浸出率有着显著的影响。

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浸出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

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浸出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

第3期1999年6月矿产保护与利用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3June1999综合评述难处理金矿细菌预氧化浸出工艺研究现状及进展李丽洁(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100034)摘 要 介绍了细菌预氧化浸出工艺在处理难浸金矿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叙述了细菌预氧化浸出的机理、工艺控制参数及工艺流程等,强调了应用该技术开发利用我国难浸金矿资源的必要性。

关键词 难浸金矿 细菌预氧化 氧化机理 工艺参数 进展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Studies on Bacterial Pre-oxidation and Leachingof Refractory Gold OresLI Li j ie(Beijing General Institute of Mineralogy and M etallurgy,Beijing,100044)ABSTRACT Current status of studies and applications of bacterial pre-oxidation andleaching of refractory gold ores were introduced,and leaching mechanism,process para meters,technological flowsheet and etc.were concerned.The necessity of applyingthe technique to e xploitation of refrac tory gold ores resources were emphasized.KEY WORDS refractory gold ores,bacterial pre-oxidation,oxidation mechanism,process parameters,progress细菌预氧化法是氰化浸出前预处理难选金矿的方法。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是研究微生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生长和繁殖的规律以及与其生长相关的因素的变化规律的科学。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难以浸出的金精矿中的金属硫化物转化为可浸出的硫酸盐形式,从而提高黄金的浸出率的方法。

本文将从微生物在预处理过程中的生长动力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以期为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微生物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模型是研究微生物生长与时间、底物浓度、温度以及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最常用的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是Monod模型。

该模型表达了微生物生长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μ = μmax * S / (Ks + S)其中,μ表示微生物的生长速率,μmax表示最大生长速率,S表示底物浓度,Ks表示底物浓度导致微生物生长速率达到最大生长速率的半饱和常数。

通过建立微生物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微生物的生长趋势,优化底物供应的策略,提高生物氧化预处理的效果。

二、微生物生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生长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底物浓度、温度、氧气浓度、pH值以及抑制物质等。

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中,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和微生物转化金属硫化物的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1. 底物浓度:底物的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物形成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过低的底物浓度会限制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影响预处理效果;而过高的底物浓度则可能引起抑制物质的累积,导致微生物活性下降。

2. 温度: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但高温也可能会导致微生物失活或产生抑制效应。

因此,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温度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预处理效果。

3. 氧气浓度: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氧气作为呼吸底物。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研究难浸金精矿是指金矿石中黄金细粒、球形金粒和包裹金的硫化物矿物等难以与氰化物反应的金矿。

为了提高黄金的溶解率,常常需要进行预处理,其中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会发生变化,这对于黄金的提取和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可以通过对微生物活性的监测来评估。

微生物参与黄金提取的过程中,它们通过代谢活动产生的酸性物质降低矿石的pH值,使黄金与氧化物或溶解的氧反应生成可以被溶解的金离子。

通过监测微生物的存在和活性,可以判断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

其次,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物化性质的分析来研究。

例如,可以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技术来观察黄金颗粒的形态和分布。

研究发现,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黄金颗粒的形态会发生改变,从而改变金和硫化物矿物之间的结合方式。

部分黄金颗粒会从硫化物矿物的表面剥离出来,暴露在溶液中,提高了金的溶解率。

此外,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还可以通过金的形态分析来研究。

金可以以游离金(Au^0)或者存在于金硫化物矿物表面的阳离子金(Au^+)等形式存在。

通过使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等技术,可以在生物氧化预处理前后对金的形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研究发现,在预处理过程中,金的含量和形态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一部分金从硫化物矿物中被氧化为溶解态的阳离子金,促进了金的提取。

此外,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还与生物氧化细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有关。

例如,一些细菌会分泌和吸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与金形成络合物,进一步改变了金的结合形式。

通过对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产物的分析,可以研究金的结合形式的变化。

综上所述,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金的结合形式会发生变化。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鉴定方法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鉴定方法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鉴定方法研究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富含金属元素的流程复杂、难以浸取的矿石。

为了提高其浸取效率,科研人员开始关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鉴定方法研究。

本文将介绍这一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并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和鉴定是一个关键步骤,因为菌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预处理效果的好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寻找适合于生物氧化预处理的菌种,以提高金属元素的浸取效率。

一、微生物菌种筛选的方法在微生物菌种筛选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采样和分类:首先,我们需要在矿石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工作,收集到的样品通常是从矿石表面和内部获得的。

然后,我们将这些样品送往实验室,进行微生物菌种的分类,识别并确定这些微生物的基本特征。

2. 环境适应性测定:在筛选和鉴定微生物菌种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找到对难浸金精矿适应性较强的菌株。

为了验证菌株的环境适应性,我们可以通过在不同重金属浓度和pH条件下培养菌株,观察其生长情况和金属浸取效果。

3. 生物氧化效果评价:菌种筛选的关键指标之一是生物氧化效果评价。

我们可以通过测定金属元素的浸取率来评估菌种的生物氧化效果。

通常,我们会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用不同菌株分别处理,比较其浸取效果的差异。

二、菌种鉴定的方法菌种的鉴定是对菌株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确认的过程。

在菌种鉴定中,我们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形态学鉴定: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来进行初步的鉴定。

包括菌株的形状、大小、色素等特征。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株的细胞结构和形态。

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除了观察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生理生化特性测试来进一步鉴定菌株。

比如,对菌株进行代谢产物分析,酶活性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菌株的代谢途径和特性。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核酸序列分析来进行菌种鉴定。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机制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机制研究

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机制研究摘要: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机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从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微生物与金精矿的相互作用、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抑制机制,旨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微生物;生长抑制机制引言难浸金精矿是一种含有微粒级金属金的矿石,其金的提取率较低,传统的化学浸取方法效果不佳。

而生物氧化预处理是一种新颖的方法,通过微生物将难溶性金精矿转化为可浸出的金化合物。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一系列因素的限制,这直接影响了预处理效果。

微生物的生长状态微生物的生长状态是影响其生长抑制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一般处于寡营养状态。

由于金精矿矿物结构的复杂性,微生物难以从中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导致其生长受到限制。

此外,微生物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对其自身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了一种自我调控机制。

微生物与金精矿的相互作用微生物与金精矿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微生物生长抑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附着在金精矿表面,产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和物理作用。

附着的微生物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酶和聚合物等物质,改变金精矿表面的性质,从而影响微生物的生长。

此外,微生物还能与金精矿表面上的矿物结构发生反应,进一步限制其生长。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抑制机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难浸金精矿生物氧化预处理过程中,温度、pH值、氧气浓度和金精矿浓度等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在35~40℃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抑制其生长。

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与其种类有关,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微生物最适生长pH值在中性范围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处理金钼矿石的微生物浸出研究
随着钼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各类难选钼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逐渐成为矿物加工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开发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难处理钼矿石加工利用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此同时,资源微生物处理技术由于生产成本低、环境污染轻,在处理贫矿、废矿及表外矿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处理难选矿石方面也同样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本文针对河南洛阳地区难选金钼矿石中有用矿物嵌布粒度细、单一提金工艺生产成本高、伴生的钼矿物非常难选等特点,提出采用选矿-生物浸钼-氰化浸金的工艺路线,并对难选硫化钼矿物的生物浸出进行深入研究。

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难选金钼矿石中的Mo和Au是主要回收元素,主要含钼矿物为胶硫钼矿,另有少量的钼华及钼铅矿;胶硫钼矿集合体呈胶体状,与褐铁矿毗邻共生,同时存在大量微细粒胶硫钼矿,这给钼的选矿回收带来了巨大困难,选矿试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鉴于该金钼矿石的难选性,就矿石中钼的生物浸出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

首先从西藏甲玛某矿区酸性矿坑水中分离提取出了一株细菌(代号为XZ),
其与实验室保存的一株Atf菌(代号为JL)一同从氧化活性、能源物质、形貌特征、培养条件、生长曲线及16SrDNA基因测序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选育和表征,确定XZ菌是一株At.f菌。

采用Na2Mo04—矿浆培养基对XZ菌和JL菌进行驯化,显著提高了两株细菌对Mo离子的耐受能力,且JL菌的驯化性能优于XZ菌,耐受Mo离子的浓度更高。

利用原始菌和驯化菌对金钼混合粗精矿矿进行生物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驯化菌对Mo的浸出率显著高于原始菌,与XZ菌比较,JL菌对Mo的浸出率更高。


用摇瓶浸出试验,以JL驯化菌作为浸矿用菌种,分别研究了有菌、无菌及Fe3+对辉钼矿精矿的氧化浸出过程,并对不同Fe离子浓度条件下辉钼矿生物浸出体系的溶液化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浸出体系中Fe离子浓度、pH、Eh、及矿物表面形貌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Fe3+能够氧化辉钼矿,但氧化效果不及JL菌浸出体系的。

Fe离子浓度与溶液pH、Eh及黄钾铁矾沉淀密切相关,对Mo的浸出影响显著,就Mo的浸出率而言,4.5K体系的最优,OK体系的次之,9K体系的最低。

从培养基、菌液、接种量、矿浆浓度、pH、浸出温度、振荡强度等方面对JL驯化菌浸出金钼混合粗精矿进行了摇瓶浸出条件优化矿试验,在最佳条件下对金钼混合粗精矿进行了搅拌浸出,并对浸渣进行了氰化浸金试验,获得了 Mo回收率达53.31%、Au 回收率在80%以上的技术指标,表明矿石中Au的回收比较容易,实现综合利用的关键是Mo的有效回收。

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金属离子以及金属硫化物矿物探索了辉钼矿微生物浸出过程的强化措施,结果表明,Co2+、Bi3+和低浓度Ag+的加入没有与辉钼矿表面发生作用,对Mo的浸出影响不明显,而较高浓度的Ag+加入后对Mo的浸出产生了抑制作用;黄铁矿和黄铜矿加入后与辉钼矿接触并构成原电池,促进了辉钼矿的电化学溶解。

根据化学热力学原理绘制了 Mo-S-H2O体系的Eh-pH图,借以对MoS2的氧化浸出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1.0<pH<3.5、200mV <Eh<800mV时,随着Eh的逐渐增大,在有氧条件下,MoS2中的Mo4+最终被氧化为MoO42-、S2-则按照S2-→S0→S6+的顺序最终被氧化为SO42-。

以4.5K培养基和蒸馏水作分散介质,研究了 JL菌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JL菌能够在辉钼矿表面发生吸附,有Fe2+存在时,它将被优先氧化,导
致细菌在辉钼矿表面的吸附率降低。

结合矿物晶体结构以及生物浸出试验和XRD、SEM检测分析结果,对硫化钼矿物的生物氧化机理进行分析发现,细菌与硫化钼
矿物之间是通过间接作用和间接接触作用完成氧化浸出过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