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
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
5、6kHz--16kHz部分。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一般来说提升这部分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
还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这部分使声音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该频段适合还原人声。
下边列出几种常见EQ组合的特点。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组合比较平均,所以EQ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
手鼓 200Hz~240Hz共鸣声频;5KHz影响临场感。
小军鼓(响弦鼓) 240Hz影响饱满度;2KHz影响力度(响度);5KHz是响弦音频(泛音区)
通通鼓 360Hz影响丰满度;8KHz为硬度频率;泛音可达10~15KHz
低音鼓 60Hz~100Hz为低音力度频率;2.5KHz是敲击声频率;8KHz是鼓皮泛音声频。
黑管 150Hz~60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3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双簧管 300Hz~1K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1~5KHz提升使音色明亮华丽。
大管 100Hz~200Hz音色丰满、深沉感强;2~5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
小号 150Hz~250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5~7.5KHz是明亮清脆感频带。
3、250Hz--4KHz部分。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同时影响人声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调整时要配合前面低
音的设置,否则音质会变的很沉闷。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
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
●ROCK:摇滚乐,它的高低两端提升很大,低音让音乐强劲有力,节奏感很强,高音部分清晰甚至刺耳。
第五节、人耳的听觉感知特性
掩蔽听阈、掩蔽量
在掩蔽情况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强度, 使人耳能够听见时的听阈称为掩蔽听阈 (或称掩蔽门限),被掩蔽弱音必须提 高的分贝值称为掩蔽量 (或称阈移)。
例如:当两人正在马路边谈话时,一辆汽车 从他们身旁疾驰而过,此时,双方均听不到 对方正在说些什么,原因是相互间的谈话声 被汽车发出的噪声所掩盖,也就是弱声音信 号被强声音信号掩蔽掉了。
事实上: 即使在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20Hz~20kHz) 内,对于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人们听起 来也会感觉不一样响。 对强度相同的声音,人耳感受1~4kHz之间频 率的声音最响,超出此频率范围的声音,其响度随 频率的降低或上升将减小。 对于同一强度的声波,不同的人听到的效果并不一 致,因而对响度的描述有很大的主观性。
如果声音经传输后频谱有了变化,则重放出 的声音音色就会改变。 为了使声音逼真,必须尽量保持原来的音色。 声音中某些频率成分过分被放大或压缩都会 改变音色,从而造成失真。
在语音传输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 清晰度。 适当减少一些低音和增加一些中音成分,特 别是鼻音或喉音很重的人,改变低频部分的 音色,有利于改善语音清晰度。
例如:
在听胡琴和扬琴等乐器同奏一个曲子时,虽然它们 的音调相同,但人们却能把它们的声音区别开来。 这是因为,各种乐器的发音材料和结构不同,它们 发出同一个音调的声音(也即基本频率相同的声音)时,振动 情况是不同的。 我们每个人的声带和口腔形状不完全一样,因此, 说起话来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使别人听到后能够分 辨出谁在讲话。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所以常用声压的相 对大小 (称声压级)来表示声压的强弱。声 压级用符号SPL表示,单位是分贝 (d B), 可用下式计算:SPL=20LgP/Pref (3-1) P 为声压有效值;Pref为参考声压,一般取 2×10-5Pa,这个数值是人耳所能听到的1 kHz声音的最低声压,低于这一声压,人 耳就无法觉察出声波的存在了。
声音听觉
声音听觉由于人耳听觉系统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人类对它的生理结构和听觉特性还不能从生理解剖角度完全解释清楚。
所以,对人耳听觉特性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在心理声学和语言声学。
人耳对不同强度、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范围称为声域。
在人耳的声域范围内,声音听觉心理的主观感受主要有响度、音高、音色等特征和掩蔽效应、高频定位等特性。
其中响度、音高、音色可以在主观上用来描述具有振幅、频率和相位三个物理量的任何复杂的声音,故又称为声音“三要素”;而在多种音源场合,人耳掩蔽效应等特性更重要,它是心理声学的基础。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以上问题。
一、声音三要素1.响度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
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
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
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
可见,无论在客观和主观上,这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
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
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
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
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
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10-16W/cm2 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
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
《听听声音》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声音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人们通过声音来感知世界,传递信息,享受生活。
为了探究声音的奥秘,我们开展了一次《听听声音》的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记录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过程,了解声音的基本特性。
二、实验目的1. 观察声音的产生过程,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了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3. 研究声音的接收过程,了解人耳对声音的感知特点。
三、实验器材1. 收音机2. 耳机3. 音箱4. 麦克风5. 纸杯6. 纱布7. 水盆8. 音频播放器9. 数据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观察声音的产生(1)将收音机打开,播放一首歌曲,观察收音机内部结构,了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使用麦克风,对着纸杯说话,观察纸杯振动,记录声音的产生过程。
2. 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1)在室内,分别使用音箱、耳机和麦克风播放同一首歌曲,观察声音的传播效果。
(2)将音箱放入水盆中,观察声音在水中的传播情况。
(3)用纱布包裹音箱,观察声音在纱布中的传播效果。
3. 研究声音的接收过程(1)在安静的环境中,使用耳机收听同一首歌曲,观察人耳对声音的感知特点。
(2)改变音量,观察人耳对音量的敏感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声音的产生通过观察收音机和麦克风,我们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空气分子也会随之振动,形成声波,进而产生声音。
2. 声音的传播规律(1)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2)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
(3)在固体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最快,如金属、玻璃等。
(4)使用纱布包裹音箱,可以降低声音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接收过程(1)人耳对声音的感知特点:人耳可以感知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音。
(2)人耳对音量的敏感程度:在安静的环境中,人耳对音量的敏感程度较高;在嘈杂的环境中,人耳对音量的敏感程度较低。
六、实验结论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天津市职业卫生资质培训考核试卷(616审核)
天津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核试卷(2015)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生产经营单位需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情况包括(B )。
A、作业场所存在粉尘危害,且浓度超标B、作业场所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C、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D、作业场所设备存在安全隐患2.(B )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A、接触职业有害作业的工人B、职业病病人C、接触有毒、有害的劳动者D、接触矽尘工人3. 接触高温作业工人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职业禁忌证是(D )A、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B、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糖尿病C、Ⅱ期及Ⅲ期高血压、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糖尿病、大面积皮肤疤痕D、未控制的高血压、慢性肾炎、未控制的甲亢;未控制的糖尿病、全身瘢痕面积20%以上、癫痫4. 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 D )。
A、1/2MACB、1/2PC-STELC、PC-TW A D 、MAC、PC-STEL或超限倍数相对应的值5.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包括(A )。
A、化学、物理和生物因素B、粉尘、毒物和噪声C、粉尘、毒物和物理因素D、化学因素和物理因素6.低温作业是指(D )。
A、作业场所平均气温≤0℃B、作业场所平均气温≤1℃C、作业场所平均气温≤3℃D、作业场所平均气温≤5℃7.在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室内作业场所,应设置(C )。
A、轴流风机B、局部机械通风设施C、事故通风装置D、密闭设施。
8. 三硝基甲苯(TNT)对机体的主要毒作用表现在哪几个系统。
(D )A.肝脏、血液、神经系统、消化系统B.肝脏、血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C.肝脏、神经系统、眼晶状体、肾脏D.肝脏、血液、神经系统、眼晶状体9. 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统称为 A 。
A、职业病危害B、职业危害C、职业危害因素D、职业卫生危害10. 导致肺组织纤维化的主要与粉尘的那种特性有关( A )A、化学组成(游离SiO2含量)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11.毒物警报值根据有毒气体毒性和现场实际情况一般设置为( D )。
人耳的听觉特征
人耳得听觉特征1、振动产生声波,声波传播至耳,耳膜受到声压变化刺激听觉神经听觉神经传入大脑中枢,形成声音得存在感觉。
声音得传播过程(自然状态):当一个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一个往复得弹性振动,这样就产生了声波,经过介质(物体、空间或水)向四面八方传播。
当人耳接受声波得振动,通过听觉神经传达给大脑。
2、声音得产生就是物理现象,人对声音得感觉就是生理、心理活动。
①构成人耳听觉特性得要素构成声音产生与存在得客观因素就是:振幅、频率、谐波构成人耳对声音得听觉特性得要素就是:响度、音调、音色⑴响度:就是人耳对声音强弱得感觉程度。
它首先决定于声音得振幅,其次就是频率。
声学中把描述响度、振幅、频率之间得关系曲线叫等响度曲线。
单位:分贝(dB)与振幅得关系:a、声压级越高,人耳感觉声音响度越大b、人耳得声压范围就是:0——120 dB 与频率得关系:a、4—5KHz附近得声音最响,因外耳道与其产生共鸣b、低声压时,低频区得音响度大于高频音得响度c、常见声源得声压级dBλ窃窃私语:20——35女高音:35——105 男λ高音:40——95λ小提琴:40——100 交响乐:80 dB小鼓:55——105 打雷:120λ dBλ教师讲话:50——60 飞机起飞(3m处):140 dB⑵音调(音高):就是人耳对声音高低得感觉,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声音频率得对数值,其次就是取决于声音得振幅。
频率越高,人耳感觉得音调随之升高,频率增加一倍,声学中称之增加一个“倍频程”,音乐上叫“提高一个八度”。
音调单位:美(mei)音调与频率得关系:a、人耳听觉得频率范围:20Hz——20KHz,其中700——3000Hz为最灵敏区b、语言得频率范围范围就是100——10 KHz音乐得频率范围就是50——15 KHz音调与声压(振幅)得关系:a、1K——2 KHz 以上得高音区,声压增大感觉音调提升b、500 Hz以下得声音,声压增大,感觉声音低沉,音调下降⑶音色(音品):指声音得音调与响度以外得音质差异。
第三章人耳的听觉特性
LI 0 t 0
此时声象由 ΔLf与 Δt 共同决 定,可互相补偿也可互相校正。 (当Δ Lf<15dBΔ t<13ms时)1ms的 时间差相当于5dB的声级差。
t 0 LI 0
当两个扬声器信号相位相反,又有声级差可 形成界外立体声。
sin
LI L
( LIR
)
产
生
差
拍
。
(听觉:声音发颤)
增四度
3全
掩蔽效应
什么是掩蔽效应是 掩蔽效应的类型 掩蔽效应的一般特点 例 题
什么是掩蔽效应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号同时存在 时,其中一个声音在听觉是会掩盖另一个 声音。(影响人对另一个声音的听觉能力)
掩蔽效应的类型
纯音的掩蔽效应 复音的掩蔽效应 噪声掩蔽 非同时掩蔽 中枢掩蔽
400
10 lg
p2 rms
p02
10 lg
400
0c
10 lg I 20 lg prms
I0
p0
4)响度级
测试条件 测试方法 响度级
测试条件
声源在被测试者的上方 声源为自由平面波 测量声压级时测试者不在场 用双耳听声音 年龄在18—25岁之间
测试方法
响度级
将某一频率的声音与1KZ的声音进行 比较,当感觉两者的响度一致时,1KZ声 音的声压级就是该声音的响度。一般用S表 示(单位为宋)。或用响度级P表示(单位 为方)二者的关系如下:
纯1度
11
纯八度
f2 f1 1:1
f2
f1
2 1
5全2半
15
纯五度
f2
f1
3 2
基本常见的听觉知识
基本常见的听觉知识1.听觉是如何工作的?听觉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耳朵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外耳道将声音引入内耳,声音击打鼓膜,导致耳小骨振动,这些振动传递到内耳的耳蜗。
耳蜗中的感受器将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并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听觉皮层进行处理。
2.声音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声音具有频率、幅度和声调三个基本特征。
频率是指声音的振动次数,用赫兹(Hz)来表示。
频率越高,声音越高调;频率越低,声音越低调。
幅度是指声音的振动幅度,用分贝(dB)来表示。
幅度越大,声音越大;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声调是频率对应的音高,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例如音调1代表C音。
3.人耳可以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多少?人耳可以听到大约20赫兹到20000赫兹的声音。
婴儿和年轻人听觉范围更广,老年人的听觉范围可能会减小。
4.噪声对听觉有什么影响?噪声是指杂乱的声音,会对听觉产生很大影响。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伤,引起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
噪声还可能引起音乐、语言和其他声音的感知困难。
5.什么是声音定位?声音定位是我们通过听觉确定声源位置的能力。
我们的大脑根据两只耳朵接收到的声音的时间差和音量差来判断声源的方向。
这是因为声音到达两只耳朵的时间差和音量差取决于声源的相对位置。
6.听觉对语言理解有何重要性?听觉对语言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听觉感知语音中的音节、音调和声音的连贯性,从而理解和分析语言。
听觉缺陷可能导致语言发展和沟通能力的困难。
7.如何保护听力?保护听力对维护良好听觉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保护听力的方法: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如音乐会、工厂、机械声等。
使用耳塞或耳罩来减少噪声对耳朵的影响。
控制音量,避免长时间使用高音量的耳机或音响。
定期检查听力和耳朵健康,及时治疗耳部问题。
总结:听觉是人类重要的感觉之一,通过耳朵将声音转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声音的特征包括频率、幅度和声调。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响度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给予我们丰富多样的听觉体验。
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响度是声音特性中的重要方面,它们对我们听觉感知的影响巨大。
本文将深入探讨声音的强度与声音的响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
一、声音的强度声音的强度指的是声音能量的大小,它与声源振动的幅度和频率有关。
强度越大,声音的能量越大,听觉感知也就越明显。
声音的强度通常用分贝(dB)来进行衡量,分贝数值越高,声音的强度越大。
声音的强度与声音源的距离也有关系。
根据远离声源的距离增加,声音的强度会减弱。
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气、物体等的吸收和散射,使得声音的能量逐渐减小。
二、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指的是人耳对声音强度的感知,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同样的声音强度,在不同频率上的声音听起来可能会有不同的响度。
因此,我们使用分贝(dB)来衡量声音的响度。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强度不同,它与人耳感知声音的特性和频率有关。
一般来说,频率为1000Hz的纯音在相同强度下,人耳感知的响度最高。
而对于其他频率的声音,要获得相同的响度,所需的声音强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声音强度与响度的关系声音的强度和响度有一定的关系,但并非完全相同。
声音的强度是客观物理量,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进行测量。
而声音的响度是我们主观感受的结果,不同的人可能对同样的声音强度有不同的响度感受。
研究发现,人耳感知声音的响度并不是与声音强度成正比关系。
相同声音强度下,高频声音听起来会比低频声音更响亮。
这是由于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敏感度不同所导致的。
人耳对中频(1000Hz)的声音最敏感,对低频和高频声音的响度感知会有所偏差。
四、声音的强度和响度的应用声音的强度和响度的研究对于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音乐产业中,音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控制声音的强度和响度,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音乐效果,达到更好的听感体验。
此外,在工业环境中,对声音的强度和响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
人耳听见的正常范围
人耳听见的正常范围人耳听见的正常范围是指人类耳朵能够感知到的声音频率范围。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 Hz到20,000 Hz之间。
在这个范围内,人类能够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包括语言、音乐、环境声音等。
人耳听力的范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低音、中音和高音。
低音通常指的是低频声音,其频率范围在20 Hz到250 Hz之间。
低音通常是较为沉闷和低沉的声音,如雷声、重低音音乐等。
中音指的是中等频率范围内的声音,其频率范围在250 Hz到4000 Hz之间。
中音是人类语言中最常见的声音,也是音乐中的主要部分。
高音是指高频声音,其频率范围在4000 Hz到20,000 Hz之间。
高音通常是尖锐和明亮的声音,如鸟叫声、婴儿哭声等。
人耳听力的范围在不同年龄段和个体之间可能会有所差异。
年龄增长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是对高频声音的感知能力。
此外,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也会对听力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保护听力健康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佩戴耳塞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来保护听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不同频率的声音有不同的感知和反应。
低音通常会产生一种震撼感,可以用来增加音乐或电影的氛围。
中音是人类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通过中音来进行交流和理解对方的意思。
高音通常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一些尖锐和突然的高音,可能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或惊吓。
除了频率之外,声音的强度也是人耳感知的重要因素。
声音的强度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进行衡量。
正常范围内的声音强度通常在0 dB到120 dB之间。
较低的声音强度通常是安静的环境中的声音,而较高的声音强度可能是音乐会、体育比赛或噪音环境中的声音。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声音,而人耳的正常范围使我们能够感知并理解这些声音。
通过听觉感知,我们能够与他人进行交流、欣赏音乐、感受自然环境等。
因此,保护听力健康和合理利用听觉感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耳朵的卫生和健康。
声音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语言的交流、音乐的欣赏还是环境的感知,都离不开声音的存在。
在我们欣赏声音的同时,你是否曾经好奇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特性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声音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
一、声音的共振共振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往往以较大的振幅振动的现象。
当外力的频率接近物体的固有频率时,物体会出现共振现象。
1.1 共振的原理共振的原理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来说明。
当我们敲击一个玻璃杯时,会发出响亮的声音,这是因为玻璃杯内部的空气被挤压形成的声波与玻璃杯的固有频率达到共振,使声音加强并传到我们的耳中。
1.2 共振的应用共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当我们选择乐器时,往往会选择能够产生共振的乐器,如提琴和钢琴。
这是因为共振会使得乐器的声音更加浑厚和悦耳。
二、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频率、强度、音调、音色、传播速度等特性,下面我们将一一进行介绍。
2.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20Hz至20kHz,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人耳无法感知。
2.2 强度声音的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大小,单位是分贝(dB)。
声音的强度与声波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的强度越大。
人耳能够感知的最小声音强度约为10^-12 W/m^2。
2.3 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由声波的频率决定。
频率较高的声音听起来较为尖锐,而频率较低的声音听起来较为低沉。
2.4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或不同声源所产生的声音的特点。
例如,钢琴和小提琴演奏同一音符,由于乐器本身的共振特性不同,所产生的音色也会有所差异。
2.5 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大约为343米/秒。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快,而在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总结:通过以上对声音的共振和声音的特性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特性。
共振现象使得声音传播更加强大,丰富了我们的听觉体验;而声音的频率、强度、音调、音色和传播速度则决定了声音的不同特点,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知周围的声音。
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 经典
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2009-09-26 23:02人耳对声音频率各频段声音的感觉(EQ、音效)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感觉是从最低的20Hz到最高的20KHz,而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则集中在80Hz~12kHz之间,不同频段的声音对人的感受是不同的。
1、20Hz--60Hz部分。
这一段提升能给音乐强有力的感觉,给人很响的感觉,如雷声。
如果提升过高,则又会混浊不清,造成清晰度不佳,特别是低频响应差和低频过重的音响设备。
2、60Hz--250Hz部分。
这段是音乐的低频结构,它们包含了节奏部分的基础音,包括基音、节奏音的主音。
它和高中音的比例构成了音色结构的平衡特性。
提升这一段可使声音丰满,过度提升会发出隆隆声,衰减此频段和高中音段会使声音单薄。
3、250Hz--4KHz部分。
这段包含了大多数乐器的低频谐波,同时影响人声和乐器等声音的清晰度,调整时要配合前面低音的设置,否则音质会变的很沉闷。
如果提升过多会使声音像电话里的声音;如把600Hz和1kHz过度提升会使声音像喇叭的声音;如把3KHz提升过多会掩蔽说话的识别音,即口齿不清,并使唇音“m、b、v”难以分辨;如把1kHz和3kHz过分提升会使声音具有金属感。
由于人耳对这一频段比较敏感,通常不调节这一段,过分提升这一段会使听觉疲劳。
4、4kHz--5KHz部分。
这是影响临场感(距离感)的频段。
提升这一频段,使人感觉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显得稍近了一些;衰减则就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如果在5KHz左右提升6dB,则会使整个混合声音的声功率提升3dB。
5、6kHz--16kHz部分。
这一频段控制着音色的明亮度,宏亮度和清晰度。
一般来说提升这部分使声音宏亮,但不清晰,还可能会引起齿音过重;衰减这部分使声音变得清晰,可音质又略显单薄。
该频段适合还原人声。
下边列出几种常见EQ组合的特点。
●POP:流行乐,它要求兼顾人声和器乐,组合比较平均,所以EQ曲线的波动不是很大。
教育电声系统 - 人耳听觉特性
音频声学基础
立体声原理
声像及声像定位 德 . 波埃效应 两个发声源馈入信号时间差与声压差的综合作用 不同程度改变输送给两个声源的的声压或者两个信号的时间差, 声像将在y 1 、 y 2 间移动,在声像定位时,声级差ΔL p 与时间差 Δ t 的作用类似,大致对应关系 5dB = 1ms 德· 波埃效应是立体声系统声音重放分布 y1 y2 定向还原的基础
音频声学基础
立体声原理
在不同的空间环境里,声波到达人耳的的时间、强度和音色以 及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比例都存在着差异,由此可以辨别出声源的方 向、所处位置和远近距离 立体声与单一声源形式相比有如下优点: 1、具有声源明显的方位感和分布感 2、提高了信息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3、具有较小的背景噪声影响
4、提高了信息的临场感、层次感和透明度 立体声系统能够比单一声源形式更好的
3500Hz
音频声学基础
人耳的听觉效应
复音的掩蔽规律 1、复音声波同样的中心频率,窄带复音声波的掩蔽作用大于 纯音声波,宽带复音声波大于窄带复音声波 2、提高掩蔽声的声压级可以展宽掩蔽的频率范围 3、复音声波包含的几个频率分量,最高的频率被掩蔽,中频 被掩蔽一部分,将形成音色变化
音频声学基础
人耳的听觉效应
神经冲动的传递
音频声学基础
声音与音质
人耳听觉感受的主要表现方面: 响度 是人耳对声波强弱程度的主观感受 响度主要取决于声压或声强,与声波的频率也有一定的关系 响度对应的声压值越低,表示感受越敏感
20Hz 可闻域的频率范围 20KHz
音频声学基础
声音与音质
响度级 是响度的描述单位,表示人耳感受一个声波信号与1000Hz的纯 音声波相比具有同样响时纯音的声压值 人耳对声压级变化感觉:声压级每增加10dB,响度值增加一倍
人耳听觉特性(精)
响度与强度的对数成正比。现代心理物理 学进行了响度的定量判断实验,并建立了 响度量表。 响度的单位为:“宋”(son)。 1 宋的定义为40dB、1000Hz 纯音所引起的 响度,大致相当于耳语的声级。
响度与响度级关系:
N 2 LN 40 10 log 2 N
( LN 40)/10
★高频段的响度变化与声压级增量基本一致,低频段声压级的微小变化会
导致响度的较大变化。
这说明:在响度级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 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
响度级的单位为:“方”(phon) 以1000Hz纯音为基准声音,其他频率的纯 音和它相比较。
科学家利用电子断层摄影术(electron tomography),绘制 了几百张不同的角度的蛋白质结构图,并将它们重构成为一 个三维立体复合图。 绘制出的结构图像显示,人的内耳里有 大量的长着听觉细胞感受体(hair bundle)的毛细胞。这些 听觉细胞感受体在耳膜振动时随着空气的流动而摆动,就像 微风拂过时麦子的随风轻摆。通过近距离地放大可以看到, 每束听觉细胞感受体由单独的被称为“静纤毛”的纤毛组成。 相邻的静纤毛由蛋白质纤维联系起来,也称为“端部联 结”(tip links)。当静纤毛开始摆动,端部联结被拉伸,从而在一瞬间 打开了一个传声渠道,允许带正电荷的离子进入毛细胞,从 而引起神经传递物质释放,最终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为大脑 所识别。这种方式我们可以简单看作是由机械地振动,引起 传声渠道的开放,将振动转化为电信号,并最终为我们以蝉 鸣、鸟叫或是人的语言的形式所听到。
看书:P45 图4-2
人耳结构功能类比: P46图4-3 外耳:拾音; 中耳:放大; 内耳:信号分析
关于人耳对音频的感应
关于人耳对音频的感应
人耳的听觉特性人耳对声音的方位、响度、音调及音色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存在较大的差异。
1、方位感:人耳对声音传播方向及距离、定位的辨别能力非常强。
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之为”方位感“。
2、响度感:对微小的声音,只要响度稍有增加人耳即可感觉到,但是当声音响度增加到某一值后,即使再有较大增加,人耳的感觉却无明显的变化。
通常把可听声按倍频关系分为3份来确定低、中、高音频段。
即:低音频段2 O H z一1 6 0 H z、中音频段1 6 O H z一
2 5 O 0H z、高音频段2 50 0 H z一2 0 KH z。
3、音色感:是指人耳对音色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听觉上的综台性感受。
4、聚焦效应:人耳的听觉特性可以从众多的声音中聚焦到某一点上。
如我们听交响乐时,把精力与听力集中到小提琴演奏出的声音上,其它乐器演奏的音乐声就会被大脑皮层抑制,使你听觉感受到的是单纯的小提琴演奏声。
这种抑制能力因人而异,经常做听力锻炼的人抑制能力就强,我们把人耳的这种听觉特性称为“聚焦效应”。
多做这方面的锻炼,可以提高人耳听觉对某一频谱的音色、品质、解析力及层次的鉴别能力。
第四讲人耳听觉特性
可闻声的频段划分(二) 一.倍频程划分
1/3倍频程各中心频率:25,31.5,40,50,63,80,100,125,160,200, 250,315,400,500,800,1K,1.25K,1.6K,2K,2.5K, 3.15K,4K,5K,6.3K,8K,10K,12.5K,16K,20K
人耳的听觉范围
等响度曲线 一.等响度曲线:
声压不同、频率不同但听起来却有同等响度的声压级连接起来 组成的曲线
响度的单位为:宋(Song)
响度级单位为:方(Phon)
等响度曲线
一.等响度曲线表现出的规律:
低声压级时,等响度曲线上各频率声音声压级相差很大。
高声压级时,等响曲线较为平坦,说明在高声压时,各频率的听 感等响基本相同。 曲线簇在高频段,高响度级与低响度级的曲线斜率及其间隔基本 一致,说明高频段的响度变化与声压级增量基本一致,
第四讲
人耳听觉特性
常见声音的声压 一.声压
声源或噪音源 在发出最大马力时的太空穿梭机
大约的声压 (单位为 µ Pa)
2,000,000,000
交响乐团
在25米范围柴油货运火车高速前进 正常的谈话 图书馆2米范围的低语 播音室 人类耳朵能够听到最微弱的声音
2,000,000
200,000 20,000 2,000 200 20
课后练习 一.声级计是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 二.听觉的生理与心理特性主要有哪些? 三.立体声听起来是什么感觉?
音色
一.音色:
1. 音色又称音质,是人耳对声音声谱的主观听觉反映。音色不但取
决于基频,而且与基频成整倍数的谐波密切有关 。
二.声与音的区别
1. 《乐记》: “单出曰声,杂比曰音” 2. 纯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 3. 复合音,由好几个不同的频率所组成的频率。 4. 噪音:指任何难听的、不和谐的声或干扰,有时也指在有用频带 内的任何不需要的干扰 。
人耳对各个频率的感受
这段频率范围实际上对于人耳的听觉器官来说,已经听不到了,因为人耳听觉的最高频率是15.1KHz。
但是,人可以通过人体和头骨、颅骨将感受到的16~20KHz频率的声波传递给大脑的听觉脑区,因而感受到这个声波的存在。
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韵味、色彩、感情味。
如果音响系统的频率响应范围达不到这个频率范围,那么音色的韵味将会失落;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给人一种宇宙声的感觉,一种幻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使人有一种不稳定的感觉。
因为这些频率大多数是基音的不谐和音频率,所以会产生一种不安定的感受。
这段频率在音色当中强度很小,但是很重要,是音色的表现力部分,也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部分,甚至有些人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12K~16KHz频率:这是人耳可以听到的高频率声波,是音色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是一些高音乐器和高音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强烈地表现了各种乐器的个性。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将会会失掉色彩,失去个性;而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如激励器激励过强,音色会产生“毛刺”般尖噪、刺耳的高频噪声,对此频段应给予一定的适当的衰减。
10K~12KHz频率:这是高音木管乐器的高音铜管乐器的高频泛音频段,例如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的金属声非常强烈。
如果这段频率缺乏,则音色将会失去光泽,失去个性;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会产生尖噪,刺耳的感觉。
8K~10KHz频率:这段频率s音非常明显,影响音色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
6K~8KHz频率: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明亮度,这是人耳听觉敏感的频率,影响音色清晰度。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缺少,则音色会变得暗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显得齿音严重。
5K~6KHz频率: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可懂度。
如果这段频率成分不足,则音色显得含糊不清;如果此段频率成分过强,则音色变得锋利,易使人产生听觉上的疲劳感。
职业卫生评价
选择和填空:1进行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时,为判断企业员工健康体检结果是否符合要求,需要查找的规范和标准是(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2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分为(10)大类(132)种3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是:(对中低频不敏感,对高频敏感。
)4气溶胶三种存在形式中:雾、尘、烟的粒径大小分别是:(10μm、1-数十μm、<0.1μm) 5一般情况下,与除尘器有关的因素包括:粉尘的排放浓度、粉尘的性质和粒径、气体的含尘浓度 6对电除尘器描述不正确的是:对微细粉尘效率低7生产性噪声按残生来源分为:机械性噪声、流通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8当作业现场中,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有害声音,且8h/天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作业,即为噪声作业。
9气刨焊工主要的职业危害是:电焊烟尘、紫外线和噪声10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依据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宪法》)制定。
11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稀释法)不是适合有害气体无害化净化。
12对有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配备有解毒剂和急救药品的急救箱标准是:车间人数≥150人时,应按每150人至少设置一个急救箱。
可能发生发生大量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还应备有氧气瓶人工呼吸设备。
13采用空气调节的车间应保证每人每小时不少于(30)立方的新鲜空气量。
14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性灼伤及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事故的工作场所应设置(清洁工供水设备和洗眼喷淋装置)15下列那一条不是个人防护用品报废依据(工人不会使用)16采用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可以减轻作业过程中(振动)对人体的危害。
17化工企业产生有毒气体的设备应该布置在厂房的(下风向),并作通风排毒或防腐处理。
1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产环境职业有害因素控制措施(减低劳动强度,减少接触时间)。
19手传振动:是指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或者接触受振工件时,直接作用或者传递到人的手臂的机械振动或者冲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耳对声音感受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范围: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约为20 Hz至20,000 Hz。
低于20 Hz 的声音被称为次声,高于20,000 Hz的声音被称为超声。
不同年龄段的人可能对不同频率范围的声音更敏感。
2、声音响度: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度或音量。
人耳对不同响度的声音有不同的感受。
强度较高的声音会被感知为较大的响度,而强度较低的声音则会被感知为较小的响度。
3、频率感知:人耳对声音的频率也有不同的感受。
低频声音(例如低音乐器的声音)给人一种低沉的感觉,而高频声音(例如鸟儿的鸣叫声)给人一种尖锐的感觉。
4、声音定位:人耳能够通过左右两只耳朵接收到声音的差异,从而确定声音的方向和位置。
这种能力被称为声音定位。
通过分析声音的到达时间、声音的强度差异和频率差异等信息,人耳可以感知声源的位置。
5、声音质量:人耳对不同声音的质量也有感受。
声音的质量包括音调的纯净度、音色的浑厚度和谐振特性等。
不同声音的质量给人不同的感觉和情绪。